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卷二百五十一 ○列國君‧部攻伐第四 魯哀公九年春宋皇瑗帥師取鄭師於雍丘(陳留縣)初鄭武子□之嬖許瑕求邑 無以與之(□罕達也。瑕武子之屬)請外取許之故圍宋雍丘宋皇瑗圍鄭師每日遷 舍壘合鄭師哭子姚救之大敗(子姚武子□也。)。 二月甲戌宋取鄭師於雍丘使有能者無死(惜其能也。)以郟張與鄭羅歸(鄭 之有能者)夏楚人伐陳陳即吳故也。秋宋公伐鄭(報雍丘)冬吳子使來儆師伐齊 (前年齊與吳謀伐魯齊既與魯成而止故吳恨之反與魯謀伐齊)。 十年春公魯吳子邾子郯子伐齊南鄙師於息□(息□齊地)齊人弒悼公赴於師 (以說吳)吳子三日哭於軍門之外徐承帥舟師將自海入齊齊人敗之吳師乃還(承 吳大夫)夏宋人伐鄭晉趙鞅帥師伐齊(經書侵以侵告)大夫請卜之趙孟曰﹕吾卜 於此起兵(謂往歲卜伐宋不吉利以伐姜故今興兵)事不再令(再令瀆也。)卜不 襲吉(襲重也。)行也﹐於是乎﹗取犁及轅(犁一名隰濟南有隰陰縣祝阿縣西有 轅城)毀高唐之郭侵及賴而還秋吳子使來復儆師(伐齊未得志故)。 冬楚子期伐陳(陳即吳故)吳延州來季子救陳謂子期曰﹕二君不務德(二君 吳楚)而力爭諸侯民何罪焉我請退以為子名務德而安民乃還(季子吳王壽夢少子)。 十一年春齊為息□故(息□在前年)國書高無本帥師伐我及清(清齊地濟比 盧縣東有清亭)師及齊師戰於郊齊師自稷曲(稷曲郊地名)師不逾溝樊遲謂冉有 曰﹕非不能也。不信子也。(樊犀魯人孔子弟子樊須)如之眾從之(如樊犀乃 □俞溝)師入齊軍(冉求之師)右師奔齊人從之(逐右師)陳□陳莊涉泗(二陳 齊大夫)師獲甲首八十(冉求所得)齊人不能師(不能整其師)冉有用矛於齊師 故能入其軍。 五月公會吳子伐齊(為郊戰欲報報也。)克博壬申至於嬴(博贏齊邑也。二 縣皆屬泰山)中軍從王(吳中軍)胥門巢將上軍王子姑曹將下軍展如將右軍(三 將吳大夫)齊國書將中軍高無陽將上軍宗樓將下軍陳僖子謂其弟書爾死我必得志 (書子佔也。欲獲死事之功)宗子陽與閭丘明相厲也。(相勸厲致死子陽宗樓也。) 桑掩胥御國子(國子國書)公孫夏曰﹕二子必死(亦勸勉之)將戰公孫夏命其徒 歌虞殯(虞殯送葬歌曲示必死)陳子行命其徙具含玉(子行陳逆也。具含玉亦示 必死)公孫揮命其徒曰﹕人尋約吳□短(約繩也。八尺為尋吳短□欲以繩貫其首) 東郭《書》曰﹕三戰必死於此三矣。(三戰夷儀五氏與今)使問弦多以琴(弦多 齊人也。六年奔魯問遺也。)曰﹕吾不復見子矣。(言將戰死)《陳書》曰﹕此 行也。吾聞鼓而已不聞金矣。(鼓以進軍金以退軍不聞金言將死也。傳言吳師︹ 齊人皆自知將敗齊上軍敗)甲戌戰於艾陵展如敗高子(公以兵從故以勞公)國子 敗胥門巢(吳上軍亦敗)王卒助之大敗齊師獲國書公孫夏閭丘明《陳書》東郭書 革車八百乘甲首三千以獻於公(公以兵從故以勞公)。 十二年秋宋向巢帥師伐鄭初宋鄭之間有隙地焉曰﹕彌作頃丘玉暢□戈錫(凡 六邑)子產與宋人為成曰﹕勿有是(俱棄之)及宋平元之族自蕭奔鄭(在定十五 年)鄭人為之城□戈陽(城以處平元之族)九月宋向巢伐鄭取陽殺元公之孫遂圍 □十二月鄭罕達救□丙申圍宋師十三年春宋向□救其師(救前年圍□師)鄭子□ 使徇曰﹕得桓□者有賞□也。逃歸遂取宋師於□獲成□郜延以(二子宋大夫)六 邑為虛(空虛之名不有)夏楚公子申帥師伐陳。 六月丙子越子伐吳為二隧(隧道也。)疇無餘謳陽自南方(二子越大夫)先 及郊吳大子友王子地王孫彌庸壽於姚自泫上觀之(觀越師泫水名)彌庸見姑蔑之 旗(姑蔑越地今東陽大宋縣)曰﹕吾父之旗也。(彌庸父為越所獲姑蔑人得其旌 旗)不可以見讎而弗殺也。太子曰﹕戰而不克將亡國請待之彌庸不可屬徒五千 (屬會也。)王子地助之乙酉戰彌庸獲疇無餘地獲謳陽越子至王子地守丙戌復戰 大敗吳師獲大子友王孫彌庸壽於姚(地守故不獲)丁亥入吳(又雲﹕夫差殺申 胥不稔於歲乃會晉公午於黃池﹐於是越王勾踐乃令范蠡後庸率師□公海溯淮以絕 吳路敗子友於姑熊夷勾踐乃率中軍溯江以襲吳入其郛焚其姑蘇徙其大舟)。 秋晉魏曼多帥師侵衛。 十四年秋晉趙鞅帥師伐衛。 十五年夏鄭伯伐宋楚子西子期伐吳及桐□(宣城廣德縣西南有桐水出白石山 西北入丹陽湖)。 秋晉趙鞅帥師伐衛。 冬晉侯伐鄭。 十七年三月越子伐吳吳子御之笠澤夾水而陳越子為左右句卒(句卒鉤伍相著 別為左右屯)使夜或左或右鼓言□而進吳師分以御之越子以三軍潛涉當吳中軍而 鼓之吳師大亂遂敗之(左右句卒以分吳軍而三軍精卒並力擊其中故得勝也。)六 月晉趙鞅圍衛齊國觀陳□救衛得(國觀國書之子)晉人之致師者子玉使服而見之 (釋囚服服其本服)曰﹕國子實執齊柄而命□曰﹕無辟晉師豈敢廢命(欲必敵晉) 子。又何辱(言不須來致師自將往戰)簡子曰﹕我卜伐衛未卜與齊戰乃還(畏子 玉)。 七月己卯楚公孫朝帥師滅陳初白公之亂陳人恃其聚而侵楚(聚積聚也。)楚 既寧將取陳麥楚子問帥於大師子□與葉公諸樑子□曰﹕右領差車與左史老皆相令 尹司馬以伐陳其可使也。(言此二人皆嘗輔相子西子期伐陳今復可使)子高曰﹕ 率賤民慢之懼不用命焉(右領左史皆楚賤官)子□曰﹕觀丁父。若□俘也。武王 以為軍率(楚武王楚文王滅申息以為縣)是以克州蓼服隨唐大啟群蠻彭仲爽申俘 也。文王以為令尹實縣申息(開封畛北至汝水)朝陳蔡封畛於汝(言舀疑也。) 唯其任也。何賤之有子高曰﹕天命不言舀(十五年子西伐吳陳使貞子吊吳以此為 恨)令尹有憾於陳(舍右領與左史)天。若亡之其必令尹之子是與君盍舍焉(武 城尹子西子公孫朝)臣懼右領與左史有二俘之賤而無其令德也。王卜之武城尹吉 (春伐未得志故)使帥師取陳麥陳人御之敗遂圍陳滅之。 冬十月晉復伐衛(不欲乘人之衰)入其郛將入城簡子曰﹕止叔向有言曰﹕怙 亂滅國者無後(辟蒯聵也。)衛人出莊公而與晉平晉立襄公之孫般師而還十一月 衛侯自鄄入般師出(戎州戎邑)初公登城以望見戎州(言□臣姓國何故有戎邑) 問之以告公曰﹕我姬姓也。何戎之有焉(削壞其邑聚)翦之公使匠久(久不休息) 公欲逐石圃(石圃衛卿石惡從子)未及而難作辛巳石圃因匠氏攻公﹐公閉門而請 弗許逾於北方而隊折股(終如卜言乃自後逾)戎州人攻之太子疾公子青逾從公 (青疾弟)戎州人殺之公入於戎州巳氏(巳氏戎人姓)初公自城上見巳氏之妻□ 美使髡之以為呂姜┴(呂姜莊公夫人┴{髟皮}也。)既入焉而示之璧曰﹕活我吾 與女璧巳氏曰﹕殺女璧其焉往遂殺之而取其璧衛人復公孫般師而立之十二月齊人 伐衛衛人請平立公子起執般師以歸舍諸潞(起靈公)。 十八年春﹐巴人伐楚圍□(潞齊邑)。初右司馬子國之卜也。觀瞻曰﹕如志 (□﹐楚邑)故命之子國未為令尹時卜為右司馬得吉兆如其志觀瞻楚開卜大夫觀 從之後命以為右司馬)及巴師至將卜帥王曰﹕寧如志何卜焉(寧子國也。)使帥 師而行請承(承佐)王曰﹕寢尹工尹勤先君者也。(柏舉之役寢尹吳由於以背受 戈工尹固執燧象奔吳皆為先君勤勞)三月楚公孫寧吳由於□固敗巴師於□﹐故封 子國於析君子曰﹕惠王知志(知用其意)夏《書》曰﹕官佔唯能蔽志昆命於元龜 (逸書也。官佔卜筮之官敝歸斷也。昆後也。言當先斷意後用龜也。)其是之謂 乎﹗志曰﹕聖人不煩卜筮惠王其有焉(不疑故不卜)。 十九年春越人侵楚以誤吳也。(誤吳使不為簡)。 夏楚公子慶公孫寬追越師至宜不及乃還(宜越地)是年吳伐楚。 二十年十一月越圍吳。 二十二年十一月丁卯越滅吳請使吳王居甬東辭曰﹕孤老矣。焉能事君乃縊越 人以(以其屍歸。又雲﹕越王勾踐伐吳吳王帥其賢良與其重祿以上姑蘇使王孫雄 行成於越曰﹕昔者上天降禍於吳得罪於會稽今君其圖不□不□請復會稽之和王弗 忍許之范蠡進諫曰﹕臣聞之聖人之功時為之庸得時不成天有還刑天節不遠五年復 反小兇則近大兇則遠先人有言曰﹕伐柯者其則不遠今君王不斷其忘會稽之事乎﹗ 王曰﹕諾不許使者往而復來辭癒卑禮癒尊王。又欲許之蠡諫曰﹕孰使我蚤朝而晏 罷者非吳乎﹗與我爭三江五湖之利者非吳乎﹗夫十年而謀之一朝而棄之其可乎﹗ 王姑勿許其事將易會巳王曰﹕吾欲勿許而難對其使者子其對之范蠡乃左提鼓右會 χ以應其使者曰﹕昔者上天降禍於越委制於吳而吳不受今將反此義以報此禍吾王 敢無聽天之命乎﹗王孫雄曰﹕子范子先人有言曰﹕無助天為虐助天為虐者不祥今 吾稻蟹不遺種子將助天為虐不忌其不祥乎﹗蠡曰﹕王孫子昔吾先君固周室之不成 子也。故濱於東海之陂黿鼉魚鱉之與處而蛙黽之與同□者余雖□然而人面哉﹗吾 猶禽獸也。又安知是言戔言戔者乎﹗王孫雄請反辭於王蠡曰﹕君王已制於執事之 人矣。子往矣。無使執事之人得罪於子使者辭反蠡不報於王擊鼓興師以隨使者至 於姑蘇之宮不許吳成遂滅吳)。 二十三年夏六月晉荀瑤伐齊(苟瑤荀躒之孫知伯襄子)高無卒帥師御之知伯 視齊師馬駭遂驅之曰﹕齊人知余旗其謂余畏而反也。及壘而還將戰長武子請卜 (武子晉大夫)知伯曰﹕君告於天子而卜之以守龜於宗祧吉矣。吾。又何卜焉。 且齊人取我英丘君命瑤非敢耀武也。治英丘也。(治濟齊取英丘)以辭伐罪足矣。 何必卜壬辰戰於犁丘(犁丘隰也。)齊師敗績知伯親禽顏庚(顏庚齊大夫顏涿聚)。 二十四年夏四月晉侯將伐齊使來乞師曰﹕昔臧文仲以楚師伐齊取□(在僖二 十六年)宣叔以晉師伐齊取汶陽(在成二年)寡君欲徼福於周公願乞靈於臧氏 (以臧氏世勝齊故欲乞其威靈)臧石帥師會之取廩丘(臧石賓如之子)軍吏令繕 將進(晉軍吏也。繕治戰備)萊章曰﹕君卑政暴(萊章齊大夫)往歲克敵(禽顏 庚)今。又勝都(取廩丘)天奉多矣。又焉能進是{衛足}言也。({衛足}過也。) 役將班矣。晉師乃還餼臧石牛(生曰﹕餼)太史謝之(晉太史)曰﹕以寡君之在 行(在軍行)牢禮不度(不如禮度)敢展謝之二十六年夏五月叔孫舒帥師會越皋 如後庸宋樂筏納衛侯(舒武叔之子《文子》也。皋如後庸越大夫樂筏宋司城子潞 衛侯輒也。)《文子》欲納之懿子曰﹕君愎而虐少待之必毒於民(愎狠也。)乃 睦於子矣。(民睦)師侵外州大獲(越納輒之師)出御之大敗(衛師大敗)掘褚 師定子之墓焚之於平莊之上(定子褚師比之父也。平莊陵名也。)《文子》使王 孫齊私於皋如(齊衛大夫王孫賈之子昭子也。)曰﹕子將大滅衛乎﹗抑納君而已 乎﹗皋如曰﹕寡君之命無他納衛君而已《文子》致眾而問焉曰﹕君以蠻夷伐國國 幾亡矣。請納之眾曰﹕勿納曰﹕彌牟亡而有益請自北門出(欲以觀眾心)眾曰﹕ 勿出重賂越人申開守陴而納公(申重也。開重門而嚴設守庶欲以恐公使不敢入) 公不敢入師還立悼公(悼公蒯□貴庶弟公子<黑甘>也。)南氏相之以城Θ與越人 公曰﹕期則為此(司徒期也。)令苟有怨於夫人者報之(夫人期姊也。怒期而不 得加戮故敕宮女令苦困期姊)司徒期聘於越(為悼公聘)公攻而奪之幣期告王 (越王也。)王命取之期以眾取之公怒殺期之甥之為太子者(忿期而及其姊為夫 人者遂復及夫人之子)遂卒於越(終言之也。終效夷言死於夷)。 二十七年夏晉荀瑤帥師伐鄭次於桐丘鄭駟弘請救於齊(弘駟□□於)齊師將 興陳成子屬孤子三日朝(屬會死事者之子使朝三日以禮之)設乘車兩馬系五邑焉 (乘車兩馬大夫之服。又加之五色)召顏涿聚之子晉曰﹕隰之役而父死焉(隰役 在二十三年)以國之多難未女恤也。今君命女以是邑也。服車而朝毋廢前勞乃救 鄭及留舒違□七裡□人不知(言其整也。留舒齊地違去也。)及濮雨不涉(濮水 自陳留酸棗縣傍河東北經濟陰至高平入濟)子思曰﹕大國在敝邑之宇下是以告急 今師不行恐無及也。(子思國參)成子衣制仗戈(制雨衣也。)立於阪上馬不出 者助之鞭之知伯聞之乃還(畏其得眾心)曰﹕我卜伐鄭不卜敵齊。 周定王二年秦庶長將兵拔魏城(秦厲共公十年臣欽。若等曰﹕是歲魯哀公卒 此後依六國年表以周年為首)。 十二年秦厲共公將師與綿諸戰。 二十二年楚滅蔡(楚惠王二十二年蔡侯齊四年)。 二十四年楚滅杞杞夏之後。 孝王十年楚滅莒(楚簡王元年)。 威烈王八年秦與魏戰少樑(秦靈公七年晉城少樑秦擊之)。 十三年秦與晉戰敗鄭下(秦簡公二年)。 是年齊伐晉毀黃城圍陽狐(齊宣公四十三年)。 十四年魏公子擊圍繁龐(魏文侯十三年)。 是年齊伐魯莒及安陽(一作安陵)。 十五年齊伐魯取一城。 十七年魏伐秦。 十八年魏擊宋中山伐秦至鄭而還是年韓伐鄭取雍丘(韓景侯元年)齊取魯成□。 十九年鄭伐韓敗韓於負黍(在陽城)。 是年齊伐衛取□丘。 安王元年秦伐魏至陽狐。 二年鄭圍韓之陽翟晉伐楚至桑丘(楚悼王二年)。 四年楚敗鄭師。 七年秦伐諸繇(秦惠公五年)。 八年齊伐魯取{□取}(齊康公十一年)。 九年魏伐鄭。 十一年秦伐韓宜陽取六邑(韓列侯九年)。 十二年秦與晉戰武城。 是年齊伐魏魏取襄陽魯敗齊於平陸(在東平)。 十三年秦侵晉。 十五年秦伐蜀取南鄭。 十六年魏襲邯鄲戰敗(魏武侯元年)。 十七年韓伐鄭取陽城伐宋到彭城執宋君(韓文侯二年)。 是年齊伐魯破之趙敗齊於靈丘(趙敬侯二年)。 十八年趙救魏於廩丘大敗齊人。 十九年魏敗趙兔台趙築剛平以侵衛。 二十一年趙借兵於楚伐魏取棘蒲。 二十二年魏韓趙伐齊至桑丘鄭敗晉。 是年齊伐燕取桑丘是時秦魏攻韓韓求救於齊齊桓公午召大臣而謀曰﹕蚤救之 孰與晚救之騶忌曰﹕不。若勿救□幹曰﹕不救則韓。且折而入於魏不。若救之田 臣思曰﹕過矣。君之謀也。秦魏攻韓楚趙必救之是天以燕予齊也。桓公曰﹕善乃 陰告韓使者而遣之韓自以為得齊之救因與魏秦戰楚趙聞之果起兵而救之齊因起兵 襲燕取桑丘。 二十三年趙襲衛不克拔魏黃城(在陳留)。 二十四年魏韓趙伐齊至靈丘(齊威王元年因康公喪來伐)。 二十五年蜀伐楚茲方(楚肅王四年)是年齊伐燕趙救之與中山戰於房子。 二十六年趙伐中山戰於中人(中山唐縣有中人亭)。 烈王元年韓滅鄭因徙都鄭(韓哀侯二年)。 三年燕敗齊林狐(一作林營燕□公三十年)。 是年魯伐齊入陽關(在鉅平)晉伐齊至博陵。 四年趙伐衛取都鄙(一作鄉邑)七十三(趙成侯三年)。 是年衛敗趙於藺魏伐齊取薛陵。 五年魏伐楚取魯陽道與秦戰高安敗之。 六年趙伐齊於甄。 是年魏敗趙於懷(魏惠王元年)趙攻鄭敗之以與韓(韓與趙長子)。 三年魏敗韓於馬陵(韓懿侯二年)是年趙敗魏涿澤(一作濁澤)初魏武侯卒 子□(惠王也。)與公中緩爭為太子公孫頎自宋入趙自趙入韓謂韓懿侯曰﹕魏□ 與公中緩爭太子君亦聞之乎﹗今魏□得王錯(魏大夫)挾上黨固半國也。因而除 之(除一作倍)破魏必矣。不可失也。懿侯說乃與趙成侯合軍並兵以伐魏戰於涿 澤(在長社)魏氏大敗魏君圍趙謂韓曰﹕除魏君立公中緩割地而退我。且利韓曰﹕ 不可殺魏君人必曰﹕暴割地而退人必曰﹕貪不如兩分之魏分為兩不強於宋衛則我 終無魏之患矣。趙不聽韓不說以其少卒夜去惠王之所以身不死國不分者二家謀不 和也。若從一家之謀則魏必分矣。故曰﹕君終無□子其國可破也。 顯王元年齊伐魏取觀津(今之衛縣一說獻觀以和齊)是年趙侵齊至長城。 三年秦敗韓魏洛陽(秦獻公十二年一說魏城武堵為秦所敗)。 是年趙與齊戰阿下。 四年魏伐宋取儀台(一作義台)。 是年趙伐衛取甄。 五年秦章□喬(一雲車騎)與晉戰於石門斬首六萬。 是年秦攻魏趙救之石阿。 六年秦攻魏少樑趙救之。 七年魏伐韓敗於澮(一作會)。 是年秦使庶長國伐魏戰少樑虜其太子(一雲﹕虜魏將公孫)取龐。 八年魏伐趙取皮牢趙與韓攻秦。 九年趙助魏。 十一年秦敗韓西山(秦孝公四年韓昭侯元年)。 十二年宋取韓黃池(在平丘)魏取韓朱。 十四年秦魏侵宋黃池宋復取之。 十五年秦與魏戰元裡斬首七千取魏少樑是年魏圍趙邯鄲。 十六年魏拔邯鄲趙求救於齊齊威王召大臣而謀曰﹕救趙孰與勿救騶忌子曰﹕ 不如勿救□於朋曰﹕不救則不義。且不利威王曰﹕何也。對曰﹕夫魏氏並邯鄲其 於齊何利哉﹗。且夫救趙而軍其郊是趙不伐而魏全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 鄲拔而乘魏之弊威王從其計使田忌南攻襄陵十月邯鄲拔齊因起兵擊魏大敗之桂陵。 十七年秦衛鞅為大良造將兵伐魏安邑降之是年諸侯圍魏襄陵。 十八年秦衛鞅圍固湯降之秦攻趙藺。 二十二年趙公子范襲邯鄲不勝。 二十五年趙攻齊拔高唐。 二十七年趙公子刻攻魏。 二十八年魏伐趙(趙肅侯九年)趙告急齊宣王用孫子計救趙擊魏魏遂大興師 使龐涓將而令太子申為上將軍過外黃外黃徐子(徐子外黃人也。外黃時屬宋)謂 太子曰﹕臣有百戰百勝之術太子曰﹕可得聞乎﹗客曰﹕固願效之曰﹕太子自將攻 齊大勝並莒則富不過有魏貴不益為王。若戰不勝齊則萬世無魏矣。此臣之百戰百 勝之術也。太子曰﹕諾請必從公之言而還矣。客曰﹕太子雖欲還不得矣。彼勸太 子戰攻欲啜汁者眾太子雖欲還恐不得矣。太子因欲還其御曰﹕將出而還與北同太 子果與齊人戰敗於馬陵(在元城)齊虜魏太子申殺將軍涓軍遂大破。 二十九年秦趙齊共伐魏秦將商君詐魏將軍公子邛而襲奪其軍而破之。 三十年秦與晉戰岸門。 三十四年秦拔韓宜陽。 三十六年秦敗魏將龍賈軍四萬五千於雕陰(在上郡)是年楚圍齊於徐州(楚 成王七年)趙圍魏黃不克。 三十七年魏與齊伐趙(魏襄王三年齊宣王十一年)趙決河水灌之兵去。 是年齊伐燕取十城(燕易王元年齊宣王十一年因燕喪伐之蘇秦說齊還燕十城) 三十九年秦圍魏焦曲沃(秦惠文王八年)予秦河西之地。 四十年秦渡河取魏汾陰皮氏圍焦降之。 是年魏伐楚敗之陘山(在密縣楚威王十一年)。 四十一年秦公子桑圍魏蒲陽降之。 是年趙疵與秦戰敗秦殺疵河西取代藺離石。 四十四年魏敗韓韓舉(韓宣惠王八年)。 四十五年秦相張儀將兵取陝。 四十六年楚使柱國昭陽將軍而攻魏破之於襄陵得八邑。又移兵而攻齊齊王患 之(懷王六年昭陽移和而攻齊軍門曰﹕和)陳軫□為秦使齊齊王曰﹕為之奈何陳 軫曰﹕王勿憂請令罷之即往說昭陽昭陽引兵去。 四十七年秦取魏曲沃平周。 慎靚王二年秦擊韓取鄢(於乾切今鄢陵縣)。 三年魏韓趙楚燕五國擊秦不勝而去(是歲秦惠文王後七年魏哀王元年韓宣惠 王十五年趙武靈王八年楚懷王十一年燕王噲三年)。 四年趙韓魏共擊秦秦敗趙斬首八萬級。又敗韓於獃魚虜得韓將鯁申差於濁澤 (一雲﹕鯁申差長社有濁澤)韓氏急公仲謂韓王曰﹕與國非可恃也。今秦之欲伐 楚久矣。王不如因張儀為和於秦賂以一名都具甲與之南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計也。 韓王曰﹕善乃警公仲之行將西購於秦楚王聞之大恐召陳軫告之陳軫曰﹕秦之欲伐 楚久矣。今。又得韓之名都一而具甲秦韓並兵而伐楚此秦所禱祀而求也。今已得 之矣。楚國必伐矣。王聽臣為之警四境之內起師言救韓命戰車滿道路發信臣多其 車重其幣使信王之救己也。縱韓不能聽我韓必德王也。必不為雁行以來是秦韓不 和也。兵雖至楚不大病也。為能聽我絕和於秦秦必大怒以厚怨韓韓之南交楚必輕 秦輕秦其應秦必不敬是因秦韓之兵而免楚國之患也。楚王曰﹕善乃警四境之內興 師言救韓命戰車滿道路發信臣多其車重其幣謂韓王曰﹕不□國雖小已悉發之矣。 願大國遂肆志於秦不□將以楚徇韓韓王聞之大說乃止公仲之行公仲曰﹕不可夫以 實伐我者秦也。以虛名救我者楚也。王恃楚之虛名而輕絕︹秦之敵王必為天下大 笑。且楚韓非兄弟之國也。又非素約而謀伐秦也。已有伐形因發兵言救韓此必陳 軫之謀也。且王已使人報於秦矣。今不行是欺秦也。夫輕︹秦而信楚之謀臣恐王 必悔之韓王不聽遂絕於秦秦因大怒益甲伐韓大戰楚救不至。 是年齊敗魏趙於觀澤(一作觀津齊泯王七年)。 五年秦使司馬錯擊蜀滅之。 是年秦取趙中都西安陽邑(一雲﹕西都及中陽。又雲﹕中都西陽)。 六年秦伐韓取石章敗趙將軍英(一作趙將泥一作趙將莊)。 赧王元年秦使樗裡子伐魏焦降之(一雲取曲沃)敗韓岸門斬首萬其將犀首走。 二年秦樗裡子擊趙藺陽虜趙將公子繇通(一雲虜將趙莊)。 三年秦庶長章與韓擊楚於丹陽虜其將屈□斬首八萬。又攻楚漢中取地六百裡 置漢中郡楚圍雍氏秦使庶長疾(樗裡子也。)助韓而東攻齊到蒲助魏攻燕是年齊 趙攻魏魏擊齊虜聲子於濮與秦擊燕初燕王噲立以國讓其相子之事皆決於子之三年 國大亂將軍市被與太子平攻子之不克將軍市被及百姓反攻太子平將軍市被死以徇 因構難數月死者數萬眾人恫恐百姓離志孟子謂齊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時不可失 也。王因令章子將五郡之兵(章子齊人見孟子)以因北地之眾以伐燕士卒不戰城 門不閉燕君噲死齊大勝(年表雲﹕君及太子噲子之皆死汲蒙紀年田齊人擒子之而 醢其身)。 四年秦伐楚取召陵魏圍衛。 七年秦使甘茂庶長封伐韓宜陽(秦武王三年韓襄王四)。 八年秦肱宜陽斬首六萬涉河城武遂。 是年趙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伐之北至無窮西至河登黃華之上。 九年秦擊魏皮氏未拔而解(秦昭王元年)。 是年趙王略中山地至寧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年獻馬歸使樓緩之秦伊液之 韓王賁之楚富丁之魏趙爵之齊代相趙固主胡致其兵。 十一年趙王攻中山趙□召為右軍許鈞為左軍公子章為中軍王並將之牛翦將車 騎趙希並將胡伐趙與之陘(一作陸。又作陘或宣言趙與之陘陘者山絕之名常山有 井陘中山有苦陘上黨有閼與)合軍曲陽攻取丹丘華陽鴟之墓(華一作夾鴟一作鴻) 王軍取高□石邑(在常山)封龍東垣中山獻四邑請和王許之罷兵。 十二年秦拔魏蒲阪晉陽封陵取韓武遂是年趙攻中山。 十四年蜀反秦司馬錯往誅蜀守惲(一作□)。 是年秦取韓穰趙攻中山魏韓齊與秦擊楚敗楚將軍唐昧於重丘齊使公子將大有 功秦庶長奐斬首二萬。 十五年秦擊楚斬首三萬攻襄城(攻一作取)殺景缺(一作景快)是年趙攻中 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中九原。 十六年秦使將軍芊戎攻楚取新市八城(江夏有新市縣)。 十七年魏韓齊共擊秦於函谷敗之是年秦敗楚十六城(楚頃襄王元年)。 十九年魏韓齊宋中山五國擊秦至鹽氏而還秦與韓武遂和(一作監氏一雲﹕秦 與韓魏河北及封陵)。 二十年秦尉錯拔魏襄城(魏昭王元年)是年趙與齊燕共滅中山遷其王於膚施 (在上郡是年趙惠文王四年一說在三年)。 二十一年魏與秦戰解不利是年秦向壽伐韓武始(魏郡有武始縣)左更白起攻 新城。 二十二年韓使公孫喜率周魏擊秦秦左更白起敗韓魏二十四萬於伊關虜公孫喜 拔五城(韓□王三年)。 二十三年秦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復予之攻楚取宛。 二十四年秦左更錯取軹及鄧(河內有軹縣南陽有鄧縣)拔韓宛城。 二十五年趙樑將與齊合軍攻韓至魯關下。 二十六年秦客卿錯擊魏至軹取城大小六十一。 二十七年秦拔趙梗陽(在太原)。 是年趙董叔與魏氏伐宋得河陽於魏。 二十八年秦拔魏新垣曲陽之城。 是年趙趙樑將兵攻齊。 二十九年秦將錯攻魏魏安邑秦出其人。又敗韓兵夏山趙韓徐為將攻齊。 是年齊伐宋秦昭王怒曰﹕吾愛宋與愛新城陽晉同韓聶與吾友也。而攻吾所愛 何也。蘇代為齊謂秦王曰﹕韓聶之攻宋所以為王也。齊︹輔之以宋楚魏必恐恐必 西事秦是王不煩一兵不傷一士無事而割安邑也。此韓聶之所禱於王也。秦王曰﹕ 吾患齊之難知一從一衡其說何也。對曰﹕天下國令齊可知乎﹗齊以攻宋其知事秦 以萬乘之國自輔不西事秦則宋治不安中國白頭遊敖之士皆積智欲離齊秦之交伏軾 結軼西馳者未有一人言善齊者也。伏軾結軼東馳者未有一人言善秦者也。何則皆 不欲齊秦之合也。何晉楚之智而齊秦之愚也。晉楚合必議齊秦齊秦合必圖晉楚請 以此決事秦王曰﹕諾﹐於是齊伐宋宋王出亡死於溫。 三十年秦將蒙武拔齊列城九(一雲﹕趙相國樂毅將趙秦韓魏燕攻齊取靈丘)。 三十一年秦尉斯離與韓魏燕趙共擊齊攻之是時燕以樂毅為上將軍與秦楚三晉 合謀以伐齊齊兵敗□王出亡於外燕兵獨追北入至臨□盡取齊寶燒其宮室宗廟城之 不下者唯獨聊莒即墨其餘盡屬燕。 三十二年秦拔魏安城(汝南有安城縣)兵至大樑而還(燕趙救之)是年趙廉 頗將攻齊昔陽取之(樂平沾縣東有昔陽城)。 二十三年齊拔趙兩城是時樂毅將趙師攻魏伯陽而秦怨趙不與已擊齊乃伐趙。 三十四年秦拔趙石城(右北平有石城縣)是年趙王再之衛東陽決河水伐魏氏。 三十五年秦白起擊趙取光狼城斬首二萬(一雲三萬)池動壞城趙使趙奢將攻 齊麥丘取之。 是年秦將錯發隴西因蜀擊楚黔中拔之楚與秦漢北及上庸地(楚項襄王十九年)。 三十六年秦拔楚鄢西陵(一雲﹕鄢鄧殺罪人遷之)是年趙廉頗將攻齊。 三十七年秦白起擊楚拔郢燒夷陵更東至竟陵以為南郡楚頃襄王亡走陳。 三十八年秦蜀守。若伐楚拔巫黔中。 三十九年秦白起擊魏南城(一作兩城魏安□王元年)。又拔楚江旁。 是年趙樓昌將攻魏幾不能取廉頗將攻幾取之。 四十年秦拔魏兩城軍大樑下韓使暴越來救為秦所敗與秦溫以和。 是年趙廉頗將攻魏房子(屬常山)拔之因城而還。又攻安陽取之。 四十一年趙與魏共擊秦秦將白起破趙華陽得一將軍。又拔魏四城斬首四萬。 四十二年秦客卿胡傷攻魏卷(河南有卷縣)蔡陽長社取之擊芒卯華陽破之 (華陽亭名在密縣)斬首十五萬魏入南陽以和。 四十三年楚使三萬人助三晉伐燕。 四十四年趙藺相如伐齊至平邑。 四十五年秦韓相攻而圍趙閼與(音焉與在上黨)趙使趙奢將擊秦大敗之。 是年秦客卿灶攻齊取剛壽予穰侯。 四十六年秦中更胡傷攻趙閼與不拔。 四十七年秦聽范雎諜使五大夫魏綰伐魏拔懷城。 四十九年秦拔魏廩丘懷(或作邢丘。又作妻□丘)。 五十年秦拔趙三城(趙孝成王元年)趙王新立太後用事秦急攻之趙氏求救於 齊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乃出太後不肯左師觸龍諫之﹐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 於齊齊兵乃出。 是年齊田單將趙師攻燕中陽(一作中人)拔之。又攻韓注人拔之(韓惠王七 年)。 五十一年秦拔韓陘城汾旁(一雲﹕白起攻韓拔九城斬首五萬)。 五十二年秦擊韓於太行。 五十三年秦五大夫賁攻韓取十城取楚州。 五十四年趙使廉頗距秦於長平初秦擊韓於太行上黨守馮亭使者至趙曰﹕韓不 能守上黨入之於秦其吏民皆安為趙不欲為秦有城邑十七願再拜入之趙聽王所以賜 吏民王大喜召平陽君豹告之曰﹕馮亭入城市邑十七受之何如對曰﹕聖人甚禍無故 之利王曰﹕人懷吾德何謂無故乎﹗對曰﹕夫秦蠶食韓氏地中絕不令相通固自以為 坐而受上黨之地也。韓氏所以不入於秦者欲嫁其禍於趙也。秦服其勞而趙受其利 雖︹大不能得之於小弱小弱顧能得之於︹大乎﹗﹐豈可謂非無故之利哉﹗。且夫 秦以牛田之水通糧蠶食上乘倍戰者裂上國之地其政行不可與為難必勿受也。王曰﹕ 今發百乘之軍而攻逾年歷歲未得一城也。今以城市邑十七幣吾國此大利也。趙豹 出趙王召平原君與趙禹而告之對曰﹕發百萬之軍而攻逾歲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 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王曰﹕善乃令趙勝受地告馮亭曰﹕敝國使者臣勝敝國君使 勝致命以萬戶都三封太守千戶都三封縣令皆世世為侯吏民皆益爵三級吏民能相安 皆賜之六金馮亭垂涕不見使者曰﹕吾不處三不義也。為主守地不能死國不義一矣。 入之秦不聽主令不義二矣。賣主地而食之不義三矣。趙遂發兵取上黨廉頗將軍軍 長平五十五年秦將白起破趙齊楚救之秦計曰﹕齊楚救趙親則退兵不親遂攻之趙無 食請粟於齊齊不聽周子曰﹕不如聽之以退秦兵不聽則秦兵不卻是秦之計中而齊楚 之計過也。且趙之於齊楚□蔽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 齊楚。且救趙之務宜。若奉漏甕沃焦釜也。夫救趙高義也。卻秦顯名也。義救亡 國威卻︹秦之兵不務為此而務愛粟為國計者過矣。齊王弗聽秦破趙於長平四十餘 萬遂圍邯鄲。 五十六年秦軍分為三軍白起歸王□將伐趙武安皮牢拔之司馬梗北定太原盡有 韓上黨正月兵罷復守上黨其十月五大夫陵攻趙邯鄲。 五十七年正月秦益發卒佐陵陵戰不善令王□代將其十月將軍張唐攻魏為蔡尉 捐弗守。 五十八年十月秦張唐攻鄭拔之十二月益發卒軍汾城旁王□攻邯鄲不拔(一雲﹕ 魏公子無忌楚春申君救邯鄲秦兵解去)去還奔汾軍餘攻秦軍斬首六千晉楚流外河 死二萬人(楚一作走)攻汾城拔從唐拔寧(一作曼趙邑也。)新中寧新中更名安 陽(魏郡有安陽縣)。 五十九年秦將軍□□攻韓取陽城負黍斬首四萬攻趙取二十餘縣首虜九萬。 是年燕攻趙昌壯(一作)五月拔之趙將樂乘慶舍攻秦信樑軍破之(莊韓魏楚 救趙新中秦兵罷是歲周赧王卒此後以秦年為首)。 秦昭王五十二年楚取魯(楚考烈王八年)。 五十六年燕伐趙(燕王喜四年)為趙所破殺栗腹初燕王令丞相栗腹約□以五 百金為趙王酒還歸報燕王曰﹕趙氏壯者皆死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王召昌國君樂 間而問之對曰﹕趙四戰之國也。其民習兵伐之不可王曰﹕吾以眾伐寡二而伐一可 乎﹗對曰﹕不可王曰﹕吾即以五而伐一可乎﹗對曰﹕不可燕王大怒群臣皆以為可 燕卒起二軍車二千乘栗腹將而攻高□(在常山今高邑)卿秦將而攻代廉頗為趙將 破殺栗腹虜卿秦樂間(世家雲﹕廉頗圍燕)。 莊襄王元年秦使蒙驁伐韓韓獻成皋滎陽秦界至大樑。 是年楚滅魯趙假相大將武襄君樂乘攻燕圍其國三年趙延陵鈞率師從相國信平 君助魏攻燕。 是年秦使蒙驁攻魏高都拔之。又攻趙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 三年秦將王□擊韓上黨拔之。 是年魏公子無忌率五國兵敗秦軍於河外走蒙驁。 趙孝成王二十一年趙廉頗將攻繁陽(在頓丘)取之(是歲秦始皇三年此後秦 諸侯並入閏位勛業門)。 悼襄王二年趙使李牧將攻燕拔武遂(屬河間一雲屬安平)方城(屬有督亢亭)。 三年趙使龐暖將攻燕禽其將劇辛初劇辛故居趙與龐暖善巳而亡走燕燕見趙數 困於秦而廉頗去令龐暖將也。故因趙弊攻之問劇辛辛曰﹕龐暖易與耳燕使劇辛將 擊趙趙使龐暖擊之取燕軍二萬殺劇辛。 四年龐暖將趙楚魏燕之銳師攻秦蕞(在新豐)不拔移攻齊取饒安(在渤海。 又雲﹕饒屬北海安屬平原)。 五年傅抵將居平邑慶舍將東陽河外帥守河樑(河門右)。 九年趙攻燕取□陽城兵未除秦攻鄴拔之(令饒陽一作拔閼與鄴九城)。 ●卷二百五十二 列國君部復邦訓練御備交質行罰復邦。 古之諸侯選賢立嫡樹之成法所以寅奉宗廟長守富貴者也。乃有立嗣靡淑怠棄 先業流離奔走不保其社稷者矣。復有貽謀弗臧延及後嗣艱難勤苦克復其疆土者焉 昔周室之興也。列爵分土及其衰也。以眾暴寡攻戰守御日不暇給民棄不保時而有 之至於因人以興或大其祚修德以復或啟其宗或霸主以大義固存或國人以眾心見納 繇是再奉齋酎以見宗╛不失舊物而處於民上《傳》曰﹕或多難以固其國非德義孰 能之哉﹗。 魯隱公五年春晉曲沃莊伯以鄭人邢人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翼侯奔隨(曲沃 晉別封文侯弟成師之邑莊伯成師之子翼晉舊都尹氏武氏周大夫也。晉侯君翼故謂 之翼侯)。 六年翼九宗五正頃父之子嘉父逆晉侯於隨(五正五官之長九宗一姓為九族頃 父之子嘉父晉大夫)納諸鄂晉人謂之鄂侯(鄂侯晉別邑不得復入翼故別居鄂)。 十一年七月公會齊侯鄭伯伐許壬午入許許公奔衛鄭伯使許大夫百裡奉許叔以 居許東偏(許叔許莊公之弟)桓公十六年許叔入於許。 桓公三年芮伯萬之母芮姜惡芮伯之多寵人也。故逐之出居於魏四年秋秦師侵 芮敗焉冬王師秦師圍魏執芮伯以歸(芮伯出居魏芮更立君秦為芮所敗故以芮伯歸 將欲納之)十年秋秦人納芮伯萬於芮。 十一年夏鄭莊公卒初祭封人仲足有寵於莊公莊公使為卿為公取鄧曼生昭公故 祭仲立之(曼鄧姓昭公名忽)宋雍氏女於鄭莊公曰﹕雍□吉生厲公(雍氏□吉姓 宋大夫也。)雍氏宗有寵於宋莊公故誘祭仲而執之曰﹕不立突將死(突厲公名) 亦執厲公求賂焉祭仲與宋人盟以厲公歸而立之九月丁亥昭公奔衛己亥厲公立十五 年春祭仲專鄭伯患之使其□胥雍糾殺之雍姬知之遂告祭仲祭仲殺雍糾厲公出奔蔡 六月乙亥昭公入九月鄭伯突因櫟人殺檀伯而遂居櫟(櫟鄭別都也。會伯鄭守櫟大 夫)。 十七年鄭高渠彌殺昭公而立公子□十八年齊人殺子□祭仲逆鄭子於陳而立之 (昭公弟子儀也。)。 莊公十四年春厲公自櫟侵鄭及大陵獲傅瑕傅瑕曰﹕苟舍我吾請納君與之盟而 赦之六月甲子瑕殺鄭子及其二子而納厲公。 十六年十一月衛侯朔出奔齊(惠公名朔)初衛宣公□於夷姜生急子屬諸右公 子為之娶於齊而美宣公取之生壽及朔屬諸左公子宣姜與公子朔構急子(宣姜宣公 所娶□子妻)公使諸齊使盜待諸莘將殺之壽子載其旌以先盜殺之急子至。又殺之 二公子皆怨惠公左公子泄右公子職立公子黔牟惠公奔齊莊公五年公會齊人宋人陳 人蔡人伐衛納惠公六年夏六月衛侯入於衛放黔牟殺左右公子僖公十五年九月晉惠 公與秦穆公戰於韓原秦獲晉侯以歸晉大夫反首拔舍(反首□亂垂下也。拔草舍止 壞形毀服)秦伯使辭焉曰﹕二三子何其戚也。寡人之從君而西也。亦晉之妖夢是 踐豈敢以至(狐突不寐而與神言。故曰﹕妖拔申生與突言帝許罰有罪今將晉君而 西以厭息此語踐厭也。)晉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後土而戴皇天皇天後土實聞君 之言穆姬聞晉侯至以太子□弘與女簡璧登台而履薪焉(瑩康公名弘其母弟也。簡 璧□弘姊妹古之宮閉者皆居之台以抗絕之穆姬惠公之妹欲自罪故登台而薦之以薪 左右上下者皆履柴乃得)使以免服衰□逆。且告(通免衰□遭喪之服令行人服此 服迎秦伯。且告將以恥辱自殺)曰﹕上天降災使我兩君匪以玉帛相見而以興戎。 若晉君朝以入則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則朝以死唯君裁之乃舍諸靈台(在京兆□縣周 之故台亦所以抗絕令不得通外內)大夫請以入公曰﹕獲晉侯以厚歸也。既而喪歸 焉用之(。若將晉侯入則夫人或自殺)大夫其何有焉(何有猶何得)。且晉人蹙 憂以重我(謂反首拔舍)天地以要我不圖晉憂重其怒也。我食吾言背天地也。 (食消也。)重怒難任背天不祥必歸晉君(任當也。)公子縶曰﹕不如殺之無聚 慝焉(公子縶晉大夫恐夷吾歸復相聚為惡)子桑曰﹕歸之而質其太子必得大成晉 未可滅而殺其君祗以成惡(祗□也。)。且史佚有言無始禍(史佚周武王時太史 尹佚)無怙亂(恃人亂為己利)無重怒重怒難任陵人不祥乃許晉平晉侯使□乞告 瑕呂飴甥。且召之(□乞晉大夫也。瑕呂飴甥即呂甥也。蓋姓瑕呂名飴甥字子金 晉侯聞秦將許之平故告呂甥召使迎已)子金教之言曰﹕朝國人而以君命賞(恐國 人不從故先賞之於朝)。且告之曰﹕孤雖歸辱社稷矣。其卜貳圉也。(貳代也。 圉惠公太子懷公名)眾皆哭(哀國君不還)晉﹐於是乎﹗作爰田(分公田之稅應 入公者爰之於所賞之眾)呂甥曰﹕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惠之至也。將。若君何 眾曰﹕何為而可對曰﹕征繕以輔孺子(征賦也。繕治也。孺子太子圉)諸侯聞之 喪君有君群臣輯睦甲兵益多好我者勸惡我者懼庶有益乎﹗眾說晉陰飴甥會秦伯盟 於王城(陰飴甥即呂甥也。食采於陰。故曰﹕陰飴甥王城秦地馮翊臨晉陽縣東有 王城今名武鄉)秦伯曰﹕晉國和乎﹗對曰﹕不和小人恥失其君而悼喪其親(痛其 親為秦所殺)不憚征繕以立圉也。曰﹕必報讎寧事戎狄君子愛其君而知其罪不憚 征繕以待秦命曰﹕必報德有死無二是以不和秦伯曰﹕國謂君何對曰﹕小人□謂之 不免君子恕以為必歸小人曰﹕我毒秦秦豈歸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歸君貳而 執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懷德貳者畏刑此一役也。(言還惠公使諸侯 威服復可當一事之功)秦可以霸納而不定廢而不立以德為怨秦不其然秦伯曰﹕是 吾心也。改館晉侯饋七牢焉十一月晉侯歸。 二十一年邾人滅須句須句子來奔因成風也。(須句成風家)成風為之言於公 曰﹕崇明祀保小寡《周禮》也。(明祀太□有濟之祀保安也。)變夷猾夏周禍也。 (此邾滅須句而曰﹕蠻夷昭二十三年叔孫豹曰﹕邾。又夷也。然則邾雖曹姓之國 迫近諸戎雜用夷禮故極言之猾夏亂諸夷)。若封須句是崇捭濟而獃祀紓禍也。二 十二年春伐邾取須句反其君焉禮也。(得恤寡小之禮)。 二十八年夏晉侯及楚戰於城濮衛侯鄭出奔楚初文公將伐曹假道於衛衛人弗許 還自南河濟侵曹伐衛取五鹿(五鹿衛地)城濮之戰楚師敗衛成公聞之懼出奔楚遂 □陳使元□亙奉叔武以受盟或訴元□亙於衛侯曰﹕立叔武矣。其子角從公﹐公殺 之□亙不廢命奉夷叔以入守(夷叔武謚)六月晉人復衛侯寧武子與衛人盟於宛濮 衛侯先期入叔武將沭聞君至喜捉□走出前驅射而殺之元□亙出奔晉(元□亙以衛 侯驅入殺叔武故至晉□之)衛侯與元□亙訟不勝執衛侯歸之於京師三十年魯公為 請納玉於王與晉侯皆十□王許之乃釋衛侯歸於衛衛侯使賂周□□冶廑曰﹕苟能納 我吾使爾為卿(二子衛大夫)周冶殺元□亙及子□子儀(子儀□段母弟不書殺賊 也。)公入祀先君周冶既服將命(服卿服將入廟受命)周□□先入及門遇疾而死 冶廑辭卿(見周□□死而懼)。 是年晉文公執曹伯晉侯有疾曹伯之豎侯□需貨筮史(豎掌通內外者史晉大夫) 使曰﹕以曹為解(以滅曹為解故)齊桓為會而封異姓(封邢衛)今君為會而滅同 姓曹叔振鐸文之昭也。(叔振鐸曹始封君文王之子)先君唐叔武之穆也。且合諸 侯而滅兄弟非禮也。與衛偕會(私許復曹衛)而不與偕復非信也。同罪異罰非刑 也。(衛已復曹未復)禮以行義信以守禮刑以正邪舍此三者君將。若之何公復曹 伯。 成公九年秋鄭伯如晉晉人討其貳於楚也。執諸銅□公孫申謀之曰﹕我出師以 圍許(示不畏晉)為將改立君者而紓晉使(紓緩也。勿亟遣使詣晉示欲更立君) 晉必歸君十年四月欒武子曰﹕鄭人立君我執一人焉何益不如伐鄭而歸其君以求成 晉侯有疾五月晉立太子州蒲以為君而會諸侯伐鄭鄭子罕賂以襄鐘(子罕穆公子襄 鐘鄭襄公之廟鐘)子然盟於獃澤子駟為質(子然子駟皆穆公子滎陽卷縣東有修武 亭)辛巳鄭伯歸。 十三年五月公會諸侯伐秦曹伯廬卒於師(廬曹宣公也。)曹人使公子負芻守 使公子欣時逆曹伯之喪(負芻曹成公也。)秋負芻殺其太子而自立也。諸侯乃請 討之晉人以共役之勞請俟他年。 十五年三月公會諸侯盟於戚晉人執曹伯歸於京師。 十六年六月曹伯歸自京師(為晉侯所赦故書歸)。 襄公十四年二月衛侯(衛獻公也。名□)出奔齊初獻公戒孫《文子》寧惠子 食皆服而朝(朝服待命而朝)日旰不君射鴻於囿二子從之不釋皮冠而與之言二子 怒孫《文子》如戚孫蒯入使(蒯《文子》之子)公飲之酒使大師歌巧言之卒章 (其詩雲﹕彼何人斯居何之麋無拳無勇職為亂階喻《文子》居河上而欲為亂太師 掌樂大夫)蒯懼告《文子》《文子》曰﹕君忌我矣。弗先必死(欲先公作亂)公 使子□喬子伯子皮與孫子盟於丘宮(丘宮近戚之地)孫子皆殺之四月己未公如鄄 使子行於孫子孫子。又殺之公出奔孫氏追之敗公徒於阿澤衛人立公孫剽(剽穆公 孫殤公)二十年衛寧惠子疾召悼子(悼子寧喜)曰﹕吾得罪於衛君悔而無及也。 名藏在諸侯之策曰﹕孫林父甯殖出其君君入則掩之。若能掩之(。若能掩之)則 吾子也。若不能猶有鬼神吾有餒而已不來食矣。悼子許諾惠子遂卒二十五年八月 獻公入於夷儀使與寧喜言(求復國也。)寧喜許之右宰□曰﹕不可獲罪於兩君 (前出獻公今式剽)天下誰畜之悼子曰﹕吾受命於先人不可以貳二十六年二月庚 寅寧喜右宰□伐孫氏不克寧子出舍於郊(欲奔)國人召寧子復攻孫氏克之孫林父 以戚如晉(以邑屬晉)甲午衛侯入(又雲﹕衛獻公奔齊殤公立封公孫林父於宿 十二年寧喜與孫林父爭寵相惡殤公使寧喜攻孫林父林父奔晉復求入故衛獻公獻公 在齊景公聞之與獻公如晉求入晉為伐衛誘與盟衛殤公會晉平公平公執殤公與寧喜 而復入衛獻公獻公亡在外十三年而後入)。 昭公三年北燕伯款出奔齊(簡公也。)公多嬖寵欲去諸大夫而立其寵人燕大 夫比以殺公之外嬖(比相親也。)公懼奔齊十二年高偃帥師納北燕伯於唐因其眾 也。(言因唐眾欲納之故得先入唐唐燕別邑也。不言於燕未得國)。 二十年六月衛公孟縶狎齊豹(公孟靈公兄也。狎輕也。)奪之司寇與鄄(鄄 豹邑也。)有役則反之無則取之(縶足不良故有役則以官邑還豹使行)公孟惡北 宮喜褚師圃欲去之(喜貞子也。)丙辰衛侯在平壽(衛侯衛靈公元也。)公孟有 事於蓋獲之門外齊子氏帷於門外而伏甲焉用戈擊公孟殺之公聞亂乘驅自閱門入公 載寶以出如死鳥(死鳥衛地也。)齊氏之宰渠子召北宮子(北宮喜也。)北宮氏 之宰不與聞謀殺渠子遂伐齊氏滅之丁巳晦公入與北宮喜盟於彭水之上七月戊午朔 盟國人。 定公四年冬蔡侯吳子唐侯伐楚十一月庚午二師陳於柏舉楚師亂吳師大敗之五 戰及郢己卯楚子(楚昭王名王居)取其妹季羋畀我以出涉雎庚寅吳入郢楚子奔鄖 鄖公之弟懷曰﹕平王殺吾父(父曼成然)今我殺其子不亦可乎﹗鄖公止之然恐其 殺昭王乃與王出奔隨昭王之出郢也。使申包胥(楚大夫王孫包胥)請救於秦秦以 車五百乘救楚楚亦收餘散兵與秦擊吳五年六月敗吳於沂(楚地)會吳王弟夫□見 吳王兵傷敗乃亡歸自立為王闔閭聞之引兵出楚歸擊夫□夫□敗奔楚楚封之堂□號 為堂□氏九月昭王歸入郢哀公二年衛侯元卒乃立輒(輒元之孫蒯聵之子)六月晉 趙鞅納衛太子於戚(衛太子蒯聵也。是為莊公)十五年冬孔《文子》之豎渾良夫 與太子入欒寧奉衛侯輒來奔十七年三月晉趙鞅使告於衛曰﹕君之在晉也。志父為 主請君。若太子來以免志父不然寡君其曰﹕志父之為也。(恐晉君謂志父教使不 來)衛侯辭以難太子。又使□之(□訴父故速得其處)六月趙鞅圍衛十月復伐衛 入其郛將入城衛人出莊公而與晉平晉立襄公之孫般師而還十一月衛侯自鄄入(莊 公也。)般師出辛巳石圃作難公入於戎州巳氏(巳氏戎人姓)遂殺之衛人復般師 而立之十二月齊人伐衛立公子起(起靈公子)執般師以歸舍諸潞十八年衛石圃逐 其君起起奔齊衛侯輒自齊復歸。 七年魯人伐邾遂入邾以邾子益來(益邾隱公也。)獻於毫社(以其亡國與殷 同)囚諸負瑕負瑕故有繹(負瑕魯邑高平南平陽西北有瑕丘城前者魯得邾之繹民 使在負瑕故使相就以辱之)邾茅夷鴻以束帛乘韋自請救於吳(無君命故言自)。 八年吳伐我為邾故伐魯吳人行成(求與魯成)齊侯使如吳請師將以伐魯乃歸 邾子邾子。又無道吳子使太宰子餘討之囚諸樓台□存之以棘(□存擁也。)使諸 大夫奉太子革以為政十年邾隱公來奔遂奔齊二十二年自齊奔越曰﹕吳為無道執父 立子越人歸之太子革奔齊。 ○列國君部‧訓練 昔祿去周室王道寢衰故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眾者得以暴寡︹者得以凌弱其國大 者或僭作五軍其土狹者或竊置三卿其有以大閱於秋治兵於廟定霸爭雄更勝迭負蓋 有黷武佳兵之志無吊民問罪之舉徒使蟣蝨生於甲胄肝腦橫於原野覽之信史良有悲 夫。 魯桓公六年秋大閱(齊為大國以戎事徵諸侯之戌魯人懼之故以非時簡車馬) 莊公八年正月甲午治兵(治兵於廟習號令將以圍成)傳治兵於廟禮也。 僖公二十七年秋楚子將圍宋使子文治兵於暌(子文時不為令尹故雲﹕使治兵 習號令也。暌楚之邑)終朝而畢不戮一人(終朝自旦及食時也。子文欲委重於子 玉故其事略)子玉復治兵於□(子玉為令尹故□楚邑)終日而畢鞭七人貫三人耳 冬楚子及諸侯圍宋宋公孫固如晉告急﹐於是乎﹗□於被廬(晉侯以春□禮改政令 敬其始也。被廬晉地)作三軍(閔元年晉獻公作三軍今復大國之禮)。 二十八年冬晉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將中行屠擊將右行先蔑將左行(晉置上 中下三軍命復置三行以辟天子六軍之名三行無佐疑大夫將)。 三十一年秋晉□於清原作五軍以御狄(前作三行今罷之更為上下新軍河東聞 喜縣有清原)。 文公六年春晉□於夷舍二軍(前作五軍今舍二軍復三軍之制夷晉地)宣公十 四年夏晉侯伐鄭告於諸侯□焉而還(□簡閱車馬)。 昭公八年秋大□於紅自根牟至於商衛革車千乘(大□數軍實簡車馬也。根牟 魯東界琅琊陽都縣有牟鄉□宋地魯西境接宋衛也。言千乘明大□。且見魯眾之大 數也。)。 十年秋七月伐莒取更□(更□莒邑名也。)。 十三年夏晉將以諸侯來討叔向曰﹕諸侯不可以不示威(知晉德薄欲以威服之) 乃並徵會會於良七月治兵於邾南甲車四千乘(三十萬人)叔向曰﹕諸侯有間矣。 不可以不示眾八月辛未治兵(習戰)建而不旆(建立旌旗不曳其旆旆□也。)壬 申復旆之諸侯畏之(軍將戰則曳旆以恐之)。 十一年五月大□於北蒲。 二十二年大□於昌間。 定公十三年夏大□於比蒲(夏□非時)。 ○列國君部‧御備 春秋《左氏傳》曰﹕預備不虞古之善政。又曰﹕無務雖眾不可恃也。是知御 備之略有國者之所急也。矧周室既衰諸侯立政︹凌弱眾暴寡交相侵伐無歲不有申 嚴警備惟敵是御﹐於是乎﹗興版築之役以峻其城壘行□田之令以簡其軍實斯所以 謹其武守固其邦國者焉。 魯隱公七年夏城中丘(中丘在琅邪臨沂縣東北)九年夏城郎。 桓公五年城祝丘(齊鄭將襲紀紀人懼而來告故城祝丘)。 十六年冬城向書時也。 莊公二十八年冬築□(□魯下邑)非都也。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 邑邑曰﹕築都曰﹕城。 二十九年十二月城諸及防(諸防皆魯地)。 僖公二年春王正月城楚丘(楚丘衛邑不言城衛衛未遷)。 十有四年春諸侯城緣陵(緣陵杞邑辟淮夷遷都於緣陵)。 三十一年秋晉□於清原作五軍以御狄(二十八年晉作三行今罷之更為上下新 軍河東聞喜縣北清原)。 文公七年三月城吾□(因伐卸師以城吾□吾□魯邑下縣南有吾□城備邾難)。 十二年冬季孫行父帥師城諸及鄆(鄆莒魯所爭者城陽姑幕縣南有員亭即鄆也。 以其遠Τ外國故帥師城之)。 十三年春晉侯使詹嘉處瑕以守桃林之塞。 襄公十三年冬城防書事時也。(土功雖有嘗節通以事間為時)﹐於是將早城 臧武仲請俟畢農事禮也。 十五年夏齊侯圍成貳於晉故也。(不畏霸主故敢伐魯)﹐於是乎﹗城成郛 (郛郭也。)。 十九年冬十一月城西郛懼齊也。(前年與晉伐齊。又鑄其器為鐘故)齊及晉 平盟於大隧(大隧地名)故穆叔會范宣子於柯穆叔歸曰﹕齊猶未也。不可以不懼 乃城武城。 昭公元年六月楚公子圍使公子黑肱伯州犁城□櫟郟(黑肱王子圍之弟□也。 □縣屬南陽郟縣屬襄城櫟今河南陽翟縣三邑本鄭地)。 四年冬吳伐楚入棘櫟麻(棘櫟麻皆楚東鄙邑譙國鄒縣東北有棘亭汝陰新蔡縣 東北有櫟亭)以報朱方之役(朱方役在此年秋)楚沈尹射奔命於夏□(夏□漢水 曲入江今夏口也。吳兵在東北楚盛兵在東南以絕其後)箴尹宜咎城鍾離(宜咎本 陳大夫襄二十四年奔楚)□啟疆城巢然丹城州來(然丹鄭穆公孫襄十九年奔楚) 東國水不可以城彭生罷賴之師(彭生楚大夫罷鬥韋龜城賴之師)。 十九年楚工尹赤遷陰於下陰(陰縣今屬南鄉郡)令尹子瑕城郟叔孫昭子曰﹕ 楚不在諸侯矣。其僅自完也。以持其世而已(遷陰城郟皆欲以自完守)。 二十三年冬楚囊瓦為令尹(囊瓦子囊之孫子常也。代陽□)城郢(楚用子囊 遺言已築城矣。今畏吳復增獃以自固)。 二十九年冬晉趙鞅荀寅帥師城汝濱(趙鞅趙武孫也。荀寅中行荀吳之子汝濱 晉所取陸渾也。)。 定公六年冬城中城(公為晉侵鄭故懼而城之)。 十四年秋城莒父及霄(公叛晉助范氏故懼而城三邑也。)。 哀公三年五月季孫斯叔孫州仇帥師城啟陽(魯黨范氏故懼晉城啟陽今琅琊開 陽縣)四年城西郛(魯西郭備晉也。)。 五年春城(北備晉田也。)。 六年春城邾瑕(備晉也。任城亢父縣北有邾婁城)。 十一年夏公會吳子伐齊大敗齊師秋季孫命修守備曰﹕小勝大禍也。齊至無日 矣。(善有備)。 鄭□公十五年韓景侯伐鄭取雍丘鄭城京。 趙獻侯十三年城平邑。 肅侯十七年築長城。 武靈王二年城高□。 惠文王八年城南行唐(在常山)。 孝成王十一年城元氏(常山有元氏縣)。 幽繆王遷元年城柏人。 悼襄王元年大獃(一作獃)魏欲通平邑中牟之道不成。 二年城韓皋。 魏文侯六年城少樑。 武侯二年城安邑王垣(垣縣有王屋山也。)。 八年復城少樑。 十六年伐秦築臨晉元裡。 十七年擊宋中山伐秦至鄭還築雒陽(一雲﹕擊中山置合陽。又世家雲﹕攻秦 至鄭而還築合陽雒陽)。 三十二年伐鄭城酸棗。 惠王五年城武都。 十九年諸侯圍我襄陵築長城塞固陽。 秦厲公十六年塹阿旁補龐戲城(紀作河旁)。 二十六年城南鄭。 靈公元年城塹河瀨。 十年補龐城籍姑。 簡公七年塹雒城重泉。 獻公二年城櫟陽。 孝公十九年城武城。 惠王五年城武都。 十九年築長城塞固陽。 武王四年拔韓宜陽涉河城武遂。 楚懷王十年城廣陵。 ○列國君部‧交質 戰國之時諸侯並爭幹戈日尋變詐鋒起既失盟誓之信乃有交質之約或因危以結 好或匿詐以圖和締結未己禍敗隨焉雖其至親無所顧惜禮所謂大信不約傳有雲﹕信 不繇中苟非其時何救於患。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於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王子狐為質 於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王子狐平王子)。 魯文公十七年晉鞏朔行成於鄭趙穿公□胥池為質焉十月鄭太子夷石楚為質於 晉。 宣公十二年楚子圍鄭三月克之許之平潘闆入盟子良出質(潘闆楚大夫子良鄭 伯弟)。 成公二年九月楚侵魯及陽橋(陽橋魯地)孟孫請往賂之公衡為質(公衡成公 子)。 十七年夏五月鄭太子髡頑侯□需為質於楚(侯□需鄭大夫)襄公元年正月諸 侯之師圍宋彭城齊人不會彭城晉人以為討二月齊太子光為質於晉(光齊靈公太子)。 定公三年蔡侯如晉以其子元與其大夫之子為質焉而請伐楚初蔡昭侯為兩佩與 兩裘(佩佩玉也。)以如楚獻一佩一裘於昭王昭王服之以享蔡侯蔡侯亦服其一子 常欲之弗與三年止之蔡人固請獻佩於子常蔡侯歸及漢執玉而沈曰﹕余所有濟漢而 南者有。若大川。 四年晉人使蔡滅沈楚為沈故圍蔡蔡昭侯以其子乾與其大夫之子為質於吳與吳 子伐楚。 越王勾踐自會稽反國使范蠡為大夫諸稽行成為質於吳二歲而吳歸蠡。 韓宣惠王十九年秦伐韓韓太子倉質於秦以和。 楚懷王二十六年齊韓魏三國兵伐楚楚使太子入質於秦而請救秦遣兵救楚三國 引兵去。 二十七年秦大夫有私與楚太子鬥楚太子殺之而亡歸。 二十九年秦復攻楚大破楚軍死者二萬殺將軍景缺懷王恐乃使太子為質於齊以 求平。 楚頃襄王二十七年復與秦平而入太子為質於秦楚使左徒侍太子於秦三十六年 頃襄王病太子亡歸。 齊□王二十四年秦使涇陽君質於齊二十五年歸涇陽君於燕陳翠合齊將令燕王 之弟為質於齊燕王許諾太後聞之大怒曰﹕陳公不能為人之國則亦已矣。焉有離人 子母者老婦欲得志焉陳翠欲見太後王曰﹕太後方怒子子其待之陳翠曰﹕無害也。 遂入見太後曰﹕何□瞿也。太後曰﹕賴得先王雁鶩之餘食不宜□瞿者憂公子之。 且為質於齊也。陳翠曰﹕人主之愛子也。不如布衣之甚也。非徒不愛子也。又不 愛丈夫子獨甚太後曰﹕何也。對曰﹕太後嫁女諸侯奉以千金齎璽百裡以為人之終 今王願封公子百官持職群臣效忠曰﹕公子無功不當封今王之以公子為質也。且以 為公子功而封之也。而太後弗聽臣是以知人主之不愛丈夫子獨甚也。且太後與王 幸而在故公子貴大後千秋之後王棄國家而太子即位公子賤於布衣故非及太後與王 封公子則公子終身不封矣。太後曰﹕老婦不知長者之計乃命公子束車制衣為行具。 晉惠公八年使太子圉質秦秦歸河東而妻之。 趙孝成王元年秦伐趙拔三城趙王新立太後用事秦急攻之趙求救於齊齊曰﹕必 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太後不肯大臣︹諫太後謂左右曰﹕復言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 唾其面左師觸龍言願見太後太後甚氣而胥之入(胥猶須也。《□樑傳》曰﹕胥其 出也。)徐趨而坐自謝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會矣。竊自恕而恐太後體 之有所苦也。故願望見太後太後曰﹕老婦恃輦而行曰﹕食得毋衰乎﹗曰﹕恃鬻耳 曰﹕老臣間者殊不欲食乃︹步日三四裡少益嗜食和於身也。太後曰﹕老婦不能太 後不和之色少解左師公曰﹕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憐愛之願得補黑衣之 缺以衛王宮昧死以聞太後曰﹕敬諾年幾何矣。對曰﹕十五歲矣。雖少願及未填溝 壑而□之太後曰﹕丈夫亦愛憐少子乎﹗對曰﹕甚於婦人太後笑曰﹕婦人異甚對曰﹕ 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後賢於長安君太後曰﹕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左師公曰﹕ 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泣念其遠也。亦哀之矣。已行 非不思也。祭祀則祝之曰﹕必無使反﹐豈非計長為子孫相繼為王也。哉﹗太後曰﹕ 然左師公曰﹕念三世以前至於趙王之子孫為侯者其繼有在者乎﹗曰﹕無有曰﹕微 獨趙諸侯有在者乎﹗曰﹕老婦不聞也。曰﹕此其近者禍及其身遠者及其子孫豈人 主之子孫則不善哉﹗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 封之以膏腴之地多與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一旦山陵摧長安君何以自□於趙 老臣以媼為長安君之計短也。故以為愛之不。若燕後太後曰﹕諾恣君之所使之﹐ 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齊兵乃出。 魏安□王三十年信陵君無忌率五國兵敗秦軍河外時魏太子增質於秦秦怒欲囚 魏太子增或為增謂秦王曰﹕公孫喜固謂魏相曰﹕請以魏疾擊秦秦王怒必囚增魏王。 又怒擊秦秦必傷今王囚增是喜之計中也。故不。若貴增而合魏以疑之於齊韓秦乃 止秦昭襄王為質於燕武王死燕人送歸得立。 四十年秦悼太子死於魏歸葬芷陽。 四十二年立次子安國君為太子太子有子二十餘人中男子楚為質於趙昭王五十 年使王□圍邯鄲急趙欲殺子楚子楚與呂不韋謀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脫亡赴秦軍 遂以得歸(一雲﹕秦質子異人質於趙處於聊城)。 始皇四年秦質子歸自趙趙太子出歸國(趙世家雲﹕秦召春平君因而留之泄鈞 為之請文信侯曰﹕春平君者趙王甚愛之而郎中妒之故相與謀曰﹕春平入秦秦必留 之故相與謀而內之秦也。今君留之是絕趙而郎中之計中也。君不如遣春平君而留 平都春平君者言行信於王王必厚割趙贖平都文信侯曰﹕善因遣之)。 十五年燕太子丹入質於秦丹亡歸。 ○列國君部‧行罰 夫作刑之意法天之震曜明罰之義本易之噬嗑蓋所以齊眾而禁暴輔世而助治者 焉春秋列國力政專命至於結姦討貳閒邪懲敗亦必昭其罪戾□於典刑繇是定霸之舉 眾心以服幹紀之戮一成不變斯所以臨長臣庶申明憲度寧四封之守宰糾諸司之邪慝 至於保世以滋大靖國而永命者曷嘗不繇是哉﹗。 魯莊公六年夏衛侯入(臣欽。若等曰﹕衛惠公即位四年左公子泄右公子職立 公子黔牟惠公奔齊八年而後□復入)放公子黔牟於周放寧跪於秦殺左公子泄右公 子職(寧跪衛大夫宥之以遠曰﹕放)乃即位。 十六年夏鄭伯治與於雍糾之亂者(臣欽。若等曰﹕鄭厲公即位四年祭仲專政 公令雍糾殺之雍□臣祭仲之女告其父遂殺雍糾公出居櫟七歲復入)九月殺公子閼 刖︹Θ(二子祭仲黨刑足曰﹕刖)公父定叔出奔衛(共叔□之孫定謚也。)三年 而復之曰﹕不可使共叔無後於鄭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數焉(數滿於十) 君子謂︹Θ不能衛其足(言其不能早避害)。 十八年夏楚子殺其大夫閻敖初楚武王遷權於那處使閻敖尹之(權國名南郡當 陽縣東南有權城那處楚地南郡編縣東南有那口城)及文王即位巴人伐申而驚其師 (驚巴師)巴人叛楚而伐那處取之遂門於楚(攻楚城門)閻敖遊湧而逸(湧水在 南郡華容縣閻敖既不能守城。又遊湧水而走)楚子殺之。 僖公四年夏齊人執陳轅濤塗初齊侯以諸侯之師伐楚楚屈完及諸侯盟陳轅濤塗 謂鄭申侯曰﹕師出於陳鄭之間國必甚病(申侯鄭大夫當有共給之費故)。若出於 東方觀兵於東夷循海而歸其可也。(東夷郯莒徐夷也。觀兵示威)申侯曰﹕善濤 塗以告齊侯許之(許出東方)申侯見曰﹕師老矣。若出於東方而遇敵懼不可用也。 若出於陳鄭之間共其資糧扉履其可也。(扉草也。)齊侯說與之虎牢(還以鄭邑 賜之)執轅濤塗秋伐陳討不忠也。(以濤塗為誤軍道)。 十五年夏秦伯伐晉晉侯三敗慶鄭諫弗聽及戰於韓原公號慶鄭慶鄭曰﹕愎諫違 卜固敗是求。又何逃焉遂去之秦獲晉侯以歸及晉侯歸(臣欽。若等曰﹕晉忠公即 位六年為秦所虜復之)殺慶鄭而後入。 二十八年春晉侯伐曹令無入僖負羈之宮而免其族報施也。(報餮璧之施臣欽。 若等曰﹕晉文公亡過曹僖負羈食鬼餮□璧焉)魏□顛頡怒曰﹕勞之不圖報於何有 (二子各有從亡之勞)□僖負羈氏(□燒也。)魏□傷於胸公欲殺之而愛其材 (材力)使問。且視之病將殺之魏□束胸見使者曰﹕以君之靈不有寧也。(言不 以病故自安寧)距躍三百曲踴三百(距躍超越也。曲踴跳踴也。百猶勵也。)乃 舍之殺顛頡以□旬於師夏與楚戰於城濮晉中軍風於澤(牛馬因風而走皆失之)亡 大旆之左旃(大旆旗名系□曰﹕旆通帛曰﹕旃)祁瞞姦命(掌軍旅事而不修為姦 軍令)司馬殺之以徇於諸侯使茅筏代之師還濟河舟之僑先歸士會攝右(棹代舟之 僑也。士會隋武子士□之孫)秋七月振旅愷以入於晉殺舟之僑以□旬乎﹗國民﹐ 於是大服君子謂文公其能刑矣。三罪而民服(三罪顛頡祁瞞之僑)詩雲﹕惠此中 國以綏四方不失賞刑之謂也。 是年夏楚令尹子玉與晉戰敗於城濮楚王使謂之曰﹕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 老何(申息二邑子弟皆從子玉而死言何以見其父老)子西孫伯曰﹕得臣將死二臣 止之曰﹕君其將以為戮(孫伯即大心子玉子也。二子以此答王使欲令子玉往就君 戮)及連□而死(至連□王無赦命故自殺)。 是年冬衛侯與元□亙訟(爭殺叔武事)寧武子為輔針《莊子》為坐士榮為大 士衛侯不勝殺士榮刖針《莊子》謂寧癒忠而免之。 文公九年正月己酉晉箕鄭父先都士□樑益耳蒯得使賊殺先克乙醜靈公殺先都 樑益耳三月甲戌靈公殺箕鄭父士□蒯得(初文公六年夷之□晉侯將登箕鄭父先都 而使士□樑益耳將中軍先克曰﹕狐趙之勛不可廢也。從之先克奪蒯得田於堇陰故 箕鄭父先都士□樑益耳蒯得作亂)。 十八年冬宋武氏之族道昭公子將奉司城須以作亂(文公殺昭公故武族欲因其 子以作亂司城須文公弟)十二月宋公殺母弟須及昭公子使戴莊桓之族攻武氏於司 馬子伯之館(載族華樂也。莊族公孫師桓族向魚鱗盪也。司馬子伯華耦也。)遂 出武穆之族(穆族黨於武氏故)。 宣公元年夏晉人討不用命者放胥甲父於衛(胥甲下軍佐文十二年戰河曲不肯 薄秦於險)而立胥克(克甲之子)先辛奔齊(辛甲之屬大夫)十三年冬晉人殺其 大夫先□初十二年晉師救鄭荀林父為中軍先□佐之及河聞鄭及楚平桓子欲還先□ 曰﹕不可以中軍佐濟故敗是年赤狄伐晉及清先□召之也。冬晉人討必□之敗與清 之師歸罪於先□而殺之盡滅其族君子曰﹕惡之來也。已則取之其先□之謂乎﹗。 成公五年秋宋公子圍龜為質子楚而歸(圍龜文公子)華元享之請鼓言□以出 鼓言□以復入(出入輒擊鼓)曰﹕習攻華氏宋公殺之(宣公十五年宋楚平後元使 圍龜代已為質故怨而欲攻之)。 十八年春正月晉周子立(悼公周)朝於武宮(武宮曲沃始命)逐不臣者七人 (君夷羊五之屬臣欽。若等曰﹕皆厲公嬖臣也。)。 是月齊為慶氏之難(前年國佐殺慶克)故甲申晦齊侯使士華免以戈殺國佐於 內宮之朝(華免齊大夫內宮夫人宮)師逃於夫人之宮(伏兵內宮恐不勝)《書》 曰﹕齊殺其大夫國佐棄命專殺以□叛故也。(國佐本疾□□亂殺慶克齊以是討之 嫌其罪不及死故明言其三罪)使清人殺國勝(國勝佐子前年待命於清者)國弱奔 魯(弱勝之弟)王湫奔萊(湫國佐黨)。 襄公二年冬楚公子申為右司馬多受小國之賂以Τ子重子辛(Τ奪其權勢)楚 人殺之故《書》曰﹕楚殺其大夫公子申(言所以致國討之失)。 六年春宋華弱與樂轡少相狎長相優。又相謗也。子盪怒以弓梏華弱於朝(子 盪樂轡也。張弓以貫其頸。若械之在手。故曰﹕梏)平公見之曰﹕司武而梏於朝 難以勝矣。(司武司馬言甘懦弱不足以勝敵)遂逐之華弱奔魯司城子罕曰﹕同罪 異罰非刑也。專戮於朝罪孰大焉亦逐子盪。 十九年秋鄭子孔之為政也。專國人患之乃討西宮之難(十年尉止等作難於西 宮子孔知不言)與純門之師(前年子孔召楚師至於純門)子孔當罪以其甲及子革 子良氏之甲守子展子西率國人伐之殺子孔。 二十一年晉欒盈出奔楚箕遺及黃淵嘉父作亂不克而死(箕遺黃淵嘉父皆晉大 夫樂採娶范宣子之女曰﹕欒祁生盈採卒祁與其老州賓通盈患之祁懼□諸宣子曰﹕ 盈將為亂盈好施士歸之宣子執政畏其多士使城著將逐之箕遺黃淵等知之而作亂宣 子殺遺淵嘉父及司空靖羊舌虎等十人)公遂逐群賊(群賊欒盈之黨知起中行喜州 綽刑蒯之屬逐之出奔齊)謂陽畢曰﹕自穆侯以至於今兵亂不輟(陽畢晉大夫穆侯 唐叔八世之孫桓叔之父也。晉亂自桓叔始輒止也。)民志無厭禍敗無已(厭極已 止)離民。且速寇恐及吾身。若之何(速召)陽畢對曰﹕本根猶樹(本根本根亂 本謂欒氏猶尚樹立也。)枝葉益長本根益茂是以難已也。今。若大其柯(柯斧所 操以伐木)去其枝葉絕其本根可以少間(間息也。謂滅欒氏而去其黨)公曰﹕子 實圖之陽畢曰﹕圖在明訓(訓教也。)明訓在威權(言既有明教當有威權以行之 也。)威權在君(言不在臣)君掄賢人之後有常位於國者而立之(掄擇也。常位 謂世有功列於國而中微者)亦掄逞志虧君以亂國者之後而去之(逞快)是遂威而 遠權(遂申也。遠權權及後嗣也。)民畏其威而懷其德莫能勿從(言皆從君也。)。 若從則民心皆可畜(皆可蓄養而教之)畜其心而知其欲惡民孰偷生(欲惡情欲好 惡偷苟也。)。若不偷生則莫思亂矣。且夫欒氏之誣晉國久矣。(誣罔也。以惡 取善曰﹕誣謂書雖殺厲公然民被其德不以為惡《傳》曰﹕武子之德在民。若周人 之思邵公也。)欒書實覆宗殺厲公以厚其家(覆敗也。宗大宗也。謂殺厲立悼以 取重於國厚其家也。)。若滅欒氏則民威矣。(威畏也。)今吾。若起瑕原韓魏 之後而賞立之則民懷矣。(瑕瑕嘉原原軫韓韓萬魏畢萬之後皆晉賢人有常位於國 者也。)威與懷各當其所則國安矣。君治而國安欲作亂者誰與君曰﹕欒書立吾先 君(先君悼公)欒盈不獲罪如何(言盈不得罪於國為其母范祁所言替耳如何可滅 也。)陽畢曰﹕夫正國者不可以□匿於權(□匿近也。言當遠權為久長計也。) 行權者不可以隱於私(以私恩隱蔽其罪無以正國也。)□匿於權則民不導(不可 導訓也。)行權隱於私則政不行政不行何以道民民之不道亦無君矣。(與亡君同) 則其為□匿與隱也。復產害矣。且勤身(復反也。勤勞也。反勞於國而勞君身也。) 君其圖之。若愛欒盈則明逐群賊而以國倫數而遣之(群賊盈之黨倫理也。)厚戒 箴國以待之(箴猶敕待倫也。)彼。若求逞志而圖報於君罪孰大焉滅之猶少(猶 少滅之恐少)彼。若不敢而遠逃乃厚其外交而勉之以報其德不亦可乎﹗(謂賂其 所□之國厚寄□之而勸勉焉)公許諾盡逐群賊而使祁午及陽畢□曲沃逐欒盈(祁 午中軍尉曲沃欒盈邑)欒盈出奔楚遂令於國人曰﹕自文公以來之有功於先君而孫 子不育者將授立之得之者賞(授之爵位而立之也。)居三年(後三年也。)欒盈 晝入為賊於絳(欒盈在楚一年奔齊魯言襄二十三年齊莊公使析歸父以藩載欒盈及 其士納之曲沃夏)范宣子以公入於襄公之宮(四月盈帥曲沃之甲因魏獻子以晝入 絳也。)欒盈不克出奔曲沃(襄宮完固故就之《傳》曰﹕奉公以如固宮也。)遂 刺欒盈滅欒氏(《傳》曰﹕晉人圍曲沃也。)是以沒平公之身無內亂(刺殺也。 《傳》曰﹕晉人克欒盈於曲沃盡殺欒氏之族黨也。)二十六年夏齊烏餘以廩丘奔 晉(烏餘齊大夫廩丘今東郡廩丘縣故城是)襲衛羊角取之(今廩丘縣所治羊角城 是)遂襲魯高魚(高魚城在廩丘縣東)有大雨自其竇入(雨故水竇開)介於其庫 (入高魚庫而介其甲)以登其城克而取之(取魯高魚無所諱而不書其義未聞)。 又取邑於宋﹐於是范宣子卒(宣子范□)諸侯弗能治也。及趙《文子》為政乃卒 治之《文子》言於晉侯曰﹕晉為盟主諸侯或相侵也。則討而使歸其地今烏餘之邑 皆討類也。(言於此類宜見討)而貪之是無以為盟主也。請歸之公曰﹕諾孰可使 也。對曰﹕胥樑帶能無用師晉侯使往(胥樑帶晉大失能無用師言有權謀)至二十 七年春胥樑帶使諸喪邑者具車徒以受地必周(諸喪邑謂齊魯宋也。周密也。必密 來勿以受地為名)使烏餘具車徒以受封(烏餘以地來故詐許封之)烏餘以其眾出 (出受封也。)使諸侯偽效烏餘之封者(效致也。使齊魯宋為。若致邑封烏餘者) 而遂執之盡獲之(皆獲其徒眾)皆取其邑而歸諸侯諸侯是以睦於晉(傳言趙《文 子》賢故平公雖失政而諸侯猶睦)。 昭公十四年八月楚令尹子旗(鬥成然)有德於王不知度(有佐立之德)與養 氏比而求無厭(養氏子旗之黨養繇基之後)王患之九年甲午楚子殺鬥成然而滅養 氏之族使鬥辛居鄖以無總舊勛(辛子旗之子鄖公辛)。 定公十年夏晉人討衛之叛。故曰﹕繇涉佗成何(□澤之盟成何曰﹕衛吾溫原 也。焉得視諸侯涉佗□□衛侯手故)﹐於是執涉佗以求成於衛衛人不許晉人遂殺 涉佗成何奔燕君子曰﹕此之謂棄禮必不鈞(言必見殺不得與人等)《詩》曰﹕人 而無禮胡不遄死涉佗亦遄矣。哉﹗(詩□風遄速也。)。 哀公二十二年十一月越王勾踐既滅吳而誅太宰□以不忠於其君而受重賂與已 比周也。 ●卷二百五十三 ○列國君部‧識□奢僭信讒識□ 夫分土於社以啟疆宇受爵於朝以治人民皆親親賢賢褒德報功之舉也。及乎﹗ 象賢以主祀繼世而為邦﹐於是無克肖之姿罔慎修之志或懵於知臣所任而非允或昧 於察已所作而靡成或用武無謀以自受其弊或出令不慎以終致其兇至於禍難將成尚 忽忠臣之諫回邪已熾方思古人之功大以覆宗小以失位軍旅亡於外宗╛廢其祀蓋智 有所不至謀有所不臧雖天命之難知固人事之可鑒者也。 鄭文公大夫高克好利而不顧其君文公惡而欲遠之不能使高克將兵而御狄於竟 (音境)陳其師旅翱翔河上久而不召眾散而歸(清人之詩)齊襄公無禮義而求大 功不修德而求諸侯志大心勞所以求者非其道(甫田之詩刺襄公也。)。 陳僖公願而無立志(故作衡門之詩以誘掖其君也。)。 宋襄公伐鄭楚伐宋以救之襄公與楚成王戰於泓楚人未濟公子目夷曰﹕彼眾我 寡及其未濟擊之公不聽已濟未陳。又曰﹕可擊公曰﹕待其已陳陳成宋人擊之宋師 大敗襄公傷股國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於厄不鼓不成列(軍法以鼓戰以金 止不鼓不戰也。不成列未成陳)子魚曰﹕(子魚目夷字)兵以勝為功何常言與 (一雲尚何言與)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戰為。 晉厲公令胥童以兵八百攻殺三□胥童因以劫欒書中行偃於朝曰﹕不殺二子患 必及公﹐公曰﹕一旦殺三卿寡人不忍益也。對曰﹕人將忍君公弗聽謝欒書等以誅 □氏罪大夫復位厲公遊匠驪氏欒書中行偃以其黨襲厲公而殺胥童迎公子周而立之。 陳厲公佗取蔡女數如蔡厲公所殺桓公太子免之三弟共令蔡人誘厲公以好女與 蔡人共殺厲公。 齊景公與衛伐晉將濟河諸大夫皆曰﹕不可邴意茲曰﹕可乃伐河內齊侯皆斂諸 大夫之軒唯邴意茲乘軒(以其言當)齊侯欲與衛侯乘(共載)與之宴而駕乘廣載 甲焉使告曰﹕晉師至矣。齊侯曰﹕比君之駕也。寡人請攝(以已車攝代衛車)乃 介而與之乘驅之或告曰﹕無晉師乃止(傳言齊侯輕所以不能成功)。 田乞為齊大夫其收賦稅於民以小鬥受之貸粟於民以大鬥行陰德於民而景公弗 禁繇此田氏得齊眾心宗族益︹《晏子》數諫景公景公不聽。 齊簡公之在魯也。闞止有寵焉(簡公悼公陽生子壬也。闞止子我也。事在六 年)及即位使為政陳成子憚之驟顧諸朝(成子陳恆心不安故)諸御鞅言於公曰﹕ 陳闞不可並也。君其擇焉公弗聽後陳恆執公於舒州公曰﹕吾早從鞅之言不及此 (又雲﹕簡公以田常監止一作闞俱為左右相監止幸於簡公田常心害監止大夫朝 御鞅諫曰﹕田監不可並也。公弗聽監止舍公宮田常兄弟四人常每欲殺子我子我閉 門簡公與婦人飲檀台將欲擊田常太史子餘曰﹕田常非敢為亂將除害簡公乃止田常 擊子我殺之簡公奔莒)。 衛靈公時公叔氏以蒲畔靈公聞孔子來喜郊迎問曰﹕蒲可伐乎﹗對曰﹕可靈公 曰﹕吾大夫以為不可今蒲衛之所以待晉楚也。以衛伐之無乃不可乎﹗孔子曰﹕其 男子有死之志(公叔氏欲以蒲□他國而男子欲死之不樂□他)婦人有保西河之志 (婦人恐懼欲保西河無戰意也。)吾所伐者不過四五人(本與公叔同畔者)靈公 曰﹕善然不伐蒲。 魯昭公伐季氏季平子登台謝曰﹕君以讒不察臣罪誅之請遷沂上弗許請囚於費□ 弗許請以五乘亡弗許子家駒曰﹕君其許之政自季氏久矣。為徒者眾眾將合謀弗聽 後□昭伯曰﹕必殺之季氏與叔孫氏孟氏共伐公公奔齊。 吳王夫差悉發精兵擊越敗之夫椒越王乃以餘兵五千人保棲於會稽吳王追而圍 之越王謂范蠡曰﹕以不聽子故至於此為之奈何蠡對曰﹕持滿者與天定傾者與人節 事者以地卑辭厚禮以遺之不許而身與之市勾踐曰﹕諾乃令大夫種行成於吳膝行頓 首曰﹕君王亡臣勾踐使陪臣種敢告下執事勾踐請為臣妻為妾吳王將許之子胥言於 吳王曰﹕天以越賜吳勿許也。種還以報勾踐勾踐欲殺妻子燔寶器觸戰以死種止勾 踐曰﹕夫吳太宰□貪可誘以利請間行言之﹐於是勾踐乃以美女寶器令種間獻吳太 宰□□受乃見大夫種於吳王種頓首言曰﹕願大王赦勾踐之罪盡入其寶器不幸不赦 勾踐將盡殺其妻子燔其寶器悉五千人觸戰必有當也。□因說吳王曰﹕越以服為臣。 若將赦之此國之利也。吳王將許之子胥進諫曰﹕今不滅越後必悔之勾踐賢君種蠡 良臣。若反國將為亂吳王弗聽卒赦越罷兵而歸。 韓宣惠王十六年秦伐韓急韓相公仲謂韓王曰﹕與國非可恃也。今秦之欲伐楚 久矣。王不如因張儀為和於秦賂以一名都具甲與之南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計也。韓 王曰﹕善乃警公仲之行將西購於秦楚王聞之大恐召陳軫告之軫乃警四境之內興師 言救韓命戰車滿道路發信臣多其車重其幣謂韓王曰﹕不□國雖小已悉發之矣。願 大王遂肆志於秦不□將以楚徇韓韓王聞之大悅乃止公仲之行公仲曰﹕不可夫以實 伐我者秦也。以虛名救我者楚也。王恃楚之虛名而輕絕︹秦之敵王必為天下大笑。 且楚韓非兄弟之國也。又非素約而謀伐秦也。已有伐形因發兵言救韓此必陳軫之 謀也。且王已使人報於秦矣。今不行是欺秦也。夫輕欺︹秦而信楚之謀臣恐王必 悔之韓王不聽遂絕於秦秦因大怒益甲伐韓大戰楚救不至大破於岸門(穎陰有岸亭)。 燕王噲以子之為相貴重主斷蘇秦之在燕與子之為婚而蘇代與子之交蘇秦死蘇 代為齊使於燕燕王問曰﹕齊王奚如對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對曰﹕不信其臣 蘇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於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遺蘇代百金而聽其所使鹿 毛壽(作厝毛。又曰﹕甘陵縣本名厝)謂燕王不如以國讓相子之人之謂堯賢者以 其讓天下於許繇許繇不受有讓天下之名而實不失天下今王以國讓於子之子之必不 敢受是王與堯同行也。燕王因屬國於子之子之大重﹐或曰﹕禹薦益已而以啟人為 吏及老而以啟為不足任天下之於益已而啟與交黨攻益奪之天下謂禹名傳天下於益 已而實令啟自取之今王言屬國於子之而吏無非太子人者是名屬子之而實太子用事 也。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噲老不聽政顧為臣國 事皆決於子之三年國大亂。 齊王建以後勝為相後勝受秦間金多使賓客入秦秦。又多子金皆為反間勸王去 從朝秦不修攻戰之備不助五國攻秦秦以故得滅五國五國亡秦兵卒入臨淄民莫敢格 者王建遂降遷於共故齊人怨王建不蚤與諸侯合從攻秦聽姦臣賓客以亡其國。 楚懷王時秦昭王與楚婚欲與懷王會懷王欲行大夫屈平曰﹕秦虎狼之國不可信 不如無行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奈何絕秦歡懷王卒行入武關秦伏兵絕其後因留懷王 (三十年入秦)以求割地懷王怒不聽亡走趙趙不內復之秦竟死於秦。 ○列國君部‧奢僭 列國之君數世而下席祖宗之勛烈承霸王之基扃奢侈萌生驕僭自至瀆宗廟之義 廣宮室之制暨乎﹗濫施名器弗顧典彝增飾冠服務夸奇曲蜉蝣之刺﹐於是興焉。 曹昭公好奢而任小人民無所依焉故詩人賦蜉蝣以刺之。 魯隱公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宮初獻六羽(持羽而舞天子八佾諸侯六大夫四魯僭 諸公也。)桓公惠公之子也。禮緇布冠繢□諸侯之冠也。玄冠丹組纓諸侯之齊冠 也。玄冠紫□自魯桓公始也。(蓋僭王者之服也。□當用繢)。 楚子熊通立三十五年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三十年入秦也。我有敝 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隨人為之周請尊楚王室不聽還報楚楚熊通怒曰﹕ 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早終成王舉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 位我自尊耳乃自立為武王與隨人盟而去。 魯莊公二十三年秋丹桓宮楹(楹柱)禮天子諸侯黝堊(黝堊黑色)大夫蒼士 ︻丹楹非禮也。 二十四年春刻桓公桷禮天子之桷斫之礱之加密石焉(以細石礱之)諸侯之桷 斫之礱之大夫斫之士斫本刻桷非正也。夫人所以崇宗廟也。取非禮與非正而加之 於宗廟以飾夫人非正也。(非禮謂娶讎女非正斫刻桷上楹也。本非宗廟之宜。故 曰﹕加言將親迎欲為夫人飾。又非正也。)。 齊桓公設庭燎之百《禮》曰﹕庭燎之百繇桓公始也。(僭天子也。庭燎之差 公蓋五十侯伯子男皆三十)晉靈公壯侈厚斂以雕牆。 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炭益車馬始用殉(燒蛤為炭以瘞壙多埋車馬用人從葬也。) 重器備(重猶多也。)槨有四阿棺有翰檜(四阿四注槨也。翰旁飾檜上飾皆王禮)。 晉景公十二年始作六軍(初作六車僭王也。)。 楚靈王會諸侯於申楚子示諸侯侈椒舉諫弗聽後使盪侯等帥師圍徐以懼吳楚子 次於乾□(在譙國城父縣南)以為之援雨雪王皮冠秦復陶(秦所遺羽衣)翠被 (以翠羽飾被)豹舄(以豹皮為履)。 魯昭公將殺季氏(傳言殺者從昭公之辭)告子家駒曰﹕季氏為無道僭於公室 久矣。(諸侯稱公室)吾欲弒之何如(昭公素畏季氏意者以為如人君故言弒)子 家駒曰﹕諸侯僭於天子大夫僭於諸侯久矣。昭公曰﹕吾何僭矣。哉﹗(失禮成俗 不自知也。)子家駒曰﹕設兩觀(禮天子諸侯台門天子外闕兩觀諸侯內闕一觀) 乘大輅(禮天子大輅諸侯輅車大夫大車上士飾車)朱幹(幹□也。以朱飾□)玉 戚(戚斧也。以玉飾斧)以舞大夏(大夏夏樂也。周所以舞夏樂者王者始起未制 作之時取先王之樂與已同者假以風化天下天下大同乃自作樂取夏樂者與周俱文也。 王者舞六樂於宗廟之中舞先王之樂明有法也。舞已之樂明有則也。舞四夷之樂明 大德廣及之也。)八佾以舞大武此皆天子之禮也。齊景公為西曲潢其深滅軌高三 □刃橫木龍□也。立木鳥獸公衣黼黻衣素繡之裳一衣而五采具焉帶凍玉而冠。且 被□亂首南面而立傲然。 吳王夫差出師在陳楚大夫皆懼曰﹕闔廬惟能用其民以敗我於柏舉今聞其嗣。 又甚焉將。若之何子西曰﹕二三子恤不相睦無患吳矣。今聞夫差□欠有台榭陂池 焉宿有妃嬙嬪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從珍異是聚觀樂是務視民如讎而用之 日新夫自先敗也。已安能敗我。 ○列國君部‧信讒 夫讒言敗善君子之所憂偏聽生姦先民之攸戒蓋夫浸潤之言替萋菲之謗其言孔 甘內深刺骨非夫特蘊明識洞察情偽固將詒禍於賢哲兆亂於家邦者焉矧乃分五等之 爵臨千乘之國有人民以為政有家陪而就列乃復暱比□僉佞□於左右啟納邪蠱申之 誅罰俾含忠守道之士□然隱憂□慝險中之夫得肆其志斯小積土為高曰﹕台有木曰﹕ 榭過再宿曰﹕次妃嬙貴者嬪御賤者皆內官雅風人之所傷也。 陳宣公多信讒君子憂懼焉作防有鵲巢憂讒賊也。鄭厲公時齊人伐鄭孔叔言於 鄭伯曰﹕諺有之曰﹕心則不競何憚於病(競強也。憚難也。)既不能︹。又不能 弱所以斃也。國危矣。請下齊以救國公曰﹕吾知其所繇來矣。姑少待我(欲以申 侯說)對曰﹕朝不及夕何以待君﹐於是鄭殺申侯以說於齊。且用陳轅濤塗之言替 也。(五年濤塗怨鄭申侯反已於召陵故勸之城其賜邑曰﹕美城之大名也。子孫不 忘吾助子請乃為之請於諸侯而城之美遂言替諸鄭伯曰﹕美城其賜邑將以叛也。申 侯繇是得罪)。 晉獻公立驪姬為夫人生奚齊及將立奚齊既與中大夫成謀姬謂太子曰﹕君夢齊 姜必速祭之(齊姜太子母言求食)太子祭於曲沃歸胙於公(胙祭之酒肉)公田姬 置諸宮六日公至毒而獻之(毒酒經宿輒敗而經六日明公之惑)公祭之地地墳與犬 犬斃與小臣小臣亦斃姬泣告曰﹕賊繇太子太子奔新城(新城曲沃)公殺其傅杜原 款﹐或謂太子子辭君必辨焉(以六日之狀自理)太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飽 我辭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樂(吾自理則姬死姬死則君必不樂不樂為由吾也。) 曰﹕子其行乎﹗太子曰﹕君實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誰納我縊於新城姬遂 言替二公子曰﹕皆知之重耳奔蒲夷吾奔屈詩之唐風蓋刺獻公好聽讒焉。 楚成王時晉陽處父侵蔡令尹子上救之夾□氐而軍子上欲涉大孫伯曰﹕晉人半 涉而薄我悔敗何及不如紓之乃退舍陽子宣言曰﹕楚師遁矣。遂歸楚師亦歸太子商 臣言替子上曰﹕受晉賂而辟之楚之恥也。罪莫大焉王殺子上。 衛成公出奔楚使元喧奉叔武以受盟於諸侯或訴元□亙於衛侯曰﹕立叔武矣。 其子角從公﹐公使殺之(角元□亙子)□亙不廢命奉夷叔以入守。 晉厲公五年三□讒伯宗殺之(伯宗晉大夫三□□□□□□至)厲公多外嬖姬 歸欲盡去群大夫而立諸姬兄弟寵姬兄曰﹕胥童者嘗與□至有怨及欒書。又怨□至 不用其計而遂敗楚(欒書欲待楚師退而擊之□至雲﹕楚有六間不可失也。)乃使 人間謝楚楚來詐厲公曰﹕鄢陵之戰實至召楚欲作亂內子周立之會與國不具是以事 不成厲公告欒書欒《書》曰﹕其殆有矣。願公試使至之周(周京師)微考之果使 □至於周欒書。又使公子周見□至□至不知見賣也。厲公驗之信然遂怨□至欲殺 之八年厲公獵與姬飲□至殺豕奉進宦者奪之□至射殺宦者公怒曰﹕季子欺予(公 反以為□至奪豕也。)將誅三□未發也。□□欲攻公曰﹕我雖死公亦病矣。□至 曰﹕信不反君智不害民勇不作亂失此三者誰與我死耳公令胥童以兵八百人襲攻殺 三□。 魯昭公十三年會諸侯於平丘莒人□於晉曰﹕魯朝夕伐我幾亡矣。(自昭公即 位邾魯同好。又不朝夕伐莒無故怨□晉人信之所謂讒慝弘多)我之不共魯故之以 (不共晉貢以魯故也。)晉侯不見公使叔向來辭曰﹕諸侯將以甲戌盟寡君將不得 事君矣。請君無勤(□謙辭以絕魯)子服惠伯對曰﹕君信蠻夷之訴(蠻夷謂莒) 以絕兄弟之國棄周公之後亦惟君寡君聞命矣。齊靈公時慶克通於聲孟子與婦人蒙 衣乘輦而入於閎(慶克慶封父蒙衣亦為婦人服與婦人相冒閎巷門)鮑牽見之以告 國武子(鮑牽鮑叔牙曾孫)武子召慶克而謂之慶克久不出(慚臥於家夫人所以怪 之)而告夫人曰﹕國子謫我(譴責也。)夫人怒國子相靈以會(會伐鄭)高鮑處 守(高無咎鮑牽)及還將至閉門而索客(□索備姦人)孟子訴之曰﹕高鮑將不納 君而立公子角國子知之(靈公)刖鮑牽而逐高無咎無咎奔莒。 宋平公共公子也。初芮司徒生女子(芮司徒宋大夫)赤而毛棄諸堤下共姬之 妾取以入(共姬宋伯姬也。)名之曰﹕棄長而美平公入夕(平公共姬子也。)共 姬與之食公見棄也。而視之尤(尤甚也。)姬納諸御嬖生佐(佐元公)惡而婉 (佐貌惡而心順)太子痤美而狠(貌美而心狠戾)合左師畏而惡之(合左師向戌) 寺人惠牆伊戾為太子內師而無寵(惠牆氏伊戾名)楚客聘於晉過宋太子知之請野 享之公使往伊戾請從之公曰﹕夫不惡女乎﹗(夫謂太子也。)對曰﹕小人之事君 子也。惡之不敢遠好之不敢近敬以待命敢有二心乎﹗縱有共其外莫共其內(伊戾 為太子內師不行恐內侍廢闕)臣請往也。遣之至則歃血用牲加書徵之(詐作盟處 為太子反徵驗)而騁告公(騁馳也。)曰﹕太子將為亂與楚客盟矣。公曰﹕為我 子。又何求對曰﹕欲速(言欲速得公位)公使視之則信有焉(有盟徵)問諸夫人 與左師則皆曰﹕固聞之公囚太子太子乃自縊而死。 景公時皇瑗之子麋(瑗宋右師)有友曰﹕田丙而奪其兄□□般邑以與之□□ 般慍而行告桓司焉之臣子儀克(克在下邑不與□之亂故在)子儀克□宋告夫人曰﹕ 麋將納桓氏公問諸子仲(子仲皇野)初子仲將以杞姒之非我為子(為□子杞姒子 仲之妻)麋曰﹕必立伯也。(伯非我兄)是良材子仲怒弗從故對曰﹕右師則老矣。 不識麋也。(言右師老不能為亂麋不可知)公執(執麋)皇瑗奔晉。 楚靈王時成虎為大夫或言替成虎於楚子楚子謂虎。若敖之餘也。遂殺之(成 虎令尹子玉之孫與鬥氏同出於。若敖宣四年鬥椒作亂今楚子信言替而訖討。若敖 之餘)。 齊景公時田穰苴為將軍□燕晉之師晉師罷去燕師度水而解追擊之遂取所亡邦 內故境而引兵歸景公既見穰苴尊為大司馬田氏日以益於齊已而大夫鮑氏高國之屬 害之言替於景公景公退穰苴苴發疾而死時景公任用讒佞賞無功罰不辜《晏子》諫 曰﹕臣聞明君望見聖人而信其教不聞聽讒佞以誅賞。又問《晏子》曰﹕治國之患 亦有常乎﹗對曰﹕讒夫佞人之在君側者好惡良臣而行與小人比國之常患也。公曰﹕ 讒佞人則亦誠不善矣。雖。然則奚曾與國常患乎﹗《晏子》曰﹕君以為耳目而好 繆也。夫上亂君之耳目下使群臣皆失其職﹐豈不誠足患哉﹗。 楚平王七年殺其大夫伍奢伍尚太子建奔宋初楚子之在蔡也。鄖陽封人之女奔 之生太子建及即位使伍奢為師費無極為少師無寵焉欲言替諸王曰﹕建可室矣。王 為之聘於秦無極與逆勸王取之。又言於楚子曰﹕晉之伯也。邇於諸夏而楚僻陋故 不能與之爭。若大城城父而□太子焉以通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王說從之故 太子建居於城父無極言於楚子曰﹕建與伍奢將以方城之外叛自以為猶宋鄭也。齊 晉。又交輔之將以害楚其事集矣。王信之問伍奢伍奢對曰﹕君一過多矣。(一過 納建妻)何信於讒王執伍奢(忿奢切言)使城父司馬奮揚殺太子未至而使遣之 (知太子冤故遣令去)三月太子建奔宋王召奮揚奮揚使城父人執已以至王曰﹕言 出於余口入於爾耳誰告建也。對曰﹕臣告之君王命臣曰﹕事建如事余臣不佞(佞 才也。)不能苟貳奉初以還(奉初命以周旋)不忍後命故遣之既而悔之亦無及已 王曰﹕而敢來何也。對曰﹕使而失命召而不來是再姦也。(姦犯也。)逃無所入 王曰﹕歸從政如他日(善其言舍使還)無極曰﹕奢之子材。若在吳必憂楚國盍以 免其父召之彼仁必來不然將為患王使召之曰﹕來吾免而父棠君尚謂其弟員(棠君 奢之長子尚也。為棠邑大夫員尚弟子胥)曰﹕爾□吳我將歸死吾知不逮我能死爾 能報聞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親戚為戮不可以莫之報也。奔死免父孝也。度 功而行仁也。擇任而往知也。知死不辟勇也。父不可棄名不可廢爾其勉之相從為 癒伍尚歸奢聞員不來曰﹕楚君大夫其旰食乎﹗楚人皆殺之。 衛靈公時孔子居衛頃之或言替孔子於靈公靈公使公孫余假一出一入(臣欽。 若等按《史記》音義曰﹕以兵仗入脅孔子)孔子恐獲罪焉居十月去衛。 齊悼公時或言替胡姬於齊侯(胡姬景公妾)曰﹕安孺子之黨也。齊侯殺胡姬 (安孺子景公太子荼也。)。 吳王夫差時太宰伯□數與伍子胥爭越議因讒子胥曰﹕伍員貌忠而實忍人其父 兄不顧安能顧王王前欲伐齊員︹諫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備伍員員必為亂與逄 同共謀讒之王王始不從乃使子胥於齊聞員□子於鮑氏王乃大怒曰﹕伍員果欺寡人 欲反使人賜子胥屬鏤劍以自殺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又立。若。若初欲分吳 國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讒誅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獨立報使者曰﹕必 取吾眼置東吳門以觀越兵入也。衛出公逐其臣太叔遺初。 衛侯佔夢嬖人(以能佔夢見愛)求酒於太叔僖子(僖子太叔遺)不得與卜人 比而告公曰﹕君有大臣在西南隅弗去懼害(□佔卜夢而言)乃逐太叔遺遣奔晉。 魯元公時吳起為將攻齊大破之人或惡吳起曰﹕起之為人猜忍人也。其少時家 累千金遊仕不遂遂破其家鄉黨笑之吳起殺其謗已者三十餘人而東出衛郭門與其母 訣□臂而盟曰﹕起不為卿相不復入衛遂事曾子居頃之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簿之而 與起絕起乃之魯學兵法以事君殺妻以求將夫魯小國而有戰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 且魯衛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則是棄魯魯君疑之謝吳起。 魏武侯時吳起為西河守公叔為相尚魏公主而害吳起公叔之僕曰﹕起易去也。 公叔曰﹕奈何其僕曰﹕吳起為人節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為武侯言曰﹕夫吳起賢 人也。而侯之國小。又與︹秦壤界臣竊恐起之無留心也。武侯即曰﹕奈何君因謂 武侯曰﹕試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則必受之無留心則必辭之以此卜之君因召吳起而與 歸即令公主怒而輕君吳起見公主之賤君也。則必辭﹐於是吳起見公主之賤魏相果 辭武侯武侯疑之起懼得罪遂去即之楚。 魯平公將出嬖人臧倉者請曰﹕他日君出則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輿已駕矣。有司 未知所之敢請(鬼委嬖人愛幸小人也。)公曰﹕將見孟子(平公敬孟子有不敢請 召將往就見之也。)臧倉曰﹕何哉﹗君所為輕身以先於匹夫者以為賢乎﹗禮義繇 賢者出而孟子之後喪逾前喪君無見焉(匹夫亡夫也。臧倉言君何)公曰﹕諾。 楚懷王時屈原為左徒博文︹志明於治亂嫻於(為輕千乘而先匹夫乎﹗以為君 子賢者當行禮義而孟子前喪父約後喪母奢君毋見之也。)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 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 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原屬草□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原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 原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吾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原。 燕惠王為太子時常不快於樂毅是時樂毅為上將軍音閒並護趙楚韓魏燕之兵以 伐齊破之濟上而諸侯兵罷歸而燕軍樂毅追至於臨淄下齊七十餘城皆為郡縣以屬燕 惟獨莒即墨未服會惠王即位齊之田單聞之乃縱反間於燕曰﹕齊城不下者兩城耳然 所不早拔者聞樂毅與燕新王有隙欲連兵。且留齊南面而王齊齊之所患唯恐他將之 來﹐於是燕惠王固已疑樂毅得齊反間乃使騎劫代將。 魏安□王時公子無忌率五國之兵破秦軍於河外走蒙驁遂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 抑秦兵秦兵不敢出當是時公子威振天下諸侯之客進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稱魏公 子兵法秦王患之乃行金萬斤於魏求晉鄙客令毀公子於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 今為魏將諸侯將皆屬諸侯徒聞魏公子不聞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時定南面而王諸侯畏 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數使反間偽賀公子得立為魏王未也。魏王日聞其毀不能不 信後果使人代公子將公子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 女日夜為樂飲者四歲竟病酒而卒趙王遷時秦使王翦攻趙趙使李牧司馬尚御之秦多 與趙王寵臣郭開金為反間言李牧司馬尚欲反趙王乃使趙蔥及齊將顏聚代李牧李牧 不受命趙使人微捕得李牧斬之廢司馬尚後三月王翦因急擊趙大破之殺趙蔥虜趙王 遷及其將顏聚遂滅趙。 魏王時龐恭與太子質於邯鄲恭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 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 寡人信之矣。龐恭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樑也。遠 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矣。願大王察之﹐於是辭行而讒言先至恭果不見魏君矣。 史不書王謚。 ●卷二百五十四 ○列國君‧部失政失禮失政 宗周之季王道版盪列國之際亂政亟行或作法於貪而不勝其弊或布賞無藝而不 撫其民苟從匪彝罔迪率典繇是蒸黎疲匱田野汗萊禮義不獃讒慝並進上下黷亂君臣 詛盟寵賂是彰女謁敗度及其微弱不能自存以至陵遲莫保其宗社者也。 鄭莊公不勝其母以害其弟弟叔失道而公弗制祭仲諫而公弗聽小不忍以致大亂 焉(莊公之母謂武姜生莊公及弟叔段好勇而無禮公不早為之所而使驕慢)國人賦 將仲子以刺之叔多才而好勇不義而得眾也。又賦太叔於田以刺之其後齊侯伐許穎 考叔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顛莊公使卒出□行出犬雞以詛射穎考叔者(百人為卒二十 五人為行行亦卒之行列疾射穎考叔者故令卒及行間皆詛之)君子謂莊公失政刑矣。 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無德政。又無威刑是以及邪(大臣不睦。又不能用刑於邪人) 邪而詛之將何益矣。 魯桓公六年八月壬午大閱大閱者何閱兵車馬也。修教明諭國道也。(修先王 之教以明達於民治國之道)平而修戎事非正也。(禮因四時田獵以習用戎事存不 忘亡安不忘危之道平謂不因田獵無事而修之)其曰﹕以為崇武故謹而日之蓋以觀 婦人也。 齊襄公無禮義而求大功不修德而求諸侯志大心勞所以求者皆非其道大夫作甫 田詩以刺之。 魯莊公二十九年春新作延廄書不時也。凡馬日中而出日中而入(日中春秋分 也。治廄當以秋分因馬入而獃之今以春作。故曰﹕不時)。 鄭文公時大夫高克好利而不顧其君文公惡而欲遠之不能使高克將兵而御狄於 竟陳其師旅翱翔河上久而不召散還而歸高克奔陳公子素惡高克進之不以禮文公退 之不以道危國亡師之本也。國人賦清人之詩以刺之。 楚成王時鄭伯始朝於楚(中國無霸故)楚子賜之金既而悔之與之盟曰﹕無以 鑄兵(楚金利故)故以鑄三鐘(古者以銅為兵言楚無霸者遠略)。 魯僖公二十年春新作南門書不時也。凡啟塞從時宋襄公十四年疾死泫戰公之 不葬何也。失民也。其失民何也。以其不教民戰則是棄其師也。為人君而棄其師 其民孰以為君哉﹗(所謂教民戰者習之也。春秋貴遍戰而惡詐戰襄公所以敗於泓 者言遍戰也。非不教其民也。公羊以為不書葬為襄公諱背殯出肝所以美其有承齊 桓尊周室之意鄭君什之曰﹕教民習戰不用是以不教也。詐戰謂不期也。既期矣。 當觀敵為策倍則止敵則戰少則守今襄公於泓之戰違之。又不用其臣之謀而敗故徒 善不用賢良不足以興霸王之功小信不知權譎之謀不足以交鄰國會遠疆故易譏鼎折 足詩刺不用良此說善也。)。 魯文公二年自十有二月不雨至於秋七月(建午之月猶未為災)歷時而言不雨 文不憂雨也。(僖公憂民歷一時經書不雨今文公歷四時乃書是不勤雨也。)不憂 雨者無志乎﹗民也。(無恤民志)。又十年自正月不雨至於秋七月歷時而言不雨 文不閔雨者無志乎﹗民也。公四不視朔天子告朔於諸侯受乎﹗禰廟禮也。(每口 天子以朔政告於諸侯受而納之禰廟告以羊今公自二月不視朔至於五月是後視朔之 禮遂廢故子貢欲去其羊)公四不視朔公不臣也。以公為厭政以甚矣。(天子班朔 而公不視是不臣也。)。 陳靈公時定王使單襄公聘於宋(王卿士單朝也。)遂假道於陳以聘於楚火朝 覿矣。道□不可行(火心星覿見草路為□朝見謂夏之九月星見於辰也。)候不在 疆(候人掌入疆賓客者也。疆)司空不視塗(掌道路)澤不陂(陂障也。古不竇 澤故鄣之)川不樑(流曰﹕川樑渠也。古不防川故渠之)野有庾積(庾露□也。 詩雲﹕曾孫之庾如坻如京)場功未畢道無列樹(列樹以表道。且為城守之用也。) 墾田。若□(發田曰﹕墾□猶蒔言其稀少。若藝物也。)膳宰不致餼(生曰﹕餼) 司裡不授館(司裡裡正掌授客館)國無寄寓(寓亦寄也。無寄寓者不為廬舍以寄 羈旅客也。)縣無施舍(四甸為縣方十六裡施舍者所以施舍賓客負任之處)民將 築台於夏氏(夏徵舒之家也。)及陳陳靈公孔寧儀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賓弗見 (南冠楚冠也。賓單襄公)單子歸告王曰﹕陳侯不有大咎國必亡王曰﹕何故對曰﹕ 夫辰角見而雨畢(辰角大辰。若龍之角角星明見者朝見東方建戌之初寒露節也。 雨畢者殺氣日盛雨氣盡也。)天根見而水涸(天根亢氐之間也。涸竭也。謂寒露 雨畢之後五日天根朝見水潦盡竭也。月令仲冬水始涸天根見乃盡竭也。)本見而 草木節解(本氐星謂寒露之後十日陽氣盡草木之節理皆坼解也。)駟見而隕霜 (駟天駟房星也。隕落也。謂建戌之中霜始降)火見而清風戒(謂霜降之後清風 至所以戒人為寒備也。)寒故先王之教曰﹕雨畢而除道水涸而成樑草木節解而備 藏(備藏也。)隕霜而冬裘具清風至而修城郭宮室(謂火見之後建亥之初)故夏 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樑(夏令夏後氏之令周所因)其時儆曰﹕收而場功□待而 畚□局(時儆時所以儆告其民也。收而場功使人修□倉時具也。畚器名土籠也。 □局舉土之器具爾畚□局將以築作也。)營室之中土功其始(詩雲﹕定之方中) 火之初見期於司(期會也。致其築作也。具會於司裡之官也。)此先王之所以不 用財賄廣施德於天下者也。今陳國火朝覿矣。而道。若塞野場。若棄澤不陂障川 無舟樑是廢先王之教也。周制有之曰﹕列樹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鄙四鄙十裡有 廬廬有飲食)國有郊牧(國外曰﹕郊牧牧放之地也。)□有寓望(□表界之土有 寄寓之舍候望之人也。)藪有圃草(澤無水曰﹕藪圃大則必有茂大之草以備財用) 囿有林池所以御災也。(災□幾兵)其餘無非□土民無懸耜(言嘗用也。入土曰﹕ 耜耜柄曰﹕耒)野無奧草(奧深)不奪民時不蔑民功(蔑未)有優無匱有逸無罷 國有班事(國城邑班次也。執事有次也。)縣有序民(從所有序事)今陳國道路 不可知田在草間功成而不收民罷於逸樂是棄先王之法制者也。周之秩官有之(秩 官周常官篇名)曰﹕敵國賓至關尹以告行理以節逆之(理吏逆迎執瑞節為信往迎 之也。行理小行人也。)候人為導(導賓至於郊出迎入於境)卿出郊勞(聘《禮》 曰﹕賓至於近郊使卿朝服用束帛勞之)門尹除門宗祝執祀(賓將有事於廟則宗祝 執祭祀之禮也。)司裡授館司徒具徒(具徒役修道之委積也。)司空視塗(視險 易也。)司寇詰姦虞人入材(祭祀賓客供其材)甸人積薪(甸人掌薪蒸之事)火 司監燎水師監濯(監滌濯之事者)膳宰致餐(餐熟食)廩人獻餼(餼禾米也。) 司馬陳芻(圉人養馬故致芻圉人職屬司馬)工人展車(展驗客車恐傷敗也。)百 官官以物至賓入如歸是故小大莫不懷愛其貴國之賓至則以班加一等益虔至於王使 則皆官正蒞事(正官)上卿監之。若王巡狩則君親監之今雖朝也。不才有分族於 周(王之親族也。)承王命以為過賓於陳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先王之令有 之曰﹕天道賞善而罰淫故凡我造國無從非彝(造為彝常)無即□舀淫(□舀慢即 安)各守爾典以承天休(典常)今陳侯不念嗣續之常棄其伉儷妃嬪而帥其卿佐以 淫於夏氏不亦瀆姓矣。乎﹗(卿佐孔儀也。謂徵舒之父御叔即陳公子夏之子靈公 之從祖父媯姓也。而靈公淫其妻是為瀆亂其姓)陳我大姬之後(大姬周武王女虞 胡公之妃陳之祖姬也。)棄袞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簡彝乎﹗(略常服)是。又犯先 王之令也。(先王令無從非彝)昔先王之教茂帥其德猶恐隕越。若廢其教而棄其 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將何以守國居大國之間(大國晉楚)而無此四者其能久乎﹗ (四者謂教令制官)六年單子如楚(定王六年魯宣之八年也。)八年陳侯殺於夏 氏九年楚子入陳(楚子莊王也。)。 齊靈公伐萊萊人使正輿子賂夙沙衛以索馬牛皆百匹(夙沙衛齊寺人索簡擇精 者)齊師乃還君子是以知齊靈公之為靈也。(謚法亂而不整曰﹕靈言謚應其行) 楚康王時為舟師以伐吳(舟師水軍)不為軍政(不設賞罰之差)無功而還。 魯襄公十一年王正月作三軍作為也。古者天子六師諸侯一軍作三軍非正也。 (《周禮》司馬法曰﹕萬有一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其 將皆命卿二千五百人為師。然則此言天子六師凡萬有五千人按大國三軍則三萬七 千五百人諸侯制逾天子非義也。又雲﹕諸侯一軍。又非制也。昭五年經曰﹕舍中 軍《傳》曰﹕貴復正也。然則魯有二軍今雲﹕作三軍增置中軍一魯為次國於此為 明)。 晉平公十一年衛侯如晉晉人執而囚之於士弱(士弱晉之獄大夫)氏衛人歸衛 姬於晉乃釋衛侯(衛侯以女說晉而後得歸)君子是以知平公之失政也。(言晉之 衰)十四年晉人使知悼子合諸侯之大夫以城杞(平公杞出也。故治杞)孟孝伯會 之鄭子太叔與伯石往子太叔見太叔《文子》(《文子》衛大夫)與之語《文子》 曰﹕甚乎﹗其城杞也。子太叔曰﹕若之何哉﹗晉國不恤周宗之闕而夏肄是屏(周 宗諸姬也。夏肄杞也。肄餘也。屏城也。)其棄諸姬亦可知也。已諸姬是棄其誰 歸之吉也。聞之棄同即異是謂離德《詩》曰﹕協比其鄰□姻孔雲﹕(言王者和協 近親則婚姻甚歸附)晉不鄰矣。其誰雲﹕之是年平公。又使女叔侯來治杞田(使 魯歸前侵杞田)弗盡歸也。晉悼夫人慍曰﹕齊也。取貨(夫人平公母杞女也。謂 叔侯取貨於魯故不盡歸杞田)先君。若有知也。不尚取之(不尚叔侯之取貨)公 告叔侯叔侯曰﹕虞虢焦滑霍楊韓魏皆姬姓也。(八國皆晉所滅焦在陝縣陽屬平陽 郡)晉是以大。若非侵小將何所取武獻以下兼國多矣。(武公獻公晉始盛之君) 誰得治之杞夏餘也。而即東夷(行夷禮)魯周公之後也。而睦於晉以杞封魯猶可 而杞何有焉(何有盡歸杞伯)魯之於晉也。職貢不乏玩好時至公卿大夫相繼於朝 史不絕書(書魯之朝聘)府無虛月(無月不受魯聘)如是可矣。何必瘠魯以肥杞。 且先君而有知也。毋寧夫人而焉用老臣(言先君毋寧怪夫人所為無用責我)。 十五年平公築銅□之宮數裡(銅□晉之宮)而諸侯舍於隸人二十四年成□祁 (在昭八年)諸侯朝而歸者皆有貳心(賤其奢也。)為取更□故(魯取更□在昭 十年)晉將以諸侯來討叔向曰﹕諸侯不可以不示威(知晉德薄欲以威服人)乃並 徵會於吳秋晉侯會吳子於良(下邳有良城縣)水道不可吳子辭乃還(辭不會)。 鄭簡公三十三年及其大夫盟(駟良爭故)君子是以知鄭難之不已也。(鄭伯 微弱不能制其臣下召臣詛盟。故曰﹕亂未已)。 陳襄公二十六年鄭子產如陳□位盟歸復命告大夫曰﹕陳亡國也。不可與也。 (不可與結好)聚禾粟繕城郭恃此二者而不撫其民其君弱植公子侈太子卑大夫敖 政多門(政不出一人)以介於大國(楚晉也。)能無亡乎﹗不過十年矣。 楚靈公三年以諸侯伐吳執齊慶封而盡滅其族(慶封以襄二十八年奔吳)將戮 慶封椒舉曰﹕臣聞無瑕者可以戮人慶封唯逆命是以在此(逆命謂性不恭順)其肯 從於戮乎﹗播於諸侯焉用之(播聞也。)王弗聽負之斧鉞以徇於諸侯使言曰﹕無 或如齊慶封殺其君弱其孤以盟大夫(齊崔杼弒君慶封其黨也。故以弒君罪責之) 慶封曰﹕無或如楚共王之庶子圍弒其君兄之子麋而代之以盟諸侯王使速殺之七年 就章華台(南郡華容縣有台在城內)下令內亡人實之八年公子棄疾遷許於夷實城 父(此時改城父為夷城父縣屬譙郡)取州來淮北之田以益之(益許田)伍舉授許 男田然丹遷城父人於陳以夷濮西田益之(以夷田在濮水西者與城父人)遷方城外 人於許(成十五年許遷於萊因謂之許今許遷於夷故以方城外人實其處言靈王使民 不安)初楚子之為令尹也。殺大司馬□掩而取其室(在襄三十年)及即位奪□居 田(居掩之族言□氏所以怨)遷許而質許圍(遷許在九年圍許大夫)蔡洧有寵於 王王之滅蔡也。其父死焉(楚滅蔡在十一年洧仕楚其父在國故。)王使與於守而 行(死使洧守國王行至乾□)申之會越大夫戮焉(申會在昭四年)王奪鬥韋龜中 □(韋龜令尹子文玄孫中□邑名)。又奪成然邑而使為郊尹(成然韋龜子郊尹治 郊境大夫)蔓成然故事蔡公(蔡公棄疾也。故猶舊也。韋龜以棄疾有當璧之命故 使成然事之)故□氏之族及□居許圍蔡洧蔓成然皆王所不禮也。因群喪職之族啟 越大夫常壽過作亂(常壽過申會所戮者)圍固城克息舟城而居之(息舟楚邑城之 堅固者)。 晉昭公不能修道以正其國有財不能用有鐘鼓不能以自樂有朝廷不能灑掃政荒 民散將以危亡四鄰謀取其國家而不知國人作山有樞詩以刺之。 齊景公十二年如晉請伐北燕晉人許之十二月遂伐北燕明年正月癸巳齊侯次於 虢(虢燕境)燕人行成曰﹕敝邑知罪敢不聽命先君之敝器請以謝罪(敝器瑤甕玉 櫝之屬)公孫□曰﹕受服而退候[C260]而動可也。(□齊大夫)二月戊午盟於濡 上(濡水出高陽縣東北至河間鄭縣入易水)燕人歸燕姬(嫁女與齊侯)賂以瑤 {雍缶}玉櫝□耳不克而還(瑤玉也。櫝匱也。□耳玉爵)二十二年伐徐二月丙申 齊師至蒲隧(蒲隧徐地下邳取慮縣東有蒲如阪)徐人行成徐子及郯人莒人會齊侯 盟於蒲隧賂以甲父之鼎(甲父古國名高平昌邑縣東南有甲父亭徐人得甲父鼎以賂 齊)叔孫昭子曰﹕諸侯之無伯害哉﹗(為小國害)齊君之無道也。興師而伐遠方 會之有成而還莫之亢也。(無亢御)無伯也。夫《詩》曰﹕宗周既滅靡所止戾正 大夫離居莫知我肄(戾定也。肄勞也。言周舊為天下宗乃今衰滅亂無息定執政大 夫離居異心無有念民勞者)其是之謂乎﹗陳惠公十年宋衛陳鄭皆火鄭子產禳火宋 衛皆如是陳不救火許不吊災君子是以知陳許之先亡也。(不義所以亡)。 楚平王六年城州來沈尹戍曰﹕楚人必敗(沈尹戍乃莊王曾孫葉公諸樑父也。) 昔吾滅州來(在十三年)子旗請伐之王曰﹕吾未撫吾民今亦如之而城州來以挑吳 能無敗乎﹗侍者曰﹕王施舍不倦息民五年可撫之矣。戍曰﹕吾聞撫民者節用於內 而樹德於外民樂其性而無寇讎今宮室無量民人日駭勞罷死轉(轉遷徙也。)忘寢 與食非撫之也。(平王所以不能霸)九年大夫□越使告於宋曰﹕寡君聞君有不令 之臣為君憂無寧以為宗羞(無寧寧也。言華氏為宋宗廟之羞恥)寡君請受而戮之 對曰﹕孤不佞不能媚於父兄(華向公族也。故稱父兄)以為君憂拜命之辱抑君臣 日戰君曰﹕余必臣是助亦唯命人有言曰﹕唯亂門之無過君。若惠保敝邑無亢不衷 以獎亂人孤之望也。唯君圖之楚人患之(患宋以義距)。 魯昭公二十九年公在鄆十月鄆潰潰之為言上下不相得也。上下不相得則惡矣。 亦譏公也。(公既出奔不能改德修行居鄆小邑復使潰亂德之不見如此之甚)昭公 出奔民如釋重負。 晉定公六年假羽旄於鄭鄭人與之(析羽為旌王者遊幸之所建鄭私有之因謂之 羽旄借觀之)明日或旆以會(或賤者也。繼旌曰﹕旆令賤人施其旆執以從會示卑 鄭)晉﹐於是乎﹗失諸侯(晉無禮所以遂弱)。 曹伯陽十年宋人圍曹初曹人或夢眾君子立於社宮(社宮社也。)而謀亡曹曹 叔振鐸請待公孫︹許之(振鐸曹始)旦而求之曹無之戒其子曰﹕我死爾聞公孫︹ 為政必去之及曹伯陽即位好田弋曹鄙人公孫︹好弋獲白雁獻之。且言田弋說之因 訪政事大說之有寵使為司城祖以聽政︹言霸說於曹伯曹伯從之乃背晉以姦宋宋人 伐之晉人不救築五邑於其郊曰﹕黍丘揖丘大成鍾(樑國下邑縣西南有黍丘亭)明 年宋公入曹以曹伯陽歸。 衛莊公元年飲孔悝酒於平陽(東都燕縣東北有平陽亭)重酬之大夫皆有納焉 (納財賄也。)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夜遣者慚負孔悝不欲令人見)載伯姬於平 陽而行(載其母俱去)孔悝出奔宋邾隱公自齊奔越曰﹕吳為無道執父立子越人歸 之太子華奔越邾子。又無道越人執之以歸而立公子何何亦無道(何太子華弟)。 燕易王卒燕子噲既立齊人殺蘇秦蘇秦之在燕與其相子之為昏而蘇代與子之交 及蘇秦死而齊宣王復用蘇代子之相燕貴重主斷蘇代為齊使於燕燕王問曰﹕齊王奚 如對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對曰﹕不信其臣蘇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於 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遺蘇代百金聽其所使鹿毛壽(一作厝毛。又曰﹕甘陵縣本 名厝)謂燕王不如以國讓相子之人之謂堯賢者以其讓天下於許繇許繇不受有讓天 下之名而實不失天下今王以國讓於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與堯同行也。燕王因屬 國於子之子之大重﹐或曰﹕禹薦益已而以啟人為吏及老而以啟為不足任天下傳之 於益已而啟與交黨攻益奪之天下謂禹名傳天下於益已而實令啟自取之今王言屬國 於子之而吏無非太子人者是名屬子之而實太子用事也。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以上 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噲老不聽政顧為臣國事皆決於子之三年國大亂。 ○列國君部‧失禮 夫宅天衷建皇極誕為民紀率繇禮經。若乃制度雲﹕為□其會節軌量物采陳之 表儀然後百度緝熙庶功明密所以治政何莫繇斯道不虛行人存則舉嗟夫胙土命氏體 國君民將以寅亮帝功光輔王室然或功虧為翰業曠象賢滅德立違長傲縱欲徇耳目之 常視忽經紀之遠圖謂權衡為可欺以舊坊為無用非燭何見既自取於□行無耜而耕終 靡成於□作國家之敗﹐於是在焉期示方來用從詮次魯桓公二年夏四月取郜大鼎於 宋戊申納於太廟非禮也。 三年秋公子□如齊逆女齊侯送姜氏非禮也。凡公女嫁於敵國姊妹則上卿送之 以禮於先君公子則下卿送之於大國雖公子亦上卿送之於天子則諸侯皆行公不自送 於小國則上大夫送之。 十八年春桓公將有行遂與姜氏如齊(始議行事)申□曰﹕男有家女有室無相 瀆也。謂之有禮易此必敗(女安夫之家夫安妻之室違此則為瀆今公將姜氏如齊故 知其當致禍亂)。 莊公四年秋七月公及齊人狩於禚(越竟與齊微者俱狩失禮可知)。 十年冬齊師滅譚譚無禮也。初齊侯之出也。過譚譚不禮焉及其入也。諸侯皆 賀譚。又不至。 二十二年冬莊公如齊納幣(公不使卿而親納幣非禮也。母喪未再期而圖昏)。 二十四年秋哀姜至莊公使宗婦覿用幣非禮也。(傳不言大舉非常)。 二十五年夏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於社非常也。(非常鼓之月長歷推之 辛未實七月朔置閏失所故致月錯)唯正月之朔慝未作(正月夏之四月周之六月謂 正陽之月今書六月而傳雲﹕唯者明此月非正陽月也。慝陰氣)日有食之﹐於是乎﹗ 用幣於社伐鼓於朝(日食歷之常也。然食於正陽之月則諸侯用幣於社請救於上公 伐鼓於朝退而自責以明陰不宜侵陽臣不宜掩君以示大義)。 是年秋大水鼓用牲於社於門亦非常也。(失常禮也。)凡天災有幣無牲(天 災日月食大水也。祈請而已不用牲也。)非日月之眚不鼓(眚猶災也。月侵日為 眚陰陽逆順之事聖賢所重故特鼓之)。 二十七年春公會杞伯姬於洮非事也。(非諸侯之事)天子非展義不巡守(天 子巡狩所以宣布德義)諸侯非民事不舉卿非君命不越竟。 二十一年夏六月齊侯來獻戎捷非禮也。凡諸侯有四夷之功則獻於王王以警於 夷(以警懼夷狄)中國則否諸侯不相遺俘(雖夷狄俘猶不以相遺)。 閔公二年夏吉□於莊公速也。(三年喪畢致新死者之主於廟廟之遠主當入祧 因是大祭以審昭穆謂之□莊公制未闋時別立廟廟成而告祭。又不於太廟故詳書以 示譏)夫唯。 僖公八年秋□而致哀姜焉非禮也。凡夫人不薨於寢不殯於廟不赴於同不□於 姑則弗致也。 九年夏公會宰周公齊侯宋子衛侯鄭伯許男曹伯於葵丘宋其稱子何也。未葬之 辭也。禮柩在堂上孤無外事今背殯而出會以宋子為無哀矣。(攢木如槨塗之曰﹕ 殯殷人殯於兩楹之間周人殯於西□皆之上宋殷後也。)。 二十二年十一月宋公及楚人戰於泓鄭文夫人羋氏姜氏勞楚子於柯澤(楚子還 過鄭文公夫人羋氏楚女姜氏齊女也。柯澤鄭地)楚子使師縉示之俘馘(縉楚樂師 也。俘所得囚馘所截耳)君子曰﹕非禮也。婦人送迎不出門見兄弟不逾閾(閾門 限)戎車不邇女器(邇近器物也。言俘馘非近婦人之物)丁醜楚子入享於鄭(為 鄭所享)九獻(用上公之禮九獻酒而禮畢)庭實旅百(庭中所陳品數百也。)加 籩豆六品(食物六品加於籩豆籩豆禮食器)享畢夜出文芋送於軍取鄭二姬以歸 (二姬。又芋女也。)叔詹曰﹕楚王其不沒乎﹗(以壽終)為禮卒於無別無別不 可謂禮將何以沒諸侯是以知其不遂霸也。 二十三年夏五月宋公茲父卒(宋襄公)初襄公葬其夫人醯醢百甕曾子曰﹕既 曰﹕明器矣。而。又實之(言名之為明器而與祭器皆實之是亂鬼器與人器)。 文公二年冬公子遂如齊納幣譏喪娶也。娶在三年之外則何譏乎﹗喪娶(據逆 在四年)三年之內不圖婚(僖公以十二月薨至此未滿二十五月。又禮先納采問名 納吉乃納幣此四者皆在三年之內故雲﹕爾)吉□於莊公譏。然則何為不於祭焉譏 (據吉□於莊公譏始不三年大事圖婚俱不三年大事猶從吉□不復譏)三年之恩疾 矣。(疾痛)非虛加之也。(非虛加責之)以人心為皆有之(以人心為皆有痛疾 不忍娶)以人心為皆有之則曷為獨於娶焉譏(據孝子痛疾吉事皆不當為非獨娶也。) 娶者大吉也。(合二姓之好傳之於無窮故為大吉)非常吉也。(與大事異)其為 吉者主於己(主於己身不如祭祀尚有念先人之心)以為有人心焉者則宜於此焉變 矣。(變者變動哭泣也。有人心念親者聞有欲為己圖婚則當變動哭泣矣。況乃至 於納幣成婚哉﹗)。 四年夏逆婦姜於齊卿不行非禮也。(禮諸侯有故則使卿逆)君子是以知出姜 之不允於魯也。(允信也。始來不見尊貴故終不為國人所敬信也。文公薨而見出。 故曰﹕出姜)曰﹕貴聘而賤逆之(公子遂納幣是貴聘也。)君而卑之立而廢之 (君小君也。不以夫人禮迎是卑廢之)棄信而壞其主在國必亂在家必亡(主內主 也。)不允宜哉﹗詩雲﹕畏天之威於時保之敬主之謂也。 六年閏月不告朔猶朝於廟(諸侯每月必告朔聽政因朝宗廟文公以閏非常月故 闕不告朔)閏月不告朔非禮也。(經稱告月傳稱告朔明告月必以朔)閏以正時 (四時漸差則致閏以正之)時以作事(順時命事)事以厚生(事不失時則年豐) 生民之道﹐於是乎﹗在矣。不告閏朔棄時政也。何以為民。 七年春伐邾間晉難也。(公因霸國有難而侵小)三月取須句□文公子焉非禮 也。(邾文公子叛在魯故公使為守須句大夫也。絕大□之祀以與鄰國叛臣。故曰﹕ 非禮)。 十五年六辛醜朔日有食之鼓用牲於社非禮也。(得常鼓之月而於社用牲為非 禮)日有食之天子不舉(去盛饌)伐鼓於社(責群陰伐猶擊也。)諸侯用幣於社 (社尊於諸侯故請救而不敢責之)伐鼓於朝(退自責)以昭事神訓民事君(天子 不舉諸侯用幣所以事神尊卑異制所以訓民)示有等威古之道也。 是年秋齊侯(懿公)侵魯西鄙謂諸侯不能也。(不能討也。)遂伐曹入其郛 討其來朝也。魯季《文子》曰﹕齊侯其不免乎﹗已則無禮(執王使伐無罪)而討 於有禮者曰﹕女何故行禮禮以順天天之道也。已則反天而。又以討人難以免矣。 《詩》曰﹕胡不相畏不畏於天畏天之威於時保之不畏於天將何能保以亂取國奉禮 以守猶懼不終多行無禮弗能在矣。 宣公三年春正月郊牛之口傷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猶三望不郊而望皆非禮也。 (言牛雖傷死當更改卜取其吉者郊不可廢也。)望郊之屬也。不郊亦無望可也。 八年夏六月辛巳有事於太廟仲遂卒於垂(有事祭也。仲遂卒與祭同日略書有 事為繹張本垂齊地非魯境故書地)壬午猶繹萬入去□(繹。又祭陳昨日之禮所以 賓屍萬舞名□管也。猶者可止之辭魯人知卿佐之喪不宜作樂而不知廢繹故內舞去 □惡其聲聞)非禮也。 十七年春晉侯(頃公)使□克徵會於齊(徵召也。欲為斷道會)齊頃公帷婦 人使觀之□子登婦人笑於房(跛而登階故笑之)獻子出怒而誓曰﹕所不此報無能 涉(不復渡河而去)。 成公二年十一月晉侯(景公)使鞏朔獻齊捷於周王弗見使單襄公辭焉曰﹕蠻 夷戎狄不式王命淫湎毀常王命(式用也。)伐之則有獻捷王親受而勞之所以懲不 敬勸有功也。兄弟甥舅侵敗王略(兄弟同姓國甥舅異姓國略經略法度)王命伐之 告事而已不獻其功所以敬親□匿(告伐事而不獻囚俘)禁淫慝也。今叔父克遂有 功於齊(克能也。)而不使命卿鎮撫王室所使來撫余一人而鞏伯實來未有職司於 王室(鞏朔上軍大夫非命卿名位不達於王室)。又姦先王之禮(謂獻齊捷)余雖 欲於鞏伯(欲受其獻)其敢廢舊典以忝叔父夫齊甥舅之國也。而大師之後也。 (齊世與周昏。故曰﹕甥舅)寧不亦淫從其欲以怒叔父抑﹐豈不可諫誨士莊伯不 能對(莊伯鞏朔)王使委於三吏(委屬也。三吏三公)禮之如侯伯克敵使大夫告 慶之禮降於卿禮一等王以鞏伯宴而私賄之使相告之曰﹕非禮也。勿籍(相相禮者 籍書也。)。 六年二月季《文子》以鞍之功立武宮非禮也。(鞍戰在二年)聽於人以救其 難而以立武立武繇已非繇人也。(言請人救難非已功)。 十七年晉侯田(歷公)與婦人先殺而飲酒後使大夫殺(傳言厲公無道先婦人 而後卿佐)。 襄公二年夏齊姜薨齊侯(靈公)使諸姜宗婦來送葬(宗婦同姓大夫之婦婦人 越疆送葬非禮)。 四年春楚師為陳叛故猶在繁陽(前年何忌之師侵陳今猶未還繁陽楚地在汝南 銅陽縣南)陳成公卒楚人將伐陳聞喪乃止(軍禮不伐喪)陳人不聽命(襄公)魯 大夫臧武仲聞之曰﹕陳不服於楚必亡大國行禮焉而不服在大猶有咎而況小乎﹗夏 楚彭名侵陳陳無禮故也。 二十三年春杞孝公卒晉悼夫人喪之(悼夫人晉平公母杞孝公姊妹)平公不徹 樂非禮也。(徹去也。)禮為鄰國闕(禮諸侯絕期故以鄰國責之)。 二十九年春公在楚楚人使公親□遂(諸侯有遣使□□遂之禮今楚欲依遣使之 比時楚康王也。)公患之穆叔曰﹕祓殯而□遂則布幣卒(先使巫祓除殯之兇邪而 行□遂禮與朝而布幣無異)乃使巫以桃□先祓殯(□黍穰)楚人弗禁既而悔之 (禮君臨臣喪乃祓殯故楚悔之)。 昭公九年晉知悼子卒未葬(悼子晉大夫荀盈)平公飲酒(與群臣燕平公晉侯 彪也。)師曠李調侍(侍與君飲也。燕禮記曰﹕請旅侍臣)鼓鐘(樂作也。燕禮 賓入門奏肆夏既獻而樂闋君亦如之)杜蕢自外來聞鐘聲曰﹕安在(怪之也。杜蕢 或作屠蒯)曰﹕在寢(燕於寢)杜蕢入寢歷階而升酌曰﹕曠飲斯。又酌曰﹕調飲 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飲之降趨而出(三酌自罰)平公呼而進之曰﹕蕢曩者爾心或 開予是以不與爾言(曩□也。始來入時開謂諫諍有所發起)爾飲曠何也。曰﹕子 卯不樂(紂以甲子死桀以乙卯亡王者謂之疾日不以舉樂為吉事所以自戒懼)知悼 子在堂斯其為子卯也。大矣。(言大臣喪重於疾日也。雜記曰﹕君於卿大夫比葬 不食肉比卒哭不舉樂)曠也。太師也。不以詔是以飲之也。(詔誥也。太師典奏 樂)爾飲調何也。曰﹕調也。君之褻臣也。為一飲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飲之也。 (言調貪酒食褻嬖近臣亦當規君疾憂)爾飲何也。曰﹕蕢也。宰夫也。非刀匕是 共。又敢與知防是以飲之也。(防禁放溢)平公曰﹕寡人亦有過焉酌而飲寡人 (聞義則服)杜蕢洗而揚觶(舉爵於君也。禮揚作媵揚舉也。媵送也。揚近得之) 公謂侍者曰﹕如我死則必毋廢斯爵也。(欲後世以為戒)至於今既畢獻斯揚觶謂 之杜舉(此爵遂因杜蕢為名畢獻獻賓與君)。 定公元年秋立煬宮(煬宮伯禽子廟毀已久)立者不宜立者也。十五年春邾子 來朝(邾子名益)子貢觀焉邾子執玉高其容仰公受玉卑其容俯子貢曰﹕以禮觀之 二君者皆有死亡焉夫禮死生存亡之體也。將左右周旋進退俯仰﹐於是乎﹗取之朝 祀喪戎﹐於是乎﹗觀之今正月相朝而皆不度(不合法度)心已亡矣。嘉事不體何 以能久高仰驕也。卑俯替也。驕近亂替近疾君為主其先亡乎﹗(為此年公薨哀七 年以邾子益歸傳)。 哀公十二年夏五月甲辰孟子卒孟子者何(據魯大夫無孟子)昭公之夫人也。 其稱孟子何(據不稱夫人某氏)諱娶同姓蓋吳女也。(禮不娶同姓買妾不知其姓 則卜之為同宗共祖亂人倫與禽獸無別昭公既娶諱而謂之吳孟子春秋不系吳者禮婦 人系姓不系國雖不諱猶不系國也。不稱夫人不言薨不書葬者深諱之)。 二十四年公子荊之母嬖(荊哀公庶子)將以為夫人使宗人[C260]夏獻其禮 (宗人禮官)對曰﹕無之公怒曰﹕女為宗司立夫人國之大禮也。何故無之對曰﹕ 周公及武公娶於薛(武公敖也。)孝惠娶於商(孝公稱惠公弗皇商宋也。)自桓 以下娶於齊(桓公始娶文姜)此禮也。則有。若以妾為夫人則固無其禮也。公卒 立之而以為太子國人始惡之。(惡公)。 ●卷二百五十五 ○列國君部‧失賢拒諫害賢失賢 古語曰﹕千裡一賢猶雲﹕比肩言希有也。又曰﹕黃金累千不如一賢謂難得也。 必能遇而禮之得而任之則治無不勝道無不臧觀其簡兮之詩□彼之句邦君失道賢人 退藏欲霸盛不其難哉﹗衛頃公時仁人不遇小人在側(不遇者君不受己之志也。君 近小人則賢者見侵害)詩人賦柏舟言其不遇也。又簡兮刺不用賢也。衛之賢者仕 於伶官皆可以仕於王者也。(矣。伶官樂官也。伶氏世掌樂官而善焉故後世多號 樂官為伶官)。又北門刺仕不得志也。言衛之忠臣不得其志爾(不得其志者君不 知己志而遇困苦也。)。 鄭莊公不能繼先公之業使賢者退而窮處(窮猶終也。)詩人賦考□刺莊公也。 又羔裘刺朝也。言古之君子以風其朝焉(鄭自莊公而賢者陵之朝無忠正之臣故刺 之)。又遵大路詩思君子也。莊公失道君子去之國人思望焉。 昭公不能與賢人圖事權臣擅命(祭仲專權)詩人賦狡童刺忽也。(忽昭公也。)。 又揚之水君子閔忽之無忠臣良士終以死亡而作是詩也。曹共公遠君子而好近小人 詩人賦侯人以刺之。 虞公(史不書名及謚)時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大夫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 也。虢亡虞必從之虞公不聽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又雲﹕虞不用百裡奚 而亡(而亡一本雲﹕而去虞公之不可諫奚知之)。 秦康公亡穆公之業始棄其賢臣詩人賦晨風以刺之。又權輿刺康公忘先君之舊 臣與賢者有始而無終也。是時晉大夫士會奔秦晉人患秦之用士會也。六卿相見於 諸浮(諸浮晉地)趙宣子曰﹕隨會在秦賈季在狄難日至矣。若之何(賈季亦晉大 夫奔狄)中行桓子曰﹕請復賈季(中行桓子荀林父也。)能外事。且繇舊勛(有 狐偃之舊)□成子曰﹕賈季亂。且罪大(殺陽處父故)不如隨會能賤而有恥柔而 不犯(不可犯以不義)其知足使也。且無罪乃使魏壽餘偽以魏叛者以誘士會執其 孥於晉使夜逸(魏壽餘畢萬之後孥壽餘子也。)請自歸於秦秦伯許之(許受其邑) 履士會之足於朝(躡士會足欲使行)秦伯師於河西(將取魏)魏人在東(今河北 縣於秦為在河之東)壽餘曰﹕請東人之能與夫二三有司言者吾與之先(欲與晉人 在秦者共先告喻魏有司)使士會士會辭曰﹕晉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為戮 無益於君不可悔也。(辭行示已無去心)秦伯曰﹕若背其言所不歸爾孥者有如河 (言必歸其妻子明白如河)乃行繞朝贈之以策(策馬撾臨別授之馬撾並示已所策 以展情繞朝秦大夫)曰﹕子無謂秦無人吾謀□不用也。(示已覺其情)既濟魏人 言□而還(喜得士會)。 齊景公時孔子□齊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魯三 卿季氏為上卿最貴孟氏為下卿不用事言待之以二者之間也。)齊大夫欲害孔子孔 子聞之景公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遂行(以聖道難成故雲﹕吾不能用)衛 靈公時孔子□衛靈公問孔子居魯得祿幾何對曰﹕奉粟六萬衛人亦致粟六萬居頃之 或言替孔子於靈公靈公使公孫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獲罪焉居十月去衛其後自陳還 衛靈公老怠於政不用孔子孔子喟然嘆曰﹕苟有用我者期月已可三年有成(言誠有 用我於政事者期月而可以行其政教必三年乃有成功)孔子既行不得用於衛將西見 趙簡子至於河聞竇鳴犢舜華之死也。乃還反乎﹗衛靈公與孔子語見蜚雁仰視之色 不在孔子孔子遂行。 魯哀公時孔子之去魯凡十四歲而反乎﹗魯哀公問政對曰﹕政在選臣然魯終不 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魏惠王時相公叔痤病惠王親往問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諱將奈社稷何公叔痤 曰﹕痤之中庶子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願王舉國而聽之王默然王。且去痤屏人言王 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王許諾而去公叔痤召鞅謝曰﹕今者王問可以為相者我 言。若王色不許我我方先君後臣因謂王即弗用鞅當殺之王許我汝可疾去矣。且見 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殺臣乎﹗卒不去惠王。 既去而謂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國聽公孫鞅也﹐豈不悖哉﹗公 孫鞅乃西入秦。 齊宣王時鄒人孟軻受業子思之門人道既通遊事齊王王不能用□樑。 襄王時荀卿最為老師齊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齊人或讒荀卿乃□楚。 楚懷王時屈原為左徒博聞強志明於治亂懷王聽上官大夫之讒疏之及頃襄王立 以其弟子蘭為令尹楚人既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原既嫉之雖放流□卷 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與國而欲反覆之一篇 之中三致志焉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 ○列國君部‧拒諫 夫四海之富重畜也。故天子建德以藩屏丕緒千乘之國厚位也。故諸侯立家以 保佑王爵所以彌縫其闕而圖惟厥終者也。故曰﹕諸侯有諍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 矣。噫禮義下衰風流殊缺或臣能承命摩勵之志屢申而君匪從流忠力之臣罕諒《傳》 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從而不改亂之階也。其自用甚者則唯戮是聞故 有盡思進忠之臣萌禍心以為報謀以衛國之士賞刑典而勿舍在愎諫之斯甚咸貪亂以 自喪民之無援禍不旋踵斯可哀也。哉﹗。 衛莊公時公子州吁有寵而好兵公弗禁莊姜惡之石□昔諫之弗聽(魯隱公三年 臣欽。若等曰﹕自此已後諫辭並具陪臣規諷門)魯隱公將如棠觀魚者(五年)臧 僖伯諫之公曰﹕吾將略地焉(偽辭以略地略□□攝巡幸之名《傳》曰﹕東略之不 知西則否矣。)遂往陳魚而觀之(陳設張也。公大設捕魚之備而觀之)僖伯稱疾 不從《書》曰﹕矢魚於棠非禮也。 陳桓公時鄭伯請成於陳(成猶平也。魯隱公六年)陳侯不許五父諫曰﹕親仁 善鄰國之寶也。君其許鄭(五父陳公子佗)陳侯曰﹕宋衛實難(可畏難也。)鄭 何能為遂不許。 魯桓公取郜大鼎於宋(一年)納於太廟非禮也。臧哀伯諫之(大夫僖伯之子) 公不聽。 莊公如齊觀社(縱放也。)曹劌諫之公不聽遂如齊是年丹桓公之楹而刻其桷 匠師慶言於公曰﹕臣聞聖王公之先封者遺後人之法今先君儉而君侈之令德替矣。 公曰﹕吾屬欲美之對曰﹕無益於君而替前之令德臣。故曰﹕庶可以已乎﹗公弗聽。 又哀姜至公使大夫宗婦覿用幣御孫曰﹕男女同贄是無別也。男女之別國之大節也。 而繇夫人亂之無乃不可乎﹗弗聽。 宋昭公將去群公子(二十三年)樂豫曰﹕不可公族公室枝葉也。若去之則本 根無所庇蔭矣。葛□猶能庇其本根(魯文公時)故君子以為比(葛之能□蔓繁滋 者以其本支蔭之也。)況國君乎﹗此諺所謂庇焉而縱尋斧焉者也。(謂詩人取以 喻九族兄弟)必不可君其圖之親之以德皆股肱也。誰敢攜貳。若之何去之不聽。 齊景公時晉大夫欒盈自楚□齊晏平仲言於齊侯曰﹕商任之會受命於晉(受錮 欒氏之命)今納欒氏將安用之小所以事大信也。失信不立君其圖之弗聽退告陳 《文子》曰﹕君人執信臣人執共忠信篤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君自棄也。弗能久 矣。 魯昭公自齊如晉將如乾侯(齊侯卑公故□晉)子家子曰﹕有求於人而即其安 人孰矜之其造於境(欲使次於境以待命)弗聽使請逆於晉晉人曰﹕天禍魯國君淹 恤在外君亦不使一介辱在寡人(一介單使)而即安於甥舅其亦使逆君(言自使齊 逆君)使公復於竟後逆之(逆侯也。言公不能用子家所以見辱)。 獻公使太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赤狄別種也。皋落其氏族)裡克諫曰﹕君之 嗣□不可以帥師君失其官帥師不威將焉用之(太子統師是失其官也。專命則不孝 是為帥必不威)。且臣聞皋落氏將戰君其舍之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誰立焉不對 而退。 惠公時秦饑使乞糴於晉(魯僖公十四年)晉人弗與慶鄭曰﹕背施無親幸災不 仁貪愛不祥怒鄰不義四德皆失何以守國弗聽退曰﹕君其悔是哉﹗明年秦伐晉惠公 乘小駟鄭入也。(鄭所獻馬名小駟)慶鄭曰﹕古者大事必乘其產生其水土而知其 人心安其教訓而服習其道惟所納之無不如志今乘異產以從戎事及懼而變將與人易 (變易人心)亂氣狡憤陰血周作張胍憤興外︹中乾(狡戾也。憤動也。氣狡憤於 外則血胍必周身而作隨氣張動外雖有︹形而內實乾竭)進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 之弗聽及戰於韓原戎馬還濘而止(濘泥也。還便旋也。小駟不調故墮泥中)秦獲 晉侯以歸。 鄭文公時晉公子重耳過鄭文公不禮焉叔瞻諫之弗聽叔瞻曰﹕若不禮焉則請殺 之諺曰﹕黍稷無成不能為榮黍不為黍不能蕃廡稷不為稷不能蕃殖所生不疑唯德之 基弗聽。 曹共公時晉公子重耳自衛過曹共公不禮焉聞其駢脅欲觀其狀止其舍謀其浴設 帷薄而觀之僖負羈言於曹伯曰﹕晉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卿才三人從之可謂賢矣。而 君蔑之不用賢也。謂晉公之亡不可不憐也。比之賓客不可不禮也。失此二者是不 禮賓不憐窮也。玉帛酒食猶糞土也。愛糞土以毀三常(政之□禮之宗歸之常)無 乃不可乎﹗君其圖之公弗聽。 宋襄公時楚人伐宋以救鄭宋公將戰大司馬固諫曰﹕天之棄商久矣。君將興之 弗可赦也。已(大司馬固莊公之孫公孫固也。言君興天所棄必不可不如赦楚勿與 戰)弗聽。 魯僖公時邾人以須句故出師僖公卑邾不設備而御之(卑小也。)臧文仲曰﹕ 國無小不可易也。無備雖眾不可恃也。弗聽公及邾師戰於升陘我師敗績。 晉靈公時趙宣子為(魯文公時)政驟諫而不入(宣子趙盾)靈公壯侈厚斂□ 牆(□畫也。)從台人彈人觀其避丸也。宰夫□而熊蹯不熟(蹯熊掌其肉難熟) 靈公怒殺宰夫使婦人持其屍出棄之過朝趙盾隨會前數諫靈公患之使Θ□刺趙盾。 楚靈王虐(靈王魯昭公時)白公子張驟諫(子張楚大夫白公)王患謂史老曰﹕ 吾欲已子張之諫。若何(史《老子》□也。)對曰﹕用之實難已之易矣。若諫君 則曰﹕余左執鬼中右執殤宮(中身也。《禮》曰﹕其中退然夭死曰﹕殤宮殤之居 也。執謂記其錄籍制服其身如其居處。若今世雲﹕能使殤賢)凡百箴諫也。吾盡 聞之矣。寧聞佗言(不欲聞諫)白公。又諫王如史老之言對曰﹕臣懼民之不信君 也。故不敢不言不然何急其以言取罪也。王病之曰﹕子復語(病不能然故復使語) 不□雖不能用吾□□之於耳(□猶願□置也。)對曰﹕賴君之用之也。故言(賴 恃)不然巴浦之犀□兕象其可盡乎﹗其。又以規為□也。(□□牛規見也。□所 以塞耳言四獸之牙角可以為難盡而。又以規諫為之乎﹗今象出徼外其三獸則荊交 有也。浦地名﹐或曰﹕巴浦巴郡合浦)遂趨而退歸杜門不出七月乃有乾□之亂靈 王死之。 吳王夫差伐越越王勾踐敗於會稽請委國為臣妾吳王將許之伍子胥諫曰﹕勾踐 為人能辛苦今不滅後必悔之吳王不聽。又聞齊景公死而大臣爭寵嗣君弱乃興師北 伐齊子胥諫曰﹕越王勾踐食不重味衣不重彩吊死問疾。且欲有所用其眾此人不死 必為吳患今越王腹心疾而王不先而務齊不亦謬乎﹗吳王不聽其後越王勾踐率其眾 以朝吳厚獻遺之吳王喜唯子胥懼曰﹕是棄吳也。諫曰﹕越在腹心今得志於齊猶石 田無所(石田不可耕)用。且盤庚之誥有顛越勿遺(顛隕也。越墜也。隕越無道 則割絕無遺也。)商之以興(一本作盤庚之誥有顛之越之商以之興子胥傳語曰﹕ 有隕越商之興也。)吳王不聽(果為越所滅)。 楚懷王聽張儀計欲許秦易黔中之地屈原曰﹕前大王見欺於張儀張儀至臣以為 大王烹之今縱弗忍殺之。又聽其邪說不可懷王曰﹕許儀而得黔中美利也。後而背 之不可故卒許張儀與秦親後懷王怒張儀之詐興師將伐秦陳軫。又曰﹕伐秦非也。 不如因賂之一名都與之伐齊是我亡於秦取償於齊也。吾國尚可全今王既絕於齊而 責欺於秦是吾合秦齊之交而來天下之兵也。國必大傷矣。楚王不聽遂絕和於秦發 兵而西攻秦秦亦發兵擊之與秦戰丹陽秦大敗我軍斬甲士八萬虜我大將軍屈□□卑 將軍逢侯醜等七十人遂取漢中之郡。 齊王建時秦攻趙齊楚救之秦計曰﹕齊楚救趙親則退兵不親遂攻之趙無食請粟 於齊齊不聽周子曰﹕不如聽之以退秦兵不聽則秦兵不卻是秦之計中而齊楚之計過 也。且趙之於齊楚□蔽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於齊楚。 且救趙之務宜。若奉漏甕沃焦釜也。夫救趙高義也。卻秦兵顯名也。義救亡國威 卻︹秦之兵不務為此而務愛粟為國計者過矣。齊弗聽。 燕王喜時秦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遂圍邯鄲燕王命相栗腹約歡趙以五百金為趙 王酒還報燕王曰﹕趙王壯者皆死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王召昌國君樂間問之對曰﹕ 不可趙四戰之國其民習兵不可伐曰﹕吾以五而伐一對曰﹕不可燕王怒群臣皆以為 可卒起二軍車二千乘栗腹將而攻高□(徐廣曰﹕在常山今曰﹕高邑)卿秦攻代唯 獨大夫將渠謂燕王曰﹕與人通關約交以五百金飲人之王使者服而反攻之不祥兵無 成功燕王不聽自將偏軍隨之將渠引燕王綬止之曰﹕王必無自往往無成功王蹴以足 將渠泣曰﹕臣非以自為為王也。燕軍至宋子(徐廣曰﹕屬鉅鹿)趙使廉頗將擊破 栗腹於高□破卿秦樂乘於代樂間奔趙廉頗逐之五百餘裡圍其國。 ○列國君部‧害賢 夫賢者國之紀人之望興亡治亂之所系焉在昔周道陵遲諸侯︹盛家部之伍惟俊 是澤斯所以建定霸之業成夾輔之勛者也。乃有□末則哲之鑒孤遺□之命或忿其忠 讜之諫或乖於委任之道而皆非辜受禍沒地無告以至悲傷其士庶殞絕其宗社千古之 下覽之者固可掩卷而嘆息矣。 晉懷公立(魯僖公二十三年)畏秦之伐也。乃令國中諸從重耳亡者與期期盡 不到者盡滅其家狐突之子毛及偃從重耳在秦弗肯召懷王怒囚狐突曰﹕子來則免曰﹕ 臣之子事重耳有年數矣。今召之是教之反君也。何以教之懷王卒殺狐突。 秦穆公卒(魯文公六年)以子車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針虎為殉(子車秦大夫氏 也。以人從葬為殉)皆秦之良也。國人哀之為之賦黃鉅鹿年鳥(黃鳥詩秦風義取 黃鳥止於棘桑往來得其所傷三良不然)君子曰﹕秦穆之不為盟主也。宜哉﹗死而 棄民先王遺世猶詒之法而況奪之善人乎﹗《詩》曰﹕人之雲﹕亡邦國殄瘁(詩大 雅言善人亡則國瘁病)無善人之謂也。若之何奪之(秦穆公卒葬雍秦穆公蒙在橐 泉宮祈年觀下)。 晉靈公不君(失君道也。)趙宣子驟諫公患之(魯宣公二年)使Θ□賊之 (Θ□晉力士)晨往寢門辟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不解衣冠而睡)Θ□觸 槐而死是(槐趙盾庭樹Θ□具□□錄部義烈門)年秋晉侯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其 右提彌明知之趨(右軍右)登曰﹕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 明摶而殺之(獒猛犬也。)。 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於夏姬(魯宣公九年)皆衷其□日服以戲於朝(二子 陳卿夏姬鄭穆公女大夫御叔妻衷懷也。□日服近身衣)泄冶諫曰﹕公卿宣淫民無 效焉(宣示也。)。且聞不令君其納之(納藏□日服也。)公曰﹕吾能改矣。公 告二子二子謀殺之公弗禁遂殺泄冶(一雲﹕泄冶閫之入諫曰﹕使國人聞之則猶可 使仁人聞之則不可君□鬼於泄冶不能用其言而殺之)。 晉厲公五年(魯成公十五年)□讒伯宗殺之伯(三□□□□□□至)宗以好 直諫得此禍國人以是不附厲公。 吳王夫差將伐齊子胥諫曰﹕未可臣聞勾踐食不重味與百姓同苦樂此人不死必 為國患吳有越腹心之疾齊與吳疥<□徒>也。願王釋齊先越吳王弗聽遂伐齊敗之艾 陵虜齊高國以歸讓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殺王聞而止之越大夫種曰﹕ 臣觀吳王政驕矣。請試嘗之貸粟以卜其事請貸吳王欲與子胥諫勿與王遂與之越乃 私喜子胥言曰﹕王不聽諫後三年吳其墟乎﹗太宰□聞之乃數與子胥爭越議因讒子 胥曰﹕伍員貌忠而實忍人其父兄不顧安能顧王王前欲伐齊員︹諫已而有功用是反 怨王王不備伍員員必為亂與逢同共謀讒之王王始不從乃使子胥於齊聞其□子於鮑 氏王乃大怒曰﹕伍員果欺寡人欲反使人賜子胥屬鏤劍以自殺子胥大笑曰﹕我令而 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吳國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讒誅我嗟乎﹗嗟乎﹗ 一人固不能獨立報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吳東門以觀越兵入也。(吳太宰既與子胥 有隙因讒於夫差曰﹕子胥為人剛暴少恩猜賊怨望恐為深禍也。前日王欲伐齊子胥 以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恥其計謀不用乃反怨望而今王。又復伐齊子胥專 愎︹諫沮毀用事徒幸吳之敗以自勝其計謀耳今王自行悉國中武力以伐齊而子胥諫 不用因輟謝佯病不行王不可不備此起禍不難。且□使人微伺之其使於齊也。乃屬
檔案過大!部分文章無法顯示
也。)上疏欲留帝弗許。 後二年諸王來朝有詔更前稱壽歌舞長沙定王發但張袖小舉手左右笑其拙帝怪 問之對曰﹕臣國小地狹不足回旋帝以武陵零陵桂陽屬焉。 武帝元光六年衡山王賜入朝是時淮南王安河間王德入朝(安德史失其年)。 昭帝元鳳中廣陵厲王胥入朝益封萬戶。 成帝河平中楚孝王囂入朝正月時被疾帝閔之詔與子男一人俱(從王入朝也。) 是時東平思王宇來朝上疏求諸子及太史公書帝以問大將軍王鳳對曰﹕臣聞諸侯朝 聘考文章正法度非禮不言今東平王幸得來朝不思制節度以謹防危失(危失謂失道 而傾危也。)而求諸書非朝聘之義也。諸子書或反經術非聖人或明鬼神信物怪 (物亦鬼)太史公書有戰國縱橫權譎之謀漢興之初謀臣奇策天官災異地形□□塞 皆不宜在諸侯王不可予不許之辭宜曰﹕五經聖人所制萬事靡不畢載王審樂道傅相 皆儒者朝夕講誦足以正心虞意(虞與娛同)夫小辯破義大道不通致遠恐泥皆不足 以留意(泥音乃細反陷滯不通也。)諸益於經術者不愛於王(愛惜也。於王無所 惜)對奏天子如鳳言遂不與。 後漢光武中元元年正月東海王疆沛王輔楚王英濟南王康淮陽王延趙王□於皆 來(□於音詡。又況於反)二月從封岱山疆因留京師二年冬歸國。 明帝永平二年九月沛王輔楚王英濟南王康淮陽王延東海王政來朝。 六年正月沛王輔楚王英東平王蒼淮陽王延琅邪王京東海王政趙王□於北海王 興齊王石來朝。 十一年正月沛王輔楚王英濟南王康東平王蒼淮陽王延中山王焉琅邪王京東海 王政來朝。 十五年二月帝幸彭城耕於下邳三月徵琅邪王京會良成(縣名故城在今下邳縣 北)徵東平王蒼會陽都(縣名在今沂水縣南)。又徵廣陵侯及其三弟會魯祠東海 恭王陵。 章帝建初七年正月沛王輔濟南王康東平王蒼中山王焉東海王政琅邪王宇來朝。 元和二年九月徵濟南王康中山王焉會祭□嘗。 三年正月北巡狩濟南王康中山王焉西平王羨六安王恭樂成王黨淮陽王□丙任 城王尚沛王定皆從(臣欽。若等按元和二年九月徵濟南王康中山王焉其餘史不書 來朝年月)。 章和二年正月濟南王康阜陵王延中山王焉來朝安帝延光三年二月幸大山齊王 無忌東海王普樂安王延來朝。 魏文帝黃初四年任城王彰雍丘王植朝京師。 明帝太和五年冬詔諸王朝京師。 青龍三年徵燕王宇入朝。 景初二年徵燕王宇詣京師。 晉武帝泰始四年太原王瑰入朝賜袞冕之服。 六年高陽王□入朝以父孚年高乞留供養拜尚書遷右僕射。 咸寧中河間王□與諸王俱來朝帝嘆□可以為諸國表儀。 惠帝永光二年二月鎮南將軍楚王瑋鎮東將軍淮南王允來朝(是時秦王柬來朝 史不書月)。 元康九年淮南王允入朝拜驃騎將軍。 宋高祖永初二年長沙王道憐自京口朝正入住殿省。 後魏獻文和平六年十月徵陽平王新城京兆王子推濟陰王小新城汝陰王天賜任 城王□入朝。 後周靜帝即位趙王括陳王純越王達代王盛滕王道來朝。 唐太宗貞觀十一年十一月丁亥潞州刺史韓王元嘉絳州刺史霍王元軌豫州刺史 道王元慶並來朝十二年齊州都督齊王□入朝因稱疾願留京師。 十六年十一月癸醜朔樑州都督漢王元昌徐州都督徐王元禮絳州刺史霍王元軌 壽州刺史舒王元名揚州都督越王元貞來朝。 二十年十月徐州刺史霍王元軌許州刺史蔣王惲來朝。 二十一年十月滑州刺史舒王元名相州刺史趙王貞來朝貢。 二十二年十月絳州刺史徐王元禮襄州刺史紀王慎來朝。 樑太祖開平四年十月乙亥東京留守博士友文入覲召之也。 後唐愍帝應順元年閏正月癸亥洋王從璋自河中入覲獻甲馬二十疋。 ○宗室部‧輔政 夫右賢左戚古之道也。自商周之並建子弟以屏王室或入為卿士宰司國政故雖 五屬之親而無官蓋尚德也。是知熙帝載執國成惟賢明而是□當親羈而並進繇漢而 下迄於後周或選自宗英□於輔弼典掌衡軸彌綸政治蓋有奕葉載德濟美垂裕任職興 化式是人望斯固□嘏寅亮之業茂焉非特藩翼懷寧之謂也。至或登用非允授受斯失 致覆敗者亦時有之斯可監也。已。 商微子啟帝乙元子為紂卿士。 周公旦武王之弟自武王即位旦常輔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東伐至孟津周公 輔行十一年伐紂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宮封周公旦於少昊之墟曲阜是 為魯公﹐公不就封留佐武王及成王即位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畔周乃踐阼代成 王攝行政當國成王長能聽政﹐於是周公乃還政於成王就群臣之位(臣欽。若等曰﹕ 周公不就封以子伯禽之國其為王卿士者世為周公厲王奔彘時周公與召公立太子靜 是為宣王二相輔之史闕其名其後莊王時有周公黑肩)畢公高文王之子成王懼太子 釗之不任乃命召公畢公率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 衛康叔封冉季載周公母弟皆有馴行﹐於是周公舉康叔為周司寇冉季為周司空 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於天下。 武公和康叔之後有文章。又能聽其規諫以禮自防厲封名也。王時入相於周詩 人作淇澳以美之。 祭公謀父周公之後穆王時為王卿士。 凡伯周公之裔厲王時為王卿士。 虢文公文王母弟虢仲之後宣王時為王卿士。 鄭桓公友周厲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年表雲﹕母弟)幽王以為司徒(幽王 八年為司徒)和集周民周民皆說河雒之間人便思之。 武公掘突桓公子父子為周司徒善於其職國人宜之故作緇衣之詩美其德以明有 國善善之功焉王子虎襄王時為太宰。 漢澎侯(澎東海縣)屈□中山靖王子武帝時自涿郡太守為左丞相詔曰﹕夫親 親任賢周唐之道也。以澎戶二千二百封左丞相為澎侯。 後漢東平王蒼光武子明帝時為驃騎將軍在朝數載多所隆益而自以至親輔政聲 望日重意不自安上疏歸職帝優詔不聽(疏雲﹕居宰相之位同氣之親餘具宗室退讓 門)。 魏邵陵侯真太祖族子文帝黃初三年以真為上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遷中軍 大將軍七年與陳群等受遺詔輔政明帝即位累遷大將軍司馬。 貞子武安侯爽明帝時為衛武將軍帝寢疾乃引爽入臥內拜大將軍假節鉞都督中 外諸軍事錄尚書事與太尉司馬懿並受遺詔輔少主。 晉安平王孚宣帝次弟為魏太傅武帝受禪詔曰﹕太傅勛德弘茂朕所瞻仰以光導 弘訓鎮靜宇內願奉以不臣之禮其封為安平王邑四萬戶進拜太宰持節都督中外諸軍 事有司奏諸王未之國者所置官屬權未有備帝以孚明德屬尊當宣化樹教為群後作則 遂備置官屬焉。 孚子義陽王望為魏司徒武帝泰始三年詔曰﹕夫尚賢庸勛尊崇茂親所以體國經 化式是百辟也。且台司之重存乎﹗天官故周建六職政典為首司徒中領軍以明德近 屬世濟其美祖考創業翼佐大命出典方任入讚朝政文德既著武功宣暢逮朕嗣位弼道 惟明宜登上司兼統軍戎內輔帝室外隆威重其進位太尉中領軍如故置太尉軍司一人 參軍事六人騎司馬五人。又增置官騎十人並前三十假羽葆鼓吹。 汝南文成王亮宣帝子武帝末為太尉錄尚書事遺詔委以後事楊駿索詔視遂不還 及駿誅詔曰﹕大司馬汝南王亮體道沖粹通識政理宣翼之績顯於本朝二南之風流於 方夏將憑遠猷以康王化其以亮為太宰錄尚書事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增掾屬十人給千 兵百騎與太保衛□對掌朝政。 亮子西陽王□元帝太興初錄尚書事進位太宰領太尉。 樑王肜宣帝子惠帝元康中為大將軍尚書令領軍將軍錄尚書事永康初共趙王倫 廢賈後詔以肜為太宰守尚書令是時改司徒為丞相以肜為之倫滅詔肜以太宰領司徒。 齊王攸文帝之子武帝踐祚時朝廷草創而攸總管軍事撫寧內外莫不景附遷驃騎 將軍開府辟召禮同三司每朝政大義悉心陳之累遷侍中司空。 攸子武閔王□惠帝時為平東將軍假節鎮許昌與成都河間常山新野四王誅趙王 倫惠帝反正以□為大司馬﹐於是輔政居攸故宮。 成都王穎武帝子助齊王□誅趙王倫惠帝以穎為大將軍錄尚書事□敗穎懸執朝 政事無巨細皆就鄴諮之。 高密王泰宣帝弟馗之子惠帝永熙初為司空楚王瑋之被收泰嚴兵將救之祭酒丁 綏諫曰﹕公為宰相不可輕動。且夜中倉卒宜遣人參審定問泰從之瑋既誅乃以泰錄 尚書事遷太尉尚書令。 東海孝獻王越惠帝西幸以越為太傅與太宰□夾輔朝政讓不受懷帝即位委政於 越武陵忠敬王遵元帝孫宋高祖義旗興復朝廷稱受密詔使遵總攝萬幾加侍中大將軍 移入東宮內外畢敬遷轉百官稱制書。又教稱令書安帝反正更拜太保。 會稽文孝王道子孝武帝子大元中錄尚書六條事尋領司徒安帝踐祚有司奏道子 宜進位太傅揚州牧中書監假黃鉞備殊禮固辭不拜詔內外眾事動靜諮之帝既冠道子 稽首歸政。 宋彭城王義康高祖子文帝即位初為荊州刺史元嘉六年司徒王弘表義康宜還入 輔政侍中都督楊南徐兗三州諸軍事司徒錄尚書事領平北將軍南徐州刺史持節如故 二府並置佐領兵與王弘共輔朝廷弘既多疾。且每事推謙自是內外眾務一斷之義康 性好吏職銳意文按糾剔是非莫不精盡既專總朝權事決自已生殺大事以錄命斷之凡 所陳奏入無不可方伯以下並委義康授用繇是朝野輻湊勢傾天下義康亦自強不息無 有懈倦府門每旦常數百乘車雖復位卑人微皆被引接愛惜官爵未嘗以階級私人凡朝 士有才用者引入闕下樂為竭力不敢欺負。 江夏王義恭高祖子文帝元嘉十六年進位司空加侍中都督楊南徐兗三州諸軍事 司徒錄尚書事二十一年進太尉領司徒義恭既小心恭慎。且戒義康之失雖為總錄奉 行文書而已故文帝安之孝武踐阼累加太宰前廢帝即位詔曰﹕總錄之典著自前代孝 建始年雖□並省而因革有宜理存濟務朕涉獨在躬未涉政道百揆庶務允歸尊德太宰 江夏王義恭新除中書監太尉地居崇重受遺阿衡實深憑倚冀康庶績可錄尚書事本官 監太宰王如故。 南郡王義宣高祖子孝武帝即位初為中書監都督會豫二州丞相錄尚書六條事揚 州刺史。 建平王宏文帝子孝武入嗣以宏為僕射冠軍將軍中書監宏謙儉周慎禮賢接士明 曉政事世祖信仗之。 南齊竟陵王子良武帝子帝遺詔使子良輔政安成王知尚書事子良素仁厚不樂世 務乃推安成詔雲﹕事無大小悉與鸞參議。 巴陵王寶義和帝西台建以為侍中司空樑王定京邑宣德太後令以寶義為太尉領 司徒詔雲﹕不言之化形於自遠時人皆雲﹕此實錄也。 後魏江夏公呂道武族弟位外都大官委以朝政大見尊重扶風公處真烈帝之後少 以壯烈聞位殿中尚書委以大政甚見尊禮。 文安公屈國之疏族明元時居門下出納詔命明元東巡命屈行右丞相命掌軍國甚 有聲譽。 彭城王勰獻《文子》孝文時除侍中長直禁內參決軍國大政萬幾之事無不預焉。 咸陽王禧孝文末為太尉與司徒彭城王勰司空北海王祥尚書左僕射廣陽王嘉等 受遺輔政景明二年春詔曰﹕朕以寡昧夙罹閔兇憂在疚罔知攸濟實賴先帝聖德遺澤 所覃宰輔忠賢劬勞王室用能撫和上下清肅內外乃式遵復子歸政告遜辭理懇至邈然 難奪便當勵茲空乏親覽機務咸陽王尊唯元叔道性淵凝可進位太保領太尉司空北海 王季父英明聲略茂舉可大將軍錄尚書事。 高陽王雍宣武末為太尉孝明即位初侍中於忠以門下議以帝幼年未親機政太尉 高陽王雍屬尊望重宜入居西相柏台省決庶政。 任城王澄明德茂親可為尚書令總攝百揆。 清河王懌孝明即位靈太後以懌帝之懿叔德允具瞻委以朝政事擬周霍懌竭力輔 佐以天下為己任汝南王悅正光中為侍中太尉孝明詔入居門下與丞相高陽王雍參決 尚書奏事。 東魏孝靜天平二年二月以太尉咸陽王坦為太傅以司州牧西河王□為太尉。 三年二月以開府儀同三司華山王鷙為大司馬。 四年正月以汝陽王暹為錄尚書事。 興和四年四月以太尉彭城王韶為錄尚書事。 武定二年三月以元弼為錄尚書事。 北齊任城王□皆高祖子自孝昭武成時車駕還鄴常令□皆鎮晉陽總並省歷司徒 太尉並省錄尚書事。 彭城景思王□攸高祖子皇建初拜大司馬兼尚書令轉太保武成入承大業遷太師 錄尚書□攸明練世務果於斷決事無大小咸悉以情。 趙郡王□河清中為司空攝錄尚書事累加尚書令拜太尉□久典朝政譽望日隆。 後周晉盪公護太祖之兄邵惠公顥之少子自太祖為丞相立左右十二軍總屬相府 太祖崩後皆受護處分凡所徵發非護書不行護屯兵禁衛盛於宮闕事無巨細皆先斷後 聞孝閔踐祚大司馬封晉國公邑萬戶遷大蒙宰高祖立百官總已於護保定元年以護為 都督中外諸軍事令五府總於天官。 ○宗室部‧就國 自漢懲亡秦之失尊王子弟魏晉代興咸進戚屬申畫邦壤署置官號南面君民奕世 傳祚所以屏翰王室為磐石之宗也。而史氏或載其就封之始或述其還國之自乃有勝 衣疏爵既壯而方出明德入輔辭寵以言歸或修覲而旋或被遣而去至於慈愛隆篤恩紀 優洽亦並而敘之所以記封建沿襲之異宜典章因革之殊制者已。 漢營陵侯澤立為琅邪王與齊人田生之國生勸澤急行毋留出關呂太後果使人追 之已出即還。 齊悼惠王肥高祖六年立孝惠二年入朝帝與齊王燕飲太後前置齊王上坐如家人 禮(以兄弟齒列不從君臣之禮。故曰﹕家人也。)太後怒欲鴆之齊王自以為不得 脫長安內史士曰﹕(內史王官士者其名)太後獨有帝與魯元公主今王有七十餘城 而公主乃食數城王誠以一郡上太後為公主湯沐邑太後必喜無患矣﹐於是齊王獻城 陽郡以尊公主為王太後(為齊王太後言以母禮事之所以自媚也。)呂太後喜而許 之□置酒齊邸樂飲遣王歸國。 樑孝王武孝文十七年十八年比年入朝留其明年乃之國孝景二十九年入朝帝廢 栗太子太後心欲以樑王為嗣大臣有所關說太後議格乃辭歸國三十五年冬復入朝上 疏欲留帝不許乃歸國。 燕刺王旦武帝元狩六年四月與齊王閎廣陵厲王胥同日立旦壯大就國。 淮陽憲王欽宣帝元康三年立宣帝甚愛之元帝即位乃遣之國東平思王宇宣帝甘 露二年立元帝即位就國。 舂陵侯仁以舂陵下濕求減邑內徙元帝初元四年徙封南陽之白水鄉猶以舂陵為 國名遂與從弟鉅鹿都尉回及宗族往家焉。 仁子敞襲封為廬江都尉族兄安眾侯劉崇起兵王莽思惡劉氏徵敞至長安免歸國。 後漢魯王興哀王石並建武二十七年就國東海恭王︹建武二年立為皇太子十七 年而母郭後廢︹不自比頻也。留謂留在京師安數陳懇誠願備藩國十九年封為東海 王二十八年就國帝以︹廢不以過去就有禮故優以大封兼食魯郡初魯恭王好宮室起 靈光殿甚壯是時猶存故詔︹都魯中元元年入朝徙封岱因留京師明年春帝崩冬乃歸 國。 沛王輔楚王英濟南王康淮陽王延並建武二十八年就國。 中山王焉以郭太後少子諸王就國焉獨留京師三十年徙封中山王永平二年冬諸 王來會辟雍歸藩詔焉與俱就國從以虎賁官騎焉上疏辭讓顯宗報曰﹕凡諸侯出境必 備左右故夾谷之會司馬以從今五國各官騎百人稱□足前行皆北軍胡騎便兵善射弓 不空張發必決皆夫有文事必有武備所以重藩職也。王其無辭。 東平王蒼明帝即位為驃騎將軍表乞上將軍印綬退就藩國辭甚懇切永平五年乃 許還國而不聽上將軍印綬六年帝幸魯徵蒼從還京師明年陰太後既葬乃歸國十一年 與諸侯朝京師月餘還國帝臨送歸宮凄然懷思乃遣使手詔賜國中傅曰﹕辭別之後獨 坐不樂因就車歸伏軾而吟瞻望永懷實勞我心誦及采菽以增嘆息蒼建初六年冬上疏 求朝明年正月帝許之七年三月大鴻臚奏遣諸王歸國帝特留蒼賜以秘書列仙圖道術 秘方至八月飲酎畢有司復奏遣蒼乃許之詔賜蒼曰﹕骨肉天性誠不以遠近為親疏然 數見顏色情重昔時念王久勞思得還休欲署大鴻臚奏不忍下筆顧授小黃門中心戀戀 惻然不能言﹐於是車駕祖送流涕而訣復賜乘輿服御珍寶輿馬錢布以億萬計琅邪王 京明帝尤愛幸永平五年乃就國。 西平王羨章帝遺詔徙封陳王章和二年就國。 陵安王恭章帝遺詔徙封彭城王章和二年就國。 樂成王黨與章帝同年尤相親愛章和二年就國下邳王衍有容貌章帝即位常在左 右章和二年就國。 樑王暢明帝尤愛幸章帝緣先帝之意恩寵甚篤和帝即位就國。 常山王章殤帝延平元年就國。 清河王慶殤帝延平元年與濟北王壽河間王開常山王章就國慶立凡二十五年乃 歸國(和帝遵肅宗故事兄弟皆留京師有司請遣諸王歸藩不忍許之殤帝立乃就國)。 千乘王伉伉子寵皆薨於京師子鴻嗣順帝即位始就國。 魏任城王彰太祖之子文帝即王位彰與諸侯就國彰始以先王見任有功冀因此遂 見授用而聞當隨例意甚不悅不待遣而去。 陳思王植黃初元年與諸侯並就國四年來朝是時待遇諸侯法峻任城暴薨諸侯既 懷友於之痛植及白馬王彪還國欲同路東歸以敘隔闊而監國使者不聽植發憤告離作 詩以贈彪。 晉東平王□為侍中與東安公繇善繇欲擅朝政與汝南王亮不平亮□以繇討楊駿 顧望免繇□等官遣□就國。又鎮下邳惠帝西幸遣使者劉虔即拜兗州刺史范陽王□ 徙□青州□不受命□遣將田徽擊破□□走就國。 太原王輔武帝受禪初封渤海王泰始二年之國下邳王晃泰始二年與太原王瑰之 國瑰子河間王□初襲父爵咸寧二年就國。 樑王肜武帝踐祚封樑王及之國遷北中郎將(武帝咸寧初遣諸王之國獨平原王 □有篤疾故特詔留之)。 樂安王鑒泰始中拜越騎校尉咸寧初以齊之樑鄒益封因之國服侍中之服。 汝南王亮繇衛將軍侍中出為鎮南大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開府假節之國。 楚王瑋初封始平王太康末徙封於楚出之國都督荊州諸軍事。 趙王倫武帝受禪封琅邪郡王及之國行東中郎將齊王攸為鎮軍大將軍侍中太子 太傅武帝諸子並弱太子不令內外屬意於攸中書監荀勖從容言於帝曰﹕百僚內外皆 歸心於齊王陛下試詔齊王之國必舉朝以為不可則臣言有徵侍中馮□。又言曰﹕陛 下遣諸侯之國成五等之制者宜先從親始莫。若齊王帝既信勖言。又納□說太康三 年乃下詔曰﹕古者九命作伯或入毗朝政或出御方岳周之呂侯五侯九伯實得征之侍 中司空齊王攸明德清暢忠允篤誠以母弟之親受台輔之任佐命立勛劬勞王室宜登顯 位以稱具瞻其以為大司馬都督青州諸軍事侍中如故假節將本營千人親騎帳中司馬 大車皆如舊增鼓吹一部官騎滿二十置騎司馬五人餘主者詳按舊制施行。 秦獻王柬為鎮西將軍西戎校尉假節與楚淮南王俱之國。 淮南王允初封濮陽王拜越騎校尉太康十年徙封淮南仍之國。 東海王越盪陰之敗奔於下邳竟陵王□不納越乃還國。 後周宣帝大象元年五月以□州襄國郡為趙國以齊州濟南郡為陳國以豐州武當 安富二郡為越國以潞州上黨郡為代國以荊州新野郡為滕國邑各一萬戶令趙王招陳 王純越王盛代王達滕王□並之國。 ●卷二百六十九 ○宗室部‧委任將兵委任 春秋《傳》曰﹕內姓選於親蓋明德之選異姓為後故有出領方伯式遏外侮入踐 樞宰允□庶政或總戎昭以扈蹕或司留務而居守內外之寄於茲為重自非蘊忠力以純 茂聳才望而籍甚誠心篤固上所倚信風□明允人用僉屬亦何以處股肱之任而裁決萬 機守宗稷之重而厭伏眾志者哉﹗。 漢楚元王交高祖同父少弟高祖至霸上封交為文信君從入蜀漢還定三秦誅項籍 即帝位交與盧綰常侍上出入臥內傳言語諸內事隱謀。 後漢東平王蒼為驃騎將軍明帝每巡狩蒼常留鎮侍衛皇太後。 吳侍中峻堅弟靜之曾孫也。大帝臨薨受遺輔政領武衛將軍典宿衛封都鄉侯。 晉秦王柬武帝子帝用王佐之謀遣東都督關中楚王瑋淮南王允並鎮守要害以︹ 帝室。 河間王□代樑王肜為平西將軍鎮關中石函之制非親不得都督關中□於諸王為 疏特以賢舉。 嗣譙王恬宗室勛望有才用孝武帝時深仗之以為都督兗青冀幽並揚州之晉陵徐 州之南北郡軍事領鎮北將軍青兗等州刺史假節。 宋臨川王義慶出為使持節都督荊雍益寧州居上流之重地廣兵強資實兵甲居朝 廷之半故武帝使諸子居之義慶以宗室令美故特有此授。 江夏王義恭孝武立加太尉錄尚書六條事及立太子東宮文案使先經義恭。 當陽侯秉後廢帝時為散騎常侍丹陽尹與蕭道成袁粲褚淵分日入直決機事。 南齊新吳侯景先高帝從子也。為桂陽國右常侍高帝鎮淮陰景先以本官領軍主 自隨防衛城內委以心腹。 南豐伯赤斧高帝從祖弟也。子穎胄為中書郎高帝以穎胄勛戚子弟除左軍將軍 知殿內文武事得入便殿。 豫章王嶷居高帝喪不參朝務而言事密謀多見信納服闋加侍中。 晉安王子懋武帝永明十一年為征北將軍雍州刺史給鼓吹一部豫章王以喪服未 畢帝以邊州須威望許得奏之。 始平王遙光鬱林王隆昌元年除驍騎將軍南東海太守行南徐州事仍除南彭城太 守將軍如故。又除輔國將軍吳興太守明帝廢鬱林。又除冠軍將軍南蠻校尉西中郎 長史南郡太守一歲之內頻五除並不拜是時帝欲即位誅賞諸事唯遙光共謀議明帝子 弟弱小晉安王寶義有廢疾故以遙光為揚州居中遙欣居陝西在外權勢並在其門遙欣 好勇聚蓄武士以為形援。 樑吳平侯景為人雅有風力長於辭令其在朝廷為眾所瞻仰於高祖屬雖為從弟而 禮寄甚隆軍國大事皆與議決。 後魏遼西公意烈坐事賜死子拔幹博知古今父雖有罪道武以枝連宗親委之心腹 有計略屢效忠勤。 文安公泥子屈與南平公長孫嵩白馬侯崔密等並決獄訟。 安定王彌明元泰常中南巡為奚斤南討聲援詔彌與北新公安同居守樂安王范之 長子良樑太武之兄子也。太武未有子嘗曰﹕兄弟之子猶子也。親撫養之長而壯勇 多知常參軍國大計。 東陽公元丕為太尉求致仕詔不許及文成南伐元丕與廣陵王羽留守京師並加使 持節詔元丕羽曰﹕留守非賢莫可太尉年尊德重位總阿衡羽朕之懿弟溫柔明斷故使 二人留守京邑授茲二節賞罰在手其祗允成憲以稱朕心丕對曰﹕謹以死奉詔羽對曰﹕ 太尉宜專節度臣但可副貳而已帝曰﹕老者之知少者之決汝何得辭也。孝文為太傅 錄尚書事時車駕北巡就家拜授元丕留守詔曰﹕中原始構須朕營視在代之事一委太 傅。 城陽王鸞為涼州刺史朝京師會文帝南討領鎮將軍定都雒陽孝文幸鄴詔鸞留守。 趙郡王□領吏部尚書太妃韓氏薨孝文詔曰﹕季代多務情緣理奪□既居要任銓 衡是荷豈容遂其私志致曠所司可遣黃門郎敦喻令勉從王事朕尋當與之相見拜使持 節督南豫郢東荊三州諸軍事征南大將軍開府豫州刺史及為司州牧孝文南討詔□都 督中外諸軍事給鼓吹一部甲士三百人出入殿門。 廣陵王羽為太子太保錄尚書事孝文將南討遣羽持節安撫六鎮發其突騎夷夏寧 悅還領廷尉卿車駕既發羽與太尉元丕留守加使持節及還都議定詔羽兼太尉告於宗 室遷京之後北蕃人民多有未悟羽鎮撫代京內外肅然帝嘉之。 高陽王雍為中護軍行鎮北大將軍孝文南伐以雍行鎮軍大將軍總攝留守事。 任城王澄為吏部尚書時恆州刺史穆泰在州謀反推朔州刺史陽平王陽為主順表 其狀孝文召澄入見凝□堂曰﹕□得陽平。表曰﹕穆泰謀為不軌招誘宗室脫或必然 遷京甫爾北人戀舊南北紛擾朕雒陽不立也。此事非任城不辦可為我力疾向北如其 弱也。直往擒翦。若其勢強可承制發並肆兵以殄之此雖知王患既是國家大事不容 辭也。澄曰﹕泰等愚惑正戀本為此非有遠圖臣誠怯弱不憚是輩雖復患□□豈敢有 辭謹當罄盡心力繼之以死願陛下勿憂帝笑曰﹕得任城此行朕復何憂也。遂授節銅 虎竹使符御仗左右仍行常州事後遷右僕射南齊遣其太尉陳顯達入寇漢陽是時孝文 不豫引澄入見清徽堂詔曰﹕顯達侵亂漢陽不安朕不親行莫攘此賊朕疾患淹年氣力 □□敝如有非常委任城大事是役必須從朕澄涕泣對曰﹕臣謹竭股肱之力畢命上報 遂從駕南伐。 澄子嵩孝明時為平南將軍表請伐樑詔曰﹕所陳嘉謀深是良計如當機形可進任 將軍裁之既而樑武尋克建業乃止。 陽平王新成長子順累遷懷朔鎮大將軍都督三道諸軍事北討詔徵赴京問戰伐之 事對曰﹕當仰仗廟□使呼韓同渭橋之禮帝嘆曰﹕壯哉﹗王言朕所望也。北海王詳 從孝文南伐為散騎常侍帝自雒北巡詳常與侍中彭城王勰並在輿輦陪侍左右。又以 詳行中領軍留守給鼓吹一部甲仗三百人兼督營構之務及宣武覽政遷侍中大將軍錄 尚書事帝講武於鄴詳與右僕射高肇領軍於涇留守京師帝禮敬尚隆憑寄無替軍國大 事總而裁決每所敷奏事皆協允。 彭城王勰為司徒太子太傅侍中南齊將陳顯達內寇孝文親討之詔勰使持節都督 中外諸軍事總攝六師帝不豫勰辭曰﹕臣侍疾無暇六軍須有所□事不兩興情力。又 竭更請一王總當軍要帝曰﹕戎務侍疾皆憑於汝牽痾如此吾深慮不濟安六軍保社稷 者舍汝而誰何容力更請人以違心寄宗社所賴唯在於汝諸葛孔明異姓受□而況汝乎﹗ 行次□育陽帝謂勰曰﹕吾患轉惡汝其努力及至馬圈帝疾甚謂勰曰﹕修短命也。死 生大分今吾氣力危□□當成不濟矣。雖敗顯達國家安危在此一舉社稷所仗唯在汝 身霍子孟以異姓受付況汝賢親可不勉也。乃手詔宣武曰﹕吾百年之後其聽勰辭蟬 舍冕遂其沖挹之性也。及宣武即位因以勰為宰輔勰頻口陳遺旨請遂素懷宣武對勰 悲慟每不許之勰頻煩表聞辭義懇切帝難違遺敕遂其雅情猶逼以外任乃以勰為使持 節侍中都督冀定幽瀛營安平七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開府定州刺史勰仍陳讓。又面 申前意宣武固執不許乃述職。又齊將陳伯之屯肥口勰往討之分命諸將頻戰伯之宵 遁勰還京師帝臨東堂引見詔勰曰﹕比鳳鳥未至蒼黎未化故仰屈尊謨綏懷邊附而寇 豎昏迷敢鬥淮楚叔父英略高明應機殄定凱旋今辰伏慰悲佇勰謝曰﹕臣忝充戎帥撫 安新故而不能宣武導恩威懷遐邇致小豎伯之驅率蟻徒虔劉邊堡非唯仰慚天顏實亦 俯愧朝列春秋責帥臣實當之賴陛下慈深舍過故使愚臣獲免罪責勰頻表辭大司馬領 司徒及所增邑乞還中山有詔不許乃除錄尚書侍中司徒如故固辭不免勰雅好恬素不 以勢利嬰心孝文重其事□縶維不許雖有遺詔復為宣武留連每乖情願常凄然嘆息以 詔旨殷勤□黽□免應命後。又錄尚書侍中司徒太師勰遂固辭詔曰﹕蓋二儀分象君 臣之位形焉上下既位唱和之義生焉自古統天位之主曷嘗不賴明師仗賢輔而後燮和 陰陽彝倫民物者哉﹗往而不返者先民誠有之斯所謂獨善其身而亂大倫山林之士耳 賢人君子則不然也。屈己以安民難身以濟物所謂以先知覺後知同塵而與天下俱潔 者也。朕猥以沖年纂臨寶歷實賴叔父拯濟之功誠宜永兼將相以綱維內外但逼奪先 旨憚違沖挹□免志割心以遂高素自此水旱乖和陰陽失序是以屈王論道庶燮茲玉燭。 且師宰從容無廢清尚故周旦復辟而居之尚父期頤以終位王義兼國家理絕獨高可遣 侍中敦諭宣武。又修家人書於勰曰﹕諱言奉還告承猶執沖遜諱實庸□政術多□比 輔弼之寄仰屬親尊叔父德望兼重師訓所歸豈得近遺家國遠崇清尚也。便願紆降特 副傾注之心勰不得已而應命。 常山王素孫暉宣武時為侍中領右衛將軍雖無補益深被親寵凡在禁中要密之事 暉別奉旨藏之於匱唯暉入乃開其餘侍中黃門莫有知者。 北齊趙郡王琛初任東魏為定州刺史及斛斯椿等[C260]結高祖將謀內討以晉陽 根本召琛留掌後事以為並肆汾大行台僕射領六州九酋長大都督其相府政事琛悉決 之。 琛子□小名須拔從文宣還晉陽時濟南以太子監國因立大都督府與尚書省分理 眾事仍開府置佐顯祖特崇其選乃除□侍中攝大都督後因侍宴文宣從容顧謂常山王 演等曰﹕近來亦有如此長史不吾用此長史何如常山王對曰﹕陛下垂心庶政優賢禮 物須拔進居蟬珥之榮退當委要之職自昔以來實未聞如此銓授帝曰﹕吾於此亦自謂 得宜及世祖時為司空攝尚書事突厥嘗侵軼至並州帝親御戎六軍進止皆令取□節度。 清河王岳初仕東魏為晉州刺史西南道大都督得綏邊之稱時岳遇患高祖令還並 治療疾瘳復令赴職及後爾朱兆猶據並州高祖將討之令岳留鎮京師遷驃騎大將軍儀 同三司。 岳子勱文宣之從弟也。初除青州刺史拜日文宣戒之曰﹕叔父前牧青州甚有遺 惠故遣汝慰彼黎庶宜好用心無墜聲績勱流涕對曰﹕臣以蒙幼濫叨拔擢雖竭庸愚懼 忝先政帝曰﹕汝既能有此言吾不慮也。後周廣川公測太祖族子太祖為魏丞相以測 為右長史委以軍國。又令測詳定宗室昭穆遠近附於屬籍歷位侍中開府儀同三司。 廣陵郡公孝伯字胡玉測弟深之子其生與武帝同日太祖甚愛之養於第內及長。 又與武帝同學武帝嘗謂曰﹕公與我猶漢高與盧綰也。賜以十三環金帶自是常侍左 右出入臥內朝務皆得預焉孝伯亦竭心盡力無所回避至於時政得失外間細事皆以奏 聞帝信委之當時莫比及將誅晉公護密與衛王直圖之唯孝伯及王軌宇文神舉等頗得 參預大軍東討拜內史下大夫令掌留台事軍還帝曰﹕居守之重無忝戰功﹐於是加授 大將軍每車駕巡幸嘗執其手令居守。 齊殤王憲太祖第五子晉公護執政時雅相親愛及護誅高祖召憲入免冠拜謝帝謂 之曰﹕天下者太祖之天下也。吾嗣守洪基常恐失墜蒙宰無君凌上將圖不軌吾所以 誅之以安社稷汝親則同氣休戚共之事不相。 涉何煩相謝乃詔憲往護第收兵符及諸簿籍等尋以憲為大塚宰隋河間王弘高祖 初為後周丞相常置左右委以心腹。 觀德王雄高祖受禪封廣平王參預朝政貴寵冠絕一時與高□虞慶則蘇威稱為四 貴。 漢王諒為並州總管高祖幸溫湯而送之自山以東至滄海南抵黃河五十二州盡隸 焉特許以便宜不拘律令。 越王侗仁謹元德太子少子煬帝諸孫也。帝每巡幸侗常留守東都。 唐高祖義師初起授第四子巢王元吉太原郡守封姑臧郡公尋進封齊國公授十五 郡諸軍事鎮北大將軍留鎮太原許以便宜行事。 德宗貞元二年八月以睦王府長史嗣虢王則之為左金吾大將軍初帝以沈房超為 金吾謂宰臣曰﹕朕不欲獨厚外戚亦選宗室子有才行者獎拔之乃特用則之焉。 樑太祖幸西京制加建昌宮使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徒守開封尹博士友文為特進 檢校太保守開封尹依前建昌宮使充東都留守。 ○宗室部‧將兵 《詩》曰﹕大宗維翰蓋言宗室之藩屏王國也。自成周之並建子弟犬牙相錯維 持夾輔載祀彌久秦漢而下或委以戎重或命之征伐或讚興王之業功參於締構或遏四 夷之侮威宣於徼塞所以肅清邦慝震焯王靈磐維之業亦雲﹕茂矣。至有四郊多壘金 革未息爰命親賢兼領督帥慎擇副貳大署僚佐資其風望以一群志茲亦周室懷柔之道 漢家尊王之旨也。 秦長安君成□喬始皇弟也。始皇八年以成□喬將軍擊趙。 公子扶蘇始皇長子也。始皇二十五年使扶蘇北監蘇恬軍於上郡。 漢荊王賈高帝五年舉九江迎英布兵皆會陔下誅項籍帝因使賈將九江兵與太尉 盧綰西南擊臨江王共尉(共敖之子)。 燕王澤高祖十一年以將軍擊陳□將王黃封為營陵侯。 江都易王非初為汝南王吳楚反時非年十五有材氣上書自請擊吳景帝賜非將軍 印擊吳吳已破徙王江都治故吳國(治謂都之劉濞所居也。)。 後漢順陽懷侯嘉光武族兄初隨更始征伐為偏將軍及攻破宛封興德侯遷大將軍 擊延岑於冠軍降之更始既都長安以嘉為漢中王扶威大將軍擊持節就國都於南鄭眾 數十萬。 下博侯張齊王石之子永平十六年與奉車都尉竇固等並出擊□奴。 魏任城王彰太祖子漢末代郡烏桓反彰行驍騎將軍討之悉平。 陳侯仁太祖從弟從太祖征伐有功累遷征南將軍文帝時屯宛權遣將陳邵據襄陽 詔仁討之仁與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陽使將軍高遷等徙漢南附化民於漢北帝遣使即拜 仁大將軍。又詔仁移屯臨穎遷大司馬復督諸軍據烏江還屯合肥。 長平侯休太祖族子常從征伐文帝即位夏侯□薨以休為鎮南將軍假節都督諸軍 事車駕臨送帝乃下輿執手而別邵陵侯真太祖族子文帝黃初三年以真為上軍大將軍 都督中外諸軍事假節鉞與夏侯尚等征孫權擊牛渚屯破之。 吳奮威將軍瑜堅季弟靜之子以恭義校尉始領兵眾是時賓客諸將多江西人瑜虛 心綏撫得其歡心建安九年領丹陽太守為眾所附至萬餘人加綏遠將軍十一年與周瑜 共討麻保二屯破之後從大帝拒曹公於濡須帝欲交戰瑜說帝持重帝不從軍果無功遷 奮威將軍領郡如故自溧陽徙屯牛渚。 瑜弟征虜將軍皎始拜護軍校尉領眾二千餘人是時曹公數出濡須皎每赴拒號為 精銳遷都護征虜將軍代程普督夏口黃蓋及兄瑜卒。又並其軍後呂蒙當襲南郡帝欲 令皎與蒙為左右部大都督蒙說帝曰﹕若至尊以征虜能宜用之呂蒙能宜用蒙昔周瑜 程普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雖事決於瑜普自恃蒙將。且俱是都督遂共不睦幾敗國事 此目前之戒也。帝寤謝蒙曰﹕以卿為大督命皎為後繼擒關羽定荊州皎有力焉。 皎弟沙羨侯奐皎既卒奐代統其眾以蒙武中郎將領江夏太守黃武五年大帝攻石 陽奐以地主使所部將軍鮮於丹帥五千人先斷淮道自帥吳碩張樑五千人為軍前鋒降 高城得二將大軍引還拜楊威將軍封沙羨侯卒子承嗣以昭武中郎將代統兵領郡卒無 子以庶弟壹奉奐後襲業為將孫峻之誅諸葛恪也。壹與全施績攻恪弟公安督融融自 殺壹從鎮南遷鎮軍假節督夏口。 平南將軍輔堅兄之子也。以揚武校尉佐策平三郡策討丹陽七縣使輔西屯歷陽 以拒袁術並招誘餘民鳩合遺散。又從策討陵陽生得祖郎等策西襲廬江太守劉勛輔 隨從身先士卒有功後遷平南將軍。 建德侯韶字公禮堅族孫也。為將軍屯京城後封建德侯權稱尊號為鎮北將軍韶 為邊將數十年善養士卒得其死力。 丹徒侯桓年二十五拜安東中郎將與陸遜共拒劉備備軍眾甚盛彌山盈谷桓投刀 奮命與遜戮力備遂敗走桓斬上兜道截其徑要備逾山越險僅乃得免忿恚嘆曰﹕吾昔 初至京城桓尚小兒而今迫孤乃至此也。桓以功拜建武將軍封丹徒侯奉邑自置長吏。 建昌侯慮字子智黃武七年封建昌侯後二年丞相雍等奏慮性聰體達所尚日新比 方近漢宜進爵稱王帝未許久之尚書僕射存上疏曰﹕帝王之興莫不褒崇至親以光群 後故魯衛於周寵冠諸侯高帝五王封列於漢所以藩屏本朝為國鎮衛建昌侯慮稟性聰 敏才兼文武於古典制宜正名號陛下謙光未肯如舊群寮大小咸用於邑方今姦宄恣睢 金鼓未弭腹心爪牙惟親與賢輒與丞相雍等議咸以慮宜為鎮軍大將軍授任偏方以光 大業乃許之﹐於是假節開府治並州。 晉陽義成王望字子初泰始中吳將施績寇江夏邊境騷動以望統中軍步騎二萬出屯 龍陂為二方重鎮節度加大都督諸軍事會荊州刺史胡烈拒績破之望乃班師俄而吳將 丁奉寇芍陂望。又率諸軍以赴之未至而奉退拜大司馬孫皓率眾向壽春詔望統中軍 二萬騎三千據淮北皓退軍罷。 汝南王亮宣帝子為侍中撫軍大將軍領後軍將軍統冠軍步兵射聲長水等營。 亮子衛將軍□初從惠帝還雒以征南兵八百人給之特置四部牙門永興初率眾依 東海王越討劉喬有功拜揚武將軍。 楚王瑋武帝第五子為衛將軍領北軍中候譙王恬四子尚之為前將軍允之為吳國 內史恢之驃騎司馬丹陽尹休之襄城太守各擁兵馬勢傾朝廷。 南齊豫章王嶷太祖第二子宋末為侍中總管內直衛沈攸之之難太祖入朝堂嶷出 鎮東府加冠軍將軍袁粲舉兵之夕丹陽丞王遜告變先至東府嶷遣帳內軍主戴元孫二 千人隨薛道淵等俱至石頭焚門之功元孫預焉。 樑安成康王秀太祖子也。高祖義師至新林諸王侯悉自漢赴軍高祖以秀為輔國 將軍是時東昏弟晉熙王寶嵩為冠軍將軍南徐州刺史鎮京口長史范岫行府州事遣使 降。且請兵高祖以秀為冠軍長史南東海太守鎮京口城建康平仍為使持節都督南徐 兗州諸軍事南徐州刺史。 臨川王宏高祖弟天監四年詔宏都督諸軍侵魏宏以帝之介弟所領皆器械精新軍 容甚盛北人以為百數十年所未之有軍次雒口前軍克樑城。 吳平侯景高祖從父弟為南兗州刺史天監四年王師北伐景帥眾出淮陽進屠宿豫 景丁母憂詔起攝職。 南康簡王績高祖子普通四年自南兗州刺史徵為侍中□麾將軍領石頭戍軍事豫 章王綜普通六年三月為鎮北將軍南兗州刺史權頓彭城總督眾軍並攝徐州府事。 鄱陽忠烈王恢齊明帝時為前軍主簿在京師高祖義兵至恢於新林奉迎以為輔國 將軍三吳多亂高祖命出頓破崗建康平還為冠軍將軍右衛將軍。 恢子范太清元年六月以前雍州刺史為征北將軍總督漢北征討諸軍事。 邵陵王綸高祖子太清二年八月為安前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都督眾軍以討侯景。 臨賀王正德太清二年八月為北平將軍都督京師諸軍屯丹陽郡以備侯景。 陳遂興縣侯詳字文幾少出家為桑門善書記談論清雅高祖討侯景召詳令反初服 配以兵馬從定京邑。 南康郡王曇朗樑末為著作佐郎高祖北濟江圍廣陵宿豫人東方光據鄉建義乃遣 曇朗與杜僧明自淮入泗應赴之齊援大至曇朗與僧明築壘抗御尋奉命班師以宿豫義 軍三萬濟江高祖誅王僧辯留曇朗鎮京口知留府事。 宜黃縣侯慧紀字元方高祖從孫從平侯景杜龕除貞威將軍通直散騎常侍宣帝大 建十年吳明徹北討敗績以紀為持節智武將軍緣江都督兗州刺史臨海侯方慶南康愍 王子也。宣帝大建二年以廣州刺史馬靖久居嶺表大得人心士馬強盛朝廷疑之至是 以方慶為仁威將軍廣州刺史以兵襲靖靖誅進號宣毅將軍。 後魏秦明王翰昭成帝子有豪氣年十五便請征伐昭成壯之使領騎二千及長統兵 號令嚴明多有克捷。 任城王澄孝文時為征北大將軍蠕蠕犯塞加澄使持節督北討諸軍事以討之蠕蠕 遁走恆州刺史穆泰在州謀反推朔州刺史陽平王順為主順表其狀孝文召澄入見凝□ 堂曰﹕□得陽平。表曰﹕穆泰謀為不軌招誘宗室脫或必然遷京甫爾北人戀舊南北 紛擾朕雒陽不立也。此事非任城不辦可為我力疾向北如其弱也。直往擒翦。若其 勢強可乘制發並肆兵以殄之雖知王患既是國家大事不容辭也。澄曰﹕泰等愚惑正 因戀本為此非有遠圖臣誠怯弱不憚是輩雖復患□□豈敢有辭謹當罄盡心力繼之以 死願陛下勿憂孝文笑曰﹕得任城此行朕復何憂也。遂授節銅虎竹使符御仗左右仍 行恆州事及宣武時澄為揚州刺史表請南伐詔發冀定瀛相並濟六州二萬人馬一千五 百匹令仲秋之中畢會淮南並壽陽先兵三萬委澄經略先是朝議有南伐之意以蕭寶夤 為東揚州刺史據東城陳伯之為江州刺史戍陽石以澄總督二鎮授之節度至是勒兵進 討以東關水沖大峴險要。若東關縱水陽石則合肥有倒懸之急不圖大峴則歷陽有乘 險之援淮陵陸道九山水路並宜經略。 北海王顥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時葛榮南進稍逼鄴城太武初以顥為侍中驃騎 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相州刺史以御榮。 江陽王繼為平北將軍鎮攝舊都高車酋帥樹者擁部民反叛詔繼都督北討諸軍事 自淮朔已東悉稟繼節度。 趙郡王□為豫州刺史孝文南伐以□為使持節車騎大將軍都督關右諸軍事給銅 虎符十。 高陽王端為安東將軍青州刺史是時樑將寇逼徐揚除端撫軍將軍金紫光祿大夫 使持節東南道大使處分軍機。 彭城王勰孝文時為侍中帝南伐以勰行撫軍將軍領宗子軍宿衛左右。 樑郡公元嘉泰和三年十一月進爵為假王督二將出淮陰隴西公元琛督三將出廣 陵中山王英正始三年四月為征南將軍都督楊徐二道諸軍事指授邊將時郢州治中督 榮祖潛引樑軍以義陽應之三關之戍並據城降樑郢州刺史婁悅嬰城自守懸瓠城民白 早生等殺豫州刺史司馬悅據城南叛樑將齊苟仁率眾守懸瓠悅子尚華陽公主主並為 所劫詔英使持節都督南征諸軍事假征南將軍出自汝南宣武引英謂之曰﹕婁悅統御 失和銓衡□於簡授故使郢民引寇關戌外奔義陽孤窘有倒懸之切王國之召虎威名宿 震故屈王親總元戎掃清氛穢昔衛霍以匈奴之故居無寧歲今南疆不靖王不得以屢勞 為辭也。英對曰﹕臣才非韓白識□孫吳徒以宗室之長頻荷推轂之寄規略淺短失律 喪師宜彰子反之戮以謝天下陛下慈深念屨愛等鍾牛使臣得同荀伯再生明世誓追孟 氏復為後期關郢微寇何足平殄滅賊方略已在臣目中願陛下勿勞聖慮也。宣武曰﹕ 截彼東南再清隨楚所望於將軍鍾離一眚豈足以損大德今王董彼三軍朕無憂矣。 北齊蘭陵武王長恭文襄子初為太尉與段韶討柏谷。又攻定陽韶病長恭總其眾 前後以戰功別封鉅鹿長樂樂平高陽等郡公。 後周晉盪公護高祖時為大蒙宰東征於齊詔曰﹕神。若軒皇尚雲﹕三戰聖如姬 武。且曰﹕一戎弧矢之威幹戈之用帝王大器誰能去兵太祖丕承天命造我周室日月 所照罔不率從高氏乘[C260]跋扈竊有並冀世濟其惡腥穢彰聞皇天震怒假手突厥驅 略汾晉掃地無遺季孟勢窮伯圭日蹙坐待滅亡鑒之愚智故突厥班師仍屯彼境更集諸 部傾國重來星流電擊數道俱進期在仲冬同會並鄴大蒙宰晉公朕之懿昆任隆伊呂平 一宇宙惟公是屬朕當親執斧鉞廟庭祗授有司宜勒眾軍量程赴集進止遲速委公處分﹐ 於是徵二十四軍及左右廂散隸及秦隴巴蜀之兵諸蕃國兵二十萬人帝於廟庭授護斧 鉞出軍至潼關東平郡公神舉宣政元年為司武上大夫高祖北伐令神舉與原國公姚願 等率兵俱入至□陽班師及幽州人盧昌期等據范陽反詔神舉討擒之。 隋衛昭王爽初高祖以為行軍元帥步騎七萬以備胡出平涼無虜而還。 高都縣侯尚希初仕後周為司憲中大夫高祖總百揆尉遲迥屯兵武陟遣尚希督宗 室兵三千人鎮潼關唐永安王孝基高祖從父弟武德二年劉武周將宋金剛來寇汾澮夏 縣人呂崇茂殺縣令舉兵自稱衛王請授於武周以孝基為行軍總管討之。 淮安王神通高祖從父弟隋末義師起與司竹賊何潘仁合勢下□縣眾逾一萬自稱 關中道行軍總管從高祖平京師武德元年為山東道安撫大使擊字文化及於衛縣竇建 德既虜化及神通後為建德所陷及建德敗復授河北道行台尚書左僕射從太宗平劉黑 闥。 神通子膠東郡公道彥貞觀中為岷州都督李靖之擊吐谷渾也。詔道彥為赤水道 行軍總管以討之道彥季弟樑郡公孝逸光宅元年徐敬業據揚州作亂以孝逸為左玉鈐 衛大將軍揚州行軍大總管督軍以討之。 河間王孝恭高祖從父兄子武德三年為夏州總管令大造舟楫教習水戰以圖蕭銑 尋授荊湘道行軍總管統水陸十二總管六年輔公╛據江東發兵寇壽陽命孝恭為行軍 元帥以擊之。 淮陽王道玄高祖從父兄子武德初從太宗擊宋金剛王世竇建德以功拜雒州總管 五年劉黑闥引突厥寇河北以道玄為山東道行軍總管以討之。 江夏王道宗道玄從父弟武德初從太宗討劉武周王世有功貞觀三年為大同道行 軍總管與李靖破頡利可汗及吐谷渾寇邊以李靖為昆丘道行軍大總管道宗副之。 隱太子建成高祖子隋末義師起拜左領軍大都督引兵略定西河從平長安授撫軍 大將軍東討元帥將兵十萬徇雒陽(臣欽。若等曰﹕武德元年以後事具儲宮將兵門)。 巢王元吉高祖子武德四年為稷州刺史襄州道行台尚書令太宗征竇建德留元吉 圍王世充於東都榮王琬玄宗子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安祿山叛冊琬為元帥以河西節度 高仙芝為副元帥統諸軍以東征內出錢帛於京師召募十萬眾號曰﹕天武健兒旬日而 集屯軍灞上旌旗營帳連亙二十裡照耀於原野。 嗣虢王巨天寶中坐與史敬忠相識於南賓郡安置屬安祿山反陷東都玄宗擇將帥 十五載二月張□自襄陽還見禁中因奏巨宗室中善騎射有謀略玄宗追至京遂以為譙 郡太守攝御史大夫河南節度使明日巨稱官銜奏謝玄宗驚曰﹕何得令攝即日詔兼御 史大夫巨奏曰﹕方今艱難恐為賊所詐召臣不知何以取信玄宗劈木契分授之遂以巨 兼領嶺南黔中南陽三節度使。 越王系肅宗子代宗乾元二年詔充天下兵馬元帥應援軍署置所司準式。 舒王謨代宗子德宗建中四年九月為揚州大都督持節荊襄江西沔鄂等道節度兼 諸軍行營兵馬都元帥賜名誼改封晉王時李希烈悉眾攻襄城德宗將遣江西鄂岳之帥 進攻蔡州慮無統帥不能齊一乃命焉以兵部侍郎蕭復為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元帥統 軍長史舊令有行軍長史以復父名衡特更之。又以新除潭州觀察使孔巢父為右庶子 兼御史大夫充行軍左司馬以山南東道節度行軍司馬檢校兵部郎中兼御史大夫樊澤 為諫議大夫兼御史中丞行軍右司馬刑部員外郎劉從一為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侍御 史韋纘為工部郎中兼御史中丞並充判官兵部員外郎高參為兵部郎中掌書記右金吾 大將軍渾□為檢校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為中軍虞□江西節度使嗣曹王皋為前軍兵 馬使鄂岳都團練使李兼為之副山南東道節度使賈□為中軍兵馬使荊南節度使張伯 儀充後軍兵馬使以左神武軍使王價為檢校太子賓客左衛將軍高承謙為檢校太子詹 事司農少卿郭曙為檢校太子左庶子前秘書省著作郎常願為檢校秘書少監並充押衙。 輝王祚天復三年二月制為天下兵馬大元帥。 嗣覃王景福二年制以為京西招討使神武大將軍李金歲副之。 通王(史失其名)乾寧三年二月制以為開府儀同三司判侍衛諸軍事。 樑郢王友□開平四年十月檢校司徒充左右控鶴都指揮使兼管四蕃將軍乾化元 年充諸軍都虞□冀王友謙開平五年四月詔曰﹕□岐未滅關隴多虞宜擇親賢總茲戎 重應以關西同雍化□延夏等六道兵馬並委冀王收管指揮凡有抽差先申西面都招討 使仍別奏聞庶合機權以寧邊鄙。 邵王友誨乾化元年以檢校兵部尚書充控鶴二指揮臣欽。若等曰﹕史闕名使。 友寧字安仁太祖從子少習詩禮長喜兵法有倜儻之風太祖鎮汴累署軍職每因出 師多命驍果以從友倫太祖仲兄存次子也。帝愛其才氣錄為皇子署軍職領騎卒。 後唐魏王繼岌莊宗子同光二年三月詔充諸道行營都統鄴都留守興聖宮使判六 軍諸衛事伐蜀置中軍以樑漢□充軍馬步都虞□兼中軍馬步都指揮事張廷蘊充中軍 步軍都指揮使牛景章充中軍左廂馬軍都指揮使沈斌充中軍右廂馬軍都指揮使卓瑰 充中軍左廂步軍都指揮使王贄充中軍右廂步軍都指揮使供奉官李從襲充四面行營 中軍馬步軍都監押高品李廷安呂知柔充衛王衙通謁工部尚書任圜翰林學士李愚從 魏王出征參預軍機。 秦王從榮明宗子長興中以本官充天下兵馬大元帥。 ●卷二百七十 ○宗室部‧文學 易之小畜曰﹕懿文德《傳》曰﹕人不學不知道蓋閔子有將落之嘆宣尼著無文 之論是知學問之為益文辭之為功其至矣。哉﹗乃有聯華帝裔分暉宗胄外膺維翰之 寄居有敏德之美而能探考載籍服膺師訓咨求鴻碩周旋儒雅以至貫通六藝多識前言 參預述作書法示後□藻彰於敏麗屬辭尚乎﹗體要炳焉英發煥乎﹗成章斯固茂公姓 振振之風增時文鬱鬱之盛者也。 周公旦武王之弟也。多才多藝作七月鴟□之詩大誥微子之命歸禾嘉禾康誥酒 誥梓材召誥雒誥多士無逸君□多方立政及周官儀禮周頌等篇。 漢楚元王交字遊高祖同父少弟也。(言同父知其異母)好書多材藝少時嘗與 魯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詩於浮丘伯(白生魯國奄裡人浮丘伯秦時儒生)伯者孫卿門 人也。(孫卿姓荀名況為楚國蘭陵令漢以避宣帝諱改之曰﹕孫)後封楚至國以穆 生白生申公為中大夫高後時浮丘伯在長安元王遣子郢客與申公俱卒業(卒終也。) 文帝時聞申公為詩最精以為博士元王好詩諸子皆讀詩申公始為詩傳號魯詩(凡言 傳者謂為之解說。若今詩毛氏傳也。)元王亦次之詩傳號曰﹕元王詩(次謂綴集 之)世或有之。 樑懷王揖文帝少子好詩書帝愛之異於諸子河間獻王德景帝子修學好古實事求 是(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從民得善書必為好寫與之留其真(真正也。留其正 本也。)加金帛賜以招之繇是四方道術之人不遠千裡(不以千裡為遠而自至)或 有先祖舊書多奉以奏獻王者故得書多與漢朝等是時淮南王安亦好書所招致率多浮 辨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記孟子《老子》之屬皆經傳說記七十子 之徒所論其學舉六藝立毛氏詩左氏春秋博士修禮樂被服儒術造次必於儒者山東諸 儒多從遊武帝時王來朝獻雅樂對三雍宮(辟雍明堂靈台也。)及詔策所問三十餘 事其對推道術而言得事之中文約指明。又與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諸子言樂事者以作 樂記獻八佾之舞與制氏不相遠其內史丞王定傳之以授常山王禹禹成帝時為謁者數 言其儀獻王采禮樂古事稍稍增輯至五百餘篇。 淮南王安厲王長之子也。為人好書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作為內書二十一 篇外書甚眾。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黃白之術(黃黃金白白銀也。)亦二十餘萬言 武帝方好藝文以安屬為諸父辨博善為文辭甚尊重之每為報書及賜(賜謂時賜書也。) 嘗詔司馬相如等視草乃遣(草謂為文之□草)初安入朝獻所作內篇新出上愛秘之 使為離騷傳(傳謂解說之。若毛詩傳)旦受詔日食時上。又獻頌德及長安都國頌 每宴見談說得失及方技賦頌昏暮然後罷。又有賦八十二篇。 陽丘侯偃齊悼惠王孫作賦十九篇。 燕刺王旦武帝子博學經書雜記。 廣川王去惠王越之子景帝孫也。師受易《論語》孝經皆通好文辭。 紅侯富之子辟疆字少卿楚元王之孫也。好讀詩屬文(屬文謂會綴文辭也。) 武帝時以宗室子隨二千石議論冠諸宗室(議論每出宗室之上也。)清靜少欲嘗以 書自娛不肯仕有賦八篇。 陽城侯德辟疆子有賦九篇。 德子向字子政辟疆之孫也。本名更生既冠以行修飭擢為諫議大夫是時宣帝循 武帝故事招選名儒俊材置左右更生以通達能屬文辭與王褒張子僑等並進對獻賦頌 凡數十篇會初立□樑春秋更生復受□樑講論五經於石渠成帝時向數奏封事遷光祿 大夫時帝元舅陽平侯王鳳為大將軍秉政倚太後專國政兄弟七人皆封為列侯時數有 大異向以為外戚貴盛鳳兄弟用事之咎而帝方精於詩書觀古文詔向領校中五經秘書 (言中以別於外)向見尚書洪范箕子為武王陳五行陰陽休咎之應向乃集合上古以 來歷春秋六國至秦漢符瑞災異之說記推跡行事連傳禍福著其佔驗比類相從各有條 目凡十一篇號曰﹕洪范《五行傳》論奏之天子心知向忠精故為鳳兄弟起此論也。 然終不能奪王氏之權向有賦三十三篇三子皆好學長子□以易教授官至郡守中子賜 九卿丞早卒向少子歆字子駿少以通詩屬文召見成帝待詔宦者署為黃門郎河平中受 詔與父向領校秘書講六藝傳記諸子詩賦數術方技無所不究哀帝初即位大司馬王莽 舉歆宗室有材行為侍中大中大夫貴幸復領五經卒父前業歆乃集六藝群書種別為七 略歆及向始皆治易宣帝時詔向授□樑春秋十餘年大明習及歆校秘書見古文春秋 《左氏傳》歆大好之時丞相史尹咸以能治左氏與歆共校經傳歆略從咸及丞相翟方 進受質問大義初《左氏傳》多古字古言學者傅訓故而已及歆治左氏引傳文以解經 轉相發明繇是章句義理備焉歆亦湛靖有謀父子俱好古博見︹志(志記也。)過絕 於人淮陽憲王欽宣帝子也。好經書法律聰達有材作賦二篇。 後漢劉般宣帝之玄孫也。王莽敗與母流轉至武威雖尚少而篤志修行講誦不怠 其母及諸舅以為身寄絕域死生未必不宜苦精。若此數以曉般猶不改業建武八年隗 囂敗河西始通般即將家屬東至雒陽獃經學於師門。 沛王輔光武子也。矜嚴有法度好經書善說京氏易孝經《論語》傳及圖讖作五 經論時號之曰﹕沛王通論東平王蒼光武子少好學書為驃騎將軍是時中興三十餘年 四方無虞蒼以天下化平宜獃禮樂乃與公卿共議定南北郊冠冕車服制度及光武廟堂 歌八佾舞數明帝以所作光武本紀示蒼蒼因上光武受命中興頌帝甚嘉之以其文典雅 特令校書郎賈逵為之訓詁及薨詔誥中傅封上蒼自建武以來章奏及所作書記賦頌七 言別字歌詩並集覽焉。 琅邪王京光武子好經學永平中數上詩賦頌德明帝嘉美下之史官。 順陽懷侯嘉光武族兄也。與伯□俱學長安習尚書春秋。 甘裡侯敏光武族昆弟通經有行。 臨邑侯復光武兄伯升孫也。好學能文章永平中每有講學事輒令復典掌焉與班 固賈逵共述漢史傅毅等皆宗事之復子□□□余及從兄平望侯毅並有才學永寧中鄧 太後召毅及□□□余入東觀與謁者僕射劉珍著中興以下名臣烈士傳□□□余。又 自造賦頌書論凡四篇。 北海敬王睦光武兄伯升孫也。少好學博通書傳光武愛之數被延納明帝之在東 宮尤見幸待入侍諷誦出則執轡性好讀書嘗為愛玩能屬文作春秋旨義終始論及賦頌 數十篇。 平望侯毅北海敬王子也。毅少有文辨安帝時上漢德論十二篇時劉珍鄧耽尹兌 馬融共上書稱其美安帝嘉之。 濟南王香光武曾孫也。篤行好經書。 陳敬王羨明帝子博涉經書有威嚴與諸儒講論於白虎殿劉樑宗室子孫嘗疾世多 利交以邪曲相黨乃著破群論時之覽者以為仲尼作春秋亂臣知懼今此論之作俗士﹐ 豈不愧心其文不存。又著辨和同之論孫禎亦以文才知名。 魏陳思王植字子建武帝子也。年十歲讀誦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帝視其 文謂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願當面試奈何倩人時鄴銅爵台新 成帝悉將諸子登台使各為賦植援筆立成可觀太祖甚異之明帝時植薨詔撰錄前後所 著賦頌詩銘雜論凡百餘篇副藏內外。 中山恭王袞武帝子也。少好學十餘歲能屬文每讀書文學左右嘗恐以精力為病 數諫止之然性所樂不能廢也。每兄弟遊娛袞獨譚思經典為北海王時黃龍見鄴西漳 水袞上書讚頌凡所著文章二萬餘言才不及陳思王而好與之侔。 吳孫瑜堅季弟之子好樂墳典雖在戎旅誦聲不絕孫承好學有文章作螢火賦行於 世。 晉安平獻王孚宣帝次子也。博涉經史漢末喪亂與兄弟處危亡之中簞食瓢飲而 披閱不倦。 扶風王駿宣帝子也。幼聰慧五六歲能書疏諷誦經籍見者奇之能著論與荀□論 仁孝先後文有可稱高陽王睦宣帝弟泰之子也。少好學與元帝及范陽王□俱有稱於 宗室。 南陽王世子保字景度少有文義好述作。 范陽王□宣帝弟康王綏之子也。少好學馳譽研考經記清辯能言論以宗室選拜 散騎常侍。 東安王繇宣帝子武王□之次子也。博學多才。 齊獻王攸文帝子也。少而岐嶷及長清和平允親賢好施愛經籍能屬文善尺牘為 世所楷才望出武帝之右宣帝每器之為太子太傅獻箴於太子世以為工。 高陽王睦子彪出繼宣帝弟敏少篤學不倦專精學習故得博覽群籍終其綴集之務 注《莊子》作九州春秋為續《漢書》。又條譙周古史考中凡百二十二事為不當多 據汲塚紀年之義亦行於世。 宋江夏王義恭武帝子也。涉獵文義孝武時每有祥瑞輒上賦頌撰要記五卷起前 漢訖晉太元表上之詔付秘閣。 臨川王義慶武帝弟子也。撰徐州先賢傳十卷奏上之。又擬班固典敘以述皇代 之美義慶性好文義文辭雖不多足為宗室之表招聚文學之士近遠必至所著《世說》 十一卷撰集林二百卷並行於世文帝與義慶書嘗加意斟酌。 南平穆王鑠文帝第四子也。少好學有文才未弱冠擬古三十餘首時人以為亞跡 陸機。 建平宣簡王宏文帝第七子也。少而□素篤好文集宏子景素少有父風好文章書 籍。 晉熙王□文帝第九子前廢帝子業立懼禍奔於魏□雖學不淵洽覽子史前後表啟 皆其自制魏朝嘉重之。 南齊豫章王嶷高帝第二子也。嶷有子十六人有文學者子恪子質子顯子□子暉 五人恪嘗謂所親曰﹕文史之事諸弟備之矣。不煩吾復牽率但退食自公無過足矣。 子恪少亦涉學頗屬文隨棄其本故不傳文集。 子范子恪之弟也。為南平從事中郎王使制千字文其辭甚美王命記室蔡□注釋 之自是府中文章皆使具草及為簡皇後哀策文詞理哀切前後文集三十卷子滂確並少 有文章。 子顯好學工文嘗著鴻序賦尚書令沈約見而稱曰﹕可謂明道之高致蓋幽通之流 也。樑武帝雅愛子顯文。又嘉其容止吐納嘗從容謂曰﹕我造通史此書。若成眾史 可廢子顯對曰﹕仲尼讚易道黜八索述職方除九丘聖制符同復在茲日時以為名對。 又啟撰武帝集並普通北伐記為國子祭酒於學述武帝五經義子顯嘗為自序其略雲﹕ 余為邵陵王友恭還京師遠思前比即楚之屈宋樑之嚴鄒追尋平生頗好辭藻雖在名無 成求心已足。若乃登高目極臨水送歸風動春朝月明秋夜早雁初鶯開花落葉有來斯 應每不能己也。且前代賈傅崔馬邯鄲繆路之徒並以文章顯所以屢上歌頌自比古人 天監六年始預九日朝晏稠人廣坐獨受旨雲﹕今□物甚美卿將不斐然賦詩詩既成。 又降旨曰﹕可謂才子既退謂人曰﹕一顧之恩非望而至遂方賈誼何如哉﹗未易當也。 每有制作特寡思功須其自來不以力構少來所為詩賦則鴻序一作體兼眾制文備多方 頗為好事所傳故虛聲易遠子顯所著《後漢書》一百卷《齊書》六十卷普通北伐記 五卷貴儉傳三卷文集二十卷子。 顯子愷才學譽望時論以方其父簡文在東宮早引接之時中庶子謝嘏出守建安於 宣猷堂餞飲並召時才賦詩同用十五劇韻愷詩先就其辭。又美簡文與湘東王令曰﹕ 王筠本自舊手後進有蕭愷可稱信為才子先是太學博士顧野王奉令撰玉篇簡文嫌其 書詳略未當以愷博學於文字尤善使更與學士刪改。 子□子顯之弟也。建武中封新浦縣侯自制拜章便有文采樑天監初降爵為子及 長勤學有文采弱冠撰《晉書》至年二十六書成百餘卷表奏之詔付秘閣為太子舍人 撰東宮新記奏之樑初郊廟未革牲□樂辭皆沈約撰至是承用子□啟宜改之敕答曰﹕ 此是主者守株宜急改也。仍使子□撰定敕曰﹕郊廟歌辭應典誥大語不得雜用子史 文章淺言而沈約所撰亦多舛謬子□作成敕並施用。 子暉子□之弟也。少涉學亦有文才嘗預重□殿聽制講三慧經退為講賦奏之甚 見貴重。 武陵王華高帝第五子也。與諸王共作短句詩學謝靈運以呈帝帝報曰﹕見汝二 十字諸兒作中最為優者但康樂放盪作體不辨首尾安仁士衡深可崇尚顏延之抑其次 也。 鄱陽王鏘高帝第七子性謙慎好文章。 始興王鑒高帝第十子好學善屬文。 衡陽王鈞高帝第十一子性好學善屬文琅邪王智深以文章相會濟陽江淹亦遊焉 武帝謂王儉曰﹕衡陽王須文學當使華實相稱不得止取貴遊子弟而已乃以太子舍人 蕭敷為文學鈞嘗手自寫五經部為一卷置於巾箱中以備遺忘侍讀賀□問曰﹕殿下家 自有墳典復﹐何須蠅頭細書別藏巾箱中答曰﹕巾箱中有五經既易檢閱。且一經手 寫則永不忘諸王聞而爭效為巾箱五經。 江夏王鋒高帝十二子也。十歲能屬文武帝時藩邸嚴急諸王不得讀異書五經之 外唯得看孝子圖而已鋒乃密遣人於市裡街巷置圖籍期月之間殆將備矣。 [A13C]胄高帝從弟之子也。好文義弟[A13C]基好勇武世祖登烽火樓詔群臣賦 詩[A13C]胄詩合旨帝謂[A13C]胄曰﹕卿文弟武宗室便不乏才。 曲江公遙欣高帝諸孫也。年十六便博覽經史。 幾字德立遙欣之子也。年十歲便能屬文作楊公則誄沈約見而奇之子清亦有文 才。 湘東王寶□至安陸昭王子也。為左衛將軍明帝兄弟一門皆尚吏事寶□至粗好 文章。 竟陵王子良武帝第二子也。永明五年移居雞籠山西邸集學士抄五經百家依皇 覽例為四部要略千卷令司徒右長史陸惠曉參知事子良所著內外文筆數十卷雖無文 采多是勸戒。 晉安王子懋武帝第七子也。謙讓好學撰春秋例苑三十卷奏之世祖敕付秘閣。 隨郡王子隆武帝第八子也。性和美有文才娶尚書令王儉女為妃武帝以子隆能 文謂儉曰﹕我家之東阿也。出實為皇家藩屏。 昭胄子良之子也。□涉書史有父風。 賁昭胄之弟也。幼好學有文才好著述嘗著西京雜記六十卷。 樑長沙宣武王懿文帝長子也。懿之子藻少立名行志操清潔善屬文辭尤好古體 自非公燕未嘗妄有所為縱有小文成輒棄本。 駿藻從子也。工文章。 安成康王秀文帝第七子也。精意學術搜集經記招學士平原劉孝標使撰類苑書 未及畢而已行於世世子機家多書博學強記所著詩賦千言世祖集而序之。 機弟推少清敏好屬文深為簡文所親賞南平襄王偉文帝第八子也。幼清警好學 制性情幾神等論。 靜偉子也。有文才而篤志好學既內足於財多聚經史散書滿席手自讎校。 鄱陽忠烈王恢文帝第九子也。年七歲通孝經《論語》義發摘無遺涉獵史籍。 范恢子也。溫和有器識愛奇玩古招集文才率意題章亦時有奇致。 宜豐侯修范弟也。筋力貞固風儀嚴整九歲通《論語》十一能屬文鴻臚卿裴子 野見而賞之。 始興忠武王□詹文帝第十一子也。□詹子映年十二為國子生天監十七年詔諸 生答策宗室則否帝知映聰解特令問。又日對並見奇謂祭酒袁昂曰﹕吾家千裡駒也。 上黃侯映弟也。美談吐簡文入居監撫獻儲德頌。 吳平侯景子勵弱不好弄聚書至三萬卷披玩不倦尤好《東觀漢記》略皆誦憶劉 顯執卷策勵酬應如流乃至卷次行數亦不差失。 長沙嗣王業武帝長兄懿之子也。幼而明敏有文集行於世。 孝儼業子也。聰慧有文才射策甲科除秘書郎太子舍人從幸華林園於座獻相風 烏華光殿景陽山等頌其文甚美帝深賞異之。 南康簡王績武帝第四子也。績子會理少聰慧好文史。 通理會理之弟也。博覽多識有文才嘗祭孔文舉墓並為立碑制文甚美。 邵陵雋王綸武帝第六子也。少聰[A13C]博學善屬文工尺牘嘗預餞衡州刺史元 慶和於座賦詩十二韻末句方同廣川國寂寞久無聲大為武帝所賞曰﹕汝人才如此何 慮無聲。 確綸之次子也。有文才除秘書丞武帝謂曰﹕為汝能文所以特有此授。 武陵王紀武帝第八子少勤學有文才屬詞不好輕華甚有骨氣。 尋陽王大心簡文帝第二子也。幼而聰朗善屬文南海王大臨簡文帝第四子也。 少而敏慧後入國學明經射策甲科。 大連大臨之弟也。少俊爽能屬文與大臨入國學明經射策甲科並從高祖行朱方 高祖問曰﹕汝等習騎不對曰﹕臣等未奉詔不敢輒習敕各給馬試之大連兄弟據鞍往 還各得馳驟之節高祖大悅即賜所策馬及為啟謝文詞甚美。 安陸王大春簡文帝第六子也。少博涉書記。 西陽王大鈞性厚重年七歲武帝問讀何書對曰﹕學詩因令諷誦即誦周南音韻清 雅。 忠壯世子方等元帝長子也。性愛林泉特好散逸嘗著論曰﹕人生處世如白駒過 隙耳一壺之酒足以養性一簞之食足以怡形生在蓬蒿死葬溝壑瓦棺石槨何以異茲吾 嘗夢為魚因化為鳥當其夢也。何樂如之及其覺也。何憂斯類良繇吾之不及魚鳥者 遠矣。故魚鳥飛浮任其理性吾之進退常在掌握舉手懼觸搖足恐墜。若使吾終得與 魚鳥同遊則去人世間如脫屣耳方等注范《後漢書》未就所撰三十國春秋及靜住子 行於世。 大圜簡文帝二十子也。元帝嘗自問五經要事數十條大圜辭約指明應答無滯帝 甚嘆美之因曰﹕昔河間好學爾既有之臨淄好文爾亦兼之然東平為善彌高前載吾重 之愛之爾當效焉。 方諸元帝第二子也。幼聰警博學明老易。 後樑安成王欣幼聰警博綜墳籍善屬文後入周因與柳信言當明帝之世俱為一時 文宗有集三十卷陳衡陽獻王昌高帝第六子也。雅性聰辯。 吳郡杜之偉授昌以經書一覽便誦明於義理剖析如流。 永陽王伯智世祖第十二子也。少敦厚有器局博涉經史。 新蔡王叔齊高宗第十一子也。風采明贍博涉經史善屬文。 晉熙王叔文高宗第十二子也。好虛譽博涉經史。 淮南王叔彪高宗第十三子也。少聰慧善屬文。 岳陽王叔慎高宗第十六子少聰敏十歲善屬文後主尤愛文章叔慎與衡陽王伯信 新蔡王叔齊等日夕陪侍每應詔賦詩嘗被嗟賞。 南康愍王曇朗子方慶少清警涉獵書傳。 後魏河間公齊烈帝之玄孫也。齊之孫志少清辯覽書傳頗有文才。 東陽公丕文帝諸孫也。孝文時車駕南伐留守京師及帝還代丕請作歌詔許之歌 訖帝曰﹕公伺朕還車故親歌述志今經構既有次第故暫還舊京願後時亦同茲□。 秦明王翰昭成子也。翰子觚使於慕容垂垂末年政在群下遂止觚待之甚厚因留 心學業國人咸重之彭城王勰獻《文子》也。從幸代都次於上黨之銅□山路旁有大 鬆樹十數根時孝文進□散遂行而賦詩令人示勰曰﹕吾作詩雖不七步亦不言遠汝可 作之比至吾所可就之也。時勰去帝十餘步遂。且賦。且行未至帝所而就《詩》曰﹕ 問林鬆林鬆經幾冬山川何如昔風□與古同帝大笑曰﹕汝此詩亦調責吾耳。又從孝 文征沔北大破樑軍帝令勰為露布勰辭曰﹕臣聞露布者布於四海露之耳目必須揄揚 威略頒示天下以臣小才豈足大用帝曰﹕汝亦為才達但可為之及就類帝文有人見者 咸謂御筆帝曰﹕汝所為者人謂吾制非兄則弟誰能辯之勰對曰﹕子夏被騍於先聖臣。 又荷責於今來。又敦尚文史物務之暇披覽不輟撰自古帝王賢達至於魏世子孫三十 卷名曰﹕要略。 清河王懌孝《文子》也。博涉經史兼綜群言有文才善談理為顯忠錄二十卷。 京兆王愉孝《文子》也。好文章頗著詩賦時引才人宋世景李神□祖瑩邢晏王 遵業張始均等共申宴喜招四方儒學賓客嚴懷真等數十人館而禮之。 北齊襄城景王□育神武第八子也。□育子亮性恭孝好文章。 河南康舒王孝瑜文襄長子也。謙厚愛文學讀書敏速十行俱下。 河間王孝琬文襄第三子琬之子正禮幼聰[A13C]能誦左氏春秋齊亡遷綿州卒。 趙郡王琛後主子也。琛之子□勵已勤學嘗夜久方罷世祖時為太尉久典朝政清 貞自守譽望日隆漸被疏忌乃撰古之忠臣義士號曰﹕要言以致其意。 後周齊殤王憲太祖第五子少與高祖受詩傳咸綜機要得其指歸嘗以兵書繁廣難 求指要乃自刊定為要略五篇至是表陳高祖高祖覽而稱善。 貴殤王子也。少聰敏涉獵經史始讀孝經便謂人曰﹕讀此一經足為立身之本。 宋獻王政文帝子也。幼而敏達年七歲誦孝經《論語》毛詩尚書。 趙僭王招文帝子也。幼聰[A13C]博涉群書好屬文學庾信體詞多輕。 滕簡王□文帝次子也。少好經史解屬文所著文集頗行於世。 隋高祖族弟子崇少好學涉獵書記。 士達高祖族子少聰敏有學行。 滕穆王瓚好書愛士甚有令名瓚子溫字明留作事從容溫厚好學解屬文既而作零 陵賦以自寄其辭哀思帝見而怒之轉徙南海。 燕王□炎字仁安元德太子昭之次子敏慧好讀書尤重儒素造次所及有。若成人。 唐江夏王道宗高祖從父兄子也。晚年好學為當代所重。 漢王元昌高祖第七子也。少好學。 韓王元嘉高祖第十一子也。少好學聚書至萬卷。又采碑文古跡多得異本。 霍王元軌高祖第十四子也。少多才藝太宗謂魏徵曰﹕卿以元軌前代誰比徵曰﹕ 經書文雅亦漢之間平也。前後為刺史至州唯閉閣讀書吏事責成長史司馬。 鄧王元裕高祖第十七子好學善談名理。 魯王靈蔓高祖第十九子有美譽好學。 吳國公孝逸淮安王神通子也。少好學解屬文。 濮王泰太宗第四子少善屬文太宗以泰好士愛文學特令就府別置文學館任自引 召學士貞觀十二年奏請撰括地志遂奏引著作郎蕭德言秘書郎顧裔記室參軍蔣亞卿 功曹參軍謝偃等就府修撰成五百五十卷奏上太宗閱而嘉之乃下詔曰﹕地記之設由 來尚矣。區外具於《山海經》內陳於夏載職方王制才舉淮夷漢志晉國略記郡國自 茲以降著作實繁或學非博通多所遺闕或地分南北雅有短長求其折中無聞盡善左武 侯大將軍雍州都督魏王泰體業貞固風鑒凝邈學綜策府文冠詞林樂善表於夙夜好士 彰於吐握討論墳典詳言儒雅博采方志得之於舊聞旁求故老考之於傳信內殫九服外 極八荒憲章之規條目有序兼苞戎夏之域今古無遺簡而能周博而尤要足以度越前載 垂之不朽宜加褒錫以申獎勸可賜物一萬段其書。且付秘閣初泰好學愛文章司馬蘇 勖以自古英王多引賓客以著述為美遂勸泰表請修撰詔許之﹐於是大開館宇廣召時 俊衛尉供帳光祿給食朝士學涉者多被奏追赴貴遊子弟更相因致人物臻湊門庭。若 市泰稍悟過盛欲其速成﹐於是分道計州□番緝統錄至是凡四年盡成撰緝之人咸加 給頒賜。 黃國公言巽韓王元嘉子言巽少以文才見知弘文閣學士孟利貞嘗稱言巽文章雲﹕ 雖劉□之周思茂亦不能過也。諸王子中與琅邪王沖為一時之秀沖與言巽父子書籍 最多皆文句詳定秘閣所不及也。虢王鳳玄孫則之少以宗室歷官試太常丞太僕少卿 及長好學年五十餘嘗執經詣太學聽受。 [A13C]王□□玄宗第十三子讀書有文詞。 永王□玄宗第十六子聰敏好學。 後唐秦王從榮為詩與從事高輦等更相唱和自謂章句獨步於一時有詩千餘首號 曰﹕紫府集既受元帥之命即令寮佐及四方遊士至者各試檄淮南書陳已將廓清宇宙 之意。 -- 細看起來﹐仿佛小籠包蒸鍋上升騰的水汽一般。 ※ 來源:‧水木社區 newsmth.net‧[FROM: 166.111.7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