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中國秦漢及前作家名覽(上) 尹吉甫   西周大臣、詩人。兮氏﹐名甲﹐字伯吉甫。尹為官名。伐玁猶有功﹐為卿士。乃《詩經》中極少數名字可考的作者之一。《大雅》中《崧高》、《烝民》)二篇為其所作。《毛詩序》又雲其作《韓奕》、《江漢》﹐但無確據。生平事跡見《詩‧小雅‧六月》。 奚斯   春秋時魯國大夫。與魯僖公(前659一前627在位)同時。為《詩經》中極少數名字可考的作者之一。《詩‧魯頌‧閟宮》﹕“奚斯所作﹐孔曼且碩﹐萬民是若。”齊、魯、韓三家詩謂奚斯作詩。生平事跡見《左傳‧閔公二年》。 許穆夫人(約前690一﹖)   春秋時女詩人。為衛宣公之子公子頑與其後母宣姜的私生女。幼年即聞名於諸侯﹐許穆公與齊桓公皆向衛國求婚。她有志嫁齊﹐以齊為大國雄邦﹐可救衛之危難。衛侯不聽﹐遂嫁於許。約十年後﹐衛亡於狄﹐宋桓公迎衛遺民於漕邑﹐而許不能救。許穆夫人奔赴漕邑﹐作《載馳》﹐提出﹕“控於大邦﹐誰因誰極。”即要聯齊抗狄以救衛。齊桓公聞知﹐即發兵復衛於楚丘。時許穆夫人約三十歲。據魏源《詩古微》考証﹐《詩經》中《邶風‧泉水》和《衛風‧竹竿》兩首也是她的作品。生平事跡見《左傳‧閔公二年》、《列女傳‧仁智篇》。 老子   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創始人。一稱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普縣(今河南鹿邑)人。曾任周守藏室之史。傳孔子適周﹐曾向他問禮。後退隱。其學重“道法自然”﹐提倡無為而治﹐要求回復原始社會的淳樸生活﹐故反對一切文化學術和高談文化學術的“聖人”﹐所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老子‧四十八章》)。由此對文采、音樂和其他藝術持否定態度﹐以為“五色令人目百﹐五音令人耳聾”(《十二章》)﹔對言辭辯說也予貶斥﹐以為“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四十五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八十一章》)。然其所論多“正言若反”﹐極富辯証機趣。故諸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二章》)﹐“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四十五章》)﹐“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四十一章》)等命題﹐均隱涵可資益文藝創作的深刻哲理。亦對中國文學批評產生重大影響。今本《老子》(又稱《道德經》)共八十一章﹐記載其哲學觀點﹐然是否為其親作﹐歷來有爭論。生平事跡見《史記》卷六三。 孔子(前551──前479)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先世為宋貴族。少貧賤。長為委吏、乘田。又聚徒講學﹐從事政治活動。年五十任魯司寇﹐攝行相事。後又周遊列國﹐終不見用。晚年返魯致力教育及文化整理。相傳弟子有三千﹐賢者七十余。《詩》、《書》、《禮》、《樂》、《春秋》等典籍皆經其整理編訂。由於精熟前代文化遺產﹐並致力於傳授後學﹐曾發表了許多相關見解﹐多見於《論語》中。其中頗有與文藝密切相關者。重視文或文藝﹐並將之作為人格修養的重要方面﹐是其文藝思想的基本起點﹐故將文行忠信列為“四教”(《述而》)﹐並稱“不學詩﹐無以言”(《季氏》)﹐“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陽貨》)。但其重視的基點還在德行修養﹐故又稱“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學而》)。“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述兩》)﹐認為“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憲問》)﹐“辭﹐達而已矣”(《衛靈公》)﹐但又說﹕“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引)﹐推崇“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他還重視詩的作用﹐強調“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認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陽貨》)。又從形式到內容對之作了進一步規范﹐指出《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為政》)。提倡“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中和平正之美。又要求善於修飾文辭﹐然不偏廢文質而尤尚德行﹐強調美善兼具與無邪歸正。所傳《論語》﹐記載其生前言行﹐為其弟子及再傳弟子編集。此外﹐《左傳》、《孟子》、《荀子》等書亦載有孔子學說。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所創儒家學派自漢代以來成為兩千余年封建思想的正統﹐故其有關文藝觀點也對後世文學理論與實踐產生巨大影響。生平事跡見《史記》卷四七﹐魏晉間出現的《孔子家語》和《孔叢子》中有關孔子的言行﹐事跡﹐雖出於傳聞﹐亦可資參考。 孔丘   即孔子。 墨子(約前468──前376)   春秋戰國之際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創始人。名翟。魯國(一說宋國)人。曾任宋國大夫。初習儒術﹐後自開一派﹐招徒遊說諸侯﹐使墨家成為與儒家齊名的當世顯學。其學重兼愛尚同﹐又本下層人民利益﹐主張尚用節用。故論文不取無實用價值的刻鏤雕琢﹐主張“先質而後文”(《墨子》佚文)。所舉立言三表。“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發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非命上》)﹐皆以切於實用為務。由此力主非樂﹐以為“大鐘鳴鼓琴瑟竿笙之聲”與“刻鏤文章之色”等一樣﹐“上考之不中聖王之事﹐下度之不中萬民之利”﹐可以廢棄(《非樂上》)﹐雖未一概否定音樂的審美作用﹐而僅反對不顧人民死活的過分張揚和享受﹐但因過尚功利﹐乃至以為音樂不如舟車﹐實與對文學形式美過分輕棄一樣﹐反映其對文藝的基本特征和內在規律終隔一層﹐其所論的影響也因此受到較大的局限。有《墨子》七十一篇﹐為其門人所編集。今存五十三篇。生平事跡見《淮南子‧要略》、孫治讓《墨子傳略》等。 墨翟   即墨子。 孟子(約前372──約前289)   戰國思想家。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城東南)人。魯國貴族孟孫氏後裔﹐孔子之孫孔彶的再傳弟子。歷遊齊、宋、滕、魏等國﹐見樑惠王﹐曾任齊宣王客卿﹐標榜唐虞三代之德﹐提倡“仁政”、“王道”﹐反對諸侯爭霸。各國諸侯認為其學說遼闊而不合時宜﹐均不予采用。晚年遂退居講學﹐與弟子著書七篇﹐即為《孟子》。盂子極力捍衛孔子學說﹐且有發展。其中心思想是“仁義”﹐主張施仁義以統一中國。政治上強凋“民貴君輕”﹐哲學上主張性善論﹐教育上重視環境對人的影響﹐經濟上宣揚“井田制”﹐省刑薄賦﹐對後世影響極大﹐歷史上常以“孔孟”並稱﹐元文宗時封為“亞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亦有開創性貢獻﹐其最重要的觀點是“以意逆志”和“知人論世”說。指出“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孟子‧萬章上》)。又指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萬章下》)其觀點為歷代批評家所推崇。在創作上﹐重視“養氣”(《公孫醜上》)。行文慷慨激越﹐氣勢磅礡﹐犀利而不失雄渾﹐舖張而不掩精神﹐發揚蹈厲﹐雄辯滔滔﹐極具縱橫家風范。所傳《孟子》一書﹐既是研究其思想、生平的重要資料﹐亦具較高文學價值。生平事跡見《史記》卷七四。 孟軻   即孟子。 莊子(約前369一約前286)   戰國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與樑惠玉、齊宣王同時。曾任蒙漆園吏﹐生活貧苦。楚威王聞其賢﹐於水濱聘其為相﹐不就。又傳曾隱居南華山﹐妻亡﹐鼓盆而歌﹐以示曠達。“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余萬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學說力斥儒、墨﹐主本體﹐輕人事。哲學上辯証法觀點與相對主義論調雜糅﹐而歸於不可知論。政治上敢於揭露社會的黑暗和不平等﹐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莊子‧膚筐》)﹐對統治者采取不合作的態度。宣揚齊萬物。一生死的人生觀。認為“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知北遊》)﹐因而主張隨意自然﹐無為而不為的生活態度。亦決定了其瀟灑自如、奇思幻想的文學風格﹐與效法自然的審美主張。魯迅評“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要》)。他崇尚自然之美﹐反對一切人為雕琢﹐以為“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天道》)﹐是其審美觀和文藝思想的大綱。因而反對一切文學藝術﹐對言辭辯說也持否定態度。但在闡發自己基本觀點的同時﹐卻不自覺地涉及與文學創作相關的諸多重要問題。如其“得意忘言”之說(《外物》)﹐以為“可以言記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秋水》)﹐從而更深層地揭示了思維過程與語言表達之間的復雜關系﹐為後世追求並揭示文學作品的言外之旨、韻外之致開啟了道路。在說明人生修養道理方面﹐提出“虛靜”(《天道》)、“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養生主》)等觀點﹐亦給後世文論家以啟迪。今傳《莊子》三十三篇﹐為其與後人所撰。生平事跡見《史記》卷六三。 莊周   即莊子。 屈原(約前 339一約前 278)   戰國楚詩人。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離騷》)。故裡屈邑﹐一般指丹陽特秭歸(今湖北秭歸)。為楚王室同姓貴族﹐先世歷代均任楚國要職。初深得楚懷王信用﹐曾任三間大夫、左往等職。參與議論國事﹐應對賓客﹐起草憲令﹐推行變法。外交上主張東聯齊國﹐酉抗強秦﹐曾出使齊國。政治上主張聖君賢相的“美政”﹐後遭貴族子蘭、靳尚等人讒毀﹐被懷王疏遠﹐流放漢北。頃襄王時﹐又遭誹謗﹐再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沉、湘一帶。後因楚都郢被秦兵攻破﹐深感無力挽救楚國危亡﹐悲嘆國事衰落﹐“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柏槁”(《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最後自沉於淚羅江中﹐以表明忠貞愛國的懷抱。他是我國第一位富有個性的浪漫主義大詩人。所作凡二十五篇﹐包括《離騷》一篇、《天問》一篇、《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遠遊》、《卜居》、《漁父》各一篇。另據《史記》﹐尚有《招魂》一篇﹐亦有人認為《大招》也是其作品。也有人認為﹐《遠遊》以下諸篇及《九章》中若幹篇﹐如《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等並非出自其手筆。《離騷》為自敘性抒情巨制﹐詩人坎坷的身世、崇高的理想、堅貞的節操、熾熱的感情熔鑄成這一宏偉詩篇﹐既植根於現實﹐又充滿幻想﹐意境波瀾壯闊﹐氣象萬千﹐具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和鮮明的個性光輝。《九章》、《遠遊》、《卜居》、《漁父》諸篇與《離騷》風格近似。《九歌》是經其加工潤色的楚地民間祀神樂曲﹐代為抒寫他人或神的感情﹐風格大都凄清幽渺﹐細膩動人。《天問》是根據神話和傳說創作的詩篇﹐一連提出一百七十多個問題﹐風格奇特﹐反映了作者的博學及對自然現象、傳統思想、歷史人物所持的懷疑思考態度﹐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其作品的基本風格體現在《離騷》、《九歌》中﹐與《詩經》有較大差別﹐反映了南楚文學的特點。所作多長篇巨制﹐並創造了“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較《詩經》有明顯進步。想像豐富而奇特﹐大量熔鑄神話﹐更為《詩經》所罕見。形式上突破《詩經》四言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句法參差多變﹐句中句末多用“兮”字及其他虛字調和音節。其傳世作品保存於西漢劉向輯《楚辭沖。《漢書‧藝文志》載《屈原賦》二十五篇﹐其書已佚。篇目與《楚辭》有所不同﹐已無法詳考。其作品對後世影響極大﹐以《離騷》為代表的楚辭作品成為一代文學的樣式。以其生平為題材的詩詞、歌曲、戲劇、繪畫難以數計。1953年﹐屈原曾被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廣泛重視和紀念。楚辭研究已成為專門學科﹐研究著作不下二三百種。生平事跡見《史記》卷八四。 宋玉   戰國楚辭賦家。出身寒微﹐仕途失意。或稱為屈原弟子﹐曾為楚王王小臣。《漢書‧藝文志》著錄其賦十六篇﹐篇目已無可考。《楚辭章句》說其賦有《招魂》、《九辯》二篇﹔《文選》載有其《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對楚王問》﹔《古文苑》收有其《笛賦》、《大言賦》、《小言賦》、《諷賦》、《釣賦》、《舞賦》。然可確認為其所作者﹐唯《九辯》一篇。王逸認為宋玉們借其師忠而放逐﹐故作《九辯》以述其志”。賦中情調低沉﹐意氣蕭瑟﹐孤獨惆悵之感溢於全篇。魯迅評宋玉“雖學屈原之文辭﹐終莫敢直諫﹐蓋攝其哀愁﹐獵其華艷﹐而‘九死未悔’之概失矣”(《漢文學史綱要》)。然其辭婉麗﹐意境獨特﹐描摹細膩﹐情景交融﹐為後代許多名家所推崇。司馬相如、曹植等賦家多受其影響。有與屈原並稱“屈宋”之譽。生平事跡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韓詩外傳》、劉向《新序》、晉習鑿齒《襄陽耆舊傳》。 唐勒   戰國楚辭賦家。約與宋玉同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雲﹕“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生平事跡未詳。《漢書‧藝文志》載唐勒賦有四篇﹐今亡佚。另據《水經‧回水注》引《口土記》殘文﹐題為唐勒所作。其他生平事跡無考。 景差   或作景慶、景瑳。戰國楚辭賦家。與楚王同姓。《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雲﹕“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曾任楚襄王大夫。《楚辭章句》有《大招》一篇﹐模擬《招魂》﹐或謂景差所作﹐難以確定。其他生平事跡無考。 荀子(約前313一約前238)   戰國思想家、文學家。名況﹐時人又尊稱為荀卿﹐因荀、孫音近﹐故又稱“孫卿”。趙國人。齊湣王晚年與齊襄王期間﹐兩度遊學稷下﹐齊惠王時被奉為最富聲望的學者﹐三次擔任祭酒﹐韓非、李斯等皆為其弟子。後被讒﹐去齊至楚﹐楚相春申君曾兩次任他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荀子罷官﹐遂居家著書數萬言﹐死後葬蘭陵。政治上主張尊王道﹐舉賢能﹐與孟子同﹐又主張霸力﹐法後王﹐又與孟子異。重視民心向背﹐宣稱“桀紂無天下﹐而湯武不弒君”(《荀子‧正論》)。哲學上主唯物主義觀點﹐提出“天行有常”(《荀子‧天論》)的命題﹔主張“性惡論”。文學上﹐荀子為迄今所知作賦第一人。《漢書‧藝文志》載其賦十篇。今《荀子‧賦篇》中存有《禮》、《知》、《雲》、《蠶》、《箴》五首小賦﹐以四言韻語為主﹐亦雜有散文形式﹐頗類謎語。其文學觀點守質尚用﹐反對繁復﹐主張文學為政治服務﹐強調學習儒家的五經。對後世有較大影響。文風犀利﹐磊落宏偉﹐辭采紛呈﹐《勸學》可為代表﹔賦風清麗﹐有民歌韻味。班固認為﹕“大儒孫卿及楚臣屈原﹐離讒憂國﹐皆作賦以風﹐威有惻隱古詩之義。”(《漢書‧藝文志》)著有《荀子》(又名《孫卿書》)。生平事跡見《史記》卷七四。 荀況   即荀子。 韓非(約前280一前233)   戰國末期思想家﹐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出身韓國貴族世家。曾與李斯同學於荀況。善刑名法術之學﹐為人口吃﹐不善言辯﹐卻勤著述。見韓國削弱﹐屢諫不用﹐憤而退居﹐著述十萬余言。秦王政見其書﹐大為嘆賞﹐恨不能與之同遊。因急攻韓﹐迫韓王遣非入秦﹐又不用。反為李斯等讒害﹐竟下獄死。韓非反對儒家學說﹐任法術而尚功利﹐信賞必罰﹐排斥仁愛。認為先王不足法﹐堯舜不必尊﹐“是以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韓非子‧五蠹》)。自秦以後﹐歷代統治者無不從其學說中吸取權術思想。在文學上﹐反對文飾虛辭﹐認為“和氏之壁不飾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飾以銀黃﹐其質至美﹐物不足以飾之。夫物之待飾而後行者﹐其質不美也”(《韓非子‧解老》)。進而排斥一切文學。其文亦未嘗修飾﹐而鋒芒畢露﹐咄咄逼人。分析利弊無微不至﹐推証事理則切中要害。或韻文﹐或散文﹐動輒幾千言﹐為先秦論說文的重要發展。有《韓非子》一書傳世﹐多有後人竄入文章﹐不盡可信。生平事跡見《史記》卷六三。 李斯(﹖一前208)   秦代政治家、文學家。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西)人。少時為郡小吏﹐後從荀卿學帝王之術。於秦莊襄王二年(前248)入秦﹐歷任長史、客卿、廷尉、丞相。佐秦王政統一中國﹐參與一系列重大決策。始皇死﹐與趙高合謀偽造遺詔﹐殺始皇長子扶蘇及大將蒙恬﹐擁立胡亥﹐即秦二世。後被趙高誣蔑謀反﹐被殺。代表作《諫逐客書》﹐陳辭慷慨﹐議論精辟。另有《泰山》、《琅邪台》石刻文字﹐皆四言韻文。文風上承戰國﹐下引漢晉。魯迅稱﹕“質而能壯﹐實漢晉辭銘所從出也。”(《漢文學史綱要》)又有文字學著作《蒼頜篇》﹐已佚。生平事跡見《史記》卷八七。 劉邦(前256──前195﹐──作前247一前 195)   即漢高祖。西漢開國皇帝。字季。沛縣(今屬江蘇)人。曾任泅水亭長。秦H世元年(前209)﹐陳勝起義﹐他起兵響應﹐稱沛公。初屬項樑﹐後與項羽率領的起義軍同為反秦主力。前206年﹐攻佔咸陽﹐約法三章﹐廢秦嚴刑苛律。同年﹐項羽入關﹐被封為漢王。後與項羽爭帝﹐在楚漢戰爭中戰勝項羽﹐於前202年即皇帝位﹐建立漢朝。實行中央集權﹐先後削平異姓諸侯王﹐采取重本抑末政策﹐發展農業生產。詩作有《大風歌》等。生平事跡見《史記》卷八及《漢書》卷一。 項羽(前232一前202)   楚國貴族﹐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楚將項燕之後。秦二世元年(前209)﹐從叔父項樑起義。巨鹿(今河北平鄉)之戰﹐擊潰秦軍主力。秦亡後﹐自立為西楚霸王﹐並大封諸侯王。後與劉邦爭奪天下﹐兵敗垓下(今安徽靈壁東南)﹐於四面楚歌中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自刎。《漢書‧藝文志躇錄項羽兵書一篇﹐已佚。詩今存《垓下歌》一首﹐用楚歌體吟成﹐表現生離死別、英雄末路之悲壯情懷﹐傳唱千古。生平事跡見《史記》卷七、《漢書》卷三一。 陸賈   漢初政論家、辭賦家。楚人。秦末從漢高祖定天下﹐常受命往來於諸侯之間﹐以善辯著稱。高祖平定天下後﹐主張提倡儒學﹐“行仁義﹐法先聖”﹐又輔以黃老“無為而治”思想﹐以鞏固漢朝統治。曾啾瑐空蒱C□搗□顯酵蹺韭祝塩湊月祝╣蠔撼瞥跡□僦撂□寫蠓頡6院撼跽□畏5□□跋□V□小緞掠鎩貳Ⅰ凍□捍呵鎩返取﹗逗菏欏□瘴鬧盡分□計涓橙□□□沿□A踣摹段男牡窳□□怕浴菲潰骸昂菏衣郊鄭□追2娌桑□場睹洗骸范□〉溱荊□潯韁□灰印﹗鄙□絞錄<□妒芳恰肪砭牌摺Ⅰ逗菏欏肪硭娜□? 賈誼(前200──前168)   西漢政治家、文學家。洛陽(今屬河南)人。少以博學能文聞名於郡中。文帝時被薦為博士﹐掌文獻典籍﹐年僅二十余歲。不到一年﹐又擢為太中大夫。因才高遭忌﹐文帝又聽信部分朝臣讒言﹐將其貶為長沙王太傅﹐歷時三年。文帝前七年(前173)初召回長安﹐任樑懷王太傅。後因樑懷王墜馬而死﹐遂悲悼自責﹐不久去世。其思想以儒家為主﹐又通曉治亂﹐間采法家、黃老思想成分。其文氣勢充沛﹐富於感染力﹐又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如《陳政事疏》、《過秦論》等﹐魯迅稱之為“西漢鴻文﹐沾溉後人﹐其澤甚遠”(《漢文學史綱要》)。其賦主要采取騷體形式﹐飽含作者濟世的熱情與懷才不遇的憤懣。語言雖以四言為主但已趨向散文化﹐顯示出騷體賦向漢賦過渡的趨勢。代表作有《鷗鳥賦》、《吊屈原賦》等。由於其賦表達了自己傷悼屈原並引為同調的情懷及司馬遷在《史記》中將其與屈原一並列傳﹐故後人常以“屈、賈”並稱。著有《新書》﹐漢劉向編﹐原本佚。後人有輯本。明人張溥另輯有《賈長沙集》。生平事跡見《史記》卷八四、《漢書倦四八﹐清汪中有《賈太傅年表》﹐王耕心有《賈子年譜》。 虞初   西漢小說家。漢武帝時為方士侍郎﹐號“黃車使者”。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漢書‧藝文志》把他列為小說家類﹐著錄其《周說》九百四十三篇。該書引應劭語﹕“其說以《周書》為本。”引顏師古注﹕“《史記》雲﹕‘虞初﹐洛陽人。’即張衡《酉京賦》‘小說九百﹐本自虞初’者也”(見《漢書》卷三O)。後世稱虞初為小說家之祖﹐又成為小說代稱(如《虞初志》、《續虞初志》、《虞初新志》、《虞初近志》等)。《周說》原書早已佚失。《太平御覽倦三載晉唐人所引《周書》三則﹐風格類似《山海經》﹐故清人曾疑為其佚文。生平事跡見《漢書‧藝文志》、《郊祀志》。 莊匆奇   西漢辭賦家。活動於西漢武帝在位時﹐與枚皋為同時人。或謂乃莊忌子﹐或雲乃莊忌族家子。曾任常侍郎﹐從漢武帝至茂陵﹐受詔作賦。《漢書‧藝文志》著錄莊忽奇賦十一篇。均久佚。生平事跡見《漢書》卷六四。 吾丘壽王   西漢辭賦家。字子贛。趙(治今河北邯鄲)人。活動於西漢武帝在位時。早年從董仲舒學《春秋》。後為侍中中郎﹐因犯法免職。又因上疏願抗擊匈奴﹐受皇帝詔問﹐回答得體﹐遂召為郎官。時東郡盜賊起﹐被任命為東郡都尉。由於收成不好﹐郡內盜賊無法平息﹐朝廷不滿﹐發璽書譴責吾丘壽王失職。復被征人朝﹐為光祿大夫侍中﹐曾上書駁斥丞相公孫弘“禁民不得挾弓矢”之策。終又以觸犯刑律而被殺。長於辭賦﹐《漢書‧藝文志》著錄其賦十五篇。《隋書‧經籍志》注雲﹕“樑有《漢光祿大夫吾丘壽王集》二卷﹐亡。”《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收其文章兩篇及殘句兩則。生平事跡見《漢書》卷六四。 賈山   西漢政論家。穎川(治今河南禹州)人。初為穎陰侯灌嬰給事。文帝時作《至言》﹐借秦興亡事﹐以言治亂之道﹐主張用賢納諫﹐輕搖薄賦。要求重視教化和禮義。文字通暢﹐層層深入﹐條理清楚﹐言詞懇切。《漢書‧藝文志》著錄其文八篇﹐歸入儒家。今僅存《至言》及《對潔諫除盜待錢令》片斷。生平事跡見《漢書低五一。 晁錯(前200──前154)   西漢政治家。穎川(治今河南禹州)人﹜袛爭a瓴緩Α5萄□堂□□□N牡□保□蟯ㄏ□南椎涔剩□翁□U乒省T獃蠲□庸是夭┤糠□□□渡惺欏貳﹕筧翁□蛹伊睿□錳□櫻塩淳暗郟┬湃危□擰爸悄搖薄>暗奐次唬□撾□□反蠓頡K□壇邢惹胤塩搖爸乇疽幟□彼枷耄□髡胖醒爰□a>暗□□輳ㄇ?154)﹐吳楚等七國以“誅晁錯”為借口﹐發兵叛亂﹐他遭讒被殺。著文三十一篇﹐今存十篇。《論貴粟疏》、《守邊勸農疏》、《言兵事疏》等﹐議論切實中肯﹐言詞雄辯有力。魯迅《漢文學史綱要》評其與賈誼“為文皆疏直激切﹐盡所欲言”(《賈誼與晁錯》)。生平事跡見《史記》卷一O一、《漢書》卷四九。 枚乘(﹖一前140)   酉漢辭賦家。字叔。淮陰(今屬江蘇)人。初為吳王劉濞郎中﹐上書諫阻吳王謀反﹐不聽﹐遂投奔樑孝王。吳王反﹐復上書勸諫﹐由此知名。景帝召拜為弘農都尉。後稱病離職﹐復遊於樑孝王門下﹐樑客皆善辭賦﹐枚乘尤高。孝王卒﹐乃歸淮陰。武帝即位﹐慕其文名﹐於建元元年(前140)﹐以安車蒲輪征其入京﹐因年老車於道中。《漢書‧藝文志》著錄賦九篇﹐今存《七發》、《柳賦》、《兔園》三篇﹐後兩篇後人頗疑其偽。散文今存《諫吳王書》及《重諫吳王書》。其文善用比喻﹐多為排偶﹐有明顯的辭賦特點。《玉台新詠》錄枚乘五言詩九首﹐實皆偽托。近人輯有《枚叔集》。生平事跡見《漢書》卷五一。 枚皋   西漢辭賦家。字少孺。淮陰(今屬江蘇)人。枚乘庶子。十七歲時上書樑共王﹐得召為郎。後被讒獲罪﹐家室沒入官﹐隻身逃到長安﹐遇赦。上書自陳乃枚乘之子。武帝大喜﹐即召見﹐拜為郎﹐出使匈奴。皋不通經術﹐與東方朔等同以詼諧調笑得寵﹐帝視之如倡優。侍帝遊﹐帝有所感﹐即命作賦。所作甚多﹐據本傳﹐賦“可讀者百二十篇﹐其尤嫚戲不可讀者尚數十篇”﹐今皆不傳。生平事跡見《漢書》卷五一。 鄒陽   西漢文學家。齊(今山東東部)人。初從吳王劉濞﹐有《上吳王書》﹐勸濞勿起兵謀反﹐不納。遂離吳至樑﹐為樑孝王門客。其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時樑孝王與羊勝、公孫詭合謀﹐求立為太子﹐鄒陽以為不可﹐遂為羊勝等所讒﹐下獄。寫《獄中上樑王書》﹐申訴冤屈。及孝王陰謀事敗﹐羊勝等被殺﹐孝王求助於鄒陽﹐他通過景帝妻舅王長君為之說項﹐使孝王得免治罪。《漢書‧藝文志》著錄其文七篇﹐列入縱橫家。其文博引史實﹐排比舖張﹐有戰國縱橫家之風。生平事跡見《史記》卷八三、《漢書》卷五一。 嚴忌   酉漢辭賦家。本姓莊﹐東漢時因避明帝劉莊諱﹐改為嚴﹐時人尊稱為莊(嚴)夫子﹐一說名忌﹐字夫子。會稽吳(今江蘇吳縣)人﹐一說由拳(今浙江嘉興)人。始與枚乘、鄒陽等俱仕吳﹐皆以文辭辨博著名。吳王劉濞欲謀反﹐諫阻不從﹐遂離吳﹐客遊於樑﹐頗得樑孝王厚遇。有辭賦二十四篇﹐今僅存《哀時命》一篇﹐為哀傷屈原之作。生平事跡見《漢書》卷五一。 嚴助(﹖──前122)   酉漢辭賦家。本姓莊﹐東漢時因避明帝諱﹐改為嚴。嚴忌子﹐一說忌族子。會稽吳(今江蘇吳縣)人。武帝初﹐郡舉賢良對策﹐擢為中大夫。建元三年(前138)﹐閩越舉兵圍東甌﹐東甌告急於漢﹐武帝命其至會稽發兵救之。三年後﹐又奉命出使南越。後自請為會稽太守﹐數年無政績﹐復歸長安﹐為侍中。素與淮南王劉安交好﹐後因劉安謀反遭株連被殺。有賦三十五篇﹐今不傳。現存《諭意淮南王》及《上書謝罪》文二篇。生平事跡見《漢書》卷六四。 淮南小山   西漢淮南王劉安一部分門客的共稱。其人物身世不詳。《漢書‧藝文志》著錄淮南王群臣賦四十四篇﹐其中有號此名之作品今僅存《招隱士》一篇。一說以“小山”為文體名﹐見王逸《楚辭章句‧晥砥摯椈e貳? 劉安(前 179一前 122)   西漢思想家、文學家。沛縣(今屬江蘇)人。漢高祖之孫﹐襲封為淮南王。為武帝叔父輩。博學善文﹐好鼓琴。才思敏捷﹐頗受武帝敬重。後因謀反事發﹐自殺﹐受株連者達數千人。奉武帝之命作《離騷傳》﹐為最早解說《離騷》之著作。曾召集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集體編寫《鴻烈》(後稱《淮南鴻烈》﹐又稱《淮南子》)。內容龐雜﹐《漢書‧藝文志》列入雜家。有賦八十二篇﹐今僅存《屏風賦》一篇﹐載《藝文類聚》。《隋書‧經籍志》錄其集一卷﹐久佚。生平事跡見《漢書》卷四四。 朱買臣(﹖一前115)   西漢辭賦家。字翁子。會稽吳(今江蘇吳縣)人。早年家貧﹐賣柴為生﹐其妻為之改嫁他人。後隨上計吏到長安﹐得同鄉莊助(即嚴助)薦﹐得封為中大夫﹐因向皇帝獻滅東越之計﹐又封為會稽太守。歸故裡道見其舊妻與後夫﹐其舊妻愧而自縊。元雜劇《漁樵記》、清傳奇《爛柯山》、京劇《馬前潑水》等即演其夫妻離異事。又因與橫海將軍韓說等破東越首領叛亂﹐官至主爵都尉。後與御史大夫張湯傾軋﹐告發張湯陰私﹐致張自殺﹐漢武帝怒﹐亦將其殺。買臣熟讀《楚辭》﹐被召見﹐“說《春秋》﹐言《楚辭》”﹐頗得武帝喜歡。《漢書‧藝文志》錄有朱買臣賦三篇﹐今佚。生平事跡見《漢書》卷六四。 司馬相如(前179一前117)   西漢辭賦家。字長卿。小名犬子﹐後慕藺相如為人﹐遂改此名。蜀郡成都(今屬四川人。少好讀書擊劍。景帝時為武騎常侍。景帝不好辭賦﹐時樑孝王來朝﹐隨從有文士鄒陽、枚乘、莊忌等﹐相如一見如故﹐遂稱病免官﹐客遊於樑﹐作《子虛賦》。孝王死﹐相如歸蜀﹐路過臨鄧﹐結識富商卓王孫寡女卓文君。文君喜音樂﹐慕相如才﹐相如攜之私奔成都。家貧﹐同返臨邛﹐文君當滬賣酒﹐相如穿犢鼻揮﹐滌器於市。卓王孫深以為恥﹐乃分與錢財絕之。二人故事遂成佳話﹐為後世文藝創作所取材。武帝即位﹐讀《子虛賦》﹐深為讚賞﹐因得召見。又獻《上林賦》﹐武帝大喜﹐拜為郎。後又拜中郎將﹐奉使西南﹐對溝通漢與西南少數民族的關系頗有貢獻﹐寫有《喻巴蜀檄》、《難蜀父老》)等﹐具有明顯的西漢散文特色。後被指控出使受賄﹐免官。過一年﹐又召為郎﹐轉遷孝文園令。晚年免官閒居﹐鬱鬱而卒。《漢書‧藝文志》著錄有賦二十九篇﹐現存《子虛賦》、《上林賦》、《長門賦》等。《子虛》、《上林》為其代表作﹐兩賦內容前後銜接﹐《史記》統稱《天子遊獵賦》﹐描繪天子諸侯畋獵之盛﹐皇帝苑圍之大﹐旨在歌頌大一統中央皇朝的氣魄和聲威﹐確立了漢賦“勸百諷一”的傳統。《長門賦》典型地表現了一個失寵宮人的復雜心理﹐對後世宮怨詩的創作頗有啟發﹐然後人疑其偽。其賦結構宏大﹐縱橫自如﹐詞匯豐富﹐文采華茂﹐對兩漢魏晉影響較大。揚雄說﹕“如孔氏之門用賦也﹐則賈誼升堂﹐相如人室矣。”(《法言‧吾子》)魯迅說他“制作雖甚遲緩﹐而不師故轍﹐自攄妙才﹐廣博閡麗﹐卓絕漢代”(《漢文學史綱要‧司馬相如與司馬遷》)。散文傳世有《喻巴蜀檄》、《難蜀父老》、《諫獵疏》等﹐然成就與影響不如其賦。原集已散佚﹐明人輯有《司馬文園集》。生平事跡見《史記》卷─一七、《漢書》卷五七。 董仲舒(前 179一前 104)   西漢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廣川(今河北棗強東)人。專治《春秋公羊傳》。景帝時為博士。發憤讀書﹐三年不窺園。武帝時以賢良對策﹐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此後二千多年以儒學為正統的局面。曾任江都王和膠西王相﹐後托病辭官﹐修學著書﹐卒於家。著有《春秋繁露》八十二篇﹐語言質樸平易。明人輯有《董膠西集》。生平事跡見《史記》卷一二一、《漢書》卷五六。 劉徹(前 156前 87)   即漢武帝。西漢皇帝。沛縣(今屬江蘇)人。景帝子。公元前140一前所年在位。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治上削弱割據勢力﹐打擊地方豪強﹐鞏固了國家統一和中央集權。愛好文藝﹐招攬文士﹐鼓勵創作﹐設樂府﹐為文學發展作出了貢獻。魯迅評﹕“武帝詞華﹐實為獨絕”(《漢文學史綱要‧漢宮之楚聲》)。今存《悼李夫人賦》、《秋風辭》等。《柏樑詩》相傳為武帝在柏樑台上與群臣唱和之作﹐為後世聯句之祖﹐然後人多疑其偽。生平事跡見《史記》卷一二及《漢書》卷六。 東方朔(前 154一前 93)   西漢文學家。字曼倩。平原厭次(今山東惠民)人。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他上書自薦﹐詔拜為郎。後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職。性格詼諧﹐言詞敏捷﹐滑稽多智﹐玩世不恭﹐宮中呼之為“狂人”。常在武帝前談笑取樂﹐被視如作優﹐“然時觀察顏色﹐直言切諫”(《漢書》本傳)。曾上書反對武帝修造上林苑﹐認為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國家之用﹐下奪農桑之業﹐棄成功﹐就敗事”(同上)。言政之得失﹐陳農戰強國之策﹐皆未被重視﹐故作散文賦《答客難》﹐以主客問答形式﹐抒寫才智之士懷才不遇的苦悶﹐揭露統治者的輕視人才。語言疏朗﹐議論酣暢﹐劉勰稱其“托古慰志﹐疏而有辯”(《文心雕龍‧雜文》))。《非有先生論》亦用主客問答形式﹐以歷史故事﹐從正反兩方面勸諭帝王虛心納諫﹐勵精圖治。另有《神異經》、《海內十洲記》等書亦舊題為其所作。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東方先生集》。生平事跡見褚少孫所補《史記‧滑稽列傳》、《漢書》卷六五。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一﹖)   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十歲隨父太史令司馬談至長鬲薄憎瓛D盼模□芤滌諶逖□笫Χ□偈妗15裝補□6□□昴嫌謂□礎﹕筧衛芍小T□α□輳ㄇ?111)奉漢武帝命出使巴蜀﹐以後又多次隨駕出巡﹐足跡幾乎遍及全國﹐得以接觸下層社會﹐考察風土人情。元封三年(前108)﹐繼父職任太史令﹐“細史記石室金匱之書”﹐閱讀整理歷史資料﹐作撰史準備。太初元年(前104)﹐參加改革歷法﹐制訂《太初歷》﹐著手寫作《史記》。天僅二年(前99)﹐為李陵降匈奴事辯護﹐獲罪下獄﹐受庸刑。出獄後﹐任中書今﹐不問朝政﹐潛心寫作﹐歷五、六年﹐終於完成《史記》。對以“天道”說明人事表示懷疑﹐努力尋找歷史事件發生和歷史人物成敗的社會根源。對歷史人物的褒貶取舍獨具慧眼﹐並充滿批判精神﹐與當時已處於正統地位的儒學時相徑庭。在“本紀”、“世家”、“列傳”中﹐生動地刻畫了上百個鮮明的歷史人物形象﹐包括帝王將相、平民倡優、文人學士、刺客遊俠、成功和失敗的英雄等等。人物形象與歷史事實都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典型性。寫作時傾入自己鮮明的愛憎態度和激情﹐具有動人的藝術魅力。後人評其“為文疏宕﹐頗有奇氣”(蘇轍《上韓太尉書》)﹐讚《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魯迅《漢文學史綱要》)。《史記》為“二十四史”之首﹐開創紀傳體史書形式及歷史傳記文學體裁﹐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產生過深遠影響﹐《史記》研究亦成為專門學科。除《史記》外﹐《漢書‧藝文志》曾著錄司馬遷賦八篇﹐《隋書‧經籍志》著錄《漢中書令司馬遷集》一卷﹐們日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作二卷。今存《悲士不遇賦》、《報任安書》等。生平事跡見《史記‧太史公自序》及《漢書》卷六二。 楊惲(﹖一前54)   酉漢文學家。字子幼。華陰(今屬陝酉)人。司馬遷外孫。習《太史公書》﹐好史學。宣帝時為郎﹐以才稱﹐擢升左曹。因告發霍光子孫謀反﹐封平通侯﹐升中郎將。以居官清廉﹐位至光祿勛。惲自負而好揭人陰私﹐人多怨恨。太僕戴長樂被人告發﹐疑惲唆使﹐遂上書告惲﹐被免為庶人。家居治產業﹐頗驕奢﹐友人孫會宗以書勸戒﹐惲復書﹐多牢騷不平﹐遭人告發﹐宣帝怒﹐判為大逆不道﹐腰斬。著《報孫會宗書》﹐情辭憤激﹐有司馬遷《報任安書》風致。生平事跡見《漢書》卷六六。 韋孟   西漢詩人。彭城(今江蘇徐州)人。秦時苛政﹐躬耕不仕。秦亡後﹐初為楚元王傅﹐後又輔元王子夷王、孫劉戊。戊荒淫無道﹐孟作《諷諫詩》以規諫。不聽﹐進去位﹐遷家於鄒。復作《在鄒詩》﹐期戊能改悔﹐終無用。兩詩皆為四言﹐載本傳。劉勰評﹕“漢初四言﹐韋孟首唱﹔匡諫之義﹐繼軌周人。”(《文心雕龍‧明詩》)生平事跡見《漢書》卷七三。 王褒   西漢辭賦家。字子淵。蜀資中(今四川資陽)人。工歌詩﹐善辭賦。宣帝時﹐受益州刺史王襄推薦﹐被召入朝﹐上《聖主得賢臣頌》。常從帝遊獵﹐屢奉命作詩撰賦﹐擢為諫大夫。神爵元年(前61)﹐方土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寶﹐奉命前往祭禮﹐病死道中。《漢書‧藝文志》》著錄有賦十六篇。今存《洞蕭賦》》、《九懷》等﹐載《文選》、《楚辭章句》。賦多用驕偶句﹐開後世驕儷文學之端。明人輯有《王諫議集》。生平事跡見《漢書》卷六四。 韋玄成(﹖一前36)   西漢文學家。字少翁。魯國鄒(今山東鄒城)人。其父為丞相韋賢﹐初任為郎。以少年好學、禮士明經﹐被選為諫議大夫﹐遷大河都尉。襲爵扶陽侯﹐為河南太守。又征未央衛尉﹐遷太常。因受楊惲被殺事牽連﹐被免盲。後又為淮陽中尉。漢元帝即位後﹐以為少府﹐遷太子太傅﹐後升至御史大夫。永光年間拜為丞相。《隋書‧經籍志》注其著有《漢丞相韋玄成集》二卷﹐們日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亦均著錄﹐後散佚。有《自劾詩》、《戒子孫詩》傳世﹐收入《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收有文章六篇。生平事跡見《漢書》卷七三。 劉向(約前77──前6)   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縣(今屬江蘇)人。漢皇族楚元王(劉交)四世孫﹐劉歆父。治《春秋穀樑傳》。宣帝時﹐曾和王褒等人同獻賦頌﹐官散騎諫大夫、給事中。元帝時擢為散騎宗正、給事中。屢次上書言事﹐彈劾宦官外戚﹐常用地震等自然災害來附會時政。因直諫得罪權貴﹐曾被誣下獄﹐免為庶人﹐閒居十余年。成帝即位﹐復進用﹐改名向﹐任光祿大夫﹐受詔整理五經秘書、諸子詩賦等﹐官終中壘校尉﹐故後世稱“劉中壘”。著述甚多。《漢書‧藝文志》著錄有賦三十三篇﹐今存《九嘆》、《請麗華山賦》等。所撰《說苑》、《新序》分類纂輯先秦至漢初佚事﹐以闡明儒家的政治、倫理思想﹔《列女傳》記錄有通才卓識、奇節異行之女子事跡。另撰有《別錄》﹐為我國目錄學之祖。原集已佚。明人輯有《劉中壘集》。生平事跡見《漢書》卷三六。 揚雄(前 53一後18)   一作楊雄。酉漢文學家、哲學家、語言學家。字子雲。蜀郡成都(今屬四川)人。少家貧﹐不慕富貴。口吃﹐不善言辭﹐然好學深思﹐博覽群書。四十余歲遊京師。成帝時任給事黃門郎。王莽時﹐校書於天祿閣﹐官至大夫。早年酷好辭賦﹐模仿司馬相如作《甘泉》、《長揚》、《羽獵》、《河東》等賦﹐沉博絕麗﹐聞名於世。後世以“揚馬”並稱。又將賦分為“詩人之賦”和“辭人之賦”﹐認為“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法言‧吾子》)。對後世頗有影響。晚年貶抑辭賦﹐認為是“雕蟲篆刻﹐壯夫不為”(同上)﹐轉而研究哲學。仿《周易》》作《怴慼撒@□隆堵塾鎩紛鰲鬥ㄑ浴貳S種闆鬥窖浴罰□竊匚骱焊韉胤窖裕□□芯抗糯□□災□匾□柿稀﹗逗菏欏□瘴鬧盡分□計涓呈□□□□翊媸□□﹕筧思□小堆鍤湯杉□貳I□絞錄<□逗菏欏肪戇似摺? 班倢妤   西漢女文學家。名不詳﹐倢妤為妃嬪稱號。樓煩(今山西寧武附近)人。班固祖姑。少有才學﹐工詩賦。成帝初即位﹐被選入宮﹐始為少使﹐不久立為捷仔。鴻嘉三年(前18)﹐趙飛燕姐妹誣告她同許皇後挾邪詛咒﹐許皇後因此被廢黜﹐她以善對免禍。恐日久見危﹐乃自請供奉皇太後於長信宮。成帝卒﹐她奉守園陵﹐死後葬園中。原有集﹐已散佚。作品今存《自悼賦》、《搗素歌》、《怨歌行》三篇﹐寫在宮中的苦悶心情﹐文辭哀怨動人。然後人多疑其偽。生平事跡見《漢書》卷九七。 毛亨   西漢經學家。相傳是“毛詩學”的開創者﹐今本《詩經》的最早傳人。魯(今山東曲阜一帶)人﹔一說河間(治今河北獻縣東南)人。班固《漢書‧儒林傳》說﹕“毛公﹐趙人也。治《詩》﹐為河間獻王博士。”啟漢末鄭玄《詩譜》中﹐始有大毛公、小毛公之分﹐說“大毛公為《古文訓傳》於其家﹐河間獻工得而獻之﹐以小毛公為博士”。三國時吳人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謂大毛公即毛亨﹐小毛公為毛萇。後人多從此說。生平事跡見《漢書》卷八八、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陳免《詩毛氏傳疏》、王國維《書毛詩故訓傳後》。 大毛公   即毛亨。 毛萇   一作“毛長”。西漢經學家。趙(治今河北邯鄲西南)人。相傳是“毛詩學”的傳播者。因受學於毛亨﹐故後世稱毛亨為“大毛公”﹐毛萇為“小毛公”。曾任河間獻王博士﹐官至北海太守。班團《漢書‧儒林傳》雲﹕“毛公。趙人也﹐治詩﹐為河間獻王博士。”後經漢末鄭玄《詩譜》、三國時吳人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唐孔穎達《毛詩正義》、清陳美《詩毛氏傳疏》及近人王國維《書毛氏故訓傳後》等考証﹐認為小毛公即“毛萇”。生平事跡見《漢書》卷八八、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孔穎達《毛詩正義》、陳矣《詩毛氏傳疏》、王國維《書毛詩故訓傳後》。 小毛公   即毛萇。 參考錄入﹕丁冬 責任編輯﹕丁冬 -- ||| || ||| | || |||| || ※ 來源:‧水木社區 newsmth.net‧[FROM: 211.1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