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中國魏晉時期作家名覽(上) 邯鄲淳   三國魏文學家。一名竺﹐字子叔﹐或作子禮。穎川(清今河南禹州)人。博學有才章﹐工篆書。甫弱冠﹐撰《曹娥碑》﹐為蔡旦所賞。獻帝初平中﹐客遊荊州﹐曹操素聞其名﹐召見﹐受禮遇。建安中為臨淄侯曹植傅。黃初初﹐為博士給事中﹐尋卒。與繁欽、路粹、丁儀、丁壤、楊修、苟緯並有文名。原有集﹐久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五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又著有《笑林》三卷﹐今佚﹐有魯迅《古小說鉤沉》輯本。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二一裴鬆之注引《魏略》。 許靖(150─222)   三國蜀大臣。字文休。汝南平輿(今屬河南)人。與從弟許動俱善臧否人物。漢末察孝廉﹐除尚書郎﹐典選舉。董卓秉政﹒出奔揚州﹐南走交州﹐後補御史中丞。入蜀﹐為廣漢太守。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後﹐官拜太傅、司徒。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三八。 張統(152─211)   三國吳文學家。字於綱。廣陵(治今江蘇揚州)人。少遊學京師。後避難江東﹐孫策命為正議校尉。建安四年(199﹐受孫策派遣至許昌﹐與孔融、陳琳友善。曹操曾任為會稽東部都尉。後孫權用為長史﹐參謀軍事。著有詩賦銘床十余篇。曾作《桶榴枕賦》﹐為陳琳稱讚。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五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五三。 曹操(155─220)   即魏武帝。三國魏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據縣(今安徽毫州)人。少機警﹐有權數。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靈帝光和末﹐參加鎮壓黃巾起義。遷濟南相。中平六年(189)﹐董卓廢少帝而立獻帝﹐他起兵討卓。建安元年(196)﹐迎獻帝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四年﹐破袁紹﹐統一中國北方。十三年﹐進位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劉備敗於赤壁。二十一年﹐封魏王。死後子丕稱帝﹐追尊為武帝﹐廟號大祖。喜音樂﹐雅好詩章。網羅文士﹐形成抑下文人集團﹐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作家。其文學成就主要在詩歌。今存詩二十余首﹐皆為樂府歌辭﹐或反映漢末動亂的現實﹐或抒寫自己的懷抱。清沈德潛《古詩源》雲﹕“借古樂寫時事﹐始於曹公。”方東樹《昭昧詹言》謂其“用樂府題而自敘”述時事”﹐“用樂府題自作詩”。開後世文人擬古樂府創作的端緒。其詩歌風格﹐南朝樑鐘煤《詩品》卷下以為“古直﹐甚有悲涼之句”﹔宋敖陶孫《詩評》以為“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明陸時雍《詩鏡總論》以為“饒雄力”﹐“‘其言如摧鋒之斧”﹔清馮班《鈍吟條錄‧古今樂府論似為“悲涼慷慨”﹔沈德潛《古詩源》以為“沉雄俊爽﹐時露霸氣”﹔張玉谷《古詩賞析》以為“雄深”﹔劉熙載《藝概‧詩概》以為“氣雄力堅”。其文清峻通脫﹐不尚浮華﹐魯迅《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譽為“改造文章的祖師”c代表作有《蒿裡行》、《苦寒行》、《卻東西門行》、《短歌行》、《步出夏門行》等詩﹐及《讓縣自明本志令》、《求賢令》、《舉賢勿拘品行令》等文。遺著魏武帝集》﹐已佚ㄐ暱蒝y思□盡S鐘薪袢蘇□□龐”盡恫懿偌□貳=□嘶平謨小段何淶□□Ⅰ貳I□絞錄<□度□□盡肪硪弧V謝□榫?1980年出版《三曹資料匯編》﹐選錄歷代關於曹操及其詩文創作的資料。 華聯(157─231)   三國魏散文家。字子魚。平原高唐(今屬山東)人。少知名。與北海那原、管寧交遊友善﹐時號“一龍”。欲為龍頭﹐原為龍腹﹐寧為龍尾。東漢靈帝時舉孝廉﹐少帝時為尚書郎﹐獻帝時拜豫章太守﹐累遷至尚書令。曹丕嗣爵魏王﹐封安樂鄉侯。魏受禪﹐為司徒。明帝即位﹐進封博平侯﹐轉拜太尉。卒溢敬侯。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四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一三。 管寧(158─241)   三國魏散文家。字幼安。北海朱虛(今山東臨胸東南)人。初與華歌、那原交遊友善﹐時號“一龍”。東漢末﹐避亂遼東﹐後還鄉。魏文帝詔為太中大夫﹐明帝征為光祿勛﹐皆辭不就。原有集﹐已說《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四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一一。 路粹(﹖一2川)   三國魏文學家。字文蔚。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人。少師事蔡己建安初以高才推拜尚書郎﹐後為軍謀祭酒﹐與陳琳、阮璃等典記室。嘗為曹操作書指陳孔融罪。建安十九年(214)﹐轉為秘書令。後因違禁坐罪﹐為操所殺。與邯鄲淳、繁欽、丁儀、丁廖、楊修、苟緯並有文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二一《王衛工劉傅傳》裴鬆之注引《典略》。 丁儀(﹖一220)   三國魏文學家。字正禮。沛國(治今安徽灘溪西北)人。有文才﹐擅長政論。建安中﹐曹操辟為丞相西曹椽。與曹植親善。與弟厚讚立植為太子。曹丕立為太子﹐他轉為右刺姦椽。曹丕繼王位﹐與弟壤同被殺。與邯鄲淳、繁欽、路粹、楊修、苟緯及弟厚﹐並有文采。原有集﹐已快。(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一九《任城陳蕭王傳》裴鬆之注引《魏略》。 丁翼(﹖一220)   三國魏文學家。“廖”或作“翼”。字敬禮。沛國(治今安徽灘溪西北)人。丁儀弟。少博學洽聞。初為曹操所辟﹐建安中遷黃門侍郎。與曹植親善。與兄儀讚立植為太於﹐曹丕繼王位﹐同被殺。與邯鄲淳、繁欽、路粹、楊修、苟緯及兄儀﹐並有文采。原有集﹐已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賦二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一九《任城陳蕭王傳》裴鬆之注引《魏略》。 王象   三國魏散文家。字競伯。河內(治今河南武陵西南)人。少孤。建安中﹐與同郡苟緯等為曹丕所禮待。魏受禪﹐拜散騎侍郎﹐遷常侍﹐封列侯﹐領秘書監﹐受沼主持撰集《皇覽》。性器和厚﹐又文采溫雅﹐京師稱為儒家。與衛覬同以文章顯名幹時。原有集﹐已快。《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二一、卷二三《楊俊傳》裴鬆之注引《魏略》。 王胡(﹖一228)   三國魏散文家。初名嚴﹐字景興。東海郊縣(今山東城城)入。東漢末﹐曾任會稽太守。建安三年(198)﹐曹操征拜諫議大夫﹐參司空軍事。曹丕嗣爵魏王﹐遷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魏受禪﹐改司空﹐進封樂平鄉侯。明帝即位﹐進封蘭陵侯﹐轉為司徒。卒溢成侯。高才博雅﹐性嚴整慷慨﹐多威儀﹐恭儉節約。嘗為《易》、《春秋》、《孝經》、惆官)作注。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十四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一三。 吳質(177─230)   三國魏文學家。字手重。濟陰(治今山東定陶西北)人。建安中﹐以才學通博﹐為曹丕、曹植所禮遇。後出為朝歌長﹐遷元城令。丕即帝位﹐官至振威將鴃慼撰蝓m睢9□諼□模□瘸□謔樵□﹗度□瞎湃□□睾喝□□□□摹反嫫湮鈉咂□﹗斷惹睾何航□媳背□□反嫫涫□皇住I□絞錄<□度□□盡肪磯□弧? 韋誕(179─253)   三國魏文學家。字仲將。京兆(治今陝西西安)人。有文才﹐善屬辭章﹐又以善書名。建安中﹐為郡上計吏﹐拜郎中﹐稍遷侍中中書監﹐封安陽亭侯﹐官終光祿大夫。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八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殘詩二句。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三一。 傅冀   三國魏大臣。字公保北地泥陽(今陝西耀縣東南)人。建安中為東曹椽﹐拜尚書郎﹐賜爵關內侯。黃初中﹐官至侍中、尚書。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五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浩二一。 蘇林   三國魏文學家。字孝友。陳留(治今河南開封)人。博學﹐多通古今字。建安中﹐為五官將文學。黃初中﹐遷博士、給事中。官至散騎常侍。後以老歸第。年八十余卒。與韋誕、夏侯惠、孫該、杜摯齊名。所著文賦多散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二一。 夏侯惠   三國魏文學家。字稚權。沛國殊縣(今安徽毫州)人。夏侯淵子。幼以才學見稱。明帝時﹐官散騎黃門侍郎﹐遷燕相、樂安太守。年三十七卒。善屬委議。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九《夏侯淵傳》裴鬆之注引《文章敘錄》。 秦宓(﹖一226)   三國蜀文學家。字子劫。廣漢綿竹(今屬四川)人。以才學名世。初隱逸。劉備定蜀後﹐曾辟為從事祭酒。諸葛亮領益州牧﹐為別駕﹐拜左中郎將﹐官至大司農。善文辯﹐答對敏捷﹐辭義雅美。《三國志》稱其“專對有余﹐文藻壯美﹐可謂一時之才士”。《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四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三八。 衛覬(﹖一229)   三國魏文學家。字伯儒。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人。少以才學稱。建安初﹐曹操辟為司空投屬﹐除茂陵令﹐遷尚書郎。建安十八年(213)﹐拜侍中﹐與王案並典制度。文帝時為尚書﹐封陽吉亭侯。明帝時﹐進封閣鄉侯。卒溢敬侯。善書法﹐尤精篆書、隸草。與潘動、王象﹐並以文章顯。嘗著《魏官儀》。《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十七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二一。 左延年   三國魏詩人。精通音律。黃初中﹐官協律都尉﹐以新聲被寵。太和中為協律中郎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殘文一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三首、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二九。 卞蘭   三國魏文學家。琅邪開陽(今山東臨沂)人。武帝卞後弟卞秉子。少有才學。嗣爵開陽侯。明帝時﹐歷官奉車都尉、遊擊將軍﹐加散騎常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四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五。 諸葛亮(181─234)   三國蜀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字孔明。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南)人。早孤﹐隨叔父諸葛玄依附荊州牧劉表。東漢末隱居南陽隆中﹐躬耕隴畝﹐而留心世事。胸懷大志﹐每自比於管仲、樂毅﹐被稱為“臥龍”。建安十二年(207)﹐劉備屯兵新野﹐三顧草廬﹐咨問當世之事。他提出佔領荊州、益州以為基地﹐聯合東吳、北抗曹魏的主張﹐即世傳“隆中對”。後為軍師﹐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劉備稱帝﹐被任命為丞相。劉禪繼位﹐封為武鄉侯﹐領蓋州牧。曾六出祁山﹐興兵伐魏。建興十二年(234)﹐病死於武功五丈原軍中﹐溢忠武侯。執法嚴明﹐賞罰必信﹐開誠心﹐布公道﹐“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三國志》本傳評)。生平不治產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深受百姓擁戴。其文不假雕飾﹐而情真語摯﹐文采內蘊。所作《出師表》為傳世名篇。西晉陳壽稱其“聲教遺言﹐皆經世綜物。公誠之心﹐形於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補於當世”(《進諸葛亮集表》)。劉娜曰﹕“諸葛孔明之詳約……理得而辭中﹐教之善也”(《文心雕龍‧詔策》)。原有集﹐已佚﹐後人輯有《諸葛亮集》。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三五。 繆襲(186-245)   三國魏文學家。字熙伯。東海蘭陵(今山東蒼山蘭陵鎮)人。建安中﹐辟御史大夫府。黃初中﹐受詔與王象等共撰集《皇覽》﹐又受命與衛覬等共撰《魏史》﹐遷散騎常侍。明帝時﹐遷侍中。正始中﹐累遷尚書光祿勛。與仲長統友善。有才學﹐多所撰述。原有集﹐已決。《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十四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樂府詩十二首。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二一。 曹丕(187一226)   即魏文帝。三國魏的建立者、文學家。公元220─226年在位。字子桓。沛國樵縣(今安徽毫州)人。曹操次子。文武兼備。建安十六年(211)為五官中郎將。二十二年立為太子。二十五年嗣位為魏王﹐代漢稱帝﹐都洛陽﹐國號魏。卒溢文。曾兩次征吳﹐皆無功﹔又推行九品中正制﹐確立和鞏固士族門閥在政治上的特權。愛好文學。建安中﹐文士聚於魏都部下(今河北臨漳)﹐結為文友﹐共同從事文學活動﹐他為抑下文學集團的實際領袖。在文學創作與理論上均有成就。其詩受民歌影響﹐多為樂府﹐尤以描寫男女相戀與離別之作成就最高﹐以婉約細秀、纏綿柔媚見稱。《燕歌行》為現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詩。詩歌代表作尚有《雜詩》》H首、《善哉行‧上山采蔽》、《寡婦》等。其文《與吳質書》二篇﹐悼念亡友﹐凄楚感人。另有《典論》一書﹐大部已散佚或殘缺不全﹐較完整者隻有《自敘》、《論文》二篇。其中《論文》為文學批評專論﹐倡言“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探討文學體制、作家才性和具體的文學批評等問題﹐指出文章一道“本同而求異”﹐“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殊尚實﹐詩賦欲麗”﹔而作家所稟之才性氣質不同﹐“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故不同作家必有不同的創作個性和作品風格﹐進而對“貴遠賤近”、“文人相輕”的文壇陋習提出批評。此外﹐對屈原、賈誼、司馬相如等前代作家也有較中肯評論﹐於文學理論多所貢獻﹐開創了文學批評的風氣。原有集﹐已佚﹐有輯本《魏文帝集》。近人黃節有《魏文帝詩注》。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二。中華書局1980年出版《三曹資料匯編》﹐選錄歷代關於曹丕及其詩文創作的資料。 應璩(190─252)   三國魏文學家。字休班。汝南南頓(今河南項城西)人。應場弟。文帝時﹐曾官侍中。明帝朝﹐與韋誕等受詔撰《魏書》。齊王即位﹐遷大將軍府長史。時曹爽秉持朝政﹐多違法度﹐乃作《百一詩》以諷之。又工於文章﹐善為書記﹐驕對工麗﹐文藻秀美。明張博稱﹕“休班書最多﹐俱秀絕時表。”(《漢魏六朝百三家名集‧應休班集題辭》)。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應體被集》。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二一。 薛綜(﹖一243)   三國吳大臣。字敬文。沛國竹邑(今安徽宿州北)人。少時研習經書﹐善屬文﹐長於辭令。孫權曾用為五官中郎將﹐除合浦、交趾太守。累官至選曹尚書、太子少傅。屢上書言事。孫權嘗令撰祝祖文﹐不得用尋常言辭﹐他倉促成篇﹐文辭燦爛﹐眾皆稱善。所著詩、賦、雜論凡數萬言﹐名曰《私載》。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十二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二首。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五三。 劉助   三國魏學者ꄱ0難□搖W摯撞擰9閆膠□Γn袷艉穎保┤恕=o倉形□評簦□蟀萏□雍先恕N菏莒闢□□厥槔桑□苴□臚蹕□茸□□痘世饋罰□□偕惺槔傘52鍤湯傘C韉奐次唬□鑫□鋁秈□兀□笳靼□鋃嘉荊□ㄉ2□J獺U□賈校□淳□慚□□途艄嗇諍睢Q白洹T□苴□鰲緞磯肌貳Ⅰ堵宥肌范□常□醞廡司□茫□謨□□遙□獯娣碲傘T□屑□□沿□﹗度□瞎湃□□睾喝□□□□摹反嫫湮氖□□□□轡□舋□A磧小度宋鎦盡貳I□絞錄<□度□□盡肪磯□弧? 桓范(﹖一249)   三國魏散文家。字元則。沛國(治今江蘇沛縣)人。建安末入丞相府。文帝即位﹐與王象等纂集《皇覽》。明帝時歷中領軍、尚書。正始中拜大司農。後坐曹爽被誅。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世要論》怯文一卷﹐書表五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九。 曹羲(﹖一249)   三國魏文學家。沛國樵縣(今安徽毫州)人。曹爽弟。有文學才。初為中領軍﹐以列侯侍從﹐出入禁風時爽與太傅司馬鎮共輔朝政﹐爽驕奢淫逸﹐他常加諫阻﹐爽不聽。嘉平元年(249)﹐爽敗﹐受累被殺。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五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九《曹真傳》。 何晏(﹖一249)   三國魏玄學家、文學家。字平叔。南陽宛縣(今河南南陽)人。何進孫。父早亡﹐母尹氏被曹操納為夫人﹐他被操所收養。少以才秀知名。文帝時﹐賜爵列侯﹐娶金鄉公主。正始初﹐依附曹爽﹐官至尚書﹐後被司馬茨所殺。性好《莊》、《老》﹐和夏侯玄、王液等倡導玄學﹐競事清談﹐開一時風氣。曾注《老子》﹐後見王粥注﹐嘆為精奇﹐乃改所注為《道德Th論》。能詩賦。其賦以《景福殿賦》較著名。劉擾論曰﹕“(正始之際)何晏之徒﹐始盛玄論﹐於是(老)腦、(莊)周當路﹐與尼父爭途矣。”(《文虼d窳□□鬯怠罰╤盅裕骸罷□濟韉潰□□酉尚摹﹕侮討□劍□識喔Π場﹗保a段男牡窳□□魘□罰╥□屑□□沿□=翊妗堵塾錛□狻貳﹗度□瞎湃□□睾喝□□□□摹反嫫湮氖□鈉□﹗斷惹睾何航□媳背□□反嫫涫□□住2芯潿□洹I□絞錄<□度□□盡肪砭擰? 曹植(192─232)   三國魏文學家。字子建。沛國樵縣(今安徽毫州)人。曹操第三子。少有文才﹐善為詩文。特受操寵愛﹐屢欲立為嗣﹐終因任性而行失寵。遭忌於兄丕。建安十六年(211)封平原侯。十九年﹐徒封臨富侯。二十五年﹐操死﹐丕廢漢稱帝﹐使就國。黃初二年(22)﹐貶爵安鄉侯﹔改封耶城侯﹔三年﹐立為鄲城王﹔四年﹐徙封雍丘王。太和元年(227)﹐丕死﹐曹敏即位﹐徙封濬儀﹔三年﹐徙封東阿﹔六年﹐封為陳王﹐鬱鬱而死。溢曰思﹐世稱“陳思王”。文學創作以丕即帝位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頗多抒發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之作﹐如《白馬篇》、《吸鯉篇》等﹐亦有少數關涉社會、反映動亂殘破現實的作品﹐如《送應氏》等﹐另有不少美邀遊、敘酣宴之什。後期作品﹐詩如《贈白馬王彪》、《野田黃雀行》、《七步詩》、《泰山樑甫行》﹐文如《求自試表》、《求通親親表》﹐賦如《洛神賦》等﹐或訴說骨肉相殘、屢遭疑忌之苦痛﹐或發抒有志不能施逞之悲憤﹐或申述己志﹐或憫惜世亂﹐多憂患之辭和慷慨之音﹔表現上亦趨向沉鬱內斂﹐多用比興寄托﹐癒見婉曲深入。其傳、文、賦兼工面俱美。文以表尤善﹐劉輜《文心雕龍‧章表》有“獨冠群才”之稱。賦以《洛神賦》最著﹐代表建安辭賦創作最高成就。詩之成就更在文、賦之上。鐘峰《詩品》謂其“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集溢今古﹐卓爾不群”﹐推為“建安之傑”。為詩工於起調﹐講求辭藻華贍﹐造語精工﹐音韻自然和美﹐堪稱獨步﹔形式則以五挶w□鰨□災泄□逖允□17棺坑泄畢祝□永□□貳酚□湮□拔逖災□諉帷薄T□屑□□沿□□穩思□小恫蘢詠塩□貳I□絞錄<□度□□盡肪硪瘓擰V謝□榫?1980年出版《三曹資料匯編》﹐選錄歷代關於曹植及其詩文創作的資料。 陳思王   即曹植。 曹彪(﹖一249)   三國魏宗室。字朱虎。沛國遣縣(今安徽毫州)人。曹操庶子。建安、黃初、太和中﹐歷封壽春侯、汝陽公、大陽王、吳王、白馬王、楚王。嘉平元年(249)﹐克州刺史令狐愚與太尉王凌謀迎彪都許昌﹐事泄﹐朝廷使自殺而死。《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二O。 王肅(195─256)   三國魏經學家。字子雍。東海郊縣(今山東期城)人。王朗子。黃初中﹐為散騎黃門侍郎。太和三年(229)﹐拜散騎常侍。正始元年(240)出為廣平太守﹐旋為侍中。後遷中領軍﹐加散騎常侍。卒贈衛將軍﹐溢日景侯。善賈速、馬融之學。嘗為《尚書》、《詩》、《論語》、三《禮》、《左傳》作注。原有集﹐已快。《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十五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一三。 杜恕(197─252)   三國魏散文家。字務伯。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人。明帝時為散騎黃門侍郎。後任幽州刺史。為人調優任意﹐不求世譽。立身誠實樸質﹐不結私援。在朝八年﹐議論亢直。後被免官。所撰奏議論駁皆可觀。著有《體論》、《興性論》等、《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八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八。 陸凱(198──269)   三國吳大臣。字敬風。吳郡吳縣(今屬江蘇)人。黃武初為永興、諸暨長﹐拜建武都尉。吳末帝孫皓時﹐遷鎮西大將軍﹐領荊州牧。寶鼎元年(266)﹐遷左丞相。雖統率軍眾﹐而手不釋書。時政多謬﹐屢上表疏﹐皆秉忠質言。原有集﹐已快。《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九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六一。 杜摯   三國魏文學家。字德魯。河東(治今山西夏縣西北)人。太和初﹐為司徒軍謀吏﹐後舉孝廉﹐除郎中﹐轉補校書﹐尋卒、有文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賦一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二首。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倦二一。 闡澤(7一243)   三國吳學者。字德潤。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世代務農。少時貧而好學﹐曾受雇為人抄書。及長﹐博覽群籍﹐兼通歷數。察孝廉﹐除錢唐長﹐孫權用為瞟騎將軍。嘉禾中﹐為中書今。赤烏五年(242)﹒拜太子太傅﹐封都鄉侯。曾刪簡《禮記》文及諸注說﹐又著《乾象歷注入同時學者虞翻讚曰﹕“閩生矯傑﹐蓋蜀之揚雄。”又回﹕“闡子儒術德行﹐亦今之(董)仲舒也。”(《三國志》卷五三裴鬆之注引《吳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五三。 貫丘儉(﹖一255)   三國魏文學家。字仲恭。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初為平原侯文學。明帝時為幽州刺史﹐封安邑侯。後徙鎮東將軍﹐都督揚州。齊王曹芳被廢﹐他與揚州刺史文欽矯太後詔討伐司馬師﹐兵敗被殺。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九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三首。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二八。 諸葛佑(203一253)   三國吳文學家。字元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南)人。諸葛謹子。少有才名。弱冠拜騎都尉﹐從中庶子轉左輔都尉。孫權死後﹐任大將軍、太子太傅、中書今﹐輔立孫亮﹐專國政。後為皇族孫峻所殺。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七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六四。 楊戲(﹖一261)   三國蜀散文家。字文然。鍵為武陽(今四)l彭山東)人。年二十余﹐從州書佐為督軍從事﹐府辟為屬主簿。又曾任南中郎參軍﹐領建寧太守、摔渲太守﹐入為射聲校尉。性簡略﹐酒後言笑﹐多傲弄之辭﹐被免為庶人。曾作《季漢輔臣讚》。東晉常像讚曰﹔“文然簡約﹐言不詭隨。”(華陽國志)卷一O)《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四五。 韋昭(204─273)   三國吳散文家。字弘嗣﹐後因避晉文帝諱改名昭。吳郡雲陽(今江蘇丹陽)人。自幼好學﹐能屬文。初為丞相椽﹐後遷太子中庶子。會稽王孫亮即位﹐任太史令﹐與華任、薛瑩等同撰《吳書》。景帝孫休在位時﹐曾任中書郎﹐承旨校定眾書﹐又制《饒歌十二曲》讚頌朝廷之功德。末帝孫皓即位後﹐被封高陵亭侯﹐累官侍中﹐領左國史。染性切直﹐因屢﹐許皓意﹐下獄死。華醫嘗上疏營救韋昭﹐稱“今曖(即韋昭)在吳﹐亦漢之史遷(指司馬遷)也”。曾注《國語》等。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五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六五。 曹壑(205─239)   即魏明帝。三國魏皇帝、文學家。字元仲。沛國樵縣(今安徽毫州)人。曹丕子。公元227─239年在位。少好學多識。寅初元年(220)﹐封武德侯﹐七年立為太子﹐旋即帝位。卒溢明。能詩文﹐與祖操、父丕﹐並稱“三祖”。其詩感懷抒情﹐哀婉沉摯。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收錄其詩文較備。黃節《魏武帝魏文帝詩注》附有《魏明帝詩注》。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三。 顧譚(205─246)   三國吳散文家。字子默。吳郡吳縣(今屬江蘇)人。弱冠為太子中庶子﹐與諸葛俗等為“太子四友”。赤烏中﹐為左節度﹐加奉車都尉﹐後為選曹尚書﹐拜太常﹐官至平尚書妎岷隉撈等扰陛撒羆帖斶陛慰陲阪騣v卵浴貳稨十篇。著有《顧子新語》﹐有集﹐俱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倦五二。 曾同   三國魏宗室。字元首。沛國樵縣(今安徽毫州)人。官弘農太守。著有《六代論》。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二O(武文世王公傳)裴鬆之注引《魏氏春秋》。 傅假(209─255)   三國魏散文家。字蘭石﹐一字蘭碩﹐或字昭先。北地泥陽(今陝西耀縣東南)人。弱冠知名。正始中遷黃門侍郎。嘉平初為河南尹、尚書。正元中以功進封陽鄉侯。卒贈太常﹐溢元侯。有清識。嘗與鐘會等論才性同異。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五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二一。 夏侯玄(209─254)   三國魏散文家。字太初﹐一作泰初。沛國樵縣(今安徽毫州)人。夏侯尚子。少知名。年二十﹐為散騎黃門侍郎﹐左遷羽林監。齊王芳即位﹐遷散騎常侍、中護軍﹐出為征西將軍﹐都督雍、涼州諸軍事﹐徙太常。擬謀殺司馬師﹐事泄﹐被司馬師所殺。與當時俊士諸葛誕並有名﹐為“四聰”之一。著有《夏侯子》﹐有集﹐俱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七篇及《夏侯子》快文三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九。 阮籍(210─263)   三國魏文學家、思想家。字嗣宗。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阮璃子。少即善屬文﹐博覽群書。及長﹐尤好《莊》、《老》﹐任性不羈。正始三年(242)﹐太尉蔣濟辟為椽屬﹐未久謝病歸。復為尚書郎﹐旋以病免。八年﹐大將軍曹爽輔政﹐辟為參軍﹐以疾辭。後爽被殺﹐時人乃服其遠識。司馬郎執政﹐命為從事中郎﹐復為司馬師大司馬從事中郎。正元元年(254)﹐封關內侯﹐徙散騎常侍。嘗任東平相﹐乘驢到郡﹐拆除府舍屏障﹐使內外相望﹐旬日而還。聞步兵校尉廚嗎哿簪h□V□迫□倏疲□飼笪□N荊□怕涫朗攏□ㄒ□□#□萊啤叭畈獎闆薄1居屑檬樂□荊□滴航□狀□□剩□□可儆腥□擼□斐亮饔誥埔宰員﹗﹔蠔ㄗ□□攏□簧媸欠牽□蚍爬誦魏。□蛔窶穹a□靡員茉置食觥C鍤永窠蹋□14園籽劭創□浪資濬□□討□考倉□舫稹D蓯□莆摹S腓蚩燈朊□□□爸窳制呦汀敝□弧V闆洞鎰□邸貳Ⅰ鍛g下邸罰□□隼稀19□□跡□婷魑尬□□蟆S種闆洞筧訟壬□□罰□吹屠穹ㄖ□咳緇又兄□□□靶脅桓依敕旒剩□□桓頁齷玉桑□砸暈□蒙□□保慌昊□□髦貧戎□競μ煜攏□暈□熬□6□靶耍□忌瓚□羯□□□評穹a□□肯旅瘛保□鏡蘭抑□擔□□南質抵□小U□□校□臚跎頡9抖罟滄□段菏欏罰□淮□W鰲隊交呈□釩聳□□祝□衣妒閉□詘滌朧婪縲槲保□惴15巧□寤鮒□椋□嚶帽刃耍□耐行□叮□□浪□亍V臃濉妒□貳煩破洹隊交呈□貳把栽詼□恐□塚□榧陌嘶鬧□懟保□柏手莢u牛□槿□亞蟆薄T□屑□□沿□□筧思□小度釧米旨□貳I□絞錄<□度□□盡肪磯□弧? 閔鴻   三國吳散文家。廣陵(治今江蘇揚州)人。仕吳為尚書。與薛兼、紀瞻、顧榮、賀循齊名﹐號為“王俊”。入晉﹐朝廷征辟﹐不就。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五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倦五四。 孫該(﹖一兆1)   三國魏史學家、文學家。字公達。任城(治今山東濟寧)人。少強志好學。歷明帝、齊王、高貴鄉公、元帝國朝﹐累官郎中、博士司徒右長史、著作郎。曾著《魏書》。與蘇林、韋誕、夏侯惠、杜摯齊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賦二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二一。 周昭   三國吳文學家。字恭遠。穎I川治今河南禹州)人。曾與韋昭、薛瑩、華播並撰《吳書》。後為中書郎﹐坐事下獄誅。著有《周於》(一作《周蛈釩Q邸罰╜啪恚□沿□﹗度□瞎湃□□睾喝□□□□摹反嫫湮乃鈉□﹗斷惹睾何航□媳背□□反嫫涫□皇住I□絞錄<□度□□盡肪砦宥□14砦迦□? 華員   三國吳文學家。字永先。吳郡武進(今屬江蘇)人。始為上虞尉、典農都尉﹐以文學人為秘府郎﹐遷中書丞。孫皓即位﹐封徐陵亭侯﹐遷東現令﹐領右國史。以時政多故﹐曾上書表百余。時人稱﹕“華得詩賦之才﹐有過於曙(即韋昭)﹐典法不及也。”(《太平御覽》卷四四五弓凋昭語)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十一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殘詩二句。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六五。 部正(﹖一278)   三國周散文家。本名纂﹐字令先。河南愜師(今屬河南)人。少時父死母嫁。安貧好學﹐博覽墳籍。弱冠能屬文。後主時﹐人為秘書吏﹐轉為令史﹐遷郎﹐至今。泰安中除安陽令﹐遷巴西太守。文辭燦爛﹐有張(衡)、蔡(巨)之風。曾依則先儒﹐假文見意﹐作《釋譏》﹐其文繼承崔駟《達旨》遺風。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倦四二。 稻喜   三國魏文學家。字公穆。據郡侄縣(今安徽宿州西南)人。都康兄﹐有當世才。曾為齊王司馬同司馬。入晉為揚州刺史﹐遷太僕、宗正。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四首。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二一注引《找氏譜》、《晉書》卷四九。 稅康(224─263)   三國魏文學家、思想家。字叔夜。彼郡任縣(今安徽宿州西南)人。祖先姓奚﹐居於會稽上虞﹐因避仇怨﹐遷家經地﹐取“稽”字之上部加“山”為姓。一說經地有描山﹐家於其側﹐故以為姓。早年喪父﹐曠邁不群﹐天質自然﹐博覽賅通。娶魏沛穆王曹林孫女(一說曹林之女)為妻。曾官中散大夫﹐世稱“穩中散”。友人山濤薦他出仕﹐他答書拒絕﹐聲言“非湯武而薄周孔”﹐司馬昭怒而惡之。後遭鐘會構陷﹐被司馬昭所殺。臨刑之際﹐索琴奏《廣陵散》而終。性好老莊。嘗曰﹕“老子、莊周﹐吾之師也。”著論多以老莊為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養生論》、《明膽論》闡說其人生及哲學思想﹐文筆犀利。《與山巨源絕交書》是其書信體文章的代表作﹐表現了他超世獨立﹐不隨流俗之人格。其文析理綿密﹐議論風發﹐文藻壯麗﹐寄意玄遠。其詩屬辭清峻﹐以四言為勝。雖體似風雅﹐而思緒清越﹐別具神韻。以《贈秀才入軍詩》和《幽憤詩》為代表作。前者抒發兄弟相思之情﹐兼明隱逸之志。後者感念平生﹐訴說內心之憤怒。清人沈德潛評日﹔“叔夜四言詩多俊語﹐不摹仿三百篇﹐允為晉人先聲。”《古詩源》)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秘中散集》。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Th一、《晉書》卷四九。 鐘會(225─264)   三國魏玄學家、文學家。字士季。穎)﹔【長社(今河南長葛東北)人。鐘勢子。少敏惠﹐年十五入太學。博學﹐長於名理。正始中﹐為秘書郎﹐遷尚書郎。嘉平元年(249)﹐為中書郎。景元三年(262)﹐為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次年西征﹐平蜀﹐進司徒。後因謀反被殺。其文“彬彬儒雅”﹐為“魏文、七子余澤”(張博《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鐘司徒集題辭》)。所作《撤蜀文》有建安書檄之遺風。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鐘司徒集》。生平事跡見《三國志略二八。 王迅(226─249)   三國魏玄學家。字輔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城)人。王盛任孫。十余歲即好《老子》。曾任尚書郎。持論以無為本﹐以有為未。認為“天地雖廣﹐以無為心”﹐“將欲全有﹐必反於無”。一掃漢儒天人感應、陰陽象數之說﹐探究天地萬物生成變化之理。曾注《老子》、《周易》等。著有《老子指略例》、《周易略例》等﹐析理精微﹐邏輯嚴密。近人劉師培謂其“文質兼茂﹐非惟析理之精也”(《中古文學史講義》)。後人輯有《王迅集》。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二八。 張嚴(﹖一266)   三國吳文學家。字子節。吳郡吳縣(今屬江蘇)人。張翰父。博學多識。仕吳﹐拜大鴻職。寶鼎元年(266)﹐使於晉﹐及還﹐病死於途。原有集﹐又有《默記》三卷﹐俱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三國志浩田八。 向秀(約227─272)   魏晉之際哲學家、文學家。字子期。河內懷縣(今河南武涉西南)人。朗達有俊才。少為山濤所知﹐又與稅康、昌安友善﹐為“竹林七賢”之一。官至黃門侍郎、散騎常侍。曾為《莊子》作注﹐“發明奇趣﹐振起玄風”﹐尚余《秋水》、《至樂》二篇注釋未竟而卒。後郭象“述而廣之”﹐別為一書。向秀注本已佚﹐其注散見於《世說新語》、《列子注》、《文選注》、《經典釋文》等書中。在自然觀上﹐提出萬物“自生”“自化”﹐各任其性的主張。認為人思五味、五色是“自然之理”﹐“但當節之以禮”。主張順應自然之理﹐反對用壓抑性情的辦法求長生。又主張自然與名教統一﹐合儒道為一。擅詩賦。曾作《思舊賦》﹐悼念亡友標康、呂安﹐從側面表示對當時政治現實的不滿﹐頗為有名。《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四九、《世說新語‧言語》。 曹髦(241─260)   三國魏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字彥士。沛國樵縣(今安徽毫州)人。曹丕孫。正始五年(244)封郊縣高貴鄉公。嘉平六年(254)即帝位。甘露五年(260)﹐以不甘坐受廢辱﹐率撞僕數百出討大將軍司馬昭﹐被殺。死後無漱軚撥訄鉈蛂撞ーe□薄T□屑□□沿□H□瞎湃□□睾喝□□□□摹反嫫湮畝□□鈉□﹗斷惹睾何航□媳背□□反嫫涫□□住I□絞錄<□度□□盡肪硭摹? 王沈(﹖一266)   西晉散文家。字處道。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好書法﹐善屬文。初為曹爽椽。曾與葡額、阮籍共撰《魏書》。曹髦稱其為文籍先生。甘露五年(26)﹐曹髦將攻司馬昭﹐馳告昭﹐封安平侯。司馬炎稱帝﹐加散騎常侍﹐進爵博陵縣公。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十四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三九。 應貞(﹖一269)   西晉文學家。字吉甫。汝南南頓(今河南項城西南)人。應球子。正始年間﹐舉高第﹐任職中書。成熙元年(264)﹐司馬炎為撫軍大將軍﹐任為參軍。泰始中﹐遷給事中、散騎常侍。善談論﹐以才學稱。通儒學﹐嘗與太尉苟領撰定晉禮﹐未施行。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九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倦九二。 山詩(205─283)   酉晉散文家。字巨源。河內懷縣(今河南武沙西南)人。少孤貧﹐有器量。好老、莊學說﹐與栩康、阮籍等交遊﹐為“竹林七賢”之一。與司馬較有親戚關系﹐鼓與曹爽爭權時﹐隱居不出。及司馬師執魏政才出仕。晉初﹐任支部尚書、尚書右僕射等職。選用官吏﹐都親作評論﹐當時號為“山公啟事”。欲引栩康出任尚書吏部郎﹐康致書與之絕交。原有集﹐已佚﹐今有輯本。《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六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四三、《世說新語‧政事》。 王治(206─286)   西晉文學家。字士治﹐小字阿童。弘農湖縣(今河南靈寶西南)人。初為羊枯參軍﹐遷益州刺史﹐封關內侯。後征拜右衛將軍﹐除大司農﹐再為益州刺史。太康元年(28)﹐東下代吳﹐破建康﹐降孫皓﹐拜輔國大將軍﹐封襄陽縣侯﹐後轉撫軍大將軍。博涉墳典。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二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四二。 皇甫逐(215─282)   西晉醫學家、文學家。幼名靜﹐字士安﹐號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肅平涼西北)人。年二一十始專力於學﹐患風痹疾亦手不釋卷。耽玩典籍﹐廢寢忘食﹐有“書淫”之稱。立志以著述為務﹐郡舉孝廉、相國征辟﹐不就。武帝頻下詔書敦逼﹐皆稱病不就﹐終身不仕。嬰贏疾﹐嘗欲自殺﹐未果﹐乃深研醫學﹐寫成針灸學專著《甲乙經》。另著有《帝王世紀》、《列女傳》、《高士傳》等書。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十三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殘詩二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五一。 虞博   西晉文學家。字光源。高平昌邑(今山東巨野東南)人。少隨父至隴西﹐專心典籍。弱冠﹐郡察孝廉﹐除郎中﹐官至邵陽內史。為政嚴而不猛﹐重文教之功。嘗大修庫序﹐廣招學徒。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四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八二。 傅玄(217─278)   西晉文學家。字休奕。北地泥陽(今陝西耀縣東南)人。少孤貧﹐博學善屬文。正始元年(240)州舉秀才﹐除郎中。六年為著作郎﹐撰《魏書》。景元元年(260)遷弘農太守﹐領典農校尉。咸熙元年(26)封鴉覦男。司馬炎為晉王﹐以為散騎常侍。晉立﹐進爵為子﹐加駙馬都尉。咸寧元年(275)為司隸校尉﹐三年免官﹐卒於家。嘗上疏武帝主張崇儒黜法以治國﹐提出“尊儒尚學、貴農賤商﹐此皆事業之要務”。善鐘律﹐所作郊把、鼓吹、舞曲歌辭甚多。其詩以敘事樂府著稱。“新溫婉麗﹐善言兒女”(明張博《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傅鶴縏~□獯恰罰□□按嫌貝κ貝□劬洌□笤汲□誒指□佽逃詮攀□保ㄇ逕虻慮薄豆攀□礎罰□C□饔小肚嘏□逍小貳Ⅰ犢□嗥□返取T□小陡底印芳拔募□□沿□□魅思□小陡島鑽旒□貳I□絞錄<□督□□卷四七。 賈充(217─282)   西晉大臣。字公間。平陽襄陵(今山酉襄汾)人。魏時任大將軍司馬、廷尉﹐為司馬氏親信。嘗助司馬氏我高貴鄉公曹髦。其女南風為太子妃。在晉官至司空、太尉。咸寧五年(279)奉命伐吳﹐拜大都督。有刀筆才。曾主持修訂《晉律》。原有集﹐已低《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四O。 何幀   酉晉文學家。字元或。廬江據縣(今安徽霍山東北)人。素有志略。仕魏﹐嘗為幽州刺史、廷尉。入晉﹐為尚書、光祿大夫。以文學見稱。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五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殘詩一句。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倦─一裴鬆之注引《文士傳》。 程咸   西晉文學家。字延休。魏正元中為司隸校尉何曾主簿﹐入晉累遷至侍中。《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二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三O、卷四O。 孫楚(約218一293)   西晉文學家。字子荊。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遙縣西北)人。才藻卓絕﹐為人爽邁不群。與王濟相知、魏咸熙元年(264)﹐為征東大將軍石苞參軍。泰始元年(265)遷佐著作郎。後因侮石苞﹐為其所劾﹐免官。太熙元年(290)﹐為馮詡太守。其文善說理達情﹐其詩尤善表述哀切之情。原有集﹐已俟﹐明人輯有《孫子荊集》。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五八。 李婉   西晉女文學家。字淑文。賈充妻。淑美有才行。其父豐官至侍中、尚書僕射﹐為司馬師所殺﹐她連坐流徙擢Y恕@氡鵯霸□氤淞□洹3□筧9□蔽□蕖O濤醵□輳?265)﹐遇赦得歸。晉武帝特詔充置左右夫人﹐充懼郭氏妒﹐為築室於洛陽永年裡而不相往來。著有《女訓》﹐又有《典式》(一名(典誡))八篇﹐俱快。生平事跡見《世說新語‧賢媛》劉孝標注引《婦人集》。 廈峻(﹖一273)   西晉散文家。字山甫。穎川郡陵吟河南部陵西北)人。少好學。仕魏官至侍御史。入晉封關中侯﹐拜侍中﹐加諫議大夫。潛心儒典。嘗著文以懲世好浮華、不修名實之風。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跡見《晉書低五0。 程曉   西晉文學家。字季明。東郡東阿(今屬山東)人。魏黃初年間封列侯﹐後為黃門侍郎﹐遷汝南太守。年四十余而卒。有通識﹐能屬文。《三國志》本傳注引《程曉別傳》雲其文章“多亡失﹐今之存者不能十分之一”。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二首。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一四。 劉伶   西晉文學家。字伯倫。沛國(治今安徽淮北西)人。仕魏嘗為建威參軍。入晉﹐於泰始初年對策﹐言無為而化﹐以無用罷免。與阮籍、稽康等遊﹐為“竹林七賢”之一。為人放情肆志﹐性嗜酒﹐常乘鹿車出遊﹐攜一壺酒﹐使人荷鐳隨之﹐言“死便埋我”。心有不平﹐輒寄情於酒﹐以泄憤簡﹐遂以嗜飲名世。其文以《酒德頌》較著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H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四九。 羊枯(221─278)   西晉散文家。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東費縣西南)人。司馬師妻弟。博學能屬文。魏末任相國從事中郎﹐參與機密﹐封南城侯。晉武帝司馬炎代魏後﹐為尚書左僕射、武帝欲滅吳﹐以為都督荊州清軍事。為官ダd蟆K籃螅□逖□儺沼巹壬嬌□繳□位籩□□u□19懟M□潯□唚□渙骼幔□旁□蠣□□岸槔岊□薄T□闆獨獻喲□貳T□屑□□沿□□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七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倦三四。 杜預(222一284)   西晉學者、文學家。字元凱。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司馬昭妹夫。仕魏嘗為尚書郎﹐襲祖爵豐樂亭侯。咸寧四年(278)﹐領征南軍司﹐拜鎮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太康元年(280)﹐因平吳有功﹐進爵當陽縣侯。博學通達﹐多謀略﹐有“杜武庫”之稱。平吳後耽思經籍﹐自稱有“左傳席”。著有《春秋左氏經傳集解》、《春秋釋例》。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十八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三四。 裴秀(224─271)   西晉地理學家。字季彥。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博學強記﹐八歲即能屬文。仕魏﹐襲父爵清陽亭侯﹐官至尚書僕射。入晉﹐官至司空。因服寒食散不當而豐。曾作《禹貢地域圖》十八篇﹐開我國古代地圖繪制學之始。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多為殘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三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三五。 李密(224一287)   西晉文學家。一名虔﹐字令伯。鍵為武陽(今四J﹔【彭山】人。父早死﹐母改嫁﹐由祖母撫養成人。少師事樵周﹐以文學見稱。仕蜀漢﹐為尚書郎、大將軍姜維主簿、太子洗馬。曾奉命出使東吳﹐有才辯﹐吳人稱之。蜀亡﹐晉武帝多次征召﹐以祖母年邁多病﹐無人奉養﹐不就。祖母死後﹐始為太子洗馬。後任尚書郎、溫縣令、大中正、漢中太守。因賦詩抒憤﹐得罪武帝而被免官。其文以《陳情表》著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做|恕? 薛瑩(﹖一282)   酉晉文學家。字道言。沛郡竹邑(今安徽宿縣北)人。薛綜次子。仕吳﹐官至左國史、光祿勛。人晉為散騎常侍。博學﹐文章尤妙。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八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五三。 盛彥   西晉散文家。字翁子。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少有異才。八歲能詩﹐辭甚慷慨。仕吳至中書侍郎。入晉﹐陸雲薦之於州刺史周濬﹐本邑大中正又舉其為小中正。卒於太康年間。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多為殘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八八。 棗據   西晉文學家。字道彥﹐本姓棘。穎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容貌甚美﹐善文辭。弱冠﹐辟大將軍府﹐出為山陽令﹐有政績。後遷尚書郎﹐轉右丞。賈充伐吳﹐為從事中郎。軍還﹐徙黃門侍郎。後徙冀州刺史、太子中庶子。年五十余卒。原有集﹐已快。《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五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九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二。 查京   西晉道士、詩人。字威輦。初與隴西對吏俱至洛陽﹐被發而行﹐逍遙吟詠﹐常宿白社(今河南愜師縣內)中。孫楚勸其出仕﹐不應。後數年遁去﹐不知所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三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四。 曹志(﹖一289)   西晉散文家。字允恭。誰國樵縣(今安徽毫州)人。曹植庶子。少好學﹐以才行稱。魏時封濟北王。入晉﹐降為甄城縣公。官至散騎常侍。其文被傅咸譽為“英氣泉湧﹐逸藻波騰”(《答曹志》)。原有集﹐已優《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五O。 荀勖(﹖一280)   西晉文學家。字公曾。穎川穎陰(今河南許昌)人。十余歲能屬文。魏宒炕槨薄慼慼潼蟦蒺Q小N淶奐次唬□餳帽笨□□□□惺榧啵□郵討校□□□鰲﹕蠼□還飴淮蠓頡5惺榱睢2┬□嗍丁V□袈桑□□評質攏□蘼陝饋S殖6□□□砑晨□抑兄袷槲□噸芯□貳F湮□鬆髏埽□降萌酥魑18跡□環稈脹粽□□適賈氈H□杪弧J比搜雲洹扒愎□κ薄保□小柏□摹敝□□T□屑□□沿□□魅思□小豆豆□□□貳﹗度□瞎湃□□睾喝□□□□摹反嫫湮氖□□□﹗斷惹睾何航□媳背□□反嫫涫□□□皇住I□絞錄<□督□欏肪砣□擰? 王濟   西晉文學家。字武子。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王渾次子。少有逸才。善《易》及《莊》、《老》﹐文詞俊茂。尚常山公主﹐為駙馬都尉﹐遷中書侍郎。歷官驍騎將軍、侍中、國子祭酒。太康九年(288)免官﹐以白衣領太僕。性喜豪侈﹐嘗於洛陽置地為馬將﹐編錢匝地竟評﹐時人號曰“金溝”。能詩文。其詩鐘峰《詩品》列為下品﹐謂其“貴道家之言”。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三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四二。 成公綏(231─273)   西晉文學家。字子安。東郡白馬(今河南滑縣)人。少有俊才。口吃而雅好音律。詞賦壯麗﹐為張華所重﹐嘆為絕倫﹔薦之太常﹐征為博士。後為秘書郎、秘書丞、中書郎。嘗與賈充等參訂法律。以賦得名。其賦或侈談物理﹐或窮盡物象。明張博謂其“賦心不若左太仲”﹐“賦少深致而序各有思﹐讀諸賦不如讀其序也”(《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成公子安集題辭》)。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成公子安集》。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二。 張華(232─300)   西晉文學家。字茂先。范陽方城(今河北固安)人。少孤貧﹐牧羊為生。篤志好學。初為縣吏。高貴鄉公正元二年(255)﹐為太常博士。魏元帝咸熙元年(264)﹐隨司馬昭征鐘會﹐兼中書侍郎、掌軍中書疏表檄。泰始元年(265)﹐為中書令﹐加散騎常侍。咸寧五年(279)﹐伐吳功成﹐封廣武縣侯﹐後出鎮幽州。惠帝即位﹐歷任太子少傅、中書監﹐官至司空﹐進封壯武郡公。因拒絕參與趙王倫、孫秀篡位陰謀﹐為其所殺。在晉資望極深﹐生平好提攜後進。陸機兄弟、束皙、陳壽、摯虞、左思等皆為其所稱。窮覽古今﹐家聚天下奇秘﹐博物洽聞。其文辭藻溫麗平雅﹐陸雲言其“文無他異﹐正自情省無煩長﹐作文正爾自復佳”﹐又雲其“箴、詩自過五言詩”(《與兄平原書》)。鐘峰論其詩則雲“其源出於王桑﹐其體華艷﹐興托不奇﹐巧用文字﹐務為妍冶”﹐“恨其兒女情多﹐風雲氣少”(《詩品》)。沈德潛謂“茂先詩﹐《詩品》謂其兒女情多﹐風雲氣少﹐此亦不盡然。總之筆力不高﹐少凌空矯捷之致”(《古詩源》)。張博謂“壯武文章﹐賦最蒼涼﹐文次之﹐詩又次之”(《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張茂先集題辭》)。原有集﹐已快﹐明人輯有《張茂先集》。另著有《博物志》。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三六。 鍺陶   酉晉文學家。字季雅。吳郡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即潛心墳典﹐年十三﹐作《鷗鳥》、《水皚》二賦。吳平﹐召補尚書郎。張華稱其與陸機兄弟等為“東南之寶”。年五十五卒。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二。 陳壽(233─297)   西晉史學家。字承柞。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北)人。少好學﹐師事同郡據周。仕蜀為觀閣今史。以不曲附宦官黃皓﹐累被遣黜。入晉為著作郎﹐領巴西郡中正﹐官至治書侍御史﹐以母憂去職。善敘事﹐有“良史”之稱。撰有《三國志》。宋葉通謂其文“高處逼司馬遷﹐方之班固﹐但少文義緣飾耳﹐要終勝固也”(《習學記言序目‧蜀志》)。另有《古國志》、《益都春舊傳》、《官司論》、《釋諱》、《廣國論》等。曾編定《蜀相諸葛亮集》。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八二。 王戎(234─305)   西晉文學家。字清仲。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好清談﹐為“竹林七賢”之一。惠帝時﹐與賈氏聯姻﹐又曾優容趙王倫黨孫秀﹐累官尚書今、司徒。貪吝好貨﹐苟媚取容﹐為時人所鄙。其作今已不存。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四三、《世說新語‧德行》。 何劭(236─301)   西晉文學家。字敬祖。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與司馬炎有總角之好。炎為太子﹐任為太子中庶子﹔炎即位﹒轉散騎常侍。後遷侍中、中書令。太熙初作《武帝遺詔》﹐遷中書監﹐改太子太師。永康元年(300)遷司徒。永寧元年(301)﹐趙玉倫篡位﹐以為太宰﹐遷司空。奢豪無度﹐日費錢二萬。博學﹐善屬文。著有《苟菜傳》、《王粥傳》等。鐘峰論詩謂“季倫(石崇)顏遠(曹擄)﹐並有英篇。篤而論之﹐朗陵(何助﹐嘗封朗陵公)為最”(《詩品》)。原有集﹐已低《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五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三三。 袁冀   西晉散文家。字孝尼。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以儒學知名。入晉拜給事中。著有《喪服經》、《袁子正論》、《袁子正書》。其文擅長論事說理﹐風格樸實。原有集﹐已優《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六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二一裴鬆之注引慷別傳》、《晉書》卷八三。 傅咸(239─294)   西晉文學家。字長虞。北地泥陽(今陝西耀縣東南)人。傅玄子。咸寧初襲父爵清泉侯﹐累遷尚書右丞。嘗上書武帝﹐主張“當今之急﹐先並官省事﹐靜事息役﹐上下用心﹐惟農是務”。認為“奢侈之費﹐甚於天災”。元康初年遷御史中丞﹐後以議郎長兼司隸校尉。楊駿、司馬亮前後擅權﹐皆進言非之。為官威嚴﹐勁直果敢﹐疾惡如仇﹐嘗奏免河南尹、左將軍、廷尉等要職官員數人。好屬文﹐不尚□麗﹐短賦多寫物以寄意。質純曾雲﹕“長虞之作近乎詩人之作矣﹗”(《晉書》本傳)詩說理者多。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傅中丞集》。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四七。 王鐵   西晉文學家。陳郡陳縣(治今河南淮陽)人。曾為歷陽令。有志著述﹐嘗私錄晉事及功臣行狀﹐未就而卒。《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八二。 華頓Q一293)   西晉文學家。字叔駿。平原高唐(今屬山東)人。仕魏嘗為司馬昭大將軍操屬。秦始中拜散騎常侍﹐典中書著作。元康初封樂鄉侯﹐轉秘書監。才學深博。所撰《後漢書》﹐張華、王濟稱為“文質事核﹐有遷、固之規﹐實錄之風”(《晉書》本傳)。曾著論、議、難、駁、詩、賦之屬數十萬言﹐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九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四四。 鄒湛(﹖一約299)   西晉文學家。字潤甫。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少以才學知名。仕魏歷通事郎、太學博士。入晉官至散騎常侍、國子祭酒﹐轉少府。所作詩及論議等二十五篇﹐為時所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殘篇一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殘詩二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二。 夏侯湛(243─291)   西晉文學家。字孝若。礁國鍵縣(今安徽毫州)人。魏景元中為太尉椽。晉泰始四年(268)舉賢良﹐對策中第﹐拜郎中。嘗從賈充征吳﹐次年為野三令。太康六年(285)﹐除中書侍郎。八年﹐出補南陽相。太熙元年(290)﹐遷太子僕﹐轉散騎常侍。容貌甚美﹐少與潘岳友善﹐京都譽稱“連餐”。性喜豪侈﹐臨終卻命薄葬。有盛才﹐善構新詞﹐褥彩雕煥﹐文章宏富。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夏侯常侍集》。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五五。 夏侯淳   西晉文學家。字孝沖。據國灌縣(今安徽毫州)人。夏侯湛弟。官至七陽太守。有文藻﹐與湛俱知名於世。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賦四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五五。 潘岳(247─300)   西晉文學家。字安仁。榮陽中牟(今屬河南)人。少以才穎見稱﹐號為“奇童”。泰始三年(267)﹐辟司空椽﹐舉秀才。咸寧二年(276)遷太尉椽﹐四年兼虎貢中郎將。太康三年(28)﹐屏居天陵東山﹐出為河陽令。七年轉懷令。太熙元年(290)﹐為太子舍人﹐轉太傅主簿﹐次年生楊駿除名﹐為公孫宏所救﹐免死。元康二年(292)為長安令﹐∕﹨年﹐轉散騎侍郎﹐次年遷給事黃門侍郎。性輕躁﹐趨附勢力﹐熱衷功名。曾與石崇等均事權貴賈溫﹐為“二十四友”之首。又奉賈後之命﹐草《懷太子禱神文》﹐構陷太子。後被趙三司馬倫及其親信孫秀所殺。文名籍甚﹐與陸機並稱“潘陸”﹐有“陸才如海﹐潘才如江”(鐘賺《詩品》)之譽。擅長多種文體﹐尤善於用詩、賦、諫文表達哀傷感情。所作情深語佳﹐所謂“爛若披錦﹐無處不善”(《世說新語‧文學》引孫綽語)﹐然亦有冗繁之弊。劉概稱“潘岳敏給﹐辭自和暢﹐鐘美於《西征》﹐賈余於衷偉﹐非自外也”以文心雕龍‧才略》)。劉熙載則言“潘安仁詩悲而不壯”(《藝概‧詩概》)。其名作有《悼亡詩》、《西征賦》、《秋興賦》、((賦)、《夏侯常侍諫》、《馬濤督泳》等。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潘黃門集》。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五五。 閻纘   西晉文學家。字續伯。巴西安漢(今四JI南充南)人﹐僑居河南新安(今屬河南)。嘗為太傅楊駿合人﹐轉安復令。後因功封平樂鄉侯。官漢中太守。年五十九卒。博覽墳典﹐文風樸質勁健。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四八。 嵇蕃   酉晉散文家。字茂齊。鐳國侄縣(今安徽宿州西南)人。拉喜於。嘗為太子舍人。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八九。 石崇(249一300)   西晉文學家。字季倫﹐小名齊奴。渤海南皮(今屬河北)人。咸寧元年(275)為修武令。太康元年(280)﹐以伐吳有功封安陽鄉侯。七年﹐遷侍中。太熙元年(290)﹐出為荊州刺史。元康四年(294)﹐拜太僕。六年﹐出為征虜將軍、假節監徐州諸軍事。八年﹐綸”0﹒復拜衛尉。任俠無行檢﹐在荊州以劫遠使商客致富。置別館於金谷澗﹐與愛妓、友朋作樂。曾與貴威王消、羊賃等競鬥奢靡。漁事賈監﹐為“二十四友”之一。八王之亂中﹐與齊王同結黨﹐為趙王倫所殺。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九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十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三三。 郭泰機   西晉文學家。河南(治今河南洛陽市西郊澗水東岸)人。出身寒門﹐沉淪不能自拔於世。嘗用詩幹謁傅咸﹐求其薦引﹐咸有詩贈答。鐘峰《詩品》將其列為中品﹐稱其“孤怨宜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殘文一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傅威《贈郭泰機詩序》。 綠珠(﹖一300)   西晉石崇妾。傳說姓樑﹐白州博白(今屬廣西)人。姿容艷美﹐善吹笛。趙王倫擅政﹐倫黨孫秀使人索之﹐為崇所拒。後崇與齊王同結黨﹐被秀收捕﹐她墜樓自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三三。 棗腆   西晉文學家。字玄芳。穎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棗據長子。永嘉中為襄城太守。以文章顯。原有集﹐已佚。《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三首c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二。 趙至(﹖一282)   西晉散文家。字景真。代郡(治今河北蔚縣西南)人。年十四﹐遊太學。泰始中至遼西﹐舉郡計吏。太康三年(282)﹐以良吏赴洛﹐卒。善議論﹐有縱橫才。斷獄以精審見稱。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劉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二。 張載   西晉文學家。字孟陽。安平武邑(今屬河北)人。文才富贍﹐為博玄賞識。初為住著作郎﹐遷弘農太守。曾入蜀省父﹐作《劍閣銘》。復為著作郎。永安中為長沙王義記室督﹐拜中書侍郎。後復領著作。見世紛亂﹐稱疾而歸。博學多識﹐曾與華暢同撰《晉書》。與弟協、亢並稱“三張”。原有集﹐已快﹐明人輯有《張孟陽集》。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五五。 周處(﹖一297)   西晉大臣。字於隱。義興陽羨(今江蘇宜興南)人。相傳少時橫行鄉裡﹐與南山猛虎、長橋下蚊並稱“三害”。後射虎殺蚊﹐翻然改悔。且勵志好學﹐頗有文思。仕吳為無難督。入晉﹐嘗為御史中丞。幾所舉劾﹐不避寵戚。氏人齊萬年起義﹐將兵西征﹐戰敗而死。曾著《默語》、《風上記》﹐並撰《吳書》﹐俱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五八。 木華   西晉文學家。字玄虛。廣J川今河北棗強東)人。曾為太傅楊駿府主簿。擅長辭賦。今僅存《海賦》一篇﹐描寫大海的變化情態﹐瑰奇壯闊﹐有名於當時。生平事跡見《文選倦一二李善注引《今書七志》、傅良《文章志》。 王港   西晉文學家。字正長。義陽(治今河南新野南)人。泰始中辟司空椽﹐遷著作郎。太康中遷太子舍人。惠帝時拜侍中。永嘉中為陳留內史﹐加散騎侍郎。後為石勒所害。博學有俊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ユ曈隉慼慼慼撮惜眃r湮牟舋□輝頡﹗斷惹睾何航□媳背□□反嫫涫□迨住I□絞錄<□督□欏肪砦濉? 牽秀(﹖一306﹖)   西晉文學家。字成叔。武邑觀津(今河北武邑東南)人。太康年間調補新安令﹐累遷司空從事中郎。成都王穎代長沙王義﹐以為冠軍將軍。惠帝至長安﹐任為尚書。河間王穎以為平北將軍﹐鎮馮詡。後為河間王長史楊騰(一說東海王越督護糜晃)所殺。性豪俠。博辯有文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殘篇六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殘詩四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六O。 左思(約250一約305)   西晉文學家。字太仲。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出身寒微。晉武帝時﹐妹芬以才名選入宮中﹐後拜貴嬪﹐他移居京師﹐官秘書郎。惠帝時﹐為賈論‘二十四友”之一。溫誅﹐退居宜春裡﹐專攻典籍。齊王同命為記室督﹐以疾辭。張方暴擾京師﹐遷家冀州﹐數歲後病卒。其詩傑出當時﹐情辭慷慨﹐筆力勁健。《詠史別﹨首、《嬌女》詩為其名作。鐘峰曾稱賞其“風力”(《詩品》)。明胡應群評其詩“縱橫豪逸類子長”(《詩美‧內編》)。清陳柞明讚雲﹕“太沖一代偉人﹐胸次浩落﹐灑然流詠。似孟德而加以流麗﹐仿子建而獨能簡貴。創成一體﹐垂式千秋。”(《采寂堂古詩選》)其《三都賦》構思十年方寫成﹐名重一時﹐“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原有集﹐已佚﹐後人輯有《左太仲集》。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二。 司馬彪(﹖一306)   西晉史學家。字紹統。河內溫縣(今屬河南)人。高陽王司馬睦長子。少即篤學﹐博覽群籍。泰始H年(266)﹐為秘書郎﹐轉秘書丞。元康四年(294)﹐拜散騎侍郎。嘗注《莊子》﹐撰《續漢書》。又據《汲家紀年》補正紙周《古史考》。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飽慼慼撮惜眃r湮奈迤□□轡□舋□﹗斷惹睾何航□媳背□□反嫫涫□氖住I□絞錄<□督□欏肪戇碩□? 江統(﹖一引0)   西晉散文家。字應元。陳日圍縣(今河南開封東南)人。為人靜默而有遠志。襲父爵﹐除山陰令。元康年間為華陰令﹐遷中郎﹐轉太子洗馬。後為克州別駕。累官至黃門侍郎、散騎常侍、須國子博士。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十五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五六。 潘尼(約250一約311)   西晉文學家。字正叔。榮陽中牟(今屬河南)人。少有德才﹐與其叔潘岳以文學知名﹐世稱“兩潘”。性靜退不競﹐以勤學著述為事。初舉秀才﹐為太常博士。後拜大子舍人﹐歷黃門侍郎、侍中、秘書監、中書令。永嘉中遷太常卿。洛陽將陷﹐攜家還鄉﹐病死於途。其文溫雅而有斐粟之辭。張博稱“其為人也﹐無詭隨﹔其為文也﹐無戲濾﹐大致類然”(《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潘太常集題辭》)。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潘太常集》。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五五。 王沈   西晉散文家。字彥伯。高平(治今山東巨野南)人。出身寒門﹐為豪門所抑﹐仕郡文學椽。不得志﹐終於裡閻。《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二。 蔡洪   西晉文學家。字叔開。吳郡(治今江蘇蘇州)人。嘗仕於吳。入晉為州從事。太康年間舉秀才。元康初年為鬆滋令。有才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篇﹐文辭簡雅雋美。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二。 張協   酉晉文學家。字景陽。安平武邑(今屬河北)人。張載弟。初辟公府椽﹐轉秘書郎﹐補華陰令。元康五年(295)﹐轉河間內史。後天下大亂﹐遂棄絕人事﹐屏居草澤﹐屬詠自娛。永嘉初年﹐復征為黃門侍郎﹐托疾不就。少有俊才﹐與兄載﹜湊盌哈盒鄍z□擰薄N□飼寮蜆延□F湮摹鍍咼□肥酪暈□□F涫□楦諧宓□□淳吧□□□□鍇灝危□綹袼氐□4□磣饔小對郵□肥□住V臃宄破洹拔奶寤□唬□儼±郟□智曬剮嗡浦□裕□塾諗嗽潰□矣諤□佟7緦韉鞔錚□悼醮□□呤幀4什蝕屑梗□粼俠眵潰□谷宋噸□告覆瘓搿保a妒□貳罰□﹕紊斐13□□□漲輩18郟□啤靶卮沃□擼□雜鎦□睿□把粲朐□林□諏澆□□怯壇□□2裘髦□鎏煲印保a兌迕哦潦榧恰罰□T□屑□□沿□□魅思□小墩啪把艏□貳I□絞錄<□督□欏肪砦邐濉? 嵇紹(253─304)   西晉文學家。字延祖。據郡任縣(今安徽宿州西南)人。格康子。十歲而孤。太康中為秘書丞﹐遷汝陰太守。元康中遷散騎常侍、左司馬、侍中﹐拜平西將軍。永興元年(304)﹐惠帝征成都王穎﹐大敗﹐他以身衛帝﹐為穎兵所殺。原有集﹐已說《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五篇﹐多為殘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倦八九。 山簡(253一312)   酉晉文學家。字季倫。河內懷縣(今河南武斷西南)人。山濤子。初為太子舍人。永嘉中累遷至尚書左僕射﹐領吏部﹐後出為征南將軍﹐都督荊、湘、交、廣四州軍事﹐鎮襄陽。是時天下紛亂﹐他優遊卒歲﹐唯酒是耽。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另有殘篇一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四三。 張翰   西晉文學家。字季鷹。吳郡吳縣(今屬江蘇)人。為人縱任不拘﹐時人號為“江東步兵”。齊王同執政時﹐辟為大司馬東曹椽。後天下禍亂紛壇﹐欲避禍南歸。見秋風起﹐思故鄉蔬菜、獲羹、鮮魚臉﹐遂歸吳。年五十七而卒。善屬文。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六首。生平事跡見《晉書浩九二。 棗嵩(﹖一引4)   西晉文學家。字台彥。領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棗據弟。嘗為太於中庶子、散騎常侍。後為石勒所殺。才藝甚美。原有集﹐已佚。《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三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二。 杜育(﹖一311)   西晉文學家。字方叔。襄城(今屬河南)人。早年與石崇等為賈襤“二十四友”。永興中﹐拜汝南太守。永嘉中進右將軍﹐後為國子祭酒。死於洛陽。嘗著《易義》。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賦二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三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四O。 閻丘沖   西晉文學家。字賓卿。高平(治今山東巨野南)人。嘗為大傅長史。永嘉初為光祿勛。原有集﹐已說《全L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系殘句。《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二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五。 顧榮(﹖一306)   西晉散文家。字彥先。吳郡吳縣(今屬江蘇)人。仕吳為黃門侍郎、太子輔義都尉。吳平﹐與陸機、陸雲兄弟同入洛陽﹐時人號為“三俊”。歷任郎中、尚書郎、太子中舍人等職。又嘗為趙王倫大將軍長史、齊王同大司馬主簿、成都王穎丞相從事中郎﹐入兼侍中等職。後避亂還吳﹐元帝為安東將軍﹐召為軍司馬﹐加散騎常侍。賞愛才士﹐深得擁戴。其文簡練樸茂。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殘句五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六八。 孫惠   西晉文學家。字德施。吳郡富陽(今屬浙江)人。孫權族曾孫。口地。好學有才識。永寧初﹐從齊王同討趙王倫﹐以功封晉興縣侯﹐辟為大司馬戶曹捺。曾獻言勸同歸藩﹐不納﹐懼罪辭疾去。成都王穎薦為大將軍參軍﹐以擅殺人﹐懼罪改姓名以遁。東海王越以為記室參軍。遷廣武將軍、安豐內史。元帝初﹐攻殺安豐太守何銳﹐奔入蠻中。尋病卒﹐年四吽撩PT□屑□□沿□﹗度□瞎湃□□睾喝□□□□摹反嫫湮氖□□I□絞錄<□督□欏肪□□弧? 摯虞(﹖一311)   西晉文學家。字仲洽。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泰始四年(268)﹐舉賢良﹐拜中郎。太安元年(302)﹐遷秘書監。永安元年(30)﹐從惠帝至長安。光照元年(306)﹐還洛為光祿勛﹐次年遷太常卿。後逢荒亂﹐餓死洛陽。嘗師事皇甫溫。才學博通﹐著述不倦。嘗分類編集古人文章﹐為《文章流別集》三十卷﹐今已佚。又撰《文章流別志論》二卷﹐評論各種文體的性質、起源和演變﹔不僅把文章體裁分得更細﹐且在概括前人研究文體成果的基礎上又有所發揮﹐對後來文體研究的發展很有影響﹐如劉擁《文心雕龍》中的一些觀點和材料都淵源於此。唯過於強調儒家正統觀念﹐對文學創作的發展變化認識不足。今僅殘存十余則﹐收入《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另有《決疑注》、《三輔決錄注》、(服經)並文集十卷﹐均佚。明人輯有《摯太常集》。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五一。 左芬(﹖一300)   西晉女文學家。據出上墓志﹐芬作美。字蘭芝。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左思妹。少好學﹐善作文。因才名選入宮中﹐泰始八年(272)拜修儀﹐後被武帝納為貴嬪﹐世稱“左貴嬪”。武帝重其詞藻﹐每有方物異寶﹐必詔為賦頌。其文大多為應制之作﹐清新雅麗﹐流暢自然。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十五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二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三一。 左菜   即左芬。 曹攄(255─308)   西晉文學家。字顏遠。誰國浪縣(今安徽毫州)人。太康中調補臨淄令﹐人為尚書郎﹐轉洛陽令。曾與左思同為齊王同記室督。光照元年(306)﹐為襄城太守。永嘉二年(308)﹐高密工商鎮襄陽﹐以為征南司馬。福峔w魅送醮□劍□芩烙誒□亍﹕醚□剖粑模□□□場F涫□轡□難栽□鴣□□□柿蹯□健安藶扒迕矣誄□□保a段男牡窳□□怕浴罰□T□屑□□沿□﹗度□瞎湃□□□喝□□□□摹反嫫湮畝□□﹗斷惹睾何航□媳背□□反嫫涫□□皇住I□絞錄<□督□欏肪砭□。 張克   西晉文學家、字季陽。安平武邑(今屬河北)人。張載、張協弟。晉室南渡﹐為散騎侍郎﹐轉領佐著作郎﹐出補烏程令﹐入為散騎常侍﹐復領佐著作。解音樂﹐知歷法。有文才﹐與兄載、協並稱“三張”。原有集﹐已做《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殘詩一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五五。 范堅   酉晉文學家。字子常。南陽順陽(今河南斯川南)人。永嘉年間﹐避亂江東﹐為佐著作郎、撫軍參軍﹐累官至尚書右丞、護軍長史。博學善屬文。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篇﹐頗見體物之工。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七五。 王隱   酉晉史學家。字處叔。陳郡陳縣(今河南淮陽)人。承父掛造業﹐留心西晉史事。太興初年為著作郎﹐撰晉史。為虞預排斥﹐所著書﹐亦被預抄竊。後依征西將軍咦亮﹐撰成《晉書》。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八二。 魯褻   西晉文學家。字元道。南陽(今屬河南)人。好學多聞﹐以貧素自立。終身未仕。元康之後隱姓名﹐著《錢神論》刺時弊。後不知所終。《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四。 苟組(258─322)   西晉文學家。字大章。穎川穎陰(今河南許昌)人。苟勵子。初為司徒左酉屬﹐補太子舍人。趙王倫為相國﹐任為右長史。惠帝至長安﹐任為河南尹﹐後遷轉司隸校尉。元帝即位﹐以為司徒。後為石勒所遏﹐自許昌率其屬南歸﹐遷太尉﹐領太子太保﹐未拜卒。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殘篇三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殘詩一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三九。 賀循(260一319)   酉晉學者。字彥先。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太康年間嘗為陽羨令、武康令。趙蘭倫篡位﹐轉侍御史﹐辭疾主。元帝即位﹐拜太子太傅﹐改授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博覽群書﹐精於經禮﹐為當世儒宗。善屬文。原有集﹐已快。《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四十一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六八。 殷巨   西晉文學家。字元大。雲陽(今江蘇丹陽)人。仕吳為偏將軍。入晉嘗於太康村年任蒼梧、交趾二郡太守、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賦二篇。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五二。 陸機(261─303)   西晉文學家、書法家。字上街。吳郡吳縣華亭(今上海鬆江)人。祖陸遜、父陸抗﹐皆三國吳名將。少有異才﹐文章冠世。十四歲領<兵﹐為牙門將。吳亡﹐家居勤學一人康八年(287)與弟雲同至洛陽﹒義才傾動一時﹐時稱“二陸”。曾任國子祭酒、太子洗馬、著作郎。賈溫當權﹐開閣延賓﹐為“二十四友”之一。永康元年(300)﹐趙土司馬倫任為相國參軍﹔次年﹐任為中書郎。倫敗﹐成都王司馬穎薦為平原內史﹐世稱“陸平原”。太安二年(303)﹐成都王司馬穎起兵攻長沙王司馬義﹐命為前鋒都督﹐兵敗﹐被讒﹐為穎所殺。有文才﹐詩、賦、文俱佳﹐鐘峰譽為“太康之英”(《詩品序》)。其詩注重藻繪﹐講究排偶﹐以華美深密見稱﹐頗多擬古之作。又善驕文﹐《辨亡論》、《吊魏武帝文》較有名。所作《文賦》為古代重要文學論文。東晉葛洪雲﹕“‘吾見二陸之文﹐猶玄圃積五﹐莫非夜光﹐方之他人﹐若江漢之與演汗。及其精處﹐妙絕漢魏人也。”(《抱樸子D唐太宗稱其“遠超枚、馬﹐高躡王、劉﹐百代文字﹐一人而已”(《晉書‧陸機傳論》)。宋嚴羽則稱“陸士衡獨在諸公之下”(《滄浪詩話》)。清沈德潛謂其“意欲逞博而胸少慧珠﹐筆又不足以舉之﹐遂開出排偶一家”(《古詩源》)。曾著《晉紀》、《洛陽記》﹐今不存。所書章草《平復帖》流傳至今﹐為書法珍品。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陸士衡集》。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五四。 孫拯   西晉詩人。字顯世。吳都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仕吳為黃門郎。入晉為豚令﹐後為大都督陸機司馬。及機為人所誣﹐死於獄中。原有集﹐已佚。《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j停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晉書Zff五四。 顧秘   西晉詩人。字公真。吳郡吳縣(今屬江蘇)人。有文武才。官交州刺史、吳興太守。《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晉書浩七六。 陸雲(262一303)   西晉文學家。字士龍。吳郡吳縣華亭(今上海鬆江)人。陸機弟。六歲能屬文。性清正﹐有才理。與兄機齊名﹐號曰“二陸”。太康八年(287)﹐與兄機同至洛陽。曾任濬儀令﹐政績卓然。後入為尚書郎、侍御史、太子中含人、中書侍郎。成都工司馬穎薦為清河內史﹐IK你“陸清河”。後轉為大將軍右司馬。穎殺其兄機﹐他同時遇害。其詩重藻飾。屬文雅好清省。《與兄平原書》三十六封﹐數次談其為文主張﹐亦對機文委婉提出批評。原有集﹐已佚﹐宋人輯有《陸士龍集》﹐明人輯有《陸清河集》。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五四。 鄭豐   西晉文學家。字曼季。元康六年(296)﹐為吳王晏文學。有文學操行。與陸雲友善。原有集﹐已快。《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略其文三篇。《關秦漢魏晉南北朝削存其詩四車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四十七裴鬆之注引《文士傳》。 庚凱(262一引1)   西晉散文家。字子嵩。穎)l鄙陵(今河南邵陵西北)人。質峻次子。嘗為陳留相﹐遷支部郎﹐參東海王越太傅軍事﹐轉軍咨祭酒。後為石勒所殺。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跡見《晉書低五O。 荀崧(262一328)   西晉文學家。字景太。穎川穎陰(今河南許昌)人。苟或玄孫。泰始年間襲父爵廣陽鄉侯。元帝即位﹐征拜尚書僕射﹐轉太常。後因平王敦有功﹐封平樂伯﹐後遷右光祿大夫﹐領秘書監。重儒學﹐雅好文學。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六篇﹐多為殘句。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七五。 嵇含(263─306)   西晉文學家。字君道﹐B毫丘子。滾郡任縣(今安徽宿州西南)人。標紹從子﹒元康中舉秀才﹐除郎中﹐為齊王同征西參軍﹐轉中書侍郎。後為襄陽太守﹐被鎮南將軍劉弘司馬郭勵所殺。好學﹐善屬文。為人剛躁﹐性通敏﹐好薦延賢士。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十五篇。《先秦漢魏冷南北朝詩》存其詩三首。生平事跡1葉¥書X卷八九。 阮修(264─306)   西晉學者。字宣子。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阮咸從子。嘗為鴻腳丞﹐轉太傅行參軍、太子洗馬。避難南行﹐為人所殺。好《易》、《老X﹐不信鬼神。善清言﹐嘗與王衍論《易》﹐言寡旨暢﹐為衍所嘆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四九。 歐陽建(﹖一300)   西晉文學家。字堅石。渤海(今屬河北)人。石崇外甥。雅有理思﹐才藻美田﹐時人有“渤海赫赫﹐歐陽堅石”之語。初為公府所辟。後遷山陽令、尚書郎、馮詡太守、頓丘太守。曾與趙王倫親信孫秀有隙。及倫篡立﹐又與石崇、潘岳暗勸淮南王光、齊王同以圖倫、秀﹐事發﹐為倫、秀芊慫DT□屑□□沿□﹗度□瞎湃□□睾喝□□□□摹反嫫湮畝□□﹗斷惹睾何航□媳背□□反嫫涫□□住I□絞錄<□督□欏肪砣□□? 束皙(約264一約303)   西晉文學家。字廣微。陽平元城(今河北大名)人。少遊國學﹐好學不倦。因其兄理娶石鑒侄女﹐又棄之﹐故不得升遷。其性沉退﹐不慕榮利。嘗作《玄居釋》﹐為張華賞識﹐召為椽﹐後轉佐著作即。永康元年(300)﹐趙王倫為相國﹐請為記室﹐以疾辭罷歸﹐教授門徒。精通古文字﹐曾對汲家竹書“隨疑分釋”﹐辨析文義。又著《三魏人士傳》、《七代通記》、《晉書紀、志》、《五經通論》、《發蒙記》等﹐均亡佚。今存《補亡詩》、《餅賦》等﹐均有特色。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束廣微集》。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五一。 王按(265─304)   西晉學者。字祖遊。河東諸氏(今山西臨價)人。為郡主簿﹐轉功曹史。永安初﹐補為尚書殿中郎﹐未就而卒。博覽眾書﹐特精《禮》、《傳》。嘗注《公羊春秋》﹐又撰《列女後傳》﹐已快。《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多為斷句。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五一。 裴額(267一300)   西晉哲學家、散文家。字逸民。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裴秀子。太康初為太子中庶於﹐遷散騎常侍。惠帝即位﹐轉國子祭酒﹐兼右軍將軍。官至尚書左僕射。永康元年(300)為趙王司馬倫所殺。博學稽古。善辯﹐時人謂其為言談之林技。嘗著《崇有論》以斥時俗之弊。《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十三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倦三五。 蘇伯玉妻   西晉女詩人。姓氏不詳。居長安。其夫伯玉使蜀﹐久不歸﹐作《盤中詩》以寄﹐訴思念之情。生平事跡見《玉台新詠》卷九原注。 郭頒   西晉小說家。頒一作班。字長公。曾為令史﹐出為官長﹐後為襄陽令。著茤妎l貳段航□烙鎩貳12::怠度河18邸罰□闔□=翊婧筧慫□□段航□烙鎩罰□小段宄□::怠繁盡I□絞錄<□度□□盡肪硭吶崴芍□ⅠⅠ端迨欏肪砣□摹? 孔衍(268─320)   東晉小說家。字舒元。魯國(抬今山東曲阜)人。孔子二十二世孫。少好學﹐年十二﹐通詩書。弱冠﹐公府辟﹐本州舉異行直言﹐皆不就。避地江東﹐元帝引為安東參軍﹐掌記室。建武元年(317)﹐補中書郎﹐領太子中庶子。後為王敦所忌﹐出為廣陵郡﹐卒於官。著有《漢魏春秋》、《春秋國語》、《漢尚書》、《後漢尚書》、《魏尚書》、《國志歷》、《說林》、《在窮記》﹐俱佚。今僅存《春秋國語》輯本。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一。 慕容應(269──333)   十六國時期遼東政權首領。字養洛瑞。昌黎棘城(今遼寧義縣西北)人。鮮卑族。幼而魁岸﹐雄傑有大度﹐為張華所賞識。晉武帝時襲父位為鮮卑單於。西晉末﹐在遼東建立割據政權﹐猶奉晉名號。其孫們稱帝﹐追溢為武宣皇帝。能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一0八。 王浮   西晉小說家。曾為道士。後為祭酒。嘗與沙門帛遠相抗論﹐屢屈﹐遂作《老子化胡經》﹐誣謗佛法。另有小說《神異記》﹐記神仙怪異之事﹐有魯迅《古小說鉤沉》輯本。生平事跡見《高僧傳》卷一。 劉琨(271一318)   西晉文學家。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無極)人。少有大志。與祖近同為司州主簿﹐曾與之聞雞起舞﹐希有所為。惠帝時以功封廣武侯﹐為並州刺史。曾招撫流亡之民守晉陽﹐為劉聰所敗﹐父母遇害。憋帝時任大將軍﹐都督並、冀、幽三州諸軍事﹐為石勒所敗﹐依幽州刺史段匹以元帝稱制﹐遷侍中太尉。後被匹件殺害。其詩出語凄戾而有清拔之氣﹐所謂“雅壯而多風”(劉思《文心雕龍‧才略》)﹐“善敘喪罈說撲愬m拗□省保ㄖ臃濉妒□貳罰□=鷦□夢飾劍骸翱上□18□踉絞□□喚毯崴芙o倉小﹗保a堵□□□洹罰□鬥齜縊摹貳Ⅰ噸卦□□俊肺□涿□□F湮慕齟媸楸恚□浴熬2□貝牽□乇∠齪骸保ㄕ挪□逗何毫□□偃□□壹□□踔猩郊□獯恰罰□T□屑□□沿□□魅思□小讀踉絞□□貳I□絞錄<□督□欏肪□□□? 王翼(274─322)   西晉文學家。字世將。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王導從弟。少好文學﹐志在史籍。嘗辟太傅椽﹐轉參軍。司馬睿鎮江東﹐以為司馬。後為冠軍將軍。荊州刺史。王敦謀亂﹐元帝遣諭敦﹐為敦所留﹐助其為亂﹐官荊州刺史。尋病卒。能屬文﹐善音樂、射御、博奔、雜伎之類﹐尤工書畫。其侄台之幼年曾從其學書畫。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十篇﹐均為殘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了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七六。 郭(276一324)   酉晉文學家、學者。字景純。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善經術﹐博學有高才。好古文奇字﹐尤妙於陰陽歷算五行卜籃之術。惠帝、懷帝時避難過江﹐先為宣城太守殷情參軍﹐後參工導軍事。元帝時﹐召為著作佐郎﹐遷尚書郎。明帝時﹐王敦任為記室參軍。因謂王敦謀反必敗﹐遭戮。王敦亂平﹐追贈弘農太守。以詩賦著稱。《江賦》較有名。遊仙詩十四首為其代表作﹐主要是詠高蹈遺世﹐蔑視富貴榮華﹐流露對現實的不滿。辭多慷慨﹐與屈原《遠遊》、阮籍《詠懷》同旨。形象鮮明﹐想像豐富﹐語言生動﹐情懷飄逸﹐在玄言詩統治的東晉詩壇獨樹一幟。陳伉曰﹕“景純《遊仙》振響兩晉。”(《詩比興箋》)鐘快曰﹕“晉弘農太守郭噗﹐憲章潘岳﹐文體相輝﹐彪炳可玩。始變永嘉平淡之體﹐故稱中興第一。”(《詩品》)著述甚富﹐所著《爾雅注》、《爾雅音》、《爾雅圖》、《爾雅圖讚》﹐集其前之搳撬噤O□拇蟪傘=翊妗抖□拋Ⅰ罰□□搿妒□□□6琛分小S鐘小鬥窖宰Ⅰ罰□越□□□適凸龐錚□煽技□航□□緣牧鞅洹T□屑□□沿□□裼忻魅慫□□豆□肱┘□貳I□絞錄<□督□欏肪砥叨□? 王鑒   西晉文學家。字茂高。堂邑(今江蘇六合北)人。少以文筆著稱。嘗為司馬睿琅邪國侍郎。睿稱帝﹐拜駙馬都尉、奉朝請﹐出補永興令。大將軍王敦請為記室參軍﹐未就而卒。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七一。 楊方   西晉文學家。字公回。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少好學﹐有異才。諸葛恢收為門人﹐薦為郡功曹主簿。司徒王導辟為椽﹐轉東安太守﹐遷司徒參軍事。後為高樑太守。著有《五經鉤沉》、《吳越春秋削繁》。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殘篇二則。《先秦漢魏晉甫北朝詩》存其詩五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六八。 張敏   西晉文學家。太原中都(今山百平遙西南)人。咸寧中為尚書郎﹐領秘書監。太康初年出為益州刺史﹐又嘗為平南參軍、太子舍人、濟北長史。曾表上張載《劍閣銘》文﹐武帝遣使鐫銘於劍閣山。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志怪色彩濃厚﹐多為殘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五五。 盧播   西晉散文家。字景宣。陳留(治今河南開封東南)人。嘗為本州別駕﹐元康年間遷樑王彤征南長史﹐進振威將軍﹐後為尚書。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四、卷三八、卷五八。 應詹(278─331)   西晉散文家。字思遠。汝南南頓(今河南項城西南)人。應像孫﹐應貞從子。幼孤﹐為祖母所養。初辟太子舍人。後鎮南大將軍劉弘請為長史ㄐ慼摹゛苤暴HR蚱酵醵□□矣泄Γ□夤堊糲睾睿□級澆□□罹□攏□旖□荽淌貳T□屑□□沿□﹗度□瞎湃□□睾喝□□□□摹反嫫湮鈉咂□I□絞錄<□督□欏肪砥逴。 殷融   東晉文學家。字洪遠。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東北)人。成和初為質亮都督府司馬。後為丹陽尹﹐遷尚書。穆帝時拜太常卿、吏部尚書。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六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殘詩一句。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七三。 庚闡   東晉文學家。字仲初。穎川郡陵(今河南鄙陵西北)人。好學﹐九歲能屬文。少隨舅孫氏過江。永昌中﹐為太宰、西陽王蒙椽﹐累遷尚書郎。威和中﹐奔挪鑒為司空參軍﹐以功賜爵青陽縣男﹐拜彭城內史﹐尋召為散騎侍郎﹐領大著作﹐出補零陵太守。後以疾征拜給事中﹐復領大著作。曾作《揚都賦》﹐為世所重。年五十四卒。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十二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二十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二。 於寶(﹖一336)   東晉史學家、文學家。字令升。新蔡(今屬河南)人。少時勤學﹐博覽多才。王導曾薦其為位著作郎﹐以修晉史。家貧﹐求補山陰令﹐遷始安太守。後為司徒右長史﹐遷散騎常侍。著《晉紀》二十卷﹐文字簡略﹐直而能婉﹐時稱良史。今已佚。又感於生死之事﹐撰集古今神抵靈異人物變化﹐成《搜神記》﹐有“鬼之董狐”之稱。原書已佚﹐今存後人輯本。別有《春秋左氏傳義》、《幹子》等。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六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斷句若幹。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八二。 曹毗   東晉文學家。字輔佐。謙國(治今安徽毫州)人。少好文籍﹐善屬詞賦。郡察孝廉﹐除郎中﹐蔡漠薦補佐著作郎。後遷句章今﹐唱y□□┤俊S智ㄉ惺槔桑□鑫□露繼□兀□矍ㄖ涼飴謊□T□屑□□沿□﹗度□瞎湃□□睾喝□□□□摹反嫫湮氖□牌□□斷惹睾何航□媳背□□反嫫涫□攀住I□絞錄<□督□欏肪砭哦□? 張翼   東晉詩人。字君祖。下都(今江蘇雅寧西北)人。嘗為東海太守。工草隸。善詩。《詩紀》讚其詩“恬淡雅逸﹐有晉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七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二。 葛洪(約281─341)   東晉道教理論家、醫學家、煉丹術家、文學理論家。字稚)l【﹐自號抱樸子。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葛玄從孫。少好神仙導養之法﹐從葛玄的弟於鄭隱受煉丹術。西晉末﹐司馬睿為丞相﹐用為椽。東晉時任司徒王導主簿﹐遷咨議參軍。以參加鎮壓石冰領導的農民起義﹐賜爵關內侯。又被征為散騎常侍、大著作﹐不就。聞交趾出丹砂﹐求為勾漏令﹐攜子侄行至廣州﹐為刺史鄧岳勸阻﹐止於羅浮山煉丹。在山積年而卒。《晉書》本傳謂其“著述篇章﹐富於班馬”。所著《抱樸子》﹐“內篇”二十篇﹐論神仙、煉丹、符象等事﹔“外篇”五十篇﹐論“時政得失﹐人事臧否”。“外篇”中《鈞世》、《尚博》、《辭義》、《應嘲》、《喻蔽》、《文行》等篇涉及文學理論問題。他推翻“德本文末”的儒家傳統﹐認為文章並非“余事”﹐主張德行與文章並重《尚博》】﹔反對貴古賤今、盲目崇拜古人的觀念﹐主張今勝於古(《鈞世》)﹔批評憑主觀好惡評價文章(《辭義》)。著有《肘後備急方》﹐為古代醫學名著。另有《神仙傳》﹐又曾托名漢劉敬撰《西京雜記》。《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八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五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七二。 李充   東晉文學家。字弘度。江夏都縣(今河南信陽東北)人。少孤﹐善書法。初為丞相王導椽﹐後為判縣令、大著作郎。官至中書侍郎。曾主持整理圖書﹐編制書目﹐以甲、乙、丙、T(實即經、史、子、集)四部為次﹐一直為後世沿用。所著《翰林論》(今存佚文)﹐於各體文章以一二文句揭示其所宜遵循的風格特征﹐並舉作品示例。從中可知其雖反對為文“以華藻為先”﹐但旨趣仍偏於文采一端。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十五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三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二、《世說新語‧言語》注引《中興書》等。 盧港(285─351)   東晉文學家。字子諒。范陽琢縣(今河北琢州)人。善屬文﹐為時所重。州舉秀才﹐任太尉椽。匈奴陷洛陽﹐北依劉艱﹐為司空主簿。建興末﹐隨垠投段匹碑﹐被起為別駕。後投遼西﹐遼西破﹐歸石季龍。冉閡誅石氏﹐隨閡軍於襄國﹐被殺。以詩著稱於時。工書法﹐與清河崔悅齊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十五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二十九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四四。 孫統   東晉文學家。字承公。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遙西南)人。孫綽兄。幼與綽及從弟盛過江﹐放任不羈。善屬文、時以為有楚風。征北將軍褡表召為參軍﹐辭不就。性好山水﹐家居會稽﹐求為郭令﹐縱意遊覽名山勝川。後為余姚令。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二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五六。 溫呢(288一329)   東晉大臣。字太真。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性聰敏﹐有識量。博學能屬文﹐善於談論。舉秀才。初在並州﹐為劉很謀主﹐抵抗劉聰、石勒﹐累有戰功。建武元年(317)元帝即位﹐歷王導源騎長史﹐遷太子中庶子。明帝即位﹐拜侍中﹐轉中書令。王敦反﹐與反亮等滅敦。咸和初﹐任江州刺史鎮武昌。歷陽太守蘇峻、祖約作亂﹐他與質亮、陶侃等出兵討伐。事平﹐還鎮﹐拜驟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始安郡公。後病卒。溢忠武。《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十二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殘詩二句。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六七。 應亮(288─340)   東晉散文家。字元規。穎)11鄙陵(今河南部陵酉北)人。明帝穆皇後之兄。元帝在位時﹐侍講東宮﹐累遷中領軍。成帝即位﹐為中書今。蘇峻之亂平﹐出鎮蕪湖﹐尋代陶侃都督江、荊、豫、益、樑、雍六州諸軍事﹐領江、荊、豫三州刺史。好莊老﹐善談論。其詩侈談玄理﹐鐘峰稱其“平典似道德倫”(《詩品序》)。其文自然質樸。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十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七三。 何充(292─346)   東晉散文家。字次道。廬江湖(今安徽霍山東北)人。王導妻姊子。少與導善。成帝即位﹐為給事黃門侍郎。康帝即位﹐出為驟騎將軍﹐領徐州刺史。穆帝即位﹐為中書監﹐錄尚書事﹐又加侍中。風韻淹雅﹐以文義見稱。侵佛﹐崇修佛寺﹐糜費巨億。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七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七七。 李顆   東晉文學家。字長林。江夏都縣(今河南信陽東北)人。李充子。郡舉孝廉﹐為本郡太守。有文才﹐多所述作。著有《尚書注》。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八篇﹐多為殘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七首﹐多為殘句。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二。 梅陶   東晉文學家。字叔真。元帝初為王敦咨議參軍。後除豫章郡太守。成帝初為尚書﹐拜光祿大夫。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六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六八O。 江邊(305─363或306─364)   東晉文學家。字道載。陳留圍縣(今河南開封東南)人。少孤。避蘇峻之亂﹐屏居臨海。後征北將軍蔡漠命為參軍﹐何充復引為驟騎功曹﹐遷吳令。殷浩將謀北伐﹐請為咨議參軍﹐遷長史。升平末﹐遷太常。著《阮籍序讚》、《逸士箴》。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十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三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八三。 王彪之(305─377)   東晉文學家。字叔武。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年二十﹐須發皓白﹐時人謂之“王白須”。初除佐著作郎﹐累遷吏部尚書﹐後為鎮軍將軍、會稽內史。簡文帝時為僕射。孝武帝即位(373)﹐遷尚書令。《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四十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四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七六。 孫盛(約306一378)   東晉學者、散文家。字安國。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遙西南)人。十歲渡江。博學﹐善言名理。曾與殷浩抗論。起家佐著作郎。後桓溫任為參軍﹐出補長沙太守﹐累遷秘書監﹐加給事中。著《魏氏春秋》、《晉陽秋》﹐詞直理正﹐世稱良史。《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十一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八二。 許詢   東晉詩人。字玄度。高陽(治今河北台縣)人。少有高尚之志。修黃、老之術。寓居會稽﹐與謝安、王益之、支遁遊處﹐漁t山水﹐言詠屬文。長於五言詩﹐以文義冠世﹐與孫綽同為一時名流。終身不佳。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三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八O。 蘇意   十六國時前秦文詩人。字若蘭。始平(今陝西興平)人﹐一說武功(今後陝西)人。智識精明﹐儀容秀麗﹐詩才橫溢。十六歲適秦州刺史竇滔。滔因罪徙流沙﹐她思念甚切﹐織錦為《回文被機圖詩》以寄(事見《晉書‧竇灑妻蘇氏列傳》)。一說滔被行堅任為安南將軍﹐鎮襄陽﹐攜寵姬趙陽台往﹐她忿而不與偕行﹐滔斷其音問。她悔恨自傷﹐用五彩錦織《回文被視圖詩》以贈﹐滔為之所感﹐復好如初﹐遂迎往襄陽﹐而歸陽台於關中(事見武則天《蘇氏織錦回文記》)。著文詞五千余言﹐隋末喪亂﹐散佚。《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被視圖詩》一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八。 蘇吉蘭   即蘇意。 謝尚(308──357)   東晉文學家。字仁祖。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謝安從兄。開率穎秀﹐辨悟絕倫﹐脫略細行﹐不為流俗之事。善音樂﹐博綜眾藝﹐為司徒王導所器重﹐辟為椽﹐襲父餛爵咸亭侯。補給事黃門侍郎﹐出為建武將軍、歷陽太守。建元二年(344)﹐遷南中郎將﹐督豫州四郡﹐領江州刺史。永和中﹐拜尚書僕射﹐出為豫州刺史﹐鎮歷陽。在任有政績﹐尋進號鎮西將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五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三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七九。 袁喬   東晉文學家。字彥叔。陳郡(治今河南淮陽)人。袁浪子。博學有文才。初拜佐著作郎、輔國將軍﹐歷尚書郎。桓溫引為司馬﹐永和三年(347)從溫平蜀﹐大破敵。人成都﹐進號龍田將軍﹐封湘西怕﹐尋卒﹐年三十六。嘗注《論語》等。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殘待二句。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八三。 常司   東晉史學家。字道將。蜀郡江原(今四)11崇州東南)人。少好學。早年仕成漢主李勢﹐為散騎常侍﹐掌著作。永和三年(347)﹐桓溫伐蜀﹐他勸李勢歸降。復為桓溫參軍。撰有《華陽國志》﹐為現存最早的古方志書之一。生平事跡見◎瀞熨滫殑侜w□弧? 桓溫(引2一373)   東晉大臣。字元子。銷國龍亢(今安徽懷遠西北)人。明帝婿。豪爽有風概﹐姿貌甚偉。元帝時﹐尚南康長公主﹐拜駙馬都尉﹐襲爵萬寧男。永和元年(345)為安西將軍、荊州刺史。後平蜀有功﹐位進征西大將軍。三年﹐滅成漢。十二年﹐收復洛陽﹐屢請還都﹐為大族所反對。升平中﹐改封南郡公。太和四年(369)北伐﹐與燕慕容垂戰於傷頭﹐國糧草不繼﹐大敗﹐回建康。六年﹐廢海西公﹐立簡文帝﹐以大司馬鎮姑孰。專擅朝政﹐意欲受樣﹐未成﹐病卒。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收其文十八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八。 主進(314──366)   東晉高僧。本姓關﹐字道林。陳留(治今河南開封東南)人﹐一說河東林慮(今河南林州西)人。幼有神理﹐聰明秀徹。嘗隱修支刪山﹐別稱支刪﹐世稱支公﹐又稱林公。初至京師﹐甚得太原王漆器重。年二十五出家﹐謝安、王蓋之等與之結方外交。後入刻﹐於沃州小嶺立寺行道。隆和元年(362)﹐在建安東安寺講《道行般若經》。善談玄理﹐傾動一時。太和元年(366)還山﹐卒。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十六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十八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七九、《高僧傳》卷四。 孫綽(314─371)   東晉文學家。字興公。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遙西南)人﹐居會稽(今浙江紹興)。孫統弟。少有高志﹐博學善文﹐為當時文士之冠。溫、王、榔、慶諸公碑﹐必請他為文﹐然後刊石。初為著作佐郎。累遷散騎常侍﹐領著作郎﹐襲爵長樂侯﹐拜廷尉卿。性通率﹐好譏調。嘗放遊山水十余年。以文才著稱。所作《遊天台山賦》﹐辭致甚工。著有《至人高士傳讚》、《列仙傳讚》、《孫子》。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孫廷尉集》一卷﹜蛂撐捫跔捸撥瀞熨滫欶飽慼밿 伏滔   東晉散文家。字玄度。平昌安丘(今屬山東)人。有才學。少知名。州舉秀才﹐辟別駕﹐皆不就。大司馬桓溫引為參軍。後從溫伐袁真﹐平壽陽﹐以功封聞喜縣侯﹐除永世令。太元中﹐拜著作郎﹐專掌國史﹐領本州大中正﹐遷遊擊將軍。卒於官。討壽陽時所作《正淮論》較知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六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二。 謝安(320─385)   東晉大臣。字安石。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少神識沉敏﹐風宇條暢﹐為王導所重。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以疾辭。寓居會稽﹐與王善之、許詢、支遁共遊處﹐言詠屬文。年四十余﹐始應桓溫征為司馬。溫北征﹐出為吳興太守﹐旋征拜侍中﹐遷支部尚書﹐尋為尚書僕射。太元八年(383)前秦符堅軍南下﹐為征討大都督﹐指揮弟石、侄玄力拒﹐獲犯水之戰大勝﹐又北代收復洛陽及青、克、徐、豫等州。會稽王司馬道子執政﹐受排斥﹐出鎮廣陵﹐疾篤還郡﹐卒。贈太傅﹐溢文靖。《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六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人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七九。 王勇之(321─379﹐一作303一361﹐又作307─365)   東晉書法家、文學家。字逸少。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出身貴族。王曠子﹐王導侄。年十三謁周頷﹐為領所重。及長辯贍﹐以骨鰱稱。初為秘書郎﹐歷庚亮征西將軍參軍﹐遷長史。征為侍中、吏部尚書﹐不就。遷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因與揚州刺史王述不和﹐辭官﹐定居會稽山陰。善文章﹐所作《蘭亭集序》文筆雅致﹐為後世所傳頌。尤工書法。少從衛夫人(千)學書﹐後變初學﹐草書學張芝﹐正書學鐘路。草隸正行諸體皆精﹐博采眾長﹐自成一體﹐變漢魏以來質樸書風﹐獨創妍美流便的新格。其書法自六朝來為人所重﹐世稱“書聖”。與子獻之並稱“二王”。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王右軍集》。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八O。 裴啟   東晉小說家。一名榮﹐字榮期。河東(治今山西夏縣西北)人。少有風姿才氣﹐好論古今人物。嘗於隆和中撰志人小說《語林》﹐盛行一時﹐後以記謝安語失實﹐為安所抵﹐遂廢﹐今存後人所輯佚文。生平事跡見《世說新語‧文學》注引《裴氏家傳》、《世說新語‧輕低》注引《續晉陽秋》。 孫用   東晉文學家。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遙西南)人。孫綽子。有其父之風﹐文章相亞。位至中軍參軍。早亡。原有集﹐已佚。《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五八。 孫放   東晉文學家。字齊莊。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遙西南)人。孫盛次子。幼聰慧﹐為質亮賞識。官至長沙相。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二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八二。 袁宏(328─376)   東晉文學家、史學家。字彥伯﹐小字虎。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少孤貧。有追才﹐善吟詠﹐文章絕美。鎮酉將軍謝尚引為參軍﹐累遷大司馬。轉為桓溫記室﹐後任吏部郎。官至東陽太守。嘗撰集《後漢紀》﹐與范曄《後漢書》並傳。所作《詠史詩》、《東征賦》、《三國名臣序讚》﹐世稱其美。另有《正始名士傳》、《中朝名士傳》。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十八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六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二。 王坦之(330──375)   東晉學者。字文度。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人。王述子。弱冠與都超俱有重名﹐時稱“江東獨步”。簡文帝為撫軍將軍時﹐辟為椽﹐累遷參軍、從事中郎、散騎常侍﹐出為大司馬桓溫部撰L﹕笳靼菔討小<蛭牡郾潰□胄話補哺ㄓ字鰨□ㄖ惺榱睿□斕□粢□□笆詼級叫煒飼噯□□罹□隆P歐穡□行堂□□□T□闆鬥獻□邸罰□沖樸謔薄﹗度□瞎湃□□睾喝□□□□摹反嫫湮牧□□I□絞錄<□督□欏肪砥呶濉? 習鑿齒(﹖一382)   東晉文學家。字彥威。襄陽(今屬湖北)人。宗族富盛﹐世為鄉豪。少有志氣﹐博學洽聞﹐以文筆著稱。桓溫辟為從事﹐轉西曹主簿﹐累遷別駕﹐甚得器重。官至榮陽太守。後以足疾居家。前秦陷襄陽﹐符堅甚禮遇之。曾著《漢晉春秋》﹐以蜀為正統﹐陰寓規諫。原有集﹐已化《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十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八二。 韓伯   東晉大臣。字康伯。穎)1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幼聰慧。家貧。及長﹐清和有思理﹐留心文藝。舅殷浩稱之為“出群之器”。簡文帝居藩引為談客。歷任中書郎、散騎常侍、豫章太守﹐入為侍中。官至吏部尚書、領軍將軍。王坦之嘗著《公謙論》﹐袁宏作論以難之﹐他作《辯謙論》以折中﹐著稱於時。年四十九卒。《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四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七五。 區肅之   東晉散文家。穎州鄙陵(今河南部陵西北)人。度闡子。歷給事中、相府記室、湘東太守。太元中卒。以文藻著稱。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殘篇五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二。 符融(﹖一383)   十六國時期前秦大將。字博休。略陽臨渭(今甘肅天水東北)人府堅弟。氏族。封陽平公。拜侍中﹐除中軍將軍﹐後為司隸校尉、太子太傅﹐領宗正﹐錄尚書事。甜水之戰中被晉軍所殺。聰辯明慧﹐下筆成章﹐時人擬之王樑。嘗著《浮圖賦》﹐壯麗清贍。《樂府詩集》解題引《古今樂錄》謂《企喻歌》四曲“最後‘男兒可憐蟲’一曲﹐是符融詩”。《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一四。 王蘊之(330─384)   東晉大臣。一名蘊﹐字叔仁。廣漢(今四)l廣漢北)人。孝武定皇後父。起家佐著作郎﹐補吳興太守。後遷光祿大夫﹐領五兵尚書﹐封建昌縣侯﹐拜尚書左僕射。復以為都督浙江東五郡鎮軍將軍、會稽內史。為官和簡﹐有德政。《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三。 楊瓷(﹖一387﹖)   東晉詩人、道士。字義和。吳(今江蘇蘇州)人。幼有通靈之鑒。與許邁、許穆交善。曾因穆所薦﹐用為公府舍人。《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八十首﹐多言仙道事。生平事跡見《真治‧運象篇三》、《詩紀外集》卷二。 王祖之(﹖一388)   東晉文學家。字子太。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王益之子﹐王獻之兄。性卓牽不羈﹐蓬首散帶﹐不理府事。愛竹﹐寄居空宅﹐便令種竹﹐謂﹕”何可一日無此君邪﹗”嘗雪夜乘小船訪戴退﹐造門不前而返﹐曰﹕“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何必見安道(戴逸)邪﹗”放誕﹐好聲色。歷大司馬桓溫參軍、桓沖車騎參軍。後為黃門侍郎。又棄官東歸、病卒。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二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八O。 謝萬   東晉文學家。字萬石。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謝安弟。才器俊秀﹐早有時譽。善屬文﹐工言論。簡文帝作相﹐召為撫軍從事中郎。再遷豫州刺史﹐領淮南太守﹐監司、豫、冀、並四州軍事。後受任北征﹐矜豪傲物﹐不撫將士﹐敗歸﹐廢為庶人。後復為散騎常侍。年四十二卒。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六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H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七九。 戴逵(﹖一396)   東晉文學家、雕塑家、畫家。字安道。誰郡侄縣(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少博學﹐好談論。善屬文﹐能鼓琴﹐工書畫。不樂當世﹐常以琴書自娛。太宰武陵工晴使人召其鼓琴﹐他摔琴不赴。後徙居會稽剜縣。孝武帝時累征不就﹐逃於吳。性高潔﹐常以禮度自處。深以放達為非道﹐撰《放達為非道論》﹐著稱於時。又善鑄佛像及雕刻﹐曾為山陰靈寶寺造丈六無量佛木像及菩薩像。又為瓦棺寺塑五世佛﹐與顧消之壁畫《維摩潔像》、獅子國(今斯裡蘭卡)所贈玉佛﹐並稱“三絕”﹐今不傳。信奉佛教﹐但反對因果報應說﹐著《釋疑論》﹐與名僧慧遠等反復辯論。所繪人物山水﹐南朝齊謝赫《古畫品錄》稱之為“情韻綿密﹐風趣巧發”。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卷。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四。 殷仲堪(﹖一399)   東晉散文家。陳郡(治今河南淮陽)人。殷額從弟。出身士族。能清言﹐善屬文﹐與韓伯齊名。初調補佐著作郎。謝玄鎮京口﹐請為參軍。孝武帝召為太子中庶子﹐授都督荊益寧三州軍事、振威將軍、荊州刺史。隆安二年(398)與桓玄戰﹐與王恭相結﹐反對會稽王司馬道子。恭敗﹐翌年為追兵所獲﹐被逼自殺。《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十七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八四。 王凝之(﹖一399)   東晉文學家。字叔平。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王益之次手﹐王獻之兄﹐謝道祖之夫。工草隸。歷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王氏世事五鬥米道﹐凝之彌篤。隆安三年(399)﹐孫思攻會稽﹐為思所殺。《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二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八O。 慧遠(334一416)   東晉僧人。本姓賈﹐人稱遠公。雁門樓煩(今山西寧武西)人。早年博通六經﹐茪迮儎m□H豕諍蟪黽遙□笏媸Φ臘倉料逖簦□□闃□鑰罩□□=□□□□輳?381)入廬山﹐江州刺史桓伊為造東林寺。與隱士劉遺民、雷次宗等百余人結白蓮社﹐宣誓同修凈業。著《法性論》﹐倡涅獎常住之說。後世奉為蓮宗初祖。居廬山三十余年﹐足不出山。善為文﹐辭氣清雅。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十九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一00。 制超(336─377)   東晉大臣。字景興(或作敬輿)﹐一字嘉賓。高平金鄉(今屬山東)人。部鑒孫。少卓牽不羈。與王坦之齊名﹐時稱“江東獨步”。信佛教﹐有曠世之度。交遊士林﹐與支遁甚相知賞。善談論﹐性好施。桓溫辟為征西大將軍椽﹐轉參軍﹐傾意禮侍。所交友﹐皆一時美秀﹐雖寒門後進﹐亦拔而友之。溫廢帝奕﹐立簡文帝﹐他參與計謀。累遷司徒左長史。歷授散騎常侍、臨海太守﹐加宣威將軍﹐不拜。原有集﹐已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六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六七。 謝道暢   東晉女詩人。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謝安侄女﹐王凝之妻。聰慧有才辯﹐謝安謂有雅人風致。嘗內集遇雪﹐有“未若柳絮因風起”句﹐世稱“詠絮才”。凝之弟獻之曾與賓客談議﹐詞理將屈﹐乃施青緩步障自蔽﹐申其前議﹐客不能屈。凝之被孫思所殺﹐她鰲居會稽。濟尼讚其“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三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六。 許擁(341─370)   東晉道士。字道翔﹐小名玉斧。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許穆少子。郡舉上計椽、主簿﹐不赴。隱居雷平山下﹐希修道成仙。《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七首。生平事跡見《真借‧甄命授三》、《詩紀外集》卷三。 王獻之(344──386)   東晉書法家。字子敬。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王益之第七子。少為州丞﹐遷秘書丞﹐除建威將軍、吳興太守﹐征拜中書令。尚新安公主。少有盛名﹐高邁不羈。書法兼精諸體﹐尤以行草擅名。在張芝、蓋之基礎上﹐改變當時古拙書風﹐有“破體”之稱。其書氣勢豪邁﹐與豪之齊名﹐井稱“二王”﹐為唐太宗所酷愛。所作真書以《洛神賦十三行》最著名。傳世墨跡有行書《鴨頭九帖》﹐小楷刻本有《十三行》。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七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四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八O。 鳩摩羅什(KumsrajNa﹐344一413)   略稱“羅什”﹐意譯“童壽”。十六國時後秦佛教學者。與真諦、玄類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祖籍天竺(今印度)﹐生於西域龜茲(今新疆庫車)。七歲隨母出家﹐先後學習小乘與大乘。精通漢語文。歷遊西域諸國。後秦弘始三年(401)﹐姚興派人迎至長安主持譯場﹐與弟子八百人漢譯佛經。共譯經論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義皆圓通。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變﹐世稱“什門回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五、《高僧傳》卷二。 顧償之(約345─406)   東晉畫家。字長康﹐小字虎頭。晉陵無錫(今屬江蘇)人。博學多才。先後為桓溫、殷仲堪參軍﹐義熙初官至散騎常侍。工詩﹐文章極富文采。善書法﹐尤善丹青﹐圖寫特妙﹐深為謝安所重。寫人形妙絕於時﹐嘗圖裴楷像﹐頰上加三毛﹐觀者覺神明殊勝。在建康瓦棺寺繪《維摩法像》壁畫﹐光彩耀目﹐名噪一時。人稱“才絕、畫絕、痴絕”。與師法他的南朝宋畫家陸探微並稱“顧陸”。著有《論畫》、《魏晉勝流畫讚》、《畫雲台山記》﹐其痐p扒ㄏ朊畹謾薄Ⅰ耙孕渦瓷瘛鋇嚷鄣悖□災泄□□17褂芯藪笥跋□T□屑□□沿□﹗度□瞎湃□□睾喝□□□□摹反嫫湮氖□迤□﹗斷惹睾何航□媳背□□反嫫涫□□住I□絞錄<□督□欏肪砭哦□? 王殉(350一401)   東晉文學家。字元琳﹐小字法護。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王根兄。弱冠與陳郡謝玄俱為桓溫椽﹐甚得敬重﹐轉主簿。從討袁真﹐封東亭侯。官至尚書右僕射﹐領吏部。與殷仲堪、徐逸、王恭、都恢等並以才學文章見寵於孝武帝。孝武即位﹐遷尚書今﹐加散騎常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八篇﹐多為殘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三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六五。 王□(351─388)   東晉文學家。字季秒﹐小字僧彌。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王為弟。少有才藝﹐善行書。歷任著作散騎郎、國子博士、黃門侍郎。後代王獻之為中書令。二人素齊名﹐世謂獻之為“大令”﹐他為“小令”。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六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殘句二句。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六五。祖台之   東晉小說家。字元辰。范陽(治今河北球州)人。祖沖之曾祖。孝武帝太元間為尚書左丞﹐太元末以事免。安帝時官至侍中、光祿大夫。原有集﹐已佚。又著小說《志怪》﹐亦佚﹐今存魯迅《古小說鉤沉》輯本。另有《道論》一篇﹐見《初學記》卷一七引。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七五。 趙肇   東晉時前秦詩人。一名正﹐字文業。洛陽清水(今屬河南)人﹐或雲濟陰(今屬山東)人。仕行堅﹐為著作郎﹐遷黃門侍郎、武威太守﹐官至秘書侍郎。性度敏這。曾以詩諫堅。堅敗後為僧。《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六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一四。 苂晼慰橉善390)   東晉時前秦方士、小說家。字子年。隴西安陽(今甘肅渭源)人。滑稽好語﹐不與世人交遊。隱於東陽谷﹐弟子追隨受業者數百人。石季龍之末﹐至長安﹐隱於終南山﹐後遷於倒獸山。符堅累征不起。姚襲人長安﹐受禮遇﹐每以事咨詢。後被整所殺。著有《拾遺記》﹐記事多詭怪。《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九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五。 伏系之   東晉文學家。字敬魯。平昌安丘(今山東安丘西南)人。歷官黃門侍郎、侍中、尚書、光祿大夫。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H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二。 袁山鬆(﹖一401)   東晉文學家。名一作鍛。陳郡陽夏(治今河南太康)人。袁喬孫。少有才名﹐博學能文。襟情秀遠﹐善音樂。羊曇善唱樂﹐桓伊能挽歌﹐他文飾《行路難》舊辭以繼之﹐時人謂之“三絕”。《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八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二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八三。 符朗   十六國時前秦學者。字元達。略陽臨渭(今甘肅天水東北)人。符堅從兄子。性宏達﹐神氣爽邁。幼懷遠操﹐不屑時榮﹐為荷堅所賞識。征拜鎮軍將軍、青州刺史﹐封樂安縣男。好談虎語玄﹐登涉山水。後降晉﹐為員外散騎侍郎。遭忌﹐為王國寶增殺。《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子)。《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H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一O四。 殷仲文(﹖一407)   東晉文學家。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東北)人。桓玄姊夫、殷仲堪從弟。少有才藻﹐美容貌。善屬文﹐為世所重。初為會稽王道子縹騎參軍。會玄與朝廷有隙﹐左遷新安太守。玄舉兵以為咨議參軍﹐領記室﹐進侍中﹐領左衛將軍。玄敗﹐投義軍﹐後為劉裕鎮軍長史﹐轉伝i椋□u□秈□亍R邐躒□輳?407)與駱球等謀反﹐被殺。《宋書‧謝靈運傳論》謂其詩始變東晉玄言詩風尚。《南齊書‧文學傳論敘u謂“仲文玄氣﹐猶不盡除”。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三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九。 徐廣(351─425)   東晉學者。字野民。東范姑幕(今江蘇常州東南)人。世傳學業。尤精百家數術。歷謝玄克州從事、謙王恬鎮北參軍﹐入為秘書郎﹐典校秘書省﹐轉員外散騎侍郎。隆安中﹐遷詞都郎。桓玄輔政﹐以為大將軍、文學祭酒。義熙初﹐除鎮軍咨議參軍﹐領記室﹐封樂成侯。宋受禪﹐加中散大夫﹐乞歸。原有集﹐已快。《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十三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八二、《宋書低五五、《南史》卷三三。 謝混(﹖一412)   東晉文學家。字叔原﹐小字益壽。陳郡陽壽(今河南太康)人。謝安孫﹐孝武帝婿。少有美譽﹐善屬文。襲父爵﹐歷中書令、中領軍、尚書左僕射。因與劉毅友善﹐被劉裕所殺。其詩風格高峻。《宋書‧謝靈運傳論》謂東晉玄言詩風尚﹐“至謝混而大變”。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四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七九。 吳隱之(﹖一413)   東晉大臣。字處默。報陽鄲城(今屬山東)人。美姿容﹐善談論。博涉文史﹐以儒雅標名。解褐輔國功曹﹐轉參征虜軍事。後為桓溫知賞﹐拜奉朝請尚書郎﹐遷晉陵太守。隆安中為龍貌將軍、廣州刺史﹐後遷中領軍。義熙八年(412)授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緩。《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O。 劉程之(﹖一414)   東晉隱士。字仲思。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初為府參軍﹐歷宜昌、柴桑令。去職﹐遁跡匡山﹐與周續之、陶淵明均不應征命﹐世稱“行陽三隱”。劉格族其號曰遺民。與慧遠及白蓮社有交往。著有《玄譜》。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高僧傳》卷六、《宋書》卷九三。 郭澄之   東晉小說家。字仲靜。太原陽曲(今山西太原北)人。少有才思﹐機敏過人。調補尚書郎﹐出任南康相。後還都﹐劉裕引為相國參軍﹐官至相國從事中郎﹐封南豐侯。卒於官。原有集﹐已佚。另有志人小說集《郭子》﹐亦散佚。魯迅《古小說鉤沉》輯有佚文八十余則。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二。 劉恢   東晉文學家。沛國(治今安徽雕溪西北)人。曾官丹楊尹。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隋書》卷三五。 馬在   十六國時前涼詩人。初為張茂參軍。張駿嗣位﹐以為酒泉太守。張重華時為左長史。張柞鷹號﹐為尚書。《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八六。 陶淵明(365或372或376─427)   東晉文學家。一名潛﹐字元亮﹐私溢靖節。污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晉書》、《宋書》均謂其系陶侃曾孫﹐後人亦有疑其說者。祖茂﹐曾任武昌太守。父逸﹐曾任安城太守。太元十八年(393)任江州祭酒﹐元興三年(404)為鎮軍將軍劉裕之參軍﹐旋又為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宜之參軍。義熙元年(405)任彭澤縣令﹐在職八十一天﹐因不滿現實黑暗﹐不願為五鬥米折腰﹐棄官歸田。詔征著作郎﹐稱疾不就。今存詩文辭賦一百二十余篇﹐多為歸隱後作。散文以《桃花源記》最有名﹐構想一無剝削無壓迫的理想王國。′q□□壬□□肥且黃□源□緣淖髕貳﹗豆槿□促獯恰沸鸚垂橐□□蚣耙□雍□氖娉╠榛場8騁浴陡惺坎揮齦場方衣妒北鬃釕睿□藪□盍ΑJ□蘊鐫笆□刪妥罡擼□□磣鰲豆楣□錁遊迨住貳Ⅰ兌□剖□□□住返缺硐侄院詘瞪緇岬腦鞫瘢□蘊鐫吧□畹娜勸□投宰勻瘓拔□腦廾饋﹗對郵□□□住繁硐植桓菏20輟12笆泵□齣幕□□枷搿﹗隊驕B幀貳Ⅰ抖遼膠>□□□老撾20盡返繞□□腦11潮□□畝囁犢□□咧□簟F渥髕芬嚶忻髡鼙I懟12笆斃欣幀4鬆□蕹V□□□枷肓髀丁R帳跎霞嬗懈戰『婪龐□窬渤宓□奶厴□□□笳咦金艽□砥湟帳醴綹瘛F涫□楦姓媲校□餼車□叮□□災勢櫻□諦□允□持謂□□奶呈蹦芏朗饕恢摹F淙恕2湮牟緩鮮鄙校□什晃□筆浪□亍A跤怠段男牡窳□范雲湮醋髕蘭郟□臃濉妒□貳方黿□淞腥脛舋貳O敉澄□鈐韁厥猶帳□擼□急□帳□司恚□10□渥鞔□靶穎□□段難 分興□√帳□患靶渙樵碩唷W噪惺急恢厥櫻□□畎住6鷗λ□瞥紜V了危□□□娜說鈉氈櫓厥櫻□瘴漵瀉吞帳□儆嗥□G逕虻慮逼撈瘴□傲□□諞渙魅宋鎩保a端凳□視鎩罰□S小短趙□骷□貳Ⅰ端焉窈蠹恰貳I□絞錄<□督□欏肪砭潘摹Ⅰ端問欏肪砭湃□Ⅰ賭鮮貳肪砥呶濉﹕筧似撈鍘13刑兆柿嫌醒昭又□短照魘課安12頡貳11敉場短趙□鞔□芳啊短趙□骷□頡貳18臃濉妒□貳貳7甕踔省獨趵鍥住貳3□歲獺督□站附諛昶住貳13□肆浩舫□短趙□髂昶住貳17□樟12WⅠ短趙□骷□貳9躚□Ⅰ短趙□骷□貳1本┐笱□形南當唷短趙□魘□幕閆饋貳1本┐笱□1本┤Ψ洞笱□形南當唷短趙□餮芯孔柿匣惚唷貳? 陶潛   即陶淵明。 桓玄(369─404)   東晉大臣。字敬道﹐一名靈寶。據國龍亢(今安徽懷遠酉北)人。桓溫第六子。襲爵南郡公。形貌瑰奇﹐風神疏朗﹐雄豪有父風。博通諸藝﹐善屬文。太元末﹐任義興太守。後棄官歸江陵﹐被推為盟主。隆安二年(398)與南克州刺史王恭、荊州刺史殷仲堪起兵﹐反對會稽王司馬道子及其子司馬元顯。後領荊、江二州刺史﹐控制長江中遊地區﹐與朝廷相對抗。元興元年(402)﹐舉兵東下﹐攻入建康﹐迫安帝禪位﹐殺元顯﹐執掌朝政。次年代晉自立﹐國號楚。劉裕、劉毅等興兵討伐﹐兵敗被執﹐斬於江陵。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十五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二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九、《魏書》卷九七。 周統之(﹖一423)   東晉學者。字道祖。雁門廣武(今山西代縣)人﹐居豫章建昌(今江西奉新酉)。早年師事范寧﹐名冠同門﹐號曰“顏子”。後入廬山﹐事釋慧遠。義熙中﹐與劉程之、陶淵明均不應征命﹐世稱“洛陽三隱”。宋受禪﹐武帝為之開館﹐講授《禮記》。因病移居鐘山。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篇。生平事跡見《宋書》卷九三、《南史》卷七五。 帛達獻   東晉僧人。本姓馮。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居若邪山(今浙江紹興南)。性好丘壑﹐善吟詠。卒於元徽中﹐年七十一。《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高僧傳》卷七。 戴柞   東晉小說家。字延之。江東(今安徽蕪湖以下長江下遊南岸地區)人。曾官西戎主簿(一說西戎太守)。又曾從劉格西征姚流。著有《西征記》、《洛陽記》﹐俱佚。《水經注》、《封氏聞見記》等尚可見《西征記》《&文。又有小說《甄異傳》﹐亦佚﹐今存佚文十七則﹐有魯迅《古小說鉤沉》輯本。另《隋書‧經籍志》著錄《宋武北征記》﹐題戴氏撰﹐或以為亦其所作。生平事跡見《水經注》卷一五、《封氏聞見記》卷七、《冊府元龜》卷五五五。 生法崇   東晉僧人。敏而好學﹐篤志經咒﹐尤長《法華經》。曾與隱士魯國孔淳之交遊﹐自以為得意之交。後卒於山中。著有《法華義疏》。《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高僧傳﹔卷四。 郭文   東晉詩人。字文舉。河內知縣(治今河南濟源南)人。性愛山水。不娶。辭家﹐遊歷名山。洛陽陷﹐入吳興余杭大滌山中﹐獨宿十余年﹐貿鹽以自供。王導遣人迎之﹐置之西園﹐七年未嘗出入。後逃歸臨安﹐結廬舍於山中。《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二首。生平事跡見《晉書》卷九四。 羊裕   南朝宋文學家。字敬獻。泰山南城(治今山東泰安)人。羊欣弟。晉義熙初﹐劉裕鎮京口﹐為記室參軍﹐遷中書郎。入來﹐為西中郎長史、河東太守。曾被稱為“一時美器”。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十一首。生平事跡見《宋書》卷六二、《南史》卷三六。 呈諦(347─411)   南朝宋僧人。俗姓康。其先西域康居(約在今巴爾喀什湖和咸海之間﹐南及今阿姆河北)人﹐漢時移附中國﹐徙於吳興(今浙江湖州)。十歲出家。曾於吳虎丘寺講經。性愛林泉﹐後還吳興。善屬文。原有集﹐已佚。生平事跡見《高僧傳倦七、《廣弘明集》卷二三丘道護《支曇諦詩》。 范泰(355─428)   南朝宋文學家。字伯倫。南陽順陽(今河南浙JI西南)人。仕晉為太學博士、天門太守﹐累遷尚書兼司空。入宋﹐拜金紫光祿大夫﹐進侍中﹐領國於祭酒。晚年信佛。著有《古今善言》。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十二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待六首。生平事跡見《宋書》卷六O、《南史》卷三三。 鄭鮮之(364─427)   南朝宋文學家。字道子。榮陽開封(今屬河南)人。初仕晉﹐為輔國主簿。人宋﹐歷任太常、都官尚書、尚書右僕射。原有集ㄐ憚u□﹗度□瞎湃□□睾喝□□□□摹反嫫湮木牌□#ㄏ惹睾何航□媳背□□┐嫫涫□皇住I□絞錄<□端問欏肪□□摹Ⅰ賭鮮貳肪砣□□? 何承天(370一447)   南朝宋文學家。東海郊縣(今山東部城北)人。晉時曾任參軍、宛陵令。入宋﹐為尚書殿中郎、衡陽內史、著作佐郎、御史中丞。世稱“何衡陽”。幼承家訓﹐縱覽經史百家。能棄棋﹐善彈箏﹐通音律﹐精歷法。曾改定元嘉歷。又奉命纂修《宋書》﹐未成而卒。撰有《春秋前傳》等。原有集﹐已化《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十六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十五首。生平事跡見《宋書》卷六四、《南史》卷三三。 孔寧子(﹖一425)   市朝宋文學家。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由晉入宋。先後任會稽椽屬、太尉主簿、咨議參軍、黃門侍郎、侍中。原有集﹐已化《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二首。生平事跡見《宋書》卷六三、《南史》卷二三。 謝世基(﹖一426)   南朝宋詩人。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有才氣﹐能詩。其叔父晦為文帝所誅﹐他受株連被殺。臨刑前留連句詩一首。鐘峰《詩品》將其詩列入中品﹐雲其“文雖不多﹐氣調警拔”。《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宋書》卷四四、《南史》卷一九。 裴鬆之(372─4引)   南朝宋史學家、文學家。字世期。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晉時嘗任殿中將軍、州主簿。人宋﹐歷任太子洗馬、永嘉太守、國子博士。元嘉六年(429)﹐奉宋文帝命注陳壽《三國志》﹐鳩集傳記﹐廣增異聞﹐保存大量史料﹐開創作注新例。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七篇。生平事跡見《宋書》卷六四、《南史》卷三三。 傅亮(374─426)   南朝宋文學家。字季友。北地靈州(今寧夏靈武)人。晉末﹐歷任中書黃門侍郎、太尉從事中郎。入宋﹐以住命功封建城縣公﹐尋為尚書僕射。後與徐羨之、謝晦等受顧命輔佐少帝。少帝失德﹐廢少帝﹐迎立文帝。加左光祿大夫﹐進爵始興郡公。後為文帝所殺。博涉經史﹐尤善文辭﹐宋初詔命多出其手。其文有氣骨而擅文采。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傅光祿集》。生平事跡見《宋書》卷四三、《南史》卷一五。 宗炳(375─443)   南朝宋畫家、文學家。字少文。南陽涅陽(今河南鄧州東北)人﹐居江陵(今屬湖北)。自東晉末至宋元嘉中﹐朝廷屢召不就。崇信佛教﹐與慧遠等創立白蓮社。曾漫遊山川﹐晚年將所見景物﹐圖之於壁﹐臥以遊之。善琴書﹐精於言理。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八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二首。生平事跡見《宋書》卷九三、《南史》卷七五。 荀伯子(378─438)   南朝宋散文家。穎川穎陰(今河南許昌)人。仕晉為員外散騎侍郎、國子博士。人宋﹐歷任尚書左丞、臨川內史、東陽太守。原有集﹐已扶。《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六篇。生平事跡見《宋書》卷六O、《南史》卷三三。 戴禺(378─441)   南朝宋文學家。字仲若。謙郡任縣沖安徽宿州西)人。戴遮次子。隨父兄隱居會稽薊縣。宋時累征不就。精音律﹐善雕塑。嘗著《逍遙論》﹐注《禮記》、《中庸》。生平事跡見《宋書》卷九三、《南史》卷七五。 蔡廓(379─425)   南朝宋散文家。字子度。濟陽考城(今河南民權東北)人。仕晉任著作佐郎。人宋任御史中丞、何部尚書。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六篇。生平事跡見《宋書》卷五七、《南史》卷二九。 玉弘(379一432)   南朝宋散文家。字體元。琅邪臨沂(今屬刐慼慰t恕I俸醚□□鄖逄裰□□=□背4衛判澳謔貳1沓翹□亍H□危□□問討小7就健13鎦荽淌罰□□□#□□惺榧唷T□屑□□沿□﹗度□瞎湃□□睾喝□□□□摹反嫫湮氖□□□I□絞錄<□端問榫□畝□Ⅰ賭鮮貳肪磯□弧? 王韶之(380─435)   南朝宋文學家。字體泰。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隨父移居烏程(今浙江湖州)。晉時嘗任著作佐郎。人宋﹐先後任黃門侍郎、吳郡太守、詞部尚書、吳興太守。著有《晉安帝陽秋》。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六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十七首。生平事跡見《來書》卷六O、《南史》卷二四。 苟如   南朝宋詩人。字茂祖。穎川穎陰(今河南許昌)人。元嘉中﹐以文義仕至中書郎。原有集﹐已佚。《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二首。生平事跡見《宋書》卷六O、《南史》卷三三。 何尚之(382─460)   南朝宋散文家。字彥德。廬江湧縣(今安徽霍山東北)人。累官太子中庶子、尚書令、左光祿。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十五篇。生平事跡見《宋書》卷六六、《南史》卷三O。 殷淡   南朝宋詩人。字夷遠。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東北)人。歷任黃門吏部郎、太子中庶子﹐領步兵校尉。孝武帝時﹐以文章見知。《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十八首。生平事跡見《宋書》卷五九、《南史》卷二七。 謝瞻(約384一約421)   南朝宋文學家。字宣遠﹐一名檐﹐字通遠。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謝晦兄。幼慧﹐六歲能屬文。嘗為《紫石英讚》、《果然詩》﹐為當時才士嘆賞。晉時任安西參軍、建成長史、中書侍郎。人宋為豫章太守。文章辭采豐美﹐與族叔混、族弟靈運俱有盛名。《詩品》將其詩列入中品﹐謂其“源出於張華﹐才力普弱﹐故務其清淺﹐殊得風流媚趣”。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六首。生平事跡見《宋書》卷五六、《南史》卷一九。 顏延之(384─456)   南朝宋文學家。字延年。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晉末嘗任主簿、行參軍。來武帝時任太子中舍人。少帝景平元年(423)﹐為執政者所忌﹐出為始安太守。文帝元嘉三年(426)﹐征為中書侍郎﹐轉太子中庶子﹐尋領步兵校尉。因言犯權要﹐出為永嘉太守。孝武帝孝建元年(454)﹐任金紫光祿大夫。為人嗜酒狂放﹐言辭激直﹐時人呼曰“顏彪”。早年孤貧﹐好讀書﹐無所不覽。與謝靈運俱以文采知名﹐時稱“顏謝”。而文章之美﹐冠絕當時。其詩長於廊廟之體。鐘媒《詩品》雲其“體裁統密﹐情喻淵深。動無虛散﹐一句一字﹐皆致意焉。又喜用古事﹐彌見拘束﹐雖乖秀逸﹐是經給文雅才”。《五君詠》較著名。張戒《歲寒堂詩話》雲﹕“詩以用事為博﹐始於顏光祿。”原有集﹐已佚﹐明人張博輯有《顏光祿集》。生平事跡見《宋書》卷七三、《南史》卷三四。 謝靈運(385─433)   南朝宋詩人。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治今浙江紹興)。謝玄孫。幼時嘗寄養於道館﹐族人以“阿客”、“客兒”名之﹐世稱“謝客”。襲封康樂公﹐又稱“謝康樂”。晉義熙中歷任琅邪王行參軍、劉毅記室參軍、劉裕太尉參軍、相國從事中郎。人宋﹐降爵康樂侯﹐遷太子左衛率。自以才能宜參權要﹐未見信用﹐常懷憤惋。少帝時貶為永嘉太守。性好山水﹐肆意邀遊﹐後辭官歸家。元嘉三年(426)征為秘書監﹐遷侍中﹐常稱病不朝。八年﹐為臨川內史。在任遊放如故﹐為有司所糾﹐流徙廣州。終以謀反罪被殺。博覽群書﹐工書畫。通史學﹐精佛老﹐尤以詩著稱。其詩大都寫山水名勝﹐開山水詩一派。描摹景物﹐逼真細致﹐多有典麗清新、意境優美的佳句﹐但玄言余習未能盡除。鐘峰《詩品》將其詩列為上品。黃子雲《野鴻詩的》雲﹕“康樂於漢魏外別開座徑﹐舒情綴景﹐暢達理旨﹐三者兼長﹐詢堪辟明一世。”唐代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柳宗元等﹐均受其詩影響。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謝康樂集》。近人黃節有《謝康樂詩注》。生平事跡見《宋書》卷六七、《南史》卷一九。郝昂衡有《謝靈運年譜附謝氏世系表》。 謝康樂   即謝靈運。 謝元   南朝宋散文家。字有宗。陳郡陽夏沖河南太康)人。謝靈運從祖弟。歷任殿中曹郎、尚書左丞。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跡見《宋書》卷六四。 留次宗(386─448)   南朝宋學者。字仲倫。豫章南昌(今屬江西)人。少入廬山﹐師事慧遠。篤志好學﹐尤明三忻L》、《毛詩》。元嘉十五年(438)﹐召至建康﹐開館於雞籠山﹐聚徒教授﹐後又為築室於鐘山西巖下。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四篇。生平事跡見《宋書》卷九三、《南史》卷七五。 謝晦(390─426)   南朝宋文學家。字宣明。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晉時嘗為太尉主簿、右衛將軍、侍中。入宋﹐以住命功﹐封武昌縣公。少帝即位﹐加中書令。文帝時以謀反罪被殺。《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三首。生平事跡見《宋書》卷四四、《南史》卷一九。 何長瑜(﹖一445﹖)   南朝宋詩人。東海(今江蘇連雲港東)人。曾為臨川王劉義慶國侍郎、平西記室參軍。以戲用韻語嘲弄義慶州府僚佐﹐貶為曾城令。後遷為廬陵工南中郎行參軍﹐掌書記之任。赴任途中遇暴風溺死。曾與謝靈運、苟雍、羊晤之以文章賞會﹐共為山澤之遊﹐時稱“四友”。鐘峰《詩品》將其詩列入下品。《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二首。生平事跡見《宋書》卷六七、《南史》卷一九。 范廣淵(﹖一445)   南朝宋詩人。南陽順陽(今河南浙)11)人。范泰少子。嘗任孝武帝撫軍咨議參軍﹐領記室。坐兄曄謀反事被殺。《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宋書》卷六O。 殷景仁(390─440)   南朝宋散文家。名鐵﹐以字行。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東北)人。敏有思致﹐熟請朝儀典章。晉時嘗為劉毅後軍參軍、劉裕太尉行參軍。入宋﹐歷任秘書郎、中書侍郎、侍中、尚書僕射、中書令、揚州刺史。原有集﹐已說《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四篇。生平事跡見《宋書倦六三、《南史》卷二七。 王曇首(394─430)   南朝宋散文家。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王弘少弟。晉義熙中嘗辟琅邪王太司馬屬。入宋﹐歷任文帝冠軍功曹﹐永初初轉鎮西長史。文帝即位﹐進侍中﹐遷太子詹事。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跡見《宋書》卷六三、《南史》卷二二。 徐愛(394─475)   南朝宋史學家、文學家。字長玉﹐初名援。南琅邪開陽(今江蘇武進)人。仕晉為琅邪王大司馬府典軍。入宋﹐歷任殿中侍御史、尚書左丞、中散大夫。有史才。嘗撰《宋書》六十五卷。原有集﹐已說《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二首。生平事跡見《宋書》卷九四、《南史》卷七七。 王歐之   南朝宋詩人。字叔道。河東(治今山西永濟蒲州鎮)人。曾任左民尚書光祿大夫。卒於官。《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宋書》卷九二、《南史》卷七O。 謝惠連(397─433)   南朝宋文學家。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幼慧﹐十歲能文﹐書畫並妙。初辟州主簿﹐不就。後因居父喪作詩贈人﹐長期不得官職。元嘉六年(430)始為彭城王義康法曾參軍。嘗為《祭古家文》﹐簡而有意。又為《雪賦》﹐亦以高麗見奇。詩以《秋懷》、《搗衣》二首較佳。與族兄靈運並稱“大小謝”。原有文集﹐已佚﹐明人輯有《謝法曹集》。生平事跡見《宋書》卷五三、《南史》卷一九。 范曄(398─445)   南朝宋史學家、文學家。字蔚宗。南陽順陽(今河南斯川西南)人。少好學。曾任尚書吏部郎﹐元嘉初年為宣城太守。後遷左右將軍、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445)﹐因牽涉謀立彭城正案﹐被殺。博覽群書﹐擅長書法﹐通曉音律。嘗於獄中作《與諸甥侄書》﹐論對文章的看法﹐以為“當以意為主﹐以文傳意”﹐不能“義牽其旨﹐韻移其意”。但又特別注意聲律之於詩歌創作的重要性。曾刪取各家《後漢書》之作﹐著《後漢書》﹐意精旨深﹐文辭雋美。《范滂傳》、《班超傳》等傳記生動感人﹐為散文名篇。《後漢書》第一次在史書中設“文苑傳”﹐對後世史書影響甚大。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五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H首。生平事跡見《宋書》卷六九、《南史》卷三三。 丘淵之   南朝宋詩人。字思玄。吳興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元嘉中﹐歷官侍中、都官尚書、吳郡太守﹐卒於太常。原有集﹐已佚。《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宋書》卷八一、《南史》卷三五。 陸凱   南朝宋詩人。與范曄友善。曄在長安﹐他嘗自江南寄梅花一枝相贈﹐並贈詩一首。《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荊州記》。 裴駟   南朝宋史學家、散文家。字龍駒。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裴鬆之子。官至南中郎參軍。著《史憚吽模弦LT□屑□□沿□﹗度□瞎湃□□睾喝□□□□摹反嫫湮囊黃□I□絞錄<□端問欏肪□□摹Ⅰ賭鮮貳肪砣□□? 區急恭   南朝宋詩人。本胡人。曾為顏師伯之僕。師伯為詩﹐常偷筆改定。所作《雙枕詩》﹐為謝惠連賞識。鐘喇詩品》將其詩列為下品。原有集﹐已佚。生平事跡見《詩品》卷下。 羊瑤之(﹖一459)   南朝宋詩人。字曖播。泰山(治今山東泰安東)人。嘗任臨川內史。為竟陵王劉誕所重﹐誕敗﹐受牽累被殺。與謝靈運、苟雍、何長瑜以文章賞會﹐共為山澤之遊﹐時稱“四友”。鐘喇詩品》將其詩列入下品。生平事跡見《宋書》卷六七、《南史》卷一九。 苟雍   南朝宋詩人。字道雍。穎)l【(治今河南許昌)人。官至員外散騎郎。與謝靈運、羊培之、何長瑜共為山澤之遊﹐時稱“四友”。原有集﹐已佚。《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宋書》卷六七、《南史》卷一九。 劉義使(403─444)   南朝宋小說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宋武帝劉裕侄。幼時為裕賞識﹐年十三襲封南郡公。永初元年(420)﹐襲封臨川王。元嘉元年(424)﹐遷丹陽尹。六年﹐兼尚書左僕射﹐參與朝政。九年﹐出為平西將軍、荊州刺史﹐有政績。十六年﹐改任江州刺史。不久﹐又調任南克州刺史﹐加開府儀同三司。後因病還京﹐卒於建康。溢康工。性簡素﹐寡嗜欲﹐崇儒好文﹐喜招納文士。在江州時﹐當時有名文士袁淑、陸展、何長瑜、鮑照等皆為其參佐。曾撰《徐州先賢傳》﹐追敘家鄉人物﹐仿班固《典引》作《典敘》﹐“以述皇代之美”。又撰有《集林》、《小說》、《宣驗記》、《幽明錄》、《世說新語》﹐今唯存後人所刪並的《世說新語》。《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六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二首。生平事跡見《宋書》卷五一、《南史》卷一三。 劉義隆(407─453)   即宋文帝。南朝宋皇帝。公元424─453年在位。小字車兒。來武帝劉裕第三於。永初元年(420)封宜都郡王。景平二年(424)即位﹐後為太子劉邵所減。在位時﹐加強集權﹐整頓吏治﹐重視學術﹐發展農田水利、少覽篇籍﹐頗愛文義。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百十五篇﹐多為詔、敕、策、令。《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三首。生平事跡見《宋書》卷五、《南史》卷二。 王祖   南朝宋散文家。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王弘從子。元嘉初為廷尉﹐出為交州刺史。《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篇。生平事跡見《宋書》卷九二。 袁淑(408─453)   南朝宋文學家。字陽源。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袁湛侄。不好章句之學﹐而博涉多通。好屬文﹐辭采道艷﹐縱橫有才辯。嘗任咨議參軍、尚書吏部郎﹐累遷太子左衛率。太子劉邵害文帝奪位﹐他不從﹐被殺。溢忠憲。能詩善賦。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袁忠憲集》。生平事跡見《宋書》卷七O、《南史》卷二六。 張揚(408─457)   南朝宋散文家。字少微。吳郡吳縣(今屬江蘇)人。曾任沛郡太守、吏部尚書、會稽太守。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四篇。生平事跡見《宋書》卷四六、卷五九﹐《南史》卷三二。 沈懷文(409─462)   南朝宋散文家。字思明。吳興武康吟浙江德清西)人。少好玄理﹐善為文章﹐嘗作《楚昭王二妃》詩﹐見稱於世。曾任尚書殿中郎、侍中、廣陵太守。後免官﹐賜死。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五篇。生平事跡見《宋書》卷八二、《南史》卷三四。 沈懷遠   南朝宋散文家。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沈懷文弟。曾任始興王征北長流參軍、武康今。著有《南越志》。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跡見《宋書》卷八二、《南史》卷三四。 張永(410─475)   南朝宋散文家。字景雲。吳都吳縣(今屬江蘇)人。博涉書史﹐能為文章。又善隸書﹐曉音律。歷官尚書中兵郎、南克州刺史。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跡見《宋書》卷五三、《南史》卷三一。 劉敬叔   南朝宋小說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少穎敏﹐有異才。晉義熙中﹐拜南平國郎中令﹐後為長沙景王劉道憐膘騎參軍。入來﹐召為征西長史。元嘉三年(426)﹐入為給事黃門郎。數年﹐以病免。泰始中卒。著有志怪小說《異苑》。生平事跡見《宋書》卷一五、卷三O﹐《晉書》卷二七﹐《異苑》卷三“黃牛”條自敘﹐《隋書‧經籍志》雜傳類《異苑》題注。《秘冊匯函》本《異苑》卷首有明胡震亨所撰《劉敬叔傳》。 張悅(﹖一470)   南朝宋散文家。吳郡吳縣(今屬江蘇)人。張暢弟。歷官中書吏部郎、侍中、南郡太守。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跡見《宋書》卷四六、《南史》卷三二。 何侶(413─458)   南朝宋文學家。字仲弘。廬江促縣(今安徽霍山東北)人。何尚之子。歷任太子中庶子、侍中、吏部尚書。喜談玄﹐曾注《莊子‧逍遙遊太原有集﹐已化《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六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跡見《宋書》卷五九、《南史》卷三O。 參考錄入﹕丁冬 責任編輯﹕丁冬 -- ||| || ||| | || |||| || ※ 來源:‧水木社區 newsmth.net‧[FROM: 211.1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