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銀月書齋] Dear Mimiko  書名:《Dear Mimiko-他和她的99封虛擬情書》 作者: 李友中,Mimiko 出版社: 新新聞 初版日期:2000 年 02 月 15 日 [銀月書齋] Dear Mimiko 文/銀色快手  兩年前,看到MIMIKO和李友中合出的書《Dear Mimiko-他和她的 99封虛擬情書》著實為書中的動人的想像折服,同事嫌新新聞的排 版難以入眼,故事缺乏張力,好像兩個文藝中年使用文藝腔的筆調 寫出來的做作情書,這幾乎是相當嚴苛的評語。  後來她把這本書送給了我,我想她是送對人了,當我知道李友中與 MImoko兩位作者都曾經有段日本求學的經歷,讓我這個學日文出身的 讀者,有種無以名狀的親近感,仔細地讀下去,便會發現他們一來一 往的書信當中,不自覺地透露了許多對生活的細微感觸,包括讀的書 、聽的音樂、對身處的環境某種敏感度,以及詩化的描述言語,面對 前中年危機和存在感的質疑,閱讀的過程或多或少滿足了偷窺的期待 ,好像你瞭解了他和她的內心世界,實際上又不是那麼完整,那麼願 意真實地袒露或剖白,各自都隱藏一些,不能也不願去觸碰的傷。  我一開始讀得很慢,坐在捷運上有時翻幾頁,隔天拿起夾在書籤時 ,又覺得先前讀過的片段好陌生,有些地方不瞭解,反覆地推敲字意 ,而有時又因為某個段落的文章是回應上一封信,或上上封信而必須 回頭翻閱加以比對,讀來真是不輕鬆,索性放回書架上,冷凍了足足 兩個多月才重新翻開來,繼續讀下去,或許讀什麼書,有時也該依照 著季節和心情,否則字不入心,怎麼讀也覺得乾澀無味!  記得讀到電影《情書》的段落最有感覺,還有女主角描述自身偏好 紫色,源氏物語裡頭的紫色和服以及京都的風景,紫色的衣帶和換裝 之間意識到自己擁有女性的身體如此微妙的感受。  那時候【巨蟹座的咖啡詩人】的前身也就是元祖的【飛翔咖啡屋】 新聞台才剛剛開始營運,我寫了一個仿《情書》故事情節的擬情書, 如今儲放在【花栗鼠的倉庫】個人新聞台,很意外地,當我在文字中 提到閱讀這本書的感想時,留言版突然出現了Mimiko的留言,你知道 嗎? 那感覺就像作家突然在你家門口按門鈴,於是我們是從那時開始 在網路上熟識起來的,抒情感性的米果,在個人新聞台,評論起時事 可是有一番獨到的見解呢!有時一針見血地直指痛處,讀來拍案叫絕。  回頭講講Dear Mimiko 這本書,或許因為角色的設定上,直接就以 台灣為故事的背景,有些場景又太熟悉(因為李友中先生就住我們新 店這兒)感覺上好像少了一些想像,多了許多真實,整本書缺乏那種讀 者期待的實驗性或強烈的衝突點,很可能我們真正想看的是X檔案或 是什麼火辣辣情慾告白(其實這本書裡頭有一點點這部份的文字描述)。  不過,好玩的是,你可以按著兩人信件往復的時間順序閱讀,也可 以單挑男生寫的,或女生寫的部份讀,也可以跳著讀,或認真地看待 其為一部書信體小說,更好玩的就是,你真的就去網路上向一位陌生 異性(假定你的判斷是正確的)寫信,開始進行交談(延遲.非即時性) ,甚至想辦法利用ICQ、MSN就是不寄照片不通電話不約見面,體驗故 事中兩位主人翁的內心感受,那時候,我真的就是這樣做....後來呢 ....不說不說。  事隔一年多,我把這本書借給另外一個朋友,那時她正陷入極度的 不安和憂鬱,原以為她不適合看這本書,因為Mimiko在距離地表下方 的密室生活發出神秘的電子郵件,好像過於閉鎖(這不正是指涉網路 重度使用族群的生活樣態,正方形的房間,正方形的電腦螢幕,從事 虛擬人際和生活),結果卻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她不但說這本書好看, 還告訴我作者寫出了她內心的某種深層的感受,看了非常感動。  同一本書經過三個人的手中閱讀,感受都不盡相同,如果有機會找 到這本書,也可以親身體驗,或者是藉由它來回味你的網路生活。  本文原載於銀色快手的個人新聞台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silverquik/index.html 【內容簡介】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item/001/0010095232.htm  一位署名為「Captives」的中年男子,某日突然收到一封署名為「 Mimiko」的電子郵件,兩人慢慢試探對方,進而展開一段撲朔迷離的 關係。「Mimiko」自稱是一場大地震之後,陷落在地底下的一名女子 ,因為實驗室內部設備足以抗震,倖存下來。兩人通信約一個月後, 中年男子約她在飯店見面;兩人終究沒有見到對方,但中年男子漸漸 知道「真相」──「Mimiko」住在中部的精神療養院,他去中部遍尋 不著,她可能已經自殺。整本小說的最後是另一位女子的來信,稱她 無意間發現這台電腦,原來發出電子郵件的人已經不在了。「Mimiko 」的真實身分到底是什麼?沒有人知道,網路的虛擬特性再加上小說 的虛構本質,加強了這部作品的曖昧性,以及引起讀者一探究竟的好奇。  這本小說以實際的電子郵件體裁寫成,作者李友中邀請另一位作者 陳淑敏,在沒有預設內容、沒有預設情節發展的情況下,進行實際的 e-mail小說對話,兩人互寫了近兩個月,平均每天各寫兩封信。這種 寫作形式是國內的創舉。(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 ※ Origin: Yahoo!奇摩 大摩域 <telnet://bbs.kimo.com.tw> ◆ From: 61.56.7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