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在 [email protected] (心智果然像小孩)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誰看過 : 順便說一下感想吧 : 因為看了1/3 : 還是不知道作者想表達什麼 >"< : 覺得故事發展有點悶 @@" 此書的序最好先讀,尤其是鄭教授1959年的譯序, 對理解此書有不小的幫助, 抄錄一小段: 讀這本小說時,從頭至尾,我們總覺得有一股淡淡的哀愁 和茫然不知所從的迷惘。這也許正反映著日本戰後的女性 ,從舊的制度觀念解脫出來後,又面臨著新的苦悶與彷惶 。日本有名的評論家廚川白村以為「文藝是苦悶的象徵」 ,那麼我們可以說,《輓歌》是當代日本女性的「苦悶的 象徵」了。 狐狸認為,知道故事所在的時代背景,的確對此書的理解(想像)有所幫助。 (話說回來,這是一種想像中的理解,因為對戰後的日本社會, 狐狸所有的只是一種概略的想像,對於某一歷史片段, 我們的理解也僅能是如此。 ) 當初吸引狐狸買此書的動機,在於開場場景的描述,頗為吸引狐狸, 作者清楚的描繪出主角所見的場景,國旗、街市、聲音, 那種似乎隔著玻璃透視的冷冷場景,在主角的感應裡,聲音被隔絕, 或者應該說,那一剎那,怜子以為聲音消失了, 彷彿意味著怜子心理與外在世界的隔絕。 閱讀的時候,因為是在廁所裡分段看完的,大概花了兩、三個禮拜, 由於斷續,所以許多感覺不能連續, 間斷的看,總覺得故事有些平淡, 對怜子為何會對桂木如何由好奇轉為同情進而愛上他,也著實不能理解; 怜子的好奇,更進一步驅使他去接近桂木夫人和她情人, 並侵入桂木夫人的日常生活,分別以不同的面貌去親近桂木這一對夫妻, 又不讓這一對夫妻知道他認識他們的另一半, 這種弔詭而危險的行為,最後也導致這段感情的終結。 作者對桂木夫人的婚外情、桂木與怜子的感情, 都只是描述而絲毫沒有任何道德的評斷, 在那個時代,應該是很少見的。 作者「我手寫我眼」的功力十足,經常在所描寫的場景, 藉著怜子所看到的事物,讓狐狸很自然的去貼近怜子當時的心理狀態, 當然,這種感覺也是狐狸自己的想像, 至少狐狸覺得怜子這一角色的塑造,在這一部小說裡,是非常成功的。 看完此書已經隔了幾個月,又是間斷的看, 雖然重新拿出來翻了一下,感想仍然很零碎, 希望wolf版友你能繼續看完此書, 跟狐狸討論一下對此書的感想,互相交流一下。 -- 狐狸再擺尾 ^.^~~ ※ 來源:‧大度山之戀 bbs.thu.edu.tw‧[FROM: 61-216-13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