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教子篇 三、教兒嬰孩一以貫之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雖教無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聖王有胎教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書之玉版﹐藏諸金匱。生子咳﹐師保固明﹐孝仁禮義﹐導習之矣。凡庶縱不能爾﹐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歲﹐可省笞罰。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呵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已習﹐方復制之﹐捶撻至死而無威﹐仇怒日隆而增怨﹐逮於成長﹐終為敗德。孔子雲﹕“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也。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誠哉斯語﹗   【譯文】智力超群的人﹐不用教育就可成材﹔智力遲鈍的人﹐雖然教育也沒有用處﹐智力中等的人﹐不教育就不會明白事理。古時候﹐聖王有所謂胎教的方法﹕王後懷太子到三個月時﹐就要住到專門的房間﹐不該看的不看﹐不該聽的不聽﹐音樂、飲食﹐都照禮節制。這種胎教的方法﹐都寫在玉版上。藏在金櫃裡。太子兩三歲時﹐師保就確定好了﹐開始對他進行孝、仁、禮、義的教育訓練。普通人縱然不能如此﹐也應當在孩子知道辨認大人的臉色﹐明白大人的喜怒時﹐開始加以教誨﹐叫他去做他就去做﹐叫他不做他就不做。這樣﹐等他長大時﹐就可不必打竹板處罰了。當父母的平時威嚴而且慈愛﹐子女就會敬畏謹慎﹐從而產生孝心。我看這人世上﹐父母不知教育而隻是溺愛子女的﹐往往不能這樣﹕他們對子女的吃喝玩樂﹐任意放縱﹐本應告誡的﹐反而獎勵﹐本應呵責﹐反而面露笑容﹐等到子女懂事﹐還以為按道理本當如此。驕橫傲慢的習氣已經養成了﹐才去制止它﹐就是把子女鞭抽棍打死也樹立不起威信﹐火氣一天天增加﹐招致子女的怨恨﹐等到子女長大成人﹐終究是道德敗壞。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就是這個道理。俗話又說﹕“教媳婦趁新到﹐教兒子要趕早。”這話一點不假啊﹗   【注釋】中庸之人﹕智力中常的人。   金匱﹕金屬制作的書櫃。   咳﹕孩提。   師保﹕古代擔任教導皇室貴族子弟的官﹐有師有保﹐統稱師保。   凡庶﹕普通人。   運為﹕行為。   【評語】教育成敗的關鍵﹐在於是否使子女養成良好的習慣﹐若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則必須從小抓起。小孩好比一團泥巴﹐可按父母心願塑成各種形狀。如果從小嬌慣放縱﹐長大後必然不明事理﹐積習難改。須知﹕“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四、功隨嚴出禍從溺來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惡﹔但重於呵怒﹐傷其顏色﹐不忍楚撻慘其肌膚耳。當以疾病為諭﹐安得不用湯藥針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訓者﹐可願苛虐於骨肉乎﹖誠不得已也。   王大司馬母魏夫人﹐性甚嚴正﹔王在湓城時﹐為三千人將﹐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猶捶撻之﹐故能成其勛業。樑元帝時﹐有一學士﹐聰敏有才﹐為父所寵﹐失於教義﹕一言之是﹐遍於行路﹐終年譽之﹔一行之非﹐藏文飾﹐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語不擇﹐為周逖抽腸舋鼓雲。   【譯文】一般人不教育子女﹐並不是想讓子女去犯罪﹐隻是不願看到子女受責罵而臉色沮喪﹐不忍子女被荊條抽打皮肉受苦罷了。這應該用治病來打比方﹐子女生了病﹐父母哪裡能不用湯藥針艾去救治他們呢﹖也應該想一想那些勤於督促訓導子女的父母﹐他們難道願意虐侍自已的親骨肉嗎﹖確實是不得已啊。   大司馬王憎辯的母親魏老夫人﹐品性非常嚴謹方正﹔王僧辯在城時﹐是三千士卒的統領﹐年紀也過四十了﹐但稍微不稱意﹐老夫人還用棍棒教訓他。因此﹐王僧辯才能成就功業。樑元爺的時候﹐有一位學士﹐聰明有才氣﹐從小被父親寵愛﹐疏於管教﹔他若一句話說得漂亮﹐當爹的巴不得過往行人都曉得﹐一年到頭都掛在嘴上﹔他若一件事有閃失﹐當爹的為他百般遮掩粉飾﹐希望他悄悄改掉。學士成年以後﹐兇暴傲慢的習氣一天賽過一天﹐終究因為說話不檢點﹐被周逖殺掉後﹐腸子被抽出﹐血被拿去塗抹戰鼓。   【注釋】重﹕難的意思。   楚﹕荊條﹐古時用作刑杖。這裡是用刑杖打人的意思。   艾﹕艾葉﹐中醫以艾時熏灼人體以達到治療目的。   可願﹕豈願。   城﹕也稱口﹐為水入長江處。   行路﹕路人。   ﹕通掩。   婚宦﹕結婚和做官﹐這裡指成年。   【評語】為人父母者﹐放縱自己的孩子﹐大約皆出自“愛心”﹐過於嚴厲則於心不忍。仁父慈母們須知﹐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天下父母﹐誰個不愛自己的孩子﹖循循善誘固然不錯﹐冷面相向也不失為一種愛法。學士之父寵溺其子而其子自取其禍﹐司馬之母訓之以棍棒而其子功成。真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蜜糖罐裡淹死人。   五、不親不暱易子而教 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由命士以上﹐父子異宮﹐此不狎之道也﹔抑搔癢痛﹐懸衾篋枕﹐此不簡之教也。或問曰﹕“陳亢喜聞君子之遠其子﹐何謂也﹖”對曰﹕“有是也。蓋君子之不親教其子也。《詩》有諷刺之辭﹐《禮》有嫌疑之誡﹐《書》有悖亂之事﹐《春秋》有僻之譏﹐《易》有備物之象﹕皆非父子之可通言﹐故不親授耳。   【譯文】以父親的威嚴﹐就不該對孩子過分親暱﹔以至親的相愛﹐就不該不拘禮節。不拘禮節﹐慈愛孝敬都談不上﹔過分親暱﹐放肆不敬之心就會產生。從有身份的讀書人往上數﹐他們父子是分室居住的﹐這就是不過分親暱的辦法﹔當晚輩的替長輩抓搔﹐收拾臥具﹐這就是講究禮節的道理。有人要問﹕“陳亢很高興聽到君子與自己的孩子保持距離的事、這是什麼意思呀﹖”我要回答說﹕“不錯啊﹐大約君子是不親自教授自己孩子的﹐因為《詩》裡面有諷刺罵人的詩句﹐《禮》裡面有不便言傳的告誡﹐《書》裡面有悖禮作亂的記載﹐《春秋》裡面有對淫亂行為的指責﹐《易》裡面有備物致用的卦象﹐這些都不是當父親的可以向孩子直接講述的﹐所以君子不親自教授自己的孩子。”   【注釋】命士﹕古代稱讀書做官者為士﹐命士指受有爵命的士。   懸衾篋枕﹕把被子捆好懸掛起來﹐把枕頭放進箱子裡。   ﹕通邪。   備物﹕備辦各種器物。   【評語】美學上講距離產生美感。可見在某些地方﹐距離自有其存在價值﹐父子之間亦是如此。父子間過於親暱﹐則子女便會失去敬畏之心﹐嚴肅的事情可能演化成嘻嘻哈哈﹐父親便會失去應有的教育作用。在孩子面前﹐父親應是一尊莊嚴的塑像﹐而不該是一幅美妙的風景。   六、縱而不教必成後患 齊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聰慧﹐帝及後並篤愛之﹐衣服飲食﹐與東宮相準。帝每面稱之曰﹕“此黠兒也﹐當有所成。”及太子即位﹐王居別宮﹐禮數優僭﹐不與諸王等﹔太後猶謂不足﹐常以為言。年十許歲﹐驕恣無節﹐器服玩好﹐必擬乘輿﹔常朝南殿﹐見典御進新冰﹐鉤盾獻早李﹐還索不得﹐遂大怒﹐□曰﹕“至尊已有﹐我何意無﹖、不知分齊。率皆如此。識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譏。後嫌宰相﹐遂矯詔斬之﹐又懼有救﹐乃勒麾下軍士﹐防守殿門﹔既無反心﹐受勞而罷﹐後竟坐此幽薨。【譯文】齊武成帝的三兒子琅邪王高儼﹐是太子高緯的同母弟﹐他天生很聰慧﹐武成帝和明皇後都非常喜歡他﹐吃的穿的﹐與太子一樣。武成帝經常當面稱讚他說﹕“這可是個機靈孩子啊﹐今後會成器的。”等到太子即位﹐琅邪王被遷到北宮去住﹐太後給予他的禮遇過於優厚﹐與他的兄弟們都不一樣﹔即使這樣﹐太後還說優待不夠﹐常掛在嘴上。琅邪王十歲左右時﹐驕橫放肆得沒有節制﹐穿的用的﹐一律要與當皇帝的哥哥相比。一次﹐他到南殿朝拜﹐正碰上典御官、鉤盾令向皇上進獻剛從地窖裡取出的冰塊及早熟的李子﹐就派人去索取﹐未得﹐就大發脾氣﹐罵道﹕“皇上都有的東西﹐我憑什麼就沒份﹖”不懂得謹守為臣的本份﹐他的行為大抵都是如此。有識之士多指責說這是古代叔段、州吁的再現。往後﹐琅邪王討厭宰相和士開﹐就假傳聖旨將他殺了﹐又擔心有人來救﹐竟命令手下軍士把守殿門。其實他也沒有反心﹐受安撫後就撤了兵﹐但後來終究為此事被朝廷秘密處死。   【注釋】東宮﹕太子所居之處﹐也代指太子。準﹕比照。   禮數﹕指禮儀的級別。   乘輿﹕皇帝的車子﹐後用以代指皇帝。   常﹕通“嘗”﹐曾經。   曲御﹕古代主管帝王飲食的官員。   鉤盾﹕古代官署名﹐主管皇家園林等事項。   句﹕通詬﹐罵。   分齊﹕本分定限的意思。   坐﹕觸犯。薨(hong)﹕周代諸侯死之稱。   【評語】父母溺愛放縱﹐子女必會盛氣凌人﹐驕橫跋扈。俗語說﹕人狂沒好事﹐狗狂一堆屎﹜敻u□帽仁髏紓□□肴悶涑剎模□□改剛□胱14餳笆斃藜粽□Α?   七、不偏喜愛一視同仁 人之愛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憐﹐有偏寵者﹐雖欲以厚之﹐更所以禍之。共叔之死﹐母實為之。趙王之戮﹐父實使之。劉表之傾宗覆族﹐袁紹之地裂兵亡﹐可為靈龜明鑒也。   【譯文】人們喜愛自己的孩子﹐卻少有能夠一視同仁的。從古到今﹐這中間的弊端可夠多了。那聰慧漂亮的孩子﹐當然值得賞識喜愛﹐那愚蠢遲鈍的孩子﹐也應該憐憫同情才是﹐有那偏寵孩子的人﹐雖然想以自己的愛厚待他﹐反而以此害了他。共叔段的死﹐實際是他母親造成的﹐趙王如意被殺﹐實際是他父親造成的。其它像劉表的宗族傾覆﹐袁紹的兵敗地失﹐這些事例都像靈龜、明鏡一樣可供借鑒啊。   【注釋】共叔﹕即叔段﹐叔段逃亡至共﹐因稱之為共叔段。   靈龜明鑒﹕古人以龜殼佔卜﹐以銅鏡照形﹐故以此二物比喻可資借鑒的事物。   【評語】多子女家庭對待自己的孩子﹐應一視同仁。獨生子女家庭﹐也切忌偏寵。受寵的孩子會產生一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驕橫任性﹐不知自律。嚴重影響其健康成長﹐甚至誤入歧途﹐引火燒身。為人父母者不可不三思。   八、正確引導不事權貴 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吾時俛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願汝曹為之。   【譯文】齊朝有位士大夫﹐曾經對我講﹕“我有個孩子﹐已經17歲了﹐非常通曉公文的書寫﹐我教他講鮮卑語、彈奏琵琶﹐他漸漸地也快掌握了﹐用這些特長去為王公們效勞﹐沒有不寵愛他的﹐這也是一件緊要的事啊。”我當時低著頭﹐未作回答。這個人教育孩子的方法﹐真讓人詫異啊﹗假如因幹這種職業﹐就可當上宰相﹐我也不願讓你們去幹。   【注釋】書疏﹕此轉文書信函等的書寫工作。   伏﹕通“服”。   免﹕同“俯”。   業﹕職業﹐指服事公卿一事。   【評語】千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人生在世﹐豈可為一己私利﹐摧眉折腰﹐事奉權貴﹖蠅營狗苟﹐見利忘義﹐此大丈夫不屑為也﹗ -- 青色的蛋﹐就能孵育出青色的鳥麼﹖ ※ 來源:‧水木社區 newsmth.net‧[FROM: 166.111.7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