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止足篇 一一八、天性無窮少欲知足 《禮》雲﹕“欲不可縱﹐志不可滿。”宇宙可臻其極﹐情性不知其窮﹐唯在少欲知足﹐為立涯限爾。先祖靖侯戒子姪曰﹕“汝家書生門戶﹐世無富貴﹔自今仕宦不可過二千石﹐婚姻勿貪勢家。”吾終身服膺﹐以為名言也。   【譯文】《禮記》上說﹕“欲望不可放縱﹐志向不可滿足。”宇宙之大﹐也可到達它的極限﹐而人的欲望卻是無窮盡的﹐隻有寡欲而知足﹐才能劃定一個界限。先祖靖侯曾告戒子侄們說﹕“你們家是書生門戶﹐世世代代沒有富貴過﹔從現在起﹐你們為官﹐不可擔任俸祿超過二千石的官職﹔你們的婚姻不可貪圖高攀世家大族。”我對這些話終生信奉﹐牢記心間﹐把它當成至理名言。   【注釋】二句見《禮記‧曲禮上》。   靖侯﹕指之推九世祖含﹐字宏都﹐謚號“靖侯。”   二千石﹕漢制﹐郡守俸祿為二千石。蓋自漢、魏以來﹐因仕途兇險﹐一般浮沉宦海者多以傣祿二千石的官職為限。   【評語】天地雖大﹐尚有其極﹐人心雖小﹐欲望無窮﹐從古至今﹐上演了多少部人為財死的悲劇﹐所以說﹔“欲不可縱。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途徑就是清心寡欲﹐節欲知足﹐常言道﹕知足者常樂﹐實為至理名言。   一一九、不知紀極必致敗累 天地鬼神之道﹐皆惡滿盈。謙虛沖損﹐可以免害。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饑乏耳。形骸之內﹐尚不得奢靡﹐已身之外﹐而欲窮驕泰邪﹖周穆王、秦始皇、漢武帝﹐富有四海﹐貴為天子﹐不知紀極﹐猶自敗累﹐況十庶乎﹖常以二十口家﹐奴婢盛多﹐不可出二十人﹐良田十頃﹐堂室才蔽風雨﹐車馬僅代杖策﹐蓄財數萬﹐以擬吉兇急速﹐不啻此者﹐以義散之﹔不至此者﹐勿非道求之。   【譯文】大自然的法則﹐都是憎惡滿溢。謙虛淡泊﹐可以免除禍患。人生在世﹐衣服隻要能夠御寒﹐飲食隻要能夠充饑﹐也就罷了。形體以內﹐尚且不應該奢侈浪費﹐自身以外﹐還要窮奢極欲嗎﹖周穆王、秦始皇、漢武帝﹐他們都富有四海﹐貴為天子﹐不知滿足﹐尚且會遭到敗損﹐何況一般人呢﹖我一直認為﹐一個二十口的家庭﹐奴婢很多﹐也不可超過二十人﹐良田隻需十頃房屋隻求能遮擋風雨﹐車馬隻求可以代步﹐錢財可積蓄數萬﹐以備婚喪急用﹐超過這個數量﹐就該仗義疏財﹔達不到這個數量﹐也不可用不正當的手法去索求。   【注釋】天地鬼神之道﹕即今天所謂自然法則之意。   趣﹕僅夠的意思。   周穆王﹕西周國王。   紀極﹕終極﹐限度。   吉兇﹕婚事喪事。急速﹕指倉卒間發生的事。   不啻﹕不但﹐不止。不啻此﹐即過於此。與下文不至此相對。   【評語】凡事都有“度”﹐物極必反。人生在世﹐衣足以御寒﹐食足以充饑足矣﹐不可貪圖富貴﹐不擇手段。俗話說﹕“錢是催命鬼。”縱然今朝大富大貴﹐豈保明朝益壽延年﹖   一二○、仕宦稱泰不過中品 仕宦稱泰﹐不過處在中品﹐前望五十八人﹐後顧五十人﹐足以免恥辱﹐無傾危也。高此者﹐便當罷謝﹐偃仰私庭。吾近為黃門郎﹐已可收退﹔當時旅﹐懼罹謗讟﹐思為此計﹐僅未暇爾。自喪亂已來﹐見因托風雲﹐僥幸富責﹐旦執機權﹐夜填坑谷﹐朔歡卓、鄭﹐晦泣顏、原者﹐非十人五人也。慎之哉﹗慎之哉﹗   【譯文】做官做到最高位置﹐不要超過中等品級﹐向前看有五十人﹐後望有五十人﹐這就足以免卻恥辱﹐又不擔風險了。高於中品的官職就應該婉言謝絕﹐閉門安居。我近來擔任黃門侍郎的官﹐已經可以告退了﹐隻是客居異鄉﹐怕遭人攻擊誹謗﹐雖有這個打算﹐隻是找不到時機。自從喪亂發生以來﹐我看見那些乘時而起﹐僥幸富貴的人﹐白天還在執拿大權﹐晚上就屍填坑谷﹐月初還作為富豪在歡樂﹐月底就成為貧士而悲泣﹐象這種的人﹐並不止十個五個。要當心啊﹗要當心啊﹗   【注釋】泰﹕大極﹐過甚。   偃仰﹕安居的意思。私庭﹕指自己的家庭。   黃門郎﹕即黃門侍郎。職官名。   旅﹕作客他鄉。   讟(du毒)﹕誹謗﹔怨言。   卓﹕指卓氏。戰國時秦、漢間大商人﹐祖先為趙國人。秦破趙時﹐被遷到蜀﹐居幹臨邛(今四川邛崍)﹐冶鐵成巨富﹐有家憧千人。鄭﹕指程鄭。漢初大工商主。本戰國時關東人﹐其祖先於秦始皇時被遷至蜀郡臨邛。他冶鑄鐵器﹐賣與西南少數民族﹐以此致富。   顏﹕指顏淵。春秋未魯國人。名回﹐字子淵。孔子學生。原﹕指原憲﹐春秋時魯國人﹐一說宋國人。字子思﹐亦稱原思。孔子學生。以上二人均以安貧樂道著稱﹐故亦用來泛指貧土。   【評語】樂極生悲﹐物極必反。不偏不倚﹐方為正道﹐這就是生活中的辯証法。   爭強好勝﹐得隴望蜀﹐到頭來﹐難免身敗名裂﹐兩手空空。 -- 青色的蛋﹐就能孵育出青色的鳥麼﹖ ※ 來源:‧水木社區 newsmth.net‧[FROM: 166.111.7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