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圍爐夜話   ●圖書簡介   《圍爐夜話》是一本相當深刻的人生教課書﹗作者是清代的王永彬﹐很可惜他的事跡留傳下來的很少﹐我們無法詳細了解他的生平。但僅憑《圍爐夜話》一書我們就可以斷定他絕不是一位等閒人。   本書林林總總有數百條人生格言警語﹐雖然都是三言兩語﹐但可謂“立片言而居要”﹐內涵是很深刻的。貫穿首尾的思想﹐多為正宗的儒家學說﹐不失催人奮進的教育意義。   孔孟對士人的要求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順序由小到大﹐由易而難﹐可以說是很符合實際的。   讀書無論資性高低﹐但能勤學好問﹐凡事思一個所以然﹐自有義理貫通之日﹔立身不嫌家世貧賤﹐但能忠厚老成﹐所行無一毫苟且處﹐便為鄉黨仰望之人   無論本人資質高低﹐無論家庭貧賤富貴﹐隻要勤學會學﹐忠厚不苟且﹐就能安身立命。   知往日所行之非﹐則學日進矣﹔見世人可取者多﹐則德日進矣。   學然後知不足﹐知不足是進步的標志﹐這是一個很普遍的規律。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把“學”和“德”並列而提出來﹐以期造就德才兼備的人才﹐可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傳統。康熙帝曾說﹕朕觀人必先心術﹐次才學﹐心術不善﹐縱有才學何用﹖當然﹐他們所說的“德”或“心術”都有其特定的時代內容﹐相信讀者當可鑒別。   近代大學者王國維在他所著的《人間詞話》裡﹐曾經用古典詩詞描述人成才的歷程──“古今成大事業者﹐必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欲成事業﹐志不可不立﹐但也不能亂立﹐正是本書著者高明的所在。   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則同流合污﹐無足有為矣﹔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則舍近圖遠﹐難期有有矣。   要想治國平天下﹐光立志是遠遠不夠的。   神閒氣靜﹐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幹大事的本領。   “神閒氣靜”是指人心神安祥﹐氣不浮躁﹐也即一個人所具有良好的氣質。人隻有保持恬然適然的心境和不驕不躁的品行﹐才能不為紛繁雜蕪所擾﹐不為紛利浮華所惑﹐不為急難險重所亂﹐從而得心應手﹐卓有成效地處理各種矛盾和問題。   “智深勇沉”﹐意即擁有高深的智慧和堅毅沉著、敢做敢為的勇氣。智勇雙全是成功者的高強素質﹐二者不可或缺。有智無勇是懦弱﹐有勇無智是魯莽。唯有大智大勇和諧於一體﹐才能有大作大為。   修身的目的是要成為君子﹐而君子是德才兼備的﹐“德”的內容﹐除了比較固定的仁、義、禮、智、信等各種德行外﹐還包括許多方面的修養。   意趣清高﹐利祿不能動也﹔志量遠大﹐富貴不能淫也。   重氣節輕生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歷來就是君子推崇的高尚情操。蘇武牧羊的故事大家都是知道的。   他出使匈奴時﹐面對高官厚祿的引誘﹐堅辭不受﹐寧願手持節杖﹐忍辱放牧19 啎a□鞘嗆蔚鵲鈉□塚?   嚴近手矜﹐然嚴是正氣﹐矜是乖氣﹔故持身貴嚴﹐而不可矜﹔謙似乎諂﹐然謙是虛心﹐諂是媚心﹔故處世貴謙﹐而不可諂。   嚴肅莊重有時看起來像是傲慢﹐然而莊重是自重正直之氣所使然﹐傲慢卻是一種自負乖僻習氣所使然。這就是二者的本質區別﹐也是正人君子“律己以莊重”的內涵所在。謙虛謹慎有時看來像是諂媚﹐然而謙虛是行由衷始﹐待人有禮的表現﹔諂媚則是別有用心﹐虛偽矯飾的表現。因此﹐為人處世貴在謙虛﹐切忌諂媚。   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無也﹔一恕字是接物之要﹐所以終身可行也。   信是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人言為信﹐一個人如果無信﹐別人就不會把你當人看待﹐你又有什麼顏面和別人交往呢﹖總之﹐誠摯守信﹐是做人的一種高尚品行﹐是立身創業的根本所在﹐它勝過手中的黃金﹐是金錢不能換來的無價之寶。恪守道義的信﹐不僅能使自己實現心靈的凈化和品行的升華﹐而且可以化解矛盾﹐消除別人的戒心﹐贏得真誠的信賴和友誼。   恕是為人處事之要﹐是值得人終身奉行的高尚品德。將心比心謂之誠﹐推己及人謂之恕。對別人多一點理解、體諒﹐少一點苛求、責備﹐用寬恕自己的心思去寬恕別人﹐那麼就會和睦相處﹐增進友誼﹐攜手共進。   自奉必減幾分方好﹐處世能退一步為高。   “儉約眩素”和“奢侈淫逸”﹐“自甘退讓”與“爭強好勝”﹐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處世態度。其結果也必然是迥然相異的。   對自己過於奢侈﹐往往會失去生命活力﹐使人不思振作和進取。歷史上﹐由奢侈招致敗亡的事例實在很多。因此歷代有識之識﹐有時甚至是君王本人﹐無不反對奢侈﹐提倡儉樸。康熙曾頒布諭旨﹐說﹕我朝起自東陲﹐尊尚樸質﹐歷傳狻乳驉撓l蠆煌□S媚芄俑□□□□蕹奘危□奕叻眩□鴨□亂允咀鈾鎩?   如果說康熙是個好皇帝﹐那麼這同他的儉德是分不開的。   “忍一下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為人相處﹐要謙和禮讓﹐淡泊名利。隻有寬闊的胸襟、博大的胸懷﹐才能贏得友誼﹐增進團結。總之﹐不能在自奉上減幾分﹐就不可能有心理上的平衡﹐情志上的爽悅﹐也就不能在事業上有所造就﹔如若不能在處世上退一步﹐那就必定會陷入世俗的塵網中﹐而不能抽身自拔﹐也就難以在修身立業上有所進步。   和平處事﹐勿矯俗以為高﹔正直居心﹐勿設機以為智。   為人處事要心平氣和﹐切忌故意違背鄉俗﹐以自鳴清高。古語說﹕入鄉隨俗。是說一個人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合乎常理。處世時﹐要隨乎人緣情理﹐尊重人們的風俗習慣、民族傳統、禮儀制度和行為方式﹐並據此來調整自己的行為﹐以為當地人所認可。而那些反悖風俗﹐以不顧風俗民情顯示自己的不同凡響﹐把自己打扮成敢闖敢為的“革新派”的人﹐其內心隻有小聰明的心計﹐結果隻能被碰得頭破血流。“隨俗”並不是陷入世俗﹐而是隨從民心﹐從實而為。   為人處世既要心平氣和﹐平易近人﹐又要公正剛直﹐豁達磊落﹐切勿投機取巧﹐虛偽狡詐﹐以好施心計為智。因為﹐工於心計的人﹐在暗算他人的時候﹐就已埋下了被暗算的種子。“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所以﹐為了不被暗算﹐就隻能放棄暗算﹐而“棄暗投明”。   上述之外﹐本書中有關處世之道的格言妙語俯拾即是﹐當然不會時宣者也在所難免﹐限於篇幅茲不贅述。   古人說開卷有益﹐誠不欺也。我讀了《圍爐夜話》以後的第一個念頭是﹕我為什麼沒早點讀它﹖如果早一點明白了這許多道理﹐怎麼會走這麼多的彎路﹖當然﹐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永遠的假設了﹐不過我還是希望﹐您能早一點兒讀到它﹐並把它當成良師益友。 -- 在邊界﹐邊界的概念早已模糊。 ※ 來源:‧水木社區 newsmth.net‧[FROM: 166.111.7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