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詞學名詞釋義 長短句   有些辭典上說“長短句”是“詞的別名”。或者注釋“長短句”為“句子 長短不齊的詩體”。這兩種注釋都不夠正確﹐在宋代以後﹐可以說長短句是詞 的別名﹐但是在北宋時期﹐長短句卻是詞的本名﹔在唐代﹐長短句還是一個詩 體名詞。所謂“長短句”﹐這“長短”二字﹐有它們的特定意義﹐不能含糊地 解釋作“長短不齊”。   杜甫詩雲﹕“近來海內為長句﹐汝與山東李白好。”計東注雲﹕“長句謂 七言歌行。”但是杜牧有詩題雲﹕“東兵長句十韻。”這是一首七言二十句的 排律。又有題為“長句四韻”的﹐乃是一首七言八句的律詩。還有題作“長句” 的﹐也是一首七律。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七言歌行﹐他自己在序中稱之 為“長句歌”。可知“長句”就是七言詩句﹐無論用在歌行體或律體詩中﹐都 一樣。不過杜牧有兩個詩題﹕一個是“柳長句”﹐另一個是“柳絕句”﹐他所 說“長句”是一首七律。這樣﹐他把“長句”和“絕句”對舉﹐似乎“長句” 僅指七言律待了。   漢魏以來的古詩﹐句法以五言為主﹐到了唐代﹐七言詩盛行﹐句式較古詩 為長﹐故唐人把七言句稱為長句。七言句既為長句﹐五言句自然就稱為短句。 不過唐人常稱七言為長句﹐而很少用短句這個名詞﹐淥酋嚌鬼搿煚T懟貳Ⅰ凍? 壁賦》樣﹐隻有後篇加“後”字﹐而不在前篇上加“前”字。元人王珪有一首 五言古詩《題楊無咎墨梅卷子》其跋語雲﹕“陳明之攜此卷來﹐將有所需﹐予 測其雅情於穩﹐遂為賦短句雲。”由此可知元代人還知道短句就是五言詩句。   中晚唐時﹐由於樂曲的癒趨於淫靡曲折﹐配合樂曲的歌詩產生了五七言句 法混合的詩體﹐這種新興的詩體﹐當時就稱為“長短句”。韓偓的詩集《香奩 集》﹐是他自己分類編定的﹐其中有一類就是“長短句”。這一卷中所收的都 是三五七言歌詩﹐既不同於近體歌行﹐也不同於《花間集》裡的曲子詞。這是 晚唐五代時一種新流行的詩體﹐它從七言歌行中分化出來﹐將逐漸地過渡到令 慢體的曲子詞。三言句往往連用二句﹐可以等同於一個七言句﹔或單句用作襯 字﹐那就不屬於歌詩正文。故所謂“長短句”詩﹐仍以五七言句法為主。胡震 亨《唐音癸簽》雲﹕“宋元編錄唐人總集﹐始於古律二體中備析五七等言為次﹐ 於是流委秩然﹐可得具論。一曰四言古詩﹐一曰五言古詩﹐一曰七言古詩﹐一 曰長短句。”這裡﹐胡氏告訴我們﹐他所見宋元舊本唐人詩集﹐常有“長短句” 一類。我曾見明嘉靖刻本《先天集》﹐也有“長短句”一個類目﹐可知這個名 詞﹐到明代還未失去本意﹐仍然有人使用為詩體名詞。   胡元任《苕溪漁隱叢話》雲﹕“唐初歌辭﹐多是五言詩﹐或七言詩﹐初無 長短句。自中葉後﹐至五代﹐漸變成長短句。及本朝﹐則盡為此體。”這一段 話﹐作者是要說明宋詞起源於唐之長短句﹐但這裡使用的兩個“長短句”﹐我 們應當區別其意義﹐不宜混為一事。因為唐代的長短句是詩﹐而所謂“本朝盡 為此體”的長短句﹐已經是五代時的“曲子詞”﹐或南宋時的“詞”了。   晏幾道《小山樂府》自敘雲﹕“試續南部諸賢唚v啵□魑迤咦鐘錚□諞宰? 誤。”又張鎡序史達祖《梅溪詞》雲﹕“況欲大肆其力於五七言﹐回鞭溫韋之 途﹐掉鞅李杜之域﹐臍攀風雅﹐一歸於正﹐不於是而止﹐”這兩篇序文中都以 “五七言”為詞的代名詞。晏幾道是北宋初期人﹐張鎡是南宋末年人﹐可知整 個宋代的詞人﹐都知道“長短句”的意義就是五七言。   但是﹐直到北宋中期﹐《長短句》還是一個詩體名詞﹐沒有成為與詩不同 的文學形式的名詞。蘇軾與蔡景繁書雲﹕“頒示新詞﹐此古人長短句詩也﹐得 之驚喜。”陳簡齋詞題或曰“作長短句詠之”﹐或曰“賦長短句”﹐或曰“以 長短句記之”。黃庭堅詞前小序用“長短句”者凡二見﹐其念奴嬌詞小序則稱 “樂府長短句”。以上所引証的“長短句”﹐其意義仍限於五七言句法﹐而不 是一種文學類型﹐特別可以注意的是黃庭堅作玉樓春詞小序雲﹕“席上作樂府 長句勸酒。” 因為玉樓春全篇都是七言句﹐ 沒有五言句﹐所以他說“樂府長 句”﹐而不說“長短句”﹐如果當時已認為“長短句”是曲子詞的專名﹐這裡 的“短”字就不能省略了。   從唐五代到北宋﹐“詞”還不是一個文學類型的名稱﹐它隻指一般的文詞 (辭)。無論“曲子詞”的“詞”字﹐或東坡文中“頒示新詞”的“詞”字﹐ 或北宋人詞序中所雲“作此詞”﹐“賦墨竹詞”﹐這些“詞”字﹐都隻是“歌 詞”的意思﹐而不是南宋人所說“詩詞”的“詞”字。   詞在北宋初期﹐一般都稱之為“樂府”﹐例如晏幾道的詞集稱為《小山樂 府》。但樂府也是一個舊名詞﹐漢魏以來﹐歷代都有樂府﹐也不能成為一個新 興文學類型的名詞﹐於是歐陽修自題其詞集為《近體樂府》。這個名稱似乎不 為群眾所接受﹐因為“近”字的時代性是不穩定的。接著就有人繼承並沿用了 唐代的“長短句”。蘇東坡同集最早的刻探爭]餉□□抖□魯□嘆洹罰塩□讀? 塘耆舊續聞》)﹐秦觀的詞集名為《淮海居士長短句》﹐我們現在還可以見到 宋刻本。紹興十八年﹐晁謙之跋《花間集》雲﹕“皆唐末才士長短句。”而此 書歐陽炯的原序則說是“近來詩客曲子詞”﹐兩個人都用了當時的名稱﹐五代 時的曲子詞﹐在北宋中葉以後被稱為長短句了﹐王明清的《投轄錄》有一條雲﹕ “拱州賈氏子﹐正議大夫昌衡之孫﹐讀書能作詩與長短句。”這也是南宋初的 文字﹐可知此時的“長短句”﹐已成為文學類型的名詞﹐而不是象東坡早年所 雲“長短句詩”或“樂府長短句”了。隻要再遲幾年﹐“詞”字已定型成為這 種文學類型的名稱﹐於是所有的詞集都題名為“某某詞”﹐而王明清筆下的這 一句“能作詩與長短句”﹐也不再能出現﹐而出現了“能作詩詞”這樣的文句 了。 -- 花開花謝春不管﹐拂意事休對人言﹔水暖水寒魚自知﹐會心處還期獨賞。 ※ 來源:‧水木社區 newsmth.net‧[FROM: 221.2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