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詞學名詞釋義 促拍   樂曲名有加“促拍”二字的﹐唐代已有。《樂府詩集》有“簇拍六州”﹐ 乃七言絕句。又有“簇拍相府蓮”﹐乃五言八句詩。唐代待人為歌曲作詞﹐不 按照樂曲的音節長短造句﹐故他們所撰歌詞﹐仍是句法整齊的五言或七言詩。 從這些詩句看﹐無法知道歌曲的節拍。因此﹐所謂“簇拍六州”﹐與“六州” 有何區別﹐從歌詞的字句之間是看不出來的。   宋人作詞﹐也有在某一個詞調名前加“促拍”二字﹐以表示其有別於本調。 如“醜奴兒”﹐另有“促拍醜奴兒”﹔“滿路花”﹐另有“促拍滿路花”之類。 也有把“促拍”二字加在詞名後的﹐如《鬆隱樂府》有“長壽仙促拍”。“促 拍”即“簇拍”。唐人已有用“促”字的﹐宋人則完全不用“簇”字。最初或 許是因音同而誤。但“促”的意義更易於了解。“促”就是“急促”。“促拍 滿路花”就是用急促的節奏來演奏及歌唱“滿路花”詞調﹐這就是所謂“急曲 子”了。唐詩人劉言史《觀舞胡騰歌》雲﹕“四座無言皆瞪目﹐橫笛琵琶偏頭 促。”宋詞人賀方回詞雲﹕“按舞華茵﹐促遍涼州﹐羅襪未生塵。”□即遍。 □頭促﹐即促遍也。張祜《悖拿兒舞》詩雲﹕“春風南內百花時﹐道調涼州急 遍吹。”“急遍”也就是﹕“促遍”。《宋史‧樂志》載涼州曲有正宮、道調、 仙呂、黃鐘諸調﹐可知道調中的涼州曲﹐節拍特別急促。李濟翁《資暇錄》雲﹕ “三台﹐十拍促曲名。》可知“急遍”、“促遍”、“促曲”、“促啪”﹐都 是同義詞。唐宋人都喜歡節奏急促的音樂﹐舞曲尤其非有急遍不可。趙虛齋詞 雲﹕“聽曲曲仙韶促拍﹐趁畫舸飛空﹐雪浪翻激。”這也是形容節奏急促的舞 姿。   但是﹐所謂“促拍”﹐隻是樂曲節奏的改變﹐歌詞雖然因此而有所改變﹐ 恐未必如“攤破”、“減字”等詞調的明顯。例如“醜奴兒”本來就是唐五代 的“采桑子”﹐在周美成的《清真集》中﹐才改名為“醜奴兒”。黃山谷亦有 二首“醜奴兒”﹐其句格與周美成的“醜奴兒”又不同。趙長卿有二首詞﹐與 黃山谷的“醜奴兒” 句格全同﹐但他卻題調名為“似娘兒” 。另外還有一首 “醜奴兒”﹐二首“采桑子”﹐句格都完全一樣。元好問有三首詞﹐句格與黃 山谷的“醜奴兒”相同﹐但他題為“促拍醜奴兒”。由此可知﹐“醜奴兒”的 本調還弄不清楚﹐不知孰為正格。再加上“促拍”二字﹐更不易知其差別何在﹖ 又有所謂“促拍滿路花”者﹐黃山谷、柳耆卿、趙師俠﹐均有此調。山谷詞前﹐ 還有一段小序雲﹕“往時有人書此詞於州東酒肆壁間﹐愛其詞﹐不能歌也。一 十年前﹐有醉道士歌於廣陵市中﹐群小兒隨歌得之﹐乃知其為促拍滿路花也。 俗子口傳﹐加釀鄙語﹐政敗其好處。山谷老人為錄舊文﹐以告深於義味者。” 從這段小序﹐可知有了歌詞﹐還不能知道它是什麼調子。要聽到有人唱了之後﹐ 才知道這首詞的調名是“促拍滿路花”﹐但是黃山谷這首詞的文字句格﹐和周 美成的二首“滿路花”﹐僅換頭及結拍處略有參差﹐實在也看不出“促拍”的 形跡。《詞律》、《詞譜》等書﹐於幾個標明“促拍”的詞調﹐議論紛紜ㄐ밿 怕都不得要領。杜小舫論“促拍醜奴兒”雲﹕“促拍者﹐促節短拍﹐與減字仿 佛。此調字數多於醜奴兒﹐不能以促拍名之也。應遵《詞譜》並《樂府雅詞》﹐ 改為“攤破南鄉子。”又﹐徐誠庵論“促拍采桑子”雲﹕“竊謂此詞字數少於 南鄉子﹐應名促拍南鄉子。黃詞字數多於南鄉子﹐應名攤破南鄉子。”他們都 以為“促拍”即“減字”﹐亦未必正確。音樂節奏急促﹐與歌詞字數多少無關。 可以多唱幾個字﹐也可以少唱幾個字。不增不減也無妨﹐問題取決於唱腔﹐而 不在字數。因此﹐從字句的異同來了解“促拍”的意義﹐在宋詞中﹐也還是不 可能的。 【 在 ciwp (孤鴻~~甘家村佃農~~地主家也沒有余糧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詞學名詞釋義 : 拍(一)、(二) : (一) : ................... -- 忘掉遠方是否可有出路 忘掉世間萬千廣闊土地 * 一天加一天 每分耕耘 忘掉夜裡月黑風高 忘掉命裡是否悲與喜 * 汗與血 踏雪過山雙腳雖漸老 霧裡看花一生走萬裡 * 粒粒皆辛酸 永不改變 但靠兩手一切達到 但已了解不變道理 * 人定勝天 見面再喝到了熏醉 風雨中細說到心裡 是與非過眼似煙吹 笑淚滲進了老井裡 上路對唱過客鄉裡 春與秋撒滿了希冀 夏與冬看透了生死 世代輩輩永遠緊記 ※ 來源:‧水木社區 newsmth.net‧[FROM: 128.2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