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五微    敬叔受餉﹐吳祜遺衣。   【呂注】﹕敬叔受餉﹕南北朝時何敬叔為長城令﹐為政清廉﹐不接受禮品﹐有一年逢災﹐忽然在門上張榜﹐接受禮物。數日共得米二幹八百石﹐悉取以代貧民輸租。吳祜遺衣﹕漢代人吳祜擔任酒泉太守﹐為官清政廉明﹐有一姓孫的官員﹐私取民財為父買衣﹐其父曰﹕“有如此太守﹐怎麼忍心謀私。”於是姓孫的官員持衣到吳祜面前伏罪﹐吳祜﹕“觀過而知仁。”於是將衣服還給了他。   【哀箋】﹕世擅文明﹐雅重廬山之韻﹔家傳將略﹐克收石嶺之功。此聯即寫敬叔。東漢毋丘長﹐殺人入獄﹐膠東相吳祜憐之﹐臨刑﹐長囑妻若生子﹐名之吳生﹐以報吳君。   淳於竊笑﹐司馬微譏。   【呂注】﹕淳於竊笑﹕戰國時齊國人淳於髡﹐滑稽﹐善於言談。當楚國伐齊時﹐齊王讓他到趙請救兵﹐淳於髡大笑﹐齊王問何故﹐淳於髡說﹕“今臣從東方來﹐見道傍有稻田者﹐操一豬蹄﹐酒一盅﹐祝曰﹕‘甌簍滿筐篝﹐污邪滿車﹐五谷藩熟﹐穰穰滿家。’臣見所持者狹而欲者奢﹐故笑之。”齊王於是給他黃金幹鎰、白壁十雙、車馬百駟至趙﹐趙撥精兵十萬﹐楚國於是退兵。司馬微譏﹕唐代盧藏用舉進士不中﹐後隱居終南山得官﹐人稱隨駕隱士。有天台山道士司馬承禎到京城﹐盧藏用指著終南山說﹔“此中大有佳處﹐何必天台﹖”司馬承禎說﹕“以僕觀之﹐乃仕宦之捷徑耳。”   【哀箋】﹕淳於髡﹐《史記滑稽列傳》載其事。司馬承禎﹐新舊唐書均載其事﹐字子微﹐洛州溫人﹐事潘師正﹐傳辟谷導引術。   著有《修真密旨》、《天隱子》、《服氣精義論》、《坐忘論》等。    子房辟谷﹐公信采薇   【呂注】﹕子房辟谷﹕漢代張良﹐字子房﹐輔助劉邦建立漢朝有功﹐被封為留侯﹐於是說﹕“封萬戶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遂辟谷學道。辟谷﹐不食五谷﹐道教的一種修煉術。公信采薇﹕古代孤竹君的兒子伯夷、叔齊互相推讓﹐不願繼位﹐後恥食周粟﹐隱於山中采蔽而食﹐終致餓死。伯夷﹐字公信。   卜商聞過、伯玉知非   【呂注】﹕卜商聞過﹕孔子的學生卜商﹐字子夏。曾子指出他的罪過﹐於夏曰﹔“吾過矣﹐吾過矣。”伯玉知非﹕伯玉﹐即伯玉﹐名瑗﹐春秋時衛國人﹐《淮南子》稱其“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哀箋】﹕子夏喪其子而喪其明﹐曾子弔之﹐曰﹕“吾聞之也﹐朋友喪明則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無罪也﹗”曾子怒曰﹕“商﹗汝何無罪也﹖吾與汝事夫子於洙泗之間﹐退而老於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汝於夫子﹐爾罪一也﹔喪其親﹐使民未有聞焉﹐爾罪二也﹔喪其子﹐喪爾明﹐爾罪三也。而曰爾何無罪與﹖”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過矣﹗吾過矣﹗吾離群而索居﹐亦已久矣﹗”事見《禮記檀弓上》   仕治遠志﹐伯約當歸   【呂注】﹕仕治遠志﹔郝隆﹐字仕治﹐晉時高平人﹐曾在恆溫軍中任參軍。謝安早有隱居之意﹐因屢征﹐在桓溫軍中任司馬。有人送給桓溫草藥﹐其中有遠志。桓溫問謝安﹕“此藥為什麼又名山草﹖”謝末及答﹐郝隆應聲說﹕“此甚易解﹐沒出來時稱為遠志﹐出來就稱為山草。”謝安甚有愧色。桓溫看看謝安笑曰﹕“郝參軍言無惡意。”伯約當歸﹕漢末姜維﹐字伯約﹐少年喪父﹐與母相依為命。隸於諸葛亮旗下後﹐與母相離。一日得母信﹐令求當歸。姜繼回信說﹕“良田百頃﹐不在一畝﹔但有遠志﹐不在當歸也。”   【哀箋】﹕仕治遠志事見《世說新語‧排調》二三。   商安鶉服﹐章泣牛衣   【呂注】﹕商安鶉服﹕商即卜商。鶉服﹕破舊衣服。《故事成語考‧衣服》﹔“卜子夏甚貧﹐鶉衣百結。”安﹕安心於。章泣牛衣﹕漢代王章﹐字仲卿﹐西漢泰山巨平人。家境貧困﹐疾病無被﹐臥牛衣中﹐泣與妻別。其妻怒斥他說﹕“滿朝廷的人誰能超過你的學問﹐不思激進﹐反而哭泣﹐有什麼用﹗”後來王章做了京兆尹﹐還想得到封賜。其妻又制止他說﹕“人當知足﹐應該想當年牛衣泣涕的時候。”   蔡陳善謔﹐王葛交饑。   【呂注】﹕蔡陳善謔﹕北宋時蔡襄與陳亞均善詩﹐好戲謔。一次酒酣﹐蔡襄題詩曰﹕“陳亞有心便是惡。”陳亞當即對曰﹕“蔡襄無口便成衰。”聞者絕倒。王葛交譏﹕晉朝名士王導與諸葛恢共爭姓族先後﹐王導曰﹕“何不言葛王﹐而言王葛。”諸葛恢說﹕“譬如言驢馬﹐不言馬驢﹐驢寧勝馬乎﹖”相互譏諷。   陶公運甓﹐孟母斷機。   【呂注】﹕陶公運甓﹕晉代人陶侃任廣州刺史時﹐早晨運百於齋外﹐晚上運百於齋內﹐說﹕“吾方致力中原﹐過爾優逸﹐恐不堪事﹐故自勞耳。”甓﹕磚。孟母斷機﹕孟子父親死後﹐由母親撫養。一天﹐孟子就學而歸﹐孟母問﹕“學何所至矣﹖”對曰﹕“自若也。”孟母於是用刀砍斷織機說﹔“子之廢學﹐猶吾之斷機也。”孟子懼﹐旦夕勤學﹐遂成亞聖。 -- 青色的蛋﹐就能孵育出青色的鳥麼﹖ ※ 來源:‧水木社區 newsmth.net‧[FROM: 166.111.7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