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四支   王良策馬﹐傅說騎箕。    【呂注】﹕王良策馬﹕名。《史記‧天官書》﹕“漢中四星﹐曰天駟。旁一星曰王良。王良策馬﹐車騎滿野。”傅說騎箕﹕星名。傳說傅說是商朝武丁時的宰相﹐輔助殷得以中興﹐死後成為天上的星座﹐在箕尾之間。   【哀箋】﹕天駟﹐星官名﹐與房宿的“天駟”不同。王良﹐本春秋時人。善御馬﹐策﹐亦星名﹐此處也用作動詞﹐駕馭。   伏羲畫卦﹐宣父刪詩。    【呂注】﹕伏羲畫卦﹕傳說中上古時代的部落酋長。曾畫八卦﹐教民捕魚、畜牧﹐以作食物。宣父﹕孔子﹐漢代時被封為至聖文宣王。刪詩﹕編刪《詩經》。   【哀箋】﹕孔子編刪詩經一事乃舊說﹐存疑。   高逢白帝﹐禹夢玄彝。    【呂注】﹕高逢白帝﹕傳說漢高祖劉邦酒醉後走在沼澤中﹐碰見大蛇當道﹐拔劍將蛇斬為兩段﹐繼續前行﹐遇到老嫗在黑夜中哭泣﹐說﹕吾子白帝也﹐化為蛇﹐當道﹐今被赤帝子斬之﹐故哭。”禹夢玄彝﹕大禹﹐曾治理天下的大水。至衡山﹐夢男子自稱玄彝蒼水使者﹐曰﹕欲得我簡書﹐齋於黃帝之宮。”禹齋三日﹐果得金簡玉牒﹐因知治水之要。   【哀箋】﹕高逢白帝﹕時﹐劉邦以亭長為縣送徒酈山﹐事見《史記‧高祖本紀》   寅陳七策﹐光進五規。    【呂注】﹕寅陳七策﹕宋代進士胡寅﹐曾上書高宗﹐提出罷議和修戰備的七項策略。光進五規﹕宋代司馬光﹐在仁宗朝知諫院﹐曾提出五規﹕保業、惜時、遠謀、謹微、務實。   【哀箋】﹕起居郎胡寅上書言二十事﹐呂頤浩不悅﹐罷之。事見《宋史》本紀第二十五高宗二。光進五規﹕司馬光除五規外尚有三言﹕陳三德﹐言御臣﹐言練兵。三德乃君王之德﹐曰仁﹐曰明﹐曰武。御臣即官員的選拔任用獎賞等。   魯恭三異﹐楊震四知。    【呂注】﹕魯恭三異﹕東漢魯恭擔任中牟令﹐鄰縣發生蝗災﹐唯獨不侵擾中牟縣境。河南尹袁安聞之﹐前往察   看﹐看到兒童旁有雉﹐問何不捕之﹐兒童回答說﹕“雄方雛。”袁安於是說﹕“蟲不入境﹐化及禽獸﹐童於有   仁心。三異也。”楊震四知﹕東漢人﹐曾推薦昌邑令王密做官。楊震路過昌邑﹐王密夜懷十金送給楊震﹐楊震拒不接受﹐王密說﹕“深夜沒有人知道。”楊震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   【哀箋】﹕魯恭三異﹕呂注有誤﹐袁安並未親往察看﹐乃是派掾吏前往﹐事見《後漢書》卷五十五卓魯魏劉列傳第十五。楊震四知﹕楊震﹐字伯起弘農華陰人﹐性公廉﹐不受私謁。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業﹐震不肯﹐曰﹕“使後世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事見《後漢書‧楊震傳》   鄧攸棄子﹐郭巨埋兒。    【呂注】﹕鄧攸棄子﹕東晉時作河東太守﹐在石勒之亂中舍棄親生兒子﹐保護了侄子。郭巨埋兒﹕漢代人﹐因家貧不能養母﹐母親進食時﹐兒子必定分食﹐於是欲埋其兒﹐說兒子可再有﹐母不可復得。挖土三尺余﹐忽見一黃金玉釜﹐上有丹書曰﹕“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奪﹐人不得取。”   【哀箋】﹕鄧攸棄子﹕其子朝棄而暮及。明日﹐攸系之於樹而去。攸棄子之後﹐子不復孕。過江﹐納妾﹐甚寵之﹐訊其家屬﹐說是北人遭亂﹐憶父母姓名﹐乃攸之甥。攸素有德行﹐聞之感恨﹐遂不復畜妾﹐卒以無嗣。事見《晉書‧鄧攸傳》。   公瑜嫁婢﹐處道還姬。    【呂注】﹕公瑜嫁婢﹕宋代人鐘離瑾﹐字公瑜﹐任德化縣令時﹐嫁女時買來婢女﹐知道婢女是前任縣令的女兒﹐就同女兒一樣嫁出。處道還姬﹕楊素﹐字處道。與妻子樂昌公主﹐在戰亂時各執破鏡一半相約﹐後樂昌公主流落為楊素家姬﹐徐德言流落到京城﹐在市場上買到了樂昌公主的半邊破鏡﹐作詩曰﹕照與人俱去﹐照歸人不歸。”楊素知道後﹐即召德言還其妻。   【哀箋】﹕公瑜嫁婢﹕嫁女是夜﹐夢一綠衣之人道謝﹐言已奏明天帝﹐當降福瑾後世子孫。累遷尚書刑部郎中﹐為三司戶部副使﹐除龍圖閣待制、權知開封府。未逾月﹐得疾﹐仁宗封藥賜之﹐使未及門而卒。事見《宋史‧鐘離瑾傳》。   允誅董卓﹐玠殺王夔。    【呂注】﹕允誅董卓﹕代王允有才略﹐定計誅殺了董卓。玠殺王夔﹕宋利司都統王夔極其殘忍害民﹐四川宣渝司余所設計召王夔議事﹐殺掉了他。   【哀箋】﹕玠殺王夔﹕王夔殘悍﹐號“王夜叉”﹐事見《宋史‧王夔傳》。   石虔矯捷﹐朱亥雄奇。    【呂注】﹕石虔矯捷﹕晉人石虔隨父圍獵時﹐虎受箭傷而伏地﹐諸將戲讓石虔去拔箭﹐石虔上前拔得一箭﹐虎跳他也跳﹐而且比虎跳得還高﹐虎伏下身去他又乘機拔得一箭﹐其矯捷絕倫。朱亥雄奇﹕朱亥﹐大樑人﹐勇俠﹐隱於屠肆。侯贏把他推薦給魏公子無忌(信陵君)﹐無忌派他奉壁謝秦﹐秦王怒﹐使貿之虎圈﹐亥發上沖冠﹐瞪目視虎﹐虎不敢動﹐遂以禮遣。又讓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殺晉鄙﹐奪其兵﹐遂退秦存趙。   【哀箋】﹕時有患虐疾者﹐謂曰“桓石虔來”以怖之﹐病者多癒﹐其見畏如此。事見《晉書》列傳四十四豁子石虔傳。   平叔傅粉﹐弘治凝脂。    【呂注】﹕平叔傅粉﹕即三國時魏人何晏﹐字平叔。傳說魏明帝見平叔肌膚校白﹐疑其傅粉﹐夏天令其食湯餅﹐汗出﹐以巾拭之﹐更為皎白。弘治凝脂﹕弘治﹐即晉朝人杜乂﹐字弘治﹐官至丹陽丞。其膚清絕﹐王右軍見之﹐嘆曰﹕“面若凝脂﹐眼如點漆﹐神仙中人也。”   【哀箋】﹕何晏﹐魏尚書﹐擅經學﹐曾注《論語》、《孝經》。杜乂﹐成恭皇後父﹐鎮南將軍預孫﹐尚書左丞錫之子也。性純和﹐美姿容﹐有盛名於江左……桓彝亦曰﹕“衛玠神清﹐杜乂形清。”事見《晉書》列傳第六十三。   伯俞泣杖﹐墨翟悲絲。    【呂注】﹕伯俞泣杖﹕漢韓伯俞性至孝﹐嘗有過﹐母親杖打他﹐他哭泣說﹕往者杖嘗痛﹐知母健康﹕杖不痛﹐知母力衰﹐是以悲泣。”墨翟悲絲﹕春秋、戰國之際的思想家﹐人稱墨子。墨子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五入為五色﹐不可不慎也。非獨染絲﹐治國亦然。”此作墨翟悲絲﹐通稱悲染。   【哀箋】﹕“悲絲”見於《墨子》所染第三﹕舜染於許由伯陽﹐禹染於皋陶伯益﹐湯染於伊尹仲虺﹐武王染於太公周公。……夏桀染於幹推哆﹐殷紂染於崇侯惡來﹐厲王染於厲公長父榮夷終﹐幽王染於傅公夷蔡公谷。   能文曹植﹐善辯張儀。    【呂注】﹕能文曹植﹕曹植﹐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個兒子﹐魏文帝曹王的弟弟。《三國志‧陳思王傳》﹕子建年十歲余﹐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太祖(曹操)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人也﹖”(求別人寫的吧﹖)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文﹐固當面試﹐奈何倩人﹗善辯張儀﹕張儀﹐戰國時魏人。嘗從楚相飲﹐誣以盜璧擊之遍體。歸問其妻曰﹕“視我舌在否﹖”曰﹕“在”。曰﹕“舌在足矣﹗”善辯﹐因連衡六國﹐使皆割地事秦。為秦、魏二國相﹐封武信君。   【哀箋】﹕謝靈運嘗言﹐天下文采十鬥﹐曹子建獨佔八鬥。   溫公警枕﹐董子下帷。    【呂注】﹕溫公警枕﹕司馬光在宋哲宗朝為相﹐封為溫國公。宋范祖禹作《司馬溫公布衾銘》曰﹕“公一室蕭然﹐圖書盈幾﹐竟日靜坐﹐泊如也。又以圓木為曾枕﹐少睡則枕轉而覺﹐乃起讀書。”董子下帷﹕董子。即西漢大儒哲學家董仲舒﹐專門研究《春秋公羊傳》。《漢書‧儒林傳》﹕“董仲舒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臨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   【哀箋】﹕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撰《春秋繁露》﹐對後世影響極大。   會書張旭﹐善畫王維。    【呂注】﹕會書張旭﹕旭﹐唐朝人﹐字伯高。善草書﹐性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以發得墨而書﹐既醒自視﹐以為入神。初為常熟尉﹐有老人陳牒求判﹐信宿又至﹐旭責之﹐曰﹕“觀公筆奇妙﹐欲以藏家耳。”因出其父書﹐天下奇筆也﹐旭自是盡得其法。又嘗見公主擔夫爭道而得筆法﹐觀公孫大娘舞《劍器》﹐更得其神﹐人稱草聖。善畫王維﹕王維﹐字摩詰﹐唐朝著名詩人、畫家。曾作監察御史、節度府判官等﹐後又任尚書右丞﹐故稱王右丞。王維最善詩與畫。宋朝蘇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哀箋】﹕後人稱“張狂米顛”﹐米指米芾。老杜《飲中八仙歌》﹕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周兄無慧﹐濟叔不痴。    【呂注】﹕周兄無慧﹕魯成公十八年的春天﹐晉國的大夫將晉厲公殺掉﹐到京師去迎接周子(晉悼公)回國為君﹐其中有七八個人不服從﹐認為﹕“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故不可立。”濟叔不痴﹕晉朝王湛﹒字處沖﹐雅抱隱德﹐遂負痴名。其侄王濟因此不行叔侄禮﹐有一次王濟見其叔床頭有《周易》﹐十分吃驚﹐尤其聽到他剖析玄理﹐甚是微妙﹐又與之乘馬﹐見其善騎。過去武帝常以濟叔為笑料﹐此時又問﹕“卿家痴叔死末﹖”濟曰﹕“臣叔不痴。”並讚美說﹕“山濤以下﹐魏舒以上。”   【哀箋】﹕欒書、中行偃弒厲公﹐葬之以一乘車﹐時禮﹐諸侯當葬以七乘﹐欒書等薄葬之﹐以示不承認其為國君。事見《史記‧晉世家》。湛聞濟言﹐曰﹕“欲處我於季孟之間乎﹖”事見《晉書》列傳第四十五。   杜畿國士﹐郭泰人師。    【呂注】﹕杜畿國士﹕畿﹐三國時魏人﹐字伯侯。建安中﹐畿自荊州還﹐後至許昌﹐見侍中耿紀﹐語終夜。尚書令苟彧與紀比屋﹐夜聞畿言﹐異之﹐旦遣人謂紀曰﹕“有國士而不進﹐何以居位﹖”既見畿﹐如舊相識者﹐遂進畿於朝。郭泰人師﹕泰﹐字林宗﹐東漢太原介休人﹐博通經典﹐在家教授子弟。《尚友錄》載﹕“東漢魏昭﹐童子時求事郭泰﹐供給灑掃。泰曰﹕“當精義講書﹐何來相近﹖”昭曰﹕“經師易獲﹐人師難道。欲以素絲之質﹐附近朱藍。”於是郭泰名聲遠揚﹐學士紛紛歸附。   伊川傳易﹐覺范論詩。    【呂注】﹕伊川傳易﹕川即程頤﹐字叔﹐世稱伊川先生﹐洛陽人﹐北宋哲學家﹐少年時與兄程顥學於周敦頤。程頤先為宋秘書省校書郎、祟政殿說書等職﹐後被貶﹐講學三十余年﹐對儒家經典以新的“理性”解釋。著有《易傳》《春秋傳》等。易﹐指《易經》。覺范論詩﹕覺范﹐即南宋僧人彭覺范﹐名德洪。他的弟弟曾說﹕“詩﹐貴得於天趣。”覺范曰﹕“何以識其天趣﹖”曰﹕“能識蕭何所以識韓信﹐則天趣可識矣。”覺范不同意此說﹐但又說服不了弟弟。   【哀箋】﹕程頤、程顥﹐宋理學大家﹐朱熹稱其“夫以二先生昭明道學於孔孟既沒千載不傳之後﹐可謂盛矣”﹐朱熹為其四傳弟子﹐後又稱程朱理學﹐後集有《二程全書》   董昭救蟻﹐毛寶放龜。    【呂注】﹕董昭救蟻﹕漢代董昭﹐字公仁。曾乘船過錢塘江﹐見一蟻浮在短芒上﹐其情甚危。董昭從江上將蟻救起。夜夢烏衣入來致謝﹐並說他是蟻王﹐今後若有事情告訴他。後來董昭因事入獄﹐求人捉來兩個螞蟻﹐要它去告訴那蟻王﹐果然有許多螞蟻前來咬斷繩鎖挖出洞穴﹐董昭逃了出來。後來遇赦免難。毛寶放龜﹕晉毛寶﹐字碩真﹐年十二﹐見漁人得一白龜﹐毛寶贖放之。後來任郝城守令﹐與石虎戰敗投江﹐足蹬一物﹐得至岸﹐回頭一看﹐原來是以前放生的白龜。   乘風宗愨﹐立雪楊時。    【呂注】﹕乘風宗愨﹕宗愨﹐字元幹﹐南朝宋孝文帝時人。少時叔父宗炳問其志願﹐意答曰﹕願乘長風破萬裡浪。”元嘉二十二年(445年)破林邑時為振武將軍﹐城破﹐珍寶山積﹐愨一毫無犯。立雪楊時﹕楊時﹐字中立﹐北宋南劍州將樂人。《末史‧楊時傳》載﹕楊時四十歲時曾與遊酢拜見程頤﹐程頤正在瞑目而坐﹐楊時不敢打擾﹐久立不去。等程頤察覺時﹐門外已雪深一尺﹐二人還立在那裡。後歷知瀏陽、余杭、蕭山﹐都取得了政績。   【哀箋】﹕程門立雪即典出於此。   阮籍青眼﹐馬良白眉。    【呂注】﹕阮籍青眼﹕阮籍﹐字嗣宗﹐三國時魏國人﹐竹林七賢之一。《晉書‧阮籍傳》﹕“籍又能為青白眼。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嵇喜來吊﹐籍作白眼﹐喜不懌而退。喜弟康聞之﹐乃齎酒攜琴造焉。籍大悅﹐見青眼。由是禮法之士疾之若分。”馬良白眉﹕馬良﹐字季常﹐漢末襄陽宜城人。《三國志‧蜀書‧馬良傳》稱﹕馬良﹐兄弟五人﹐並有才名﹐良眉中有白毛﹐鄉裡為之諺曰﹕“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韓子孤憤﹐樑鴻五噫。    【呂注】﹕韓子孤憤﹕韓子即韓非﹐韓國貴族﹐法家代表人物﹐與秦國的李斯同出於荀子門下。《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稱﹕韓非見韓之削弱﹐數以書諫韓王ㄐ慼潯R荒苡謾9首鰲豆路摺貳Ⅰ段弩肌返仁□□蜓浴A漢櫛遴媯毫漢瑁□植□劍□倨抖澂┬□□2廾瞎猓□□影粵晟街校□蝗展□逖簦□□□頁蘩觶□俗鰲段遴娓琛罰骸吧吒吮泵1□媯」死賴劬┴□媯」□掖掎唾□媯∪酥□糾唾□媯×閃贍┬胭□媯 彼嘧諼哦獃侵□□鋁鉅靜丁K□男找酌□□肫拊毒悠□持□洌□□俗齬□C抗椋□拮佑酃餼侔鈣朊肌?   錢昆嗜蟹﹐崔諶乞糜。    【呂注】﹕錢昆嗜蟹﹕錢昆字裕之﹐五代時吳越人。後歸宋﹐官至秘書監﹐為政寬簡便民﹐性嗜蟹﹐曾經申請到地方任職﹐曰﹕“但得有蟹﹐無通判處﹐足慰素願也。”崔諶乞糜﹕《北齊書‧李給傳》載﹐河間守崔諶﹐恃弟逼勢﹐向李繪素要糜角、翎羽。繪答書曰﹕“翎有六羽﹐飛則沖天﹕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膚體疏懶﹐手足遲鈍﹐不能逐飛追走遠事佞人。”   【哀箋】﹕宋制﹐州郡設通判﹐監察主官行為﹐常與主官發生矛盾。    隱之賣犬﹐井伯烹雌。    【呂注】﹕隱之賣犬﹕吳隱之﹐字處默﹐晉濮際人。《晉書‧吳隱之傳》﹕“隱之將嫁女﹐(謝石)知其貧素﹐遣婦必當率薄﹐乃令移廚帳﹐助其經營。使者至﹐見婢牽犬賣之。此外蕭然無辦。”井伯烹雌﹕井伯﹐即春秋時秦國的賢相百裡莫﹐字井伯。家貧﹐出遊不返﹐其妻無以自給﹐乃西入秦﹐為院婦﹐遂與相失。後吳為秦相﹐妻知之﹐末敢言。一日﹐吳坐堂上作樂﹐所請來的洗衣婦自言知音﹐因援琴而歌者三﹕其一曰﹕“百裡吳﹐五羊皮。億別時﹐烹伏雌﹐炊房屋﹐今日富貴忘我為﹖”問之﹐原來是過去的妻子﹐遂還為夫妻。   枚皋敏捷﹐司馬淹遲。    【呂注】﹕枚皋敏捷﹕枚皋﹐字少孺﹐西漢淮陰人﹐才思敏捷。漢武帝出巡時﹐每有所感﹐則命他作賦。他受沼即成。故而揚雄說﹕軍旅之際﹐戎馬之間﹐飛書馳檄﹐則用枚皋。司馬淹遲﹕馬相如ㄐ撈煄憔{□骱捍歉臣遙□□髁撕芏喔常□兩襠杏小蹲有欏貳渡狹幀返讓□□□饋F湮□氖孜參呂觶□□顧佳統佟﹖匾□斕兀□磣酃漚瘢□鋈歡□□□寥歡□耍□赴偃斬□蟪傘?   【哀箋】﹕《文心雕龍》銓賦篇言漢賦﹕“繁華損枝﹐膏腴害骨﹔無貴風軌﹐莫益勸誡。”《漢書藝文志》載﹐枚皋有賦百二十篇﹐惜大都亡佚。   祖瑩稱聖﹐潘岳誠奇。    【呂注】﹕祖瑩稱聖﹕祖瑩﹐字元珍﹐南北朝時後魏人。八歲能通《詩》、《書》﹐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於父母寢睡之後燃火讀書。由是聲譽甚盛﹐時號為聖小兒。潘岳誠奇﹕潘岳﹐字安仁﹐西晉滎陽中牟人。《晉書‧潘岳傳》﹕“岳少以才穎見稱﹐鄉邑號為奇童。”曾為河陽守令﹐滿縣種桃李﹐人稱河陽滿縣花。   【哀箋】﹕祖瑩﹐十二歲為中書學生﹐時人雲﹕京師楚楚袁與祖﹐洛中翩翩祖與袁。以文學見重﹐常言﹕“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事見《魏書》卷八十二﹐祖瑩傳。岳美姿儀﹐辭藻絕麗﹐尤善為哀誄之文。少時常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之者﹐皆連手縈繞﹐投之以果﹐遂滿車而歸。   紫芝眉宇﹐思曼風姿。    【呂注】﹕紫芝眉宇﹕唐朝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少年喪父﹐孝事母親。後為魯山令﹐為官清廉自守。後隱居陸渾山中。不為牆垣扃鑰﹐遇到荒饑﹐日或不食﹐彈琴以自娛。房琯每見德秀嘆曰﹕見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盡。”思曼風姿﹕曼﹐即南北朝時張緒﹐字思曼。少有才文﹐風姿清雅﹐官至國子祭酒。齊武帝曾稱讚蜀地的柳樹曰﹕“此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   【哀箋】﹕緒口不言利﹐有財輒散之。清言端坐﹐或竟日無食。事見《南齊書》卷三十三張緒傳。   毓會竊飲﹐諶紀成糜。    【呂注】﹕毓會竊飲﹕鐘毓、鐘會是三國鐘繇的兩個兒子﹐鐘繇晝チ間慼撰飲R□狄□蓋椎木啤V鬱砑偎□倒郟□?   鐘毓先拜後飲﹐而鐘會飲而不拜。事後問其為什麼﹐鐘毓說﹕酒以成禮﹐不敢不拜。”鐘會說﹕“偷本非禮﹐所以不拜。”諶紀成糜﹕紀﹐東漢恆帝時太丘長陳實的兒子陳諶、陳紀與父親齊名﹐號為三君。一日﹐有客來訪﹐談鋒甚敏﹐二子時年少﹐令炊飯。問為何遲留﹐陳諶跪曰﹕“君與客語﹐兒輩竊聽﹐炊忘著簞﹐今皆成糜。”太丘曰﹕“汝頗有所識否﹖”二子跪述﹐言無遺失。太丘曰﹕“如此但糜白可﹐何必飯﹖”   韓康賣藥﹐周術茹芝。    【呂注】﹕韓康賣藥﹕韓康﹐字伯休﹐常采藥賣於長安市﹐口不二價二十余年。時有女子買藥﹐康守價不二﹐女子怒曰﹕“公是韓伯林耶﹐乃不二價乎﹖”康嘆曰﹕我本欲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有我焉﹐何為藥為﹖”乃隱入霸陵山中﹐連征不起。周術茹芝﹕周術﹐字元道﹐人稱角裡先生﹐是傳說中的四皓之一。曾作《紫芝歌》﹕“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饑。唐虞世遠﹐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優甚大。富貴之畏人兮﹐不若貧賤之肆志。”   【哀箋】﹕四皓﹐即商山四皓﹐幼安《踏莎行‧和趙國興知錄韻》詞雲﹕“長憶商山﹐當年四老﹐塵埃也走咸陽道”。   劉公殿虎﹐莊子塗龜。    【呂注】﹕劉公殿虎﹕劉公即劉安世﹐字器之﹐北宋末年任台諫官。因其直言敢諫﹐被稱為“殿上虎”。莊子塗龜﹕即莊周。《莊子‧秋水》載﹕莊子釣子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見焉﹐曰﹕“願以境內累君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   【哀箋】﹕劉安世﹐時任左諫議大夫寶文閣待制﹐曾師從司馬光。    唐舉善相﹐扁鵲名醫。    【呂注】﹕唐舉善相﹕戰國時蔡澤隨唐舉給ヸ溥o啵□惶觳淘笪侍憑□骸澳閬□轡胰綰危俊碧憑偎擔骸笆□瞬幌啵□□壬□□俊輩淘笏擔骸案還笪崴□雜校□崴□恢□呤俁□﹗碧憑偎擔骸按詠褳□傷氖□□輟﹗輩淘笏擔骸案還笏氖□□曜鬩印﹗焙罄床淘蠊□壞H吻叵唷1餿擔赫焦□泵□健?   韓琦焚疏﹐賈島祭詩。    【呂注】﹕韓琦焚疏﹕宋代韓琦年二十登進士﹐累官至宰相。擔任諫富三年﹐所存疏稿﹐欲斂而焚之﹐效古人謹密之義﹐但恐無以彰從諫之美﹐乃集七十余章﹐曰《諫垣存稿》。賈島祭詩﹕唐代詩人賈島每年除夕夜﹐檢一年所作﹐祭以酒脯﹐曰﹕“勞吾精神﹐以是補之。”後人稱之為祭詩。   康侯訓侄﹐良弼課兒。    【呂注】﹕康侯訓侄﹕入胡安國﹐字康侯。他的侄兒胡寅﹐少架黔難制﹐胡安國閉之空閣﹐置書幹卷於其上。年余﹐胡寅悉成誦不遺一卷﹐遂中進士﹐累遷起居郎。良弼課兒﹕南宋進士余良弼曾寫教子詩﹕“白發無憑吾老矣﹐青春不再當知乎﹖年將弱冠非童子﹐學不成名豈丈夫﹖”   顏狂莫及﹐山器難知。    【呂注】﹕顏狂莫及﹕南北朝時人顏延之文章冠世﹐與謝靈運齊名﹐嗜酒狂放。山器難知﹕西晉人山濤﹐德高望重﹐王戎曾評論他說﹕“襲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能知其器。”   【哀箋】﹕顏詩綺密﹐錯采鏤金。嵇康曾有名篇《與山巨源絕交書》。   懶殘煨芋﹐李泌燒梨。    【呂注】﹕懶殘煨芋﹕唐人李蘩《鄴侯家傳》載﹕相李泌“在衡岳﹐有僧明瓚﹐號懶殘﹐泌察其非凡人也﹐中夜前往揭焉。懶殘命坐﹐發火煨芋以啖之曰﹕‘勿多言﹐領取十年宰相。”李泌燒梨﹕唐肅宗曾燒梨賜李泌。   【哀箋】﹕李泌﹐肅宗朝宰相﹐好神仙道術﹐時逢其習辟谷術﹐肅宗親自燒梨賜之。   幹椹楊沛﹐焦飯陳遺。    【呂注】﹕幹椹楊沛﹕東漢末年時﹐楊沛曾拿出桑椹和野豆送給缺糧的曹操軍隊。焦飯陳遺﹕晉代人陳遺擔任吳郡主簿﹐其母喜食焦飯﹐陳遺每次煮飯﹐必定貯之拿回家奉母。陳遺後來在戰亂中靠焦飯活命﹐被舉為孝廉。   文舒戒子﹐安石求師。    【呂注】﹕文舒戒子﹕三國魏人王昶﹐字文舒。曾寫文章體現他的戒子之要。安石求師﹕宋代王安石曾對其長子說﹕“求師須博學善士。”   【哀箋】﹕昶有四子﹐各名﹕深、沉、淪、湛。   防年未減﹐嚴武稱奇。    【呂注】﹕防年末減﹕漢朝人防年的繼母殺了父親﹐防年就將繼母殺死﹐廷尉判他大逆之罪﹐景帝認為難以量刑﹐漢武帝時年十二﹐在旁邊說﹕“繼母殺其父﹐下手之時﹐母道絕矣﹐是父仇也﹐不宜以大逆論。”後來就減了他的罪。末減﹐意為最後減罪。嚴武稱奇﹕唐代嚴武﹐字季鷹。生母裴氏不為父親嚴挺之所容﹐挺之獨愛妄玄英﹐嚴武隻八歲﹐用鐵錘碎玄英首﹐左右驚慌說﹕“郎戲殺英。”嚴武說﹕“安有大臣厚妄而薄妻者﹖兒故意殺她﹐不是戲殺。”父奇之曰﹕“真嚴挺之子。”   鄧雲艾艾﹐周曰期期。    【呂注】﹕鄧雲艾艾﹕三國時魏將鄧艾忌口吃﹐晉文王戲之曰﹕“卿雲艾艾﹐乃是幾艾﹖”曰﹕“風兮風兮﹐故是一鳳。”周曰期期﹕西漢人周昌口吃﹐然剛直敢言﹐高祖劉邦欲易太子﹐周昌怒曰﹕“臣口不能言﹐然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易太子﹐臣期期不奉詔。”上欣然而笑﹐太子始定。   周師猿鵠﹐樑相□鴟。    【呂注】﹕周師猿鵠﹕《抱樸子》稱﹕“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為猿為鵠﹐小人為蟲為沙。”樑相□鴟﹕《莊子‧秋水》載﹕“惠子相樑﹐莊子往見之。或謂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雛﹐子知之乎﹖夫□雛﹐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樑國而嚇我耶﹖’”   臨洮大漢﹐瓊崖小兒。    【呂注】﹕臨洮大漢﹕傳說秦王二十六年﹐在臨洮有長五丈﹐足六尺的巨人出現。瓊崖小兒﹕李守忠奉使到瓊崖﹐見瓊州人楊避舉的父親已一百二十歲﹐他祖父活了一百九十五歲。又見樑上雞窩中一人伸出腦袋﹐他祖父說﹕“這是九代祖先﹐不語不食﹐不知活了多少年。”   東陽巧對﹐汝錫奇詩。    【呂注】﹕東陽巧對﹕明代人李東陽善對。年少時見皇帝因身矮不能邁過門檻﹐皇帝說﹕“神童足短。”李樂陽對曰﹕“天子門高。”帝置諸膝﹐其父伏彤陛﹐帝曰﹕“子坐父立﹐禮乎﹖”對曰﹕“嫂溺叔援﹐權也。”帝又曰﹕“螃蟹渾身甲胄。”對曰﹕“蜘蛛滿腹經綸。”汝錫奇詩﹕宋代人陳汝錫幼時聰穎﹐曾作詩﹕“閒愁莫浪遣﹐留為痛飲資。”詩人黃庭堅稱讚說﹕“我輩人也。”   【哀箋】﹕嫂溺叔援﹐權也﹐源出《孟子‧離婁章句》﹕“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啟期三樂﹐藏用五知。    【呂注】﹕啟期三樂﹕孔子遊泰山﹐見榮啟期鹿裘帶索﹐鼓琴而歌﹐孔子曰﹕“先生何以樂也7”榮啟期曰﹕“吾樂甚多。天生萬物﹐人為貴﹐吾得為人﹐一樂也﹕女之別﹐男尊女卑﹐吾得為男﹐二樂也﹕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行年九十﹐三樂也。”藏用五知﹕宋代李若拙﹐字藏用﹐曾作《五知先生傳》﹕知時、知難、知命、知退、知足。   墮甑叔達﹐發甕鐘離。    【呂注】﹕墮甑叔達﹕漢孟敏﹐字叔達。性剛直有剖決。一次手上拿的甑墮地﹐他頭也不回離去﹐郭泰見而問他緣故﹐孟敏說﹕“甑已破矣﹐視之何益﹖”泰奇之。甑﹕罐。發甕鐘離﹕東漢人鐘離意為魯相﹐出錢修孔子廟。有一個叫張伯的在堂下除草﹐得到玉壁七枚﹐藏起一枚﹐向鐘離意報告得到六枚。鐘離意從懸甕戶發現有文字﹕“後世修吾書﹐董仲舒﹐獲吾車﹐拭吾履﹐發吾留﹐會稽鐘離意。壁有七﹐張伯藏其一。”於是迫問張伯﹐張伯隻好承認。   一錢誅吏﹐半臂憐姬。    【呂注】﹕一錢誅吏﹕宋朝張詠知祟陽縣﹐一吏從庫中出來﹐鬢發傍有一錢﹐是庫中錢﹐張詠命令杖之。吏勃然怒曰﹕一錢何足道﹗爾能杖我﹐不能斬我也。”張詠拿筆判決﹕一日一錢﹐千日千錢﹕鋸木斷﹐水滴石穿。”親自提劍下台階斬殺了他。半臂憐姬﹕宋代宋祁有眾多妻妾﹐一天在錦江赴宴﹐微寒﹐派人回家拿半臂(短袖上衣)﹐結果眾妻妄各送一件﹐共十余件﹐宋祁恐怕有厚薄之嫌﹐不敢穿﹐忍凍回家。   王胡索食﹐羅友乞祠。    【呂注】﹕王胡索食﹕晉朝人王胡字修齡﹐家貧﹐陶胡奴擔任烏城令﹐送一船米贈給他﹐王胡推辭不受﹐說﹕“王修齡若饑﹐當就謝仁祖索食﹐不須陶胡奴米。”羅友乞祠﹕晉代人羅友好酒﹐喜歡向人求食﹐如果到得早就躲在門邊﹐等到天亮後得到食物才回來。後來桓溫推薦他擔任了裹陽太守。   召父杜母﹐雍友楊師。    【呂注】﹕召父杜母﹕西漢元帝時﹐召信臣任南陽太守﹐興修水利﹐教化大行﹐人稱“召父”。東漢杜詩任南陽太守﹐誅暴立威﹐愛民罷役﹐造作水排﹐百姓說﹕前有召父﹐後有杜母。”雍友楊師﹕宋代楊用中曾讚譽說﹕“楊沖遠可以為師﹐雍退翁可以為友。”楊沖遠﹐興元人﹐雍退翁﹐洋州人﹐都是高宗時大臣。   【哀箋】﹕南宋﹐張濬為官興元路﹐曾問楊用中﹐當地有無可交遊之人﹖楊答以上言。   直言解發﹐京兆畫眉。    【呂注】﹕直言解發﹕唐代賈直言被流放到南海﹐臨行前對妻子說﹕“吾去汝亟嫁。”妻董氏束發﹐用帛封好﹐說﹕“非君手不解。”賈直言二十年後回來﹐妻頭上封帛如故。京兆畫眉﹕漢代張敞擔任京兆尹﹐曾親自為妻子畫眉。   【哀箋】﹕《漢書》卷七十六載﹐上聞敞畫眉之事﹐問之﹐對曰﹕“臣聞閨房之內﹐夫婦之私﹐有過於畫眉者。”上愛能﹐弗備責也。然終不得大位。   美姬工笛﹐老婢吹篪。    【呂注】﹕美姬工笛﹕晉代石祟有美姬名綠珠﹐善吹笛﹐孫秀曾求綠珠不得﹐就假稱聖旨收石祟﹐石崇對綠珠說﹕“我為你而獲罪。”綠珠說﹕“當效死於官前。”於是投於樓下而死。老婢吹篪﹕後魏河間王琛﹐有婢女善於吹篪。諸羌叛亂時﹐婢女扮作貧嫗在陣前吹篪而乞﹐諸羌聞之流涕。即相率歸降。   【哀箋】﹕篪﹐古時竹管樂器﹐似笛。女名朝雲﹐善奏團扇歌。 -- 青色的蛋﹐就能孵育出青色的鳥麼﹖ ※ 來源:‧水木社區 newsmth.net‧[FROM: 166.111.7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