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keatonWP (KEATON)》之銘言: : 書的聯想隨筆 : 「拋棄式閱讀」的危機 : 文/楊照 : 很多人注意到這兩年,書市上最熱門的書,幾乎都是些很厚很重的小說。從閱讀跟出版的 : 角度看,這到底是不是件好事? : 一種樂觀的說法認為,像『達文西密碼』那麼厚的書,都能賣幾十萬本,表示讀者不見得 : 只要輕薄短小,可以鼓勵出版社勇敢出大一點的書。而且厚重的書訂價也高,意謂著讀者 : 花在書籍購買上的金錢會向上提升,當然也對出版和閱讀環境有利。 : 不過這樣的樂觀看法,忽略了一項變化因素。這些厚重還能好賣的書,都具備高度的懸疑 : 與娛樂性。懸疑和娛樂幫助讀者度過無聊時光,只要懸疑與娛樂效果持續,讀者很樂意書 : 寫的長一點,消磨掉的時間也就多一點。然而這樣的書,看到最後懸疑解決了,讀者跟書 : 之間的關係也就結束了。 上述三段內容,楊照點出佔據排行榜的大都是懸疑性與娛樂性的小說 而且這些書的特性都是又厚又重 與過去出版市場講求「書要輕薄才賣的出去」之概念相去甚遠 : 說得更明白簡單些,這樣的書,讀者會想要再讀一次嗎?兩項因素,強烈阻止讀者重讀大 : 部頭娛樂小說──要花好多時間,而且知道結局就失去了懸疑製造的刺激。更麻煩的是, : 讀者心裡會有明確的預期,覺得自己跟這本書的關係結束了,也就不需要再將書留在身邊 : 。 : 不需要的書,怎麼處理?別忘了,現在有那麼多拍賣的網路管道,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拿到 : 網站上去賣掉,換回一部分的錢來。本來一個讀者要讀一本書,花一本書的錢,五個讀者 : 就要買五本書,若是大家都養成習慣將讀完的書隨手賣掉,那麼同樣一本書就能夠流轉給 : 五個人讀,而出版社只收到一本書的費用!這樣怎麼會對出版事業是好事呢? 如果我把這段話的層次拉高 是不是可以這樣換句話說, 「近幾年來,有為數眾多的厚重娛樂小說(多是國外作者著作)佔據了台灣書市排行榜, 對於台灣固有之文學市場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性,使之產生程度不一的危機感。 但是楊照認為娛樂小說因其娛樂性及故事性之故,造成小說有賞味期的問題。 有被喜新厭舊之讀者替換出售,將之丟入二手市場的可能性存在。 如此一來,因為精打細算的讀者越來越多,紛紛投入二手書交易、尋寶的行列, 最終一手書市場將會因此被擊倒,逐漸萎縮......。」 換言之,這些大部分來自國外的娛樂小說在楊照的眼裡,是十足的惡魔。 因為它將會讓雋永真摯的純文學作品(?)在茫茫疏海中更難被人注意,更難賣出去。 不只如此,台灣作家也因他們更難出頭,因為這幾年能跟老外通俗小說匹敵的沒幾個 = =a : 回到本源上,出好書創造營收,畢竟不能只考慮書好不好看,還要考慮書值不值得存留。 : 光是製作出好看可以鼓勵讀者的書,卻不在意能不能同時吸引讀者藏書,不會是出版真正 : 的價值寄託。買書和藏書看起來是兩回事,但出版人如果沒有野心讓這兩回事變成一回事 : ,那就無法讓出版利益站在穩固札實的基礎上。 : 有越多人相信書是可以用過就丟用過就賣的,那麼一本三百塊的書怎麼跟免費的電視或一 : 本七十七元的雜誌競爭呢?如果著眼於珍惜閱讀經驗獨特性,那麼這些大部頭的娛樂小說 : 搶佔市場,非但不是好事,還是可怕的腐蝕劑。這些小說養成的拋棄式閱讀習慣,只買書 : 讀書卻不藏書保留書的讀者,會是出版界自己創造出來的下一個最大敵人、最大危機。 如同我前文所說,楊照認為「出版業投讀者所好,大量出版有賞味期的娛樂小說最終是殺 雞取卵而已。因為書厚價昂,消費者荷包有限,不可能兼愛之。況且娛樂小說不耐再三閱 讀,因此出版業熱中娛樂小說之出版,終將導致二手書市場的壯大,並侵蝕出版社的利基 。所以如果真養出這麼一個巨大無匹的怪物,只能說是出版業自作孽。」 綜合以上小弟閱讀後的看法,楊照意圖舉出現在、或者說是未來出版業可能發生的問題。 他認為這幾年娛樂小說的瘋狂出書是一條自殺途徑,也說出了原因。 然後用一個假設性的封閉式二手書市場去論證這個危機有多可怕。 很可惜我不認同他整篇文章的說法。 但是楊照千不該萬不該的把那些買娛樂小說的讀者都歸類在二手書市場的潛在客戶裡, 這種說法很蠢很不負責任,憑什麼那些捧娛樂小說閱讀的讀者都一定是經濟基礎薄弱的人 呢?又是憑什麼把這些讀者都歸類為拋棄式閱讀,待小說賞味期過後就丟的人呢? 而且,貨源最充足的始終來自出版社和書店,豈有可能出現一群讀者憑自由意志、 心有靈犀,在網路上集體大量販賣同一類舊書,藉以滿足二手書市場需求的可能性? 或是經一手、二手、三手......層層轉手交易來滿足市場? 書都要翻濫了,賣得出去也真勉強。 更甚者,二手書市場由來已久,是我還沒出生就有的產物。這幾年二手書店的壯大除了大 環境不景氣,也是出版業不景氣、出版社惡性出書、書店削價競爭搞到大家沒錢賺倒閉死 一堆等問題創造出來的。不必扯什麼以後娛樂小說二手書越來越多終將侵害出版社的鬼話 ,因為台灣現今的蓬勃的二手書市場其來有自,不要倒果為因,把娛樂小說當作是替罪羔 羊。 就我看來,楊照的看法很粗糙,純粹就是想拿這些排行榜上的小說開刀,因為這些小說不 合某些人的胃口,但是銷量又能創造佳績,而且還是群外籍傭兵;反觀非娛樂小說──或 者說是非通俗類的小說──市場萎縮,而本土作家亦是苦撐待變。至於是不是不合胃口, 就讓他們想把書拿去二手拍賣,因此才有楊照這篇文章的誕生,這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楊照這篇文章不肯面對為何出版業必須一年出四萬種書的潛在問題, 以及這種錯綜複雜的潛在問題引發出版社在行銷上的改變,銷售上才能有良好成績。 他反而將之稱為腐蝕劑,如果指稱這種良好成績是一種腐蝕劑得以成立,那麼這些外國小 說是否早已把母國侵蝕殆盡了呢?更何況這些外國小說多的是行銷各國,很多都是當地暢 銷書,是否也意味著它們侵蝕了當地的出版業呢?如果從出版業歷史的觀點來看,這類娛 樂性強的小說由來已久,長期發展下來,應該早已把市場腐蝕殆盡了,怎麼未見其土崩瓦 解,反而還是和二手書市場共存共榮,活得好好的。 與其去擔心二手書淹腳目,還不如多關心出版業惡劣的生態吧。更何況這幾年排行榜上的 小說,口碑多半不惡也是事實吧。= =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5.35.250 ※ 編輯: octobird 來自: 125.225.35.250 (07/15 03:32)
lyh0305:推一下,把我想說的都說出來了 07/15 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