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rtyman (another arty)》之銘言: : ※ 引述《Sakar (紗卡)》之銘言: : 剛好在站上,順便回應一下 :) : : 有人會把當作寶的東西送到二手書市場嗎? : : 意思是「甲賀道相報」嗎? : 同樣一本書,當作寶的人不會拿去賣,當作破鞋的人有可能拿去賣,或甚至丟掉。 : 喜歡或不喜歡、要不要看第二次,完全因人而異,這有什麼問題? : : 楊照沒有下判斷,他只是觀察現象提出看法。 您說的沒有問題。 但您原文說「不知楊照到底是怎麼判斷什麼書不值得看第二次」, 我只是提示說,會將書拿到二手市場拍賣,就表示那書多半不值得看第二次。 想留啥書,想賣啥書,當然因人而異; 但看看二手書市場什麼書多,就知道什麼書比較不會讓人想留。 : : 他只說《達文西密碼》賣得好,但他沒說這本書不值得收藏。 : 他文中第二段舉「達文西密碼」為例,然後擴大泛稱為這類書,接下來第四段,他 : 提出問題:「這樣的書,讀者會想要再讀一次嗎?」然後他自問自答:「讀者.... : 覺得自己跟這本書的關係結束了,也就不需要再將書留在身邊」。 : 請問,如果他文章不是把諸如「達文西密碼」這類書當作「拋棄式閱讀」的例子, : 那他整篇文章還有邏輯可言嗎? 《達文西密碼》賣得好不好,這大家都知道。 這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也讓出版社想要複製這個成功的例子,引進一大堆「這類書」。 「這類書」究竟是確切什麼書,是哪一本書讓人只想看一次,您要他講清楚嗎? 我想他沒有像我們這麼愛戰,講出是什麼書不是得罪更多人? : : 但這些書都跟《達文西密碼》一樣好看嗎? : : 這些書都跟《達文西密碼》一樣值得收藏嗎? : 同樣的東西,喜歡的人就會收藏,不想留著的人就會賣掉丟掉,端視個人喜好而定。 : 不管是「達文西密碼」、「哈姆雷特」或「火影忍者」,都是如此。 對啊,是如此啊。 那二手書市場有很多的是哪些書? 楊照要大家看看,二手書市場的熱門書,跟暢銷書排行榜單, 是不是有某種程度的相似。 : 如果您認為只有您能理解楊先生,請問他文中所謂「娛樂性」是什麼意思? : 在他心目中,閱讀小說除了閱讀本身的樂趣愉悅之外,還有什麼別的目的? : : 如果有人看到楊照就想鞭,那請便; : : 硬要過度引伸,甚至曲解原文意思,那也無妨。 : : 大家高興就好。 : 邏輯不通、東拉西扯的文章內容,為何不能點出來? : 難道說本版只有您能夠「正確理解」楊先生文章的本意? @@a 我上面不是說大家都可以出來解解文嗎? 您有您的看法,我也說說我的,大家各抒己見。 我沒說我的是「正確理解」,但我覺得大家就文論文, 看他前面說什麼,後面又說什麼,推敲推敲罷了。 如果您可以看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跟大家分享自然也是不錯的。 但我覺得沒那麼複雜,楊照的想法也沒那麼險惡。 幫他說說話是真的,要大家別那麼生氣也是有的。 因為根本沒有人發出攻擊,幹嘛紮個草人猛打? 但最後一句話敬謝不敏。 扣我帽子那就免了。X的,嚇死我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3.72.3
s123999015:二手書不一定是不想留啊 07/15 13:40
s123999015:像我書這麼多,搬家時很難搬,當然能送的送能賣的賣 07/15 13:41
Sakar:你通通送出賣掉嗎?你沒有選一些留下選一些不留嗎? 07/15 13:41
s123999015:也可能是家裡放不下了,原因很多,未必覺得沒收藏價值 07/15 13:42
s123999015:我書超過五百本,能留的也不會到一成 07/15 13:42
Sakar:原因很多,但為什麼這些書被保存的順位比較低? 07/15 13:42
s123999015:尤其是那些大部頭的會先清掉,像《羅馬帝國衰亡史》 07/15 13:43
s123999015:1.喜愛程度 2.佔的空間 07/15 13:44
Sakar:不過書多搬家真的很辛苦,看一看書架就想乾脆不要搬了 @.@ 07/15 13:45
s123999015: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會留的不一定是那些"有內涵"的書 07/15 13:45
s123999015:有些人會留的反而是娛樂性比較高的書 07/15 13:45
s123999015:我會把羅馬帝國衰亡史清掉,難道這部書沒內涵嗎? 07/15 13:47
Sakar:是沒錯..有時候只好先賣掉不用搬,想看時再買新的版本... 07/15 13:47
s123999015:老實說,第二次不會買了 囧 一輩子也看不了幾次 07/15 13:47
Sakar:最好還是電子書版,這也是科技的進步。 07/15 13:47
s123999015:大家都看電子書那出版社會倒的更快 07/15 13:48
Sakar:怎會?電子書版也是出版社出的啊。跟實體書一樣價錢啊。 07/15 13:49
s123999015:而且,雖然很佔空間很麻煩,但是看到那些製作精美的書 07/15 13:49
s123999015:就很爽 07/15 13:49
s123999015:...電子書要複製太容易了 07/15 13:49
s123999015:再說,你出電子書,印刷廠那些工人怎麼辦 07/15 13:50
Sakar:電子書可以透過加密讓人無法複製。不聊電子書了,幾年前跟人 07/15 13:50
Sakar:戰過電子書,很多人根本還不懂什麼是電子書就來跟我戰.... 07/15 13:51
s123999015:有法有破啦,不然唱片公司也不會談MP3色變 07/15 13:51
s123999015:以前的中文打字機要三四個人下去忙,現在只要一台電腦 07/15 13:53
s123999015:那些員工就失業啦 07/15 13:53
s123999015:資訊工業提昇了很多失業率呀 科科 07/15 13:53
Sakar:但我覺得長期來看電子書是好事,因為比較環保。 07/15 13:53
s123999015:嗯,但是流行不起來的,糾纏到很多利益關係 07/15 13:55
ikki:我近三個月來的新嗜好是逛二手書店和二手書網拍 07/15 14:27
ikki:最近一個月逛了台北市近二十間二手書店 07/15 14:27
ikki:如果要問"二手書市場什麼書多" 那答案可能會讓楊照有點尷尬 07/15 14:28
ikki:考量到出版量的話 其實像楊照自己的書是最容易在舊書店看到的 07/15 14:29
ikki:那些倡銷書在舊書店看起來好像有好幾本 但總是找不全 07/15 14:30
ikki:但如果我想在舊書拍賣或舊書店找到印刷量很低的楊照的書 07/15 14:30
ikki:卻是幾乎不用花什麼力氣和價錢就可以得到 07/15 14:30
ikki:如果說會賣給舊書店就表示這本書比較沒有再讀一次的價值 07/15 14:31
ikki:那麼就會得到"買楊照書的讀者認為這沒價值的比例較高"的答案 07/15 14:32
ikki:這種推論方式其實是很危險的 07/15 14:32
Sakar:這比較很有趣,但口說無憑,所以大家不妨上露天拍賣看看。 07/15 14:43
Sakar:搜尋楊照:得到94筆資料(書刊),裡面還有些楊照X的其他人 07/15 14:45
Sakar:搜尋達文西密碼,書刊類711筆,含周邊出版品。(不含電影) 07/15 14:46
octobird:什麼時候網路平台跟實體平台可以這樣類比了= =a 07/15 14:49
octobird:二手書店在兩種平台上的表現,請問客源有相同嗎?這樣類比 07/15 14:50
octobird:能確實反應真實面貌嗎? 07/15 14:50
Sakar:網路比網路,實體比實體,我只是提供網路資訊讓大家參考。 07/15 14:50
Sakar:客源(賣家與買家都算)不同,但很多實體二手書店兼營網拍 07/15 14:51
octobird:很多是指哪些??條件不設清楚,一樣張飛打岳飛。 07/15 14:53
octobird:要做比較、做研究的條件可以這樣模稜兩可??? 07/15 14:53
Sakar:你要打我可以 但請連ikki一起打 這樣就知道他的觀點是否客觀 07/15 14:55
s123999015:等等,應該要用百分比下去算吧,畢竟光是一刷的數量 07/15 15:47
s123999015:就差很多了 07/15 15:47
s123999015:雖然看起來多了7倍,但是銷售量大概不止... 07/15 15:47
Sakar:這樣比沒意思啦,因為真正的銷量沒那麼容易統計。再者,以 07/15 15:49
Sakar:「楊照書流落到到二手書市的更多」當議題,除了酸他以外, 07/15 16:02
Sakar:也有點像放大絕:寫出「值得收藏書」的作家才有資格評論書市 07/15 16:03
s123999015:本來就該這樣算啊,因為你賣的多變成二手的一定多嘛 07/15 16:03
s123999015:就像日本的窮人比台灣多,難道日本比台灣窮嗎? 07/15 16:03
s123999015:而且週邊的出版品不能算在一起吧... 07/15 16:10
artyman:在下只是問個問題就是扣帽子 您上文末用肯定句批人 07/15 20:12
artyman:豈不是連褲子都幫人套上了 :) 07/15 20:12
artyman:至於二手書市場 在下第一篇回文就提過了 稍懂經濟學便知:) 07/15 20:17
Sakar:假設句您都可以認定為肯定句,我看這帽子我是戴定了。^^; 07/15 20:22
artyman:請搞清楚 本討論串原本是就文論文 是您先針對版友開砲 07/15 20:28
artyman:硬指版友不愉快的是您 假設他人動機的也是您 07/15 20:32
artyman:就算您不想談邏輯與論證 請也不必顯得這麼委屈 :) 07/15 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