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個人看法啦,大部分的實體書店總有一天會倒光, 鼓勵大家光去實體書店買書,沒甚麼誘因,光是道德勸說頂多只能打動一小部分人 所以沒啥用處,(雖說我個人其實幾乎都是在實體書店買書啦,純粹是基於某種感情) 我從年紀很小時就很常耗在書店,對實體書店有某種像老朋友的情感,因此覺得在 實體書店買書就算一種回饋吧,反正以前也常白看很多書,不過我也不是重度消費者 一年頂多買個幾千元,大部分有興趣的書都在圖書館借。 我是覺得隨著時代演進,消費行為也會演化,這也沒甚麼,總有一些夕陽產業會消退 有點可惜,但沒辦法,時代的巨輪是無法抵擋的趨勢或者有一天逛書店會變成一種 懷舊情懷也不一定,像我們在觀光景點搭人力三輪車是一樣的道理, 也或許以後實體書會消失啊,只剩下電子書,也或者以後3D印表機變成普遍家庭用品 在家裡就可以印一本書出來之類, 想在書店看書,再去網路買書,我是覺得也無所謂啦 生命自有其出路,商業模式也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121.252.2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49329572.A.E75.html
Atropos0723: 我是覺得實體書店未來應該要走向在地化、精緻化與 12/05 23:55
Atropos0723: 特殊化。在地就是成為社區的知識文創活動中心,精緻 12/05 23:56
Atropos0723: 化是要讓逛店選書本身就成為一種休閒娛樂,特殊化則 12/05 23:57
pensees: 樓上想太美。照現在這種趨勢,實體書店一定會倒光 12/05 23:58
Atropos0723: 是要某些實體書店要轉型成特殊主題的店面,像是軍事 12/05 23:59
pensees: 留下來的大概就是像誠品/墊腳石這種複合式經營的 12/05 23:59
Atropos0723: 、科普、歷史這種特定主題,這種書店選書能力要更強 12/06 00:00
pensees: 特殊主題書店也早就沒有吸引力。因為網路更齊全更方便 12/06 00:00
Atropos0723: 也要蒐羅已經絕版的經典,與原出版社洽談版權,利用 12/06 00:01
Atropos0723: 電子書形式加以販售等等..... 12/06 00:01
pensees: 因為中文書源就這麼多。繁體字也就台灣香港而已... 12/06 00:02
pensees: 要特殊主題,大概就要變簡體字書店.... 12/06 00:04
magickevin: 實體書店還是有無可取代的優勢,可以翻看實際內容 12/06 00:24
magickevin: 等倒到剩一兩間看能不能改收費制,ex年繳1000才可進店 12/06 00:25
magickevin: 年費可折抵買書費用之類的... 12/06 00:25
emmayates: 從實體書店親自把書抱回家的感覺,跟網路很不同... 12/06 00:46
emmayates: 推情懷 我也想直接支持哈 12/06 00:46
star0504: 誠品今年也收好幾家的樣子了... 12/06 00:55
rkbey: 一定倒啊,照這麼下去,能撐只是老闆撐或靠消費者的道德同 12/06 07:29
rkbey: 情 12/06 07:29
rkbey: 就永遠都在撐 12/06 07:30
pensees: 現在看來誠品模式看起來是很好的出路。把書店當副業,主 12/06 08:30
pensees: 業是百貨、咖啡廳或其他 12/06 08:30
pensees: 以前還會看不起誠品。現在才發現誠品這樣才是對的 12/06 08:33
permanent: 我不想要沒有實體書店跟唱片行的日子,所以會盡量支持 12/06 08:49
permanent: 在店內買書跟cd,即使不是次次買,但不會把它們提供的 12/06 08:49
permanent: 服務視為理所當然,無法了解怎會有人"利用完對方"還笑 12/06 08:49
permanent: 它們是經營策略太差所以撐不下去? 12/06 08:49
valenci: 這麼說來,反而應該想想實體現在還沒倒光的原因。 12/06 10:05
valenci: 我家這邊墊腳石兼賣文具還有公仔,另一家獨自經營的, 12/06 10:06
valenci: 最近把二樓改成咖啡廳,但前陣子晚上進去一樓翻書,幾乎 12/06 10:07
valenci: 都沒人。 12/06 10:07
B123: 實體書店不太會倒光,我認為會朝多元模式經營只不過會成為寡 12/06 12:36
B123: 占市場,但是找不到如何開發需求真的是一大窘境,大部分都靠 12/06 12:36
B123: 考試用書撐著 12/06 12:36
permanent: 三民應該就是靠考試書撐著 萬幸 12/06 13:17
cashko: 三民因為有出版社吧,不然覺得複合經營是趨勢+1 12/06 13:34
breakingdown: 複合經營是趨勢+1 12/06 15:36
scimonster: 跟道德有什麼屁關係 XDDD 12/06 23:20
scimonster: 整天檢討消費者的產業 不如倒光算了 12/06 23:21
rkbey: 提供試閱,當然會吸引到包含翻書而不買的人(扣除總是不買 12/06 23:34
rkbey: ),但也增加因為試閱而購買的顧客,,所以赤字顧客的顧客 12/06 23:34
rkbey: 也是維持營運的助力,如果把試閱拔掉,再來哭怎麼沒人看 12/06 23:34
rkbey: 會說道德同情是有人認為書是知識、是教育、是崇高的,所以 12/06 23:37
rkbey: 覺得自認為維持難以生存的書店有使命感而願意消費,如果書 12/06 23:37
rkbey: 店在市場上只能這樣生存,那等到書店賺錢了,自然就不會同 12/06 23:37
rkbey: 情,等到生意下滑,才會有同情式的消費 12/06 23:37
ssd123698745: 今天某網路書店滿額再打九折,買一本書已經比在實體 12/07 00:49
ssd123698745: 書店便宜一百多塊了,這已經不是"一點小錢"的程度了 12/07 00:50
ssd123698745: 不能一直期望大家都有特別的使命感去多花那麼多錢 12/07 00:51
ssd123698745: 只為了讓實體書店能撐下去,這不可能也不實際 12/07 00:51
cashko: 如果連翻都不讓翻或是進去就要付錢,實體書店真的都會倒了 12/07 01:00
onobotany: 其實書店只需要擺一本試閱本,確定要買的人刷條碼再取 12/07 08:00
onobotany: 書就可以減少耗損,也比較能增加試閱時的流通速度 12/07 08:00
cashko: 推試閱本,如果能像網路書店那樣只提供目錄及部份頁面我 12/07 12:11
cashko: 覺得也可以 12/07 12:11
ssd123698745: 一堆書擺在那讓你翻都這麼慘了,還弄一本小氣的試閱 12/08 00:43
ssd123698745: 本,而且還只有一本,還要經營下去嗎... 12/08 00:43
ssd123698745: 問題根本就不是該怎麼杜絕試閱啊,是沒市場只好競爭 12/08 00:44
ssd123698745: 到任人隨便了 12/08 00:44
acbwanatha: 才不會咧。又不是所有買書的人都為了省10% 12/10 13:03
acbwanatha: 你說得實體書不見倒是有可能就是哪天人類都用ipad 12/10 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