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個人倒覺得有幾個點滿值得深思的 到底我們逛實體書店是為了什麼? 在書店消費和飲食店消費的心態有什麼不同? 如果有一天,書店徹底地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這個社會這個國家會變得更好還是更差? 缺少了精神食糧的人生 乍看之下,並沒有什麼不同 其實差異非常大 知識的差距會造成階級的不同 有一本書《階級是會遺傳的》就是在講這件事 知識=力量=財富  同時也等於你所擁有支配人生的鑰匙 《槓桿閱讀術》作者本田直之 致力傳達一個觀念,要把買書當作一種投資 市面上教你如何賺錢、投資、理財的書何其多 沒有一本書講到買書等於投資的概念 作者主攻的對象是商業書的讀者 所以書腰文案上寫著「多讀商業書,百倍回報唾手可得」 但我認為廣泛地閱讀各類的書籍加以消化應用 才是人生真正的投資! 我遇見過許多創業成功的人士 他們在真正踏出行動的那一步之前 其實做足了功課,而閱讀更是佔據了 壓倒性的分量,為什麼呢? 我曾私下詢問他們為什麼會買這麼多書 他們給我的答案是,時間永遠不夠 透過一本書可以很快吸收別人的經驗和智慧 這是最經濟有效的方法,也是CP值最高的投資 記得開第一家書店的時候 還曾經被朋友笑說,整間店販售的書 還不及他家書房的藏書多 如果把知識和閱讀,當作一種心靈的貨幣 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是如何在閱讀存摺裡 擁有更多筆存款,好用來應付或面對這個世界 好用來去改變或轉換人生的各種情境 好用來解決當下或未來的困境 而心靈的貨幣,不會有通貨膨脹問題 更不會貶值,所以你該想的是縮短獲取知識的時間 去贏得更多可能的未來 我支持在書店裡「當下購買」 喜歡一本書就在書店買吧! ※ 引述《checkmater (切克梅特)》之銘言: : 網路上看到的文章,覺得很中肯啊,和大家分享。 : 【陳夏民用功讀世界】不要變成書店奧客──請「當下購買」! : http://goo.gl/C9IpF7 : 這是我暑假時在新手書店親眼目睹的事:一對輕熟年男女親密地走入店中。女子說:「我 : 今天要買書喔。」男子說:「好啊,我支持。」我一時職業病興起,便在旁偷偷觀察他們 : 。他們逛了好一陣子,也拿起書認真翻閱,這樣的風景著實令人感動。不久,女子從包包 : 拿出手機,拍了某一本書的封面,然後一聲「走吧」便拉著男子走出書店大門。 : 不是要買書嗎?怎麼就離開了?或許他們回家會上網路書店購買,但我打賭他們沒有。每 : 個人手機裡不都存著類似的照片(還不只是書呢)?這種照片,幾乎是手機記憶體滿的時 : 候,優先刪除的第一目標。 : 不覺得很可惜嗎?這些照片裡的物件,無一不讓你怦然心動,滿滿都是愛。為什麼要壓抑 : 自己,為什麼要折磨自己,逼自己延遲近在眼前的歡快呢? : 「因為網路買比較便宜啊。」我猜大多數人都這樣子想。 : 但有誰回到家之後,還會記得上網詢價?以書為例,你的「下次再買清單」裡頭有多少本 : 書呢?那些書你現在還會有興趣嗎? : 王文華說過:「被延遲的快樂,不會產生利息。」書海茫茫,能夠在書店遇到一本磁場相 : 近的書,那是多大的緣分。就算你能壓抑住衝動,逼著自己回家才在網路比價購買,等到 : 你終於得到那一本書,就算省了幾枚銅板,也已經損失好一段時間。書就算到手,也早就 : 解 high 了吧。 : 如果當下把書帶走,就算沒有折扣,你也成為這本書的主人。你可以拿來搧風秀給別人看 : 封面,你可以走進咖啡店裡一邊喝熱拿鐵一邊閱讀順便自拍打卡,當然,你也可以一頭栽 : 進書中的世界,盡情探索、冒險。 : 你所多花的這幾十塊錢——因為沒有折扣而多花的那幾枚銅板——則是會化身成更小更小 : 的精靈開始忙碌上工:有些化身成店家的水電,有些變成店家老闆向女朋友求婚的戒指( : 的幾千分之一),有些則變成你下次再度光臨時,雙腳得以踩在上頭的地板。 : 這一切的花費,終究都回到你身上。你在一家店裡所有的消費,都是為了讓店家能夠繼續 : 為你服務,繼續支持你的生活品質。 : 好幾次,看見脾氣甚好的書店友人們在臉書上發怒,抱怨太多客人踏入書店之後,不顧自 : 己同意便隨意拍照,順便借用廁所之後便拍拍屁股就走。其中甚至有人冒犯了店家規矩、 : 不聽規勸,還口出惡言,揚言上網抵制。而我也在各地誠品書店見過類似場景——年輕讀 : 者翻閱書本好一陣子,然後對著手機或是身旁朋友說:「我要抵制誠品啊,才不在這裡買 : 。他們根本就商業化了,書都越來越少。」 : 他們說完,往往繼續翻閱其他書本,而他們身後的誠品店員們仍忙著把書上架、維持書店 : 整齊,兩照對比之下,那忙碌的身影看起來就像是尷尬的笑話…… : 書店難道就不應該賺錢嗎?出版社難道就不應該賺錢嗎?作家、譯者,還有好多好多的書 : 業從業人員難道就不應該賺錢嗎? : 我討厭社會大眾神聖化文化從業人員,因為這是一種變態的標籤,它暗示著這些書業人士 : 「不應該」賺錢牟利。我更疑惑的,是明明你走進一家咖啡店就是會喝一杯咖啡,走進小 : 吃攤就是會吃一碗麵,為什麼走進書店之後,要買一本書,卻往往會生出那麼多奇怪的心 : 理障礙和自我壓抑。 : 唉,喜歡一本書,就直接出發吧。在網路書店發現喜歡的書,FINE,請「當下購買」;在 : 小書店或實體書店發現一本很酷的書,GOOD,請「當下購買」。如果荷包真的太緊,仍然 : 需要比價,那也 OKAY。只是,能否至少在實體書店做一名好客人,協助維持書店老闆的 : 尊嚴,不要把辛苦經營生意的店家,變成打卡滿足虛榮的工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185.129.22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49622757.A.557.html
valenci: 書店消失指實體還是所有?或許情勢改變但內容未曾消失, 12/09 09:02
valenci: 那麼跟社會國家又有什麼關係?接下來怎麼跳到缺少精神食 12/09 09:03
valenci: 糧? 12/09 09:03
natalie6325: 推心靈的貨幣 12/09 09:03
rkbey: 書店徹底消失=書徹底消失=心靈會匱乏?? 12/09 09:44
rkbey: 書在生活中消失,書店是因素之一,但……感覺你想講的是出 12/09 09:45
rkbey: 版書商消失,不再有把「實體書」當作知識的載體 12/09 09:45
AppleAlice: 書店徹底消失是指連網路書店都沒有,沒有管道買賣書本 12/09 10:11
AppleAlice: 嗎?? 12/09 10:11
pauljet: 就是租書店消失 以租書店為主力的出版社也會消失的意思 12/09 10:15
rkbey: p大的租書店是以什麼書為主? 12/09 10:59
rkbey: 通篇闡述是再說假如書都消失, 12/09 11:08
rkbey: 但第一段卻是指書店都消失?所以是在談書店消失所以「逛書 12/09 11:08
rkbey: 」消失?而導致後續blabla? 12/09 11:08
wxes50608: 通篇邏輯混亂 真的有在看書嗎 12/09 11:30
darkwindwind: 內文的兩本書蠻感興趣的。不過除了社科的書外,嘗試 12/09 11:39
darkwindwind: 看看數理概念的書吧~邏輯會通順得多~ 12/09 11:39
rkbey: 推薦《金字塔原理》《批判性思考》 12/09 11:42
darkwindwind: 首先書=精神食糧,而書的取得來自於通路或製造方, 12/09 11:44
darkwindwind: 通路是實體書店與網路書店與拍賣等等,製造方是出版 12/09 11:44
darkwindwind: 社與作家。 12/09 11:44
darkwindwind: 但今天即使通路消失,只要製造方不滅,還是能取得書 12/09 11:44
darkwindwind: ,只是很困難而已。 12/09 11:44
darkwindwind: 然今天討論的是通路之一的實體書店,既然書的存在( 12/09 11:44
darkwindwind: 書的取得則是有部分關係)與通路無必然關係,更別說 12/09 11:44
darkwindwind: 書的存在與通路之一的實體書店有必然關係了。 12/09 11:44
darkwindwind: 由此可見,你文內的論點並不怎麼有力。 12/09 11:44
AppleAlice: 推樓上,這篇把很多想法混在一起,實體書店消失不等於 12/09 11:46
Fugue: 好空洞的一篇文章 = = 12/09 11:46
AppleAlice: 書店消失,而書店(現行通路)消失也不等於書(精神糧食) 12/09 11:47
AppleAlice: 消失啊 12/09 11:47
darkwindwind: 結論:書的存在不會因為實體書店消失而消失。 12/09 11:47
darkwindwind: 但我還是希望實體書店可以存在就是了,我是指那些賣 12/09 11:47
darkwindwind: 特別的書的書店,連鎖大書店的實體店面倒了沒差,它 12/09 11:47
darkwindwind: 們還是有網路通路。 12/09 11:47
AppleAlice: 而且要更進一步探討的話,現行實體書店和網路書店還是 12/09 11:48
AppleAlice: 以販售紙本書為主,但是未來閱讀習慣會不會可以被閱讀 12/09 11:48
AppleAlice: 器+電子書取代呢?? 屆時實體書店要怎樣因應,又是另一 12/09 11:49
AppleAlice: 個層次的問題 12/09 11:49
darkwindwind: 當然,這是純粹推論。 12/09 11:57
darkwindwind: 如果就實際面來看,現實中可能得從實體書店跟網路書 12/09 11:57
darkwindwind: 店的賣書量統計數字來比較,而以上任一方存在便能增 12/09 11:57
darkwindwind: 加製造方存活的機率。 12/09 11:57
darkwindwind: 雖然出版社是靠以書養書,但只要存活機率增加就是好 12/09 11:57
darkwindwind: 事,而比較通路賣書量統計差異,對出版社而言,只要 12/09 11:57
darkwindwind: 賣書量高的那方不會倒就好。 12/09 11:57
darkwindwind: 所以重點是實體書店的轉型,前面已經有這麼多人討論 12/09 12:01
darkwindwind: 轉型問題,書是商品,書店是商店,既然以前「知識分 12/09 12:01
darkwindwind: 子+書香」的行銷方式不適用了,那就改個行銷方式吧 12/09 12:01
darkwindwind: ~ 12/09 12:01
darkwindwind: 倒是很想問,一直說實體書店倒閉,專賣古籍珍本的實 12/09 12:01
darkwindwind: 體書店也會嗎? 12/09 12:01
darkwindwind: 恩,還是希望某些實體書店能存在,不然不知道去哪裡 12/09 12:01
darkwindwind: 聽講座。 12/09 12:01
icywater: 現在一般說的"書"其實就是紙本書的形式 電子書也是模仿 12/09 12:04
icywater: 紙本書的形式 所以紙本書之死 確實可能導致"書"之死 12/09 12:05
darkwindwind: 同意樓上~ 12/09 12:06
icywater: 或是說讀"書"會變成不是一種大眾行為 12/09 12:07
icywater: 一般的文字閱讀當然會繼續存在 但可能不會是透過"書" 12/09 12:09
pensees: 同意樓上。紙本書如果消失,書可能就會跟著消失 12/09 23:00
pensees: 大家閱讀可能就不是以"書"為單位 12/09 23:01
pensees: 可能就是一個章節一個章節賣 12/09 23:01
darkwindwind: 現在才發現,原潑是荒野夢二書店老闆嗎? 12/13 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