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 < 作者: overlapping (失去的時光) 看板: book 標題: Re: [分享]簡體成主流 繁體邊緣化 時間: Sat Jun 18 22:43:55 2005 ※ 引述《fanaticfc (至今思項羽)》之銘言: : ※ 引述《overlapping (失去的時光)》之銘言: : : fanaticfc的意思是指漢字簡化不是共產黨首倡,但講這個這有什麼意義 : : ,誰第一個倡導只是雞毛蒜皮的事情,不是共產黨主導,簡體字能被推行 : : 嗎?學者有那麼大能耐嗎? : 一個簡單的事實很容易認定﹐那就是簡體字不是共黨首創。然後的問題就是 : 共產黨在簡體字的推行起了多大作用。 : 應該說支持簡體字的學者﹐在語言學者中間並不是多數﹐但也不是絕對少數。 : 1949年﹐民國政府遷台﹐很大一部分學者外流。一般來說﹐留在大陸的學者 : 都是文字領域的改革派。這些人雖不是共產黨但和激進派是很容易取得認同 : 的。 : 在這樣的情形下﹐大陸通過簡體字方案不是共黨主導﹐而是學界主導﹐不過是 : 共黨接受了當時學界的主流看法而已。 這個肯定值得商榷,在以往共產黨統治下,學界有什麼自主性,實在很難讓人相信。 : 而共黨自身吳玉章等人的漢字拉丁化方案並沒被接受啊~ : 這表明當時學界的共識並沒有歸於漢字拉丁化。 : 說的再通俗點﹐原來兩派學者打架﹐一派說簡化﹐一派說不簡化。 : 後來反對簡化的一派都跑到台灣來了﹐在台灣誰說簡化字﹐就扣上通共的帽子。 : 支持簡化的都留在大陸了﹐把自己的學術觀點變成政府行動了。 : 本來的學術爭議就被泛政治化了。 : 在其次﹐反對簡體字的人總說簡體字是粗制濫造﹐實際上簡體字的選擇是十分慎重的 : 采用的述而不作的原則。就是把民間俗字正規化嘛。三人為眾﹐簡體的眾我看比繁體的 : 眾更符合造字原理。那可是取自說文解字喲。 造字原理是什麼?有普遍的原則嗎?那德文為什麼不簡化成更方便的語法,讓人民更好 學習,也讓外國人更能學習呢?他們為什麼要堅持較難的文法與詞性呢?理由就是語言 文字是傳統價值逐漸實踐下的產物,代表著各自文化的獨特性;如果假設簡體字真符合 所謂的「造字原理」也不能合理化簡化文字的行為。 : 有幾個問題可以依次討論 : 1﹐需不需要文字改革﹖(秦朝改革過文字﹐漢朝改革過文字﹐難道民國之後還要堅持 : 祖宗之法不可變﹐祖宗之字不可改嗎﹖) 文字需要改革,如同傳統價值也是如此,只是怎麼改革法,為什麼要改革。傳統中不 好的陋習需要去改革,但傳統中好的價值是需要維持住的,因為生長於每個特殊文化 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涵養於每個獨特傳統之中,傳統界定了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 ,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傳統賦于生長於其中的人們的道德視域;但是,只要傳 統出了差錯就需要改革,這是毫無疑問的,但這改革是逐漸改變的,而不是劇烈的變 動;文字亦是如此,當文字妨礙了我們書寫、傳遞文化,阻礙了我們知識的進展,文 字必然需要改革,但是繁體字有到了這個地步嗎?從台灣、香港的例子來看應該不至 於如此,所以需要改革嗎?我想並沒有迫切的必要性,且為了方便性,基本上私底下 不重要的書寫,台灣人也會適時運用簡體,所以應該沒有必要以政策推行簡體取代繁 體,如真的繁體構成麻煩,我們自然會逐漸轉化,如同我們的語法慣習也是逐漸在改 變的,只是這種改變是在實踐中慢慢形成的,這才是文化有機的變動。 : 如果第一個回答是﹐那請看第二問 個人的回答是不用,如需要那是會自然更替的,而不需要以政策推行。 : 2需要什麼樣的文字改革﹖(漢字拉丁化走得太遠﹐但漢字簡化是否恰到好處呢﹖) 簡體字除了「可能」書寫方便外,一點都不恰當,改天可以找一個台灣人與一個大陸 人來比比看,以同樣的文字內容來書寫,看哪一方書寫的速度會較快。 或許簡體字的書寫可能快上一些,因此原因就有必要簡化文字嗎?而且書寫速度是因 人而異的,況且現在幾乎都以電腦打字,簡體字的優點幾乎就喪失了,除了效率、方 便,簡化文字還有什麼好處嗎?這才是我們需要詢問的問題。 : 3哪些字需要簡化﹖(龜字不應該簡化嗎﹖簡化的龜字易認﹐易寫﹐為什麼不簡化它﹖) 因為「龜」難寫就該簡化嗎?簡化的「龜」字,有比原來的「龜」字更像烏龜的本體 嗎?可以找一個外國人來看,簡化的「龜」和繁體的「龜」,那個比較好認,簡化的 「龜」似乎並不比較好認,而且繁體的「龜」保留了象形的意涵,這更是一種文字的 美感與傳承,為了少那幾撇就要簡化文字嗎? : 4哪些字不應該簡化﹖(抨擊簡體字的人﹐抨擊最多的是多字合並為一字) 所以這問題是,不該簡化文字。 : 5在共產黨的漢字簡化方案中﹐是應該簡化的字佔多數﹐還是不該簡化的字佔多數呢﹖ 我想這是共產黨的問題,不是我們的問題,要是我們回答的話,如同上面的敘述, 不該簡化文字,如果真的需要簡化文字結構,生活實踐中必然就會自然完成這項任 務,有很多時候,文字語法的使用是約定俗成的,需要用政策來更改嗎?以古代來 類比現代那真是時代錯亂,秦是為了書同文,方便統治天下,所以改革文字,現在 需要嗎?現代歷史條件與古代差距頗大,以古比今實是比喻失當,以往女人要綁小 腳,現代需要嗎?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所以我們該問的問題是:簡體字真的有帶來什麼優點嗎?那麼那些優點為何?那些 優點真的大到需要改革文字嗎?另外該問,簡體字帶來什麼樣的缺點?繁體字帶來 什麼缺點?在交互辯證中,才能發現那種文體才是優於對方,不過這問題應該交給 文字學家來處理,這是很專業的議題。 不過很多道理在生活實踐中就會顯現,繁體字在台灣過了五十年還活得好好的,而 且對於知識的傳播也無夠成阻礙,那為什麼要簡化中文呢?簡體字需要更多的理由 來證明簡化文字的必要性,否則難以說服人;不過因為歷史的變故,簡體字已經成 為中國的文化實踐,台灣人也不會認為中國需要以繁體取代簡體,因為那是歷史的 插曲造成生活文化實踐的劇烈改變,因而那也只是對岸的問題,只是簡繁孰優孰劣 ,我們不用多想都能夠清楚得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7.19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