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 < 作者: cplinn (Solaris) 看板: book 標題: Re: [分享]簡體成主流 繁體邊緣化 時間: Sun Jun 19 06:10:48 2005 ※ 引述《overlapping (失去的時光)》之銘言: : ※ 引述《cplinn (Solaris)》之銘言: : : 這....你要跟民間還是創造行草的古人說呢? : 我是說中文不該簡化,而且草書與行書根本是書法的一種文體, : 不是通行的文字。 英文的書寫體不是通行的文字嗎? 另,行草是書法沒錯,但楷書隸書也都是書法,古人寫字也是用毛筆寫的啊....:P 請參照:http://www.huaxia.com/ssjn/smxx/00197003.html 在手寫方面似乎行草才是正宗。 : : 這裡我也沒什麼好看法. 不過我看 f 版友提供的一些資料, 有些是形聲字中簡化 : : 聲符部分的, 這不是繼符合造字原理 (形符沒變, 還是可以猜出意思) , 又達成 : : 簡化的目的了嗎? : 我一直強調的是,簡化字到底有什麼好處,而且符合造字的六書原理, ^^^^^^^^^^^^^^^^^^^^^^^^^^^^^^^^^^^^^^^^^^^^ 這句看不太懂。 : 簡體字有比繁體字來得符合嗎? 沒有人說簡體字比繁體字符合。以上只是要說明簡化字可以在符合造字規則 的情形下達成節省書寫時間的目的。 : : 從 f 版友提供的歷史資料, 不難看出漢字簡化是五四運動諸多 "劇烈文化變更" : : 中的一項. 我們已經完全接受白話文和標點符號了, 不是嗎? 那麼, 為什麼不能 : : 把文字簡化同等看待呢? : 白話文、標點符號是趨勢所迫,而且有利於聽說讀寫的溝通,簡體字有嗎?那份歷史 現在的重點在於簡體字也是那個趨勢下的自然產物,至於有沒有利就看提出 的人的想法了,這不是我要討論的重點。 : 資料代表的是五四運動裡的部分聲音,而且五四運動一些爭議也是存在的,例如現代 : 與傳統的爭論,提到五四運動能證明什麼嗎? 我不是要證明凡牽扯到五四的都是對的,而是想證明文字的簡化也可能是一 個「自然的趨勢」,而不是由上硬派下來的。 : 談傳統價值需要保留,並不代表傳統價值就完全都是好的,只是我們處在一個傳統 : 脈絡之中,承載了傳統價值賦予我們的道德認同,假設傳統並沒有保護到該社群的 : 個人的價值時,就是表明了該傳統需要變動;文字的演化亦是,白話文與標點符號 : 的出現與移植,代表了中文的使用產生了許多問題,而這問題大到需要轉化,所以 : 就出現了利於方便使用的標點符號與白話文,但這兩項只是工具,並無傷害到文化 : 本身的體質,但簡體字卻對中文本身造成傷害,以古英文為例,他們也與現代英文 : 不同,為了便於使用而做了改進,但卻還保持了豐富的傳承意涵,不到簡化文字的 : 地步。 這是承續您上一篇回應的論點。上一篇沒回應,這兒一併說吧: 我覺得白話文運動對「文化體質」變動之激烈,倒是「文字簡體化」遠遠瞠 乎其後的。想想看,發展了幾千年,已經臻至成熟的書面文,一下字就變得 無人能寫(您上一篇說的所謂文白交雜,不正是老師一再提醒我們的作文大 忌嗎)、少人能讀了(光憑我們國文課碰的那些文言根本不可能為我們培養 出可以看《詩經》《尚書》,甚至部分唐宋八大家的閱讀能力)。簡體字不 過是看不出一些文字的基本型態,白話文運動卻在現代人和文字(文言)承 載的意義間劃下了巨大的鴻溝。 就算現代人都能閱讀文言好了,但手寫的一定還是白話文。那麼和前面有文 章提倡過的「識繁寫簡」不是一樣的事嗎? : :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寫簡體, 當然是因為方便和效率啊. : : 寫 "鬱" "體" 要花的時間比寫 "郁" "体" 多那麼多, 這不就是方便嗎? : 寫習慣就好了啦,有那麼嚴重嗎?嚴重到要簡化文字嗎? 但是換個角度來看,簡化文字也沒那麼嚴重啊!「体」「台」大家都在寫, 現在只是把它收入字典而已啊! : : 這一點也是我無法理解的論點. 先不論您為何對優劣如此肯定, 兩個在不同時空環境 : : 下的政策要怎麼比較呢? 這問題唯一可以驗證的方式就是查考在同樣的教學環境下, : : 學繁體字會不會比學簡體字花比較多的時間. : 為什麼肯定,這樣說好了,當初中共為了減少文盲、文字效率,因而推行簡體字, : 但繁體字在台灣一樣是過得很好,文盲的減少、文字的傳播、教育的普及都做得不 : 差,這證明了什麼?就是繁體字根本構成不了學習的障礙,這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 這就是我說要把環境的變因去除的原因啊。說不定假如大陸堅持繁體,文盲的 比例還要更高啊!在那些阻礙文化進步的事件仍然發生(如全民大煉鋼、文 化大革命)的情況下,很難知道中共的決策是正確還是錯誤的。 : 例子,而這樣交互對比,不就證明了繁體簡體的實在功效其實並沒有差別,而繁體 不能這樣比的。控制組和對照組只能差一個變因....:P 見下。 : 還傳承了文化價值以及美學價值,更何況不會有誤認文字的麻煩,更可以直接閱讀 : 古文,孰優孰劣這樣不是很清楚了嗎?還要考察什麼?依照兩地的教育程度嗎?或 : 是文盲比例,台灣這部份肯定不會比大陸差,這還不足以證明嗎?或直接比教育程 : 度、文盲比例更牽涉到複雜的脈絡,但簡體字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文盲與促進知識傳 : 播,但台灣的繁體字系統不是一樣達成了嗎? 這裡可以說的唯一結論只能是「在繁體字系統下依然可以減少文盲與促進知識傳播」 ,但這和繁體字系統本身有沒有關係還不能確定。甚至可能繁體字扮演一個負面的角 色,但是全民義務教育和經濟發展的正面幫助足以抵銷繁體的不利啊!(以上純就各 種可能性而言,我也不覺得繁體會扮演負面角色)。 同理,中共那邊的結論也只能是「在簡體字系統下依然可能產生大量文盲」,但這和 簡體字系統本身有沒有關係同樣不能確定。甚至可能簡體字扮演一個正面的角色,但 是全被文化大革命一類「實踐」搞掉了啊。 囉囉嗦嗦說了這麼多,就是用大陸台灣對照來說明優劣是行不通的。這是一個客觀的 問題,是可以用客觀的實驗得到答案的。 : : 其實還好吧, 或許一開始不習慣, 一個禮拜後就沒什麼折磨不折磨的問題了. : 剛好相反,我讀了好幾年了,還是很痛苦,這是實際經驗,常常有簡體書先出版, : 就先買了,但是之後轉為繁體出版,我肯定會再買繁體書,周遭很多人都這樣,這 : 都是閱讀簡體字的折磨,讀那麼久還是痛苦。 對我來說真是蠻奇怪的 :P : : 其次, 真的是 "為了學習上的需要" 嗎? 大陸翻譯了那麼多文史哲的書, 很多還是 : : 原文直譯. 就算只是對文哲有 "興趣" 的人, 大陸書還是最好的選擇啊. 看看大陸 : : 註釋的馬恩全集和魯迅全集, 台灣有那一套翻譯, 注釋達到它們的一半水準? : 拜託,簡體的翻譯數量多,但質量肯定次於台灣,不知道您是哪個領域,我買簡體書 我不是直接說出書名了嗎? : 只是為了方便,而且台灣學生買簡體翻譯書,在閱讀時,必定會對照原文,常常看得 問題是我們不是錢鐘書,通常所謂的原文還是英文啊。 : 是目瞪口呆,所以在引用時很少人會照著簡體書的翻譯,還是靠自己翻譯比較通順, : 我還遇過簡體書翻譯漏掉一大段的,甚至整個書名都誤譯的,翻譯注重的是信雅達, : 閱讀簡體的學術書很少遇到符合這三個標準的;但文學方面就好一點,這只是大陸文 就我的感覺,幾位德國哲學大家的著作都是下了很多功夫去譯的。至於翻譯多了良莠 不齊應該也是正常現象吧。 : 史哲人才數量多,並不是簡體字本身的優點,提這個不能證明什麼吧?只能說大陸人 : 比台灣人多很多而已。 人多,人才也多。這就是我想說的結論。 : : 看到這裡, 我想提出另一個想法. 就是決定甲乙中甲 dominant 的, 有時並不在於 : : 甲比乙多了什麼優點, 只是形勢的問題. 比方說我們用的鍵盤, 是不利於打字的 ( : : 常用的字母反而放在小指或無名指) , 當初是為了怕打字機卡鍵, 但是一但普及後 : : , 後來即使有人發明更有效率的鍵盤, 也無法取代它. : : 繁簡主流之爭似乎也是如此. 如果台灣自己就有所有俄國, 法國, 希臘, 德國.... : : 重要文學的直譯, 如果台灣本身就有一堆學德文, 能翻譯德國哲學的人才, 如果國 : : 際間大部分重要的漢語學界研究都是以繁體中文的形式發表的, 那麼所謂的主流當 : : 然就在台灣這一邊. 若否, 那這一系列討論文的標題說的就是事實了. : : 所以關鍵並不在於現在一直在爭執的優缺點問題, 文字只是表達思想的工具, 你用 : : 文字端出什麼菜色來, 才是真正你的競爭力的決定因素. 簡體字的推廣就算只是白 : : 費力氣, 但文章標題所說的趨勢確實是值得我們憂心的. : 這段只能解讀的是形勢比人強,沒什麼好說的,中國在國際間就是比小小的台灣影響 : 力來得大,但這不代表簡體字比繁體來得好。 這也是我想說的結論....:) 所以才舉了鍵盤的那個例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7.85.20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