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overlapping (失去的時光)》之銘言: : ※ 引述《cplinn (Solaris)》之銘言: : 另外,誤認為您是大陸人,歹勢.......。 沒關係。至少分邊站後可以看出您討論得還是很理性,沒有失態讓自己下不了台 。我對您蠻敬佩的....^^ : : 我的意見是至少把簡體化和白話文都當成一個「有爭議」的東西,不要太快 : : 拍板定案如何? : 白話文運動與中文簡化是不同的運動,我承認白話文或許有爭議,但要先提出 : 簡體除了效率外,還能有什麼優點,總之,為了效率而簡化文字實在不是什麼 : 好理由,或許說,對我來說比較難以接受,不過這也是一種意見而已,或許很 : 多台灣人也很認同簡體字,這不得而知。 我覺得對我而言,雖然很慶幸自己能夠寫、能夠讀繁體字。但在漢字的使用上 我還是一個純粹的工具論者。我重視的是文字背後表現出的思想,在文字本身 方面,如果可以加快書寫速度而不至於混淆,我是相當樂於使用的。雖然我現 在還不會寫簡體字。至少接觸書籍的經驗讓我覺得在傳遞思想方面,簡體字並 沒有什麼明顯的缺點。 : : 你覺得重複很累,但是我沒有否認這一點啊。假如你是要擔心中共「付出的 : : 代價」,那我要說那是他們的事;但是如果談的是「沒有正當性」,或是其 : : 他網友提的「閹割中國文化」一類,那我不認同。 : 我不擔心他們,他們是他們,我只是就簡體字來談啊,沒有正當性是指,簡體 : 字沒有除了書寫效率之外的其他優點,也就是說無法證明簡體字的實行是有理 : 論基礎的,所以無法得到證成;不過您不認同是您的意見,我認同那是某個程 : 度閹割了中文,當然這也只是我以及一些人的意見。 其實我疑惑的就是為什麼書寫效率不能當作理論基礎,這就是「簡」體字( 不是指官方,是民間)創造出來的第一目的啊。 : 對於翻譯工作坊還算有過接觸,但比較兩岸的翻譯水平,台灣不比大陸差,甚至 : 相較下或許好上一些,不過這是個人的經驗,當然台灣翻譯的水準也需要改進。 : 會讓人誤認您的身份,應該是在繁體字環境下生長的台灣人不太可能為了簡體字 : 辯護,因為我們很清楚繁體字的優點,只是我沒想到有台灣人會為簡體字辯護, : 這是讓人誤解的主因,如果您沒道破您是台灣人,或許我還會一直以為您是內地 : 過來的......:P,不過大家有不同意見的交換,也是很不錯的,但應該把焦點集 : 中於簡體與繁體的本質上討論會比較好。 其實關鍵就在於中國文字本身不只是聲音的記號,它幾乎是記載了文字創造 的過程。Derrida 視中國文字為寶,是他「書寫」理論的完美實踐,也是這 個原因。對使用者本身而言,它的美感更是無可取代的。漢字拉丁化之所以 總是受到強力反對,也是這個原因。 但是另一方面也應該看到,語言的創造或改革並不需要被賦予什麼「合法性 」。托爾金創造了十五種語言、Star Trek 裡創造了克林貢語、台灣學者為 台語創造了手寫的文字系統,這都不是什麼「自然演變」「有機變化」的結 果。中共一直強調簡體字是「述而不作」,在我看來只是想拉古人背書而已 。其實要改就改,有什麼不可以?改得成功大家就會用,改得失敗大家就會 罵,如此而已。像我舉的標點符號的例子一樣。 談論到簡體化之後「失去」的東西,我當然承認會失去不少東西。但是那充 其量只聯繫到中國文化的一部份,甚至很小一部份,更別說閹割了。要說「 失去」,那白話文推行以來,多數人已經失去直接閱讀複雜文言的能力(這 還是客氣了,有多少人是畢業以後就不讀文言的?),那喪失的是幾千年累 積的文化遺產,兩者相比孰輕孰重?杜正勝說「古道西風瘦馬與台灣無關」 ,言下之意是被許多人視為中國文學、甚至是世界文學最精粹的韻文,對台 灣而言也不是必要的,這和堅持繁不可化簡的得失相比,兩者又孰輕孰重? 改革本來就是如此,你不能期待帶來的全是正面的東西。白話文的推廣讓我 們失去了許多,卻也在另一方面帶來了正面的東西,所以多數人仍然肯定這 個改革的成果。這給我們什麼啟示?我認為文化的傳遞本來就是一個耗散的 過程,其中究竟哪些才是「核心、最精華、絕不可失去」的部分,有沒有可 能光憑我們的意願去保存那個部分,我是很懷疑的。 或許是我骨子裡還是一個工具論者,對「失去」,我的態度倒是很坦然。全 世界幾十億人連一個中文字也不認得,卻還是好好地活著。幾千年的文言對 現代的中國人都不是必要之物了,斤斤計較「麵變成面」一類小小的「失去 」,有那麼重要嗎?推行的人就因而成為中國文化的罪人嗎?我實在沒辦法 打從心理認同這種結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7.85.209.234 ※ 編輯: cplinn 來自: 67.85.209.234 (06/19 13:02) ※ 編輯: cplinn 來自: 67.85.209.234 (06/19 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