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ld_book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qangelgift.pixnet.net/blog/post/22476736 (完全沒圖只有字XD) 一直以來都是介紹日本先進國家的兒童閱讀相關情報, 這次偶然發現有關於埃及的閱讀運動的報導,覺得很有趣所以想分享給大家。 埃及對於我們來說是個遙遠的地方,印象大概就只有金字塔、人面獅身像、沙漠等等, 即便那已經跟現在的埃及相去甚遠。但是可以知道的是,他並不是一個先進國, 看到這個國家對閱讀的努力及所下的功夫,我想可以給台灣一個很好的參考。 ================================================================= 正文開始 ================================================================= 前言(可跳過<( >▽<)-σ) 讀書、寫字、書籍,以及圖書館的歷史,可以追溯自四千五百年前的古埃及。 在那個時代,書籍是用紅、黑色的墨水書寫在莎草紙的捲軸。 包括了醫學、天文學、化學、數學、文學、魔術、宗教以及其他許多 領域的書。為了收集保管這些書籍,也為了能讓人們利用, 而成立了圖書館。包含了神殿及神殿附屬學校的圖書館、皇宮的 圖書館以及私人圖書館等各式各樣的圖書館。為了統整運作而 產生了「圖書館員」這個職業。圖書館史上最有名的 職稱,恐怕就是最初男性圖書館員托福特,以及女性圖書館員哈托爾了。   紀元前331年,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在埃及的地中海沿岸 建立了亞歷山大城,在這個時候也計畫建立一個偉大的圖書館。 這個偉大的亞歷山大圖書館之後由托勒密一世建造完成。 圖書館長是有名的希臘博學者「埃拉托塞尼」。據說他在這裡看到筆產生的影像, 進而產生了地球是圓形的想法。 這個圖書館藏書七十萬冊,由占地當時街道四分之一的四個設施組成。 這些類似大學的設施裡,有進行科學研究調查而擁有十個大廳的 古代希臘研究所(Museion)、博物館、有數個大廳及書架可以容納 科學藝術相關的上千個捲軸(依學問領域的不同,一個捲軸甚至可以 達到三十公尺以上的長度)的圖書館、以及一個討論用大廳等共四個部分。 這個圖書館在紀元前四八年,因為火災的原因而消失了。 在經過幾個世紀之後的2002年,具有現代設備及科技的新亞歷山大 圖書館再建完成。友好國日本,也提供了技術及經驗參與了這個再建工程。 也有其他國家捐贈出版物及書籍。這個圖書館建造在以前亞歷山大圖書館 的舊址,收藏了世界各國語言等八百萬冊書籍。 ======================================================================= ◎「全民讀書節」以及「家庭書櫃」計畫的開始 1988~1994年◎ 「全民讀書」這個想法是來自蘇珊‧穆巴拉克(埃及總統夫人Suzan Mubarak) 1979年於開羅美國大學的碩士論文。這篇論文題目是「每個人閱讀時的權利」。 這個想法由下列三個要點組成: (1)以堅固的信仰推動閱讀,而閱讀扮演了孕育新世代的角色。 (2)與教育、健康、食的權利一樣,埃及的兒童有讀書的權利。    為了讓兒童能輕易取得書籍,書籍的價格必須相當低廉。 (3)必須喚起兒童讀書的慾望。這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    必須靠平時培養而成。 1988年,國際出版聯盟(IPA)在倫敦舉辦的大會裡,以穆巴拉克夫人的 想法為基礎,決定將「全民讀書節」這個構想具體化;接著討論了兒童圖書館 在兒童及青少年的生活中,以及家庭及社會中該扮演的角色。 穆巴拉克夫人實施這個計畫的第一步,就是在開羅的「和平學校」 中設立圖書館。這間學校座落於布拉克庶民區。而小孩子們則湧向圖書館, 欲求不滿似地瘋狂閱讀。在這之後,穆巴拉克夫人與文化局負責人會談, 提議在埃及所有地方進行同樣的試驗,接著便開始著手實施這項計畫的 各種調查。為了推行這個計畫,必須克服一個接著一個的困難。 以下是面臨的問題點: (1)不能否認在幾乎所有的埃及家庭中沒有根深的閱讀習慣。 (2)書籍對於多數的國民而言是一種奢侈品。 (3)書籍的價格相對於大部分的人之收入不成比例。 (4)長年對於兒童教育文化的怠慢之下,優質兒童書籍相當稀少,   國內也沒有任何一間兒童圖書館。 (5)雖然在歷史上埃及是最早擁有圖書館員的國家,    但現在擁有能夠服務讀者-不論大人或小孩-資格的圖書館員很少。 埃及的協辦單位必須一同研究這些問題並找出解決之方法。於是在1991年 6月7日,在開羅的阿拉伯‧阿爾姆漢瑪地圖書館舉行「全民讀書節」的開幕典禮。 同時於六月~九月的四個月間,埃及所有的縣市以「給所有的孩子免費的書籍」 為口號開辦讀書運動。至於為什麼會選在這個期間是因為剛好是學校的暑假期間, 小孩子們有充分的閱讀時間。這個埃及國民的讀書運動之「全民讀書節」 在1991年開辦之際,為了提升效果也一同舉辦了其他的文化藝術相關活動; 像是兒童畫展、自由閱讀讀書會、繪畫比賽、作文比賽、遠足、 作家畫家的說故事時間、演講及研討會等等。 國家的文化局、教育局、新聞局、青年局以及民間互助團體 (穆巴拉克夫人擔任會長的財團法人機構)、地方自治省等都針對這個計畫 給予財政上的支援補助。金額從最初的三百萬磅(三億日幣), 之後逐漸增加每年這個計畫的補助金額。 這個讀書計畫的對象剛開始是針對埃及兒童,但之後不僅只有兒童, 更擴大至所有年齡的人、使家族全員對讀書付出更多的關心。 然後這個計畫的口號決定為「讓所有的人讀書」。宣傳海報上則 畫著家族全員,每個人手上都抱著自己的書籍。 1992年,讀書運動推行的第二年為「村莊兒童年」,因為當時埃及的 村莊裡並沒有圖書館。穆巴拉克夫人就在阿爾巴拉基爾村開始了這個計畫。 接著「移動圖書館」便往一個個的村落出發。移動圖書館是大型的貨櫃車, 裡面具備了閱覽室,可以容納幾十人的小孩;而小孩們則可以在那裡閱讀美妙的書。 這一年的口號是「讓所有的村落都有圖書館」,目的是為了將書送到那些 長久以來除了教科書之外,無法自由閱讀其他書籍的村落小孩子們的手裡。 而這個在村落間的「移動圖書館」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沒有公共圖書館的村子的小孩子們,清楚地傳達出他們對書及知識的渴望。 小孩子們帶點滿足的表情,胸中充滿了期待,等待著移動圖書館的到來。 從這個經驗中,在讀書運動的第三年的1993年,誕生了用小貨車載著書籍 前往公園及尼羅河沿岸草原處停泊的圖書館,「尼羅河圖書館」的想法。 口號為「讓所有的地方都有圖書館,不管是草原或公園或街道」。 這樣一來,除了大型的貨櫃卡車的「移動圖書館」,還可以利用小型 貨車的「搬運圖書館」。 因為計畫的成功,民眾對這個運動的興趣也逐漸高漲。 在1994年,「移動圖書館」跟「搬運圖書館」擴大範圍,使所有年齡層的人 都成為服務對象,朝著遠方的村落,以及那些避暑市民聚集的 公園、遊樂場、海邊等避暑地前進。 (未完) 資料來源:東京子ども図書館機関誌「こどもとしょかん」119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6.193.91 ※ 編輯: angelgift 來自: 118.236.193.91 (11/27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