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k54th122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課表* ┌──┬──┬──┬──┬──┬──┐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 1 │ 電 │ │ 電 │ │ │ 電磁學上 4 陳俊瑋 ├──┤ 磁 │ │ 磁 ├──┤ │ 量子物理上 4 王名儒 │ 2 │ 上 │ │ 上 │ │ │ 統計物理二 4 闕志鴻 ├──┼──┤ ├──┤ 通 ├──┤ 古典力學 4 蔡爾成 │ 3 │ 量 │ │ 量 │ │ 地 │ 通信原理 3 曹建和 ├──┤ 物 │ │ 物 │ 原 │ 球 │ 應用數學四 3 吳俊輝 │ 4 │ 上 │ │ 上 │ │ 村 │ 認識地球村國家與社會導論 2 鄧志松 ├──┼──┤ ├──┼──┼──┤ 電子電路實驗三 1 TA:陳鴻基 │ 5 │ │ │ │ 統 │ 電 │ 電子三 3 彭隆瀚 ├──┼──┼──┤ │ 物 │ │ │ 6 │ 統 │ 電 │ │ 二 │ 子 │ Total 28 ├──┤ 物 │ │ ├──┤ │ │ 7 │ 二 │ 子 │ │ 應 │ 實 │ ├──┼──┤ ├──┤ │ │ │ 8 │ 古 │ 三 │ 古 │ 數 │ 驗 │ ├──┤ ├──┤ │ │ │ │ 9 │ 力 │ │ 力 │ 四 │ 三 │ ├──┼──┤ ├──┼──┤ │ │ A │ │ │ │ │ │ └──┴──┴──┴──┴──┴──┘ *課程* 本學期正式成為物理系學生XD 新物R111和R112變成高中生教室 新物R111左邊第四排的單人位幾乎掛上一個名牌: bnn 課表上出現難得一見的12 12(EM) 34 34(QP) 67 67(QM) 89 89(CM) 天啊 看到info上phys的設計實在是太黯然 太銷魂了 怎麼可以在兩天之內塞滿16學分還幾乎不用換教室 大二大三研一必修一次滿足 之前衝堂到亂七八糟的窘況通通都不見了~ 相反的變成課表滿到溢出來...orz 每週的固定作業是電磁.電子.電子實驗預結報 每兩週的固定作業是量物 穿插超大loading的作業是古力通原 基本上, 只要有任一個有出週末就完了; 有兩個的話, 到禮拜一就會看到抄作業的bnn... 到後來, 古力難度變成不可負擔的時候只有古力也可以耗掉我一個週末. 不過看到劉芋頭週一早上的弦(閒)論專題每一份作業寫一個禮拜 我又笑了... 電磁上 陳俊瑋人很和善. 會認人. 也知道我是呆在物理系聽已經聽過的電磁學的無聊人士... 基本上看我在呆看他或是在發呆睡覺他都知道... 畢竟, 早上12節的課大家都差不多(唉, 物理系小一屆的也是啦) 連蔡學姊欣妤也都很晚才會來上課 (小抱怨: 擺明了就是不應該來上這種很無聊的課嘛... 大家都知道學姊的實力 還過來當調分障礙實在是... 但是學姊有來上課的話(噗) 都很認真的聽課也會問問題 好學不倦的態度讓人汗顏...) 就因為實在太fundamental了 而我又有之前錯過陳俊雄老師的教訓 所以我決定再上一遍電磁上 這次一定要把之前不清楚的搞懂! 但是...一堂課後我又睡著了XD (沒辦法, 誰叫他概論講了滿滿兩節...) 考試也有歡樂到 好像都考很爛吧 但是有多看一遍電磁學的確又懂一些了. 最大的收穫是: 因為距離操場很近 每天又早到 又沒選到體育課 進教室就出去跑1600 體力的退步真是不知不覺 還好當兵前有先這樣練一下 相對的 上課睡到量物課再繼續睡到中午的機率也就提高不少...... 量物上 這堂課就是和同屆的一起上了... 幾乎只有和yui C3X講過話 其他認識的都修完了... 王名儒就是照本宣科的講解了, 也實在是很無聊的一個老師. 但是有問題的話他還是會回答的, 也會怕學生聽不懂 但是量物這種東西就是會讓學生聽不懂的咩... 總之我上課不是睡覺就是看Shankar(QM課本) 看著看著就睡著了..XD 由於奇怪的堅持 所以拿了螢光蠟筆把量物和量力的課本畫了很多"重點" 表示我真的有"唸"過所有文字一遍. 沒有動手算過一遍的基礎還是相當不紮實 所以期中考差點不及格(混過頭了...) 然後才趕緊用功自己推過課本算式和習題 終於到下學期出師 (PS: 這就是說, 期末考終於還是爆炸了...) 量物成為西哲概之後 差點讓gpa掉下去的另一科. 不過話說回來 出師之後還是只會算課本習題... Shankar和其他的還是卡的死死的 量物和量力, 這是兩個不同世界的東西嘛! 統力二 =插曲= 67節原本是兩班的量力可以上, 但是我又想要去聽統計物理的進階版 再加上上過量力只想上統力的劉芋頭"駛弄" 就不知死活的衝去D字頭的統力二了... 再加上我們兩個"有心人士"的操弄下, 避免和古力有衝堂 (以及為了我的應數衝堂, 把四67改成四56) 於是出現了怪異的一67四56時間... 似乎其他博班的反正沒差. 所以我就很乾脆的放棄掉量力了 至少, 李慶德上課真的非常非常無聊, 根本就是照書唸 抄黑板而已. 另一個黃"大師"聽說不適合初學者 後來去聽發現的確不適合... (去修課的目的只是強迫自己唸書 不選修就沒有動力了... 開玩笑, 課表都滿出來了還有時間唸其他課本?) 但是我還是認命的把Shankar"唸"完10章了... Note:上這門課禮拜一都幫劉芋頭去小福買便當 因為他弦論下課來不及吃飯 =插曲結束= 統力的闕志鴻是做宇宙學(計算)的, 其實他數值應該很強(後來覺得) 上課就同天馬行空的yyc一樣, 版書更是潦草(但是...更誇張的在後面) 說話速度不錯, 是我可以接受的快速類 所以這種抄起筆記來就會很過癮 有種上到李致毅電子二的快感(相同的, 上完後還是自己不會寫的那種XD) 看的時候都一再讚嘆 豁然開朗; 寫的時候都是: 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兩眼發直. 幸好, 這門課不考試不作業只要給一個talk 因此變成這學期唯二的聽講課 上完拍拍屁股走人最好 為了有飽足的精神聽這麼棒的課 上午的電磁量物通原睡個飽也是理所當然的啦~ 但是就是下一堂課常常沒有占到位子就是了 (沒辦法, 兩門課古力應數都是人數破百大爆滿課程, 囧) 闕志鴻也很欣賞我們兩個不敢翹課的小毛頭 每次坐最前面認真抄筆記... 給他的印象應該都還不錯才對. 期末的talk是和劉芋頭合作的renormalization group (重整群) 雖然我完全不知道那是什麼鳥 但是就是拿書起來念就對了 後來才知道他是數學上的一個東西 劉芋頭果然是唸理論的料... 用途可以在相變化 固態等地方跑出來 對著手寫的三十張投影片講的很心虛就是了... 什麼都不懂的大三毛頭(還是唸電機的) 在跟底下一群講我也不知道的東西 也許, 這就是seminar吧. 古力 蔡爾成是很強的教授, 版書絕對不會掛版 只是莫名其妙的小錯一大堆會被他呼攏過去 最後就凹成對的了(...) 但是, 這是我見過版書最凌亂的教授了 闕志鴻就不算什麼了 他的手跟不上腦袋的速度, 所以寫字都寫一半的就跳到下一段了 不過習慣和我很像 寫寫就擦到剩重要計算 過程通通來不及抄 這樣我上你的課幹嘛啊(翻桌) 重要計算步驟課本也有我也會唸阿 一開始沒有力學基礎都是靠高憲慶 劉芋頭 邱靖凱 他們罩 好不容已有一點懂的時候 Lagrangian就變成Hermitonian 哇哩咧ooxx#@! 又奮鬥了一段時間後變成轉動問題 陀螺我真的就沒辦法了 古典力學實在是我很弱的一環 這我在奧林匹亞的剛體力學就知道了(唉) 最後都是公式兜來兜去亂用一氣 上過之後還是覺得Goldstein這本書跟天書一樣 但是至少我知道力學是啥鬼東西就是了. 電子三 因為聽專題說明會覺得peng的速度不錯就把他排在電子三的志願裡了... 不過一上起課來才知道真的是快 快 快 cf.鍾孝文的速度真的是慢 慢 慢 (可是他還是上的完 講的也沒比較少 奇怪...) 這樣子聽課才過癮啊 比統力上起來更舒服 因為是我的本科. 這學期都是數位類比電路像是ADC/DAC, logic gate NAND NOR 以及TTL的電路 玩起來比類比的amp有趣多了 但是還是不會算XD 其實就是照講義照課本上 好像也沒有深入多少 現在想起來純粹就是講話速度比較快 好像也沒有難多少... 反而是和peng關係不錯, 又認識shooting Lin和yeahbo 這種小班制的課程(EE II R104 30人小教室, 坐半滿)不只peng喜歡, 我也蠻喜歡的. 奇怪的是, yeahbo我以前認識你嗎? 為什麼這門課第一堂你好像就和我很熟似的? 應該是後來才熟起來的吧? 通原 我上過大學中最苦悶的一堂課之一就是通原了. 看著課表禮拜二四五上午都空的就很悶 我還想保有電機系的學籍啊啊 於是就拿了二選三的課來上吧. 進去教室就看到建資三主席:金主席 李主席 好主席; 雄中三神 高神 王神 孫神 再加上後來才認識的張力文 oh my god.....腥風血雨一觸即發啊. 曹建和第一堂課完後我也睡了 沒辦法 頻率實在太適合睡覺了 我又喜歡坐前排 睡起來更是直接給教授看 但是他的投影片和課本好像天書一樣, Haykins真的是我見過比Kerson Huang還糟糕的 書的跳躍性太高 簡介度一流 習題和課文相關性低 每個習題組都是一個領域 寫個作業可以懂的比課本內多上兩倍的知識 (前提是自己找到的話) 有些東西查半天就是搞不懂啊; 搞懂了也不見得搞懂題意; 看懂題目也不見得知道要用什麼東西做; 知道要用什麼公式解也不見得會算; 算半天也不見得會對. 尤其是<> correlation各種的意涵還是不懂 有些random variable的<>就更令人討厭了 為什麼是從這樣開始 完全不懂 所以ACF(autocorrelation func.) PSD(power spectral density)等等都是一團混亂 下載到的解答本還是天書 只能說和課本內容好似另一本書 後面更是亂七八糟課本沒辦法講解這麼多東西所以習題出給你讓你自己找專門書去學 //faint 然而, 通原會是最有價值的一堂課之一. 理由是: 連這種莫名其妙的課都可以上了 還有什麼課不能上的? 雖然考試考習題考課本一點挑戰性都沒有 但是我還是不像主席和神般有驚人背誦力 考的並沒有很好就是了 後來上過其他拉哩拉匝的課之後, random variable的處理看來是未來都會要做的事: stochastic process才是比較真實的情況, noise是跑不掉的 後來看到ACF等的時候, 我都會自我說明: 啊, 這東西我通原上過 但是, 我不會. 後來更深入的唸了Haykins之後(四下), 我還是覺得Haykins是一本爛書(祇是沒以前覺得的那麼爛而已) 但是更加的認識到我做的什麼東西都會和通信原理所涵蓋的領域多少都有一點關係. 隨機程序與隨機變數的課或許可以讓我更懂其理論, 但是會缺乏實作的例子; 通信相關的課會大量用到RV和RP, 但是不會和你說他的數學; 通原, 是建立工程與數學之間的橋樑的課. (它不應該是這樣上滴~~~~~) 應數四 正式上吳俊輝的課, 在這暑假才給他看過手相而已:P 由於上一年他上到高宗佑蔡欣妤他們幾個, 都是聰明又用功的天才 所以對高憲慶 我 和醫學系跑來的鴻禧教授 (and 大六的吳海茵學姊)抱有很大的期許 看起來只有高憲慶符合他的標準(雖然我看他也是上課都不理吳俊輝的...) 總之上課穿插著過去和他的易經面相教學 還過的不無聊就是了 至少他教的偏微方範圍我早就在電機系微方上過了... FT? 信號與系統也有啊... 可是數學課會重視MatLab的數值教學到是第一個看到的, 會有電腦室上機課程 期中期末的五小時馬拉松考試挺折摩人的就是 還會放一堆陷阱給人跳 只不過高憲慶好像從來不會掉進去... 雖然期末分數不錯, 但是那是他調分的結果就是了(下學期還會再出現一次這句話, 唉) 地球村 上社科概的時候對鄧志松算是有印象的 剛好禮拜五覺得26好像太少 體育課又沒簽到12節的 34節的看更多人排隊又熱 算了, 回去看通識課 一看看到能上的就這一門, 評價還可以 好, 衝了. 國發所會議室還塞了不少人呢. 經過一番過程總算簽到這門課了 上課就是對國際情勢從政經文化角度作分析, 最主要就是要教會大家看統計數字像是GDP, GNP, 等等的資料 更複雜的是國內產業比例, 失業率, 都市化規模, ...等等 用的是一個要付錢的大資料庫(試用期間免費) 來整理世界上超過100萬人的國家的資料 建立一個database in ntu. 我抽到的國家是Ghana(迦那), Jordan(約旦), Vanatu(萬那度), 都是小國家 總之就是花時間找數字統計資料 上過各國網站看歷史紀事 對於該國作趨勢分析等等 學會一些莫名其妙的技能就是了 鄧志松上的課就和這些數字背後的意義有關 上課也是拿著點名單亂點人 不過沒到也不會怎樣XD 主觀意識蠻強的就是了 常常說他在洗腦我們, 我們不要聽他的話等等 結果我還是覺得被他影響不少. High 起來的時候會越講越興奮 屬於正回饋類型. 電子實驗三 這是很沒存在感的一個實驗 因為都是課本上的實作練習 陳弘基還蠻欣賞我的 之後都會和我打招呼 只是我都不太理他... 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只是報告廢話比較多而已. *生活* 每個週末就是起床->開收音機->作業->午餐->作業---<寫完否?>-->作業-->晚餐-->睡覺 寫完的話就是玩一下電腦 不過古力和通原作業變多的時候就是查不會的東西 後來就是survey(google)地球村的三個國家資料 平常晚上也是 上到第九節回家好晚啊. 禮拜三下午偶爾會坐在李慶德的教室裡看看Shankar或是看到睡著 後來比較常用那段時間去圖書館 不是睡覺就是看書寫作業 我只能說, 這麼刺激的課表真不是人上的. 應該說是台大太容易呢, 還是老師都是自欺欺人呢? 這也讓我越來越大膽敢混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