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k54th122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課表* ┌──┬──┬──┬──┬──┬──┐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 1 │ 電 │ │ 電 │ │ │ 電磁學下 4 陳俊瑋 ├──┤ 磁 │ │ 磁 │ ├──┤ 量子物理下 4 王名儒 │ 2 │ 下 │ │ 下 │ │ 近 │ 生態學概論 2 郭城孟 ├──┼──┤ ├──┤ │ 代 │ 體育四(桌球初級) 1 盧居福 │ 3 │ 量 │ │ 量 │ │ 物 │ 半導體工程 3 吳志毅 ├──┤ 物 │ │ 物 │ │ 理 │ 應用數學三 3 吳俊輝 │ 4 │ 下 │ │ 下 │ │ 學 │ 近代物理學 3 熊怡 ├──┼──┼──┼──┤ ├──┤ 近代物理學實驗 3 張寶棣 │ 5 │ 生 │ │ │ │ │ 專題研究 2 彭隆瀚 ├──┤ 態 │ 近 ├──┤ ├──┤ 光電導論 3 林清富 │ 6 │ 概 │ │ 半 │ │ 光 │ ├──┼──┤ 物 │ 導 ├──┤ 電 │ Total 28 │ 7 │ 體 │ │ 體 │ 應 │ 導 │ ├──┤ 育 │ 實 │ 工 │ │ 論 │ │ 8 │ 四 │ │ 程 │ 數 │ │ ├──┼──┤ 驗 ├──┤ ├──┤ │ 9 │ │ │ │ 三 │ │ ├──┤ │ │ ├──┤ │ │ A │ │ │ │ │ │ └──┴──┴──┴──┴──┴──┘ *課程* 大三下和上學期亂七八糟轟炸的課程比起來輕鬆許多:奇怪為什麼還是28學分?? 就因為上學期承受過可怕的壓力之後, 本學期耐壓性提高不少 覺得28學分肯定可以handle下去 尤其是去除了天書般的蔡爾成CM, 一樣霧煞煞的闕志鴻SM, 爛到爆的Haykins通原 開玩笑, 電機系選會比較難嗎? 量物電磁都並修了近物還不簡單? 相信我, 你如果跟我一樣這樣想的話就大鑊了. 這學期的結果是輕鬆的心態加上輕敵的心態造成最爛的成績. 終於學到一點就是無論如何都要認真, 不管上過再多遍都一樣. 尤其是不要以為 電磁下+量物下 = 電磁上+量物上 這個式子中間是 >> 符號! 電磁下 這學期還是和陳俊瑋大眼瞪小眼... 不過一開始全部是Maxwell電波平面波到之後的反射折射等東西, 總算比較有應用的電磁學了. 當然這些東西在電機的電磁學裡面也有上過, 所以就繼續維持跑2000(進步了!?)->裝認真->睡覺->量物上課->繼續睡->午餐 的惡性循環:( 突然開始覺得有趣的地方就是相對論了.正確的說法是從field and potential 這塊開始是比較有趣的地方了:因為我不會 或者是說:我很久以前曾經會但是不清楚裡面的意涵 看到場運動可以推出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其實還是會感動的 結果居然發現陳俊雄老盃盃的電磁一講義裡面已經出現過的時候, 我又開始哀號了~為什麼我沒有用功上課阿~~~ 有了點電荷field的概念和運動的話radiation也就不是什麼問題了; 後來的大四上"電磁系"的生活都是靠現在打好的基礎. 相對論加入了電磁的觀點之後可是有許多fu了呢. 配合看不懂的Jackson一併服用效果加倍XD 總之考試考的亂七八糟, 覺得習題50%推演25%思考25% (簡單來說就是出4題) 實在是讓人沒有辦法學的很好. 量物下 經過了上學期的摧殘我已經知道王名儒的風格了; 所以這學期自信滿滿可以好好對付量物下. 結果呢? 結過就是我又輕敵了. 已經脫離上學期解微分方程的量物一樣進入了application 媽啦 perturbation, variational p., WKB, T-D perturbation, Scattering... 誰來告訴我這是什麼東西.... 還是花了很多時間去把老師上課講的聽清楚, 課本算式推過一遍又一遍, 結果現在還是忘掉了(cf.2007/07/01筆) 可見得只會搞懂課本會算習題絕對是錯誤的教學導向 除非你上過一遍又一遍的量物量力 就像我最後上了一堆電磁學才終於記得一樣 考試還是維持一樣的方式應付就對了, 所以稍微好一點 但是現在是變成不會寫了啊啊啊~ 結果還是老師送分的推導, 習題才拿的到分數 期末報告的話我沒有抓到物理系老師的偏好(當然是要和物理有關的量物問題) 跑去和人家報告電晶體 我是白痴我是白癡啊啊 (抱頭~) 所以這學期的量物還是在很糟糕的狀況下結束了. 量物上完的結論: 果然不是簡單的東西, 要是量子物理簡單當初也不會吵的亂七八糟 光是最初步的入門就已經讓我們頭昏眼花了(Of course, except 高憲慶 etc.) 現在還是很擔心都忘光了之後要怎麼辦? 生態概 超~級~大~爆~滿~的課... 郭城孟可不可以改一下無限加簽的習慣啊? 不太點名+只交期末報告 = 500+ 的人數 天啊上第一堂課發現人山人海的恐怖感我還是第一次上 不管他想要盡可能宣導生態學理念還是怎樣, 人數爆炸效果絕對不佳 共101每次1230之後就是直接爆滿佔位子的, 當然前面都還會有位子 害我只好每週一量物下課就直衝共101先佔位, 每次都是第4,5,6排中間的好位子 (除了進出不易以外啦) 不過只聽一堂課就可以決定要上下去的好通識課其實很少 郭老師的課可以和"植物與糧食"比擬. (還是...很多G4的通識都可以?是我沒上過吧.) 看著一張一張的幻燈片 說真的我現在也忘了主要在上什麼 不像植糧因為有互動有作業(上課小本)印象好多了 也許這就是大班制的壞處吧. 郭老師整個看起來就是有生態解說志工的風格, 有些小東西讓人會發出 "啊~原來如此~~" 的奇怪小知識也都是他講解的. 我還蠻欽佩這類人的, 可以說出一些有趣的知識, 真的很厲害. 上完課後才知道台灣和四川是如此得天獨厚的地方, 可以在小小地方上看到 如此多的生態樣貌, 只因為我們有海拔存在. 真讓人更該珍惜. 期末的報告我就沒有辦法很用心力去做了; 我很想做出什麼東西後來因為時間因素草草完成了一份沒有什麼創意的蘭嶼生態 看題目就是覺得是文章大雜燴吧? 所以也不討好. 事實上也是大雜燴, Google實在是很了不起大家都知道 所以我沒有用太多網路資料, 反而著重於討論的地方. 可惜改的助教應該沒時間體會. 桌初 盧居福還是和排球一樣的教法, 不過我覺得他桌球打的好多了. 學生太多了吧? 我是好不容易才選到的呢. 和電機系的強哥打蠻久的. (奇怪了, 又是一個跟我很熟但是我不認識的?) 打桌球我就只有一千零"二"招, 從小學打到大學都是一樣, 靠小三的時候和(忘記名字了)切磋出來的兩招發球 後拉低角度低擊球點前進落點的"快"速直球 和 斜下角前進落點側下旋球 (還有就是沒有威力的反手發旋球: 在物奧終於見識到高超的林聖軒大切角反旋) 真是不知道為什麼一點進步都沒有. 所以成績還是普普的過去了. 最大的收穫就是"稍微"練了一下正手抽球把穩定性提高了一個數量級: 從100進一進步到10進一 XD 不過那兩招發球打到現在直接破發的好像只有(建資)史書華兩招都是直接破 那次簡直是被屠殺...後來就和他學了一招快上旋前進球 (事實證明這種發球就是給會打的人八好玩的: 看動作就知道要怎麼接球了) 近物實 24選3的實驗課: 太輕鬆了吧??? 我們選了雲霧室.磁光效應.橢圓儀三項 簡單來說就是向物理系學生深入介紹各實驗室在幹嘛, 還有基本近物實驗的組合 在2F近物實驗室裡的就是一般近物會有的 雲霧室 半導體IV HeNe光譜 布朗運動 超導體 高能實驗 (咦?忘了?) 配上其他老師如橢圓儀 雷射光學 傅式光學 聲光 磁光 質譜儀.... 算是相當能認識老師及實驗室的實驗課程. 雲霧室就是用外國的設計套裝器材, 還好我們是第一個完成的, 助教對於我們把器材架好相當的滿意, 所以給了好高分XD 而為了把我珍藏已久的DV拿出來還去敗了IEEE 1394卡才能轉檔 我們雖然不是最完整的一組(因為後面的會參考我們)但是設定的門檻可是很高的! 雖然我還是覺得這個實驗就是"看到了, 喔."這樣子而已 而且第一次就看到了, 感覺其他組看很久才看到好像很奇怪 我們好像第二次上課就準備完成, 約一個週六出來拍DV就完成了... 輕鬆:> 磁光效應的話學的不是很好, 是用雷射光學量取反射和折射在磁場影響下的變化. 想一想就可以了結的實驗 但是理論卻讓我吃盡苦頭:< 再配合物理系的人也不太懂得lock'in amp 我算是專業?! 橢圓儀的話算是貴儀,有用到覺得感覺不錯 畢竟可以自動用programming去量測薄膜特性還不賴, 前提只要知道概略模型及材料就可以下去fit 被我們拿來量h和t的R, T其實是大材小用... (啥? 我只是想量Brewster angle?) 後來更有趣的事情是我們覺得奇怪, receiver的接收在正打正收都很小 電機系的壞毛病就是把它拆開來看XD 劉芋頭剛好也想拆開來玩,於是...... 就把它修好了。 天啊! 幾千萬的儀器經過多次使用都沒有人發現裡面的螺絲鎖歪鬆掉對不準了嗎? 天啊! 幾千萬的儀器就被我們趁沒有人的時候拆好玩的嗎? 在期末報告的時候報告了這件事情讓下面教授每個人都鐵青著臉: 還好沒被我們這群小鬼玩爛, 呼~~ 不過, 調整之後劉芋頭和我興奮的看著接收器的數值爆表了... 光子數從原本的10^4一下子就衝到了10^8 還只是低反射率而已... 好吧, 我承認物理系要的都是相對值而已, 但是你不覺得這樣抗雜訊(~5*10^3)比較好嗎? 期末報告的時候就是報告橢圓儀, 雖然只是一個比較好用的儀器, 但是可以做的事情還蠻多的. 我覺得我的報告在這次開始有些微的進步了. (雖然看到時聖于的動畫很驚人...不過那是因為雲霧室真的很無聊?) 教授群雖然會問問題但是都是可以handle的範圍內. 不過報告這麼多組實在是一個折磨 報到隔天繼續實在不容易啊 總之近物實雖然很好, 但是太輕鬆了. 可以再操一點或是自我要求做更多事 像是深入探討之類的也是可以. 如果只是想介紹近物的話不妨多做幾個. 插曲: 本學期正式認識小白; 在學期中買了一台apple小白機的小白(Mac OS真的好炫啊) 之前都只知道很用功拿書卷的小白其實還蠻搞笑的(和傳聞中一樣) 不過後來小白就出國了. 謎之聲: 電機系也是這樣搞啊: 搞出一個光電實驗 但是一學期要做10個!! 好啦, 他有設計過一個實驗"應該"是3小時完成的. 半導工 吳志毅開宗明義的就說了, 這是一門介紹性質的課程, 教科書一翻開不會有太多的東西: 就是知識(in text) 總之就是背科對吧? 所以就是按照課本的講解配合一些以前在業界(似乎是Intel?)的狀況 我也很無聊的把課本用黃蠟筆"畫"完表示念完了... 考試就真的考背書的能力, 沒辦法, 這是介紹如何做半導體的課啊 Semiconductor, Thermal process, Lithography, Etching, Implantation, CVD, CMP... 最後是Integration 把最基本的製造過程講解過一遍就是這門課的目的. 所以只要會看書就好了. 報告的話我是講metal gate FET 設計投影片的方式太嫩了 而且沒抓到重點 又不像另一個把所有東西都報完, 我很在意超過時間所以刪了很多東西 所以報告成績不是很好. 以後要多學習如何濃縮精華, 面面要俱到, 時間要掌握, 以及投影片要好. 這學期好像做了四個報告, 累積不少經驗值在下學期開始成長了. 應數三 還是讓吳俊輝上課, 只是現在改和"比較熟一點?"的大二一起上 上的是複變和特殊函數的部份: 老師還是慢慢講講清楚, 但是習題不夠絕對是學數學的致命傷.(我就是沒買Arfken, 怎樣?) 所以還是考的很糟糕. 上課我都聽懂了, 考試還可以openbook, 還有什麼不行的? 沒錯, 吳俊輝就是會設觀念的陷阱題就是會跳進去 每次都覺得和他爭那一兩分很沒意思, 就是跳進去陷阱了嘛. 可是他就是帶著奧林匹亞的習慣讓人要分數, 沒辦法. 現在還是只會亂繞圈, 還有亂用特殊函數 反正要用再查, 對吧? (會真的這樣想你就栽死了) 吳俊輝也察覺到我是以打混的態度要過這一科的, 雖然成績還是上90, 但是他有給我警告... 老師, 對不起, 我這科真的有想要打混掉. bonus課程是五行, 從金木水火土開始到天干地支 看來我上學期直接從八字開始是跳著上了XD 近物 熊怡啊...真的是讓人睡覺的老師 哪有人開堂就說我也不會敎近物, 所以會按課本上的? 我相信他很會近物, 可是他真的不會教書:( 推算式還會掛版 拜託這是近物, 喂! 相對論? 電磁課本有 原子能階. 薛丁格? 量物上 好像只剩一些實驗像是拉塞福和光電效應吧. 考試也真的就是照本宣科 考習題和推導. 其實我不覺得這和普物有什麼差別, 只是多深入一些因為不用放重點在力學熱學而已. 作業出很多倒是真的, 每次都是和大黃(黃奕鈞), 小豪(葉人豪)對答案. 考試好像也因為疏忽所以考的不是很好吧? 光電導 林清富是個很有熱誠的老師, 雖然說好像很多人因為風評不敢跟他... 一副就是很想講清楚, 很想塞東西到你腦子裡的樣子 同時也補充了很多東西(不對啊, 光電導根本沒課本啊, 全部都是投影片) 不過說了很多東西我那時都不知道他算是光電導裡的東西 像是色彩學, Gaussian beam, 雷射, 傅氏光學, 光電效應, ...etc. 結果我還是不知道學了什麼東西: 畢竟它是導論嘛. 我在其他的電磁課程中學的多太多了. 他上課也很會喇哩, 但是是看到下面倒一片的時候才會. 畢竟, 星期五下午準備放假嘛. (呼應阿輝的說法: 每次看到他抱一堆書就會想:有這個必要嗎?) 考試openbook帶那麼多東西幹嘛? 我只要帶該帶的公式和電磁課本和講義就好了, 反正怎麼考都是王神在前面啊. 專題 經過了一學期阿碰的電子三, 我在寒假前問了老師能不能跟專題. yeahbo好像也是這樣跟進去的... 於是在上學期末就開始了簡單的量物數值模擬. 由於我在上學期的量物有上過, 看到量子井跑出來還真的會小感動一下 不過數值的訓練很快就結束了,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相反的, 佳伶那屆就訓練一大堆題目, 是人的問題嗎[I don't mean to hurt anyone]?) 總之就是馬上拖人進了實驗室開始見習. 但是好像也沒有花太多時間一樣, 應該還沒開始做實驗吧. 反而是定期的meeting讓我了解不少研究生等級的報告, 受益不少. 現在看起來, 還真是涼的專題啊: 做個三題finite-diffrential就結束了... 要是我那時候不是跟阿碰的話, 現在又會是如何呢? *生活* 大三下的日子輕鬆許多, 至少我是這樣覺得. 除了在期末為了很想做好但是有一堆報告更重要要做而犧牲的生態學報告以外, 還有要努力背誦的半導體工程 然後二四早上好像會跑去做一下近物實驗的樣子. 不然就是在圖書館或是pc室度過, 還是一點樂趣都沒有. 但是, 輕鬆許多的意思就是成績會一落千丈. 28學分的課程你敢輕鬆對付? 你一定會得到報應的. (後來證明: 這學期的確是最輕鬆的學期之一, 不用28學分也可以搞死人) *暑假* 暑假開始就在實驗室裡面, 開始接觸OUM的東西 老師一直說要做模擬, 結果還是做實驗 一開始說我要做光學, 所以找了台二手3000塊的電腦來 配合光纖量測系統, 要叫我先做micro的R,T,n量測 結果這個系統還沒架成就被派去OUM了... 這系統唯一的功用就是物理辯論比賽中成為我虎爛的證據 XXOO#$@&!還可以做穿透蛋白還有fit cauchy公式是吧? 根本就搞錯方向的實驗還虎的人一愣一愣的. 說到那個辯論比賽也是澄鴻扯我過去的, 原本欽賢王也要拉我去, 結果他變成工作人員了!? 小葉想說要參加, 好吧, 那就全力做好吧? 反正嘴砲大賽我怎麼會怕呢? 十個題目很快的我就分析了八個給小葉, 約出來做了一些"偽科學"的實驗 以相當不嚴謹的態度, 相當簡單到簡陋的實驗器材 配合莫名奇妙的模型架設 感覺起來我一個帶頭扮黑臉帶小雞衝 這是我第一次以領導者的方式去帶團隊完成任務 感覺起來不是很好, 因為想法被我一個人主導而加上討論, 變成是我的東西為主 學弟們都被我的氣勢嚇到了, 覺得自己說的沒有道理或沒有信心 開玩笑, 是你學物理還是我學物理啊? 我是在唬爛你看不出來嗎? 不會虎爛參加什麼嘴砲大賽啊? 學弟們的缺點就是太認真太不會虎爛了, 拜託, 加強一點自信心好嗎? 像是用很不精確的態度量的"蛋白質透光會發紅"這題: 辯論當天才知道是拿手電筒照手的時候透過的光是紅色的? 我之前真的就只想著蛋白拿去照光而已啊啊啊~~~ 當天辯論的時候(還是決賽, 我申論)對手一整個傻眼, 我們準備的和他們準備的完全沒有交集 是要從哪裡去質詢啊? 而且我還提出相當像樣的fit 天知道那是拿什麼鳥光源配合我早餐吃的煎荷包蛋量的啊! 其他的題目就別提了, 做的最像科學探討有光譜分析的都是這樣了, 其他像用鹽巴探討雪崩, 用加熱板烤東西就別提了 好像只有真的用石明豐的那組光學儀器量的不知道什麼題目是正當的做的吧. 但是, 四隊大專組(台大物理,夢想家,淡大A,B隊)被我虎的一愣一愣的 應該就是我的氣勢吧. 有誰知道我真的是在唬爛, 不騙你! 也因此終於贏過高憲慶的夢想家隊, 他們的嚴謹態度加上強力的理論推導差點讓我們輸掉 淡大的帶隊教授好像很不能理解為什麼半調子科學和強力理論隊可以贏過 他們的嚴謹實驗吧. 因此莫名奇妙的贏得一個物理辯論競賽第一名 其實只有四隊而已. 真的是唬爛的。 還有就是第三次當輔導員的WCS: 這次是接待馬來西亞帶隊團, 還好有人帶隊我不用負太大責任 這次當輔導員就駕輕就熟了, 遺憾的是大家都在玩殺手, 只有欽賢王努力的再延續吹羊這個優良遊戲. 這次我和"老"輔導員簡揚庭學長一起惡搞 想要成為第一個拿到獎的輔導員XD 結果我在第一場問問題的時候聽到 "編號300, bnn, 請問你的第一個問題..." 看起來司儀真是不疑有他啊XDDD 站起來的時候知情者都在偷笑 教授好像也有點傻眼(噗) 真的手冊上編號輔導員是00啊. 不過這屆學員素質下降不少: 到第二場秘書才警告我們不要剝奪學員權益 第三場就因為沒有問題趕緊動員輔導員群問問題 結果我和學長以各兩題平手:P 不過我還是搞不懂海報競賽的惡趣味啊QQ 繼去年的大富翁之後, 今年是從卡片遊戲的"化學王"出現了... 教授們還裝的一本正經的想搞懂這到底對推廣化學教育有什麼幫助 噗 馬來西亞的小女生胡德虹是這次我的小隊員,她在最後一天的午宴提到了 馬來現在對華人的打壓, 對華文的不重視和獨尊馬來語和英語的趨勢 這是一多民族國家面對融合的處理手段, 為了避免進一步的族群對立而從"書同文"開始 可是現在對那邊華人就有被打壓的感覺 也有跟我們提到華人依人口議員的席次應該可以佔多數 可是因為政策的打壓及華人的派系意識太重, 一直沒有辦法發聲對抗 甚至連華文大學都沒有下文, 讓華人覺得沒有大學念沒前途就自然從小不念華文學校 連他們的高中都是獨立(類似私校)的, 未來也只能出國像是到台灣香港大陸進修. 我記得在新加坡這個華人佔超過六成以上的島國, 也是有一樣的問題, 同樣的華人都是被統治者持續的打壓. 眼看著大陸在未來的崛起, 華文學習風又開始盛行 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世道呢? 申請上機械系的同寢室友小隊員中一中陳XX很遺憾沒去申請物理系, 經過我的一番開導之後 似乎還是不知道我在說什麼(這很正常, 沒什麼人聽的懂) 結果我也不知道後來怎樣了, 只記得和我借了一本微積分10ed. 我也忘了要回來. "度假"回來老闆還特地問我那是個怎樣的營隊, 好不好玩... 看來對於我到大三還在玩那些高中生的遊戲 並"荒廢"一個禮拜的實驗室見習很在意 可是還是笑笑的樣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