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k54th122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課表* ┌──┬──┬──┬──┬──┬──┐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 1 │ │ │ │ │ │ 生醫工程概論 3 合開 ├──┤ │ │ │ │ │ 光電電磁學 3 張宏鈞 │ 2 │ │ │ │ │ │ 非線性動力學概論 3 龐寧寧 ├──┤ │ │ │ │ │ 電工實驗(通信專題) 2 葉丙成 │ 3 │ │ │ │ │ │ 生醫工程實驗 2 TA:施逸優 ├──┤ │ │ │ │ │ 光電實驗 2 楊志忠 │ 4 │ │ │ │ │ │ 專題研究 2 彭隆瀚 ├──┼──┤ │ │ │ │ │ 5 │生醫│ │ │ │ │ Total 17 ├──┼──┼──┤ ├──┼──┤ │ 6 │ 生 │ 光 │ │ 非 │ 通 │ ├──┤ │ 電 │ │ 線 │ 信 │ │ 7 │ 醫 │ 電 │ │ 性 │ 實 │ ├──┤ │ 磁 │ │ 動 │ 驗 │ │ 8 │ 概 │ 學 │ │ 力 │ │ └──┴──┴──┴──┴──┴──┘ *課程* 看到本學期才出現的兩門新實驗:生醫和光電。咦,好像還有一門必修是吧? 糟糕,這樣就還要再上一個了。 半導和電磁波同組,刪。數電和網多,刪。電機機械,刪,自控,ㄟ?微處沒了。 看到drop助教聽說通訊變很熱血,嘿嘿嘿...... 生醫有chip和ECG,光電是自動帶入,嘿嘿嘿...... 好吧,這學期就三實驗吧! 管他別人怎麼說,上學期四研所加電工實加GRE都過了,三實驗的滋味不知道怎樣? 再配個生醫概以免完全沒背景吧。 又看到物理系好評的pnn,就去看看囉。 本學期算是學分數最少的一學期,大四下嘛,大家都是這樣啊。17學分。 最‧好‧是‧這‧樣。 生醫概 合開的課,買了一本磚頭就是照上和介紹。 介紹CT和MRI還蠻有趣的,電信號算是我們的專長吧,以及放大電路的設計,都還ok。 還有醫學影像處理及超音波等等,同時配合有基本生物電和生物學。 沒什麼印象了,不過就是大拜拜加概論吧。 光電電 老伯伯之二,開這門課連啊碰都上過。算是歷史悠久的必上之課。 又好混。(咦?) 總之就是照課本照講義照考古題(咦咦?) 介紹了波導(科科)、介面折射反射(科科)、高斯光(好啦,這沒上過。) 有算學到一些小東西,和光學系統的疊算。 考試還蠻難的,如果不看考古題的話。可是好像是open books可帶考古題? 非線動 身為電機系跑來上物理系選修,又沒什麼人,又是動力學,老師印象應該不錯。 和物理系學弟一起修怪怪的?和小葉在這門課比較熟一點。 pnn果然不錯,人好上課也詳細,推導是用投影片也會等大家抄,我就不用課本了。 算是微分方程物理版,非線性加入。有連續也有不連續的,介紹有些還有用的理論。 像是開放性渾沌的方程等等,居然可以從簡單的有序出來,經過演化而成無序。 算是學到一些東西,有限的混沌。 當然還有一些非線性的部分,不過忘得差不多了。 只記得都坐在前面幫忙換投影片。 最後有機會可以坐在古舊的共同大樓上課感覺還不錯。 專題 老實說這學期做什麼都忘了。不過應該就是跟著做量測,量Pulse量DC吧, 同時有在交接給學妹,還有設定NI那張自動卡和切換IC的東西。 用了一個複雜系統也量過幾次就沒機會用到了。 然後五月去了兩趟台積電,還蠻酷的。可以有機會去看到他們在做的,反而去幫他們 作debug,那個Mark真的很強。 看了才知道專業的Labview設計者的寫法,結果只學到皮毛--外觀要炫。 結果去兩次搞定之後,啊碰就把我當成寶了。哇賽,主動去幫台積解決合作, 又是在最忙的時候抽禮拜三去。而且去兩次就可以量了,系統也是我寫的。 真的是好話說盡啊。專題於是拿了很高分(誤)。 光電實 從簡單的開始講。 共計十個實驗, 分三階段三三四約時間作。然後三個報告一起交。 比近物實的loading大些,不過和葉博和佳伶一起的話沒麼問題。 常常就約在生醫實驗室做報告XD 阿輝也是同時一起修的,他好像也是三實驗吧。 不過據說是電子實驗三、近物實和生醫實。(整個level就差一截啊,笑) 光電實就有PL,EL,全像,太陽能,色彩學,模擬,光纖,液晶,還有啥? PL都是葉博在罩,太陽能和光纖有的沒的很普通,模擬就是跑軟體也沒什麼, 色彩學倒是被助教狠狠電一頓。真的,過‧太‧爽。 沒有好好準備寫的預報就是被丟掉,名詞回答不出來就是亂講,真的是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不過色彩學還是有詳細理解之後做實驗才有意義,助教算是用心了。 同時也是相當複雜的一個實驗了,研究投影幕和投影機=.= 印象最深就是每次實驗結報一張比一張精美的--小畫家。 葉博和佳伶常常就是不知道我在堅持什麼。 後來阿輝好像在下一屆光電實看到所謂前人的報告時候,總是會讚嘆不已(科科) 生醫實 和阿輝很熟就是這學期了。DSP的優秀學弟,國科會大專生專題。 初選就四個,孫神,piggy,我和學弟。原本好像沒有孫神吧,想說要三個一組說。 後來yyshih人不錯懂得也很多,兩個兩個一組學到的還蠻多的。 阿輝又是普生強者,piggy是李百祺作超音的,孫神是微處的背景,我是物理系的XD 擺明就是來亂的,科科科。 所以就輪著上去報告,我報ECG,piggy報DNA和RNA,孫報電路EEG,阿輝報什麼忘了。 這次設計有點差,不過報告的練習又進步了。 進去以前的微處,哇,十二張大桌用前六就夠了,一人一台電腦還有剩。 於是我後來用兩台XDD。 還有進六套NI麵包版,利用NI和Labview做的統合電路實驗套件,有示波器,有電源, 有數位頻率產生器等等,不過我是把他的DAQ直接拿出來用就是了。 這套是很酷,可是不符電機所需吧,如果要好的實驗經驗的話不適合用這套。 一開始就是生物晶片,第一次(應該也沒有以後)踏入基因中心做生化實驗。 先去過生科館做一些準備練習,以及基本操作。微量滴管滴滴滴...... 臺大醫院後門上樓,基因中心還蠻酷的,很有研究單位的味道:有離心機,有各式試管, 有不知名液體及儀器在動,而且就在位子旁。很像電影中的感覺。 然後就是照recipe操作轉錄轉譯分離DNA,然後放去水浴明天再見XD 隔天來就是取影像,掃描出來真的就很酷。 看到一個一個光點,紅綠好不漂亮。 至於要分析什麼可以做什麼,現在忘得差不多了。 再來是ECG套件,就照做照biopac的分析量心電圖。簡單的實驗簡單的報告。 馬上就是實驗三,還有半學期的主題--生體ECG電路。 孫和piggy的就是沒什麼問題的無線ECG傳輸,很通訊。 我們不知道要做什麼。 找了一下資料,想到我的通訊實驗,嘿嘿嘿...... 要不要把兩個一起做一做一起demo?要是我那時候心臟大一點應該可以創紀錄吧。 (第一個修兩實驗共用一個期末project的白目XD)並不會沒搞頭啊, 我可以在通訊做無線;在生醫量放大電路,我做後端信號系統。 可惜後來沒這樣做。 這時候反骨發作:我就是不要量人的?好吧,量魚好了。 魚......大概買條魚來吧?還要打昏,有的沒的,要壓......不會動的好了。 烏龜怎麼樣? 哪裡來的烏龜啊......咦? 總之就開始survey也找到相關資料了,有人寫了碩士論文(中央)。 好,那就是無線烏龜ECG。畢竟線不可能接到爬爬去。 然後就開始了一連串的電路設計。兩三級放大,測一下發現烏龜好像只比人小一級, 還是可以拿人來測試。放大做完了,低頻效果也不錯,意外的可以使用無線傳輸? 低頻率的烏龜心電圖再適合不過了。 然後因為不想買一樣的無線類比模組,就買了一個數位的。 然後發現糟糕:沒有clock。又沒有ADC,怎麼辦? 終於經過仔細研究和IC查找,用克難的logic gates兜成coded digital傳過來。 前面是sync seq後面是8 bit信號,頻寬又少一半。 這樣搞出來還真的很XD。用NI DAQ Labview搞了一個介面收信號,總算可以用了。 烏龜啊......哈哈。 真不曉得哪天看到的,醉月湖旁物理系前有群烏龜曬太陽=.= 於是挑了一天和阿輝帶了水桶就出發。阿輝很貼心的帶了撈網?撈魚吧? 烏龜還蠻警醒的,人靠近會跳水的。 試了幾次還是用撈網去水裡撈吧。沉下去就不起來是怎樣? 後來阿輝成功追到近岸漂浮的烏龜,用力一撈! 成功的撈到一隻還蠻大的烏龜說。於是兩個小時帶著戰利品回去生醫實驗室了。 醉月湖撈烏龜記XD 後來就把烏龜養在大垃圾桶裡,還很貼心的放了一塊大石頭給他爬(還是很小他不爬), 以及用醉月湖的池水泡他。養了兩個禮拜做完實驗就放回去了:水桶一歪他又回去了。 謝謝啦,烏龜兄!弄傷你真的是不好意思,早日康復囉。 總之就是用冷凍的方式讓他不亂動,冰塊還是去體育館A的, 然後拿電鑽鑽頭鑽小孔,用磅線的針當probe(還真克難)刺下去。 烏龜也是有第二肢導的:所以我們只鑽三個孔。其實有看到流血。 然後用牙粉固定probe。然後就讓烏龜回去游水了。下次用的話就把針插上孔, 可以量的到信號。 我們積體化的兩塊模組一塊用9V電池,一塊在NI麵包板上。demo有成功用示波器看到 然後無線模組也可以傳過去,只是Labview看到的波形不漂亮,沒辦法,頻寬125Hz=.= 總之就是交出去了,很酷ㄋ。 piggy和孫整個就很傻眼,看到有隻烏龜在垃圾桶游來游去就很爆笑。 然後聽到電鑽鑽烏龜也很無言=.= 我看他們兩看我們demo的時候也很high啊,看著烏龜可以量也算是第一次吧。 通信實 葉丙成也是一個high咖,比鄧志松還嚴重。美式作風加上熱血100分,通信變超操。 不過說真的,每週一個simulink要交,每周五要上課講解,期中期末報告, 國外風格訓練也紮實,只差沒有書面作業了。 以前的實驗一二拆成每周出一項,習慣後還可以。只是要模擬出正確的東西很重要, 還有和haykin的痛苦奮鬥。 ASK、PSK、QPSK、然後是有的沒的simulink大混鬥,加上cc code hard, 通原又被翻過一遍。結果好像都是在家裡或是生醫實做的模擬。 然後是FPGA,都靠數電王者IMO解決了。 期末後來沒用生醫,決議是做QQQPSK,根據鐘佳德的一篇論文。然後把他加到FPGA上。 因為無線太麻煩了,就做有線吧。 後來做硬體的好像只有我們?搬了大陣仗去電二225報告。 中間專題是bluetooth,因為很難做所以期末不是做這個。 用了獨特的灰色藍色投影片,粉綠粉紅還蠻特殊的。 報告的風格讓pcyeh就覺得我是強者XD非常的強勢讓人沒什麼問題。 即使報告者唬爛一通(還被抓包XDD)。 期末的話就是IMO個人秀,FPGA realization。從QPSK到QQQPSK的寫法都是FPGA, 然後中間有cc也是FPGA實現,傳導通道的8 bit noise Gaussian也是用FPGA加出來, 做不同SNR的傳輸測試。全部由IMO一人包了,我幫忙提供意見和抓bug。 後來又用顯示模組,因為要傳些什麼吧?Lenna真是經典,就她吧。 所以又用SRAM寫進去,再用LCD顯示出來。(修成320x480) 最後demo就看到我和便當報告理論和實驗結果(實做的錯誤率對SNR),IMO獨秀FPGA。 demo就看到Lenna投影出來,原圖和傳過去的圖一比。 換QQPSK、QQQPSK。還有換SNR,全部都是用撥子開關設定的! 然後就看到noise很大的Lenna就雜訊,很酷ㄋ! 雖然有點冗長但是看到Lenna經過系統傳出來,哇。 我想我們的demo應該也是impressive吧。 另外一提,是第二次在學校睡實驗室說?反正就是有一次是在生醫和孫等混到11點多, 看看漫畫到12點多就併椅子睡生醫。 通訊則是demo前一天拼到晚上,看著IMO拼出來的Lenna就是那個晚上傳成功的。 好像是34點吧。後來小睡一下就趕快生實做錯誤率的圖,ppt趕快生一生趕報告。 真的是熱血滿點的實驗啊。 *生活* 剛開始算是輕鬆的時候,還有念點書,晚上回家坐公車還看一點GRE。 後來考AWA練了七篇吧。考出來4.0還普通爛。 之後就待在生醫比較多,通訊比較沒有自己的感覺(電腦又慢)。 幾乎就是住在實驗室吧,早上就是進實驗室,上完課又回去電腦前。 有空就是做一下生醫模擬一下通訊寫寫光電預結報,幾乎回家就是睡覺。 周末就是光電電作業、生醫概作業。忘了這時候是玩什麼了,反正有一點點在念GRE而已。 然後就去考了。 450,吃不飽餓不死的成績真糟糕。 生活算是水深火熱吧。喔,好像還考了預官?那就選砲兵吧。 結果,故事才正要開始...... 畢業典禮,當天還是高興的從生醫實驗室換上學士服出來拍照。拍完再回生醫實驗室。 物理系畢業代表是高憲慶(酸酸的...嘖),電機好像是小米姐? 好像沒有特定和誰拍照啊?主要都是電機系自己辦的拍比較多, 結果我一張都沒有留。都是別人拍我。 只記得是阿龜吧?電機系致詞的時候還蠻好笑的。 *暑假* 龜在生醫實驗室的日子不多了,通訊好像到七月六號吧。 然後就是阿碰那邊交接完,整天等當兵混混過。好像在玩波斯王子的樣子, 結果也沒玩完就去當兵了。 入伍到了成功嶺,正式結束大學生活的日子。 四年,就這樣完了。 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士、物理學士。 198個學分的歷程,系排名12/176一次書卷獎,92.25普通的平均,其實, 都不算什麼。 真正的未來,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