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lmus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Walter Walter版貝多芬第九有五種, 1947年 美國Bruno Walter Society原盤 華爾特最具現場熱力的錄音, 花了61分40秒, 音質在CD化以後,仍是所有錄音裡最差的一種, 全曲華爾特的主張一以貫之,尤其第二樂章 緊迫感、推進力不斷。 日本樂評渡邊河彥提到, 華爾特40年代在美國的演出, 受Toscanini的影響, 尤其重音變得強烈,由這個錄音的第二樂章, 或許能獲得若干驗證。 1949年 美國CBS原盤 費時65分08秒 與47年版相較,這個錄音沒有現場演出的不穩定感, 前兩樂章仍舊具強烈推進力, 但到了第三樂章, 華爾特特有的纖細歌唱性充滿整個樂曲的流動, 誇張一點地講, 給人好像是天籟佳音的感覺, 不過第四樂章顯得散漫, 聲樂陣容也不堅實。 同1949年,第四樂章加入53年再錄音 費時65分37秒, 新錄音的加入,並未使整個樂曲有不協調的感覺, 反而讓戲劇性以及音樂性更豐富, 樂曲的流動自然順暢, 雨前版相比更具味道。 1959年 原美國CBS盤, 費時70分51秒,速度設定明顯遲緩, 但華爾特卻營造過去較不顯著的古典造型, 基本上第一樂章的造型和前幾個版差異不大, 他的意志力不斷在樂曲的推薦中茁壯, 深刻的精神力成為樂曲的堅實基盤。 但整體而言,較為緩慢的節奏,確有一種華爾特 音樂裡未曾有過的絕望情緒? 第三樂章如歌的旋律令人陶醉, 表現是所有錄音裡最為獨特的, 仔細聆賞,旋律與旋律容同在輕聲細語般, 浪漫的味道濃厚。 第四樂章的錄音顯得薄弱, 聲樂陣容不佳。 1959年重錄盤 與前錄音差異不大, 情緒的表達更為濃烈。 終樂章明顯優於前者,華爾特的意志力以及 樹立的樂曲莊嚴感,在此獲得成功的效果。 -- 爭是不爭,不爭是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ts40040.tp.si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