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lmus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對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做版本比較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因為在眾多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版本環伺中,想要區別出版本之間的特色本身就不容易。尤其近幾年來的許多版本幾 乎將貝多芬交響曲的各種演出方式發揮殆盡,對於指揮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想要能 夠有好評又別出心裁實在相當困難。尤其近幾年來古樂的興盛,除了樂器上的改變, 曲目本身流傳下的諸多版本皆已被錄成全集,使得新的錄音也越來越難有所特殊之處 。而最近David Zinman所錄下的全集更可說是宣告了各式樂譜版本的終結,值得一提 的是,Abbado竟然還有辦法率領柏林愛樂擠出義大利式的全新創見,著實殊為不易。 比起來Weller的演出似乎就不足道也。 Chandos當初推出這套錄音,就是看重Weller的精準指揮風格、與一絲不苟的詮釋手法 。Weller在每一首交響曲都相當仔細的琢磨,整體而言是以偏慢的速度演出,結構穩 固毛邊少,錄音屬佳,低音處震撼人心。 第一號交響曲Weller以穩重的節奏前進,刻意強調的定音鼓及銅管聽來相當過癮,尤 其是定音鼓。由於此時貝多芬的創作思考還未脫古典時期,定音鼓的突出會比較接近 貝多芬的原始想法。第四樂章還處處可見Weller的刻鑿痕跡。 第二號交響曲實在是太緩慢了,顯得過度笨重而不夠輕巧,而不是靈光一現的方式。 許多地方感覺略顯笨拙,這是相當可惜的。而且第三樂章也太過兇暴,不夠清新亮麗 。第四樂章才比較進入樂曲的狀況。整體演出不像克倫培勒的緊密莊嚴,明明沈重又 想裝輕鬆,令人感到有點突兀。 第三號交響曲Weller的演出較為平實,跟伯恩斯坦的「乩童」版比起也樸實多了。第 一樂章氣勢不錯,然而就是缺了點激情,導致這個「英雄」似乎有點嘔氣。第二樂章 陰暗面足,氣氛灰暗夠動人,相對的也犧牲了銅管的音量,感覺不夠過癮。好不容易 第三樂章,到了法國號三重奏部份銅管聲音終於出來,然而卻不夠嘹亮,比起蕭提的 芝加哥版略遜一籌。第四樂章低音夠重,有「磨刀霍霍向豬羊」之感,弦樂卻也相當 混濁。 第四號交響曲第一樂章開頭陰暗面的表現實屬佳作,因為大部分的指揮常常等不及後 面光亮處的出現,情緒會有點激動而使得陰暗處的結尾不穩,Weller在這個地方就比 較克制。而且光亮的透出是採取間接的方式,而不像克萊巴直截了當的突出。只可惜 後略顯僵硬,似乎過度禁慾,尤其是第四樂章並沒有很強烈的情緒激動,總感覺還是 不夠明亮。 第五號交響曲味道比較對,演出凝重緊密度高。詭異的氣氛營造成功,第一樂章開頭 就聽得出Weller的風格。第二樂章與第三樂章沈穩嚴肅,凝聚力高,尤其音色相當飽 滿,音量控制得宜,弱處極弱、強處夠強。第三樂章銜接第四樂章處就有點不穩,這 是唯一的敗筆。在全曲結尾處渾厚結實,銅管嘹亮華麗。 第六號交響曲掌握謹慎,Weller演出比較接近我偏好的速度,尤其是前兩個樂章。如 果太過快速就失去了鄉村田園的輕鬆味道。可惜第四樂章突出性不夠強,定音鼓表現 雖不軟弱,然而卻淹沒在銅管聲中。不過在幾個關鍵處適度的加速,還是可以看得出 Weller的巧思。 第七號交響曲味道跟蕭提很接近,都是採取大幅度的格局,卻不像蕭提刻意將細節忽 略,因此也比較沒有像蕭提一般粗獷的特殊風格,經過仔細修飾的弦樂更顯用心。第 四樂章法國號的刻意突出使音響更為平衡,木管優美動人水準高。 第八號則是循序漸進,將速度逐漸稍微的增加,然而還是以稍緩的步調來詮釋。對於 第八號的演出我個人是比較偏好慢的速度,木管的演出令人讚賞,尤其第三樂章中段 木管與銅管的對話真是浪漫無比,在輕鬆的節奏下更是優美。第四樂章的強音C令人印 象深刻,弦樂的強度不在話下。 第九號交響曲第一樂章Weller依然展現穩扎穩打的詮釋,步步謹慎。第二樂章刻意突 出木管,用來平衡過度強烈的低音,節奏明快輕鬆。第三樂章浪漫無比,Weller的演 出令人回味。第四樂章刻意強調的低音提琴與定音鼓,以及開頭緩慢的速度讓人印象 深刻。後面速度加快,可惜錄音回響卻太多,人聲不夠清晰,歌手演唱也略嫌不穩。 第十號交響曲演出極少,小弟手邊也沒有馬利斯指揮倫敦交響的版本,因此略過比較。 Weller的版本演出並不算太壞,嚴格說來可以說不錯,某些部份演出還有Isserstedt 遺風。然而可惜的就是沒有強烈特色與風格,陷入了貝多芬交響全集版本的洪流中, 無法留下太多的痕跡。要說真正能留下痕跡的,也只能說是那只剩一個樂章的「第十 號交響曲」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8.173.117.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