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lmus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deutschegrammophon.com/imgs/s300x300/4749842.jpg
一、兩個月以前,我就在期待這張唱片發行,最近終於上架了。 錄音年份:No5:1953 No7:1958 貝姆指揮柏林愛樂演奏。 貝五是貝姆在 DG 錄製的第一張唱片, 從此開始了他與 DG 的合作生涯。 六零年代以後的貝姆,演出風格相當端正嚴謹,充滿古典的對襯; 不過端莊的風格是晚年特有的,五零年代的貝姆與晚年差別很大, 可以考慮聽聽這張貝五,從第一個命運的動機, 就可以感受到充斥著浪漫的風格。 比較特別的是銅管奔放的演出,搭配樂曲緊湊的節奏, 成功地在第一樂章營造出淒美而兼具熱情的氣氛。 在這張唱片之前,貝姆主要是為 EMI 錄音, 不過 EMI 當時是李格的天下, 這位名製作人主要的合作對象則是福特萬格勒與卡拉揚, 這兩位名指揮分別代表指揮家的老一輩與新生代; 而在戰後的禁演令結束後,力求在事業上突破的貝姆, 則尷尬的介於此二人之間,錄音機會大受打壓, 是在這種氣氛之下,貝姆才開始為 DG 錄製唱片嗎? 看來很有可能。嗯.. 在悲慘淒厲的第一樂章之後,是第四樂章的勝利謳歌, 的確是一張很適合作為「重生」訊息的唱片。 《大指揮家列傳》曾說過貝姆指揮需要「靈性」或「魔性」的作品時, 會因為過度流暢而失去張力。其中舉的例子就是貝七。 嗯.. 真的是這樣嗎?我倒是不覺得。 至少在這個錄音之中,貝姆同時展現了音樂的層次感與爆發力。 這次錄音與前次的貝五相差五年, 除了錄音技術進步為立體聲以外, 也可以依稀聽出貝姆風格的改變, 主要就是造型的層次感開始明顯, 跟五年前最大的差別在於,五年前是以熱情來驅動樂曲前進, 但此時則更多了幾分自信, 除了高潮樂段之外,過門的樂段或慢板已經呈現自然流轉的風格。 最精采的應該是第三、四樂章, 第三樂章是一種靜中帶動的風格, 累積的能量在第四樂章中轉換成奔放的節奏。 是一種力與美的結合。 -- 當然,雖然我喜歡莫札特,但並不認為他的每首小品都是佳作; 不!我知道,比如他每首奏鳴曲不全都是偉大作品,但我畢竟還 是喜歡他的每一首奏鳴曲,因為它們都是莫札特的作品!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72.124
trinax:有自己的見解就推 203.204.141.75 07/15
rex:請問和日版貝姆的貝多芬全集是同一版本嗎? 218.164.153.25 07/16
Bahamut2:日版貝姆貝交全集是70年與VPO 210.68.233.73 07/16
Bahamut2:70年代 80年之後他又再錄一次貝九 就降~ 210.68.233.73 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