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gallant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作者: e22123456198 (我不想當好人!我是壞人)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方世玉 時間: Mon Jun 6 22:36:01 2005 ※ 引述《bruurk (一切的一切)》之銘言: : 有關於方世玉和洪熙官之類的題材電影 : 也拍過不少 : 感覺也蠻具有傳奇色彩的 : 請問有真實確切的事蹟嗎 : 不過聽說他們好像是少林寺出來的 : 跟少林五組有關嗎 來吧!! 又是拜估狗大神的... from http://isubculture.ichannel.com.hk/B/B003/B003_007.html ======分格線======= 分格線裡面我只擷取原PO想要的的..... 至於內容我想還是看網頁比較好...較清楚! 而分格線外只是確保該連結失效時還有文章可以看!(就當多餘的這樣....) 文中提到嵩山少林大火這段: 當 時 逃 出 了 十 人 , 但 走 生 的 只 有 五 人 。 他 們 就 是 蔡 德 忠 、 方 大 洪 、 馬 超 興 、 胡 德 帝 和 李 式 開 。 五 人 在 紅 花 亭 結 義 , 創 立 洪 門 , 繼 續 反 清 復 明 之 志 , 是 為 洪 門 的 前 五 祖 — — 幫 會 人 士 又 稱 他 們 為 「 少 林 五 祖 」 。 以下是方世玉等部份.... 嵩 山 少 林 寺 燬 於 火 , 蔡 德 忠 五 人 走 脫 外 , 還 有 雲 宗 大 師 與 至 空 和 尚 , 他 們 由 河 南 逃 到 福 建 , 在 九 蓮 山 少 林 寺 再 建 反 清 復 明 基 地 ( 而 洪 門 前 五 祖 的 胡 德 帝 亦 協 助 建 寺 ) , 把 少 林 武 術 再 次 發 揚 光 大 。 至 空 和 尚 傳 給 至 善 禪 師 — — 少 林 寺 傳 說 中 一 個 最 傳 奇 的 人 物 。 少 林 武 功 傳 到 至 善 禪 師 , 又 再 大 發 異 彩 , 客 傳 戶 曉 的 廣 東 少 林 人 物 , 如 洪 熙 官 、 方 世 玉 、 胡 惠 乾 、 三 德 和 尚 、 童 千 斤 、 謝 阿 福 和 陸 阿 采 等 , 都 先 後 出 自 至 善 門 下 。 而文章最下面還有方世玉等人的生平介紹以及考據來源... 如果說...這全是編的話....就當那個人編的功力很厲害吧....orz ========================= 香港電影民俗學 7. 當傳說死亡的時候——重提嶺南少林舊事 萬 法 歸 宗 一 少 林 在 中 國 武 術 界 有 「 萬 法 歸 宗 一 少 林 」 之 說 。 其 意 謂 中 國 武 術 各 門 各 派 , 均 源 自 少 林 寺 拳 技 。 南 方 各 派 , 大 多 數 均 承 認 此 種 說 法 。 甚 至 北 方 拳 派 , 亦 愛 與 少 林 寺 拉 上 關 係 ; 即 如 太 極 、 無 極 、 及 鐵 羅 漢 拳 的 始 祖 皆 說 源 自 張 三 豐 , 而 一 般 都 說 張 三 豐 習 技 於 少 林 , 後 來 才 成 為 武 當 丹 士 , 創 立 武 當 派 。 港 台 攝 製 的 武 俠 片 ( 或 功 夫 片 、 或 功 夫 喜 劇 ) 也 可 以 歸 納 為 「 萬 片 歸 宗 一 少 林 」 , 因 為 有 過 半 的 電 影 在 題 材 上 都 與 少 林 傳 說 扯 上 一 點 關 係 ; 越 渲 染 , 舊 的 傳 說 就 越 神 化 , 功 夫 的 真 實 性 與 功 夫 的 幻 想 性 就 越 發 分 不 開 。 在 構 想 一 部 這 樣 的 武 俠 ( 功 夫 ) 片 的 時 候 , 相 信 創 作 者 首 要 地 介 定 三 個 歷 史 性 ( 也 是 傳 說 性 的 ) 範 疇 : 1.時 代 : 清 雍 乾 年 間 至 民 國 初 年 2.背 景 : 火 燒 少 林 寺 與 少 林 功 夫 南 傳 3.人 物 : 廣 東 少 林 人 物 的 傳 說 ( 與 再 塑 造 ) 我 這 篇 文 章 也 是 就 以 上 的 三 個 範 疇 探 討 。 大 家 將 會 發 現 , 我 談 傳 說 的 比 重 , 較 電 影 為 多 , 因 為 在 傳 說 與 電 影 之 間 , 我 選 擇 了 前 者 。 道 袍 血 染 淚 痕 飄 , 事 因 西 魯 起 根 源 武 俠 片 ( 或 功 夫 片 ) 只 要 與 少 林 扯 上 關 , 就 必 然 描 寫 到 火 燒 少 林 寺 了 。 在 電 影 中 , 火 燒 少 林 寺 的 地 點 和 年 代 都 是 混 淆 不 清 的 , 更 不 消 說 火 燒 少 林 寺 的 前 因 後 果 。 傳 說 , 少 林 寺 分 河 南 嵩 山 少 林 和 福 建 九 蓮 山 少 林 。 嵩 山 少 林 寺 燬 於 清 雍 正 十 三 年 , 而 九 蓮 山 少 林 寺 則 燬 於 乾 隆 三 十 二 年 。 其 實 , 是 否 真 有 火 燒 少 林 寺 之 事 , 根 本 就 沒 有 正 史 可 以 考 據 。 嵩 山 少 林 寺 付 諸 一 炬 , 起 因 何 在 ? 洪 門 和 天 地 會 文 獻 都 說 , 少 林 僧 人 因 助 清 廷 征 西 魯 而 種 下 禍 根 。 征 西 魯 ( 有 謂 西 藏 ) 一 事 , 倫 敦 大 英 博 物 院 所 藏 天 地 會 文 獻 抄 本 《 西 魯 敘 事 》 有 說 : 「 茲 因 康 熙 甲 午 年 ( 甲 子 年 之 誤 , 即 二 十 三 年 ) 西 魯 國 王 命 大 將 彭 龍 天 領 兵 打 入 中 國 , 地 方 官 不 敵 取 勝 , 直 攻 至 潼 關 , 守 將 劉 景 、 黃 志 泉 上 表 告 急 , 朝 廷 即 刻 出 下 招 軍 榜 文 , 各 處 張 掛 , 許 退 兵 者 封 侯 賜 爵 , 彼 待 少 林 寺 一 百 二 十 八 人 相 議 揭 了 榜 文 , 不 用 軍 將 , 前 去 退 敵 , 斬 了 大 將 彭 龍 天 , 殺 得 西 魯 兵 屍 滿 山 川 血 流 成 河 得 勝 回 朝 , 清 主 大 喜 欽 賜 , 遊 街 三 日 犒 勞 甚 厚 , 即 欲 封 眾 人 官 職 , 眾 人 奏 道 : 臣 等 不 願 為 官 仍 欲 回 寺 修 行 , 清 主 准 奏 , 即 賜 玉 璽 印 一 顆 , 刻 成 三 角 , 內 有 日 山 二 字 , 重 二 斤 十 三 兩 , 御 駕 親 送 出 午 門 外 方 回 , 後 多 年 無 事 , 因 雍 正 十 三 年 有 一 老 奸 名 喚 鄧 勝 到 寺 行 香 , 見 寺 內 御 賜 玉 印 , 乃 是 寶 物 , 即 欲 貪 為 己 有 , 與 寺 僧 不 睦 , 便 生 惡 意 , 妄 奏 君 王 說 , 少 林 寺 內 教 授 法 術 , 意 圖 謀 反 , 若 不 早 圖 , 必 生 後 患 , 不 如 詐 稱 行 香 將 寺 放 火 燒 燬 , 以 絕 禍 根 , 那 昏 君 就 聽 老 奸 之 言 , 即 命 鄧 勝 領 御 林 軍 三 千 前 去 行 事 , 果 然 少 林 寺 中 不 知 提 防 , 一 夜 燒 死 了 一 百 一 十 人 … … 」 《 西 魯 敘 事 》 是 所 發 現 最 早 的 天 地 會 文 獻 , 可 信 性 極 高 。 少 林 僧 兵 協 助 政 府 拒 外 敵 , 清 之 前 亦 有 發 生 過 , 可 在 史 實 尋 找 。 (1) 只 是 西 魯 是 否 所 謂 的 西 藏 卻 是 最 大 的 疑 問 。 清 初 , 康 熙 、 雍 正 皆 以 武 功 顯 赫 , 唯 一 帶 著 無 窮 恐 嚇 力 而 犯 境 的 , 只 有 俄 國 , 所 以 帥 學 富 著 的 《 清 洪 述 源 》 就 推 斷 西 魯 就 是 「 羅 剎 」 — — 亦 即 俄 羅 斯 ( 其 實 , 帥 學 富 又 借 用 了 吳 偉 士 著 《 發 揚 抗 俄 的 光 榮 傳 統 》 的 觀 點 ) 。 《 清 史 》 卷 六 十 七 謂 : 「 俄 羅 斯 為 羅 剎 。 」 羅 剎 者 近 可 薩 ( 可 薩 克 民 族 ) , 清 初 一 般 知 識 分 子 都 叫 俄 羅 斯 做 「 羅 剎 」 。 西 魯 倒 轉 來 叫 ( 魯 西 ) , 音 近 「 羅 剎 」 。 《 西 魯 敘 事 》 , 是 洪 門 中 人 , 根 據 口 耳 相 傳 秘 密 筆 記 , 將 羅 剎 二 字 倒 轉 成 為 「 西 魯 」 亦 大 有 可 能 。 康 熙 二 十 一 年 開 始 , 清 政 府 與 犯 境 的 俄 軍 正 面 作 戰 , 二 十 三 年 , 即 甲 子 年 , 戰 情 激 烈 。 《 西 魯 敘 事 》 所 說 「 康 熙 甲 午 年 西 魯 … … 打 入 中 國 」 , 可 能 是 甲 子 年 之 誤 。 少 林 寺 雖 然 一 直 流 傳 著 「 反 清 復 明 」 之 說 , 但 為 了 中 國 的 生 死 存 亡 , 還 是 拋 棄 了 滿 漢 兩 族 的 恩 怨 , 毅 然 奮 起 對 抗 俄 羅 斯 帝 國 主 義 的 侵 略 。 亦 因 為 征 西 魯 ( 或 羅 剎 ) 得 勝 , 少 林 寺 的 武 功 都 暴 露 了 , 引 起 清 政 府 對 之 忌 憚 萬 分 , 遂 佈 下 火 燒 少 林 寺 的 禍 根 。 有 詩 為 證 : 道 袍 血 染 淚 痕 飄 , 事 因 西 魯 起 根 苗 。 馬 寧 兒 引 路 , 火 燒 嵩 山 少 林 清 政 府 害 怕 少 林 寺 , 是 因 為 少 林 寺 是 反 清 復 明 的 根 據 地 。 洪 門 和 天 地 會 的 文 獻 都 說 , 順 治 十 八 年 , 鄭 成 功 據 守 台 灣 , 遣 派 部 將 蔡 德 忠 、 方 大 洪 、 胡 德 帝 、 馬 超 興 、 李 式 開 等 向 中 原 發 展 , 改 裝 至 嵩 山 少 林 寺 , 投 方 丈 智 通 , 寺 僧 一 百 二 十 八 人 , 均 精 嫻 武 藝 。 後 來 鄭 君 達 ( 鄭 成 功 之 姪 ) , 偕 妻 郭 秀 英 、 妹 玉 蘭 相 投 依 附 , 共 圖 義 舉 。 寺 院 在 舊 中 國 社 會 , 一 向 是 罪 犯 、 遺 臣 或 叛 徒 的 庇 護 所 (2)。 特 別 清 初 期 間 , 一 定 有 很 多 逃 名 避 禍 的 明 朝 遺 老 , 自 藉 和 尚 及 道 士 的 身 份 活 動 , 組 織 顛 覆 勢 力 。 而 清 政 府 也 不 會 不 知 , 只 是 在 等 待 機 會 而 已 , 等 待 一 個 能 掌 握 少 林 寺 內 部 虛 實 的 內 奸 出 現 , 便 可 一 舉 消 滅 少 林 。 另 一 篇 天 地 會 文 獻 《 西 魯 序 》 這 樣 記 載 : 「 有 奸 臣 一 名 ( 張 ) 建 秋 , 一 陳 宏 ( 文 耀 ) , 二 人 同 心 設 計 害 少 林 寺 僧 人 , 入 朝 暗 奏 一 本 … … 二 人 領 旨 … … 帶 兵 前 往 … … 路 遇 馬 寧 兒 做 車 夫 … … 即 用 寧 兒 為 引 路 為 線 , 放 火 依 計 而 行 … … 」 張 建 秋 與 陳 文 耀 , 是 否 真 有 其 人 , 也 就 無 從 稽 考 了 , 有 說 他 們 官 階 是 太 尉 , 有 說 太 師 、 大 學 士 , 甚 至 總 兵 不 一 。 比 較 有 趣 的 , 我 認 為 是 馬 寧 兒 這 個 人 。 中 國 秘 密 會 社 文 獻 與 俠 義 小 說 都 有 不 同 的 講 法 : 一 說 馬 寧 兒 是 少 林 出 家 弟 子 , 武 功 高 強 , 在 一 百 二 十 八 人 中 , 論 武 功 , 坐 第 七 把 交 椅 , 但 此 人 六 根 未 淨 , 色 膽 包 天 , 污 辱 了 鄭 君 達 妻 子 , 因 逃 避 寺 僧 追 捕 , 遂 助 陳 文 耀 等 滅 少 林 ( 既 然 馬 寧 兒 排 行 第 七 , 天 地 會 就 把 七 字 之 數 列 為 凶 兆 , 成 為 忌 諱 ) ; 第 二 說 馬 寧 兒 是 少 林 寺 雜 工 , 因 打 破 大 雄 寶 殿 的 萬 年 燈 而 受 罰 , 馬 寧 兒 憤 恨 之 餘 , 投 靠 陳 文 耀 , 如 盤 揭 發 少 林 寺 之 暗 道 機 關 , 導 致 全 寺 僧 人 被 一 舉 殲 滅 。 當 時 逃 出 了 十 人 , 但 走 生 的 只 有 五 人 。 他 們 就 是 蔡 德 忠 、 方 大 洪 、 馬 超 興 、 胡 德 帝 和 李 式 開 。 五 人 在 紅 花 亭 結 義 , 創 立 洪 門 , 繼 續 反 清 復 明 之 志 , 是 為 洪 門 的 前 五 祖 — — 幫 會 人 士 又 稱 他 們 為 「 少 林 五 祖 」 。 張 徹 的 《 少 林 五 祖 》 就 是 描 寫 蔡 德 忠 五 人 之 邁 遇 , 最 後 讓 片 子 以 天 下 英 雄 聚 義 紅 花 亭 作 結 。 馬 寧 兒 引 路 , 張 建 秋 和 陳 文 耀 火 燒 少 林 寺 , 這 個 配 搭 在 無 數 的 幫 會 文 獻 裡 出 現 ( 相 反 , 鄧 勝 妄 奏 君 王 之 說 , 只 單 見 於 《 西 魯 敘 事 》 而 已 ) , 也 啟 發 了 通 俗 俠 義 小 說 作 家 對 火 燒 少 林 寺 故 事 的 構 想 (3)。 還 有 , 一 個 大 膽 的 假 設 , 紅 花 亭 聚 義 一 事 , 對 於 某 些 電 影 工 作 者 來 說 , 是 有 借 古 喻 今 之 政 治 意 味 , 影 射 大 陸 變 色 , 聚 義 某 地 , 圖 謀 光 復 。 也 許 這 是 我 的 敏 感 , 但 電 影 始 終 是 一 種 政 治 工 具 呢 。 走 羅 漢 堂 , 打 木 人 巷 另 一 說 , 嵩 山 少 林 寺 燬 於 火 , 蔡 德 忠 五 人 走 脫 外 , 還 有 雲 宗 大 師 與 至 空 和 尚 , 他 們 由 河 南 逃 到 福 建 , 在 九 蓮 山 少 林 寺 再 建 反 清 復 明 基 地 ( 而 洪 門 前 五 祖 的 胡 德 帝 亦 協 助 建 寺 ) , 把 少 林 武 術 再 次 發 揚 光 大 。 至 空 和 尚 傳 給 至 善 禪 師 — — 少 林 寺 傳 說 中 一 個 最 傳 奇 的 人 物 。 少 林 武 功 傳 到 至 善 禪 師 , 又 再 大 發 異 彩 , 客 傳 戶 曉 的 廣 東 少 林 人 物 , 如 洪 熙 官 、 方 世 玉 、 胡 惠 乾 、 三 德 和 尚 、 童 千 斤 、 謝 阿 福 和 陸 阿 采 等 , 都 先 後 出 自 至 善 門 下 。 傳 到 至 善 , 便 有 所 謂 「 少 林 五 老 」 的 出 現 , 為 武 術 界 奉 為 「 真 祖 」 , 是 以 五 枚 、 至 善 、 白 眉 、 馮 道 德 、 苗 顯 為 序 。 嶺 南 拳 派 能 夠 開 枝 散 葉 , 就 是 得 力 於 少 林 五 老 了 。 而 少 林 五 老 之 間 的 恩 怨 , 暫 時 按 下 不 表 , 先 談 至 善 掌 管 下 的 福 建 少 林 寺 吧 。 至 善 , 少 林 的 一 代 宗 師 , 他 為 了 培 養 優 秀 絕 頂 的 少 林 高 手 , 除 了 委 任 大 弟 子 杏 隱 禪 師 ( 又 名 青 草 和 尚 ) 做 教 練 , 掌 管 少 林 三 十 六 房 外 , 還 建 做 了 「 羅 漢 堂 」 , 亦 稱 「 木 人 巷 」 。 這 是 一 個 練 功 的 密 室 , 內 有 很 多 木 雕 神 像 , 它 們 裝 置 了 活 動 機 關 , 只 要 開 動 機 關 , 神 像 更 會 自 動 踏 離 原 位 , 拳 打 腳 踢 , 如 此 一 來 , 少 林 小 弟 就 要 出 盡 氣 力 , 跟 神 像 鬥 拳 了 。 走 羅 漢 堂 穿 木 人 巷 是 考 驗 武 功 的 嚴 格 形 式 , 功 夫 未 到 家 的 弟 子 因 應 付 不 來 而 被 神 像 毆 至 遍 體 鱗 傷 的 不 計 其 數 。 少 林 寺 對 每 一 個 藝 滿 離 師 的 弟 子 , 考 驗 極 嚴 , 能 不 能 走 出 寺 門 , 都 要 看 你 能 不 能 夠 打 得 過 羅 漢 堂 的 神 像 了 。 但 過 得 木 人 巷 , 還 有 一 關 , 正 如 朱 愚 齋 《 嶺 南 奇 俠 傳 》 所 載 : 「 能 打 出 木 人 巷 , 尚 未 目 為 所 學 完 滿 , 必 須 再 由 橫 門 而 出 。 但 橫 門 出 路 , 僅 容 一 人 , 門 前 置 有 碩 大 銅 宣 爐 , 爐 內 盛 燃 檀 香 , 爐 四 圍 刻 有 龍 虎 紋 , 如 出 此 門 , 須 抱 之 移 易 , 始 可 無 阻 。 但 爐 重 百 斤 , 又 盛 燃 檀 香 , 爐 體 遍 受 熱 力 , 抱 之 移 易 , 爐 所 刻 之 龍 虎 紋 , 由 抱 時 烙 於 抱 持 者 臂 肉 之 上 , 其 痕 跡 終 身 不 滅 。 」 臂 上 的 龍 紋 就 是 少 林 弟 子 的 「 畢 業 證 書 」 了 ; 成 龍 主 演 的 《 少 林 木 人 巷 》 ( 七 六 年 ) 對 此 有 頗 出 色 的 描 寫 。 木 人 巷 是 否 真 的 存 在 過 , 很 難 說 了 , 九 蓮 山 少 林 寺 燬 於 乾 隆 年 間 , 只 餘 廢 墟 一 片 。 有 些 電 影 又 提 到 少 林 十 八 銅 人 之 事 , 根 據 又 在 哪 裡 ? 相 信 是 出 於 南 方 武 俠 小 說 家 的 生 花 妙 筆 吧 了 。 例 如 我 是 山 人 的 《 二 德 和 尚 二 探 西 禪 寺 》 有 這 樣 的 一 段 話 : 「 原 來 少 林 寺 嘗 產 豐 裕 , 足 供 溫 飽 , 不 靠 佛 事 香 客 為 活 , 專 門 練 習 武 術 功 找 , 慕 名 入 寺 求 教 之 人 , 終 年 不 絕 , 但 求 學 之 人 多 經 不 起 辛 苦 , 學 得 一 年 半 載 , 不 別 而 行 , 在 外 逢 人 便 道 我 是 少 林 派 , 等 到 與 人 交 手 一 碰 即 跌 , 辱 及 少 林 寺 聲 名 不 少 , 因 此 至 善 禪 師 訂 下 規 則 , 在 寺 門 前 豎 立 十 八 鐵 羅 漢 , 倘 若 偷 出 正 門 , 那 十 八 羅 漢 會 攔 途 截 擊 , 如 果 武 技 精 通 , 能 將 十 八 羅 漢 擊 退 , 然 後 可 以 走 出 山 門 。 」 羅 漢 堂 、 木 人 巷 既 是 這 樣 厲 害 , 軟 弱 無 能 或 思 家 過 度 的 弟 子 便 要 設 想 狡 計 另 覓 途 徑 下 山 了 。 例 如 胡 惠 乾 是 鑽 溝 渠 偷 走 的 ; 童 千 斤 則 倫 了 知 客 僧 的 通 行 牌 , 騙 過 守 後 門 的 三 德 和 尚 , 才 可 以 下 山 ; 最 有 趣 的 , 有 一 名 少 林 弟 子 把 白 蟻 放 進 木 人 巷 內 , 蛀 蝕 木 像 , 然 後 打 起 來 便 輕 而 易 舉 了 。 頑 梗 既 除 八 方 向 化 , 帝 德 何 極 萬 壽 無 疆 武 當 , 在 火 燒 九 蓮 山 少 林 寺 , 變 成 了 大 反 派 ( 也 是 少 林 功 夫 片 的 永 恆 歹 角 ) 。 乾 隆 三 十 二 年 , 清 兵 在 武 當 高 手 馮 道 德 、 高 進 忠 、 白 眉 道 人 等 協 助 下 , 少 林 寺 被 夷 為 平 地 , 至 善 等 逃 竄 到 嶺 南 潛 伏 。 少 林 與 武 當 之 間 的 恩 怨 , 何 時 建 立 , 就 從 沒 有 搞 清 楚 過 。 傳 說 宋 代 徽 宗 年 間 , 張 三 豐 以 文 士 投 少 林 學 技 , 以 其 聰 穎 逾 人 , 不 及 數 歲 , 其 技 已 為 全 寺 之 冠 , 遂 出 少 林 , 行 至 湖 北 武 當 山 , 以 天 柱 峰 幽 逸 而 清 , 山 峰 挺 秀 , 蒼 潤 可 喜 , 遂 隱 居 於 是 , 創 「 十 段 錦 」 及 各 內 家 拳 , 是 為 武 當 派 。 武 當 派 源 出 少 林 , 但 低 貶 少 林 , 正 如 黃 梨 洲 的 《 王 征 南 墓 誌 銘 》 中 說 : 「 自 外 家 至 少 林 , 其 術 精 矣 。 張 三 豐 既 精 於 少 林 , 復 從 而 翻 之 , 是 名 內 家 。 得 其 一 二 者 , 已 足 勝 少 林 。 」 「 得 其 一 二 者 , 已 足 勝 少 林 」 , 可 見 當 時 武 當 派 如 許 賤 視 少 林 。 學 武 者 亦 不 乏 功 利 主 義 之 徒 , 往 往 為 了 某 等 原 因 , 由 少 林 轉 投 武 當 , 學 習 內 家 拳 法 , 剋 制 少 林 。 與 至 善 同 期 的 所 謂 「 少 林 五 老 」 亦 有 二 人 — — 馮 道 德 與 白 眉 道 人 , 先 習 少 林 , 後 投 武 當 , 引 致 同 門 反 目 。 清 政 府 也 許 看 到 了 門 派 之 間 的 矛 盾 , 便 火 上 加 油 , 從 中 插 手 , 越 使 矛 盾 惡 化 。 《 三 德 和 尚 三 探 西 禪 寺 》 亦 有 載 至 善 禪 師 分 析 矛 盾 惡 化 的 原 因 : 「 任 你 是 朝 廷 勇 將 , 封 疆 大 吏 , 亦 非 我 少 林 派 敵 手 , 此 事 當 今 天 子 乾 隆 皇 帝 已 經 知 了 , 所 以 盡 量 招 納 武 當 派 之 徒 輩 , 為 朝 廷 命 官 者 , 實 欲 以 武 當 派 之 力 , 消 滅 我 少 林 派 也 。 」 少 林 武 當 之 間 的 衝 突 , 初 時 是 民 間 的 , 後 來 演 變 成 政 治 的 。 清 末 俠 義 小 說 《 萬 年 青 》 ( 有 清 一 代 描 寫 少 林 拳 勇 , 只 此 一 部 ) 把 兩 派 衝 突 過 程 , 描 寫 得 很 詳 盡 , 先 是 民 間 仇 殺 , 後 來 清 政 府 借 刀 殺 人 , 火 燒 福 建 少 林 。 家 傳 戶 曉 的 方 世 玉 打 擂 台 與 胡 惠 乾 打 機 房 的 故 事 就 是 最 早 記 載 於 《 萬 年 青 》 小 說 內 。 這 兩 件 事 直 接 導 致 武 當 少 林 兩 派 關 係 惡 化 。 廣 東 省 肇 慶 人 方 世 玉 — — 「 少 林 五 老 」 苗 顯 之 外 孫 , 隨 父 到 杭 州 做 生 意 , 因 見 雷 老 虎 擺 擂 台 , 兩 對 邊 聯 上 寫 「 拳 打 廣 東 全 省 , 腳 踢 蘇 杭 二 州 」 , 大 為 憤 怒 , 上 台 比 武 , 打 死 雷 老 虎 。 雷 老 虎 是 武 當 派 李 巴 山 之 女 婿 , 仗 著 自 己 是 文 淵 閣 大 學 士 陳 文 耀 ( 雍 正 時 火 燒 嵩 山 少 林 寺 , 乾 隆 時 接 近 八 十 歲 ) 之 侍 衛 使 , 便 橫 行 無 忌 , 這 次 被 方 世 玉 擊 斃 , 自 然 大 快 人 心 , 但 卻 引 起 連 番 惡 鬥 — — 雷 老 虎 妻 李 小 環 請 父 親 李 巴 山 出 山 , 方 世 玉 請 三 德 和 尚 、 童 千 斤 等 , 事 情 越 鬧 越 大 。 與 此 同 時 是 新 會 胡 惠 乾 偷 出 少 林 寺 , 回 省 城 , 為 父 復 仇 , 大 戰 西 關 錦 綸 堂 機 房 工 人 。 錦 綸 堂 是 省 城 紡 織 工 人 的 會 館 , 行 中 工 人 多 是 單 身 漢 子 , 十 居 七 八 爭 強 鬥 勝 ; 胡 惠 乾 之 父 在 附 近 開 設 小 商 店 , 被 機 房 工 人 毆 斃 , 方 世 玉 救 起 重 傷 之 胡 惠 乾 , 把 他 送 往 少 林 寺 學 技 。 胡 惠 乾 這 次 復 仇 , 大 開 殺 戒 , 殺 了 十 多 名 紡 織 工 人 — — 其 中 一 名 拳 勇 張 錦 洪 是 武 當 馮 道 德 之 徒 孫 。 於 是 , 兩 派 火 拚 , 越 鬧 越 加 不 可 收 拾 。 後 來 , 雷 老 虎 之 小 姨 李 二 環 — — 李 巴 山 之 二 女 , 因 姊 姊 、 姊 夫 和 父 親 都 死 於 少 林 派 手 上 , 報 仇 心 切 , 便 向 微 服 出 巡 的 乾 隆 皇 獻 身 ; 乾 隆 趁 機 借 用 武 當 馮 道 德 、 白 眉 道 人 之 力 , 剿 滅 福 建 少 林 寺 。 方 世 玉 、 胡 惠 乾 、 至 善 等 無 一 倖 免 , 只 因 為 《 萬 年 青 》 成 書 於 清 末 , 描 寫 少 林 拳 勇 — — 反 政 府 的 「 暴 徒 」 , 很 可 能 會 招 惹 官 非 , 作 書 人 只 有 盡 量 討 好 官 家 , 描 寫 他 們 逐 個 「 伏 法 」 。 所 以 , 作 者 在 最 後 一 章 題 討 兩 句 : 頑 梗 既 除 八 方 向 化 , 帝 德 何 極 萬 壽 無 疆 。 壯 哉 李 文 茂 , 有 光 民 族 史 福 建 少 林 寺 毀 滅 導 致 少 林 武 術 流 入 百 粵 , 拳 風 繽 紛 大 盛 , 名 手 輩 出 。 其 實 , 廣 東 少 林 亦 非 始 於 至 善 禪 師 。 明 末 崇 禎 年 間 , 高 要 蔡 九 儀 得 傳 少 林 衣 砵 (4), 回 粵 授 武 , 但 到 至 善 始 盛 極 一 時 , 是 有 其 微 妙 原 因 : 1.至 善 禪 師 曾 三 下 嶺 南 , 把 少 林 拳 在 粵 發 揚 光 大 。 2.至 善 禪 師 的 徒 弟 多 是 廣 東 人 , 方 氏 三 兄 弟 ( 方 孝 玉 、 方 美 玉 和 方 世 玉 ) 是 肇 慶 人 , 童 千 斤 是 客 家 人 , 三 德 和 尚 是 惠 陽 人 , 洪 熙 官 是 花 縣 人 , 謝 亞 福 是 南 海 人 , 基 於 土 緣 關 係 , 各 人 武 功 自 然 傳 給 嶺 南 人 了 。 3.至 善 期 間 的 少 林 派 , 曾 一 度 嘗 試 在 廣 州 市 西 禪 寺 建 立 基 地 — — 由 三 德 和 尚 掌 事 。 至 善 禪 師 與 廣 東 少 林 關 係 最 為 微 妙 。 傳 說 之 一 , 至 善 創 下 百 粵 著 名 拳 種 — — 詠 春 拳 ( 或 永 春 拳 ) ; 傳 說 之 二 , 至 善 不 但 把 少 林 武 功 傳 給 紅 船 的 粵 劇 班 , 把 反 清 復 明 之 志 亦 傳 給 嶺 南 伶 人 。 傳 說 之 一 , 詠 春 拳 創 於 至 善 , 原 來 當 時 洪 熙 官 來 粵 , 發 現 廣 州 市 街 道 狹 窄 , 不 及 北 方 城 市 寬 闊 , 而 少 林 拳 術 , 長 橋 大 馬 , 只 能 在 廣 大 的 空 間 才 能 發 揮 威 力 , 但 一 遇 廣 州 的 窄 巷 , 便 無 法 施 展 ; 於 是 , 便 與 至 善 砌 磋 , 改 良 短 橋 洪 拳 , 使 一 套 拳 之 馬 步 , 不 出 四 個 塊 磚 之 內 , 而 又 殺 傷 力 甚 強 ; 因 至 善 在 少 林 永 春 殿 切 磋 拳 技 , 改 良 之 拳 技 所 以 稱 為 永 春 拳 ; 另 一 說 , 至 善 創 此 拳 之 後 , 傳 給 洪 熙 官 之 妻 方 永 春 , 再 由 永 春 發 揚 開 去 , 故 稱 詠 春 拳 。 傳 說 之 二 , 至 善 曾 三 宿 紅 船 (5), 將 少 林 絕 學 六 點 半 棍 的 武 功 , 由 於 避 免 官 府 注 意 , 故 不 敢 稱 「 少 林 拳 」 , 只 說 是 「 永 春 拳 」 — — 因 至 善 在 少 林 寺 教 授 徒 弟 的 地 方 , 多 數 在 「 永 春 殿 」 , 所 以 用 「 永 春 拳 」 的 名 目 , 代 表 「 少 林 拳 」 云 云 。 至 善 之 外 , 洪 熙 官 、 謝 亞 福 、 杏 隱 禪 師 等 都 先 後 在 廣 東 紅 船 混 過 一 段 日 子 。 現 在 廣 東 的 粵 劇 班 , 所 有 武 打 的 棚 面 功 夫 , 好 些 是 脫 胎 於 少 林 派 ; 戲 班 中 的 跌 打 醫 術 , 也 是 出 於 少 林 寺 秘 傳 的 「 接 骨 術 」 。 少 林 寺 的 僧 人 , 不 但 在 紅 船 傳 授 了 伶 人 的 武 功 , 還 灌 輪 了 反 清 復 明 的 思 想 。 有 清 一 代 , 伶 人 備 受 歧 視 , 所 謂 「 優 娼 隸 卒 」 , 把 優 伶 列 為 四 種 殘 民 之 首 ; 所 以 少 林 弟 子 在 戲 班 中 散 播 反 清 思 想 , 很 快 就 萌 芽 吐 葉 了 。 到 了 道 光 年 間 , 佛 山 有 二 花 面 李 文 茂 專 演 富 民 族 色 彩 的 戲 目 , 例 如 : 《 李 陵 碑 》 、 《 風 波 亭 》 和 《 轅 門 斬 子 》 等 等 。 日 子 久 了 , 連 同 班 的 伶 人 也 受 他 的 感 染 。 道 光 三 十 年 ( 一 八 五 二 年 ) 太 平 天 國 洪 秀 全 在 廣 西 桂 平 縣 金 田 村 起 義 , 廣 東 方 面 , 南 海 縣 捕 頭 陳 開 和 佛 山 塔 坡 寺 主 持 了 能 和 尚 二 人 揭 竿 呼 應 。 跟 著 , 李 文 茂 率 領 佛 山 瓊 花 會 館 所 有 粵 劇 子 弟 參 加 。 這 是 中 國 自 有 伶 人 以 來 , 第 一 次 參 加 革 命 。 佛 山 起 事 , 義 軍 隨 即 進 攻 廣 州 , 因 城 牆 堅 固 , 無 法 攻 陷 ; 李 文 茂 率 領 班 中 伶 人 二 十 餘 名 , 穿 了 全 副 劇 裝 , 乘 雨 夜 偷 襲 , 殺 了 很 多 清 兵 , 但 未 能 斬 開 城 門 , 無 功 而 回 , 也 足 使 清 兵 心 膽 俱 寒 了 。 太 平 天 國 卒 告 滅 亡 , 伶 人 死 傷 眾 多 , 清 廷 憤 粵 伶 參 與 造 反 , 下 詔 解 散 粵 班 , 禁 演 粵 劇 , 復 將 瓊 花 會 館 焚 毀 。 以 後 的 年 頭 , 粵 班 借 京 班 之 名 , 偷 偷 摸 摸 地 演 粵 劇 , 賴 以 流 傳 下 來 ; 直 至 同 治 七 年 ( 一 八 六 九 年 ) , 粵 劇 始 得 解 禁 , 一 說 因 得 訟 師 劉 華 東 (6)出 面 , 疏 通 兩 廣 總 督 瑞 麟 , 才 準 許 粵 劇 恢 復 , 一 說 因 兩 廣 總 督 瑞 麟 之 母 見 粵 伶 勾 鼻 章 反 串 花 旦 時 , 長 相 酷 似 其 去 世 之 女 兒 , 於 是 粵 劇 獲 準 恢 復 。 於 是 粵 伶 重 建 梨 園 , 以 原 日 會 館 已 毀 , 故 重 建 會 所 於 黃 沙 , 名 曰 八 和 會 館 。 少 林 寺 與 紅 船 , 雖 然 關 係 如 許 的 密 切 , 但 功 夫 片 用 此 做 題 材 的 簡 直 絕 無 僅 有 , 劉 家 良 的 《 洪 熙 官 》 可 說 是 罕 有 的 一 部 了 。 傳 於 八 和 會 館 的 一 首 五 律 詩 有 此 數 句 : 「 … … 至 善 傳 真 技 , 壯 哉 李 文 茂 , 有 光 民 族 史 … … 。 」 習 武 成 為 群 眾 的 歇 斯 底 里 嶺 南 武 風 大 盛 , 固 然 與 南 少 林 有 關 , 亦 是 整 個 政 治 氣 氛 使 然 — — 有 清 一 代 以 同 治 年 間 ( 一 八 六 二 至 一 八 七 四 年 ) , 全 國 習 武 之 風 進 入 高 潮 。 清 中 葉 內 憂 外 患 , 景 況 荒 涼 ; 內 憂 者 , 民 變 疊 起 — — 太 平 天 國 盡 傷 元 氣 ; 外 患 者 , 外 國 列 強 在 中 國 進 行 著 帝 國 主 義 的 侵 害 和 掠 奪 。 人 民 便 產 生 一 種 寄 望 於 習 武 的 心 理 , 消 極 的 想 法 是 習 武 以 防 身 , 積 極 的 想 法 是 習 武 以 強 國 。 民 間 如 此 , 皇 室 也 一 樣 , 甚 至 同 治 皇 帝 亦 從 學 於 直 隸 大 武 術 家 天 書 本 氏 , 特 設 「 桿 子 庫 」 ( 即 武 術 場 , 因 由 重 大 桿 授 武 而 得 名 ) 俾 傳 習 武 術 。 民 間 子 弟 到 「 桿 子 庫 」 就 學 者 嘗 二 三 百 人 。 習 武 , 強 調 個 人 意 志 和 體 能 的 推 展 至 極 限 , 成 為 群 眾 的 歇 斯 底 里 ; 而 這 樣 歇 斯 底 里 的 情 緒 , 在 光 緒 二 十 六 年 ( 一 九 ○ ○ 年 ) 義 和 團 起 義 ( 所 謂 「 拳 匪 」 — — 把 功 夫 與 邪 術 結 合 ) , 抵 達 了 爆 發 的 頂 點 。 嶺 南 少 林 武 術 在 斯 時 拼 異 彩 彷 彿 只 是 整 個 大 時 代 的 一 個 小 插 曲 吧 了 。 少 林 拳 術 匯 宗 嶺 南 , 分 支 出 拳 術 五 大 家 : 洪 ( 熙 官 ) 、 劉 ( 三 眼 ) 、 蔡 ( 伯 達 ) 、 李 ( 巴 山 ) 和 莫 ( 清 嬌 ) , 雄 視 百 粵 。 五 大 派 以 外 , 還 有 各 類 拳 術 腿 法 , 可 說 「 衣 砵 相 承 , 名 手 輩 出 , 降 至 清 之 中 葉 , 廣 州 有 十 人 以 武 術 馳 譽 武 壇 , 名 震 遐 邇 者 , 時 人 譽 之 曰 虎 痴 , 亦 稱 廣 東 十 虎 , 其 十 人 為 王 隱 林 、 黃 澄 可 、 蘇 黑 虎 、 黃 麒 英 、 黎 仁 超 、 蘇 乞 兒 、 黃 飛 鴻 、 鐵 橋 三 、 鐵 指 陳 、 譚 濟 鶴 , 各 以 其 深 造 精 華 之 武 術 , 自 立 門 戶 」 ( 我 是 山 人 陳 勁 在 他 的 武 俠 小 說 《 武 壇 二 虎 》 自 序 時 說 ; 但 另 有 朱 愚 齋 的 說 法 則 鄒 泰 而 非 黃 飛 鴻 才 是 十 虎 之 一 ) 。 自 從 少 林 十 虎 ( 洪 熙 官 、 方 世 玉 、 三 德 和 尚 、 胡 惠 乾 、 童 千 斤 、 李 錦 綸 、 謝 亞 福 、 梁 亞 松 、 方 孝 玉 、 方 美 玉 ) 到 廣 東 十 虎 , 在 當 時 氣 氛 之 下 , 其 一 言 一 動 , 都 是 流 風 餘 韻 , 都 變 了 活 的 傳 說 。 義 和 團 之 亂 , 八 國 聯 軍 入 北 京 , 使 槍 弄 棒 , 施 展 邪 術 的 「 拳 匪 」 都 變 成 了 罪 人 , 於 是 , 全 國 禁 武 , 光 緒 三 十 二 年 ( 一 九 ○ 七 年 ) , 清 廷 下 令 禁 止 拳 術 的 活 動 , 封 閉 所 有 習 武 堂 , 逮 捕 拳 師 與 負 責 人 , 有 的 放 逐 , 有 的 殺 害 , 一 旦 習 慣 成 為 禁 忌 , 舊 時 拳 勇 的 風 流 韻 事 就 越 活 在 人 心 , 傳 說 就 在 群 眾 的 回 憶 中 越 是 神 話 化 了 。 本 想 野 心 地 列 一 個 少 林 人 物 大 系 , 但 資 料 還 整 理 得 不 夠 , 況 且 功 夫 片 所 拍 到 的 傳 說 人 物 來 來 去 去 不 外 乎 以 下 十 數 名 : ‧ 洪 熙 官 廣 東 省 花 縣 人 。 有 說 洪 熙 官 先 祖 為 崇 禎 第 十 五 子 梁 王 朱 文 忠 , 朱 文 忠 為 避 清 廷 耳 目 , 改 姓 洪 , 以 紀 念 其 祖 洪 武 皇 帝 。 火 燒 少 林 寺 之 後 , 洪 熙 官 是 少 數 倖 獲 生 存 者 之 一 。 有 人 說 他 南 下 廣 東 , 隱 身 紅 船 , 繼 續 其 反 清 復 明 之 志 , 後 多 次 逃 避 清 廷 鷹 犬 追 捕 , 隱 於 花 縣 , 娶 柳 迎 春 為 妻 , 生 下 一 子 洪 文 定 , 苦 心 練 技 , 矢 志 復 仇 , 後 收 駱 小 娟 、 周 人 傑 、 胡 亞 彪 ( 胡 惠 乾 之 子 ) 等 為 徒 , 後 柳 迎 春 死 , 續 娶 方 世 玉 之 姪 女 方 永 春 為 妻 , 創 少 林 洪 家 拳 、 虎 鶴 雙 形 拳 等 。 傳 說 , 洪 熙 官 活 到 九 十 三 歲 ( 時 為 道 光 初 年 ) , 在 毫 無 防 備 之 下 , 給 一 名 少 女 以 鳳 眼 拳 暗 算 至 死 。 除 精 拳 腳 外 , 復 擅 少 林 棍 法 。 ‧ 方 世 玉 廣 東 省 肇 慶 人 。 父 名 方 德 , 做 絲 綢 生 意 , 娶 妻 李 氏 , 生 有 兩 子 , 長 名 孝 玉 , 次 名 美 玉 ( 都 跟 隨 過 至 善 禪 師 學 技 ) ; 後 來 方 德 以 六 旬 高 齡 續 娶 苗 顯 之 女 苗 翠 花 — — 苗 顯 在 火 燒 嵩 山 少 林 之 後 , 便 隱 姓 埋 名 , 販 鹽 為 業 , 顛 沛 流 離 。 苗 翠 花 便 生 了 方 世 玉 。 方 世 玉 與 他 的 兩 位 兄 長 在 年 紀 上 , 最 少 相 差 二 十 年 。 苗 翠 花 隨 父 學 得 一 身 好 本 領 , 「 遵 他 父 遺 訓 , 將 孩 兒 世 玉 自 滿 月 起 , 先 用 鐵 醋 藥 水 渾 身 先 洗 , 次 用 竹 板 柴 枝 鐵 條 , 層 層 換 紮 , 使 其 週 身 筋 絡 骨 節 血 肉 , 堅 實 如 鐵 , 自 小 苦 練 到 三 歲 時 , 頭 戴 鐵 帽 , 腳 著 鐵 靴 學 跳 … … 六 歲 紮 馬 步 , 七 歲 開 拳 腳 , 埋 莊 柱 … … 至 十 四 歲 , 十 八 般 武 藝 , 件 件 皆 通 , 力 大 無 窮 , 週 身 盤 筋 露 骨 , 堅 實 如 鐵 , 性 情 又 烈 , 專 打 不 平 。 」 ( 《 萬 年 青 》 ) 打 死 雷 老 虎 那 一 年 , 方 世 玉 大 概 只 有 十 四 歲 。 上 文 亦 說 過 , 方 世 玉 打 死 雷 老 虎 , 導 致 少 林 與 武 當 之 間 的 恩 怨 白 熱 化 。 方 世 玉 成 名 得 早 , 死 得 也 早 , 有 說 他 死 於 火 燒 九 蓮 山 少 林 或 以 後 , 死 時 相 信 是 二 十 多 歲 吧 了 。 除 精 通 拳 腳 外 , 擅 使 花 刀 。 ‧ 方 永 春 廣 東 省 肇 慶 人 。 方 世 玉 之 姪 女 , 因 世 玉 之 兄 長 年 紀 比 他 大 十 多 二 十 年 , 方 永 春 的 年 紀 , 大 概 與 方 世 玉 差 不 多 。 又 稱 永 春 三 娘 , 曾 隨 至 善 習 永 春 拳 ( 但 有 說 詠 春 拳 始 祖 是 嚴 詠 春 而 非 方 永 春 ) , 後 嫁 給 洪 熙 官 。 傳 說 , 方 永 春 懂 鶴 拳 , 洪 熙 官 以 自 己 的 虎 拳 與 永 春 三 娘 的 鶴 拳 結 合 , 創 出 「 虎 鶴 雙 形 拳 」 。 但 據 朱 愚 齋 著 《 嶺 南 奇 俠 傳 》 , 永 春 三 娘 只 是 一 個 尼 姑 , 她 指 點 洪 熙 官 的 「 虎 鶴 雙 形 拳 」 為 的 是 想 洪 熙 官 代 她 報 仇 。 永 春 三 娘 , 在 白 鶴 拳 派 的 掌 故 中 , 又 另 有 傳 說 。 原 來 , 福 建 少 林 被 燬 之 後 , 俗 家 弟 子 方 慧 石 逃 出 , 隱 藏 福 州 沙 蓮 寺 , 將 平 身 所 學 盡 授 女 兒 方 七 娘 , 七 娘 某 日 觀 白 鶴 而 悟 出 白 鶴 拳 。 七 娘 後 來 出 家 , 號 詠 春 。 方 永 春 、 方 七 娘 、 詠 春 尼 姑 究 竟 是 三 位 一 體 , 還 是 另 有 其 人 , 已 經 無 可 稽 考 了 。 ‧ 胡 惠 乾 廣 東 新 會 人 。 其 父 在 西 關 錦 綸 堂 附 近 開 設 小 商 店 , 給 機 房 惡 漢 毆 斃 。 胡 惠 乾 乃 一 文 弱 書 生 , 不 堪 毒 打 , 身 受 重 傷 , 為 方 世 玉 所 救 , 送 上 九 蓮 山 少 林 寺 習 技 。 豈 料 胡 惠 乾 未 滿 師 , 又 打 不 過 木 人 巷 , 自 陰 溝 偷 走 , 回 省 城 為 父 報 仇 , 直 接 導 致 武 當 少 林 兩 派 械 鬥 。 胡 惠 乾 與 三 德 和 尚 在 省 城 西 禪 寺 建 立 基 地 , 與 武 當 派 及 旗 下 佬 (7)作 對 。 胡 惠 乾 後 來 自 知 形 勢 兇 險 , 把 兒 子 胡 亞 彪 托 孤 少 林 , 終 於 戰 死 西 禪 寺 。 胡 氏 以 花 拳 出 名 。 ‧ 三 德 和 尚 俗 名 劉 裕 德 , 廣 東 省 惠 陽 人 。 其 父 在 廣 州 經 商 茶 葉 莊 。 店 號 設 於 雙 門 底 , 該 處 為 旗 下 佬 聚 居 之 所 , 他 們 平 日 恃 強 凌 弱 , 無 惡 不 作 。 劉 裕 德 , 清 雍 正 末 年 , 年 方 十 六 , 素 好 習 武 , 練 就 兩 臂 有 四 百 斤 之 力 , 人 乃 稱 為 鐵 臂 膀 , 後 來 因 打 死 旗 下 武 士 , 遞 跡 空 門 , 拜 至 善 為 師 , 法 名 三 德 。 三 德 和 尚 技 成 之 後 , 在 廣 州 西 禪 寺 建 立 反 清 復 明 基 地 , 最 後 被 武 當 派 及 清 兵 剿 滅 , 而 三 德 和 尚 亦 戰 死 西 禪 寺 。 三 德 和 尚 身 軀 高 大 , 精 練 一 條 六 十 斤 重 的 鐵 禪 杖 。 ‧ 童 千 斤 廣 東 省 客 家 人 。 未 滿 師 而 偷 下 少 林 , 至 善 派 陵 阿 采 追 殺 之 。 陸 阿 采 卻 網 開 一 面 。 童 千 斤 投 靠 西 禪 寺 的 三 德 和 尚 , 打 死 武 當 派 李 巴 山 , 卻 為 其 女 李 小 環 所 暗 算 而 死 。 另 一 說 , 童 千 斤 是 戰 死 西 禪 寺 。 擅 使 千 斤 墜 。 ‧ 謝 亞 福 廣 東 省 南 海 人 。 幼 年 入 福 建 少 林 寺 習 武 , 拜 至 善 為 師 , 技 成 下 山 , 數 挫 強 敵 , 聲 譽 鵲 起 , 當 時 人 稱 之 為 少 林 俊 傑 。 少 林 寺 既 燬 , 清 廷 大 舉 搜 索 殘 餘 , 謝 亞 福 隱 姓 埋 名 , 投 紅 船 任 煲 頭 賤 役 (8)。 雖 然 如 此 , 謝 亞 福 仍 憂 心 被 清 廷 鷹 犬 認 出 , 為 使 軀 體 容 貌 變 易 , 便 大 量 吸 食 鴉 片 , 使 面 目 全 非 , 苟 延 殘 喘 。 擅 使 一 對 鐵 鴛 鴦 。 ‧ 舂 米 齊 廣 東 省 廣 州 市 人 。 原 名 林 亞 六 , 年 十 五 時 在 米 店 任 舂 米 學 徒 , 身 軀 高 大 , 膂 力 甚 雄 , 可 托 五 、 六 百 斤 於 肩 上 , 行 走 如 飛 。 此 人 食 量 甚 豪 , 每 餐 飲 酒 三 四 斤 , 吃 飯 十 大 碗 , 尚 肆 肆 若 未 足 , 常 謂 有 生 以 來 , 未 嘗 吃 過 一 餐 飽 飯 。 店 主 苦 之 , 將 其 辭 退 , 而 舂 米 六 之 食 量 , 早 已 轟 動 全 城 , 無 人 敢 為 僱 用 , 舂 米 六 便 潦 倒 街 頭 , 無 以 為 生 , 默 念 空 門 中 人 , 多 慈 善 為 懷 者 , 乃 至 河 南 海 幢 寺 求 寺 僧 收 容 , 任 擔 箱 小 廝 (9), 寺 中 方 丈 了 因 和 尚 , 驚 其 神 力 , 惜 其 未 諳 武 技 , 便 薦 於 至 善 禪 師 。 為 人 暴 躁 性 烈 , 習 技 六 年 , 便 想 下 山 , 打 木 人 巷 時 , 招 架 自 由 , 不 料 右 腳 突 然 抽 筋 , 險 些 死 於 木 人 棒 下 , 呼 救 解 圍 。 舂 米 六 下 山 心 切 , 便 學 胡 惠 乾 , 鑽 水 渠 而 去 。 投 靠 西 禪 寺 三 德 和 尚 。 以 一 雙 鐵 拳 頭 出 名 。 ‧ 陸 阿 采 廣 東 駐 防 旗 人 。 幼 喪 父 母 , 依 其 族 叔 為 活 。 叔 遇 之 虐 , 衣 食 皆 缺 。 阿 采 苦 之 , 悄 然 逃 他 方 為 傭 , 其 時 才 十 二 歲 , 伶 仃 孤 苦 , 艱 困 備 嘗 , 某 日 因 看 神 功 戲 而 遇 一 異 僧 ( 一 說 是 少 林 小 弟 黎 伯 符 ) , 拜 師 學 技 七 年 , 在 異 僧 之 薦 , 投 九 蓮 山 少 林 跟 至 善 習 武 。 火 燒 少 林 寺 之 後 , 多 方 逃 竄 , 隱 於 羊 城 , 收 黃 飛 鴻 之 父 黃 麒 英 為 徒 , 繼 而 退 出 武 林 , 居 樂 善 山 房 , 致 力 醫 學 , 不 談 技 擊 。 阿 采 老 病 死 於 家 , 享 壽 六 十 八 , 平 生 只 授 過 一 個 徒 弟 , 就 是 黃 麒 英 。 平 生 精 於 花 拳 , 故 有 花 拳 陸 阿 采 之 稱 。 ‧ 黃 麒 英 南 海 西 樵 人 。 少 時 鬻 技 街 衢 , 賣 藝 求 生 , 一 日 在 鎮 粵 將 軍 署 前 曠 地 賣 武 。 陸 阿 采 剛 巧 在 場 , 見 是 良 材 , 便 收 他 為 徒 。 麒 英 師 事 之 十 年 , 得 其 藝 之 神 髓 。 其 後 為 鎮 粵 將 軍 所 部 兵 技 擊 教 練 , 所 受 薪 俸 甚 微 , 月 所 得 者 , 僅 三 兩 六 錢 銀 , 胡 能 以 贍 養 其 家 , 乃 於 靖 遠 街 設 生 草 藥 店 , 期 薄 有 獲 , 以 補 不 足 。 麒 英 把 平 生 所 學 傳 給 兒 子 黃 飛 鴻 ( 在 功 夫 片 來 說 , 黃 飛 鴻 更 是 最 著 名 的 人 物 ) 。 黃 飛 鴻 再 傳 林 世 榮 、 梁 寬 等 。 ‧ 鐵 橋 三 正 名 梁 坤 , 有 洪 拳 大 師 之 稱 。 少 時 拜 少 林 名 手 金 *李 鬍 子 為 師 , 平 生 好 習 拳 技 , 遊 覽 各 地 , 尋 師 訪 友 , 苦 練 少 林 武 術 , 練 得 橋 手 如 鐵 。 好 與 佛 家 往 還 , 在 廣 州 市 彩 虹 橋 廣 昌 梁 布 廠 任 教 , 技 壓 各 方 拳 勇 , 聲 名 大 振 。 生 於 遜 清 嘉 慶 年 間 , 歷 咸 豐 同 治 兩 世 , 卒 於 光 緒 十 二 、 三 年 間 。 鐵 橋 三 之 死 , 乃 因 在 海 幢 寺 隨 圓 光 和 尚 練 習 三 十 六 點 銅 環 棍 , 積 勞 成 疾 , 鐵 橋 三 因 染 有 阿 芙 蓉 癖 者 , 圓 光 和 尚 命 其 戒 煙 , 鐵 橋 三 從 之 , 決 心 戒 絕 , 苦 練 棍 法 , 但 因 年 事 已 老 , 體 力 不 勝 , 染 病 而 卒 , 享 壽 七 十 高 齡 。 ‧ 蘇 乞 兒 正 名 蘇 燦 , 湖 南 人 。 精 於 棍 棒 , 愛 過 瀟 灑 飄 逸 生 活 , 曾 與 妹 賣 藝 , 流 落 廣 東 。 曾 在 廣 州 市 三 聖 社 設 教 館 授 徒 。 總 結 嶺 南 少 林 派 的 傳 說 與 史 實 , 不 論 是 武 術 掌 故 、 武 俠 小 說 或 者 功 夫 片 都 無 法 明 確 地 把 兩 者 分 開 。 也 許 功 夫 片 和 美 國 的 西 部 片 最 相 似 的 地 方 , 就 是 反 覆 地 把 好 些 傳 說 ( 歷 史 ) 人 物 再 傳 說 — — 化 它 光 彩 奪 目 的 地 方 , 並 非 在 於 剝 露 一 個 傳 統 人 物 的 歷 史 ( 真 實 ) 性 , 而 是 在 於 一 而 再 的 刷 新 這 個 傳 說 和 這 個 人 物 的 形 象 , 賦 之 予 新 生 命 。 功 夫 片 的 命 運 , 必 然 地 與 西 部 片 相 同 , 都 要 走 向 式 微 。 一 個 傳 說 或 神 話 , 還 可 以 活 於 五 、 六 十 年 代 , 高 度 現 代 化 的 八 十 年 代 , 根 本 就 是 傳 說 的 式 微 期 了 。 西 部 片 在 式 微 階 段 , 自 覺 地 走 向 感 傷 , 因 為 最 低 限 度 , 這 樣 會 顯 出 西 部 片 這 個 電 影 品 種 起 碼 有 人 性 的 一 面 ; 而 我 們 的 功 夫 片 , 除 了 暴 力 或 滑 稽 之 外 , 又 有 多 少 部 是 帶 著 人 性 的 筆 觸 ? ( 寫 於 一 九 八 ○ 年 ) 註 釋 : (1)田 雯 《 遊 少 林 寺 記 》 說 : 「 唐 僧 曇 宗 , 住 河 南 少 林 寺 。 精 通 武 藝 。 武 德 四 年 , 太 宗 時 為 秦 王 , 奉 命 討 王 世 充 。 曇 宗 等 十 三 人 , 參 加 戰 陣 。 以 威 猛 善 戰 , 剋 敵 致 勝 。 太 宗 奉 曇 宗 為 大 將 軍 , 其 餘 不 願 為 官 者 , 各 賜 紫 羅 袈 裟 一 襲 。 」 《 樵 書 》 二 編 載 : 「 ( 明 嘉 靖 癸 丑 年 ) 倭 犯 杭 城 , 三 司 會 僧 兵 四 十 人 御 之 。 其 將 為 天 真 、 天 池 二 人 。 天 池 乃 少 林 僧 。 於 是 交 兵 , 大 破 倭 奴 。 」 (2)自 唐 代 開 始 , 攻 府 授 權 寺 院 買 賣 度 牒 , 罪 犯 或 流 亡 客 只 要 出 得 起 錢 買 度 牒 , 便 等 如 找 到 了 藏 身 所 。 (3)諸 如 我 是 山 人 的 《 洪 門 兄 弟 》 , 念 佛 山 人 的 《 紅 花 亭 演 義 》 。 (4)蔡 九 儀 本 來 是 廣 東 省 的 大 力 士 , 崇 禎 年 間 以 武 官 起 家 , 後 來 , 入 嵩 山 少 林 寺 跟 一 貫 禪 師 習 武 , 在 一 貫 門 人 中 , 技 藝 最 高 , 尤 精 腿 擊 法 。 (5)舊 日 廣 東 落 鄉 演 戲 的 伶 人 , 必 須 搭 船 , 那 一 艘 大 船 停 在 海 邊 , 有 時 走 上 岸 搭 戲 棚 演 戲 , 有 時 就 在 紅 船 的 艇 頭 演 戲 , 總 之 , 落 鄉 的 老 倌 俱 是 搭 船 而 去 的 , 那 種 船 就 稱 做 紅 船 。 紅 船 亦 稱 鳳 點 , 同 治 《 番 禺 縣 志 》 說 : 「 市 橋 鳳 船 之 製 … … 其 有 鳳 船 先 者 , 別 以 巨 舸 結 蓬 屋 , 演 梨 園 。 」 (6)廣 東 四 大 訟 師 ( 或 「 扭 計 師 爺 」 ) 之 一 , 劉 華 東 以 外 , 尚 有 何 淡 如 、 陳 夢 吉 、 荒 唐 鏡 。 劉 華 東 舉 人 出 身 , 愛 好 粵 劇 , 相 傳 粵 劇 之 《 六 國 大 封 相 》 是 由 他 一 手 編 出 的 。 (7)廣 東 人 稱 旗 籍 人 為 「 旗 下 佬 」 , 隨 清 廷 征 戰 有 功 , 建 屋 居 留 於 西 門 口 , 給 以 長 俸 , 子 孫 世 襲 , 特 設 將 軍 府 , 以 資 管 理 。 旗 人 犯 法 , 地 方 官 吏 無 權 過 問 , 因 此 之 故 , 旗 人 遂 恃 勢 橫 行 , 欺 凌 弱 小 , 魚 肉 漢 人 。 (8)煲 頭 者 , 乃 戲 班 稱 伙 頭 軍 之 語 , 緣 紅 船 中 之 司 廚 , 除 早 晚 供 應 二 膳 所 職 之 外 , 夜 闌 備 食 者 , 多 數 以 瓦 煲 煮 飯 , 故 稱 煲 頭 。 (9)舊 時 寺 僧 每 出 外 作 法 事 , 必 須 人 擔 經 箱 , 擔 箱 之 人 就 叫 擔 箱 小 廝 。 參 考 書 目 1.《 東 文 獻 叢 談 》 冼 玉 清 著 ( 商 務 書 局 一 九 六 五 年 ) 2.《 嶺 南 奇 俠 傳 》 朱 愚 齋 著 ( 通 俗 出 版 社 一 九 五 ○ ) 3.《 天 地 會 文 獻 錄 》 羅 爾 綱 著 ( 實 用 書 局 印 刊 ) 4.《 近 代 秘 密 社 會 史 料 》 蕭 一 山 編 著 5.《 清 洪 述 源 》 帥 學 富 著 ( 商 務 民 國 五 十 九 年 ) 6.《 武 術 小 說 王 》 第 十 卷 至 第 十 二 卷 ( 一 九 五 三 年 ) 我 是 山 人 主 編 7.《 少 林 武 當 考 》 唐 豪 著 ( 麒 麟 圖 書 公 司 一 九 六 八 年 ) 8.《 少 林 拳 技 法 》 吳 瑞 南 編 ( 華 聯 出 版 社 ) 9.《 陸 阿 采 別 傳 》 朱 愚 齋 著 ( 大 公 書 局 一 九 五 ○ 年 ) 10.《 紅 花 亭 演 義 》 念 佛 山 人 著 ( 祥 記 書 局 ) 11.《 廣 東 十 虎 傳 》 我 是 山 人 著 ( 南 風 出 版 社 ) 12.《 三 德 和 尚 》 我 是 山 人 著 ( 南 風 出 版 社 ) 7/15 頁 有 關 圖 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2.115.190 ※ 編輯: e22123456198 來自: 220.142.115.190 (06/06 22:3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5.98.66
pttzxcvbnm:字與字間距過大,看得好吃力~220.129.210.209 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