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ga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自由大道得獎 同志終獲鼓舞 2009-02-23 22:15:35 【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好萊塢電影《自由大道》,描寫美國政壇首位公開同性戀身分的 政治人物米爾克(Harvey Milk)的故事,獲得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曾經出版過同 志書籍的小P表示,大眾戲劇裡終於出現正面的同志人物。   小P指出,在一般的大眾戲劇裡,同志的角色不是負面就是刻板。以《台灣龍捲風》 為例,裡面出現的女同志角色就是一個狠心的律師。另外,在一般偶像劇裡,男同志的角 色永遠是娘娘腔的經紀人,幾乎看不到別的同志角色存在。   小P也認為,即使同志運動已經推動了十幾年,但社會歧視並沒有大幅減少,如果公 開同志身分,像米爾克參政也非常困難。以參選多次民代的同志詹銘洲為例,得票數都不 超過一百票;同志參政聯盟在成立時,連30個具名的簽署者都找不到。   小P表示,同志運動在城市裡,比較能獲得一般民眾的共鳴,但落實到生活上,卻不 一定能被認同。在都市化沒那麼深的地方,同志的生存其實非常困難。小P舉例,一個在 花蓮經營豬肉攤的同志,不敢對外承認自己的同志身分,也不敢去同志活動的場所。這位 同志想抒發情慾時,只能到花蓮海邊的消波塊上看看其他人。 同志形象負面刻板   另外,目前大眾媒體上的同志形象還是跟情殺、轟趴、愛滋連結在一起,導致很多同 志不但不敢出櫃,更不敢承認自己的身分。小P感嘆,自己一位同志朋友跟家人出櫃後, 每次外出回來,父親總是剪了一堆有關愛滋、情殺的同志新聞放在桌上。另一位男同志, 因為不敢承認自己的性傾向,順從家人的意見結婚生子後,就離婚獨居,最後孤單在住處 病死。因為同志污名化實在太過嚴重,不少同志寧願選擇孤單漂泊至死,也不願意承認自 己的同志身分。 保守力量影響仍大   小P表示,就連美國那樣開放的地方,米爾克在公開同志身分後,最後還是被暗殺, 可見社會的保守力量其實還是很大。以台灣為例,去年的同玩節,還是遭到保守的基督教 力量反對。   小P認為,知名人物出櫃,對於增加同志的認同非常有幫助,但不能用強迫的方式逼 迫同志出櫃,這也是另一種社會壓迫。他舉出知名作家陳克華的例子,當初報紙披露陳克 華是同志,被陳克華否認,但事後又在自己的書中出櫃;陳克華當時就表示,自己有選擇 出櫃方式的自由。   小P表示,不是每個同志都是蔡康永,不能老用蔡康永的例子要求名人出櫃,因為不 是每個同志都有蔡康永那樣的條件。即使是蔡康永,也是在父親過世之後才公佈自己的同 志身分。 出櫃不等於被認同   小P認為,在社會歧視仍大的今天,即使自己願意出櫃,家人能否接受也是另一個問 題;即使家人能接受,後面還有家族、街坊鄰居等等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歧視的結構, 其實是非常密不透風。   不過,小P也指出,《自由大道》的獲獎鼓舞不少同志,米爾克的故事讓同志們了解 ,不是只有自己一人孤軍面對整個保守社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240.148 ※ 編輯: kaorikuraki 來自: 61.228.240.148 (02/24 16:13)
heronisolate:美國是兩極化的地方 不算是"很"開放 真正開放是歐洲 02/24 16:22
rigor:還有澳洲啊...雪梨&墨爾本根本就是天堂 02/24 16:23
curran:歐洲也有很保守的地方。 02/24 18:52
a78787878789:雪梨跟墨爾本很gay friendly? 02/24 19:04
DecemberSat:「18歲的約定」裡的孝全寶貝不娘啊! 02/24 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