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global_univ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studyabroad 看板] 作者: ahamin (荒漠貓) 看板: studyabroad 標題: 歐洲十大牛校 時間: Wed Mar 12 11:17:36 2008 http://tieba.baidu.com/f?kz=182037186 歐洲十大牛校 英國 牛津大學(Oxford) (最老的英語大學,是劍橋和哈佛的源頭,名字都帶牛字,牛 得沒辦法。哈佛 的早期興辦者都是牛津的學生。) 英國 劍橋大學(Cambridge) (56諾貝爾獎,全球最多,是MIT的4倍。一個霍金壓在那裡 ,MIT這輩子也別想翻身) 英國 帝國理工(Imperical)(8諾貝爾獎,除了大家知道的理工科外,醫學也是歐洲第一 ) 法國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 (INSEAD) (全球商學最高學府。畢業生壟斷全球500強企業董 事長位置。商界有"INSEAD的董事長,哈佛的總裁,MIT的CIO",「MIT的為哈佛的打工, 哈佛的為INSEAD的打工」之說) 法國 巴黎大學(20 諾貝爾獎,是最老的英語大學牛津的源頭,號稱「大學之母」。中 國北京大學最初就是 按巴黎大學做的。以前英國沒有大學,學生都到巴黎大學學習,英 王一氣之下照巴黎大學興辦了牛津大學,這段歷史寫在牛津的校史第一頁) 法國 巴黎高師 (Normale)(11諾貝爾獎,全球精英教育的典範。巴黎高師差不多是世界 著名大學裡規模最小的高校,由於每年只招收200來名學生,而報名的卻有4萬人,巴黎 高師的入學競爭非常激烈,所以有資格進入巴黎高師的學生,質量非常高) 德國 柏林大學(洪堡大學)(Humboldt) (26 諾貝爾獎,希特勒大力興建的帝國大學,其 大學精神「洪堡 精神」為現代大學之源。所以有「大學之母巴黎大學」,「大學之父柏 林大學」。民主管理與教授治校是 現代大學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學術界所公認的包 括學術民主和學術自由等在內的現代大學制度則起源於柏林大學。1810年,普魯士教育 部長威廉·馮·洪堡受命創建柏林大學,成為現代大學制度誕生的標誌。他所倡導的學 術和教學自由,以及教學與學術研究相統一的原則,對歐洲和北美大學的發展產生了深 遠的影響。) 德國 海德堡大學(Heidelburg) (8諾貝爾獎,歷史極端悠久,最老的德語大學。魯普萊 希特選侯是海德堡大學的創始元勳,巴登的卡爾大公則是海德堡大學的再造恩公。現代 社會學的宗師韋伯在海德堡大學唸書,後成為教授,寫成不少傳世之作。) 德國 慕尼黑大學(Muenchen) 22 諾貝爾獎 始建於1472年,歷史悠久、文化氣息濃郁。 擁有4萬3千名學生的慕尼黑大學是德國規模最大的大學。1472年巴伐利亞路德維希公爵 在英戈爾施塔特(Ingolstadt)建立了巴伐利亞的第一所大學。該校歷經德國人文主義時 代,在宗教改革中是馬丁路得的主要反對者,受耶穌會影響長達200年之久,是德國最主要 的天主教大學之一。1826年在幾經遷移之後,大學定址慕尼黑。大學得名於Maximilian 國王。 俄國 莫斯科大學(在被西方壓制的背景下還有 8 諾貝爾獎,最大的俄語大學。其實力 從俄國的太空事業就可看出。有人估計他的實際水平在MIT之上。莫斯科大學創建於175 5年。她的主要塔樓建築,坐落在莫斯科近郊的「麻雀山」上,是莫斯科市極具代表性的 七大高層尖頂式建築物之一。主樓高240米,共 39層,在它的附近分別是大學生和研究 生宿舍,擁有近6000個房間。在莫斯科大學裡,人們有一個極為形象的比喻:假如一個 新生的嬰兒,在每間宿舍只住上一天,當他們住遍所有的宿舍之後,已經長成了16歲的 青年了。) 到歐洲十大牛校讀書,與美國前10名的學校的待遇和認同度完全相同 歐洲十小牛校 德國 哥廷根大學(Goettingen) 18 諾貝爾獎 瑞士 國立蘇黎世大學(Zurich) (9 諾貝爾獎,其中一次是愛因斯坦的) 瑞士 聯邦理工學院 (ETH) 14 諾貝爾獎(MIT也是14 諾貝爾獎) 法國 史堡大學(Strassburg) 8諾貝爾獎 法國 巴黎高科(拿破侖說不會殺雞取蛋的那個學校) 丹麥 哥本哈根大學(Copenhagen) 13諾貝爾獎 奧地利 國立維也納大學(Vienna) 9 諾貝爾獎 英國 倫敦商學院(英國最好商學院) 瑞典 國立烏普沙拉大學 (Uppsala) 9 諾貝爾獎 比利時 魯文大學(KUL)建於1425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94.9.58
ahamin:我對英國感到蠻吃驚的,日不落帝國早已衰落 03/12 11:20
ahamin:在各方面已經落後,在歐洲,無論經濟、文化、教育遠不如德 03/12 11:20
ahamin:國,也不如法國、意大利,但其大學水準卻還是很強 03/12 11:21
ahamin:有點不可思議 03/12 11:22
ahamin:不提美國,就是日本的科技實力也是遠遠超過英國 03/12 11:24
ahamin:但英國大學能夠拿那麼多諾貝爾獎,真不知道有什麼特別原因 03/12 11:25
jnliu:英國劍橋大學的凱文迪希實驗室在20世紀對物理界做出重大貢獻 03/12 11:34
arabesque:也許是現在的世界使用英語的關係 03/12 11:38
jnliu:Thomson父子對電子的研究,Dirac與量子力學,...不勝枚舉 03/12 11:36
jnliu:但這些都是歷史,世界的局勢一直在不斷地變化中... 03/12 11:40
jnliu:附帶一提,台灣科技教父李國鼎先生曾留學劍橋 03/12 11:43
jnliu:師從諾貝爾獎得主Rutherford,不過學位還未拿到就返國服務了 03/12 11:44
ahamin:問題是最近幾乎每年都有英國科學家得獎,這點奇怪 03/12 12:03
ahamin:台灣學生去英國比較少吧,一般都是去美加澳 03/12 12:0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1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