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global_univ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bp.ntu.edu.tw/WebUsers/ftlin/Manila/%E9%A6%AC%E5%B0%BC%E6%8B%89%E7% B4%80%E8%A1%8C.htm 2002年3月初,我去馬尼拉參加第七屆Asia Megacities研討會,對馬尼拉有了如下的觀察 。 在飛機快降落艾奇諾機場時,經過了馬尼拉灣。從飛機上俯視,下方是一個瀉湖,湖面上 有許多以石頭壘成箭頭標誌形狀的東西,很像是石滬。這些石滬群的箭頭方向似乎暗示著 水流的方向,別有趣味。 菲大說會有人來接我們,但是我們出了海關,卻在入境大廳遍尋不獲,心想會不會是沒聯 絡好。折騰了半天,才知只有工作人員或領特殊證件者才能入境大廳,接機者只能在出境 大廳外的「接機處」等候。 艾奇諾機場的接機處(由旅客等候處向接機等候處拍攝的畫面),中間是一條車道,兩旁分 別是旅客和接機人的等候處,以鐵欄干隔離。等候處又以英文字母區分,一字排開。旅客 和接機者按旅客姓名的英文首字,到相對應的地點等候對方。彼此看見了,才經過中間有 警衛把守的通道會面,將旅客接走。如此戒備森嚴的機場,似乎在共產國家、或者敵意甚 深的敵對國家邊境才會看到的景象,(連現在的中國大陸都已無此狀況),居然在這個曾經 號稱「民主楷模」的國家門廳出現,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這種隔離方式,在世界各國均是少見,對於初到菲國的人而言,很不習慣。後來,發現菲 國(馬尼拉而已?)簡直是「警衛國家」,到處是警衛人員,不只是高級住宅區高牆聳立, 入口崗哨警衛把守,連進百貨公司都要經過金屬探測器,內部也不准攝影。整個社會隱藏 著不安的氣氛。此一現象應是導因於嚴重的官僚腐化、貧富差距、以致於人民革命所留下 的後遺症吧。 艾奇諾機場正在蓋新的出入境大廳,結構體完成了一大半,但不知道何時可以完工,因為 一直在延期。來接機的菲大教授說,他們需要的是跑道,不是大廳。機場沒有一般常見的 巴士或者捷運,除了有人接的旅客外,恐怕只能靠計程車或者Jeepney來接送。Jeepney是 菲律賓最常見,也是最獨特的大眾交通工具,十分便宜,有固定路線,可以隨時停車。車 主通常極盡可能的裝飾他們自己的車子,像極了台灣的電子花車。 馬尼拉的交通秩序十分混亂,許多馬路沒有標線,任意超車、迴轉,司空見慣。雖然重要 路口的紅綠燈有六個燈號,但似乎起不了作用。聽當地人士說,馬尼拉的交通警察還公然 索賄。從機場到市區的幹道,最寛處有六線道,但是行人、機慢車可以隨時進入,令人不 知該將之歸屬為那一道路,高速公路?快速道路?外環道?市區道路?顯然他們自有一套分類 標準,非吾人所習慣者。機場雖規劃有出境、入境車道,但是當地人要到離境大廳,多先 進入境車道,再違規轉到出境車道,距離短很多,時間也省下不少,顯然路線規劃大有問 題。 馬尼拉都會區(Metro Manila)由17個城鎮所組成。城鎮之間和內部佈滿了貧民窟,環境十 分惡劣,幾與垃圾為伍,難以根治,這也是社會貧富差距嚴重的具體反映。市政府也曾試 圖解決此一問題,但一直未能成功。以Manila Harbor Center為例,計畫由民間出資遷移 垃圾山上的貧民窟,將垃圾填海開發新生地,標售其土地,以回收資金。雖然,遷走了垃 圾山上的貧民戶,在附近另蓋新公寓以安置之,結果形成了另一個新的貧民窟。另一方面 ,由於垃圾山一直未清除,故開發區雖已填土完成,市府禁止開發商進一步標售土地,加 上亞洲金融風暴,投資者紛紛退場,只見整個新開發區土地荒置,僅有少數水泥廠和貨櫃 車場入駐。 菲律賓可以說是「朱門酒肉臭,路有餓死殍」。大部份的財富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裡,肇因 於政治腐敗,難怪菲共猖獗。在繁華的商業地區,燈紅酒綠,也夠虛無的。菲律賓早期為 西班牙殖民地,現今留下的遺跡不多。最具代表者,當推舊城牆和聖奧斯汀教堂,已被聯 合國列為人類文明襲產)。教堂旁有Plaza San Luis Complex,原為商業區,後為市政府 收購修建,成為觀光的據點。內有中庭、樓閣、陽台、拱門、 磁磚門階,自成一天地。 菲律賓大學Diliman校區之空間結構,以橢圓環形路為主幹,周長2.2公里,樹蔭夾道,可 供慢跑;假日車道封閉,做為行人散步區。校門、行政大樓、圖書館位於橢圓長軸,形成 主軸。各學院分列於橢圓環之四周(如法學院、法圖、工學院、教育學院、美術學院),形 成教學區環帶,間有廊道相連,或帽形涼亭以供歇息。橢圓環內,原為低漥谷地,易積水 ,故留為綠地、自然景觀區。行政大樓及其前之雕塑、高聳之音樂鐘塔形成重要地標。有 多處教堂,造形各異。Parish of the Holy Sacrifice圓頂,內部空間採取開放式,無門 窗,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十分平易近人。Protestant Chapel雙弧造形,附設有幼稚園 ,家境要相當好才讀得起。另有一處教堂,在校區外,屋頂造形奇特,有東羅馬正教的味 道。 校園四周為宿舍生活區。高級的住宿區裡有一家違規營業的餐廳,以綠葉為招牌,藏於密 樹之後,有小徑可達,眾人皆知(只有校警服勤時不知?大概是某位有權有勢的長官宿舍吧 ?),氣氛和口味均不錯。在校區邊緣,為職員宿舍區,稱之為pook。街道有些髒亂,但清 晨早起,家家戶戶都會清掃自家門口,以維整潔。有些住戶的門口小花圃緣石漆上油漆。 (一般而言,馬尼拉人很喜歡花草,即使在貧民窟也儘量種植或懸吊花草。)社區裡仍使用 井水,在旁水溝洗頭或洗衣。路旁有一處一大早便聚滿了人在賭博,看到我們拍照,相當 興奮,圍攏過來,希望能被拍到。社區裡也有許多人家飼養鬥雞,整日啼叫,狗卻一副不 愛理人的樣子,即使對陌生人也很少吠叫。社區入口處仍留有三個月前的聖誕節裝飾,歡 慶的氣氛似乎尚未遠逿;另一入口的路中間,架起了籃球架,成一個運動空間。雜貨店以 鐵絲網圍住,以防搶劫,僅留小窗口做生意。傳統的路邊攤仍然是主要日常市場,旁邊有 長竹椅可供休息、聊天的公共空間。 菲律賓人是一個樂天知命的民族。雖然在華人的眼裡,他們有些怠惰,以致於經濟命脈被 華人所掌握,但是他們的音樂、舞蹈,充滿了歡樂,連國歌也是如此。菲律賓人真是有她 不一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