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China 看板] 作者: sling (颸羚 愛不起) 看板: China 標題: 質樸元帥──朱德元帥 時間: Wed Jul 24 20:13:47 2002 質樸元帥──朱德元帥 戎馬一生,功績卓著﹔忠職勤政,鞠躬盡瘁﹔胸懷天下,氣度恢宏﹔謙虛謹慎, 純樸忠厚。  朱德(1886~1976 ),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和領導者,軍事家,共和國元帥。 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了南昌起義。紅軍時期,歷任軍長、總司令等職。抗日 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總司令。解放戰爭時期任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協助毛澤東指揮了全 國解放戰爭。解放後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等職。朱德革命一 生,功勛卓著,位高至極,但他謙虛謹慎,勤勤懇懇,樸實無華,忠厚仁慈,給世人 留下了質樸而崇高的元帥形象。 1.棄教從軍 以武救國 朱德,1886年 2月 1日出生於四川儀隴縣李家灣一戶佃農之家。世代以租種地主 土地為生,終年勞碌僅能糊口。朱德的母親在生朱德前還在幹活。朱德生在這樣一個 家庭,使他從小就開始幹力所能及的勞動。五歲時就上山砍柴、割草。 朱德因過繼給無兒無女且又十分喜歡他的大伯朱世林才得以上學,並改變了他的 命運。六歲時朱德入私塾,二十歲時入南充縣高等小學堂,一年後考入四川高等學堂 附設的體育學堂。在這裡受到了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影響,產生了教育救國的意識。 畢業後於1908年邀幾位同學好友一同回儀隴縣城籌辦高等小學堂,朱德任學校的體育 教習兼庶務。學生由幾人很快發展到七十多人。學校雖然辦起來了,但土豪劣紳反對 新思想、壓制教育,社會的黑暗,民眾的痛苦,統治階級的腐朽,使朱德認識到教育 無力救國。他毅然棄教,準備從軍。 1909年 1月,朱德歷盡千辛萬苦走到昆明,考入講武堂步兵科學習,在這裡他加 入資產階級革命組織同盟會。畢業之後被分配到蔡鍔的部隊任少尉司務長。他對蔡鍔 很敬佩,常和蔡接近並請教問題。蔡鍔率軍起義時,指定朱德為隊官(連長)。朱德 在攻占總督衙門時作戰有功,受到表揚。1913年夏,朱德升任蔡鍔部隊的營長,率部 駐守於雲南的蒙自、個舊一帶。在這裡,朱德自發地採用運動戰方式一舉殲滅了當地 的土匪,因功升任團長。 討袁護國戰爭中,在蔡鍔回雲南之前,朱德即受命組織部隊,徵用車皮,等待蔡 鍔到來率軍出征。在蔡鍔率軍出征四川與北洋軍閥的戰鬥中,朱德及其團隊作戰最勇 敢,朱德的衣帽多處被子彈打穿。經過多次激烈的戰鬥,朱德因勇敢善戰,戰功突出 而聞名於軍中。護國戰爭勝利後,朱德奉命駐守滬州,於1917年 7月升任旅長,軍銜 為少將。成為川蜀的知名人物。 2.拋官棄祿 追求真理 駐滬州期間,暫無戰事,朱德結交進步人士,共同探討救國救民之路。在此期間, 他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思想更傾向於進步,尤其是《新青年》雜誌上的進步文章,引 起了他對馬克思主義的興趣和對俄國革命的嚮往。 在四川軍閥的逼迫下,朱德隨滇軍回到雲南,朱德任雲南警察廳長職務,利用業 餘時間請教員教授英語,為出國學習作準備。後來軍閥唐繼堯把滇軍趕走,朱德離滇 回四川,四川軍閥劉湘和楊森很欣賞朱德的才能,加之他又是四川人,因此,特地空 出一師長的位置等著他並許以厚祿。窮苦人出身的朱德,已經確立救國救民之志,他 不再為高官厚祿去打傷害平民百姓的“混”仗,而是要追求光明、追求真理,探索救 民於水火救國於危難的道路。因此,他毅然拒絕了劉、楊的挽留,順江東下來到上海 見到了孫中山。此時孫中山正發愁無將領兵討伐陳炯明,以十萬元軍晌相許,請來朱 德出面組織桂滇軍攻打陳炯明。但朱德出國尋求真理的決心已定,他婉言謝絕了孫中 山之邀。朱德棄高官,拋厚祿,只為追求真理的鴻志,對於一個三十六歲的人來說真 是難能可貴的。因為他已不再是熱血青年,而是成熟的中年,此時的選擇是理智的選 擇,是一種堅定的義無反顧的追求。 1922年10月,朱德來到柏林見到了周恩來,他提出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要求。此 前,他曾向陳獨秀提出過入黨要求,陳獨秀認為他當過舊軍官,斷然拒絕,周恩來則 表示願意介紹他入黨。朱德在德國入格廷根大學進修社會學和哲學,在德國期間因參 加工人運動兩次被捕。1925年他第二次被捕時被吊銷了護照並遭驅逐。 離開德國後,朱德來到蘇聯,先入東方大學學習馬列主義,後到軍事培訓班學習 現代軍事。在那裡他結合中國的實際,產生了“部隊大有大的打法,小有小的打法”,“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必要時拉上隊伍入山打游擊”的思想。 朱德拋棄高官厚祿,尋求救國救民之真理。他出國數年,不僅找到了馬克思主義 真理,而且找到了革命的道路。 3.高舉義旗 為民而戰 1926年夏天,朱德回國,奉黨中央之命,從事革命活動。1927年初,受命擔任國 民革命軍第三軍軍官教育團團長之職,同時兼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長。蔣介石、汪精衛 先後叛變革命,共產黨人從血泊中爬起來,決定直接抓槍桿子,建立自己的武裝。黨 中央決定組織起義,南昌是條件最好的地方,朱德奉命與劉伯承、賀龍等在南昌起義。 他利用公開的身份,把敵人的兩個主力團的團長拖住,為起義的成功創造了條件。 1927年 8月 1日,南昌城頭響起了正義的槍聲,朱德、周恩來等宣布起義。起義 成功後,朱德被任命為第九軍副軍長,率軍撤出南昌向廣東進發。途中,奉命領一個 師守大埔縣三河壩地區,起義的主力部隊向潮州、汕山地區進軍。主力被擊敗後,朱 德和後繼趕來的陳毅根據形勢的變化,把部隊轉變為游擊隊,之後又組織了遍及湘南 十餘縣的湘南起義,使這支僅有幾百人的部隊擴大到萬餘人。 1928年 4月,朱德和陳毅一直率領這支隊伍向井岡山區靠攏,與毛澤東領導的秋 收起義的隊伍會師之後,組成了中國工農革命軍(後改為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 毛澤東任黨代表。從此開始了“朱毛”合作,並為擴大革命根據地和壯大紅軍隊伍而 鬥爭。 朱毛會師,奠定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基礎。朱毛二人合作,創造性地展開了革 命的游擊戰爭。朱德把他從國外學到的先進軍事思想、過去帶兵打仗的經驗與井岡山 區革命鬥爭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了新的游擊戰原則。這些原則被通俗地表述為:“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朱毛帶領幼年的紅軍在游擊戰中不斷 壯大,戰鬥力迅速增強。到1928年夏,朱德指揮紅軍在龍源口一舉殲敵一個團擊潰兩 個團。這是中央紅軍成立以來取得的較大的勝利。 在井岡山的鬥爭中,朱德深刻領會毛澤東的建軍思想和根據地建設的思想,二人 思想一致,配合默契,他們都是來自貧窮的鄉村,都了解中國社會實際,都是為民眾 而戰,都遵循著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到1930年,井岡山區的紅軍擴大到三萬人,編為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中央還決定朱德為紅軍總司令。 在蔣介石發動的五次“圍剿”中,朱德參加了全部的反“圍剿”鬥爭。前三次反“ 圍剿”,他配合毛澤東領導紅一方面軍,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取得了三次反“ 圍剿”鬥爭的勝利。在第四次反“圍剿”鬥爭中,毛澤東已被撤職,朱德與周恩來共 同指揮戰鬥,殲敵三個師,俘敵萬餘人。“左”傾錯誤統治了中央,軍事指揮權掌握 在不了解中國國情的德國人李德手中,他排斥朱德等高級將領,胡亂指揮,打輸了第 五次反“圍剿”,搞丟了中央蘇區革命根據地。紅軍被迫走上大轉移之路。 4.力挽狂瀾 拯救危局 紅軍反“圍剿”失敗,撤出了經營數年的根據地,在與敵人的激戰中轉移,付出 了慘重的代價。直到1935年打下遵義城,才在周恩來和王稼祥等人的積極主張下召開 會議。會上,朱德支持毛澤東的正確意見,批判王明“左”傾路線,贊同毛澤東進入 最高軍事指揮小組。會議之後,朱德仍擔任軍委主席、紅軍總司令,他堅決贊成並支 持毛澤東的戰略和戰役行動。協助毛澤東完成了著名的四渡赤水戰役的指揮,他常親 臨前線,指揮戰鬥,表現得鎮定自若。在危險、困難、犧牲面前,朱德沉著冷靜,臨 危不亂。劉伯承稱贊他“志堅如鋼”,“在任何困難面前,但然如坐春風”。 紅軍擺脫蔣軍的圍追堵截之後,在懋功與第四方面軍會合。討論今後的去向時, 周恩來代表黨中央提出北上陝、甘,建立革命根據地。朱德堅決擁護這一方針。會後, 率部北進。但張國燾卻不願意北上。直到中央任命張國燾為紅軍總政委後,他才開始 北上。 張國燾到達阿壩後再次生出異心,他要朱德與他聯名致電中央,反對北上抗日的 方針,朱德斷然拒絕張國燾的要求,與之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張國燾不聽勸告,率兵 掉頭向南,朝川康邊境退逃。在張國燾率領隊伍逃跑的過程中,朱德一直堅持鬥爭。 張國燾曾開會圍攻朱德,朱德卻泰然處之。張國燾逼朱德反對毛澤東,朱德警告說, 黨是一個整體,不能搞分裂。他想把朱德趕出部隊,朱德堅決留在軍中作幹部、戰士 的思想工作,揭露張國燾的真面目,促使受蒙蔽的幹部戰士覺悟。經過朱德不屈不撓 的長期鬥爭,紅四方面軍的廣大幹部戰士開始覺醒,迫使張國燾同意北上。中間又出 現了幾次反復,終於把這支隊伍帶到了陝北,實現了一、二、四三個方面軍的會師, 保存了革命的種子,壯大了紅軍的隊伍。朱德到達陝北,匯報了與張國燾的鬥爭經過 後,毛澤東稱讚他“鬥得有理有節,臨大節而不辱”,“度量如大海,意志堅如鋼”。 5.挺進華北 指揮抗日 “七﹒七”事變之後,全國規模的抗戰爆發。 7月14日,朱德寫下了抗戰誓詞:“ 我輩皆黃帝子孫,華族胃裔,生當其時,身負干戈,不能驅逐日寇出中國,何以為人? 我們誓率全體紅軍,聯合友軍,即日開赴前線,與日寇決一死戰,復我河山,保我民 族,保全國家,是我天職。”同年八月蔣介石任命朱德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指揮。 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下轄三個師。下旬,朱德檢閱開赴抗日前線的部隊,誓 師出征。九月,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任命朱德為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司令長官為 閻錫山)。 1937年 9月21日,朱德來到太原並前往抗日前哨雁北部署抗戰事宜。 9月25日, 八路軍一一五師首戰告捷,在雁北平型關伏擊日軍,殲敵千餘人。朱德親自趕赴前線, 總結平型關戰鬥的經驗,以便向自己的部隊及友軍宣傳,激勵同胞的抗戰熱情。隨後, 朱德提出了在晉冀之間建立抗日根據地的意見,堅持深入敵後,放手發動群眾,壯大 抗日力量的思想。 抗日戰爭期間,朱德已經五十多歲了,是我軍戰將中年齡最高者之一,但他仍然 老當益壯,親赴前線指揮作戰。在華北抗日根據地建立的初期,朱德一直在抗日最前 線,親自指揮了許多戰役和戰鬥。比如,1938年 4月,日軍出動了萬名精銳部隊分九 路向晉東南根據地發起合圍攻勢。朱德與彭德懷、劉伯承等將一起指揮了這次反九路 圍攻,採用以少量兵力牽制多路,集中主力擊敵一部的戰術。四月中旬,終於在武鄉 長樂村捕捉到殘敵的機會,一舉殲敵二千餘人,吃掉一路,其餘各路相繼後退,朱德 果斷決策,乘勝進擊,擊潰敵人並連克遼縣、和順、武鄉、榆社等城,此戰共殲敵四 千餘人,粉碎了敵人的圍攻,鞏固和擴大了晉東南抗日根據地,使我八路軍在太行山 南麓站穩了腳跟。建立太行革命根據地後,朱德豪邁地賦七律一首:“群峰壁立太行 頭,天險黃河一望收﹔兩岸烽煙紅似火,此行當可慰同仇。”1940年,朱德從前線返 回延安,此時,華北敵後抗日根據地已初具規模,八路軍從三萬人發展到四十萬人﹔ 游擊戰從山區延伸到了平原。在八路軍活動的範圍內,已經形成了很有影響的抗日規 模。 朱德返回延安後,正值國民黨對陝甘寧邊區實施封鎖,我軍民面臨經濟困境。黨 中央提出了自力更生的政策。朱德在這一方針指導下,創造了“南泥灣政策”,主張 屯田墾荒,發展生產、養兵抗戰,有力地支持了毛澤東提出的大生產運動。以此為基 礎,打破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封鎖,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6.遠籌帷幄 解放全國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朱德已近六十。年事已高,再加上他是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 不應再上前線衝殺了,而應考慮全軍全國的大局,主要搞決策和運籌。因此,他留在 後方的最高軍事指揮機關,協助毛澤東統籌指揮全國的軍事鬥爭。 日本人剛剛舉手投降,舉國歡慶勝利之時,毛澤東、朱德等領袖預計到內戰將不 可避免,因此,他們教育部隊,保持高度戒備,不能有絲毫幻想。朱德參與制定了我 軍的“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方針,整編軍隊,組建起了適合於大規模運動戰的野 戰軍。這些正確的決策為迎接蔣介石發動的內戰打下了基礎。 1946年 6月,全面內戰終於爆發。我軍因準備充分,在戰略防禦中殲敵七十一萬, 頂住了敵人向解放區的進攻。1947年元旦,朱德向全國人民和海外僑胞發表廣播講話, 指出,1947年是鬥爭形勢轉變的一年。10月10日,朱德與彭德懷以正副總司令的名義 發表了毛澤東起草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響亮地提出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 中國”的口號。 1947年11月,我軍取得了石家庄戰役的勝利,朱德親自總結攻城經驗並全軍推廣。 為了促進中原殲敵作戰,朱德到處於前線位置的河南催陽參加華東野戰軍前委擴大會 議,朱德參與決策和指揮了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之後,又部署了渡江戰役,和 毛澤東一起發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朱德協助毛澤東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 里之外,終於揮師渡江,解放了全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朱德已經六十四歲了,戎馬一生,功績卓著的朱老總, 老驥伏櫪,不顧年高,積極為新中國的建設而工作。建國後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後參與領導空軍、海軍 和陸軍各技術兵種的組建,與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了人民解放軍由單一兵種向諸軍 兵種合成軍隊的轉變。他對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正規化建設非常關心,到88歲高齡 時還親自視察海軍,並乘艦出海檢閱。1976年 7月 6日在北京病逝。他在軍事理論和 實踐上都卓有建樹,對豐富毛澤東軍事思想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主要著作收入《朱 德選集》。 朱德年表 朱德原名代珍,字玉階,1886年12月 1日生於四川儀隴一個佃農家庭。 光緒三十一年 (1905年) 參加清王朝最後一次科舉考試,鄉試、府試均中榜。 次年清廷即宣布廢除科舉,他未能參加省試,乃入順慶府 (今四川南充) 中學堂。 三十三年到成都入四川高等學堂附設體育學堂。 次年回儀隴高小任教。 宣統元年 (1909年) 赴昆明入雲南陸軍講武堂,同年參加同盟會。 宣統三年,在講武堂畢業後被派往由蔡鍔統領的雲南新編陸軍當隊 (連) 司務長。 同年參加辛亥革命,隨後參加蔡鍔組織的援川軍,支援四川革命。 1912年回師後晉升少校,任講武堂區隊長兼教官。 1913年朱德調入部隊,在雲南南部臨安 (今建水) 、蒙自、個舊一帶指揮部隊在 深山密林中同法帝國主義支持的土匪武裝作戰,在實踐中積累了一套流動游擊作戰的 經驗。 1915年升至團長。同年,參加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護國戰爭。 次年,在川南納溪一帶山地同敵人激戰一個半月,以善打夜戰和白刃格鬥而著稱, 常以少勝多,出奇制勝。 1917年升旅長,在四川參加反對北洋軍閥段祺瑞的護法戰爭。 1922年到上海、北京尋找共產黨,曾會見陳獨秀並提出入黨要求,陳予以拒絕。 1922年 9月,他前往德國留學,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5年 6月在柏林參加德國共產黨組織的聲援中國運動大會,被德國當局逮捕並 吊銷護照。 1925年 7月赴蘇聯學習軍事。 1926年回國,被派往川軍從事爭取楊森的工作。 9月,英國軍艦炮轟萬縣,造成 中國軍民死傷近千人的慘案。他鼓勵楊森對英採取強硬態度,截擊英艦並通電全國。 11月,他和楊闇公、劉伯承組成中共重慶地方軍事委員會,策劃滬州、順慶起義,策 應北伐。 1927年初,遵照黨的指示,到江西南昌創辦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官教育團,培訓 軍事幹部。 1927年 4月,兼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長。 1927年 8月,他參與領導南昌起義,任第九軍副軍長、軍長。 1928年 1月,同陳毅發動席捲十餘縣的湘南起義,將革命武裝同農民運動結合起 來,先後成立工農革命軍第一、第三、第七、第四師。 1928年 4月,同陳毅率部隊到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合,成立 工農革命軍 (不久改稱中國工農紅軍) 第四軍,任軍長。 1929年初,他和毛澤東率紅四軍主力下井岡山,向贛南轉移。 1929年 2月10日,他和毛澤東率部在江西瑞金以北的大柏地殲滅追軍近千人,才 擺脫國民黨軍的跟蹤追擊。隨後,他和毛澤東率部轉戰於贛閩邊界,建立了贛南、閩 西革命根據地 (後發展為中央革命根據地) 。 1929年12月,他在中共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上作了軍事報告。 1930年 6月,他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團總指揮。 1930年 8月,任第一方面軍總司令、紅軍總司令。 1930年 9月,在中共六屆三中全會上,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 1930年底至1931年 9月,他和毛澤東指揮第一方面軍,挫敗了國民黨軍的第一、 第二、第三次反圍剿。 1931年11月,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 1933年春,同第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周恩來一道,粉碎了蔣介石發動的第四次反 圍剿。 1934年 1月,他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1934年10月,參加長征。 1935年 1月,在遵義會議上,他支持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會後,他繼續任中革軍 委主席、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後擺脫了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於 6月同第四方面軍 會師。 1936年 6月,第二方面軍和第四方面軍會師後,他和劉伯承、任弼時、賀龍、關 向應等一起,維護中共中央的領導和紅軍的團結,繼續同張國燾的分裂主義進行鬥爭。 1937年 7月,盧溝橋事變後,同周恩來、葉劍英代表中國共產黨到南京參加國防 會議,就國共合作抗日問題同國民黨進行談判。 1937年 8月,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指揮 (後改為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 ,率 領八路軍東渡黃河開赴華北前線對日作戰,取得平型關等戰鬥的勝利。 1937年10月,率八路軍總部和一二九師挺進晉東南。 1938年 4月,與彭德懷等指揮部隊挫敗日軍對晉東南抗日根據地晉冀豫抗日根據 地。同年秋,根據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精神,指揮八路軍各師深入敵後建立抗日民主根 據地。 1938年--1939年間,他先後兼任第二戰區東路軍總指揮和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 曾指揮部分國民黨軍隊同八路軍一起對日作戰。 1940年 2月,他和彭德懷指揮八路軍主力一部,在平漢鐵路兩側先後進行衛 (河) 東戰役和磁武涉林戰役。 1940年 5月返回延安後,參與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領導,協助毛澤東指揮全國 各抗日民主根據地對日偽軍作戰。 1941年11月,負責領導新成立的軍事教育委員會并兼任軍事學院院長。 1945年 4月,在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總 結了八路軍、新四軍對日作戰的經驗,闡述了中國人民抗戰的路線、人民軍隊的建軍 原則和養兵、練兵、用兵的方法。 1945年 6月,在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 1946年 6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協助毛澤東指揮全國的解放戰爭。 1947年 3月,中共中央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主動撤出延安後,同劉少奇、董必 武等組成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到華北進行中央委託的工作。 1947年秋季,親臨華北前線指導作戰。 1947年10月,指導晉察冀野戰軍取得清風店戰役的勝利,對扭轉華北戰局起了關 鍵作用。1947年11月,指導晉察冀野戰軍取得石家庄戰役的勝利。此戰開創了解放軍 攻占堅固設防的大城市的成功先例。 1948年 5月,代表中共中央出席在河南濮陽召開的華東野戰軍前委擴大會議並視 察華東部隊,作重要講話。 1948年 9月後,參與組織、指揮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1949年 4月,同毛澤東發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部署渡江和解放華南、西南、 西北等重大戰役,解放中國大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並繼續任人民解放軍總司令。 1950年參與制訂抗美援朝的決策、並親自向中國人民志願軍幹部作赴朝參戰的動員。 1954年 9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1976年 7月 6日在北京病逝。 來源: 人民網 -- 講不出的都可給你猜透 令我發覺開不了口 你那眼角斜望著我 令我心動 讓我心跳 令我失控 很想講的不敢跟你講 最怕進退不得的迷惘 每次偶爾 沿途遇上 令我失儀 讓我失控 令我失意 躲於哪處 總是想你 沒一處不在 花花世界 這麼廣闊 就算天那樣大 或處境怎樣壞 但已跨過疆界 永沒法子愛你 你或會同情我 極度迷惑了 而能力上永遠付不起 永遠沒法給予你 你渴望那份完美 越是迷住我 豪華名貴 越是發現愛不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8.79 -- 講不出的都可給你猜透 令我發覺開不了口 你那眼角斜望著我 令我心動 讓我心跳 令我失控 很想講的不敢跟你講 最怕進退不得的迷惘 每次偶爾 沿途遇上 令我失儀 讓我失控 令我失意 躲於哪處 總是想你 沒一處不在 花花世界 這麼廣闊 就算天那樣大 或處境怎樣壞 但已跨過疆界 永沒法子愛你 你或會同情我 極度迷惑了 而能力上永遠付不起 永遠沒法給予你 你渴望那份完美 越是迷住我 豪華名貴 越是發現愛不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