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歷史課綱周末開審 學者看法分歧 2018-08-09 14:24聯合晚報 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經濟日報 / 產業 / 熱門話題 本周六起一連三天,教育部課審大會將連開七場會議,審查12年國教社會領綱,其中高中 歷史課綱因被解讀有「去中國化」疑慮,爭議程度不亞於國文課綱文白比。學者對此反應 兩極,有人指課綱草案荒唐,也有人認為學生視野可更多元,預料課審委員將有一番唇槍 舌戰。 這次高中歷史課綱有多項重大變革,包括中國史從原本的1.5冊縮減為1冊,且由 朝代編年史改為主題式,並將中國史改放在東亞史的脈絡下討論;不再分台灣史、中國史 及世界史,而是分出三個分域:台灣、東亞及世界。 「從教育角度看,這樣的歷史課綱實在很荒唐!」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王仲孚表示,這是 為了「去中國化」,下一代會變成「沒有史觀」,這是「台灣國」的課綱嗎?中華民國的 課綱怎麼可以沒有中華民國的主體性? 王仲孚舉例,高中歷史課綱看不到關乎中國文明起源的石器時代,夏商周三代也沒了,大 禹治水傳說、甲骨文發現可以不知道嗎?他痛批,「根本是在胡搞,實在太荒謬!」 全國校長協會秘書長謝金城表示,新課綱是以台灣本位看史觀,意識形態的政治性可能不 知不覺在課綱中呈現,他呼籲課綱審議應拋開政治紛擾,回到教育初衷。他認為將中國文 化納入東亞文化,跟既定觀念差太多,學生在史觀認識上,不該「重台灣文化、輕中華文 化」,應均衡發展。 但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陳培豐說,他的研究都是用東亞觀點去看中國文化,例如用 東亞的架構看漢字、漢文等,「觀點不一樣,可以看到更多元、複雜的東西」,中國起源 的事實也不會變。 陳培豐還舉例,中國和越南、韓國產生很多交集,關係也更多元、複雜;任何一個大的文 化一定會產生很多分支,造成很多新現象或新主體,「包容進來一起看,或許可提供另一 個思考的方向或答案」。 台大歷史系特聘教授陳弱水則說,學習基本歷史知識除了台灣史和中國史,在這個全球化 時代,世界史也很重要。「這也是我們歷史教育和歷史學近年很有進步的地方」。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3299416 評論: 這件事不知大家如何判斷?學者分歧很大 在第一線的歷史老師又要作何調整改變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73.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533810572.A.64F.html ※ 編輯: zkow (140.112.73.3), 08/09/2018 18:30:08
zeumax: 其實歷史老師也是憑自身學識和愛好去教,然後拿出版社的配 08/09 18:37
zeumax: 合教材,我不知道板上有沒有歷史教師證實我的說法 08/09 18:37
kuninaka: 不知道大禹治水傳說會怎樣? 08/09 19:54
ronray7799: 朝代史政治史可以推出選修課本 有興趣的學生自己讀 08/09 20:04
kuninaka: 根本不需要放入選修 08/09 20:28
kuninaka: 台灣史中國史西洋史放選修就好 08/09 20:28
kuninaka: 這麼多朝代都放選修不實際 08/09 20:29
jason222333: 政府就想去中國化啊,理由一堆 08/10 07:42
zxcv7892341: 同意樓上 08/11 17:27
piao007: 哈 刪來刪去 08/13 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