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whiho (浪子無行~~空降ptt)》之銘言: : ※ 引述《RuHung (多運動 多快樂)》之銘言: : : 很有意思的回答 我來找點小毛病 : 不好意思,可能我的觀點有點意識形態的影響 : 不過我這里所指的暴力革命不是辛亥革命,亦不是北伐和新生活運動 : 而是1927-1937的土地革命和1946-1949的解放戰爭 ^^^^^^^^^^^^^^^^^^^^ 大陸說解放戰爭 台灣說國共內戰 這個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可是所謂土地革命是指什麼呢? 1927-1937中國境內有發生大規模的土地改革嗎? 所學不精 獻醜 請指教 不過回歸正題 題目問得是五四之後 中國知識份子... 雖說新中國成立這段很符合你說的暴力革命的定義 可是豈不早已跳出了原問題的範疇? : : 只有文化大革命說得上打碎社會結構 : : 反而日本明治維新才是一個打破封建體制走向中央集權軍國主義的革命 : : 還有 專制崩潰會導致暴力革命這個論證我覺得很有問題 : : 好比羅馬專制崩潰 也沒有暴力革命啊 : 當然是缺省假定該國沒有被外力滅亡了 : 而且羅馬的滅亡,是內因和蠻族共同作用的結果 : 在滅亡之前有巴高達運動,羅馬滅亡后歐洲一直紛亂無定 : 直到查理曼的出現,再者,考慮到原來蠻族也是羅馬統治之下的人民 : 那么異族入侵也可以被看作暴力革命的一種 : 西哥特人最初打敗了羅馬之后,是作為帝國的邊防軍在意大利北部存在的 : 而日本諸強藩的爭斗一直到明治晚年、裕仁初年都存在 : 日本政權最后按照總體戰思路軍國主義化是在統制派和皇道派爭斗之后 : 而陸海軍的高級軍官大多分數兩藩,(薩摩和長州)? : 我說得兩類并不是要形成一個理科般嚴密刻板的定律,而是一種粗略的歸納 正是 仔細想想 這個趨勢是很明顯的 尤其是把暴力革命的意義加以擴張後 的確是幾乎都包括了 : : 而是不是專制流行的地方才會有暴力革命更是有問題 : : 光榮革命的英國也有像克倫威爾這樣的強權人物在主導暴力革命 : : 封建的農民兵當然打不贏民族國家的職業軍隊啊 : : 一邊是用督戰隊防止農民逃跑 一邊是隊長指揮射擊 這是不同時代的戰爭啊 : 俄國的這種因整體落后而造成的狼狽無疑給從晚清一路走來的知識分子 : 以似曾相識的印象。打個比方,矮個子看到高個子穿長長的風衣,固然 : 非常向往,但長風衣穿在自己身上會不會也那么帥就有很大疑問。相對 : 的,看到有個和自己相比不是高那么多的人穿了件馬甲不錯,就會更容 : 易傾向于買件馬甲。 : 而事實上,俄國也很快就扭轉了這種落后境地,1919年,蘇俄軍隊已經 : 恢復了對幾乎整個舊沙俄地域的控制。 : 回到最早的問題上來,我發現我漏了一點東西:五四運動的直接誘因是 : 巴黎和會,而巴黎和會告訴當時的中國人,即使站對了隊伍,當了一次 : “戰勝國”,同樣無法避免一個喪權辱國的結果,那么,面對老是欺負 : 學生的老師,心理也自然有抵觸情緒,也就更容易傾向于另尋出路。 呵 照這麼說 以俄為師 可一點都不偏激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21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