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blurdamon (就這樣?? 牙齒就少了一顆)》之銘言: : 標題: 日中戰爭的翻案 : 時間: Fri Jun 28 02:32:50 2002 : : 前幾天提到了日中戰爭,目前看了一半 : 由於家父是台大歷史系,於是向家父請教 : 但他那時的教授比較偏向避談近代史,不然就照著既有教科書走 : 不知現在的歷史系有沒有在探討這方面的課程 : 以下略題該書觀點,若是有跟教授所述史實有誤,歡迎指正 : : : 先從最大觀點說起好了,作者認為日本"侵"華論(十五年.五十年.百年戰爭) : 完全是當政者(蔣介石,毛澤東)存心捏造,意在使民心一致對外,忘卻國內經濟的慘狀 : 最有力的史料為:麥克阿瑟因為韓(越)戰後主張全面對中國(共黨)開火 : 卻被杜魯門以不適任解職,於聽證會對日本進出中國的理由說到"日本完全出於自衛" : : 起初,我是覺得麥克阿瑟說這詞會不會太不公平了 : 但看此書到一半,慢慢能接受這個觀點 : : 由於作者有另寫一本關於滿洲國,所以關於日佔東北的關點沒有重複敘述 : 不過大致看來,是因為日本一直以蘇俄為假想敵,其所佔東北是為了防蘇共 : 關於這個我也不太了解,需要再看他的那本著作(不知有無包括21條約) : 個人侵向滿洲國後的日本立場可以接受,問題在於佔東北實在是個侵略舉動 不只是佔領東北,包跨朝鮮,東南亞都被日本佔領過 這些右翼史學家都認為日本是出於自衛 那好了,他們的邏輯 為了自保 所以對抗蘇俄 就去佔領朝鮮 東北 為了自保 所以對抗美國 所以發動太平洋戰爭 佔領東南亞 今天你能說 為了自衛 所以跑到我家築牆是對的嗎 更何況日本所做的絕對不是建構防線而已 對佔領地的經濟掠奪,像是經濟統制 對佔領地的勞力控制,像是朝鮮的強制連行 或是國民精神物力總動員的口號 都是為了滿足日本支持戰爭..... 今天,在日本這個國家裡面,還是有很多的愛國史學家 緬懷過去的明治維新的黃金時代 對於現在的日本多有不滿 寫出來的作品也對過去的軍國主義者多有袒護 : : 排外風氣為什麼專對日本呢?作者認為日本人太軟弱所致 非常有趣的說法 日本非常軟弱 所以用奇襲發動日俄戰爭,甲午戰爭,中日戰爭,太平洋戰爭 :) : (即使現在日本也常在為教科書道歉,作者也認為太過軟弱,理由見書較為詳細) : 作者舉出當時排英,卻被英艦砲轟鎮壓,所以中國人欺善怕惡心裡就轉向排日去了 : 而日本政府一心求和,發生許多日僑被攻擊也不敢強硬 : 當時中國實力者為蔣介石,但蔣介石也不能說是已統一中國,各軍閥自行為政 : 所以如果各軍閥依附蔣介石,一定會成為蔣介石的"先鋒軍",為了削弱蔣的實力 : 一再的發起無知民眾及好戰的知識份子侮日排日,以期蔣與日主力一戰,自己才有出頭天 : 共黨的大力發起排日更是不用說了,因為抗日而保存了下來,才喊的出"長征"這種口號 : 所以日本也是陷入了中國大政爭的陷阱與泥沼當中 : : : : 歷史實在是門很難的學科,要怎麼評論端看用什麼觀點 : 對於翻出許多史料的作者,以及把歷史與政治混為一談的教科書 : 我傾向於支持作者 : 或許為了批判中共的強勢干預日本教育及日本低下態度和國內教科書的醜陋 : 作者或許會偏執了點,或是史料不夠(我是認為史料應該很多,作者不想偏離話題下略舉)... : 我認為不要預設立場的讀這本書,例如把大中華小日本擺一邊比較能接受吧 : 實在是有太多人聽到日本想到的就是"侵略國"...跟這種人討論實在是一點意義也沒有... : : 現在的教科書應該還是我那時的版本吧,沒有多大改變才是 : 所以這本書實在不適合高中以下的人閱讀 : 不然近代史要不及格了 我建議可以用較長遠的眼光來看待日本 早在明治維新之前 福澤諭吉就在報紙上發表脫亞入歐的言論 認為日本是優秀的民族 應該有所謂更大的生活空間 而受其影響的包跨當時的維新志士或知識分子 這些人後來多成為明治政府的骨幹 尤其是出身雄籓(像是九州)的軍人 為了自身派系的實力,發動戰爭並獲勝是最好的方法 -- 蟋蟀 青蛙 蟬寶寶 盡量叫吧 在夏夜裡 我才不覺得孤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5.23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