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zz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炙熱氣候的介入帶來一種極端的不協調, 對於整理音樂架的我而言, 的確讓我浪費了不少無謂的專注力。 惟獨用盡全身的力氣去聆聽那旋律, 至少可以在我的靈魂的中心點有一定的影響力, 儘管那影響力可能無法造成非常明顯的改變, 但是卻要求寫下那鉅細靡遺的過程。 或多或少, 總是可以察覺出那麼細微的感動。 仰望著四月初的天空, 那模樣就像是套上一層水藍色的燈罩, 這其實是再簡單不過的配色了! 但浮躁的心情大致是隨著氣溫的緩緩爬升, 而強迫著在挑釁忍耐的臨界點。 那或許是由於已經習慣既長久又冷漠的冬天, 因而要我們在短短的時間內, 馬上融入季節轉變所帶來的酷熱, 恐怕倒不是件愜意的工作。 我能夠想到的, 除了需要冰啤酒之外, 再搭配涼爽的旋律, 這其實稱的上是某種程度以上的享受。 Stan Getz搭配Joao Gilberto的音樂完全符合這資格, 甚至已經跨越那道門檻。 對自己坦白一點, 儘管Stan Getz在Bossa Nova這類型音樂的表現, 在所謂經典的領域裡佔有一席之地, 那對於我而言, 倒也不過是夏夜晚風中的一劑貼近完美的配方, 但在我眼裡那佔有的重量 反倒遠遠不如Stan Getz在其他爵士音樂方面所留下來的藝術。 撇開我個人的觀點, Getz and Gilberto這張專輯的確是呈現出一股徐徐涼意, 好像為這個夏天點綴上美麗的草莓, 某種厚度的酸甜經由排列, 呈現出非常亮眼的層次。 他們就像是以南半球為暴風眼, 毫不刻意地濺起十層樓高的水花, 那潑灑而下的旋律, 帶給土壤足夠的濕潤。 在這張專輯當中, Stan Getz的吹奏技巧彷彿是迫切需要解凍一般, 推倒了凝結的表層, 迎向那海洋中的暖流、 在這個頂端上展現了某種程度的肆虐, 表現中帶有溫柔的不捨以及強烈的自傲, 那或許比不上百花齊開的亮眼, 彷彿是泥濘上搖曳的小草一般, 不甘於自我的脆弱, 堅忍地成長著。 而Joao Gilberto和Astrud Gilberto的歌聲在這場夏夜祭典, 如同扮演著鼓動大地覺醒的角色, 始終是不疾不徐的前進, 貫穿冷漠的障礙, 照顧到那些虛弱。 那不見得是無私的付出, 我看見柵欄後的孔雀開屏, 那華麗之後的憔悴、 那自信之下的冰涼、 .. 反覆聽著這張專輯的過程, 發現到原來我還一直念念不忘兩年前的那段時光, 細膩又緩慢的挖掘那時候的我們, 坐在馬路邊喝著稱不上美味的咖啡, 初秋的涼瑟使我們扯緊了單薄的外套, The Girl from Ipanema的旋律在這個時節發揮不了抵擋酷熱的作用, 但卻在我們一群人的眼前掀起那淺黃色簾幕, 讓我們看見了多年後的各奔東西。 Maverick 2006/4/6 14:52 -- http://spaces.msn.com/d8929988maverick1982/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averick08/ 第一次發覺的美麗 清晨五點的天空是一層沐紫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7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