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oyinDI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pital ()》之銘言: : 目前先就小弟讀過的幾篇論文來回一下鹽&糖在cp皂的作用機制吧 : 希望能給大家參考 有錯也請鞭小力點 m(_ _)m 畢竟小弟也不是讀有機之類的 : 在這裡先下個結論 : 糖的加入不利於皂的起泡,但有利於維持泡沫的穩定與持久性 : 鹽的加入可以強化皂的起泡能力 : ---------------------------以下是理論的部分------------------------- : 實驗是以純大豆油製成的皂為基底,事先在皂化時加入了數種不同的糖跟鹽 : 先予以混勻作用,待皂化熟成時取定量與水混合,以機械發泡2hr測量其泡沫 : 並由數據結果推知以下事實: : 鹽分(這裡是用強電解質)在鹼與油皂化的同時,會(部分比例)改變脂肪酸的結構 鹽類確實是強電解質,所謂的強電解質就是遇水會解離(不等於溶解度,別弄錯) 食用鹽、海鹽、其他食用鹽的差別在於有無精製過 精製過的鹽只有一種成分:氯化鈉(NaCl),未精製過的鹽會含有其他雜質MgCl、NaI... 以化學反應式解釋給大家了解一下 純的精鹽 NaCl + 水 → Na正離子(Na+)+Cl負離子(Cl-)+水 氫氧化鈉 NaOH + 水 → Na+ + OH負離子(OH-) + 水 V.S. 糖(固體) + 水 → 糖(液體) + 水 (糖還是糖,只是溶解在水中) 以上溶液加入油(含大量三酸甘油酯CH2OCOR ) Na+ 結合三酸甘油酯(CH2OCOR)R-COO = 脂肪酸鈉 OH- 結合三酸甘油酯前端 = 甘油 糖 不反應 也就解釋了為何加入一般的食鹽的皂不會有太大的差別,因為化學反應的產物差不多 而海鹽、湖鹽、岩鹽...等等,為了保留其風味,並未經過精製,含有非氯化鈉的鹽類 這部份的"雜質"才會改變脂肪酸的結構,因為取代了鈉離子和油脂反應 : 使得皂皂成品易溶於水,所以會較先前不加鹽的皂更易起泡,但僅限於5%以下 : 超過這比例脂肪酸反而過量的變性,反倒不好起泡 : 糖分在皂中並不會與脂肪酸反應,但會搶先與水結合,使得脂肪酸鈉的介面能力降低 : (起泡力降低) : 不過糖皂溶於水的同時會改變肥皂水的黏度,這部分能提高泡沫的穩定性(泡沫更穩定) 有玩過吹大泡泡的人就會知道,在肥皂水中加入糖、蜂蜜、糖蜜...可以增加肥皂水的黏度 進而吹出比一般肥皂水更大更持久的泡泡,日本有實驗過,可以吹出好幾公尺長的大泡泡 也就是說,會造成起泡力不好應該不是糖搶走水所造成脂肪酸鈉的介面能力下降 脂肪酸鈉的結構並未改變呀!應該是水變黏了,需要更大的力量灌入空氣才能撐開泡泡 黏度變大而造成起泡力不好的假象。 : 值得一提的是,當糖與鹽一起合用的時候(當然是要特定的糖與鹽,不是每一種都行) : 可以同時提高起泡力跟泡沫的穩定性! : 經過設計過的糖鹽皂可以製造出優於純鈉皂的泡沫, : 並且因選用的電解質不同而有抗硬水的性質 : 以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229.213
CSESLeo:直接在製好的液體皂中加入糖就可以增進持久度了 03/22 13:05
pital:嗯? 不是Na+ 跟 ROO- 結合嗎? 03/22 13:10
CSESLeo:還沒修文就被發現打錯字了XDDD 03/22 13:16
※ 編輯: CSESLeo 來自: 61.229.229.213 (03/22 13:25)
pital:對不起.... 03/22 13:17
CSESLeo:沒關係啦XDDD 打錯字的是我耶~~ 03/22 13:26
CSESLeo:以理論推測,加入越有風味(雜質)的鹽,其成皂的差別度越大 03/22 13:36
CSESLeo:等我去鹽湖城玩的時候挖點鹽回來玩玩 (科科) 03/22 13:49
atai0731:真是辛苦你們了@@(順便謝謝版主之前的愛心贈品) 03/22 13:57
pital:嗯嗯 真是受教了~ 改天再寫些心得 03/22 13:58
kilo1982:專業推~好厲害@o@ 我也要來挖我媽的海鹽來試試XD 03/22 14:01
CSESLeo:樓上各位真是客氣了...有想法請多多討論^^ 03/22 14:11
oldcoco:糖跟水分子手牽手所以團結在一起 03/22 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