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uniorhig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不知道可不可以貼這種文章?每週日我都會去岡山某家補習班上社會科。 就把我今天檢討過的一些題目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有人問到如何進步?其 實仔細的檢討題目半年下來,分數累積會很可觀的喔! 阿呆要交一份台灣史報告,資料內容有:(1)熱蘭遮城與紅毛城的興建;( 2)郭懷一事件;(3)新港文書的由來;(4)國際貿易轉運站。從這些資料,可 知阿呆報告的主題應該是下列何者? (A)日本早期對台灣的侵略行動 (B)荷據時期的政教與社會經濟 (C)西班牙人在台灣勢力的消長 (D)早期漢人在台澎地區的活動 這題是很好的範例。首先,基測的題目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圖片超多題 ;另一種是文字很多題。這題比較偏文字一堆題。解這種題的技巧就是,畫 重點,圈關鍵字。然後把你想要的選項,代入關鍵字看看,有沒有符合。最 好搭配刪去法使用。 有時候,也可以先看選項,大略看一下知道選項有哪些,培養一下感覺。 久了你從選項大概就可以知道題目想問什麼。(笑) ex: 阿呆要交一份台灣史報告,資料內容有:(1)熱蘭遮城與紅毛城的興建;( 2)郭懷一事件;(3)新港文書的由來;(4)國際貿易轉運站。從這些資料,可 知阿呆報告的主題應該是下列何者? (A)日本早期對台灣的侵略行動 (B)荷據時期的政教與社會經濟 (C)西班牙人在台灣勢力的消長 (D)早期漢人在台澎地區的活動 首先,我們把重點、關鍵字畫好。知道了這題在考台灣史,腦袋裡可以順 便叫出所有台灣史的資料。 !? 所有? 我們在很小的一個範圍,常常都很強;但是我如果問你,這個範圍合起來 叫做什麼?卻往往都不知道。等於沒有體系的背了一堆東西,最後遇上考觀 念不考細小重點的大考,就哀鴻遍野。用一句成語形容,這叫做「見樹不見 林」。 台灣史?把你知道的重點整理一下先: 可以分成: 國際競爭時期(荷、西時期) 明鄭 (鄭成功;不等於明朝!) 清領前期 (單丁渡台,羅漢腳) 清領後期 (台灣開港、茶、重心北移) 日治 (乙未割台1895─二戰末1945) 中華民國 接下來是關鍵字,熱蘭遮城與紅毛城。這你總不會覺得是明鄭、清朝、日 治時期的事情吧?所以,已經把答案限縮到了荷、西。也就是,刪去了A、D 。如果你有這麼基本的能力,你已經可以2選1了。接下來的兩個關鍵字可以 直接引導你選出答案。 有感覺了嗎?雖然看起來鳥鳥的題目,也可以讓你複習到不少東西。順便 練習解題技巧,增加答對率。 =========================================================================== 鄭和下西洋,奠定了華僑在南洋地區的基礎。請問,南洋指的是世界上的 哪一地區? (A)東南亞 (B)東北亞 (C)西亞 (D)中亞 ex: 鄭和下西洋,奠定了華僑在南洋地區的基礎。請問,南洋指的是世界上的 哪一地區? 好的,其實這題非常簡單。大家都很雀躍吧? 只是這題是因為我懶得打字,省略了大約三十幾字吧... 看到了嗎?這種題目如果你先掃一下答案,再看題目,速度會快上許多。 而且,基測文字題型的特色就是廢話一大堆,問題卻常常在最後一句。這次 我們畫的重點,其實就是題目的問題。 這題真的是讓人雀躍的送分題,那要怎樣檢討複習呢?如果你因為答對了 就跳過,那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東南亞可以在分成兩個地理區:中南半島、南洋群島。如果學校老師夠敬 業,他應該是會補上這個小know how。 「老師?你幹麻講這個?神經病喔」我學生是這樣問(吐槽)我的。 我說:「你覺得泰國、印尼、菲律賓都是東南亞,但是他們像嗎?」 學生回說:「不一樣,但是解釋不出來。」 於是我就帥氣的拿起粉筆,轉身寫板書。 中南半島: 與中國關係密切,因為山同脈,水同源。之前就因為中共曾經想在上游蓋 水庫,而引起整個中南半島國家群情激憤。因為近中國,又可以直接走陸路 到,所以絕大部分都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 南洋群島: 由於位置的關係,是西方航海東來的必經之地,也是中國往西方的必經之 地,所以成為貿易重要地點。(海上十字路口) 氣候上 文化上 生物 中南半島 熱帶季風 佛教文化 大象、孔雀,etc. 南洋群島 熱帶雨林 受殖民母國引響 生物基因庫,種類多。 然後順帶一題,前幾天有個牧師出來跟人大和解。時間如果拉回到菲律賓 的馬可仕時代,菲人要求他下台,馬可仕死都不走。直到某個人出來說了句 話,馬可仕就乖乖地下臺了。那個人是,菲律賓的主教。 是的,菲律賓90%以上的人都信奉天主教,主教對他們而言近乎半神。連馬 可仕都不敢抗拒這股力量。 這件事在佛教文化圈,或者說受中國文化影響的中南半島,不可能發生。 接下來我還複習了一下礦產、宗教... 所以,聰明的你,懂我的意思嗎?不要小看題目喔,即便是你已經答對的 題目,裡面可能也有能讓你複習整理的地方。 藉由這種複習方式,你怎麼可能不進步? -- 我實在不能理解,如果老師都動手寫板書了,身為學生坐在台下的, 憑什麼可以不抄下來? -- 國三資優班英文科上台輔導老師(一年)國四班社會科上台輔導老師(一年) 國三考前衝刺班社會科上台輔導老師(兩年)國三考前衝刺社會科一對一解惑老師(兩年) 國三考前衝刺班英文科一對一解惑老師(一年) 國三資優班導師(一年)高三國、英、數單科班導師(一年) 國三英文家教老師(一年)國三考前社會科家教(一年) 歷教學之學生逾五百位;歷管理之學生逾千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132.155.181 ※ 編輯: loveSabina 來自: 202.132.155.181 (09/07 22:18) ※ 編輯: loveSabina 來自: 202.132.155.181 (09/07 22:19)
lovehan:這個題目越看越像考古題 XD 09/07 23:14
yaomama:推一個 09/13 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