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lesbi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歷史沿革 女同志的史前史多半揉雜著各種神話、傳說、文學、史料與掌故 像希臘擅寫女性同性情欲詩的女詩人莎弗(Sappho) (註Lesbian一字也因其所居的Lesbos島而來) 瑞典女王Christina英女王Ann甚至中國或非洲的一些女同志地域文化 誠如一位女同志歷史學者所言 意欲建構一部女同志的歷史必是一個工程浩大的計劃 必須從許多斷裂甚至湮滅的文化邊緣史中 如各種反叛的女人(像巫婆、易服為男者、亞馬遜女人等) 與被傳統去性欲化的女女親密關係中 仔細尋找蛛絲馬跡 若從性意識史的角度而言 女同志以性欲取向做為性身份認同 乃十九世紀資本主義與性學研究的產物 而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中頁 各種特立獨行的個人或女同志團體集會結社 更奠定日後女同志運動的發展契機 一般而言 同志身分作為一種集會社會抗爭的分水嶺 多以1969年的石牆起義開始 (該年6月紐約市警臨檢石牆男同志酒吧,強力逐客,所引發抗爭) 而女同志的運動又多與男同志運動與婦女解放運動 有著長期的合縱連橫之歷史 故以70 80 90年代來分述: 70年代的女同志運動 以女同志女性主義為主流 延續西方女性主義第二波訴求 一般被視為基進女性主義的主力 強調男/女分離的政治路線 標舉著"女性主義為理論,女同志身份為實踐"的信念 由基進女同性戀者所合撰{女人認同女人} 可被視為最具代表性 何謂女同志?女同志是所有女人憤怒集結的爆發點 她是一個女人,從很小開始就想成為更自由、以自 己為主體、完整的人,那是她的心聲,卻為社會不 容。她飽受痛苦,她的思考,感覺與行為都不合時 宜,她和周遭環境陷入持續的苦戰,甚至和她自己。 女同志是一個標籤,喝令女人乖乖留在原地。女人 聽到這個字,就知道自己踰越了可怕的性別界限。 她退縮、防衛、修正行為以博得贊許。女同志是男 人發明出來的標籤,指向那些膽敢跟他一較長短、 挑戰他的將權(包括對女人的性特權),竟敢以自己 的需要為優先的女人。***.. 我們的新認同必須從女人出發,而不再是奠基與男 人關係。這種意識將是革命的動力,為了這場有機 革命,我們必須彼此扶持,對彼此付出承諾與愛; 我們的精力必須奉獻給姐妹,而不是壓迫者。女人 的解放運動若不正視異性戀架構,只好繼續費心處 理與男人的個別關係改善親密關係,是讓他改邪歸 正成為新男性,妄想這樣我們就是新女性。這只是 在浪費精力,讓我們無法全力創造一個解放女人的 新生活。 {女人認同女人} 在此女人認同女人之號召下 女同志身分成為女性主義者最"政治正確"的選擇 但從情感認同到性愛對象 有極寬廣之向度可供游移 80年代的女同志運動 則是對70年代"去性欲化的"女同志身份提出反駁 初期以女同志的S/M(Sadomasochism玩虐/扮虐)為中心引發性論戰 乃為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者對部分基進主義女性主義者反色情路線批判 對前者而言 後者將性本身一律視為社會性別建構下"統御vs臣服"之權力模式 而加以反對(尤其是針對權力情欲化之S/M的實踐) 乃是強行將性欲取向的多元流動窄化為男/女的權力二元對立 而此時女同志的S/M,不再視為異性戀父權的壞血 而開始有自己情欲遊戲的論述空間 隨80年代愛滋危機所引發保守勢力對同志族群道德譴責與笞罰 使得在70年代較與婦女運動結合的女同志運動 不再排斥男同志文化 走出 "男同志文化=腐敗VS女同志文化=完美"的迷思 女同志與男同志再度攜手共同爭取同志人權 同志性愛自由與對抗愛滋歧視 90年代的同志運動 更為多元化開放,開始出現queer一詞(酷兒 怪胎 或變態) 一方面企圖打破"女"同志與"男"同志所預設的性別二元對立 另一方面也質疑女同志與男同志身份建構中的 "異性戀vs同性戀"之二元對立 企圖開放出更多有志一同的同志集結 因而擴大戰線至雙性戀同志、易服同志、變性同志、S/M同志等 以避免同志族群之內對差異的排擠與邊緣化 本文節選張小虹老師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中女同志理論 -- 受不了對妳的佔有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m8.ntu.edu.tw) ◆ From: pc82.f8.ntu.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