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lesbi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一. 緣起 : 生物的性別、性行為及同性戀 演化的曼妙舞步,孕育了形形色色的生命體。 萬物之靈的人類,常以自己雌雄角色的印象,加諸於別人,甚至所有 物種上。其實,雌雄的有性生殖模式,只佔生殖策略的小部份。某些種類 的藤壺、蚯蚓及絛蟲,牠們是陰陽同體,有的實行異體受精,有的甚至可 以自體受精。蜜蜂、螞蟻、蚜蟲,雌體無須與雄性交合,便能產生後代。 這些未受精的卵發育成雄性(孤雌生殖)。反之,經過與雄性交尾而受精 的卵發育成雌性(有性生殖)。Cnemidophorus 屬蜥蜴,儼然全為雌性所 構成的女人國度,以孤雌生殖傳遞雌性子嗣。所以,這些只需雌性,無須 受精作用來產生後代的生殖模式,稱之為「孤雌生殖」。 談到性別決定,人類掌握於雄性精子攜帶的是X或Y染色體;鳥類世界 ,相似抉擇,卻由雌性的卵來做定論。環境、年齡、體型大小等等,有時 亦為性別定位的要素:隆頭魚自出生到幼體,皆為雌性。隨著體型增大、 年齡增加,會有性轉換的現象產生,即由雌性蛻變成雄性。牠們以一群母 魚跟獨隻雄魚共同生活,萬一公魚遭受意外死亡,母魚中體型最大者,便 經性轉換過程,變成公魚,繼續領導魚群。牡蠣也有類似狀況。不過,牠 們在幼時全為雄性,長大後才歷經轉變進入雌性的階段。 然而,在海馬、彩鷸、吳郭魚中,孵化撫育子代的任務,由雄性負責 。人類不同種族中,阿拉佩什人認為色彩繪畫只適合男人;蒙杜古馬人則 相信捕魚是女人專職;托達人把家務勞動當成神聖工作,女人無權過問。 不同的文化背景,對男女行為要求的薰陶,也有所不同。 根據 Ford & Beach ( 1951 ) 整理190種有跡可尋的文化,發現其中 76種有同性戀行為,而49種被認為正常,亦可以接受。女同性戀則存於17 種文化中,11種是社會認可的。 此外,對於同性性行為,不單單存在於人類。在上述的蜥蜴,兩隻雌 體會有類似做愛行動,其中一隻弓起背部,尾巴環繞,咬住對方脖子並騎 在對方身上。非洲臭蟲的雄體,會用矛般的生殖器官,反覆戳插其它雄性 ,把精子強行注射到其下體。高階的公綿羊,會駕乘低階公羊,甚至頂入 直腸射精。這種現象,還存在於一些反芻動物間。成群雁鵝之中,亦會出 現男男廝守終身的配對情形。 人是生物中的一份子,我們不應該單由自己的眼光,來看待周遭的事 物。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背景,造就的生物行為也有所不同。 舉了這麼多例子,是希望大家以更開闊、更多樣的不同角度,來看待 性別問題,尤其是同性戀所帶來的衝擊。並非使用生物演化的原理,試圖 將同性戀合法化。有趣的是,同性性行為(同性戀)在哺乳動物中的靈長 類最為普遍。這個弔詭,說明了演化觀點,仍有成立的可能性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