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lesbi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三. 同性戀的歷史文化記載(中國篇) 很多人以為,同性戀是目前開放社會所產生的流行怪象,其實不然, 同性戀自古即有之! 同性戀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萬五千年的新石器時代。舊石 器時代,人類對於女陰的生殖崇拜,轉變為此時男性性能力的自我炫耀, 「陽具崇拜」成為原始藝術的表現對象。 公元前一萬年,西班牙阿爾塔米 拉洞壁的岩畫,就有一群裸體男子悠悠起舞,兩兩交纏素寫。公元前1356 年,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一幅壁畫,則有兩裸身宮廷貴婦,右邊婦人愛憐 地托著對方下額,左邊的撫摸右邊美婦後背。 傑出的清朝學者,「四庫全書」的主編—紀均在他名著「閱微草堂筆 記」中寫到,據文獻資料記載「孌童始於黃帝」。孌童,就是供成年男同 性戀者作為性行為對象的少年男子,這就把中國遠古,同性性行為之存在 ,列入中國歷史開端的時代。 至於最早的記載,存於詩經之中。例如: < 子衿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這首詩,將一位素衣少年的風致之美,在主人公迷惘的視線,深情展 開。而愛慕、思念、哀愁摯情,洋溢在詞句之中。 < 狡童 > 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 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 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食兮! 同性情人(狡童)不與言、不與食讓主人公寢食不安,更是鮮活地表現 在我們眼前。 史記中,司馬遷說明早在漢朝以前,由於美貌和皇帝有同性關係,進 而取得官職的人很多。史記外,在晏子春秋、韓非子、戰國策、漢書、晉 書、宋書、南史、北史、陳書等古籍,也都有同性戀記載。 中國男性同性戀「雅稱」或「代稱」的語源有三: (1)韓非子: 「說難篇」 中有一則歷史故事,衛國國王—衛靈公很喜愛美男子彌子 瑕。按衛國法律,若偷駕國王的車子應處以斷足。有天,彌子瑕聽說他母 親病了,便偷駕國王的車子去看他母親。國王聽說之後,未加處罰,反而 稱讚他孝順。又有一次,彌子瑕與國王在果園中遊玩,彌子瑕吃到一個很 甜的桃子,便把剩下的一半給國王吃。國王不顧君臣體統,甘吃餘桃,所 以後來稱同性戀為「餘桃之癖」。 (2)漢書: 漢哀帝非常喜愛董賢,出遊同車,在室同床。有一次白天,兩人一起 睡覺。哀帝睡醒起床,但董賢正在熟睡,而且壓住哀帝的衣袖。哀帝為了 不吵醒他,就叫人把衣袖割斷而起。所以後來,又把同性戀稱為「斷袖之 癖」。 (3)戰國策: 甚寵愛。一天,魏王與龍陽君同船釣魚,龍陽釣到了十幾條,突然哭起來 。魏王問他原因,他說,他開始釣到一條魚很高興,後來釣到更大的魚, 就想把開始釣到的小魚丟掉,因而想到四海之內,美貌的人甚多,怕王得 到別的美人,便會將他拋棄,所以哭了。魏王發誓保證絕對不會,並下令 禁談美人,犯禁的要全家抄斬,表明他是多麼真心地愛龍陽,這就是「龍 陽之好」的由來。 這就表明,至少在春秋戰國和秦漢時代,同性戀不但不犯禁,而且可 能是一種「雅癖」,因為最高統治者─皇帝帶頭這樣做,可說是主力提倡 者。後來的魏晉南北朝,男同性戀也是「上流社會所共有的一種風尚」。 例如「竹林七賢」中的牰康與阮籍曾有同性戀行為。因在「世說新語」第 十九章「賢媛」中記載山濤的妻子,於晚間窺視客居她家的牰康和阮籍, 發現同床共睡的同性性行為。 明清之際,某位匿名作者寫了一本書,名曰「斷袖癖」,專門記載中 國歷史上約五十個著名的同性戀事例。這本書被收錄在 1909~1911上海印 行的「香豔叢書」中。或許,這是中國古代文獻,唯一專門記載同性戀的 專書。 Chuo & Eric用英文寫的「龍鳳」一書,有兩節專門講述清朝同性 戀的盛行。一節提為「滿族人嗜好同性戀」,寫到咸豐皇帝、同治皇帝以 及一些達官顯貴的同性戀;另一節題為「兔子」作了宰相,描寫乾隆皇帝 所寵愛的同性戀對象—和珅( 1750~1799 ),當上宰相的經過。 清代突出 而可靠的同性戀記錄,還有傑出大臣畢浣與李郎的記載。1760年,畢浣中 狀元,李郎被稱為狀元夫人。畢浣的官位做的相當大,幕僚也跟著有同性 戀的癖習。據錢泳在「履園叢話」中的筆錄:「畢秋帆(畢浣)先生為陝西 巡撫,幕中賓客,大半有斷袖之癖。」清乾隆、嘉慶年代流行「相公業」 。相公本義是上層社會中的年輕男子,也用它來稱呼扮演女人的男演員, 後來則成為男伶代名詞,同時也當作同性戀對象的一種稱呼。相公業一詞 中的「相公」,指的就是供男同性戀者作為性愛對象的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