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ar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瑞典也有魔神仔?北歐「山怪文化」的邊境奇譚 http://bit.ly/2N3ZwL5 蒂娜有著異於常人的嗅覺,她能嗅出人們的恐懼與羞恥;除此之外,蒂娜的長相也不一般 ,她的輪廓沒那麼立體,鼻子又大又扁,耳朵似乎也特別大;更奇怪的是,她的尾椎有道 傷痕,那裡似乎曾經存在著一條見不得人的尾巴。某次工作時,蒂娜認識了來自芬蘭的渥 雷,從此開啟了對自己的身分探索。 在蒂娜逼問之下,她的父親終於說出她的身世。原來如同渥雷所說——蒂娜真的不是人類 ,而是山怪(troll)的孩子。她的親生父母無力扶養她,後來更遭人類毒手,養父母雖 視蒂娜如己出、把她當作人類孩子扶養,但蒂娜是山怪的事實終究不會改變...。 電影《邊境奇譚》的同名原著小說寫成於2003年,瑞典籍的作家庸.愛魏德林奎斯( John Ajvide Lindqvist)擅長書寫奇幻、驚悚小說,常在作品中引用吸血鬼、妖精等民 俗傳說為素材,並在這部只有60頁卻深刻描寫「邊緣人」處境的小說中,採用了北歐的山 怪傳說元素。 在北歐傳說中,古早的斯堪地納維亞是片「族群」多元的大地,人類與神祇、精靈、山怪 、妖精等各種超自然力量與生物共存。人們相信萬物都有生命、能移動、能說話且有各自 的語言,對於各種現象也都有一番解釋。例如,暴風就是一群精靈在天空中移動、太陽與 雷電都是神。許多故事至今令人著迷,傳說與人類生活特別貼近、形象鮮明的山怪便是其 一。 ▌瑞典傳說中的山怪形象 有關瑞典的山怪傳說年代久遠已多不可考,現在留下的資料多來自於18、19世紀時民俗專 家的收集記載。傳說山怪的外型有像蒂娜一樣醜陋的,也有長得跟一般人無異、只是多了 尾巴的,還有長得無比美麗動人的。他們的身形有大有小,最普遍的說法是,他們大概跟 十歲小孩差不多大。然而,電影中蒂娜與渥雷的外型,仍反映了近代人對於山怪形象的普 遍印象。 但近代瑞典社會對於山怪容貌的「定型」,則是來自於20世紀初插畫家庸.鮑爾(John Bauer)的畫作。鮑爾在1907年初出版的神話故事集《妖精與山怪的世界》(Bland tomtar och troll)中,為各種傳說故事創作了一幅又一幅精彩的插畫,他筆下的山怪身 軀龐大笨重、麻子臉加上又扁又長的鼻子,後來也成了經典,奠定山怪在瑞典人心中的形 象。 山怪行動笨拙、害怕打雷,居住在森林裡或地底下,喜歡山洞、大石頭的裂縫還有土丘。 據說山怪非常富有,洞穴中有成山成堆的黃金寶物。山怪的年齡是用櫟樹森林的生長期來 計算,老山怪可以活到森林生滅七個世代之久。 傳說山怪有變身的能力,可能變成動物或是無形的風、氣味、影子等型態;還有一說是山 怪常化身為森林裡隨風飄移的棉絮球,跟在人們腳邊,隨時可能作怪。或者混居在人類社 會當中,跟人類通婚,留下強壯無比的「半人半怪」後代。 然而山怪性格多變,人類認為他們現實、殘酷又狡猾,稍不注意惹怒他便可能招致不幸。 過去人們最幸福快樂的時刻,也是最令人提心吊膽的時刻。因為山怪隨時可能會來訪、破 壞一切——婚禮時,山怪可能會化身美男子來搶親;聖誕節時也要小心山怪上門,若不留 心好好招待,厄運可能就會降臨。 山怪幾乎是古早瑞典人對於任何厄運、不幸、意外的解釋:孩子剛出生時要特別小心,山 怪可能會偷偷把孩子掉包,若發現孩子吃睡正常,卻遲遲未開口說話或走路,可能就是山 怪搞的鬼;他們會帶來致命的疾病,甚至連播種時的突來怪風也肯定是山怪的化身。 ▌是山怪還是「異教徒」薩米人? 山怪的傳說眾多,其中根據19世紀中後葉的民俗專家古納.西騰卡瓦流斯(Gunnar Olof Hyltén-Cavallius)記載,當人類移入瑞典之後,山怪與巨人族群便大量往北方的黑暗 大地移動,避免跟新來的居民接觸。而留在南部的山怪與森林裡的其他族群混居,才留下 了現在我們聽到的這些傳說。 西騰卡瓦流斯提到,某些人們口中所敘述的山怪,事實上跟薩米族人相當類似。薩米人是 北歐地區的遊牧民族,一般認為,薩米人是第一批進到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族群,最早可 以追溯到西元前一萬年;最早的文獻記載,是西元98年時羅馬歷史學家塔西陀的著作《日 耳曼尼亞志》。 塔西陀筆下的薩米人(當時他稱這個族群為「fenni」)穿著獸皮、睡在地上、靠打獵維 生。傳統上,薩米人也與大自然關係密切,大自然就像薩米人廚房裡的櫥櫃,需要什麼, 到大自然裡取就是;他們早期以漁獵、採集維生,晚近放養馴鹿與農業也成為重要謀生方 式。早期與其他生活在斯堪地那維亞的族群大致也算相安無事,一直到北歐國家制度逐漸 建立,土地、文化、語言與生活各方面被劃分界線後,薩米人更明顯的被分類成異於「我 們」的他者。 除了生活方式之外,薩米人獨特的文化、信仰、服飾與語言,讓對薩米文化陌生的後來者 產生畏懼,甚至認為這群「奇裝異服」、長相不同、語言不通、深居森林的異教徒,是傳 說中的「山怪」。他們的薩滿信仰讓新移民與基督教會認為是「山怪把戲」,原被用來解 釋各種無法理解的現象的山怪傳說,就這樣被嫁接到了新移民無法理解的薩米人頭上。 過去在北部的耶姆特蘭地區(Jämtland),用來稱呼薩米人的詞「lapp」(具有歧視意 味,現已不用來指稱薩米人)跟山怪(troll)甚至是同義詞。人們對於薩米人的恐懼不 亞於對山怪的害怕,他們也深信,有著各種薩滿儀式的薩米人就像山怪一樣,有能力作法 將病痛降於他人、把人變成狼或熊,甚至致人於死地。 這樣的污名化的聯想雖然沒有直接證據,但基督教傳入之後,卻也在教會教士、甚至是皈 依基督教的薩米人宣揚下,更深刻的汙名化烙印在人們的腦海中。人們更加相信薩米人是 迷信的、邪惡的、狡詐的魔法師。薩米人的吟唱(jojk)被稱為「山怪歌唱」(trollså ng)或異教徒的「山怪藝術」(trollkonst) 、在祭祀等各種儀式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樂器 被稱為「山怪鼓」(trolltrumma),被基督教會禁止了許久。 17世紀統治挪威的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甚至頒布了「山怪藝術禁令」,任何進行此類 活動的人都一律死刑。這些禁令以及18世紀開始,瑞典政府一連串的殖民政策——例如禁 說禁用薩米語、禁止進行薩米文化或宗教活動、焚燒薩米鼓、強制「歸化」薩米兒童等手 段——導致今日有許多薩米人不會母語、吟唱等傳統被斬斷,文化傳承出現嚴重斷層。 直至今日,在瑞典的教堂裡進行薩米吟唱依舊是個不明文的禁忌,薩米人的鼓在瑞典文中 也還是被稱作山怪鼓,大多數的人對於薩米人仍然沒有足夠認識。18世紀後大部分的薩米 人都皈依了基督教,很多薩米人與其他族群混居已久,絕口不提自己的血統與文化,像蒂 娜試著融入「人類」社會一樣,只是不知此生是否有機會找回真我。 ▌瑞典語言中的「山怪」 也許有人會覺得,用「山怪」這個詞來形容某個族群沒有任何問題,但若檢視一下瑞典文 中山怪的用法,就可以發現這個詞彙常是奇怪、危險、邪惡的代名詞。 瑞典文中形容一個人很邪惡(elak)、很醜(ful)時都可以用山怪來比擬;遇到麻煩不 斷,真是「見鬼了」,在瑞典文中會說:「一切都山怪了」(gå troll i något);家 中若出了一個跟大家都不一樣的「怪胎」,可能會用「生孩子難免生到山怪」(Sällan är kull utan troll);「一丘之貉」瑞典文可以說「山怪不互咬」(Ett troll biter inte ett annat);拜金的人(尤其是為了錢而結婚的人)也會被說是「把山怪當 黃金」(Många tar trollet för guldet)——一切非常態、有問題的事物都跟山怪有 關。 當然也不是全都是負面辭彙。從語言中也可以看見山怪傳說對於瑞典文化的深遠影響。例 如形容孩子或孩子氣的人討人喜愛時,可以稱他們為「迷人的山怪」(charmtroll),因 為山怪有魔力可以讓人著魔;要形容人物以類聚、臭味相投的話,則會用「絕對沒有兩座 山遠到山怪碰不到面」(Det är aldrig så långt mellan bergen att inte trollen råkas),要搗蛋絕對不怕找不到伴。 ▌山怪形象的當代反轉 可見山怪在瑞典人的生活中已不再全然扮演導致一切不幸的腳色,現代醫學與科技讓人類 對各種現象有了更多了解與解決之道。然而,山怪傳說仍然以各種形式出現在北歐人們的 生活中。 在電影《邊境奇譚》、芬蘭動畫《嚕嚕米》(Moomin)以及其他創作中出現時,山怪元素 幾乎都帶著一種人類對於過往,以及大自然美好連結的嚮往。山怪有別於過去「麻煩製造 者」的形象,透過山怪在大自然中的自得其樂,以及面對人類破壞環境的哀傷,反而成了 人類對於自然、原始的投射。 瑞典影集《大地之芽》(Jordskott)更是將這種嚮往發揮到極致,利用大自然與超自然 界生物的大反撲,凸顯人類的愚蠢與貪婪。劇中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任意破壞自然的後果 ,便是每個父母最害怕的:山怪與森林裡的妖怪,將他們的孩子——也就是下一個世代— —帶走作為交換;為了拯救最珍愛的孩子們,各種破壞必須即刻停止,人類必須克服貪婪 並履行對大自然的承諾,保護山怪與森林裡所有住民的安全。 如今出現在瑞典影視作品中的山怪不再單純只是邪惡的化身、各種超自然現象的解釋,而 扮演著人類面對大自然做出自我反省的媒介腳色,帶著人類回到內心,找回與大自然的連 結。 -- 核電廠真的會爆炸: https://i.imgur.com/1HieOTs.jpg
爆一次台灣就真的變畸形兒鬼島了: https://i.imgur.com/5mCBjRh.jpg
福島核能爆炸全錄像:http://bit.ly/2XPYUZT 更多車諾比核災的畸形兒:http://bit.ly/2PvnMTQ http://bit.ly/2GASKp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201.3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vel/M.1561313617.A.CF7.html
PPTer: 這個就是網路上trolling 的由來 06/24 02:15
PPTer: 話說 原來氫爆不是蘑菇雲 是陽具雲 06/24 02:15
NewCop: 樓上那根本只是普通化學反應的爆炸,不是核反應的爆炸啊 06/24 02:25
NewCop: 要是核反應的爆炸,整個福島都已經沒了 06/24 02:26
sundaystory: 可是車諾比核反應爐爆炸,電廠都還在欸,寶傑怎麼說 06/24 03:21
sundaystory: ? 06/24 03:21
sm981512: 林老師 每次都被簽名檔嚇到 06/24 04:41
NewCop: 核電廠爆炸不等於核爆,我拿個C4丟進核電廠裡面也算核電廠 06/24 05:55
NewCop: 爆炸 06/24 05:55
NewCop: 照片下的“水素”就是氫氣,如果真的是那些反核的想像中 06/24 06:01
NewCop: 的核反應爆炸....看過氫彈嗎? 06/24 06:01
kn03ee: 是要轉貼多少文章,洗文數? 06/24 08:31
gostt: 最後沒有魔神仔啊 06/24 09:29
hough: 幹林老師 每次都被簽名檔嚇到!是怎樣 06/24 09:44
poopaa: 挪威也有 06/24 10:23
makelove0938: 有一部電影 追擊巨怪 也不錯 06/24 10:54
StevoWu: troll hunter嗎?確實不錯看! 06/24 12:38
gundamwind: 就算福島那樣爆當地也沒變畸形啊 06/24 13:09
Ariettina: 又來秀反核覺青的下限了 簽名檔繼續放錯誤的垃圾訊息 06/24 13:26
cheer510: 每天一篇煩不煩 06/24 15:15
astrophy: 反洗文章 06/24 15:32
tommy1113: 可以刪了簽名檔嗎 看了有夠不舒服 06/24 16:50
Hans14: Trollhunter (2010) 有趣的電影 06/24 18:12
chikasa: 飯盒,見一次噓一次 06/24 20:22
aljinn: 我覺得這id根本反串 到哪版都被噓被踢爆假資料卻不罷手 06/24 21:22
aljinn: 而且不知道板規對這類型內容怎麼判斷 如果真的ok 06/24 21:23
aljinn: 其實奇幻科幻小說+一點維基和Google資料就可以狂發文了 06/24 21:23
tuhsiaofu: 邊境奇譚,好看 06/24 21:37
ll000000: 洗文中 06/25 02:02
surrender: 未看先噓 06/25 03:40
Ariettina: 每天一篇 應該不只領1450 06/25 08:41
nobuusa: 噓簽名檔 06/25 20:41
mayuka: 06/25 21:59
pig5938: 看了半天沒有看到瑞典魔神仔的任何故事啊 06/25 23:00
ronald6786: 看一次噓一次 06/26 01:58
marcoacrono: 幫補血 06/26 04:26
ksnck908: 偷渡仔滾好嗎 06/26 20:35
ld3067498: 嗯 06/27 17:29
robertcamel: 滾 06/29 13:25
Cossel: 簽名檔 07/02 20:50
fueinako: 怎麼沒被刪 07/04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