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edach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OTCT (台灣宅男工會會長)》之銘言: : 藉用這個標題轉錄某一個網友的疑問如下: : 證照制度,不就是為了確保專業?換言之,取得證照者,形同獲得專業上的 : 肯定,無法通過者,必須回去加強專業能力。如果以上為真,專業能力不足 : 的考生,照理說應該無法通過檢核,而如果醫界與法界人士真的相信中國的 : 醫、法學生素質參差不齊,那到底應該擔心什麼?不良的考生不過是砲灰, : 因此只需要考慮一流人才的參與競爭,而這促成的應該是良性競爭,何來危 : 機之有?除非,以上制度無法確保取得資格者擁有專業能力,果真如此,那 : 錯誤的似乎不是開放本身,而是證照制度的評量機制才對?如果有醫界與法 : 界人士,希望能發表一下意見。 : (Fr:http://www.wretch.cc/blog/woosean/9765821 ) : 其實,目前國內有開放醫師學歷甄試,學歷要參加甄試的國家也蠻多,如 : 果學歷甄試真的有鑑別度的話,那緬甸仰光醫學院的畢業生跟中國上海第 : 一醫科大學的畢業生應該是相同的。 : (北縣某地區醫院真的有仰光醫學院的畢業生) : 以前有一陣子也不少人跑去菲律賓唸醫學系,後來去立陶宛,最近流行去 : 匈牙利、波蘭、中國。 : 不管去哪個國家,照講只要能取得證照,就代表專業、能力上的肯定;如 : 果說沒有能力、沒有專業還能拿到證照的話,那是否如那篇網誌所講的, : 應該要檢討證照制度的評量機制,而不是允許哪一國的人來考試? : 不知各位大醫師高見以為如何? 高見不敢當,但對於證照制度的目的 個人倒是有些看法想提出來拋磚引玉一下。 基本上,專業證照制度的形成,絕不僅只有 1.對專業與能力上的肯定" 。 還有 2.對自己國家職業團體市場保護的目的。 首先要有得共識是,在一般情況下,不管任何國家,對於國內事務, 一定都會優先保護自己國民的權益。 畢竟這個國家的國民同時必須負擔相對的義務,國家財政與經濟困窘時, 絕大多數國民必須共體時艱,胼手胵足的一起努力打拚。 沒道理在國家富裕後,國內待遇比較好的專業技職, 就該為全世界想來這個國家換取更優惠待遇的外國人,"無限制"的大開方便之門。 相當門檻的國民權益保護,必定存在。 (當然,這種想法若無限上綱,自然會形成外國人才流入的困難,故需小心抓住平衡點) 我假定以下幾個情形做解釋, 應會比較容易了解目前制度得設計有其必要性。 假設一:國內的醫學系總量不設限,但全國醫師執照每年只核發1000張,外國學歷禁考。 國內醫學系總額,可能會短時間內從一年畢業1300人,膨脹到13000人 由於每年只通過1000人核發執照。 意味著每年有12000人考不到執照,這會發生以下的問題: 1.形成人才浪費 由於培養一個達到"台灣目前醫療水準"的醫師非常漫長,目前是七年,以後可能變八年 讀了八年,每年卻有12000人需要持續的待業考照, 這些人由於已投入多年心血,導致轉業困難,只好一年又一年待在這圈子裡掙扎。 人力資源無法釋出。 2.造成國家財政無端負擔。 事實上,培養一名合格的醫學人才非常花錢,國家每年要給予大量補助 假設每人每年50萬台幣好了 12000*500000*7 = 420億 國家每年單單為了這些不能用的人力資源,就得多花420億元台幣。 如果國家不想花這筆錢,調低補助款,勢必會造成 醫學院面臨 財政經營危機 結果醫學院為了生存,可能會採取兩種不同的策略: a.把學生的學費調高5~10倍,每年收70~140萬 >> 有錢人才能讀,貧富差距日益擴大。 b.不能調漲學費,只好降低品質。 結果國內醫學院雖多,卻又花費龐大資源,又沒效率,還品質參差不齊。 3.無照密醫橫行,地下醫療行為大增。隱形醫療成本提高。 試想,如果有幾十萬人年年都考不到執照,又在台灣苦讀了八~十年 他們會甘心一輩子都學不能致用嗎? 於是這些"非醫師"為了生存,會創造一大堆不必要的醫療行為。 又因為沒資格受完整的畢業後醫院訓練 導致地下治療的副作用頻傳,病情加重,小病被搞成大病。 別說不可能啦~台灣人沒這麼笨啦~ 連地下電台都能造成洗腎率居高不下的今天。 若有十幾萬受過七八年醫學訓練的人,加上為了生存所丟掉的尊嚴 要騙一般民眾接受不必要的治療不更容易? 結果全國人民花了一大堆錢,得利的只有"補習班" 與 擺明只想賺錢的"假醫學院真學店" 還墊高國家健康財政支出,偏偏又造成一大堆醫療問題。 目前台灣法律系就是面臨這種困境,而且他們還只需要讀四年,培養成本也相對較少。 故此政策個人以為不太可行。 假設二。醫學系總量不設限,發照總量不設限,外國人考照不設限。 全交由市場機制篩選。 這樣不是不行,但市場篩選過程中,會發生以下後果: 1.首先,篩選付出的社會成本是人命,象徵品質保證的關卡不再是人數總額限制與吸引人 才的高待遇。而是成千上萬的人命堆砌。 2.中期,會發生劣幣逐良幣的情形,願意接受低待遇的低品質醫師趕走不願屈就的人才 大量優秀人才忍痛轉業或另覓他國。 3.長期,再死了成千上萬人後,市場的確會趨於平穩,卻終於形成嚴重的貧富落差 極少數優秀醫師被高級醫療院所聘請, 只有非常有錢的人,才有機會接受目前台灣視為平均水準的醫療照護。 一般人與窮人,則幾乎完全沒有選擇餘地,因為大部分的醫師水準落差極大。 畢竟任何自由市場,有錢人一定只佔一點點比率。 這樣的政策施行後,真的有比目前台灣的世界級平均醫療水準好嗎? 儘管目前健保盲點讓醫療品質越來越低落,至少我們能保證目前有錢人與窮人看的醫師 水準差不多。(差別頂多只是有錢人能自費用好藥,掛vip門診不用等太久) 假設三。國內醫師團體不做任何保護,讓世界各國想考的都來考,只要實力到了。 都發予執照,促成良性競爭。 這個假設大概就是那位網友的問題。 這個政策首先面臨的問題,當然是文章一開始提到,有社會不公的問題 因為經濟狀況比我國好的國家,大部分的醫師不會來。 國內的經濟發展成就,卻是由全體國民一起努力創造。 想來的,絕大多數一定是因為本國的經濟誘因對他國形成拉力, 吸引外國學歷人才來分一杯羹。 短期內,也許的確能形成良性競爭的假象。 但這種作法,即使世界首強美國,也不敢這麼做。 因為不做任何人數管控,遲早會造成市場飽和,形成惡性競爭,大家集體薪資下降。 國內願意學習,而且能夠考過這個證照考試的人數將越來越少。 國外願意來當本國醫師的人才也會越來越少。 最後,這個證照考試將淪為空殼 難是很難考,考過了也的確代表有實力 但花那麼多心力考過幹嘛?市場已經飽和,待遇不好啊。 於是每年提供的新血將永遠不夠,最後整個國內醫療體系水平萎縮退化。 假設四。國內醫療團體不做任何保護,國外學歷只要想來考都可以,只在總發照數量做限 制。 這個政策似乎稍微比前一個好一點 但一樣會有社會不公問題,使得國內專職證照人才心生不滿 市場雖然比較不會飽和,外國人的比例卻會越佔越多, 畢竟以全世界人才做基數的總體競爭力,一定遠大於任何單一國家的總體競爭力 結果最終,整個國家的醫療走向,將完全決定於他國之手。 自己國內卻完全沒有置喙的餘地,這不是很荒謬的事情嗎? 而且,國內人才也遲早會流出這不被自己國家保護的產業。 通常,政策四 比較容易出現在 本國人才培養趕不上需求量,需才又孔急的國家 任何已經自己有能力培養合格人才數量的國家,為了長期國家戰略考量, 絕不會莫名其妙的對外國人才流入,不做任何總量管制。因為即使一時有利 長期看來,卻往往會有大害。 事實上 專技人員裡,一般會有本國總量管制保護,都是屬於以國內消費為主的產業。 如 醫師,會計師,律師 等 (然而不知道為什麼,會計師與律師培養,卻任其廣開系所,造成 許多人畢業後,一直不停的考那少少得錄取名額,形成人才浪費 也使國內會計師與律師,各校水平差異往往判落雲泥。 ) 在政策考量上,本來就與以世界為市場的工程師,商業人才等完全不一樣。 故企業往往會挖角世界級商業人才來自己國家。 國家會挖角世界級工程師,來扶植國內具有與世界競爭實力的產業。 如新加坡國家級企業,近年來一直來台灣招收優秀工程師就是如此。 然而,即使設定以東南亞與歐美國家為市場腹地的新加坡醫療產業 他們也沒來台灣或日本召集大量醫師去他們國家職業啊。 醫療產值佔全世界龐大比重的美國,即使願意招收外國醫師 也得通過重重嚴格把關,每年只給過一點點人數配額。 最後還限制你只能去他們醫療貧乏的地區職業啊。 這難道表示這些通過嚴苛考試的外國醫師,實力一定不如美國本土醫師嗎? 所以,這些政策作為的背後,其實都有著極度理性與國家長遠利益地考量。 文末我想說。 台灣花了一百年,好不容易擁有目前的世界級醫療水平。 這表示我們的人才培養機制,一定有其可取之處。 全世界各國,許多產業都用證照制度保護自己的專技人員, 也絕非用鎖國兩字作為理由即可帶過。 目前台灣所面臨得醫療困境, 是在醫療儀器進步,醫藥水平與要求持續提高所形成的成本成長下 醫療人員待遇的嚴重扭曲壓縮(ex:一個護士照顧20個病人...) 及近十年始終未漲的國家醫療支出比重。 此困局絕非大量開放外國學歷來台,即可解決 這類政策牽一髮即動全身,影響深遠,務求慎之又慎。 -- 劉備:<大哥讓你們笑,一直笑就對了。只要不放棄,終能笑出一條活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8.79.115 ※ 編輯: fitano 來自: 122.118.79.115 (09/27 03:53) ※ 編輯: fitano 來自: 122.118.79.115 (09/27 04:06)
Duarte: 2. 這點看起來名不正言不順的, 還是省省吧. 09/27 04:11
Duarte:有些事能做不能說. 黃信介的建議可以聽聽. 09/27 04:12
Duarte:你的可取之處聽起來只是基於 '保守主義'. 09/27 04:12
playtrunk:這篇的前輩可否投書報紙?其實講的算不錯耶 09/27 04:21
chasemasami:老師也是這樣啊 不爽不要當老師 不爽不要當醫師 09/27 05:31
chasemasami:你的文章有很多問題啦 那去波蘭讀的 就沒用到台灣的 09/27 05:33
chasemasami:大學資源 何來浪費???? 09/27 05:33
chasemasami:為何要保障醫師收入???? 如果醫師變的律師一樣 月入 09/27 05:33
chasemasami:三四萬 自然當醫師的人就變少了 不要以為醫師是了不起 09/27 05:34
chasemasami:的職業 只是幾百種行業的其中一種 保護幹嘛???? 09/27 05:35
chasemasami:如果每年有越來越多醫師投入市場 消費者就可以享受到 09/27 05:36
chasemasami:競爭帶來的品質提升 醫師變客氣 診所變漂亮 護士變辣 09/27 05:36
chasemasami:只有醫術好的能留下來 差的被淘汰 這樣很好啊 那裡不 09/27 05:37
chasemasami:好???? 不要只想保護自己的收入啦 09/27 05:38
chasemasami:那電子工程師要不要也一年只準一千人來上班?? 09/27 05:39
chasemasami:全世界的大學碩博士畢業 只要有能力 都能進好公司 09/27 05:39
chasemasami:誰管他是中國 歐洲 美國 巴西電機系畢業 這才叫競爭 09/27 05:40
chasemasami:如果你自認"台灣"醫學系畢業 就是品質保證 那開診所 09/27 05:41
chasemasami:民眾自然有選擇 如果大陸某鳥醫大畢業 看病就是看不好 09/27 05:42
Duarte:回文吧...回文吧... 09/27 05:42
chasemasami:三個月就倒了啦 同樣 日本東京醫大 UCLA畢業的 如果 09/27 05:42
chasemasami:醫術好 生意自然好 你也要認命啊 09/27 05:43
chasemasami:身為消費者 我只想有更多選擇 不管醫師是那裡畢業 09/27 05:44
chasemasami:只要他能合法考上台灣醫師執照 我就願意給他機會 09/27 05:45
chasemasami:看的好 離家近 態度好 我就願意再去 看不好 態度差 09/27 05:45
chasemasami:護士晚娘面孔 就算你是台大醫學系畢業 誰要去?? 09/27 05:46
Duarte: c 大應該不是唸醫療科系出身的. 09/27 06:01
skier:台灣有c這種人的想法,遲早劣幣驅逐良幣 09/27 06:14
skier:anyway,還是要推f大的文章,理路清晰,高瞻遠囑! 09/27 06:18
dermis:有人把命當程去吃小吃攤 那就以後不要後悔再來雞雞歪歪 09/27 06:19
monyan:幹,某c眼紅就去當醫師啊,不然便宜的醫師也可以削你一筆 09/27 08:22
CKun:chase大,沒錢的時候,醫生只能去菜市場擺攤看診,只能請大嬸級 09/27 08:53
CKun:的護士,你想要的漂亮裝潢,辣妹是不可能的幻想 XD 09/27 08:54
cooltyus:他是出國唸的台生吧.... 09/27 08:56
buthow:你當醫療零風險是吧? 怎麼不去大陸看你的便宜醫師? 09/27 12:14
fitano:給chase大,國家對產業人力的思考邏輯絕非一直線,非黑即白 09/27 12:18
fitano:你推文裡所持的理論不是不行,卻忽略了篩選需付出的社會成 09/27 12:19
fitano:本是"數以萬計的人命",而且也會有醫療待遇貧富差距加大的 09/27 12:20
fitano:後遺症,此絕非用一般酒店商業邏輯可比照。 09/27 12:21
fitano:你買到爛公司生產的爛3C商品,誤試成本是辛苦工作賺的錢 09/27 12:24
fitano:去黑心酒店,遇到服務差的小姐,誤試成本是更多錢與好心情 09/27 12:25
fitano:完全不管控的醫療人力,誤試成本可能是一顆腎或一條命 09/27 12:26
fitano:我會舉醫界做例子,主因自己就身處醫界,比較熟悉此運作 09/27 12:28
fitano:況且即使你不喜歡,似乎也不得不承認,社會對醫療界還是有 09/27 12:30
fitano:道德與社會期待,完全走向商業與服務機轉,有錢判生,沒錢 09/27 12:31
fitano:判死,真的是chase大想要的方向嗎? 09/27 12:32
fnpsin:內容滿中肯,可以寫稿寄報章啦! 10/02 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