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edach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medstudent 看板] 作者: monyan (廢健保救台灣) 看板: medstudent 標題: 不願面對的真相 時間: Thu Feb 21 10:45:46 2008 新聞報導: 『高市榮總急診室擠爆 衛生局緊急分流病患』 『高榮急診爆滿 要求暫停收病患』 『一頭牛剝三次皮』 『一天做不完…錯在醫院 竟罰病患』 『吳明正表示,其實大醫院急診部滿床,若能維持住院患者進出醫院的「動態平衡」, 這是正常現象。』 是我的認知有問題嗎?大醫院急診部滿床而且當成暫時性、品質極差的”病房”應該是 台灣特有的現象吧?這個在台灣”正常”的現象其實一點也不正常! 民眾就醫習慣如此,不正是健保制度、媒體和常發表混淆是非言論的某些團體造成的「共 業」?除了民眾對基層院所信心不夠之外,有能力負擔急重症這種賠錢單位的中小型醫院 在台灣已經消失,不是倒閉就是轉型成只做洗腎、復健和慢性呼吸病房。 健保施行以來,不斷傳出不當政策造成惡果的警訊:中小型醫院消失、大型院所大肆擴張 壓擠基層診所生存空間、沒有利潤的重要藥物退出台灣市場、醫療資源分布極不均衡、年 輕醫師選科不正常、高風險醫療行為或科別,醫師越來越不願意投入、受高度專業訓練卻 無法發揮專業…,我們的社會到底還需要怎樣的警訊才能覺醒? 『高榮急診發布緊急暫停收患者,還屬頭一遭。』 這是頭一遭但絕不會是最後一次,緊急分流病患指是一時的權宜之計,政治人物、媒體和 全國民眾能不能、有沒有勇氣面對「不願面對的真相」,在事情尚未惡化到完全無法挽救 的地步之前,一起努力採取行動阻止台灣醫療環境崩毀的浩劫發生! 不過,老是看到這樣的新聞會讓人覺得或許台灣的醫療已經藥石罔效了吧: 『一頭牛剝三次皮』 『一天做不完…錯在醫院 竟罰病患』 『台灣雖有全民健保,不過,就醫費用卻未必便宜!』 為求聳動,睜眼說瞎話! 『不能在同日提供檢查、看報告,是醫院的問題,怎可將成本轉嫁民眾!』 為什麼不能在同日提供檢查、看報告? 如果做檢查和看門診是同一位醫師,試問他要如何邊看門診、邊做檢查? 就算做檢查和看門診的是不同醫師,難道醫院不該有效率、有系統地將需要某些檢查的病 患經過適當排程集中在某個時段、某個地點?所有非急迫性的檢查如果要求儀器設備和醫 療技術人員都隨時stand by,要多大成本? 如果整個醫院一天下來門診加住院病患對於某項檢查的需求大於該醫院每天能提供的數量 (如:一天只能做50個胸腔超音波,但門診、住院、急診…等加起來需求是300個,難道不 該依輕重緩急安排schedule?) 提供檢查、看報告難道不需要作業流程?不需要成本?若有醫療院所有能力自行吸收這些 成本,那是「打落門牙和血吞」削價競爭的不得以手段,卻因此讓只能將偏低的檢驗、檢 查費和必要的作業成本適度反應在掛號費上的院所,被如此污名化! 『尤其是檢查結果正常的情況下,民眾可能請了半天假,在醫院排隊排兩、三小時,結果 醫師花不到一分鐘,告訴你一切正常。』 什麼叫正常? 民眾的認知是:我沒有任何疾病! 檢查結果卻只能是:某項檢查結果為陽性、陰性或者在一般正常人的平均值之內、之外。 每一種檢查都有他的限制:敏感性和特異度!簡單講就是,敏感性是指在所有存在某個毛 病的一群人中,做某項檢查能夠抓到多少呈現異常的人;而特異度則是指,所有不存在某 個毛病的一群人中,做某項檢查的結果有多少人是沒有異常的。 但這和醫師及民眾真正想知道的並不一樣。我們想知道的是「陽性預測率」和「陰性預測 率」:前者是指做了某項檢查結果為異常,真的罹患某種疾病的機率是多少;後者則是做 了某項檢查結果為正常,真的沒有罹患某種疾病的機率是多少。 如果有一種檢查用來偵測某種疾病的敏感性和特異度都是百分之百,這種情形下確實不用 醫師多做解釋,陽性就是有病、陰性就是正常。很不幸,現行的檢查中就算不是全部也幾 乎沒有這麼完美的。 這種時候,醫師判讀的知識經驗與解釋的技巧就相當重要,更重要的是,除了單純看數據 之外,病人整體狀況、有無其他主訴都會影響醫師針對檢查結果做出的判斷,再進一步而 言認真的醫師還可能針對每個病人或家屬的個性能理解的程度和能接受的程度,適時調整 說明的內容,只是我們健保微薄的檢查給付根本否定醫師這種價值!。 當然,不是所有病患都會appreciate這樣的說明,醫改會也好、全民監督健保聯盟和媒體 顯然也毫不尊重這樣的專業,不然不會輕易說出『電話或醫院以郵寄的方式』,你只要告 訴我『正常或異常』就好。 真的只要告知『正常或異常』就夠了嗎?社會對醫界的要求有這麼低嗎?如果檢查結果是 『陰性』郵寄報告說"正常" 但後來跑出某個疾病,可以免除醫界「過失」的罪名和賠償 的責任嗎? 奇怪了,之前都是誰在批評醫師和病人溝通不夠的?如果真的存在這種現象:『醫師花不 到一分鐘,告訴你一切正常。』不是應該檢討為什麼醫師願意花在解釋報告的時間這麼短 ?是醫師沒耐心、民眾不願意聽、還是給付太不合理? 錯綜複雜的問題可以抽絲剝繭釐清,但前提是要勇於面對真相,大家一起努力思考真能解 決的方式,聳動鼓譟和以偏概全的不當批評,鴕鳥心態和積非成是的應對之道都只會加速 搖搖欲墜的危牆崩毀! ============================== 民眾錯誤和不尊重專業的錯誤心態 仇醫會等偏頗仇醫團體的抹黑和造謠 以及毫無專業又噬血的媒體 都是把台灣醫療環境搞濫的兇手 這些人才是需要真正檢討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15.180.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15.180.2
ilovewwe:寫的很好 可以拿去投稿嗎 02/21 13:18
p54pp:寫出我們的心聲了,真好 02/21 13:54
oldxeng:good! 02/22 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