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edit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前面一篇說過,一般人通常是老師教什麼方法,就練什麼方法, 但這種方式,比較像是瞎貓抓老鼠,全憑運氣。 我見過很多人光是被要求盤坐,就被搞到受不了,然後落跑了。 靜坐姿勢少說有幾十種之多,可是一堆人怎麼就一直認為要盤坐,而 且最好去雙盤……如果還真堅持盤坐的話,那你應該先去找教哈達瑜 珈的老師慢慢指導你怎麼練習盤坐。 回到正題要談重點了,其實要找適合自己的方法是有點在try的, 方法本身要簡單易懂、安全性高是最基本的原則,這一點可以去看各 名家對功法的評論。 然後依據你自己的特性,特別是去找出一個適當的標的作為專注 的對象,然後廣泛地去蒐集性質相同方法的資料,慢慢去發展出適合 你自己的方法。 不過,以上方式僅限於性功而已,命功是不適合的。 古人說:「性由自悟,或可因書而得;命假師傳,必經口耳。」 這句話的意思是「性功須由修煉者自己領悟,要訣或許可從書上得來 ;但命功多半不傳六耳,要訣由師傅口傳給徒弟。」 性功即修性之功,指修心煉神的功夫。命功即修命之功,指修身 煉氣的功夫。 我自己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大致就幾個方法,其中除了持咒法、 open-up meditation的方法是原本老師教的之外,對我靜坐比較有進 展上的突破是「觀內音法」和「眼前觀一物法」。 「眼前觀一物法」是因為我靜坐時常常喜歡睜著眼睛,後來看到 藏密的一些公開資料(其實這種方法在道家的資料也有類似的方法) ,就試著嘗試靜坐睜眼時專注著眼前的物體,起初是電視機的紅色電 源的 LED小燈,後來靜坐換了方向,眼前的東西變成了房間的門鎖, 就變成專注著門鎖。 「觀內音法」是因為我自己心靜時,就能聽到身體內部的一些聲 音,後來在靜坐時聆聽著這些身體裡的內音,發現對我有非常好的入 靜的效果,我曾經去收集許多各家去詮釋佛教《楞嚴經》裡的觀音法 門的資料,不過後來還是覺得只要單純去聆聽就夠了。(之後,我自 己曾經試著去觀外面的聲音,覺得那個效果和觀內音的方法也差不了 多少,不過觀內音的好處是那個聲音來源很固定。) 所以,我一個心得是你專注的對象最好來源很固定,我也時常看 到光,可是那個光的出現並不是很固定的,有時看的到,有時看不到 ,所以我就不發展這種觀光的技術了。 那為何不去用想像的呢?佛教的觀想、道教的存想等等方法,原 理上還是用第六意識去先創造出一個心像出來的,當然也需要極大的 專注力,我是認為這不如單純專注在不必費力就有的既有對象上。後 者,我的經驗是比較容易入靜的,而且前者還得特別花費腦力才行。 至於open-up meditation,這個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基本 上open-up meditation的內容是值得一再品味,並且作為靜坐時的一 些原則的,只是一般人真只單靠open-up meditation這種方法來靜坐 的話,一定是出現一堆雜念,甚至受不了而動念,反而更靜不下來了 。我的經驗裡是等靜坐到心念極少時,再來使用open-up meditation 那個效果是比較好的。 持咒法,我覺得是非常特殊的方法,撇去與形而上相應的宗教色 彩,與答數法(例如:從一數到十之類的)本質是差不多的。但基本 上我會將這種方法歸類於偏向練氣的方法,當然也有集中念頭於持咒 這個行為上的效果。(只是平時持咒與靜坐時心靜下來後再持咒,那 個身體上氣感的覺受也不一樣。)不過,我現在並不以持咒法作為我 個人靜坐的主要方法,因為那個氣感太容易出現了,這種因持咒而導 致的氣機發動,在身體裡自然運行、自然歸元的時間蠻長的。除了靜 坐前必要的誦唸一些咒語及口訣外,以及利用靜坐到心念寂靜時再持 咒迴向外,一般在靜坐過程中,我極少使用持咒法這類的方法。 以上心得為個人的經驗,提供各位參考。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31.235.16 (11/14 13:42)
alfredphy:推經驗心得 對我很有參考價值 11/14 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