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版(圖多可供文本參照) http://www.wretch.cc/blog/calvinoblog/17918077 (上) http://www.wretch.cc/blog/calvinoblog/17920110 (中) & 百年光影,十大驚奇 (上) 假設,今日講「特效」(special effects),似乎不會是 一件明智的事。在好萊塢「高觀念」(High-concept)的經營操 作下,大卡司,大製作,大宣傳,大特效成了一種常態。如何行 銷一部電影,成了拍電影的首要課題,而非電影本身好不好看。 久而久之,高觀念生產出來的票房鉅片(blockbuster),不一 定好看;特效越好,有時候反而成了劇情空洞的美麗障眼法。如 今,特效成了電影學最被忽略的區塊,最不入流的研究。 這是一件可惜的事。讓我們想想,特效原本功用是什麼呢? 絕非目眩神迷的感官刺激罷了,而是幫助我們進入劇情的輔助方 法,一支讓電影更為貼近寫實的魔杖。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是,盧 卡斯的《星際大戰》(Star Wars,1977)很早就想拍了,可是 得等到70年代(同時也受了60年代末期庫貝利克《2001:太空漫 遊》的影響),當特效有點樣子後,才可能將腦中的銀河巨景, 投射大螢幕。 確認「特效」能夠輔助敘事,而非只是無端渲染後,且讓我 們將「特效」的意義往上昇華一層;將百年的光影,看作一部「 技術史」的發展(相對於一般類型史或敘事史的研究)。我們馬 上會發覺,百年電影,電影百年,是透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從電 影剪接、打光、聲音發展、場景調度、攝影機運動等技巧,始終 企圖讓電影捕捉現實,呈現到觀眾的眼前,而所謂「特效」, 則居於這段電影技術史的發展末端,延續了前面的傳統,開創出 另一種電影技術。 本篇的用意,不在正名/證明特效之用,而是純粹地想探討這 段百年技術史的發展,可能是那些石破天驚的技術發展,深遠影 響了我們今日觀看電影的方式,而也正是這種觀看方式,讓我們 誤以為電影等同現實;如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所言,電 影創造出一種「仿真擬像」(Simulacra)。最終,我想導出的 結論是,百年電影發展史,簡而言之,是一部現實與觀看方式的 鬥爭史。 「百年光影,十大驚奇」(Ten Wonders in 100 Years of Cinematography),編選的方式,純粹是一種惡趣味與私影評。 基本上,以十年為間隔,但入選影片不限一部,甚至可能有備選 名單。不過,私心入選者或開創,或革命,或熟化了一種或多種 驚奇技術的運作,從而定義了電影是什麼,也形塑了要怎麼觀看 的方式。 最後,也歡迎大家提出你的名單。 ----- 一. 第一次世紀交替(1890~1899):電影捕捉現實 ◎《火車進站》(Arrival of a Train at La Ciotat,1896) 研讀電影發展史的影迷,通常將盧米埃兄弟的這部極短片, 當作百年電影的分水嶺,但我們千萬別忘了,早在《火車進站》 前,早在盧米埃的「活動攝影機」(Cinematographe)問世以來 ,歐陸發明家與美國的愛迪生早有一些同步競爭的映像器材。因 此,《火車進站》的歷史意義,就不僅在於它是史上首部映演的 短片,更象徵了一種放映技術的領先;也就因為這種技術的領先 ,方能確立了一個世紀電影如何放映的準則。沒有宏偉咖啡館前 《火車進站》的公開播映,也許電影史還得在愛迪生式的單人暗 箱「電影視鏡」(Kinescope)中掙扎個幾十年,才能探頭出來, 一次與幾百人說聲「嗨」。 二. 1900~1909 ◎《火車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1903) 12分鐘的超短片中,追逐戲(chase sequence)的內容雖然 開啟日後西部片先聲,但這還構不成一種「驚奇」。波特(Edwin S. Porter)的最大貢獻在於(雖然我懷疑這僅是靈光乍現的神 來之筆,他自己無法意識到有何偉大),電影的最後一幕,強 盜對鏡頭挑釁地開了一槍。這一槍,不僅是對文本內的追逐者 發去,更射向原本安坐如山的觀眾,穿過了銀幕/現實不可能 橫越的界線。這是電影史上,最早也最驚人的後設指涉:是的 ,演員知道自己在演一場戲,他們正被「你」窺看。 ◎備選名單:《月球之旅》(A Trip to the Moon,1902) 早期法國派的導演密里葉(魔術師出身)可視為今日奇幻電 影的先驅,也多少影響了日後法國電影的「詭奇幻想」風格, 而有別於好萊塢模板電影。舉其經典《月球之旅》,在電影發展 的十年間,就能拍出這樣異想天開的作品,當然是一種驚奇。不 過《月球之旅》的致命缺點是,它不是一部嚴格意義下的「電影 」,反而像是一部傳統劇場(佈景、道具、服裝設計)的底片連 拍,利用視覺暫留所完成的魔術之作。 三. 1910~1919 ◎《卡比莉亞》(Cabiria,1914) 義大利電影《卡比莉亞》不僅是電影史上史詩鉅製的先鋒部 隊,影響了1915年格里菲斯超級經典《國家的誕生》(Birth of a Nation),它那龐大的資金拍攝、繁複誇麗的場景調度,以及 總片長三小時十五分鐘的歷史創舉,如今看來,仍感不可思議。 不過,導演帕斯特洛內締造的最大驚奇,是利用自行研發專利「 移動攝影車」所重現的「空間深度」(spatial depth)。自此, 電影才真正跳脫二維的平面模式,利用文藝復興以降的透視構圖 法,建築三度空間的真實(即)幻象。 四. 1920~1929 ◎《波坦金戰艦》(Battleship Potemkin,1925) 蘇俄的愛森斯坦當然不是史上第一位使用剪接手法的導演, 卻是第一個將蒙太奇(montage)美學/動力學理論化的重要推 手,也是徹底的理論實踐者。幾乎在《波坦金戰艦》後,文本的 意義,不再受限於必須一氣呵成的長鏡頭,而源於導演意志的自 由拼貼,縱然,希區考克或巴贊未必同意。 ◎《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1927) 電影的發展,從來就不是沒有聲音。從早期的小型樂團隨播 隨奏、辯士解說默片劇情、放映者按劇情播放適宜的樂曲,都是 「默片說話」的明證。但是一切都得等到1927年由華納兄弟出品 的《爵士歌手》,「聲音融入畫面」的電影寫實,才算真正有了 「譜」。 備選名單:◎《安達魯西亞之犬》(An Andalusian Dog,1929) 受到一次大戰的影響,電影的青少三十歲生日,一點也不光 鮮亮麗,反而很奇特地走入了光影的黑暗紀事,其中以強調高反 差、低調打光、陰影流動的「表現主義」為代表。在敘事方面, 則演化為兩種電影類型:四零年代好萊塢的黑色電影(film noir )與本期的德國超現實主義(surrealist films)電影。 後者當中,穆瑙的《吸血鬼》(Nosferatu, a Symphony of Horror,1922)探討了精神與恐懼的本質,弗朗茲的《大都會》 (Metropolis,1927)則在黑色意象的基礎上,利用一座高聳入 雲的陽具式建築,譬喻權力/階級的鬥爭與和解。兩位大導的黑 色實驗,在1929年終於和佛洛依德《夢的解析》合流,通過達達 主義的哲學表現,於是催生出電影史上惡夢般的傑作《安達魯西 亞之犬》。在這16分鐘的實驗短片中,西班牙導演布紐爾與畫家 達利,引介了精神分析與潛意識,讓電影成為探索心靈的表現工 具,也讓自身達到形式主義的巔峰。 -- 存在主義 Stella! 洛可可 2001:太空漫遊 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夜巡 華爾滋黛比 神聖的瘋狂 61號公路 斯萬家 1844經濟學哲學手稿 斷 了氣 波爾多 擬像 四個四重奏 陳黎 假文藝青年俱樂部 聽聽那冷雨 黑膠復興 捷克變形蟲 卡夫卡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第七封印 仿聲鳥 人文主義者的十四行詩 未完成 1812 失眠上帝獨白 無伴奏e=mc2 銀翼殺手 後現代 至高的愛 德國表現 暢爽 吸血鬼荷索 馬勒巨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82.3 ※ 編輯: cafelight 來自: 59.104.82.3 (12/11 20:06) cafelight:轉錄至看板 LitCritic 12/11 21:04
alterego:推! 12/12 10:13
BrokeBackM:大推, 但火車進站應該是1896,不是1986喔 12/12 22:56
※ 編輯: cafelight 來自: 203.73.207.220 (12/12 23:12)
cafelight:謝謝已修正,眼殘~ 12/12 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