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大師的心靈──畫世紀:透納先生   《畫世紀:透納先生》描繪英國十九世紀舉世聞名的風景派畫家威廉透納的個人故事 ,電影從他晚年的時光切入。在光影間的變化,與他在日常時光中與身邊人相處的點點滴 滴,去重現透納的生活景象,從大師探視光影的眼界中,直入他為藝術狂熱的心靈。   威廉透納是英國家喻戶曉的水彩畫大師,在 BBC 的公眾投票中,他的畫作《被拖去 解體的戰艦無畏號》(The Fighting Temeraire tugged to her last berth to be broken up, 1838)被評選為「英國最偉大的畫作」,事實上,這幅畫作也正是《007:空 降危機》(Skyfall)中,龐德跟 Q 在首次見面時討論的畫作。   比較起人物肖像,威廉透納更愛描繪大自然的光影變化,他的作品著重在自然景象與 災害中,在實際的觀察下,透納走遍各地,將各式各樣的光影變化記於腦海,再用漫長的 琢磨將其呈現於畫作上。一般相信,「印象派大師」莫內正是受透納的啟發,才造就了後 來的大師風格。   《畫世紀:透納先生》藉由零碎的日常生活橋段,呈現透納晚年生活。除了藝術成就 之外,導演麥克李明顯更有興趣揭開透納身為「人」的一面,我們看見透納如何努力融入 名流社會組成的藝術界,卻也飽受批評和譏諷,在藝術領域,他熱愛觀察那些欣賞畫作的 人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但當他的光環逐漸淡去,他也只能選擇黯然退場。   藉由與私生女、父親、愛人、女僕、友人……之間的對應,《畫世紀:透納先生》試 圖呈現給觀眾一個走在藝術界邊緣的大師樣貌。他的步調讓時代跟不上他,但他仍然被時 代底下的功名利碌或人情事故所束縛,不時的希望停下腳步去融入社會,不斷在左右兩岸 之間搖擺,試圖中無法定型的生命中,補捉大自然帶給他的狂喜。   欣賞《畫世紀:透納先生》,雖然對於較不熟悉透納生平的臺灣觀眾來說,相對難以 看出故事之間的條理。但是在不著邊際的生活片段中摸索透納的生平,欣賞他對藝術的偏 執、無奈他善惡分明下的自私,或與他共同探究那些在生命旅程中所得到的絕美之景。都 是精彩的收獲。   最喜歡《畫世紀:透納先生》的部份,在於電影中有時將鏡頭帶到景色,竟一時之間 分不出是透納的畫作,或是真實的樣貌。見識藝術之美,也讚嘆自然的奧妙。   「The Sun is God.」,在《畫世紀:透納先生》的帶領,見證透納眼前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