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通俗的情節,具有激勵人心的基本要素,不過在套入時代背景之後,更加感動人心。老師 與學生在相遇之前,皆失去對人生的熱情,卻在指導與練習之間,找到了存在的意義。故 事裡的每個決定,每個行動無非試圖想要突破這個時代對自己的箝制,儘管不是都如願, 但絕對為彼此帶來面對的勇氣,繼續走下去。這是擊劍大師。 (底下有雷) 不諱言故事可以預期,畢竟失意的老師與沒有人為他們停駐的學生相遇,後來相濡以沫, 迸出璀璨火花的故事,很容易成為電影題材,也的確三不五時就有這樣的影視作品。若拍 得好是加分,因為基本結構中那種人與人間,有形無形的砥礪、互勉本就容易激勵人心, 具有基本分,但要與眾不同,似乎不是那麼簡單。本部電影或許因為時代的氛圍,加上分 鏡圖稍有別一般的助力,讓哀愁從鏡頭中自然而然地蔓延。因此個人認為這部電影能在眾 類似作品中脫穎而出。 改編自真實故事,開場使用文字的背景描述以及主角Nelis從火車站走入城鎮的途經,讓 觀影者迅速地進入了那時候雖是戰亂末期,但還是人心惶惶的年代。之後,簡單幾個對 Nelis在學校內意圖想要做甚麼都不順遂,還有夜路走得不安心,擔心被盯上的描繪下, 提醒著螢幕前的我們,故事當時不僅政局動盪不安定,還是處在蘇聯共產的環境。導演漂 亮地順著時間軸所發生的事,將時代背景交代得清楚澄澈,也深刻刻畫了Nelis的恐懼及 畏縮。 因而那場決定要不要繼續練習擊劍的家長會,顯得既關鍵又揪心,因為在編導的鋪陳之 下,觀影者已有和Nelis及在場家長一樣的預期心理。其實學校的主事者亦心照不宣,看 他一直明示暗示著老師及城鎮裡的男男女女不可踰越自己該做的事就知道,惟為了自己的 職位或該說階級地位,他還是得不擇手段地有所動作,站在國家掌權者這邊。因此家長們 能為孩子們鼓起勇氣舉起手來,實為一大鼓舞,無論是對戲裡的他們,還是對戲外的我 們。 這一場的精神和後來孩子們去參加擊劍比賽的心情轉折遙相呼應。人總是對於可能即將光 臨身邊的新氣象感到雀躍不已、躍躍欲試,但當看到、聽到了嚴峻的條件之後,多半是為 了自尊,對於接下來便躊躇猶豫,裹足不前,需要很大支持的力量,方能繼續,若有人陪 伴或率先發聲的話,奇蹟往往就此誕生,也因此我們在後頭見證了讓人坐立難安,激動不 已的比賽實況及結果。該場比賽從另一層次來看,也是階級突破的象徵,反駁了故事前 頭,擊劍和當時被貶抑的工人階層毫無關係的說詞,同時或許也給了學校主事者偷生心 態的一記震撼,證明就算站在對立一方,也能活得精彩! 編導也順著Nelis懷著秘密來到這個城鎮的史實及對這個城鎮的陌生感,將無論是老師自 己或關於學生們的真相都在說故事的順序上往後挪,形成觀影的懸念,讓我在觀影時好奇 著學生們如Marta,如Jaan與這位陌生老師初相遇時的反應。原來是老師的形象替補上長 期在家中缺席的父親形象,也就說明了孩子對Nelis一開始複雜的情感到後來的敬重。當 然那種被需要的感覺也給予Nelis心上無比的支援,再加上前述家長的支持,Nelis終能挺 身面對政局對自己的啃食。編導不疾不徐地讓觀影者真切感受到溫馨,來自於Nelis和此 地方的大大小小為了彼此而在這個艱困孤獨的不安環境中,相互依偎取暖著! 電影中有許多Nelis背影的鏡頭使用,相當有意思,且每段的情緒也相異成趣。一來是戰 俘的身分讓他必須不停地逃跑;二來則讓人感受到他逐漸坦然接受在他面前展開來的此城 鎮中的生活;最後最讓人難過的是必須離開他喜愛的學生們及情人,一如後者一去不復返 的家人們一樣。Nelis的形象擴大成了那個背景下,有家歸不得,有夢想無法實現的青壯 年們,他們身不由己,噤若寒蟬,留下家鄉的一家老小,令人心疼的是唯有政局告一段 落,才能有屬於他們真正的自由!這個故事雖帶著突破時代對自己限制的能量,卻也有 絲毫無奈氣味的哀愁。 歡迎光臨: http://dammimmi.blogspot.tw/2016/04/1612miekkailija.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82.115.18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60206182.A.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