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轉載自超連結圖文版↓ http://tinyurl.com/dxnxqhe (以下有雷) 《看不見的同志(Les Invisibles)》與其說是部電影, 不如說它是一套「訪談」的剪輯。 雖然可以算是一部記錄片, 不過近年來記錄片影象敘事手法的演進趨勢 顯然完全沒被《看不見的同志》所採用, 它甚至不像是新聞報導的訪談, 因為拍片者既沒有添加任何旁白 來清楚表達任何的觀點或評註、 連受訪者的身分都沒做任何標示介紹。 某些比較不擅長辨識臉孔的觀眾 甚至可能把不同的受訪者搞混, 分不清誰是誰。 畫面上只會看到一些 年邁的銀髮族同性戀者, 有些暢談他們與另一半相識的經過、 有些談談過去曾經因為性向問題 在職場和社會人際上遭遇過哪些歧視待遇。 故事都是透過受訪者 閒話家常式的口述過程來交代, 點綴幾小段1968年5月 「大抗爭」的古老新聞畫面 以及受訪者年輕時代的生活照。 觀賞敘事手法如此「古樸」的「記錄片」, 真正的樂趣在於片中人 言談所激發的思辯 而非故事。 《看不見的同志》一如它的片名, 走過大部分時間都對同性戀者採取敵視態度的上個世紀, 這群如今已經白髮蒼蒼的老同志們, 青年時期能做的就是遠離人群, 宛如被流放一般 躲在安全的小天地, 只與自己的愛人、以及少數能包容他們的親友往來; 有些則如同片中幾位老先生那樣 過著雙重生活,遵循常人的慣例與異性結婚生子、 履行社會責任 以便掩護自己真正的感情生活, 真正的性取向只有他們自己才清楚, 純就實際行為上來判定 則比較像是雙性戀; 一位事業有成的女同性戀老太太, 大半生的時間都是以 強悍的職場女強人姿態 來掩飾自己的性取向, 讓周遭親友以及大眾 誤以為她只是因為太專注於事業才維持單身。 他們自知並不見容於社會, 所以除了像1968年大抗爭那樣的活動、 或是特定的同志集結, 平日都謹慎過著低調的人生。 有位老太太提到佛洛伊德的「多重性取向」理論。 她只略題一下這個名詞, 卻也沒見她從這個論點去詳加闡述, 大概年紀大了,看待世事的態度豁達了, 所以也無心再去做這類的論辯。 說穿了就是世上大多數的人 其實都有雙性戀的潛質, 也就是既沒有極端的純同性戀者、也沒有純異性戀者, 只不過以往的社會 存在一股規範大眾都能成為異性戀者的思潮, 企盼所有人都必須是異性戀、 否定另一種性取向的存在。 任何制度與約定俗成的規範 都自有其成型的背景因素, 不會是「橫空出世」來的。 在性取向方面做這樣的「限縮」與規範, 背後當然也有其實務上的考量, 所以在對同性戀者們「都必須離群索居才得以追求所愛」 表達同情心之前,不妨先「同情」一下 社會大眾何以要對人的性取向做出這樣的 限縮與規範。 除了物種繁衍這類基本實務需求上的功能性, 就群體生活的管理而言, 俗話說得好, 「樹多必有枯枝、人多必有白痴」, 一個異性戀者為主的社會, 在領導統御上會相對單純容易許多。 某些講究 杜絕私人情慾的專業環境、 或注重生活管理的圈子裡, 例如軍隊、修道院、工寮等, 在「大家都是異性戀者」的前提下, 只須把男眾和女眾分開、 貫徹男女有別, 某種程度上就足以有效防範 有人因為情慾而誤事。 要糾舉破壞秩序的異性戀者, 技術上相對比較容易; 如果群體當中有同性戀者, 這團體生活在管理上的複雜度就提高一些了; 如果人人都是雙性戀者,那管理的難度 又會再大幅提升。 從另一角度來看, 「多重性取向」存在於每個人的潛意識裡的假設前提下, 既沒有極端的異性戀者、 也沒有極端的同性戀者, 那為何許多同性戀者要歧視雙性戀者? 為何同性戀者往往將雙性戀者斥為 搖擺不定、不真誠忠於自我、苟安於自欺欺人的 「敗(bi-sexual雙性戀者)」類? 以進化論的觀點, 凡是能留存下來的,必有其意義與價值, 社會價值觀會從上古希臘三哲人、 亞歷山大大帝那段同性戀無傷大雅的時代、 到貴族士紳甚至武將 眷養同志玩伴的中古時代、 演進到廿世紀排斥同性戀者的異性戀社會, 其實也沒什麼好苛責的。 既然沒有純同性戀者或純異性戀者, 那把大家都規範成異性戀者, 自有其管理上的實用性與便利性。 同性戀者既要排擠雙性戀者, 又怎能苛責異性戀者為主的社會打壓同性戀者? 或許正因為這樣,所以片中的老太太 選擇不從這類論點切入, 而是帶著她的同性戀愛人遠離人群, 去過她們「看不見的同志」生活。 這部片純以銀髮族的同性戀者的觀點來看待世事, 除了幾個在老舊歷史片段回顧裡一閃即逝的露點鏡頭外, 如果要找的是像 《墨利斯的情人(Maurice)》、 《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 《費城(Philadelphia)》、《泡泡公寓四人行(Ha-Buah)》、 《我的軍中情人(Yossi & Jagger)》、 《羅馬慾樂園(Habitación en Roma)》或是《性愛巴士(Shortbus)》 那種美到賞心悅目的青春肉體、 俊男美女的同性戀鏡頭, 基本上是看不到的。 純就電影畫面美觀度來評比, 較接近賈克諾勒(Jacques Nolot)的 《迷失故里(L'arrière pays)》、 《情色電影院(La chatte à deux têtes)》、 以及《被世界遺忘前(Avant que j'oublie)》 這類講述同性戀者老年生活的電影。 歲月催人老,人與人之間的歧視再怎麼殘酷, 也比不上歲月來得殘酷呀! 縱觀全片眾位受訪者的人生經驗談,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老人們的經驗就算不可能複製, 也有其一定程度的參考價值。 從這些老同志們的言談間不難體會, 人生須要面對的衝突繁多, 性取向只是其中之一。 同性戀者的實際人生 並不像一般同志電影裡那樣滿溢著刻骨銘心、 欲生欲死的轟轟烈烈愛情。 從女同志們憶述1968年5月大抗爭、 爭取墮胎權、避孕權、 主張女人有權享受人生的事件裡, 不難發現女權運動的積極擁護者當中, 原來混雜了不少的女同性戀者。 雖說大部分受訪的同性戀者都自述 並不曉得自己為何會是同性戀者、 一切都只是聽從自己天性使然, 並非「人擇」刻意的結果, 那位職場女強人同志 竟然會拒絕與備受家人支持的女同性戀對象交往, 專門只找 和她一樣不見容於周遭親友的女同志, 實在不免讓人懷疑 她可能只是個天生反骨、 特別喜愛面對各式各樣的衝突、 以衝突為樂、活到老鬥到老的阿嬤, 才會自主「選擇」成為女同性戀者。 以旁觀者的角度看來, 老人們的經驗告知世人, 抗爭在人生百態中本是人之常情, 畢竟是一種避無可避的必經過程、 甚至可視為常態。 這層體悟可說為世人帶來一種鼓舞, 無論同性戀者或異性戀者皆然。 片中一位老太太自述  「五十歲是個分界點,一旦過了五十歲,   妳就很難再用肉體去吸引到任何女同志,   妳等於玩完了。」 讓人聯想起韓非子《說難》一文當中 彌子瑕與衛君之間的關係。 年輕俊俏的時期, 彌子瑕深受偏愛男色的衛君寵愛, 等年紀大了就「色衰愛弛」, 被衛君冠以莫須有的指控 降罪受罰。 同性戀者對外 得遭受世人異樣的眼光與挑戰、飽受「死免子、臭拉拉」等罵名, 對內又缺乏子女親屬牽絆所附帶的「奧援」, 一旦被劈腿、被拋棄, 往往什麼也留不住。 與異性戀相比,同性戀者選擇的 算是一條籌碼相對有限、 風險卻相對偏高、又孤單的不歸路。 然而在這群銀髮族同性戀者裡, 並沒看到有人後悔出櫃, 只看到有人後悔沒能早點出櫃、 浪費了大好的青春年華, 體現了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就電影手法而言, 《看不見的同志》不及格, 然而本片精彩的地方在於它的內容、 在於登場人物所分享的人生經歷,而非電影手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122.135
pressurepot:不是可歸類為紀錄片,他就是紀錄片 -_- 12/04 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