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網誌版:http://blog.roodo.com/ruke/archives/18915260.html 電影預告:http://youtu.be/Q_a6Qm5P1cc
 就像【愛在黎明破曉時】謝西和席琳兩人的相遇,交談中產生 情愫,而後分開般,台灣片商翻譯片名為【愛在周末邂逅時】的 這部同志電影,似乎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電影以相當簡約的方式 ,描寫兩位男性在酒吧相遇後發生一夜情,兩人從交談中產生價 值觀的撞擊,也激盪出愛情火花,但其中一方在隔天就要遠行, 這樣注定不會有結果的愛情,在我看來並不是重點,畢竟那是曾 經擁有的美好,但是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電影中大量的對白,帶 出了兩位角色的內心想法,搭配簡單的幾個場景,為這部平淡電 影增添不少風味。  男主角羅素在游泳池擔任救生員,一日到朋友家參加家庭聚會 後來到夜店,邂逅另一名男子葛蘭,接著場景就跳到隔天早晨, 羅素泡了杯咖啡與葛蘭共飲,兩人似乎這才開始互相認識,葛蘭 要求羅素用錄音機錄下他從昨日與他相遇到一夜歡愉後的感想, 而羅素起初是不好意思,最後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感受,兩人留下 了彼此聯絡方式後離開,但接下來卻又好幾次相遇,直到兩人真 正分開為止…  或許從這樣的發展看來,這部片似乎只是劇情設計相當簡單的 小小邂逅,但是重點在於他們在這之後兩天內,在不同場合的數 次交談,以及不同聚會中的事件裡,彼此開始漸漸了解,從中帶 出了兩人個性的不同,生活環境的差異和對感情的觀感,讓彼此 的關係不再僅是只建立性身上,而是接近陪伴的友誼關係,這樣 的劇情設計跳脫了一般對同性戀電影的觀感,除了愛情之外,還 增添了自我的認同和社會觀感的元素在其中。  從兩人的對話中,可以感受到他們對愛情的想法,對生活的觀 感有明顯的差異,羅素生活低調,從小就失去父母的關愛,雖然 和好友出櫃但仍維持著相當良好的友誼,相較之下葛蘭就顯得就 外向奔放,他過完周末後就要離開前往美國研習藝術,說話看似 橫衝直撞的他,事實上經歷過感情的背叛,至此他再也不願付出 任何情感也不和任何人交往,我覺得兩個人都有渴望愛情的共同 點,但是對於身為同性戀,兩人卻有著不同觀點。  葛蘭這個角色在電影中顯得較有討論空間,在許多次對話中, 他點出了同性戀在社會中的地位,包括是否照著體制走和外界對 於同志仍舊抱持歧視的自我感受,我想這也代表同志圈的兩種不 同觀點,包括自己彷彿遭受忽視無人關心,所以要更加努力表現 自我,或是在現代社會中仍舊委身其中,感覺並非是受到歧視但 也不會受到注意,兩種矛盾的心情無非都是要獲得外界的認同, 但這也關係到自我認同,我覺得這是看完後,整部電影中讓我感 到蠻有意思的部分。  當然,在普世價值主要以異性戀為主的社會中,同性戀當然會 有遭受歧視的感受,不過電影中也並非想往任何一種說法靠攏的 意味存在,而是丟出這項議題去讓觀眾產生思考,進而有所感觸 ,因為同志的生活由於前述所提,於是總是充滿矛盾,恰巧在【 愛在周末邂逅時】中兩種不同立場分別以兩個角色帶出,談論的 議題變廣了,電影的格局就大了,也讓這部描繪浪漫戀情的電影 ,有了不同的深刻意涵出現。  因為這段愛情有了時間限制,升溫的時間也在壓力下容易有情 感爆發,最後一晚兩人幾乎是討論人生觀到夜半時分,一同享受 歡愉時光,最後的葛蘭離開家時的場景,似乎如同開始般平淡無 奇,但分開後由於想再見最後一面,羅素終於趕上準備搭火車離 開的葛蘭,兩人緊緊地相互擁抱卻是意味深長,因為能夠不在意 旁人眼光的擁抱和親吻已足現彼此的真心誠意,就算未來可能不 再有相遇機會,但是對他們來說,現在即是永恆。  我不知道是否同志之間的愛情都是像片中一樣,建立在性行為 後才有愛情的產生,或許是因為社會環境的關係自己才會有像電 影中那樣的既定印象,或是原本真的就是這樣子(汗),不過我 覺得【愛在周末邂逅時】有著清新淡雅的氣質氛圍,以及富含意 味的對話,十分具有寫實風格,也或許可以在看完電影後,對性 別產生一些不同的想法和詮釋。 (2011/02/06@長春國賓影城) --     我討厭下雨的街道 因為它總是以一貫的緊繃 對一路矇混過來的迷途者擺出彷彿要騷動其心的姿態 但今天也要宣告結束了 這並非因為要放晴的緣故 但如果陷入睡眠的話 它就會用時間也能超越的速度 成為回憶 This is my BLOG. ;: 安藤裕子 / さみしがり屋の言葉達 ;: http://blog.roodo.com/ruk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91.71.10
LR08:推weekend 我喜歡他討論愛的方式 02/10 17:29
rodison:想去長春看這部跟"分居風暴" 02/10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