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blog.xuite.net/tzaralin/weltschmerz/4858659 【Tzara影評】《盧旺達大酒店Hotel Rwanda (2004)》   導演Terry George在本片所展現無比堅定的道德勇氣、人溺己溺 的人道精神,以及對人類命運愚行反思的努力,我不由得流露由衷的 敬佩,獻上最為慎重且真誠的崇敬。   歷史的再現,現場的還原,事件的重組,攸關真實性的考究與釐 清一向難以客觀、公允、面面俱到。切入的角度,詮釋的方式,時空 條件的限制,作者的背景與立場,主觀的干涉或者後設,諸多變因勢 必影響作品/觀眾間訊息、理念、論敘的傳達與溝通。尤其本片的主 題為曾震驚國際、駭人聽聞的盧安達大屠殺事件,主題的敏感,話題 性的聳動,在國際乖張情勢與國族主義沸騰,人道與良心敵不過資本 與宗教狂熱的前提下,如何操作與拿捏得體合宜,考驗著導演Terry George做為一個創作者的良知與智慧。   綜觀全片,明顯感到導演Terry George力圖令《Hotel Rwanda》 論點客觀、不失偏頗、不加大鴻溝,小心翼翼不去激發潛在壓抑而漸 受控制的族群仇恨,批判西方霸權、媒體、政治力的同時,也彰顯理 性良知的光輝,並非一面倒的撻伐或陷於過度消極悲觀的指控。   對比Raoul Peck的《Sometimes in April (2005)》吧。同樣聚 焦於Rwanda大屠殺令人髮指的種族滅絕屠殺事件。Terry George的《 Hotel Rwanda》根據真人真事,描述Miles Collines Hotel的經理 Paul如何在動亂中無私果決、慧黠地利用詭譎情勢與機警手段拯救共 1268Tutsi和Hutu的難民,傳記體性質筆觸旁敲側擊地描繪出哀鴻遍 野的亂世景象。比起Raoul Peck的《Sometimes in April (2005)》 赤裸裸地,豪不避諱地且是刻意強調、特寫暴虐殺戮的血腥殘酷場面 ,駭人聽聞怵目驚心的人間煉獄,這種激烈的操作是一種喚醒對戰亂 反思的極端寫實,令觀眾暴露於再現的現場,身歷其境。相對的,這 種操作往往容易成為反效果,而激起反動思潮。   《Hotel Rwanda》則閃躲、迴避,不願正視屠殺的場面,取而代 之讓觀眾感受動亂環境與荒謬仇恨驅使下的人性醜惡,理性淪喪,動 盪不安、無以消散的不確定感,難以抗抑的壓力所加在主角Paul內心 的翻騰和打擊。直逼內心的無力感與挫敗感、絕望。更重要的是苦難 中的大愛與堅毅的勇氣。如此,這兩部相同時空背景的電影就以一外 在、一內在地切入角度來討論同一場不堪回首的。   我訝異地發現兩片都有說明Rwanda大屠殺暴民手上所拿的鋼刀是 由中國所提供(我深感羞愧)。這橋段的實際意義應當是指證國際社 會對於屠殺事件所應當肩負道德責任(這論調在Raoul Peck的《 Sometimes in April (2005)》尤為深刻)。 整體而言,Terry George的《Hotel Rwanda》論調較為溫和,較少正面嚴厲地對於西方 、聯合國、或者境內種族主義者利用媒體電台的煽風點火作一番強烈 控訴。也不像Raoul Peck的《Sometimes in April (2005)》努力去 還原事件發生的本質、起火線、共犯、與主謀。倒強調仍有許多良知 的西方人道團體參予該暴亂的實際救援,媒體的良知,或對聯合國組 織下的維安部隊,表揚上校在諸多無力感下的人道立場,給予悲劇且 剛毅盡職的英雄色彩。諸多人物的故事,再再閃爍著理性的光輝與希 望燈火。   值得注意在《Hotel Rwanda》,Terry George關注Paul這資本同 化的身分所擁有的雙重性身分如何糾葛他的思想行為:他如何自倚靠 /信任西方資本霸權的保護傘,到失望、放棄。(一段Paul目睹滿坑 滿谷的屍體遍街後,他驚魂未定地無法好好打上領帶,悻而脫掉西裝 ,自此以簡陋的襯衫出場,象徵意義自然是對於資本的絕望)。無論 如何,Paul乃是善用其雙重身分得以自保,而這雙重身分又十分巧妙 地隱喻著國際關係的權力消長結構。由Paul與蠻橫的民軍、軍隊領導 間的驚險的周旋談判對話中,我們得已窺見資本主義的滲透,國族間 的權力強弱鏈構:無論是暴民、軍隊對於西方臉孔所賦予的先天優越 ,他們表現出既仇恨又懼畏的態度,這是第三世界與第一世界間緊張 關係的濃縮象徵。最末,Paul利用將軍畏罪,深怕動亂後國際審判的 心理,成功說服其出兵壤亂,拯救旅館,又是很明顯依據西方霸權與 國際組織的權力的一例。當然,我無法明顯觀察Terry George有意更 為深刻討論霸權理論、殖民理論下的延伸議題。但,Paul雙重身份下 豐富的象徵意義道是無庸置疑也是值得深思。   此時,我們可以思考,何以族群間的對立如此?何以國族間的天 生弱強如此深化人心,霸權殖民的遺毒?或許將《Sometimes in April (2005)》與《Hotel Rwanda》合併深刻討論後,能夠得到更多 的論點明証。 -- Weltschmerz by Tzata Lin http://blog.xuite.net/tzaralin/weltschmer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189.183
yukinana:期待很久了 只是到底上片了沒啊 還是會直接出DVD?? 01/14 17:47
christina13:我也想問 已經出DVD了嗎? 01/14 18:09
megaman1206:大酒店? 01/14 18:14
visionwind:好看 在大陸買了 台灣沒見到 01/15 00:07
Zarathustra8:港版 01/15 01:59